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

從江州到廬山(六章)

徐建成

"

從江州到廬山(六章)

徐建成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文/徐建成

潯陽樓

韋江州歌吟過,白司馬登臨過,五百年江風吹過,五百年明月照過;聽過唐詩,品過宋詞,聞過元曲……

某日,一位姓施的落魄文人風塵僕僕路過時,仰天長嘯,登樓,獨飲了一杯又一杯澆愁的杜康。

又某年,熟讀經史,亦有權謀,卻文剌雙頰的宋押司便在施先生筆下登樓、長嘆,也借酒澆愁,乘醉又題了幾行墨跡——

從此,梁山泊“替天行道”的杏黃旗下長高了五短身材的黑宋江。

從此,一座潯陽樓便名揚四海,聳立於蒼茫歲月,傳統文化的大江之濱……

登樓,觀栩栩如生的一百單八將,我欲問——聚義廳上為首者,是小說裡的宋公明或是夢境裡的施先生?

"

從江州到廬山(六章)

徐建成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文/徐建成

潯陽樓

韋江州歌吟過,白司馬登臨過,五百年江風吹過,五百年明月照過;聽過唐詩,品過宋詞,聞過元曲……

某日,一位姓施的落魄文人風塵僕僕路過時,仰天長嘯,登樓,獨飲了一杯又一杯澆愁的杜康。

又某年,熟讀經史,亦有權謀,卻文剌雙頰的宋押司便在施先生筆下登樓、長嘆,也借酒澆愁,乘醉又題了幾行墨跡——

從此,梁山泊“替天行道”的杏黃旗下長高了五短身材的黑宋江。

從此,一座潯陽樓便名揚四海,聳立於蒼茫歲月,傳統文化的大江之濱……

登樓,觀栩栩如生的一百單八將,我欲問——聚義廳上為首者,是小說裡的宋公明或是夢境裡的施先生?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琵琶亭

一首《琵琶行》,如一條潯陽江水,流不盡的古典風韻。

一座琵琶亭,建了又毀,毀了重建,如一株千年古樹,青了又黃,黃了再綠……

青綠了便不再幹枯的,是“童子解吟”、“胡兒能唱”的《琵琶行》,是“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聲,是江州司馬被熱淚浸溼的青衫。

遊人如織,懷古,望亭。

看豪放派詩人毛潤芝默書狂草的“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筆走龍蛇,墨跡猶鮮;

"

從江州到廬山(六章)

徐建成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文/徐建成

潯陽樓

韋江州歌吟過,白司馬登臨過,五百年江風吹過,五百年明月照過;聽過唐詩,品過宋詞,聞過元曲……

某日,一位姓施的落魄文人風塵僕僕路過時,仰天長嘯,登樓,獨飲了一杯又一杯澆愁的杜康。

又某年,熟讀經史,亦有權謀,卻文剌雙頰的宋押司便在施先生筆下登樓、長嘆,也借酒澆愁,乘醉又題了幾行墨跡——

從此,梁山泊“替天行道”的杏黃旗下長高了五短身材的黑宋江。

從此,一座潯陽樓便名揚四海,聳立於蒼茫歲月,傳統文化的大江之濱……

登樓,觀栩栩如生的一百單八將,我欲問——聚義廳上為首者,是小說裡的宋公明或是夢境裡的施先生?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琵琶亭

一首《琵琶行》,如一條潯陽江水,流不盡的古典風韻。

一座琵琶亭,建了又毀,毀了重建,如一株千年古樹,青了又黃,黃了再綠……

青綠了便不再幹枯的,是“童子解吟”、“胡兒能唱”的《琵琶行》,是“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聲,是江州司馬被熱淚浸溼的青衫。

遊人如織,懷古,望亭。

看豪放派詩人毛潤芝默書狂草的“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筆走龍蛇,墨跡猶鮮;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看通俗派詩人白樂天身著漢白玉的青衫,正在低吟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古今大家,交相輝映,只吟詩歌,不說政事;把一座仿古建築映襯得古樸典雅,半入江風半入雲。

