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送給自己一束花,“先生,節日快樂!”'

"

今年的9月10號和往年相比確實有了不同。

忽然,第一次那麼強烈地想過教師節!

很久之前,我在體制內當老師,那時當老師只是職業,是用以討生活的工作。而且當年的教師收入和社會地位很配套,一樣的低。過教師節,心情不太是滋味,我內心是拒絕過這個節的!教師節,兒童節,婦女節,勞動節,給我的感覺怎麼都有點給弱勢群體的一個安慰!沒有任何榮譽感,甚至有一種被憐憫的感覺,那時的教師節之於我總是能品出一絲“苦澀”來。

後來不當老師了,好像一下“逃離”了教師節,剛離開時的幾年,有些學生還習慣地祝賀我教師節,我還很牴觸地告訴學生,我不是教師了,不過教師節!

"

今年的9月10號和往年相比確實有了不同。

忽然,第一次那麼強烈地想過教師節!

很久之前,我在體制內當老師,那時當老師只是職業,是用以討生活的工作。而且當年的教師收入和社會地位很配套,一樣的低。過教師節,心情不太是滋味,我內心是拒絕過這個節的!教師節,兒童節,婦女節,勞動節,給我的感覺怎麼都有點給弱勢群體的一個安慰!沒有任何榮譽感,甚至有一種被憐憫的感覺,那時的教師節之於我總是能品出一絲“苦澀”來。

後來不當老師了,好像一下“逃離”了教師節,剛離開時的幾年,有些學生還習慣地祝賀我教師節,我還很牴觸地告訴學生,我不是教師了,不過教師節!

想送給自己一束花,“先生,節日快樂!”

有個學生就說,傅老師,我沒把你當成和其他老師一樣的老師,我願意聽你講課外的事,你是很有思想的人,你在我心裡是“先生”!

說的我確實心生波瀾,回想在體制內,嚴格按大綱教書,要有教案,學校還要定期檢查,很模式化,老師只講規定的知識,下課鈴一響夾書走人。

而古時的先生,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

喜歡孔子當年到處聚徒授業,每到一處就在杏林裡講學。

杏壇講學,是我的夢。我曾經想象與一群自己喜歡的徒弟,在杏樹下席地而坐,就像聊天一樣就把知識說透了,學到了。放到現在更簡單了,筆記都不用記,聊完天,回去整理一下錄音,《論語》就出來了,多好玩,多過癮,這樣的先生我是願意當的!

"

今年的9月10號和往年相比確實有了不同。

忽然,第一次那麼強烈地想過教師節!

很久之前,我在體制內當老師,那時當老師只是職業,是用以討生活的工作。而且當年的教師收入和社會地位很配套,一樣的低。過教師節,心情不太是滋味,我內心是拒絕過這個節的!教師節,兒童節,婦女節,勞動節,給我的感覺怎麼都有點給弱勢群體的一個安慰!沒有任何榮譽感,甚至有一種被憐憫的感覺,那時的教師節之於我總是能品出一絲“苦澀”來。

後來不當老師了,好像一下“逃離”了教師節,剛離開時的幾年,有些學生還習慣地祝賀我教師節,我還很牴觸地告訴學生,我不是教師了,不過教師節!

想送給自己一束花,“先生,節日快樂!”

有個學生就說,傅老師,我沒把你當成和其他老師一樣的老師,我願意聽你講課外的事,你是很有思想的人,你在我心裡是“先生”!

說的我確實心生波瀾,回想在體制內,嚴格按大綱教書,要有教案,學校還要定期檢查,很模式化,老師只講規定的知識,下課鈴一響夾書走人。

而古時的先生,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

喜歡孔子當年到處聚徒授業,每到一處就在杏林裡講學。

杏壇講學,是我的夢。我曾經想象與一群自己喜歡的徒弟,在杏樹下席地而坐,就像聊天一樣就把知識說透了,學到了。放到現在更簡單了,筆記都不用記,聊完天,回去整理一下錄音,《論語》就出來了,多好玩,多過癮,這樣的先生我是願意當的!

想送給自己一束花,“先生,節日快樂!”

那時的先生都願意在樹下授課,交流!孔子愛在杏樹下,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還有更多的先生在桃樹下,李子樹下,所以形容古時優秀的先生說“桃李滿天下”。

想想,春天花開時,“沾衣欲溼杏花雨”。夏天楊柳成蔭,樹下書聲,林間鸝鳴。秋天時講的口渴,伸手就摘桃子李子,那樣的課堂多麼的自然生趣。

我是想當那樣可以說書論道,以文化人的先生。

就在今年的教師節前,我的願望實現了,給孩子們做了個講座,一講就是三個小時,雖然辛苦,卻異常開心!

有更多的孩子已經在網上看我的文章,那種心靈上的影響和交互,終於讓我感受到了先生和教師的區別!很想找一塊,杏林或者桃源,春天花開的時候,一定要帶孩子們來個“杏林講壇”!

想起白樂天的一首詩。

“綠野堂開佔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

今年的9月10號和往年相比確實有了不同。

忽然,第一次那麼強烈地想過教師節!

很久之前,我在體制內當老師,那時當老師只是職業,是用以討生活的工作。而且當年的教師收入和社會地位很配套,一樣的低。過教師節,心情不太是滋味,我內心是拒絕過這個節的!教師節,兒童節,婦女節,勞動節,給我的感覺怎麼都有點給弱勢群體的一個安慰!沒有任何榮譽感,甚至有一種被憐憫的感覺,那時的教師節之於我總是能品出一絲“苦澀”來。

後來不當老師了,好像一下“逃離”了教師節,剛離開時的幾年,有些學生還習慣地祝賀我教師節,我還很牴觸地告訴學生,我不是教師了,不過教師節!

想送給自己一束花,“先生,節日快樂!”

有個學生就說,傅老師,我沒把你當成和其他老師一樣的老師,我願意聽你講課外的事,你是很有思想的人,你在我心裡是“先生”!

說的我確實心生波瀾,回想在體制內,嚴格按大綱教書,要有教案,學校還要定期檢查,很模式化,老師只講規定的知識,下課鈴一響夾書走人。

而古時的先生,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

喜歡孔子當年到處聚徒授業,每到一處就在杏林裡講學。

杏壇講學,是我的夢。我曾經想象與一群自己喜歡的徒弟,在杏樹下席地而坐,就像聊天一樣就把知識說透了,學到了。放到現在更簡單了,筆記都不用記,聊完天,回去整理一下錄音,《論語》就出來了,多好玩,多過癮,這樣的先生我是願意當的!

想送給自己一束花,“先生,節日快樂!”

那時的先生都願意在樹下授課,交流!孔子愛在杏樹下,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還有更多的先生在桃樹下,李子樹下,所以形容古時優秀的先生說“桃李滿天下”。

想想,春天花開時,“沾衣欲溼杏花雨”。夏天楊柳成蔭,樹下書聲,林間鸝鳴。秋天時講的口渴,伸手就摘桃子李子,那樣的課堂多麼的自然生趣。

我是想當那樣可以說書論道,以文化人的先生。

就在今年的教師節前,我的願望實現了,給孩子們做了個講座,一講就是三個小時,雖然辛苦,卻異常開心!

有更多的孩子已經在網上看我的文章,那種心靈上的影響和交互,終於讓我感受到了先生和教師的區別!很想找一塊,杏林或者桃源,春天花開的時候,一定要帶孩子們來個“杏林講壇”!

想起白樂天的一首詩。

“綠野堂開佔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想送給自己一束花,“先生,節日快樂!”

把這詩送給自己,就當送給自己的一束花!

“先生,節日快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