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
"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2008年,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成立,在我們這樣一個講究孝道的社會,小組的誕生無疑是驚世駭俗的。

"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2008年,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成立,在我們這樣一個講究孝道的社會,小組的誕生無疑是驚世駭俗的。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父母皆禍害小組引起了激烈爭議,同時也將對原生家庭的討論推向了高潮。2016年,電視劇《歡樂頌》熱播,再到今年的《都挺好》,每一次都能掀起一場關於原生家庭的大討論。

這些年,原生家庭從一個心理學上的專業詞彙變成了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大眾詞彙。

"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2008年,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成立,在我們這樣一個講究孝道的社會,小組的誕生無疑是驚世駭俗的。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父母皆禍害小組引起了激烈爭議,同時也將對原生家庭的討論推向了高潮。2016年,電視劇《歡樂頌》熱播,再到今年的《都挺好》,每一次都能掀起一場關於原生家庭的大討論。

這些年,原生家庭從一個心理學上的專業詞彙變成了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大眾詞彙。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在一次次的討論中,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親子關係,嘗試著從原生家庭尋找性格的起點,但有些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我的人生之所以如此糟糕,都是因為兒時的創傷。”

“我現在這樣xxx,都是因為原生家庭xxxxx……”

然而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真的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嗎?當遇到糟糕的原生家庭,我們該如何走出過去的創傷呢?

在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梅格.傑伊的《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一書中,也許你能給你新的啟發。



完美的家庭並不存在

在父母皆禍害小組中,成員們把代際間的傷害分為直接肉體傷害、間接人格傷害、家庭狀況造成的情感傷害、試圖控制孩子的人生等。

除此之外,影響更深刻的原生家庭創傷還包括父母離異、血親去世、血親猥褻或犯罪、家庭成員患有精神疾病等等。

20世紀中葉,有心理學家提出,正常的成長髮生在一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們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足夠的食物、足夠的關愛、足夠的和平、足夠的關注、足夠的監護、足夠的約束。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認為的這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既不普通,也不可預期。

"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2008年,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成立,在我們這樣一個講究孝道的社會,小組的誕生無疑是驚世駭俗的。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父母皆禍害小組引起了激烈爭議,同時也將對原生家庭的討論推向了高潮。2016年,電視劇《歡樂頌》熱播,再到今年的《都挺好》,每一次都能掀起一場關於原生家庭的大討論。

這些年,原生家庭從一個心理學上的專業詞彙變成了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大眾詞彙。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在一次次的討論中,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親子關係,嘗試著從原生家庭尋找性格的起點,但有些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我的人生之所以如此糟糕,都是因為兒時的創傷。”

“我現在這樣xxx,都是因為原生家庭xxxxx……”

然而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真的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嗎?當遇到糟糕的原生家庭,我們該如何走出過去的創傷呢?

在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梅格.傑伊的《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一書中,也許你能給你新的啟發。



完美的家庭並不存在

在父母皆禍害小組中,成員們把代際間的傷害分為直接肉體傷害、間接人格傷害、家庭狀況造成的情感傷害、試圖控制孩子的人生等。

除此之外,影響更深刻的原生家庭創傷還包括父母離異、血親去世、血親猥褻或犯罪、家庭成員患有精神疾病等等。

20世紀中葉,有心理學家提出,正常的成長髮生在一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們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足夠的食物、足夠的關愛、足夠的和平、足夠的關注、足夠的監護、足夠的約束。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認為的這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既不普通,也不可預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010年的一份報告估計,約有25%的成年人在兒童期遭受過言語虐待,15%遭受過身體虐待,10%遭受過性虐待,大約30%的人目睹了父母離婚,30%的人生活在濫用毒品或酒精的家庭環境中,5%的人在父母入獄的環境中長大。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所謂“足夠好”的成長環境並不多見,沒有一個家庭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家長是完美的。

但事實情況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平安健康地長大了,甚至許多在極端的問題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依然收穫了幸福的人生。

"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2008年,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成立,在我們這樣一個講究孝道的社會,小組的誕生無疑是驚世駭俗的。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父母皆禍害小組引起了激烈爭議,同時也將對原生家庭的討論推向了高潮。2016年,電視劇《歡樂頌》熱播,再到今年的《都挺好》,每一次都能掀起一場關於原生家庭的大討論。

這些年,原生家庭從一個心理學上的專業詞彙變成了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大眾詞彙。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在一次次的討論中,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親子關係,嘗試著從原生家庭尋找性格的起點,但有些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我的人生之所以如此糟糕,都是因為兒時的創傷。”

“我現在這樣xxx,都是因為原生家庭xxxxx……”

然而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真的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嗎?當遇到糟糕的原生家庭,我們該如何走出過去的創傷呢?

在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梅格.傑伊的《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一書中,也許你能給你新的啟發。



完美的家庭並不存在

在父母皆禍害小組中,成員們把代際間的傷害分為直接肉體傷害、間接人格傷害、家庭狀況造成的情感傷害、試圖控制孩子的人生等。

除此之外,影響更深刻的原生家庭創傷還包括父母離異、血親去世、血親猥褻或犯罪、家庭成員患有精神疾病等等。

20世紀中葉,有心理學家提出,正常的成長髮生在一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們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足夠的食物、足夠的關愛、足夠的和平、足夠的關注、足夠的監護、足夠的約束。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認為的這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既不普通,也不可預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010年的一份報告估計,約有25%的成年人在兒童期遭受過言語虐待,15%遭受過身體虐待,10%遭受過性虐待,大約30%的人目睹了父母離婚,30%的人生活在濫用毒品或酒精的家庭環境中,5%的人在父母入獄的環境中長大。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所謂“足夠好”的成長環境並不多見,沒有一個家庭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家長是完美的。

但事實情況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平安健康地長大了,甚至許多在極端的問題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依然收穫了幸福的人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1955年,心理學家埃米.維爾納和露絲.史密斯發起了一場研究計劃,研究的主題是早期逆境對人生毀滅性的影響。