望不見的是“春風秋月等閒度”、“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不幸女子,聽不見的是她那“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琵琶聲聲……

"

從江州到廬山(六章)

徐建成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文/徐建成

潯陽樓

韋江州歌吟過,白司馬登臨過,五百年江風吹過,五百年明月照過;聽過唐詩,品過宋詞,聞過元曲……

某日,一位姓施的落魄文人風塵僕僕路過時,仰天長嘯,登樓,獨飲了一杯又一杯澆愁的杜康。

又某年,熟讀經史,亦有權謀,卻文剌雙頰的宋押司便在施先生筆下登樓、長嘆,也借酒澆愁,乘醉又題了幾行墨跡——

從此,梁山泊“替天行道”的杏黃旗下長高了五短身材的黑宋江。

從此,一座潯陽樓便名揚四海,聳立於蒼茫歲月,傳統文化的大江之濱……

登樓,觀栩栩如生的一百單八將,我欲問——聚義廳上為首者,是小說裡的宋公明或是夢境裡的施先生?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琵琶亭

一首《琵琶行》,如一條潯陽江水,流不盡的古典風韻。

一座琵琶亭,建了又毀,毀了重建,如一株千年古樹,青了又黃,黃了再綠……

青綠了便不再幹枯的,是“童子解吟”、“胡兒能唱”的《琵琶行》,是“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聲,是江州司馬被熱淚浸溼的青衫。

遊人如織,懷古,望亭。

看豪放派詩人毛潤芝默書狂草的“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筆走龍蛇,墨跡猶鮮;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看通俗派詩人白樂天身著漢白玉的青衫,正在低吟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古今大家,交相輝映,只吟詩歌,不說政事;把一座仿古建築映襯得古樸典雅,半入江風半入雲。

望不見的是“春風秋月等閒度”、“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不幸女子,聽不見的是她那“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琵琶聲聲……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醉石吟

一方奇石,醉臥於溪澗中;

一位奇人,醉臥於奇石上。

無言無語的的醉了之石;

吟詩作文的是醉了之人;

如歌如詠的是醉了的山溪水……

五柳先生,不再為五斗米折腰了;沽酒買醉,醉而賦《歸去來兮辭》誦《桃花源記》醉臥此石,石亦為之而醉。

溪水清清亮亮淌過,歲月悠悠然然流過……

溪水依舊,醉石依舊,石上的耳痕及吐酒痕依舊;五柳先生的詩文依舊——如酒一樣醉人。

"

從江州到廬山(六章)

徐建成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文/徐建成

潯陽樓

韋江州歌吟過,白司馬登臨過,五百年江風吹過,五百年明月照過;聽過唐詩,品過宋詞,聞過元曲……

某日,一位姓施的落魄文人風塵僕僕路過時,仰天長嘯,登樓,獨飲了一杯又一杯澆愁的杜康。

又某年,熟讀經史,亦有權謀,卻文剌雙頰的宋押司便在施先生筆下登樓、長嘆,也借酒澆愁,乘醉又題了幾行墨跡——

從此,梁山泊“替天行道”的杏黃旗下長高了五短身材的黑宋江。

從此,一座潯陽樓便名揚四海,聳立於蒼茫歲月,傳統文化的大江之濱……

登樓,觀栩栩如生的一百單八將,我欲問——聚義廳上為首者,是小說裡的宋公明或是夢境裡的施先生?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琵琶亭

一首《琵琶行》,如一條潯陽江水,流不盡的古典風韻。

一座琵琶亭,建了又毀,毀了重建,如一株千年古樹,青了又黃,黃了再綠……

青綠了便不再幹枯的,是“童子解吟”、“胡兒能唱”的《琵琶行》,是“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聲,是江州司馬被熱淚浸溼的青衫。

遊人如織,懷古,望亭。

看豪放派詩人毛潤芝默書狂草的“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筆走龍蛇,墨跡猶鮮;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看通俗派詩人白樂天身著漢白玉的青衫,正在低吟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古今大家,交相輝映,只吟詩歌,不說政事;把一座仿古建築映襯得古樸典雅,半入江風半入雲。

