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哭聲免疫法”正確嗎?馬伊琍:比起獨立,安全感更重要'

"

莓果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李陽家新添了一名家庭成員,對於李陽夫婦這對新手爸媽來說,既高興又手無足措,不知如何把孩子照顧好,所以小到飲食餵養,大到孩子今後的早教培訓,夫婦兩人做的每一步都殫精竭慮,生怕自己的疏忽耽誤了孩子的發展,從而致使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在孩子出生後的有段時間,哭鬧現象特別嚴重,全家上下都鬧得睡不好覺,只有被爸媽抱起來的時候,哭鬧聲才會慢慢停止。

這時候家裡的老人和身邊的朋友就會說:“不要抱,否則孩子會被寵壞的,到那時候孩子會經常讓你抱的”但是也有些人說:“孩子哭鬧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所以父母要及時滿足孩子的需求,抱一抱孩子會更好”……

現實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像李陽夫婦這樣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哭聲時不知所措,害怕孩子一哭就抱,會把孩子寵壞,影響到孩子今後獨立人格的養成怎麼辦?又害怕不抱孩子,孩子會缺乏安全感,造成人格缺陷,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殊不知比起獨立,安全感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護傘。

"

莓果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李陽家新添了一名家庭成員,對於李陽夫婦這對新手爸媽來說,既高興又手無足措,不知如何把孩子照顧好,所以小到飲食餵養,大到孩子今後的早教培訓,夫婦兩人做的每一步都殫精竭慮,生怕自己的疏忽耽誤了孩子的發展,從而致使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在孩子出生後的有段時間,哭鬧現象特別嚴重,全家上下都鬧得睡不好覺,只有被爸媽抱起來的時候,哭鬧聲才會慢慢停止。

這時候家裡的老人和身邊的朋友就會說:“不要抱,否則孩子會被寵壞的,到那時候孩子會經常讓你抱的”但是也有些人說:“孩子哭鬧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所以父母要及時滿足孩子的需求,抱一抱孩子會更好”……

現實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像李陽夫婦這樣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哭聲時不知所措,害怕孩子一哭就抱,會把孩子寵壞,影響到孩子今後獨立人格的養成怎麼辦?又害怕不抱孩子,孩子會缺乏安全感,造成人格缺陷,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殊不知比起獨立,安全感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護傘。

對孩子的“哭聲免疫法”正確嗎?馬伊琍:比起獨立,安全感更重要

一、馬伊琍:比起獨立性,孩子的安全感更重要

前不久“哭聲免疫法”的育兒方式在家長之間開始流行起來,所謂的哭聲免疫法就是當家長面對孩子的哭鬧時,要選擇性的忽視,要讓孩子清楚哭鬧時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慢慢的孩子就能自己入睡了,這套育兒理念在當時甚是流行。

去年馬伊琍曾在微博發文反思,在老大的成長過程中就曾對其實施過“哭聲免疫法”,文中她提到在大女兒很小的時候,就讓她自己一人睡在小床上,哪怕女兒半夜醒來哭著跑到自己的房間,也會堅決把女兒放回小床,只有在女兒生病的時候,才會讓睡大床,以便隨時觀察孩子的病情從而方便照顧。

後來馬伊琍才意識到這種冷漠的教育方式其實是忽視了孩子對情感的正常需求。把孩子當成成人來看待,超出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孩子就會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強迫自己表面獨立,其實內心脆弱的一塌糊塗,另一種是極度缺乏安全感,做什麼事情都畏手畏腳的不敢去嘗試,甚至還會產生自卑心理。

當家長越是滿足孩子對自己的依賴感,並且能得到充分的感情迴應時,孩子的安全感才會越充足,安全感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孩子成長的基石,只有安全感足夠強大的孩子,才能披荊斬浪的勇敢面對未來生活,但是安全感摧毀起來也格外容易,一旦失誤就會滿盤皆輸,所以說與其讓逼迫孩子過早獨立,不如先給孩子建立起安全感,然後再慢慢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這樣才有利於孩子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獨立。

"

