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軍營更精彩

陸軍 漂流 報告文學 文章 解放軍報融媒體 2017-04-03

來源:軍報記者-北部陸軍 作者:特約記者徐振、記者康子湛 責任編輯:張森林

閱讀,讓軍營更精彩

——第26集團軍某防化團廣泛開展讀書成才活動紀事

閱讀,讓軍營更精彩

軍報記者-北部陸軍訊(特約記者徐振、記者康子湛)改革強軍對官兵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閱讀則是提高能力素質的重要途徑。第26集團軍某防化團廣泛開展群眾性閱讀活動,弘揚閱讀文化,倡導閱讀理念,營造讀書成才的濃厚氛圍,一種閱讀力正演變為團隊建設發展的推動力,讓軍營呈現更多精彩。

閱讀,讓軍營更精彩

贈書獎書,讓閱讀成為常態

去年5月,為深化官兵對改革強軍重要意義和豐富內涵的認識,該團在紮實開展主題教育的基礎上,把《苦難輝煌》等精品書作為輔助教材贈送給官兵,鼓勵大家閱讀。

“軍改須改人,改人首先改自己,要勇於否定自我,敢於撕開舊事物、舊體制的藩籬……”團宣傳股股長李彥一口氣讀完該書後,在主題教育演講中暢談體會,也讓官兵們心靈深受震撼。

贈書濃厚氛圍,獎書促進閱讀。該團以“創建學習型軍營、爭做知識型軍人”活動為載體,樹立“崗位是平臺、連隊是課堂、領導是師長、團隊是學校”的學習成才導向,在新兵入營、老兵退伍、主題教育等時機向基層贈書,對受到表彰獎勵的先進個人進行獎書。如今,贈書、獎書已經成為該團推進官兵閱讀學習的一項常態化工作機制。

贈書獎書,讓閱讀成為常態

去年5月,為深化官兵對改革強軍重要意義和豐富內涵的認識,該團在紮實開展主題教育的基礎上,把《苦難輝煌》等精品書作為輔助教材贈送給官兵,鼓勵大家閱讀。

“軍改須改人,改人首先改自己,要勇於否定自我,敢於撕開舊事物、舊體制的藩籬……”團宣傳股股長李彥一口氣讀完該書後,在主題教育演講中暢談體會,也讓官兵們心靈深受震撼。

贈書濃厚氛圍,獎書促進閱讀。該團以“創建學習型軍營、爭做知識型軍人”活動為載體,樹立“崗位是平臺、連隊是課堂、領導是師長、團隊是學校”的學習成才導向,在新兵入營、老兵退伍、主題教育等時機向基層贈書,對受到表彰獎勵的先進個人進行獎書。如今,贈書、獎書已經成為該團推進官兵閱讀學習的一項常態化工作機制。

閱讀,讓軍營更精彩

“真沒想到,我軍營的第一次獎勵竟是自己夢寐以求的書籍!”受團讀書氛圍的薰陶,該團四連列兵馮徐一直想擁有一套《習近平的語言力量》《習近平用典》等書籍。前不久,小馮在訓練中成績突出,被評為先進個人。接過團裡獎勵的這一套書籍後,他高興地表示一定讀好用好這些書。

該團一營教導員王炳麟告訴筆者,團裡獎勵給各類先進個人的書籍不僅讓獲獎者受益,而且帶動了身邊人的閱讀積極性,大家爭相借閱、品讀、探討,促進了努力讀書、刻苦學習的良好風氣。

閱讀,讓軍營更精彩

購書換讀,讓好書“漂流”起來

走進連隊圖書室,一個個貼著“漂流架”標籤的書架格外醒目。“漂流架”上的書從時事政治到國學經典,從紀實文學到兵書戰例,內容豐富、種類齊全,官兵們可以盡情閱讀。

說起“漂流架”的來歷,團政治處副主任徐克強向筆者道出原委。該團曾對50名訓練尖子和理論學習標兵的讀書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其中35人每月購書在2本以上且至少能讀完一本。而50名隨機抽取的官兵中,近半數每月內讀不完1本自己購買的書。如何營造讀書學習的濃厚氛圍?“自己買的很多書,往往成擺設,好久也想不起來讀。”分析這一現象,團領導認為,書被閱讀的次數越多,其內在價值也就越大,要充分利用官兵手中的圖書資源,挖掘好每一本書的潛在價值。