望不見的是“春風秋月等閒度”、“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不幸女子,聽不見的是她那“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琵琶聲聲……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醉石吟

一方奇石,醉臥於溪澗中;

一位奇人,醉臥於奇石上。

無言無語的的醉了之石;

吟詩作文的是醉了之人;

如歌如詠的是醉了的山溪水……

五柳先生,不再為五斗米折腰了;沽酒買醉,醉而賦《歸去來兮辭》誦《桃花源記》醉臥此石,石亦為之而醉。

溪水清清亮亮淌過,歲月悠悠然然流過……

溪水依舊,醉石依舊,石上的耳痕及吐酒痕依舊;五柳先生的詩文依舊——如酒一樣醉人。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醉石上又臥下了誰?他或她也醉了麼?

是尋到了旅途中一個富有野趣的鏡頭?

抑或是欲在先生醉過的奇石上做一個醉人的文學夢……

廬山的路

歷代文化精英絡繹不絕——踏過;

近代政壇名人摩肩接踵——踏過。

踏成絡繹不絕的路,踏成摩肩接踵的路,踏成一座果然“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名山。

沒有泥濘,沒有崎嶇,沒有急轉彎。柔綿如絲縷的柏油織就這一軸山水長卷。

從幢幢別墅前通向亭、臺、峰、洞、谷,通向陶淵明的墓和白居易的“花徑”,通向朱熹的“白鹿洞書院”和朱元璋的“御碑亭”,通向蔣介石、宋美齡的“美廬”和毛澤東廬山會議的住所……

兩千年的歷史從路上走來又走去了。

不是峨眉的路山道迢遙,不是青城的路石級層層。以車代步,無塵無汗,;朝發牯嶺,午歸蘆林,一串景點恍如涼悠悠的冰糖葫蘆……

平坦的廬山路,可人的廬山路。

遊人爭道——天氣好極了!不曾遇到風雨,不曾撞進迷霧,不會再像尋路問路修路護路的彭大將軍,就在廬山的風光無限處,直衝衝地,竟走到了路的盡頭……

"

從江州到廬山(六章)

徐建成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文/徐建成

潯陽樓

韋江州歌吟過,白司馬登臨過,五百年江風吹過,五百年明月照過;聽過唐詩,品過宋詞,聞過元曲……

某日,一位姓施的落魄文人風塵僕僕路過時,仰天長嘯,登樓,獨飲了一杯又一杯澆愁的杜康。

又某年,熟讀經史,亦有權謀,卻文剌雙頰的宋押司便在施先生筆下登樓、長嘆,也借酒澆愁,乘醉又題了幾行墨跡——

從此,梁山泊“替天行道”的杏黃旗下長高了五短身材的黑宋江。

從此,一座潯陽樓便名揚四海,聳立於蒼茫歲月,傳統文化的大江之濱……

登樓,觀栩栩如生的一百單八將,我欲問——聚義廳上為首者,是小說裡的宋公明或是夢境裡的施先生?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琵琶亭

一首《琵琶行》,如一條潯陽江水,流不盡的古典風韻。

一座琵琶亭,建了又毀,毀了重建,如一株千年古樹,青了又黃,黃了再綠……

青綠了便不再幹枯的,是“童子解吟”、“胡兒能唱”的《琵琶行》,是“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聲,是江州司馬被熱淚浸溼的青衫。

遊人如織,懷古,望亭。

看豪放派詩人毛潤芝默書狂草的“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筆走龍蛇,墨跡猶鮮;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看通俗派詩人白樂天身著漢白玉的青衫,正在低吟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古今大家,交相輝映,只吟詩歌,不說政事;把一座仿古建築映襯得古樸典雅,半入江風半入雲。

望不見的是“春風秋月等閒度”、“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不幸女子,聽不見的是她那“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琵琶聲聲……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醉石吟