莓果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李陽家新添了一名家庭成員,對於李陽夫婦這對新手爸媽來說,既高興又手無足措,不知如何把孩子照顧好,所以小到飲食餵養,大到孩子今後的早教培訓,夫婦兩人做的每一步都殫精竭慮,生怕自己的疏忽耽誤了孩子的發展,從而致使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在孩子出生後的有段時間,哭鬧現象特別嚴重,全家上下都鬧得睡不好覺,只有被爸媽抱起來的時候,哭鬧聲才會慢慢停止。

這時候家裡的老人和身邊的朋友就會說:“不要抱,否則孩子會被寵壞的,到那時候孩子會經常讓你抱的”但是也有些人說:“孩子哭鬧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所以父母要及時滿足孩子的需求,抱一抱孩子會更好”……

現實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像李陽夫婦這樣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哭聲時不知所措,害怕孩子一哭就抱,會把孩子寵壞,影響到孩子今後獨立人格的養成怎麼辦?又害怕不抱孩子,孩子會缺乏安全感,造成人格缺陷,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殊不知比起獨立,安全感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護傘。

對孩子的“哭聲免疫法”正確嗎?馬伊琍:比起獨立,安全感更重要

一、馬伊琍:比起獨立性,孩子的安全感更重要

前不久“哭聲免疫法”的育兒方式在家長之間開始流行起來,所謂的哭聲免疫法就是當家長面對孩子的哭鬧時,要選擇性的忽視,要讓孩子清楚哭鬧時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慢慢的孩子就能自己入睡了,這套育兒理念在當時甚是流行。

去年馬伊琍曾在微博發文反思,在老大的成長過程中就曾對其實施過“哭聲免疫法”,文中她提到在大女兒很小的時候,就讓她自己一人睡在小床上,哪怕女兒半夜醒來哭著跑到自己的房間,也會堅決把女兒放回小床,只有在女兒生病的時候,才會讓睡大床,以便隨時觀察孩子的病情從而方便照顧。

後來馬伊琍才意識到這種冷漠的教育方式其實是忽視了孩子對情感的正常需求。把孩子當成成人來看待,超出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孩子就會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強迫自己表面獨立,其實內心脆弱的一塌糊塗,另一種是極度缺乏安全感,做什麼事情都畏手畏腳的不敢去嘗試,甚至還會產生自卑心理。

當家長越是滿足孩子對自己的依賴感,並且能得到充分的感情迴應時,孩子的安全感才會越充足,安全感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孩子成長的基石,只有安全感足夠強大的孩子,才能披荊斬浪的勇敢面對未來生活,但是安全感摧毀起來也格外容易,一旦失誤就會滿盤皆輸,所以說與其讓逼迫孩子過早獨立,不如先給孩子建立起安全感,然後再慢慢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這樣才有利於孩子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獨立。

對孩子的“哭聲免疫法”正確嗎?馬伊琍:比起獨立,安全感更重要

二、父母長期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會有怎樣的後果

這種冷模式的教育方式,卻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認同,殊不知這樣的方式確實會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表現出乖巧懂事的一面,表面上看起來既獨立又懂事,但實際上卻成為了親子間溝通的障礙,孩子太過獨立,有什麼心事不會向父母吐露,從而阻斷了親子間情感交流,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就拿“哭聲免疫法”的創始人約翰華生來說吧,他認為不能給孩子過多的愛,只有給孩子一種嚴格、專制的教育方式,孩子才能養成獨立性,從而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而他的四個孩子都是在這種高壓管控的教育環境中長大的,但最終的結局卻令人唏噓不已!

約翰華生的大兒子一生都在流浪,在30歲時卻選擇自殺,二兒子沒有任何的經濟來源,整天漫無目的的遊蕩,渾渾噩噩,一輩子都靠華生的經濟援助勉強過活,年輕的時候死於胃病。女兒的生活則更是痛苦,她的性格暴躁無常,經常酗酒,總會是沉默寡言,甚至多次企圖自殺……

不僅華生還有沃森的學術權威,他們的理論也影響了當時無數國內外的父母,後來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對幼猴進行了實驗,以證明孩子是需要父母的擁抱和愛撫的。哈洛給幼猴做了兩個“假媽媽”,一個是“毛巾猴子媽媽”可以給幼猴提供溫暖舒適的環境,但是沒有食物,另一個“鐵絲猴子媽媽”外表異常堅硬,但有充足的食物,結果幼猴十分偏好那個能提供溫暖懷抱的“毛巾猴子媽媽”。