他們的研究對象是698名嬰兒,這些嬰兒大多來自極端的問題家庭,他們的父母長期生活在貧困中,受教育程度低,沒有工作,部分家庭還面臨著家庭成員酗酒和患有精神疾病等問題。

698名嬰兒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在10歲時開始出現嚴重的行為問題或學習問題,18歲時,部分孩子開始出現犯罪行為或精神疾病。

但這其中仍舊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即使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充滿著高風險因素,但最終卻成為了有能力、有愛心的成年人,他們找到了比父輩更好的工作,並組建了溫馨的再生家庭。

這個結果令研究人員有些意外,並促使他們改變了研究方向,把目光對準了另外三分之一的孩子,開始了一場長達數十年“復原力”研究計劃。

"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2008年,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成立,在我們這樣一個講究孝道的社會,小組的誕生無疑是驚世駭俗的。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父母皆禍害小組引起了激烈爭議,同時也將對原生家庭的討論推向了高潮。2016年,電視劇《歡樂頌》熱播,再到今年的《都挺好》,每一次都能掀起一場關於原生家庭的大討論。

這些年,原生家庭從一個心理學上的專業詞彙變成了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大眾詞彙。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在一次次的討論中,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親子關係,嘗試著從原生家庭尋找性格的起點,但有些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我的人生之所以如此糟糕,都是因為兒時的創傷。”

“我現在這樣xxx,都是因為原生家庭xxxxx……”

然而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真的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嗎?當遇到糟糕的原生家庭,我們該如何走出過去的創傷呢?

在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梅格.傑伊的《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一書中,也許你能給你新的啟發。



完美的家庭並不存在

在父母皆禍害小組中,成員們把代際間的傷害分為直接肉體傷害、間接人格傷害、家庭狀況造成的情感傷害、試圖控制孩子的人生等。

除此之外,影響更深刻的原生家庭創傷還包括父母離異、血親去世、血親猥褻或犯罪、家庭成員患有精神疾病等等。

20世紀中葉,有心理學家提出,正常的成長髮生在一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們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足夠的食物、足夠的關愛、足夠的和平、足夠的關注、足夠的監護、足夠的約束。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認為的這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既不普通,也不可預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010年的一份報告估計,約有25%的成年人在兒童期遭受過言語虐待,15%遭受過身體虐待,10%遭受過性虐待,大約30%的人目睹了父母離婚,30%的人生活在濫用毒品或酒精的家庭環境中,5%的人在父母入獄的環境中長大。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所謂“足夠好”的成長環境並不多見,沒有一個家庭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家長是完美的。

但事實情況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平安健康地長大了,甚至許多在極端的問題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依然收穫了幸福的人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1955年,心理學家埃米.維爾納和露絲.史密斯發起了一場研究計劃,研究的主題是早期逆境對人生毀滅性的影響。

他們的研究對象是698名嬰兒,這些嬰兒大多來自極端的問題家庭,他們的父母長期生活在貧困中,受教育程度低,沒有工作,部分家庭還面臨著家庭成員酗酒和患有精神疾病等問題。

698名嬰兒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在10歲時開始出現嚴重的行為問題或學習問題,18歲時,部分孩子開始出現犯罪行為或精神疾病。

但這其中仍舊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即使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充滿著高風險因素,但最終卻成為了有能力、有愛心的成年人,他們找到了比父輩更好的工作,並組建了溫馨的再生家庭。

這個結果令研究人員有些意外,並促使他們改變了研究方向,把目光對準了另外三分之一的孩子,開始了一場長達數十年“復原力”研究計劃。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停止向外歸因,對缺陷人生負責

復原力的一個核心意思就是,人們在逆境中表現得比預期要好,在遭遇許多不利因素時,這些人總能朝著好的方向努力。

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擁有復原力,能夠從原生家庭創傷中復原?

在《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中,梅格.傑伊給出了一些建議:

比如“分享祕密” 。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事實上,那些在不幸環境中長大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可能不同,但內心卻有許多共同之處。

人們在遭遇某個問題時往往會產生一種疏離感,覺得自己的問題與眾不同,但太多人面臨的問題是相似的,我們並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孤獨。

"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2008年,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成立,在我們這樣一個講究孝道的社會,小組的誕生無疑是驚世駭俗的。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父母皆禍害小組引起了激烈爭議,同時也將對原生家庭的討論推向了高潮。2016年,電視劇《歡樂頌》熱播,再到今年的《都挺好》,每一次都能掀起一場關於原生家庭的大討論。

這些年,原生家庭從一個心理學上的專業詞彙變成了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大眾詞彙。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在一次次的討論中,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親子關係,嘗試著從原生家庭尋找性格的起點,但有些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我的人生之所以如此糟糕,都是因為兒時的創傷。”

“我現在這樣xxx,都是因為原生家庭xxxxx……”

然而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真的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嗎?當遇到糟糕的原生家庭,我們該如何走出過去的創傷呢?

在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梅格.傑伊的《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一書中,也許你能給你新的啟發。



完美的家庭並不存在

在父母皆禍害小組中,成員們把代際間的傷害分為直接肉體傷害、間接人格傷害、家庭狀況造成的情感傷害、試圖控制孩子的人生等。

除此之外,影響更深刻的原生家庭創傷還包括父母離異、血親去世、血親猥褻或犯罪、家庭成員患有精神疾病等等。

20世紀中葉,有心理學家提出,正常的成長髮生在一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們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足夠的食物、足夠的關愛、足夠的和平、足夠的關注、足夠的監護、足夠的約束。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認為的這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既不普通,也不可預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010年的一份報告估計,約有25%的成年人在兒童期遭受過言語虐待,15%遭受過身體虐待,10%遭受過性虐待,大約30%的人目睹了父母離婚,30%的人生活在濫用毒品或酒精的家庭環境中,5%的人在父母入獄的環境中長大。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所謂“足夠好”的成長環境並不多見,沒有一個家庭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家長是完美的。

但事實情況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平安健康地長大了,甚至許多在極端的問題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依然收穫了幸福的人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1955年,心理學家埃米.維爾納和露絲.史密斯發起了一場研究計劃,研究的主題是早期逆境對人生毀滅性的影響。