一方奇石,醉臥於溪澗中;

一位奇人,醉臥於奇石上。

無言無語的的醉了之石;

吟詩作文的是醉了之人;

如歌如詠的是醉了的山溪水……

五柳先生,不再為五斗米折腰了;沽酒買醉,醉而賦《歸去來兮辭》誦《桃花源記》醉臥此石,石亦為之而醉。

溪水清清亮亮淌過,歲月悠悠然然流過……

溪水依舊,醉石依舊,石上的耳痕及吐酒痕依舊;五柳先生的詩文依舊——如酒一樣醉人。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醉石上又臥下了誰?他或她也醉了麼?

是尋到了旅途中一個富有野趣的鏡頭?

抑或是欲在先生醉過的奇石上做一個醉人的文學夢……

廬山的路

歷代文化精英絡繹不絕——踏過;

近代政壇名人摩肩接踵——踏過。

踏成絡繹不絕的路,踏成摩肩接踵的路,踏成一座果然“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名山。

沒有泥濘,沒有崎嶇,沒有急轉彎。柔綿如絲縷的柏油織就這一軸山水長卷。

從幢幢別墅前通向亭、臺、峰、洞、谷,通向陶淵明的墓和白居易的“花徑”,通向朱熹的“白鹿洞書院”和朱元璋的“御碑亭”,通向蔣介石、宋美齡的“美廬”和毛澤東廬山會議的住所……

兩千年的歷史從路上走來又走去了。

不是峨眉的路山道迢遙,不是青城的路石級層層。以車代步,無塵無汗,;朝發牯嶺,午歸蘆林,一串景點恍如涼悠悠的冰糖葫蘆……

平坦的廬山路,可人的廬山路。

遊人爭道——天氣好極了!不曾遇到風雨,不曾撞進迷霧,不會再像尋路問路修路護路的彭大將軍,就在廬山的風光無限處,直衝衝地,竟走到了路的盡頭……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廬山的別墅

飛瀑流泉,湖光山色中,掩映著星星點點的建築群。

在這塊巨型掛毯上,有千朵異國奇葩鬥豔。

二十多個國家在此舉辦別墅博覽會——

田園野趣之中,又融入濃濃的現代風情。

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和諧;

傳統山水與西方文明的和諧。

是列強的文化侵略,滋生了這人造的蘑菇群?

是中華的千古名山,海涵了這異域的藝術品?

侵略早已被歲月的勁風吹走,風吹不走的是被歲月凝固的建築。

別墅的主人早已成為中國人,別墅依然展示著西方的建築文化。

一幢別墅如一個方塊漢字,千幢房舍寫成了一篇內涵豐富,耐人尋味的千字文。

——在廬山這本用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寫成的大書中,這篇譯文有很高的藝術品位……

"

從江州到廬山(六章)

徐建成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文/徐建成

潯陽樓

韋江州歌吟過,白司馬登臨過,五百年江風吹過,五百年明月照過;聽過唐詩,品過宋詞,聞過元曲……

某日,一位姓施的落魄文人風塵僕僕路過時,仰天長嘯,登樓,獨飲了一杯又一杯澆愁的杜康。

又某年,熟讀經史,亦有權謀,卻文剌雙頰的宋押司便在施先生筆下登樓、長嘆,也借酒澆愁,乘醉又題了幾行墨跡——

從此,梁山泊“替天行道”的杏黃旗下長高了五短身材的黑宋江。

從此,一座潯陽樓便名揚四海,聳立於蒼茫歲月,傳統文化的大江之濱……

登樓,觀栩栩如生的一百單八將,我欲問——聚義廳上為首者,是小說裡的宋公明或是夢境裡的施先生?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琵琶亭

一首《琵琶行》,如一條潯陽江水,流不盡的古典風韻。

一座琵琶亭,建了又毀,毀了重建,如一株千年古樹,青了又黃,黃了再綠……

青綠了便不再幹枯的,是“童子解吟”、“胡兒能唱”的《琵琶行》,是“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聲,是江州司馬被熱淚浸溼的青衫。