所以說動物是這樣,孩子更是如此,家長一定不要去嘗試和相信所謂的“冷漠教育法”,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擁抱和關愛,只有這樣孩子才具有獨立探索世界的勇氣,並且更善於交往,有助於良好人際關係的發展,所以說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揠苗助長,給孩子建立起安全感這個心理基石甚為關鍵。

"

莓果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李陽家新添了一名家庭成員,對於李陽夫婦這對新手爸媽來說,既高興又手無足措,不知如何把孩子照顧好,所以小到飲食餵養,大到孩子今後的早教培訓,夫婦兩人做的每一步都殫精竭慮,生怕自己的疏忽耽誤了孩子的發展,從而致使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在孩子出生後的有段時間,哭鬧現象特別嚴重,全家上下都鬧得睡不好覺,只有被爸媽抱起來的時候,哭鬧聲才會慢慢停止。

這時候家裡的老人和身邊的朋友就會說:“不要抱,否則孩子會被寵壞的,到那時候孩子會經常讓你抱的”但是也有些人說:“孩子哭鬧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所以父母要及時滿足孩子的需求,抱一抱孩子會更好”……

現實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像李陽夫婦這樣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哭聲時不知所措,害怕孩子一哭就抱,會把孩子寵壞,影響到孩子今後獨立人格的養成怎麼辦?又害怕不抱孩子,孩子會缺乏安全感,造成人格缺陷,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殊不知比起獨立,安全感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護傘。

對孩子的“哭聲免疫法”正確嗎?馬伊琍:比起獨立,安全感更重要

一、馬伊琍:比起獨立性,孩子的安全感更重要

前不久“哭聲免疫法”的育兒方式在家長之間開始流行起來,所謂的哭聲免疫法就是當家長面對孩子的哭鬧時,要選擇性的忽視,要讓孩子清楚哭鬧時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慢慢的孩子就能自己入睡了,這套育兒理念在當時甚是流行。

去年馬伊琍曾在微博發文反思,在老大的成長過程中就曾對其實施過“哭聲免疫法”,文中她提到在大女兒很小的時候,就讓她自己一人睡在小床上,哪怕女兒半夜醒來哭著跑到自己的房間,也會堅決把女兒放回小床,只有在女兒生病的時候,才會讓睡大床,以便隨時觀察孩子的病情從而方便照顧。

後來馬伊琍才意識到這種冷漠的教育方式其實是忽視了孩子對情感的正常需求。把孩子當成成人來看待,超出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孩子就會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強迫自己表面獨立,其實內心脆弱的一塌糊塗,另一種是極度缺乏安全感,做什麼事情都畏手畏腳的不敢去嘗試,甚至還會產生自卑心理。

當家長越是滿足孩子對自己的依賴感,並且能得到充分的感情迴應時,孩子的安全感才會越充足,安全感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孩子成長的基石,只有安全感足夠強大的孩子,才能披荊斬浪的勇敢面對未來生活,但是安全感摧毀起來也格外容易,一旦失誤就會滿盤皆輸,所以說與其讓逼迫孩子過早獨立,不如先給孩子建立起安全感,然後再慢慢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這樣才有利於孩子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獨立。

對孩子的“哭聲免疫法”正確嗎?馬伊琍:比起獨立,安全感更重要

二、父母長期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會有怎樣的後果

這種冷模式的教育方式,卻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認同,殊不知這樣的方式確實會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表現出乖巧懂事的一面,表面上看起來既獨立又懂事,但實際上卻成為了親子間溝通的障礙,孩子太過獨立,有什麼心事不會向父母吐露,從而阻斷了親子間情感交流,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就拿“哭聲免疫法”的創始人約翰華生來說吧,他認為不能給孩子過多的愛,只有給孩子一種嚴格、專制的教育方式,孩子才能養成獨立性,從而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而他的四個孩子都是在這種高壓管控的教育環境中長大的,但最終的結局卻令人唏噓不已!