他們的研究對象是698名嬰兒,這些嬰兒大多來自極端的問題家庭,他們的父母長期生活在貧困中,受教育程度低,沒有工作,部分家庭還面臨著家庭成員酗酒和患有精神疾病等問題。

698名嬰兒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在10歲時開始出現嚴重的行為問題或學習問題,18歲時,部分孩子開始出現犯罪行為或精神疾病。

但這其中仍舊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即使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充滿著高風險因素,但最終卻成為了有能力、有愛心的成年人,他們找到了比父輩更好的工作,並組建了溫馨的再生家庭。

這個結果令研究人員有些意外,並促使他們改變了研究方向,把目光對準了另外三分之一的孩子,開始了一場長達數十年“復原力”研究計劃。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停止向外歸因,對缺陷人生負責

復原力的一個核心意思就是,人們在逆境中表現得比預期要好,在遭遇許多不利因素時,這些人總能朝著好的方向努力。

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擁有復原力,能夠從原生家庭創傷中復原?

在《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中,梅格.傑伊給出了一些建議:

比如“分享祕密” 。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事實上,那些在不幸環境中長大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可能不同,但內心卻有許多共同之處。

人們在遭遇某個問題時往往會產生一種疏離感,覺得自己的問題與眾不同,但太多人面臨的問題是相似的,我們並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孤獨。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這就是在許多心理治療中會有治療小組的原因,團體能夠讓每個成員知道自己並不是唯一的。

有研究表明,在經歷了早期逆境後,依然能在成年後感覺良好的最有力因素之一就是能夠主動把祕密分享給別人

許多人把創傷深埋於心,任負面情緒發酵,擔心遭受偏見,但就像《本質》雜誌創始人愛德華.劉易斯所說:

正常人能夠根據我們最好的經歷,而不是最糟糕的經歷來定義我們。”

"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2008年,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成立,在我們這樣一個講究孝道的社會,小組的誕生無疑是驚世駭俗的。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父母皆禍害小組引起了激烈爭議,同時也將對原生家庭的討論推向了高潮。2016年,電視劇《歡樂頌》熱播,再到今年的《都挺好》,每一次都能掀起一場關於原生家庭的大討論。

這些年,原生家庭從一個心理學上的專業詞彙變成了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大眾詞彙。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在一次次的討論中,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親子關係,嘗試著從原生家庭尋找性格的起點,但有些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我的人生之所以如此糟糕,都是因為兒時的創傷。”

“我現在這樣xxx,都是因為原生家庭xxxxx……”

然而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真的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嗎?當遇到糟糕的原生家庭,我們該如何走出過去的創傷呢?

在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梅格.傑伊的《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一書中,也許你能給你新的啟發。



完美的家庭並不存在

在父母皆禍害小組中,成員們把代際間的傷害分為直接肉體傷害、間接人格傷害、家庭狀況造成的情感傷害、試圖控制孩子的人生等。

除此之外,影響更深刻的原生家庭創傷還包括父母離異、血親去世、血親猥褻或犯罪、家庭成員患有精神疾病等等。

20世紀中葉,有心理學家提出,正常的成長髮生在一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們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足夠的食物、足夠的關愛、足夠的和平、足夠的關注、足夠的監護、足夠的約束。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認為的這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既不普通,也不可預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010年的一份報告估計,約有25%的成年人在兒童期遭受過言語虐待,15%遭受過身體虐待,10%遭受過性虐待,大約30%的人目睹了父母離婚,30%的人生活在濫用毒品或酒精的家庭環境中,5%的人在父母入獄的環境中長大。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所謂“足夠好”的成長環境並不多見,沒有一個家庭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家長是完美的。

但事實情況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平安健康地長大了,甚至許多在極端的問題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依然收穫了幸福的人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1955年,心理學家埃米.維爾納和露絲.史密斯發起了一場研究計劃,研究的主題是早期逆境對人生毀滅性的影響。

他們的研究對象是698名嬰兒,這些嬰兒大多來自極端的問題家庭,他們的父母長期生活在貧困中,受教育程度低,沒有工作,部分家庭還面臨著家庭成員酗酒和患有精神疾病等問題。

698名嬰兒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在10歲時開始出現嚴重的行為問題或學習問題,18歲時,部分孩子開始出現犯罪行為或精神疾病。

但這其中仍舊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即使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充滿著高風險因素,但最終卻成為了有能力、有愛心的成年人,他們找到了比父輩更好的工作,並組建了溫馨的再生家庭。

這個結果令研究人員有些意外,並促使他們改變了研究方向,把目光對準了另外三分之一的孩子,開始了一場長達數十年“復原力”研究計劃。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停止向外歸因,對缺陷人生負責

復原力的一個核心意思就是,人們在逆境中表現得比預期要好,在遭遇許多不利因素時,這些人總能朝著好的方向努力。

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擁有復原力,能夠從原生家庭創傷中復原?

在《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中,梅格.傑伊給出了一些建議:

比如“分享祕密” 。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事實上,那些在不幸環境中長大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可能不同,但內心卻有許多共同之處。

人們在遭遇某個問題時往往會產生一種疏離感,覺得自己的問題與眾不同,但太多人面臨的問題是相似的,我們並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孤獨。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這就是在許多心理治療中會有治療小組的原因,團體能夠讓每個成員知道自己並不是唯一的。

有研究表明,在經歷了早期逆境後,依然能在成年後感覺良好的最有力因素之一就是能夠主動把祕密分享給別人

許多人把創傷深埋於心,任負面情緒發酵,擔心遭受偏見,但就像《本質》雜誌創始人愛德華.劉易斯所說:

正常人能夠根據我們最好的經歷,而不是最糟糕的經歷來定義我們。”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再比如“從受害者變成英雄”。