遊人如織,懷古,望亭。

看豪放派詩人毛潤芝默書狂草的“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筆走龍蛇,墨跡猶鮮;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看通俗派詩人白樂天身著漢白玉的青衫,正在低吟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古今大家,交相輝映,只吟詩歌,不說政事;把一座仿古建築映襯得古樸典雅,半入江風半入雲。

望不見的是“春風秋月等閒度”、“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不幸女子,聽不見的是她那“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琵琶聲聲……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醉石吟

一方奇石,醉臥於溪澗中;

一位奇人,醉臥於奇石上。

無言無語的的醉了之石;

吟詩作文的是醉了之人;

如歌如詠的是醉了的山溪水……

五柳先生,不再為五斗米折腰了;沽酒買醉,醉而賦《歸去來兮辭》誦《桃花源記》醉臥此石,石亦為之而醉。

溪水清清亮亮淌過,歲月悠悠然然流過……

溪水依舊,醉石依舊,石上的耳痕及吐酒痕依舊;五柳先生的詩文依舊——如酒一樣醉人。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醉石上又臥下了誰?他或她也醉了麼?

是尋到了旅途中一個富有野趣的鏡頭?

抑或是欲在先生醉過的奇石上做一個醉人的文學夢……

廬山的路

歷代文化精英絡繹不絕——踏過;

近代政壇名人摩肩接踵——踏過。

踏成絡繹不絕的路,踏成摩肩接踵的路,踏成一座果然“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名山。

沒有泥濘,沒有崎嶇,沒有急轉彎。柔綿如絲縷的柏油織就這一軸山水長卷。

從幢幢別墅前通向亭、臺、峰、洞、谷,通向陶淵明的墓和白居易的“花徑”,通向朱熹的“白鹿洞書院”和朱元璋的“御碑亭”,通向蔣介石、宋美齡的“美廬”和毛澤東廬山會議的住所……

兩千年的歷史從路上走來又走去了。

不是峨眉的路山道迢遙,不是青城的路石級層層。以車代步,無塵無汗,;朝發牯嶺,午歸蘆林,一串景點恍如涼悠悠的冰糖葫蘆……

平坦的廬山路,可人的廬山路。

遊人爭道——天氣好極了!不曾遇到風雨,不曾撞進迷霧,不會再像尋路問路修路護路的彭大將軍,就在廬山的風光無限處,直衝衝地,竟走到了路的盡頭……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廬山的別墅

飛瀑流泉,湖光山色中,掩映著星星點點的建築群。

在這塊巨型掛毯上,有千朵異國奇葩鬥豔。

二十多個國家在此舉辦別墅博覽會——

田園野趣之中,又融入濃濃的現代風情。

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和諧;

傳統山水與西方文明的和諧。

是列強的文化侵略,滋生了這人造的蘑菇群?

是中華的千古名山,海涵了這異域的藝術品?

侵略早已被歲月的勁風吹走,風吹不走的是被歲月凝固的建築。

別墅的主人早已成為中國人,別墅依然展示著西方的建築文化。

一幢別墅如一個方塊漢字,千幢房舍寫成了一篇內涵豐富,耐人尋味的千字文。

——在廬山這本用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寫成的大書中,這篇譯文有很高的藝術品位……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月照松林

廬山也有“清泉石上流”,如涼山的那座山。

廬山也有“明月鬆間照”,如月城的那片林。

依舊是那輪鬆間的月麼?很浪漫地灑下滿嶺斑駁的月光。

不再是那輪鬆間的月了,那輪月下只是黑森森、銀晃晃的松林,沒有林下這條繁華街市,街市上繁星般的燈火。

那輪月下的樵子,曾臥於鬆棚內,仰望過很原始很野味的“明月鬆間照”。

這輪月下的遊客,站在牯嶺上,望什麼呢?