約翰華生的大兒子一生都在流浪,在30歲時卻選擇自殺,二兒子沒有任何的經濟來源,整天漫無目的的遊蕩,渾渾噩噩,一輩子都靠華生的經濟援助勉強過活,年輕的時候死於胃病。女兒的生活則更是痛苦,她的性格暴躁無常,經常酗酒,總會是沉默寡言,甚至多次企圖自殺……

不僅華生還有沃森的學術權威,他們的理論也影響了當時無數國內外的父母,後來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對幼猴進行了實驗,以證明孩子是需要父母的擁抱和愛撫的。哈洛給幼猴做了兩個“假媽媽”,一個是“毛巾猴子媽媽”可以給幼猴提供溫暖舒適的環境,但是沒有食物,另一個“鐵絲猴子媽媽”外表異常堅硬,但有充足的食物,結果幼猴十分偏好那個能提供溫暖懷抱的“毛巾猴子媽媽”。

所以說動物是這樣,孩子更是如此,家長一定不要去嘗試和相信所謂的“冷漠教育法”,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擁抱和關愛,只有這樣孩子才具有獨立探索世界的勇氣,並且更善於交往,有助於良好人際關係的發展,所以說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揠苗助長,給孩子建立起安全感這個心理基石甚為關鍵。

對孩子的“哭聲免疫法”正確嗎?馬伊琍:比起獨立,安全感更重要

三、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這些要知道

1、找出孩子哭鬧不安的原因

造成孩子哭鬧不止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生理性疾病導致身體不適、孩子需要父母提供充足的安全感、對身邊的環境或事物產生恐懼心理、亦或是本身的慾望沒得到滿足從而哭鬧。家長仔細觀察分析造成孩子哭鬧的原因是什麼,然後在對症下藥對孩子進行安撫溝通,舒緩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2、建立融洽和諧的家庭氛圍

家庭環境是孩子最先接觸的環境,孩子最初性格的形成與家庭環境及家長的教養方式有很大關聯,輕鬆、愉快、民主的家庭氛圍更有助於安全感的建立,有助於孩子樂觀、積極、向上性格的養成,所以家長應該避免在孩子面前發生衝突和家庭矛盾,在教育孩子時儘量用啟發引導的方式代替懲罰批評,這樣才能給孩子營造一種安全平和的家庭環境。

"

莓果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李陽家新添了一名家庭成員,對於李陽夫婦這對新手爸媽來說,既高興又手無足措,不知如何把孩子照顧好,所以小到飲食餵養,大到孩子今後的早教培訓,夫婦兩人做的每一步都殫精竭慮,生怕自己的疏忽耽誤了孩子的發展,從而致使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在孩子出生後的有段時間,哭鬧現象特別嚴重,全家上下都鬧得睡不好覺,只有被爸媽抱起來的時候,哭鬧聲才會慢慢停止。

這時候家裡的老人和身邊的朋友就會說:“不要抱,否則孩子會被寵壞的,到那時候孩子會經常讓你抱的”但是也有些人說:“孩子哭鬧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所以父母要及時滿足孩子的需求,抱一抱孩子會更好”……

現實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像李陽夫婦這樣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哭聲時不知所措,害怕孩子一哭就抱,會把孩子寵壞,影響到孩子今後獨立人格的養成怎麼辦?又害怕不抱孩子,孩子會缺乏安全感,造成人格缺陷,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殊不知比起獨立,安全感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護傘。

對孩子的“哭聲免疫法”正確嗎?馬伊琍:比起獨立,安全感更重要

一、馬伊琍:比起獨立性,孩子的安全感更重要

前不久“哭聲免疫法”的育兒方式在家長之間開始流行起來,所謂的哭聲免疫法就是當家長面對孩子的哭鬧時,要選擇性的忽視,要讓孩子清楚哭鬧時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慢慢的孩子就能自己入睡了,這套育兒理念在當時甚是流行。

去年馬伊琍曾在微博發文反思,在老大的成長過程中就曾對其實施過“哭聲免疫法”,文中她提到在大女兒很小的時候,就讓她自己一人睡在小床上,哪怕女兒半夜醒來哭著跑到自己的房間,也會堅決把女兒放回小床,只有在女兒生病的時候,才會讓睡大床,以便隨時觀察孩子的病情從而方便照顧。