書中有一個例子,戴維的父親早逝,母親患有抑鬱症,在他的童年回憶中,母親很少微笑,沉默寡言,容易發怒,他常常看到母親在哭泣。

戴維在家庭中扮演著“英雄”的角色,為了讓媽媽開心,他經常在家裡講笑話,在學校努力取得好成績,他很注重照顧母親的感受,時不時稱讚母親的廚藝。因為兒時的經歷,戴維長大後還成了一名幫助他人的社會工作者。

有研究證實,當有壓力時,為別人做善事可以降低一個人的心率與血壓,積極照顧生病的親友可以給自己帶來更積極的感受,並降低自己的死亡風險。

其實戴維不是個例,在許多問題家庭中,都會有這樣一個扮演“家庭英雄”角色的孩子,這些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同時也在英雄的角色中完成了自我的救贖

"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2008年,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成立,在我們這樣一個講究孝道的社會,小組的誕生無疑是驚世駭俗的。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父母皆禍害小組引起了激烈爭議,同時也將對原生家庭的討論推向了高潮。2016年,電視劇《歡樂頌》熱播,再到今年的《都挺好》,每一次都能掀起一場關於原生家庭的大討論。

這些年,原生家庭從一個心理學上的專業詞彙變成了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大眾詞彙。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在一次次的討論中,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親子關係,嘗試著從原生家庭尋找性格的起點,但有些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我的人生之所以如此糟糕,都是因為兒時的創傷。”

“我現在這樣xxx,都是因為原生家庭xxxxx……”

然而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真的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嗎?當遇到糟糕的原生家庭,我們該如何走出過去的創傷呢?

在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梅格.傑伊的《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一書中,也許你能給你新的啟發。



完美的家庭並不存在

在父母皆禍害小組中,成員們把代際間的傷害分為直接肉體傷害、間接人格傷害、家庭狀況造成的情感傷害、試圖控制孩子的人生等。

除此之外,影響更深刻的原生家庭創傷還包括父母離異、血親去世、血親猥褻或犯罪、家庭成員患有精神疾病等等。

20世紀中葉,有心理學家提出,正常的成長髮生在一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們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足夠的食物、足夠的關愛、足夠的和平、足夠的關注、足夠的監護、足夠的約束。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認為的這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既不普通,也不可預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010年的一份報告估計,約有25%的成年人在兒童期遭受過言語虐待,15%遭受過身體虐待,10%遭受過性虐待,大約30%的人目睹了父母離婚,30%的人生活在濫用毒品或酒精的家庭環境中,5%的人在父母入獄的環境中長大。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所謂“足夠好”的成長環境並不多見,沒有一個家庭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家長是完美的。

但事實情況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平安健康地長大了,甚至許多在極端的問題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依然收穫了幸福的人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1955年,心理學家埃米.維爾納和露絲.史密斯發起了一場研究計劃,研究的主題是早期逆境對人生毀滅性的影響。

他們的研究對象是698名嬰兒,這些嬰兒大多來自極端的問題家庭,他們的父母長期生活在貧困中,受教育程度低,沒有工作,部分家庭還面臨著家庭成員酗酒和患有精神疾病等問題。

698名嬰兒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在10歲時開始出現嚴重的行為問題或學習問題,18歲時,部分孩子開始出現犯罪行為或精神疾病。

但這其中仍舊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即使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充滿著高風險因素,但最終卻成為了有能力、有愛心的成年人,他們找到了比父輩更好的工作,並組建了溫馨的再生家庭。

這個結果令研究人員有些意外,並促使他們改變了研究方向,把目光對準了另外三分之一的孩子,開始了一場長達數十年“復原力”研究計劃。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停止向外歸因,對缺陷人生負責

復原力的一個核心意思就是,人們在逆境中表現得比預期要好,在遭遇許多不利因素時,這些人總能朝著好的方向努力。

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擁有復原力,能夠從原生家庭創傷中復原?

在《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中,梅格.傑伊給出了一些建議:

比如“分享祕密” 。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事實上,那些在不幸環境中長大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可能不同,但內心卻有許多共同之處。

人們在遭遇某個問題時往往會產生一種疏離感,覺得自己的問題與眾不同,但太多人面臨的問題是相似的,我們並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孤獨。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這就是在許多心理治療中會有治療小組的原因,團體能夠讓每個成員知道自己並不是唯一的。

有研究表明,在經歷了早期逆境後,依然能在成年後感覺良好的最有力因素之一就是能夠主動把祕密分享給別人

許多人把創傷深埋於心,任負面情緒發酵,擔心遭受偏見,但就像《本質》雜誌創始人愛德華.劉易斯所說:

正常人能夠根據我們最好的經歷,而不是最糟糕的經歷來定義我們。”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再比如“從受害者變成英雄”。

書中有一個例子,戴維的父親早逝,母親患有抑鬱症,在他的童年回憶中,母親很少微笑,沉默寡言,容易發怒,他常常看到母親在哭泣。

戴維在家庭中扮演著“英雄”的角色,為了讓媽媽開心,他經常在家裡講笑話,在學校努力取得好成績,他很注重照顧母親的感受,時不時稱讚母親的廚藝。因為兒時的經歷,戴維長大後還成了一名幫助他人的社會工作者。

有研究證實,當有壓力時,為別人做善事可以降低一個人的心率與血壓,積極照顧生病的親友可以給自己帶來更積極的感受,並降低自己的死亡風險。

其實戴維不是個例,在許多問題家庭中,都會有這樣一個扮演“家庭英雄”角色的孩子,這些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同時也在英雄的角色中完成了自我的救贖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第三,是重啟。

如果說,童年創傷的本質是“過去總是存在”,即昨天發生的事情永遠侵入今天的思想,那麼將過去與現在分離,就是一種治癒創傷的有力措施

書中的安東,父親因偷盜入獄,囚犯兒子的標籤讓他在生活的城市備受歧視,安東一直也覺得自己就像個囚犯。後來,安東從美國的東南部搬到了西北部,在那裡,沒有人認識他,他如釋重負,開始了新的生活。

重啟能給人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儘管這樣的重啟有點像逃避,但有時候,逃避雖可恥卻有用

比起物理空間的重啟,更有效的是心理的重啟。

"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2008年,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成立,在我們這樣一個講究孝道的社會,小組的誕生無疑是驚世駭俗的。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父母皆禍害小組引起了激烈爭議,同時也將對原生家庭的討論推向了高潮。2016年,電視劇《歡樂頌》熱播,再到今年的《都挺好》,每一次都能掀起一場關於原生家庭的大討論。

這些年,原生家庭從一個心理學上的專業詞彙變成了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大眾詞彙。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在一次次的討論中,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親子關係,嘗試著從原生家庭尋找性格的起點,但有些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我的人生之所以如此糟糕,都是因為兒時的創傷。”

“我現在這樣xxx,都是因為原生家庭xxxxx……”

然而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真的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嗎?當遇到糟糕的原生家庭,我們該如何走出過去的創傷呢?