望這微型的景點,如一座放大的盆景,精緻得少了些山野的韻味。

海拔一千多米的低矮山脊——

沒有渾厚的松濤聲,在月下無頭無尾,無始無終地無伴奏合唱;

瘦瘦的松林上,懸一輪單薄得害羞的月亮。

不如歸去,在夢中——

那座高高的山上,有綿延無盡頭的黑松林,有林間很大很圓很豐滿的月亮:有一個少年曾在鬆棚裡,仰望過那又蒼茫、又深邃,又壯美的——月照松林!

"

從江州到廬山(六章)

徐建成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文/徐建成

潯陽樓

韋江州歌吟過,白司馬登臨過,五百年江風吹過,五百年明月照過;聽過唐詩,品過宋詞,聞過元曲……

某日,一位姓施的落魄文人風塵僕僕路過時,仰天長嘯,登樓,獨飲了一杯又一杯澆愁的杜康。

又某年,熟讀經史,亦有權謀,卻文剌雙頰的宋押司便在施先生筆下登樓、長嘆,也借酒澆愁,乘醉又題了幾行墨跡——

從此,梁山泊“替天行道”的杏黃旗下長高了五短身材的黑宋江。

從此,一座潯陽樓便名揚四海,聳立於蒼茫歲月,傳統文化的大江之濱……

登樓,觀栩栩如生的一百單八將,我欲問——聚義廳上為首者,是小說裡的宋公明或是夢境裡的施先生?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琵琶亭

一首《琵琶行》,如一條潯陽江水,流不盡的古典風韻。

一座琵琶亭,建了又毀,毀了重建,如一株千年古樹,青了又黃,黃了再綠……

青綠了便不再幹枯的,是“童子解吟”、“胡兒能唱”的《琵琶行》,是“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聲,是江州司馬被熱淚浸溼的青衫。

遊人如織,懷古,望亭。

看豪放派詩人毛潤芝默書狂草的“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筆走龍蛇,墨跡猶鮮;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看通俗派詩人白樂天身著漢白玉的青衫,正在低吟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古今大家,交相輝映,只吟詩歌,不說政事;把一座仿古建築映襯得古樸典雅,半入江風半入雲。

望不見的是“春風秋月等閒度”、“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不幸女子,聽不見的是她那“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琵琶聲聲……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醉石吟

一方奇石,醉臥於溪澗中;

一位奇人,醉臥於奇石上。

無言無語的的醉了之石;

吟詩作文的是醉了之人;

如歌如詠的是醉了的山溪水……

五柳先生,不再為五斗米折腰了;沽酒買醉,醉而賦《歸去來兮辭》誦《桃花源記》醉臥此石,石亦為之而醉。

溪水清清亮亮淌過,歲月悠悠然然流過……

溪水依舊,醉石依舊,石上的耳痕及吐酒痕依舊;五柳先生的詩文依舊——如酒一樣醉人。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醉石上又臥下了誰?他或她也醉了麼?

是尋到了旅途中一個富有野趣的鏡頭?

抑或是欲在先生醉過的奇石上做一個醉人的文學夢……

廬山的路

歷代文化精英絡繹不絕——踏過;

近代政壇名人摩肩接踵——踏過。

踏成絡繹不絕的路,踏成摩肩接踵的路,踏成一座果然“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名山。

沒有泥濘,沒有崎嶇,沒有急轉彎。柔綿如絲縷的柏油織就這一軸山水長卷。

從幢幢別墅前通向亭、臺、峰、洞、谷,通向陶淵明的墓和白居易的“花徑”,通向朱熹的“白鹿洞書院”和朱元璋的“御碑亭”,通向蔣介石、宋美齡的“美廬”和毛澤東廬山會議的住所……

兩千年的歷史從路上走來又走去了。

不是峨眉的路山道迢遙,不是青城的路石級層層。以車代步,無塵無汗,;朝發牯嶺,午歸蘆林,一串景點恍如涼悠悠的冰糖葫蘆……

平坦的廬山路,可人的廬山路。

遊人爭道——天氣好極了!不曾遇到風雨,不曾撞進迷霧,不會再像尋路問路修路護路的彭大將軍,就在廬山的風光無限處,直衝衝地,竟走到了路的盡頭……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廬山的別墅

飛瀑流泉,湖光山色中,掩映著星星點點的建築群。

在這塊巨型掛毯上,有千朵異國奇葩鬥豔。

二十多個國家在此舉辦別墅博覽會——

田園野趣之中,又融入濃濃的現代風情。

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和諧;

傳統山水與西方文明的和諧。

是列強的文化侵略,滋生了這人造的蘑菇群?

