散景之王135mm 買還是不買?135mm鏡頭兵器譜你瞭解嗎?

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談到拍攝人像,鏡頭是選50mm呢?35mm呢?還是135mm?從諸多留言反饋來看,很多人對於這三個焦段的鏡頭認識還不夠,或者說混淆。於是我就用下面這張表,進行了量化。沒錯,焦距越長,想要拍攝人物全身就需要站得越遠。


散景之王135mm 買還是不買?135mm鏡頭兵器譜你瞭解嗎?



那索性就買16mm的鏡頭好了?當然不是,根據透視關係,拍人像不宜靠得太近,也不宜站得過遠,臉部特寫最好能控制在1米以內,拍全身不超過8米以內。按照這個理論,全幅機身配人像鏡最好的選擇85mm和135mm焦距,殘幅是50mm和85mm。


散景之王135mm 買還是不買?135mm鏡頭兵器譜你瞭解嗎?



為什麼偏偏今天說135mm?還不是因為索尼前陣子發佈了FE 135mm f1.8 GM鏡頭,上週末有機會用了一下,的確有點點毒呀,背景虛化真是美出天際,中心到邊緣都銳度爆表。


散景之王135mm 買還是不買?135mm鏡頭兵器譜你瞭解嗎?



外面有一種說法,佳能6500元的135L就已經做到了這種鏡頭的畫質,為什麼還有很多人吹捧索尼?一方面,135L已經是20年前的東西了,真心喂不飽高像素機身。另一方面,在對焦速度上,不如索尼。索尼這鏡頭我唯一想吐槽的就是13000元的價格,應該很難降下來。


散景之王135mm 買還是不買?135mm鏡頭兵器譜你瞭解嗎?



當然,135mm素質都那麼高?基因好。各家135mm定焦鏡頭都是頂尖的,光學設計技術含量很高(85mm鏡頭往往在50mm標準鏡頭對稱光學結構的基礎上進行放大,這樣容易獲得大光圈,也無需採用超低色散玻璃鏡片),多采用Sonnar結構的光學設計,鏡頭內有足夠的空間來塞各種昂貴的鏡片。

在一份《135mm鏡頭兵器譜》資料中,我們發現1900-1970年之間,共有十幾枚135mm的鏡頭誕生,而且款款都是經典。其中比較有名是:


散景之王135mm 買還是不買?135mm鏡頭兵器譜你瞭解嗎?



Tokyo Kogaku Topcor UV 135mm/f4是由東京光學生產。這家公司於1932年9月1日在東京創立。70年代日本以逐步趨於快餐化的鏡頭產品擊垮德國以奢侈品自居的光學產業後,自身也不斷進行市場細分。其中東京光學以高端大氣作為自己的市場定位,追逐精準的鏡片加工、前衛的鏡身設計。直到今日仍會被二手賣家叫賣為世界上最精緻的鏡頭。


散景之王135mm 買還是不買?135mm鏡頭兵器譜你瞭解嗎?



第二款是大名鼎鼎的福倫達135/4DKL,為柯達Retina系列相機所配,現在已經沒有這種卡口的相機存在,不過可以通過轉接環轉接成M42口,還可以通過各種接環轉接到賓得、佳能、尼康、索尼等相機上。這一系列鏡頭在135原福鏡裡(1956年以前福倫達尚未被蔡司集團收購,其生產的鏡頭被稱為“原福”)僅次於福倫達至尊口系列旁軸機鏡頭。

這也是我們見過的最精巧的135焦段的鏡頭了,銀色金屬鏡筒上再包裹一層黑色真皮,如此精美的鏡頭也許也只有德國人才做得出來。雖然經過半個世紀的時間洗禮,但市面上銷售的一些二手頭,竟然光亮如新。很多人將它稱為“貴婦人”,是因為成像風格雍容華貴,有玩家拿它和徠卡135/2.8作對比測試,結論是分辨率和反差都一點不落下風。


散景之王135mm 買還是不買?135mm鏡頭兵器譜你瞭解嗎?