在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梅格.傑伊的《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一書中,也許你能給你新的啟發。



完美的家庭並不存在

在父母皆禍害小組中,成員們把代際間的傷害分為直接肉體傷害、間接人格傷害、家庭狀況造成的情感傷害、試圖控制孩子的人生等。

除此之外,影響更深刻的原生家庭創傷還包括父母離異、血親去世、血親猥褻或犯罪、家庭成員患有精神疾病等等。

20世紀中葉,有心理學家提出,正常的成長髮生在一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們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足夠的食物、足夠的關愛、足夠的和平、足夠的關注、足夠的監護、足夠的約束。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認為的這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既不普通,也不可預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010年的一份報告估計,約有25%的成年人在兒童期遭受過言語虐待,15%遭受過身體虐待,10%遭受過性虐待,大約30%的人目睹了父母離婚,30%的人生活在濫用毒品或酒精的家庭環境中,5%的人在父母入獄的環境中長大。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所謂“足夠好”的成長環境並不多見,沒有一個家庭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家長是完美的。

但事實情況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平安健康地長大了,甚至許多在極端的問題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依然收穫了幸福的人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1955年,心理學家埃米.維爾納和露絲.史密斯發起了一場研究計劃,研究的主題是早期逆境對人生毀滅性的影響。

他們的研究對象是698名嬰兒,這些嬰兒大多來自極端的問題家庭,他們的父母長期生活在貧困中,受教育程度低,沒有工作,部分家庭還面臨著家庭成員酗酒和患有精神疾病等問題。

698名嬰兒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在10歲時開始出現嚴重的行為問題或學習問題,18歲時,部分孩子開始出現犯罪行為或精神疾病。

但這其中仍舊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即使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充滿著高風險因素,但最終卻成為了有能力、有愛心的成年人,他們找到了比父輩更好的工作,並組建了溫馨的再生家庭。

這個結果令研究人員有些意外,並促使他們改變了研究方向,把目光對準了另外三分之一的孩子,開始了一場長達數十年“復原力”研究計劃。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停止向外歸因,對缺陷人生負責

復原力的一個核心意思就是,人們在逆境中表現得比預期要好,在遭遇許多不利因素時,這些人總能朝著好的方向努力。

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擁有復原力,能夠從原生家庭創傷中復原?

在《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中,梅格.傑伊給出了一些建議:

比如“分享祕密” 。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事實上,那些在不幸環境中長大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可能不同,但內心卻有許多共同之處。

人們在遭遇某個問題時往往會產生一種疏離感,覺得自己的問題與眾不同,但太多人面臨的問題是相似的,我們並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孤獨。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這就是在許多心理治療中會有治療小組的原因,團體能夠讓每個成員知道自己並不是唯一的。

有研究表明,在經歷了早期逆境後,依然能在成年後感覺良好的最有力因素之一就是能夠主動把祕密分享給別人

許多人把創傷深埋於心,任負面情緒發酵,擔心遭受偏見,但就像《本質》雜誌創始人愛德華.劉易斯所說:

正常人能夠根據我們最好的經歷,而不是最糟糕的經歷來定義我們。”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再比如“從受害者變成英雄”。

書中有一個例子,戴維的父親早逝,母親患有抑鬱症,在他的童年回憶中,母親很少微笑,沉默寡言,容易發怒,他常常看到母親在哭泣。

戴維在家庭中扮演著“英雄”的角色,為了讓媽媽開心,他經常在家裡講笑話,在學校努力取得好成績,他很注重照顧母親的感受,時不時稱讚母親的廚藝。因為兒時的經歷,戴維長大後還成了一名幫助他人的社會工作者。

有研究證實,當有壓力時,為別人做善事可以降低一個人的心率與血壓,積極照顧生病的親友可以給自己帶來更積極的感受,並降低自己的死亡風險。

其實戴維不是個例,在許多問題家庭中,都會有這樣一個扮演“家庭英雄”角色的孩子,這些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同時也在英雄的角色中完成了自我的救贖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第三,是重啟。

如果說,童年創傷的本質是“過去總是存在”,即昨天發生的事情永遠侵入今天的思想,那麼將過去與現在分離,就是一種治癒創傷的有力措施

書中的安東,父親因偷盜入獄,囚犯兒子的標籤讓他在生活的城市備受歧視,安東一直也覺得自己就像個囚犯。後來,安東從美國的東南部搬到了西北部,在那裡,沒有人認識他,他如釋重負,開始了新的生活。

重啟能給人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儘管這樣的重啟有點像逃避,但有時候,逃避雖可恥卻有用

比起物理空間的重啟,更有效的是心理的重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我們在從未成年人變為成年人,從學生變為工作者,從子女成為伴侶與父母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第二次機會”,讓你遠離過去的創傷。比如我們會遇到善意的同事,積極向上的朋友,傾心相待的伴侶等等。

在《都挺好》中,蘇明玉的“第二次機會”是他的師傅,他在蘇明玉的生活中扮演了父親的角色,給予了她認可與關懷,幫助她成為女強人,完成了經濟獨立,遠離原生家庭的控制。

改變的措施很多,但一切的前提是“願意改變”。

許多經歷創傷的人一味沉溺於過去的傷痛,將所有原因歸結於原生家庭,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我很糟、我很慘,我無法改變。