後來馬伊琍才意識到這種冷漠的教育方式其實是忽視了孩子對情感的正常需求。把孩子當成成人來看待,超出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孩子就會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強迫自己表面獨立,其實內心脆弱的一塌糊塗,另一種是極度缺乏安全感,做什麼事情都畏手畏腳的不敢去嘗試,甚至還會產生自卑心理。

當家長越是滿足孩子對自己的依賴感,並且能得到充分的感情迴應時,孩子的安全感才會越充足,安全感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孩子成長的基石,只有安全感足夠強大的孩子,才能披荊斬浪的勇敢面對未來生活,但是安全感摧毀起來也格外容易,一旦失誤就會滿盤皆輸,所以說與其讓逼迫孩子過早獨立,不如先給孩子建立起安全感,然後再慢慢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這樣才有利於孩子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獨立。

對孩子的“哭聲免疫法”正確嗎?馬伊琍:比起獨立,安全感更重要

二、父母長期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會有怎樣的後果

這種冷模式的教育方式,卻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認同,殊不知這樣的方式確實會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表現出乖巧懂事的一面,表面上看起來既獨立又懂事,但實際上卻成為了親子間溝通的障礙,孩子太過獨立,有什麼心事不會向父母吐露,從而阻斷了親子間情感交流,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就拿“哭聲免疫法”的創始人約翰華生來說吧,他認為不能給孩子過多的愛,只有給孩子一種嚴格、專制的教育方式,孩子才能養成獨立性,從而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而他的四個孩子都是在這種高壓管控的教育環境中長大的,但最終的結局卻令人唏噓不已!

約翰華生的大兒子一生都在流浪,在30歲時卻選擇自殺,二兒子沒有任何的經濟來源,整天漫無目的的遊蕩,渾渾噩噩,一輩子都靠華生的經濟援助勉強過活,年輕的時候死於胃病。女兒的生活則更是痛苦,她的性格暴躁無常,經常酗酒,總會是沉默寡言,甚至多次企圖自殺……

不僅華生還有沃森的學術權威,他們的理論也影響了當時無數國內外的父母,後來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對幼猴進行了實驗,以證明孩子是需要父母的擁抱和愛撫的。哈洛給幼猴做了兩個“假媽媽”,一個是“毛巾猴子媽媽”可以給幼猴提供溫暖舒適的環境,但是沒有食物,另一個“鐵絲猴子媽媽”外表異常堅硬,但有充足的食物,結果幼猴十分偏好那個能提供溫暖懷抱的“毛巾猴子媽媽”。

所以說動物是這樣,孩子更是如此,家長一定不要去嘗試和相信所謂的“冷漠教育法”,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擁抱和關愛,只有這樣孩子才具有獨立探索世界的勇氣,並且更善於交往,有助於良好人際關係的發展,所以說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揠苗助長,給孩子建立起安全感這個心理基石甚為關鍵。

對孩子的“哭聲免疫法”正確嗎?馬伊琍:比起獨立,安全感更重要

三、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這些要知道

1、找出孩子哭鬧不安的原因

造成孩子哭鬧不止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生理性疾病導致身體不適、孩子需要父母提供充足的安全感、對身邊的環境或事物產生恐懼心理、亦或是本身的慾望沒得到滿足從而哭鬧。家長仔細觀察分析造成孩子哭鬧的原因是什麼,然後在對症下藥對孩子進行安撫溝通,舒緩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2、建立融洽和諧的家庭氛圍

家庭環境是孩子最先接觸的環境,孩子最初性格的形成與家庭環境及家長的教養方式有很大關聯,輕鬆、愉快、民主的家庭氛圍更有助於安全感的建立,有助於孩子樂觀、積極、向上性格的養成,所以家長應該避免在孩子面前發生衝突和家庭矛盾,在教育孩子時儘量用啟發引導的方式代替懲罰批評,這樣才能給孩子營造一種安全平和的家庭環境。

