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半句是雞湯,說完了秒變毒藥

論語 雞湯 孔子 國學 刺梨花再開 刺梨花再開 2017-10-31

小時候寫作文,是不是經常引用一些名人名言,看著很熱血,聽著很澎湃?

長大發朋友圈,是不是經常弄一幅唯美的配圖,加上一句雞湯,向全世界說早安?

不好意思,我來掃興了,鄙人不小心多讀了一些書,多知道了一些真相,迫不及待與你分享。

相濡以沫

有些話,半句是雞湯,說完了秒變毒藥

這一定是描繪患難夫妻真摯愛情最感人的辭藻了,只要新聞裡出現什麼丈夫重病臥床,妻子不離不棄之類的,就一定會出現這個詞。

這個詞出自《莊子》,原話是這樣的: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意思是泉水乾涸,魚兒困在陸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溼潤求得生存,此時此景,卻不如我們彼此不相識,各自暢遊在江湖之中。

雖然不是提倡大難臨頭各自飛,但也說明了與其這樣在困境中依靠彼此微弱的扶持艱難同生,遠沒有各自自由生活著來得美好,可見所謂愛情,很多時候並不是這世間唯一的幸福,苦愛不如樂活。

父母在,不遠遊

有些話,半句是雞湯,說完了秒變毒藥

多少人轉了各種說孝道的文字,雖然我也不見誰回到父母身邊守候著,但至少在朋友圈裡都是孝女順兒,孔子啊,《論語》啊,天地大道一般的存在,錯不了。

這句的確出自《論語》,但是後面還有半句呢: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看到沒?人家孔聖人沒說你爸媽還在世的時候不能出遠門,只不過提醒你如果要出去,就一定告知父母明確的去處和安身的地方。前半句更不要拿來當成你把父母帶在身邊幫自己帶孩子,順道帶自己的理由,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自由自在的人生,孩子亦然,我們亦然,父母亦然。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有些話,半句是雞湯,說完了秒變毒藥

這句類似“路漫漫其修遠兮”,很多人搬出來顯示自己的求知慾和上進心,不好意思,《莊子》裡這句話說完是這樣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人生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無限的知識,你是不是傻?!

所謂大智慧,其實很簡單,就是隨性隨心,知足常樂,差不多就行。

三思而後行

有些話,半句是雞湯,說完了秒變毒藥

最語重心長的告誡,沒有之一!同樣是孔子,同樣是《論語》,同樣被你們遺忘了後半句: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有個叫季文子的人行事很謹慎,每次都要思量再三才行動,孔子聽聞後說道:考慮兩次就夠了......

心動不如行動,能讓人前進的是雙腿,而不是腦袋,過於謹慎也就畏手畏腳了。

閉門造車

有些話,半句是雞湯,說完了秒變毒藥

有人這麼形容你的時候,你是不是像揍他?請偷著樂,這還真不是一個貶義詞:

閉門造車,出門合轍。

意思是隻要按照同一規則,就算是關起門造車,出門上路後也能和地上的車轍嚴絲合縫。還真是個被冤枉的詞兒。

群龍無首

有些話,半句是雞湯,說完了秒變毒藥

這個成語熟悉吧?街上隨便拉一個人都會告訴你這四個字代表的意思,不過它真不是你知道的那個意思,這個詞出自《易經》:

用九,群龍無首,吉。

意思是一群龍,各司其職,相互協作,積極向上,大吉!可到了後來,咱們卻用來比喻沒有主心骨,一盤散沙,做個事,就非要有領導嗎?

類似的句子和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有一些是我們斷章取義,有一些是我們只看表面意思,更有一些是自己意淫,而絕大部分人就是這般人云亦云,雞湯這東西拿來下奶都不一定靠譜,更別說支撐你前行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