然而我們已經不是孩子了,而是有自我意識的成年人,要打破輪迴,就必須停止向外歸因,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起責任。這很難,但並非不可能。

"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2008年,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成立,在我們這樣一個講究孝道的社會,小組的誕生無疑是驚世駭俗的。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父母皆禍害小組引起了激烈爭議,同時也將對原生家庭的討論推向了高潮。2016年,電視劇《歡樂頌》熱播,再到今年的《都挺好》,每一次都能掀起一場關於原生家庭的大討論。

這些年,原生家庭從一個心理學上的專業詞彙變成了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大眾詞彙。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在一次次的討論中,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親子關係,嘗試著從原生家庭尋找性格的起點,但有些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我的人生之所以如此糟糕,都是因為兒時的創傷。”

“我現在這樣xxx,都是因為原生家庭xxxxx……”

然而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真的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嗎?當遇到糟糕的原生家庭,我們該如何走出過去的創傷呢?

在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梅格.傑伊的《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一書中,也許你能給你新的啟發。



完美的家庭並不存在

在父母皆禍害小組中,成員們把代際間的傷害分為直接肉體傷害、間接人格傷害、家庭狀況造成的情感傷害、試圖控制孩子的人生等。

除此之外,影響更深刻的原生家庭創傷還包括父母離異、血親去世、血親猥褻或犯罪、家庭成員患有精神疾病等等。

20世紀中葉,有心理學家提出,正常的成長髮生在一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們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足夠的食物、足夠的關愛、足夠的和平、足夠的關注、足夠的監護、足夠的約束。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認為的這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既不普通,也不可預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010年的一份報告估計,約有25%的成年人在兒童期遭受過言語虐待,15%遭受過身體虐待,10%遭受過性虐待,大約30%的人目睹了父母離婚,30%的人生活在濫用毒品或酒精的家庭環境中,5%的人在父母入獄的環境中長大。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所謂“足夠好”的成長環境並不多見,沒有一個家庭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家長是完美的。

但事實情況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平安健康地長大了,甚至許多在極端的問題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依然收穫了幸福的人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1955年,心理學家埃米.維爾納和露絲.史密斯發起了一場研究計劃,研究的主題是早期逆境對人生毀滅性的影響。

他們的研究對象是698名嬰兒,這些嬰兒大多來自極端的問題家庭,他們的父母長期生活在貧困中,受教育程度低,沒有工作,部分家庭還面臨著家庭成員酗酒和患有精神疾病等問題。

698名嬰兒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在10歲時開始出現嚴重的行為問題或學習問題,18歲時,部分孩子開始出現犯罪行為或精神疾病。

但這其中仍舊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即使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充滿著高風險因素,但最終卻成為了有能力、有愛心的成年人,他們找到了比父輩更好的工作,並組建了溫馨的再生家庭。

這個結果令研究人員有些意外,並促使他們改變了研究方向,把目光對準了另外三分之一的孩子,開始了一場長達數十年“復原力”研究計劃。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停止向外歸因,對缺陷人生負責

復原力的一個核心意思就是,人們在逆境中表現得比預期要好,在遭遇許多不利因素時,這些人總能朝著好的方向努力。

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擁有復原力,能夠從原生家庭創傷中復原?

在《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中,梅格.傑伊給出了一些建議:

比如“分享祕密” 。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事實上,那些在不幸環境中長大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可能不同,但內心卻有許多共同之處。

人們在遭遇某個問題時往往會產生一種疏離感,覺得自己的問題與眾不同,但太多人面臨的問題是相似的,我們並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孤獨。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這就是在許多心理治療中會有治療小組的原因,團體能夠讓每個成員知道自己並不是唯一的。

有研究表明,在經歷了早期逆境後,依然能在成年後感覺良好的最有力因素之一就是能夠主動把祕密分享給別人

許多人把創傷深埋於心,任負面情緒發酵,擔心遭受偏見,但就像《本質》雜誌創始人愛德華.劉易斯所說:

正常人能夠根據我們最好的經歷,而不是最糟糕的經歷來定義我們。”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再比如“從受害者變成英雄”。

書中有一個例子,戴維的父親早逝,母親患有抑鬱症,在他的童年回憶中,母親很少微笑,沉默寡言,容易發怒,他常常看到母親在哭泣。

戴維在家庭中扮演著“英雄”的角色,為了讓媽媽開心,他經常在家裡講笑話,在學校努力取得好成績,他很注重照顧母親的感受,時不時稱讚母親的廚藝。因為兒時的經歷,戴維長大後還成了一名幫助他人的社會工作者。

有研究證實,當有壓力時,為別人做善事可以降低一個人的心率與血壓,積極照顧生病的親友可以給自己帶來更積極的感受,並降低自己的死亡風險。

其實戴維不是個例,在許多問題家庭中,都會有這樣一個扮演“家庭英雄”角色的孩子,這些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同時也在英雄的角色中完成了自我的救贖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第三,是重啟。

如果說,童年創傷的本質是“過去總是存在”,即昨天發生的事情永遠侵入今天的思想,那麼將過去與現在分離,就是一種治癒創傷的有力措施

書中的安東,父親因偷盜入獄,囚犯兒子的標籤讓他在生活的城市備受歧視,安東一直也覺得自己就像個囚犯。後來,安東從美國的東南部搬到了西北部,在那裡,沒有人認識他,他如釋重負,開始了新的生活。

重啟能給人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儘管這樣的重啟有點像逃避,但有時候,逃避雖可恥卻有用

比起物理空間的重啟,更有效的是心理的重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我們在從未成年人變為成年人,從學生變為工作者,從子女成為伴侶與父母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第二次機會”,讓你遠離過去的創傷。比如我們會遇到善意的同事,積極向上的朋友,傾心相待的伴侶等等。

在《都挺好》中,蘇明玉的“第二次機會”是他的師傅,他在蘇明玉的生活中扮演了父親的角色,給予了她認可與關懷,幫助她成為女強人,完成了經濟獨立,遠離原生家庭的控制。

改變的措施很多,但一切的前提是“願意改變”。

許多經歷創傷的人一味沉溺於過去的傷痛,將所有原因歸結於原生家庭,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我很糟、我很慘,我無法改變。