對孩子的“哭聲免疫法”正確嗎?馬伊琍:比起獨立,安全感更重要

3、多陪伴交流,與孩子建立信任關係

隨著現在生活節奏的加快,由於工作原因不少父母不得不離開孩子,幾乎很少時間陪在孩子身邊,每天出去工作時都會上演一場“生離死別”的戲碼,這時候家長就會跟孩子說媽媽一會就回來,但孩子等了很久還沒等到,就會逐漸對父母失去信任感。所以說家長除了要在空餘時間多陪伴孩子之外,在外出時也無需跟孩子隱瞞,直接將自己外出的原因和回來的具體時間明確告訴孩子,這樣孩子才不至於患得患失。

4、鼓勵孩子參加實踐活動,幫助孩子融入集體

孩子的安全感一部分來自父母,還有一部分來自集體的歸屬感,尤其是對於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只要媽媽一離開他們的視線便會哭鬧不止,這其實就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家長在平時可以鼓勵孩子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這樣不僅有助於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而且更有助於集體安全感的建立,從而更快的融入集體,適應集體的生活。

"

莓果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李陽家新添了一名家庭成員,對於李陽夫婦這對新手爸媽來說,既高興又手無足措,不知如何把孩子照顧好,所以小到飲食餵養,大到孩子今後的早教培訓,夫婦兩人做的每一步都殫精竭慮,生怕自己的疏忽耽誤了孩子的發展,從而致使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在孩子出生後的有段時間,哭鬧現象特別嚴重,全家上下都鬧得睡不好覺,只有被爸媽抱起來的時候,哭鬧聲才會慢慢停止。

這時候家裡的老人和身邊的朋友就會說:“不要抱,否則孩子會被寵壞的,到那時候孩子會經常讓你抱的”但是也有些人說:“孩子哭鬧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所以父母要及時滿足孩子的需求,抱一抱孩子會更好”……

現實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像李陽夫婦這樣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哭聲時不知所措,害怕孩子一哭就抱,會把孩子寵壞,影響到孩子今後獨立人格的養成怎麼辦?又害怕不抱孩子,孩子會缺乏安全感,造成人格缺陷,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殊不知比起獨立,安全感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護傘。

對孩子的“哭聲免疫法”正確嗎?馬伊琍:比起獨立,安全感更重要

一、馬伊琍:比起獨立性,孩子的安全感更重要

前不久“哭聲免疫法”的育兒方式在家長之間開始流行起來,所謂的哭聲免疫法就是當家長面對孩子的哭鬧時,要選擇性的忽視,要讓孩子清楚哭鬧時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慢慢的孩子就能自己入睡了,這套育兒理念在當時甚是流行。

去年馬伊琍曾在微博發文反思,在老大的成長過程中就曾對其實施過“哭聲免疫法”,文中她提到在大女兒很小的時候,就讓她自己一人睡在小床上,哪怕女兒半夜醒來哭著跑到自己的房間,也會堅決把女兒放回小床,只有在女兒生病的時候,才會讓睡大床,以便隨時觀察孩子的病情從而方便照顧。

後來馬伊琍才意識到這種冷漠的教育方式其實是忽視了孩子對情感的正常需求。把孩子當成成人來看待,超出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孩子就會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強迫自己表面獨立,其實內心脆弱的一塌糊塗,另一種是極度缺乏安全感,做什麼事情都畏手畏腳的不敢去嘗試,甚至還會產生自卑心理。

當家長越是滿足孩子對自己的依賴感,並且能得到充分的感情迴應時,孩子的安全感才會越充足,安全感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孩子成長的基石,只有安全感足夠強大的孩子,才能披荊斬浪的勇敢面對未來生活,但是安全感摧毀起來也格外容易,一旦失誤就會滿盤皆輸,所以說與其讓逼迫孩子過早獨立,不如先給孩子建立起安全感,然後再慢慢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這樣才有利於孩子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獨立。

對孩子的“哭聲免疫法”正確嗎?馬伊琍:比起獨立,安全感更重要

二、父母長期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會有怎樣的後果

這種冷模式的教育方式,卻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認同,殊不知這樣的方式確實會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表現出乖巧懂事的一面,表面上看起來既獨立又懂事,但實際上卻成為了親子間溝通的障礙,孩子太過獨立,有什麼心事不會向父母吐露,從而阻斷了親子間情感交流,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就拿“哭聲免疫法”的創始人約翰華生來說吧,他認為不能給孩子過多的愛,只有給孩子一種嚴格、專制的教育方式,孩子才能養成獨立性,從而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而他的四個孩子都是在這種高壓管控的教育環境中長大的,但最終的結局卻令人唏噓不已!