Steinheil 135mm/f2.8這個頭最幾年在二手市場經常出現。Steinheil這個牌子在國內一般叫海爾,德國百年老店,度娘上幾乎沒有資料,關鍵時刻還得找谷狗。這家光學廠在大畫幅機鏡頭上的成就頗高,M42、EXA、DKL都有不少傳世好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55mm/1.9,能達到1.4:1的放大比。135mm/2.8有好幾個版本,簡稱為標白銀、標白銀、D標斑馬、S標斑馬和標黑鐵5個版本,最大的特點就是鍍膜會自己脫落,這還真不是個笑話。


散景之王135mm 買還是不買?135mm鏡頭兵器譜你瞭解嗎?



Carl Zeiss Jena Sonnar135mm/f4這支鏡頭的版本很多,有戰前蔡司生產的RF旁軸全銅版、東德蔡司的戰後RF版、電影版、M42/EXA版,西德蔡司的Contarex版、126版、牛眼版等,可見歷史之長。它採用古老的三片三組柯克結構,在低反差的早期蔡司人像鏡頭中,它屬於色彩層次和立體感不錯的,不算油潤。當然了,你也可以來一句:“德味,毒性很強”。


散景之王135mm 買還是不買?135mm鏡頭兵器譜你瞭解嗎?


Mamiya Sekor 135mm/f2.8有一個外觀基本一樣的兄弟,品牌則是西德的著名相機企業祿萊,由mamiya代工生產。由於祿萊公司在70年代參與了福倫達公司的重組,於是 Mamiya Sekor SX 135mmF/2.8又分別貼有祿萊和福倫達的銘牌,分為螺口和QBM卡口。

有個玩家曾經這樣評價它:“成像陰柔到接近陰森,拍人可以拍出水一般皮膚的奇妙質感,有名的美人鏡頭” 。

那麼目前市場還在銷售的135mm鏡頭又如何呢?


散景之王135mm 買還是不買?135mm鏡頭兵器譜你瞭解嗎?



佳能135L是1996年發佈的,135mm的焦段加上F2.0的光圈算是人像拍攝的絕佳組合了,一度是哈蘇實驗室評定的19只頂級鏡頭的其中一枚(也是佳能唯一一枚入選的)。

要說優點,色像差和畸變都很小,對焦速度奇快,光圈全開時,中心成像非常銳利,背景虛化平滑而柔和。要說缺點,前面也說了,已經喂不飽高像素機身,全開光圈會有暗角,仔細看還是可以看出來的,另外,沒有防抖,對光線要求很高。不過看在價格便宜的份子上,都能忍。


散景之王135mm 買還是不買?135mm鏡頭兵器譜你瞭解嗎?



尼康AF135mmf/2 DC發佈於1990年,是迄今為止,尼康龐大的武器庫中有幸享有DC散焦影像控制技術(鏡體上設計有專用的散焦定位調節環,環體上標註著F2、F2.8、F4、F5.6共四個可控檔位,通過向左F(前景散焦)或者向右R(後景散焦)方向的旋動進行主體模糊度調控,雖然散焦效果很輕微,通過取景框很難看得出來,但是調整好之後其柔滑的色彩十分動人)僅有的兩枚。

全開光圈也非常銳利,邊緣幾乎看不到銳度下降,完全沒有畸變,當年躋身“尼康”五大毒頭,號稱“銳如刀,媚如妖”。只可惜,老鏡的通病一個都不少,容易進灰,紫邊嚴重。如果在當前價位下搞成AF-S,再來個VR就好了,當然,有點做夢,那樣得上萬。


散景之王135mm 買還是不買?135mm鏡頭兵器譜你瞭解嗎?



適馬 DG 135mm f/1.8HSM Art上市時間最短,這個頭我用過一段時間,並且多個朋友和我提到跑焦,無一倖免。銳度稍遜於索尼一點點,大光圈邊緣畫質完全不輸原廠,二線性控制很好。要不是跑焦,我絕對強烈推薦尼康、佳能用戶上呀!對了,尼康用戶哈可以考慮一下105/1.4E。


散景之王135mm 買還是不買?135mm鏡頭兵器譜你瞭解嗎?



有人估計會提醒我,別漏了135ZA,當年聽說很多人為了135ZA滅門入索!但那都是已經過去的事情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