然而我們已經不是孩子了,而是有自我意識的成年人,要打破輪迴,就必須停止向外歸因,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起責任。這很難,但並非不可能。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重要的是擁有多少愛,不是沒有多少愛

1938年,哈佛大學的醫生兼研究員阿倫.博克開始了對幸福感的研究,這是歷史上針對幸福感開展的持續時間最久的研究項目。

他們跟隨研究對象從青年到老年,最終發現,影響一個人生活是否美滿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財富與地位,而是:

我的朋友小潔8歲喪父,當母親告訴她:“你以後再也沒有爸爸時”,她的人生徹底改變了。

她給自己貼了一個受害者的標籤,暗示自己不被愛,不配擁有愛,認為自己沒有父愛,同樣也握不住友情與愛情。

在人際交往中,她始終對人保持警惕,將他人拒於心門之外。從小學到大學,她幾乎沒有一個真心朋友。

"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2008年,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成立,在我們這樣一個講究孝道的社會,小組的誕生無疑是驚世駭俗的。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父母皆禍害小組引起了激烈爭議,同時也將對原生家庭的討論推向了高潮。2016年,電視劇《歡樂頌》熱播,再到今年的《都挺好》,每一次都能掀起一場關於原生家庭的大討論。

這些年,原生家庭從一個心理學上的專業詞彙變成了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大眾詞彙。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在一次次的討論中,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親子關係,嘗試著從原生家庭尋找性格的起點,但有些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我的人生之所以如此糟糕,都是因為兒時的創傷。”

“我現在這樣xxx,都是因為原生家庭xxxxx……”

然而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真的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嗎?當遇到糟糕的原生家庭,我們該如何走出過去的創傷呢?

在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梅格.傑伊的《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一書中,也許你能給你新的啟發。



完美的家庭並不存在

在父母皆禍害小組中,成員們把代際間的傷害分為直接肉體傷害、間接人格傷害、家庭狀況造成的情感傷害、試圖控制孩子的人生等。

除此之外,影響更深刻的原生家庭創傷還包括父母離異、血親去世、血親猥褻或犯罪、家庭成員患有精神疾病等等。

20世紀中葉,有心理學家提出,正常的成長髮生在一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們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足夠的食物、足夠的關愛、足夠的和平、足夠的關注、足夠的監護、足夠的約束。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認為的這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既不普通,也不可預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010年的一份報告估計,約有25%的成年人在兒童期遭受過言語虐待,15%遭受過身體虐待,10%遭受過性虐待,大約30%的人目睹了父母離婚,30%的人生活在濫用毒品或酒精的家庭環境中,5%的人在父母入獄的環境中長大。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所謂“足夠好”的成長環境並不多見,沒有一個家庭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家長是完美的。

但事實情況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平安健康地長大了,甚至許多在極端的問題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依然收穫了幸福的人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1955年,心理學家埃米.維爾納和露絲.史密斯發起了一場研究計劃,研究的主題是早期逆境對人生毀滅性的影響。

他們的研究對象是698名嬰兒,這些嬰兒大多來自極端的問題家庭,他們的父母長期生活在貧困中,受教育程度低,沒有工作,部分家庭還面臨著家庭成員酗酒和患有精神疾病等問題。

698名嬰兒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在10歲時開始出現嚴重的行為問題或學習問題,18歲時,部分孩子開始出現犯罪行為或精神疾病。

但這其中仍舊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即使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充滿著高風險因素,但最終卻成為了有能力、有愛心的成年人,他們找到了比父輩更好的工作,並組建了溫馨的再生家庭。

這個結果令研究人員有些意外,並促使他們改變了研究方向,把目光對準了另外三分之一的孩子,開始了一場長達數十年“復原力”研究計劃。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停止向外歸因,對缺陷人生負責

復原力的一個核心意思就是,人們在逆境中表現得比預期要好,在遭遇許多不利因素時,這些人總能朝著好的方向努力。

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擁有復原力,能夠從原生家庭創傷中復原?

在《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中,梅格.傑伊給出了一些建議:

比如“分享祕密” 。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事實上,那些在不幸環境中長大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可能不同,但內心卻有許多共同之處。

人們在遭遇某個問題時往往會產生一種疏離感,覺得自己的問題與眾不同,但太多人面臨的問題是相似的,我們並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孤獨。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這就是在許多心理治療中會有治療小組的原因,團體能夠讓每個成員知道自己並不是唯一的。

有研究表明,在經歷了早期逆境後,依然能在成年後感覺良好的最有力因素之一就是能夠主動把祕密分享給別人

許多人把創傷深埋於心,任負面情緒發酵,擔心遭受偏見,但就像《本質》雜誌創始人愛德華.劉易斯所說:

正常人能夠根據我們最好的經歷,而不是最糟糕的經歷來定義我們。”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再比如“從受害者變成英雄”。

書中有一個例子,戴維的父親早逝,母親患有抑鬱症,在他的童年回憶中,母親很少微笑,沉默寡言,容易發怒,他常常看到母親在哭泣。

戴維在家庭中扮演著“英雄”的角色,為了讓媽媽開心,他經常在家裡講笑話,在學校努力取得好成績,他很注重照顧母親的感受,時不時稱讚母親的廚藝。因為兒時的經歷,戴維長大後還成了一名幫助他人的社會工作者。

有研究證實,當有壓力時,為別人做善事可以降低一個人的心率與血壓,積極照顧生病的親友可以給自己帶來更積極的感受,並降低自己的死亡風險。

其實戴維不是個例,在許多問題家庭中,都會有這樣一個扮演“家庭英雄”角色的孩子,這些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同時也在英雄的角色中完成了自我的救贖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第三,是重啟。