為此,該團發出“月購百元書,相互能分享”的讀書漂流倡議,鼓勵每名幹部每月拿出100元錢購書,並遴選一本好書放在連隊圖書室等固定位置,相互傳閱、共享,讓同一本好書供多人閱讀,讓好書在官兵之間“漂流”起來。

“從指導員提供的《極限人生》裡,我讀懂了朱彥夫有信念就沒有失敗的誓言;從班長推薦的《沉思錄》裡,我端正了人生的積極態度;從營長傳遞的《幸福了嗎?》裡,我找到了用‘走’尋找幸福和信仰的答案……”在團組織的讀書交流會上,“閱讀之星”一連排長孟凡澤走上講臺,結合自己兩次考軍校失敗、兩次提幹失利仍堅定圓夢的經歷,暢談讀書漂流活動帶給自己的收穫,給官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快,這一倡議得到了大家的熱烈響應,很多士官、義務兵也爭相投入到讀書漂流活動中,拿出好書與戰友一起分享,刻苦讀書,爭當“閱讀之星”。

閱讀,讓軍營更精彩

學以致用,讓閱讀促進工作

在該團流傳這樣一段讀書佳話,一名士兵的成才故事讓不少人愛上了閱讀。該團四連駕駛員、四級軍士長閆乃輝,原先煙癮不小,談起煙品好壞頭頭是道,卻對讀書的好處直撓頭,覺得沒什麼用。一次,連隊組織學習《軍用汽車管理》雜誌。一篇處理汽車維修保養難題技巧的文章,一下子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也讓他對讀書產生了興趣。於是,他嘗試著用每月買菸的錢訂了一份雜誌。沒成想一發不可收拾,訂了一本,還想再訂另外一本,汽車維修專業知識眼見著提升,煙也慢慢地戒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戰士們紛紛以他為榜樣,自費訂閱雜誌。團因勢利導,在士兵中廣泛開展“少抽一包煙、雜誌看全年”活動,引導大家省下零花錢,結合自己的專業、崗位和成才需求,有針對性訂閱相關雜誌。

該團修理所技師張小波愛鑽研,一有空就抱著《新技術新工藝》雜誌“啃”。去年,一次演習,他奉命執行某指揮所的緊急供電任務,因山高路陡,電源車和發電機無法跟進。張小波從閱讀雜誌中得到啟發,跟戰友們合力研製了野戰應急電源供給箱,解決了這一難題,還獲得原濟南軍區“小革新、小發明、小創新”活動的優秀成果獎。所長程祥其介紹,近年來,該所先後培養出近百名素質全面過硬的裝備維修骨幹,20多人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保障能力明顯提升。

去年,該團作訓參謀朱春光奉命參加上級的化學處置任務,他把自己平時閱讀《突發災害事故應急救援》《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等書籍的心得分享給大家,跟官兵一起研究修訂行動方案,圓滿完成這一險難任務。年底,朱春光因此榮立三等功。戴上獎章的那一刻,他激動地說,這枚軍功章裡也有閱讀的功勞。

“勤學善思、學以致用”“博學、勤思、明辨、篤行”,這是掛在該團圖書閱覽室的兩句宣傳標語,更是全團官兵刻苦讀書促進工作的實踐方向。政委餘曉虎介紹:“我們將繼續深入推行讀書成才活動,讓讀書成為官兵堅定信念的‘加油站’、立身做人的‘航標燈’、成長進步的‘催化劑’,用文化軟實力助推部隊戰鬥力!”

(圖/汪嘉雯、郭麗雯、高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