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國際體育產業峰會:行業精英共話產業發展方向

馬拉松 上海馬拉松 投資 經濟 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2017-04-25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喬翔)4月22日下午,首屆中歐國際體育產業峰會暨中歐體育休閒產業課程畢業論壇在上海校園成功舉辦。眾多國際國內體育產業的版權方、品牌方、媒體及眾多投資機構和業界大咖齊聚一堂,聚焦體育產業價值與創新理念,共話體育產業發展未來。

近年來,伴隨消費升級和政府的積極推動,中國針對體育產業的產品與服務投資正在加速佈局,中國體育與休閒產業正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和巨大的想象空間。

峰會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兼中方教務長張維炯致開幕詞。他指出,辦好體育產業不只需要拼搏和奉獻精神,還需要平臺、機制、資源以及研究和支持團隊。

阿里體育CEO張大鐘從數字角度分析了他對未來體育產業的一些構想。他指出,目前中國體育產業中製造體育用品和銷售佔了絕大部分,而在未來,體育服務行業將是未來體育產業增長的重心。

張大鐘表示,阿里體育要做的是利用阿里巴巴構建的中國數字經濟基礎平臺,構建中國體育經濟的基礎平臺。他認為,未來的世界是一個由數字構成的世界,體育經濟應基於大數據,通過數字化服務千萬大眾,讓運動變的更加簡單。

會上,張大鐘還分享了阿里體育最近一年來的一些運作。他表示,阿里體育去年購買了里約奧運會的版權,同時因為橄欖球正式進入到奧運會,也支持了中國的橄欖球協會和世界橄欖球協會,推動了橄欖球運動的發展;阿里體育還積極推進校園體育,跟國際拳聯和泳聯達成合作等。不僅如此,今年1月份阿里巴巴還與國際奧委會達成協議,贊助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12年,即三屆奧運會,三屆冬奧會。

櫻桃體育董事長張衛則指出,2014年國家46號文吹響了中國體育產業春天的號角,隨著中國步入體育產業發展期,會有更多中國的優質的賽事及其傳遞的文化惠及周邊的40億的亞太版圖。他強調,“純粹的資金是無法構成體育的競爭壁壘的,通過打造IP權益和人才團隊才能構築真正的門檻。”

在圓桌討論環節,法甲尼斯俱樂部投資人鄭南雁、格拉納達俱樂部主席蔣立章、西班牙人俱樂部投資人鄭澤峰、NFL中國區總經理楊瑞奇(Richard •Young)等就職業體育中外聯盟和足球俱樂部運營等話題展開討論。其中,率先借船出海獲取了國外優質足球俱樂部經營權的蔣立章和鄭澤峰都表達了通過屬地化管理方式,將投資標的打造成更好實體的想法。

而就如何打造體育城市,上海馬拉松組織者楊勇表示,馬拉松是天生與城市結合最緊密的項目,政府通過馬拉松來展現城市的景觀和形象,而馬拉松的組織則體現出城市的人文精神和服務精神。

活動最後,針對體育產業投資,萬達體育相關負責人劉春指出,並不是所有的體育賽事都可以產業化,美國的體育產業發展了一百年,但是真正能夠掙錢和產業化的賽事也就是六大賽事,其他的賽事只是作為一種基礎的體育事業發展。他強調,體育概念是沒有侷限的,但作為產業化、市場化的角度,必須打造具有稀缺性的體育資產,使得它具有可產業化的價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