是中華的千古名山,海涵了這異域的藝術品?

侵略早已被歲月的勁風吹走,風吹不走的是被歲月凝固的建築。

別墅的主人早已成為中國人,別墅依然展示著西方的建築文化。

一幢別墅如一個方塊漢字,千幢房舍寫成了一篇內涵豐富,耐人尋味的千字文。

——在廬山這本用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寫成的大書中,這篇譯文有很高的藝術品位……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月照松林

廬山也有“清泉石上流”,如涼山的那座山。

廬山也有“明月鬆間照”,如月城的那片林。

依舊是那輪鬆間的月麼?很浪漫地灑下滿嶺斑駁的月光。

不再是那輪鬆間的月了,那輪月下只是黑森森、銀晃晃的松林,沒有林下這條繁華街市,街市上繁星般的燈火。

那輪月下的樵子,曾臥於鬆棚內,仰望過很原始很野味的“明月鬆間照”。

這輪月下的遊客,站在牯嶺上,望什麼呢?

望這微型的景點,如一座放大的盆景,精緻得少了些山野的韻味。

海拔一千多米的低矮山脊——

沒有渾厚的松濤聲,在月下無頭無尾,無始無終地無伴奏合唱;

瘦瘦的松林上,懸一輪單薄得害羞的月亮。

不如歸去,在夢中——

那座高高的山上,有綿延無盡頭的黑松林,有林間很大很圓很豐滿的月亮:有一個少年曾在鬆棚裡,仰望過那又蒼茫、又深邃,又壯美的——月照松林!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

從江州到廬山(六章)

徐建成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文/徐建成

潯陽樓

韋江州歌吟過,白司馬登臨過,五百年江風吹過,五百年明月照過;聽過唐詩,品過宋詞,聞過元曲……

某日,一位姓施的落魄文人風塵僕僕路過時,仰天長嘯,登樓,獨飲了一杯又一杯澆愁的杜康。

又某年,熟讀經史,亦有權謀,卻文剌雙頰的宋押司便在施先生筆下登樓、長嘆,也借酒澆愁,乘醉又題了幾行墨跡——

從此,梁山泊“替天行道”的杏黃旗下長高了五短身材的黑宋江。

從此,一座潯陽樓便名揚四海,聳立於蒼茫歲月,傳統文化的大江之濱……

登樓,觀栩栩如生的一百單八將,我欲問——聚義廳上為首者,是小說裡的宋公明或是夢境裡的施先生?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琵琶亭

一首《琵琶行》,如一條潯陽江水,流不盡的古典風韻。

一座琵琶亭,建了又毀,毀了重建,如一株千年古樹,青了又黃,黃了再綠……

青綠了便不再幹枯的,是“童子解吟”、“胡兒能唱”的《琵琶行》,是“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聲,是江州司馬被熱淚浸溼的青衫。

遊人如織,懷古,望亭。

看豪放派詩人毛潤芝默書狂草的“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筆走龍蛇,墨跡猶鮮;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看通俗派詩人白樂天身著漢白玉的青衫,正在低吟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古今大家,交相輝映,只吟詩歌,不說政事;把一座仿古建築映襯得古樸典雅,半入江風半入雲。

望不見的是“春風秋月等閒度”、“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不幸女子,聽不見的是她那“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琵琶聲聲……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醉石吟

一方奇石,醉臥於溪澗中;

一位奇人,醉臥於奇石上。

無言無語的的醉了之石;

吟詩作文的是醉了之人;

如歌如詠的是醉了的山溪水……

五柳先生,不再為五斗米折腰了;沽酒買醉,醉而賦《歸去來兮辭》誦《桃花源記》醉臥此石,石亦為之而醉。

溪水清清亮亮淌過,歲月悠悠然然流過……

溪水依舊,醉石依舊,石上的耳痕及吐酒痕依舊;五柳先生的詩文依舊——如酒一樣醉人。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醉石上又臥下了誰?他或她也醉了麼?