約翰華生的大兒子一生都在流浪,在30歲時卻選擇自殺,二兒子沒有任何的經濟來源,整天漫無目的的遊蕩,渾渾噩噩,一輩子都靠華生的經濟援助勉強過活,年輕的時候死於胃病。女兒的生活則更是痛苦,她的性格暴躁無常,經常酗酒,總會是沉默寡言,甚至多次企圖自殺……

不僅華生還有沃森的學術權威,他們的理論也影響了當時無數國內外的父母,後來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對幼猴進行了實驗,以證明孩子是需要父母的擁抱和愛撫的。哈洛給幼猴做了兩個“假媽媽”,一個是“毛巾猴子媽媽”可以給幼猴提供溫暖舒適的環境,但是沒有食物,另一個“鐵絲猴子媽媽”外表異常堅硬,但有充足的食物,結果幼猴十分偏好那個能提供溫暖懷抱的“毛巾猴子媽媽”。

所以說動物是這樣,孩子更是如此,家長一定不要去嘗試和相信所謂的“冷漠教育法”,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擁抱和關愛,只有這樣孩子才具有獨立探索世界的勇氣,並且更善於交往,有助於良好人際關係的發展,所以說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揠苗助長,給孩子建立起安全感這個心理基石甚為關鍵。

對孩子的“哭聲免疫法”正確嗎?馬伊琍:比起獨立,安全感更重要

三、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這些要知道

1、找出孩子哭鬧不安的原因

造成孩子哭鬧不止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生理性疾病導致身體不適、孩子需要父母提供充足的安全感、對身邊的環境或事物產生恐懼心理、亦或是本身的慾望沒得到滿足從而哭鬧。家長仔細觀察分析造成孩子哭鬧的原因是什麼,然後在對症下藥對孩子進行安撫溝通,舒緩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2、建立融洽和諧的家庭氛圍

家庭環境是孩子最先接觸的環境,孩子最初性格的形成與家庭環境及家長的教養方式有很大關聯,輕鬆、愉快、民主的家庭氛圍更有助於安全感的建立,有助於孩子樂觀、積極、向上性格的養成,所以家長應該避免在孩子面前發生衝突和家庭矛盾,在教育孩子時儘量用啟發引導的方式代替懲罰批評,這樣才能給孩子營造一種安全平和的家庭環境。

對孩子的“哭聲免疫法”正確嗎?馬伊琍:比起獨立,安全感更重要

3、多陪伴交流,與孩子建立信任關係

隨著現在生活節奏的加快,由於工作原因不少父母不得不離開孩子,幾乎很少時間陪在孩子身邊,每天出去工作時都會上演一場“生離死別”的戲碼,這時候家長就會跟孩子說媽媽一會就回來,但孩子等了很久還沒等到,就會逐漸對父母失去信任感。所以說家長除了要在空餘時間多陪伴孩子之外,在外出時也無需跟孩子隱瞞,直接將自己外出的原因和回來的具體時間明確告訴孩子,這樣孩子才不至於患得患失。

4、鼓勵孩子參加實踐活動,幫助孩子融入集體

孩子的安全感一部分來自父母,還有一部分來自集體的歸屬感,尤其是對於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只要媽媽一離開他們的視線便會哭鬧不止,這其實就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家長在平時可以鼓勵孩子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這樣不僅有助於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而且更有助於集體安全感的建立,從而更快的融入集體,適應集體的生活。

對孩子的“哭聲免疫法”正確嗎?馬伊琍:比起獨立,安全感更重要

所以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與其一昧的冷眼相向,不如給孩子一個擁抱,比起讓孩子過早被迫獨立,不如先給孩子建立適當的安全感,安全感對孩子的成長起著墊腳石的作用,只有安全感建立起來,才有利於孩子各項能力的發展,但在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同時家長切勿揠苗助長,要根據孩子的成長的規律,並運用適當的方法引導幫助孩子建立。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是否也有這樣的現象?你是怎樣教育的?歡迎大家下方留言評論!

我是莓果媽媽育兒師,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兒知識,幫助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本文由莓果媽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