是尋到了旅途中一個富有野趣的鏡頭?

抑或是欲在先生醉過的奇石上做一個醉人的文學夢……

廬山的路

歷代文化精英絡繹不絕——踏過;

近代政壇名人摩肩接踵——踏過。

踏成絡繹不絕的路,踏成摩肩接踵的路,踏成一座果然“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名山。

沒有泥濘,沒有崎嶇,沒有急轉彎。柔綿如絲縷的柏油織就這一軸山水長卷。

從幢幢別墅前通向亭、臺、峰、洞、谷,通向陶淵明的墓和白居易的“花徑”,通向朱熹的“白鹿洞書院”和朱元璋的“御碑亭”,通向蔣介石、宋美齡的“美廬”和毛澤東廬山會議的住所……

兩千年的歷史從路上走來又走去了。

不是峨眉的路山道迢遙,不是青城的路石級層層。以車代步,無塵無汗,;朝發牯嶺,午歸蘆林,一串景點恍如涼悠悠的冰糖葫蘆……

平坦的廬山路,可人的廬山路。

遊人爭道——天氣好極了!不曾遇到風雨,不曾撞進迷霧,不會再像尋路問路修路護路的彭大將軍,就在廬山的風光無限處,直衝衝地,竟走到了路的盡頭……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廬山的別墅

飛瀑流泉,湖光山色中,掩映著星星點點的建築群。

在這塊巨型掛毯上,有千朵異國奇葩鬥豔。

二十多個國家在此舉辦別墅博覽會——

田園野趣之中,又融入濃濃的現代風情。

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和諧;

傳統山水與西方文明的和諧。

是列強的文化侵略,滋生了這人造的蘑菇群?

是中華的千古名山,海涵了這異域的藝術品?

侵略早已被歲月的勁風吹走,風吹不走的是被歲月凝固的建築。

別墅的主人早已成為中國人,別墅依然展示著西方的建築文化。

一幢別墅如一個方塊漢字,千幢房舍寫成了一篇內涵豐富,耐人尋味的千字文。

——在廬山這本用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寫成的大書中,這篇譯文有很高的藝術品位……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月照松林

廬山也有“清泉石上流”,如涼山的那座山。

廬山也有“明月鬆間照”,如月城的那片林。

依舊是那輪鬆間的月麼?很浪漫地灑下滿嶺斑駁的月光。

不再是那輪鬆間的月了,那輪月下只是黑森森、銀晃晃的松林,沒有林下這條繁華街市,街市上繁星般的燈火。

那輪月下的樵子,曾臥於鬆棚內,仰望過很原始很野味的“明月鬆間照”。

這輪月下的遊客,站在牯嶺上,望什麼呢?

望這微型的景點,如一座放大的盆景,精緻得少了些山野的韻味。

海拔一千多米的低矮山脊——

沒有渾厚的松濤聲,在月下無頭無尾,無始無終地無伴奏合唱;

瘦瘦的松林上,懸一輪單薄得害羞的月亮。

不如歸去,在夢中——

那座高高的山上,有綿延無盡頭的黑松林,有林間很大很圓很豐滿的月亮:有一個少年曾在鬆棚裡,仰望過那又蒼茫、又深邃,又壯美的——月照松林!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從江州到廬山一一徐建成散文詩(六章)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持過三家省級報紙副刊,與師友創辦過省文學期刊《二十一世紀》,出版有著作多種,獲得獎項多種。是四川省文藝傳播促進會(四川省記者文學藝術研究會)專職法人祕書長、會刊主編,四川省詩歌學會副會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