如果說,童年創傷的本質是“過去總是存在”,即昨天發生的事情永遠侵入今天的思想,那麼將過去與現在分離,就是一種治癒創傷的有力措施

書中的安東,父親因偷盜入獄,囚犯兒子的標籤讓他在生活的城市備受歧視,安東一直也覺得自己就像個囚犯。後來,安東從美國的東南部搬到了西北部,在那裡,沒有人認識他,他如釋重負,開始了新的生活。

重啟能給人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儘管這樣的重啟有點像逃避,但有時候,逃避雖可恥卻有用

比起物理空間的重啟,更有效的是心理的重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我們在從未成年人變為成年人,從學生變為工作者,從子女成為伴侶與父母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第二次機會”,讓你遠離過去的創傷。比如我們會遇到善意的同事,積極向上的朋友,傾心相待的伴侶等等。

在《都挺好》中,蘇明玉的“第二次機會”是他的師傅,他在蘇明玉的生活中扮演了父親的角色,給予了她認可與關懷,幫助她成為女強人,完成了經濟獨立,遠離原生家庭的控制。

改變的措施很多,但一切的前提是“願意改變”。

許多經歷創傷的人一味沉溺於過去的傷痛,將所有原因歸結於原生家庭,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我很糟、我很慘,我無法改變。

然而我們已經不是孩子了,而是有自我意識的成年人,要打破輪迴,就必須停止向外歸因,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起責任。這很難,但並非不可能。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重要的是擁有多少愛,不是沒有多少愛

1938年,哈佛大學的醫生兼研究員阿倫.博克開始了對幸福感的研究,這是歷史上針對幸福感開展的持續時間最久的研究項目。

他們跟隨研究對象從青年到老年,最終發現,影響一個人生活是否美滿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財富與地位,而是:

我的朋友小潔8歲喪父,當母親告訴她:“你以後再也沒有爸爸時”,她的人生徹底改變了。

她給自己貼了一個受害者的標籤,暗示自己不被愛,不配擁有愛,認為自己沒有父愛,同樣也握不住友情與愛情。

在人際交往中,她始終對人保持警惕,將他人拒於心門之外。從小學到大學,她幾乎沒有一個真心朋友。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但在大學畢業時,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次機會”,進入了現在這家公司,遇到了一群如家人一般關愛她的同事,幫助她走出自卑封閉的怪圈。

小潔曾經埋怨過父親,恨他這麼早離開人世,拋下他們母女不管。但現在的她感恩父親,感謝他在有限的時間裡給予了自己足夠的愛。

因為父親的去世,小潔深感健康的重要性,她現在的工作是一名健康管理師,幫助別人擁有健康與幸福。

她說:

“曾經我是一個缺乏愛,只知道索取愛的人,而現在,我學會去付出愛,去溫暖別人,給別人力量。”

"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2008年,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成立,在我們這樣一個講究孝道的社會,小組的誕生無疑是驚世駭俗的。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父母皆禍害小組引起了激烈爭議,同時也將對原生家庭的討論推向了高潮。2016年,電視劇《歡樂頌》熱播,再到今年的《都挺好》,每一次都能掀起一場關於原生家庭的大討論。

這些年,原生家庭從一個心理學上的專業詞彙變成了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大眾詞彙。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在一次次的討論中,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親子關係,嘗試著從原生家庭尋找性格的起點,但有些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我的人生之所以如此糟糕,都是因為兒時的創傷。”

“我現在這樣xxx,都是因為原生家庭xxxxx……”

然而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真的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嗎?當遇到糟糕的原生家庭,我們該如何走出過去的創傷呢?

在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梅格.傑伊的《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一書中,也許你能給你新的啟發。



完美的家庭並不存在

在父母皆禍害小組中,成員們把代際間的傷害分為直接肉體傷害、間接人格傷害、家庭狀況造成的情感傷害、試圖控制孩子的人生等。

除此之外,影響更深刻的原生家庭創傷還包括父母離異、血親去世、血親猥褻或犯罪、家庭成員患有精神疾病等等。

20世紀中葉,有心理學家提出,正常的成長髮生在一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們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足夠的食物、足夠的關愛、足夠的和平、足夠的關注、足夠的監護、足夠的約束。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認為的這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既不普通,也不可預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010年的一份報告估計,約有25%的成年人在兒童期遭受過言語虐待,15%遭受過身體虐待,10%遭受過性虐待,大約30%的人目睹了父母離婚,30%的人生活在濫用毒品或酒精的家庭環境中,5%的人在父母入獄的環境中長大。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所謂“足夠好”的成長環境並不多見,沒有一個家庭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家長是完美的。

但事實情況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平安健康地長大了,甚至許多在極端的問題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依然收穫了幸福的人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1955年,心理學家埃米.維爾納和露絲.史密斯發起了一場研究計劃,研究的主題是早期逆境對人生毀滅性的影響。

他們的研究對象是698名嬰兒,這些嬰兒大多來自極端的問題家庭,他們的父母長期生活在貧困中,受教育程度低,沒有工作,部分家庭還面臨著家庭成員酗酒和患有精神疾病等問題。

698名嬰兒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在10歲時開始出現嚴重的行為問題或學習問題,18歲時,部分孩子開始出現犯罪行為或精神疾病。

但這其中仍舊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即使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充滿著高風險因素,但最終卻成為了有能力、有愛心的成年人,他們找到了比父輩更好的工作,並組建了溫馨的再生家庭。

這個結果令研究人員有些意外,並促使他們改變了研究方向,把目光對準了另外三分之一的孩子,開始了一場長達數十年“復原力”研究計劃。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停止向外歸因,對缺陷人生負責

復原力的一個核心意思就是,人們在逆境中表現得比預期要好,在遭遇許多不利因素時,這些人總能朝著好的方向努力。

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擁有復原力,能夠從原生家庭創傷中復原?

在《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中,梅格.傑伊給出了一些建議:

比如“分享祕密” 。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事實上,那些在不幸環境中長大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可能不同,但內心卻有許多共同之處。

人們在遭遇某個問題時往往會產生一種疏離感,覺得自己的問題與眾不同,但太多人面臨的問題是相似的,我們並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孤獨。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這就是在許多心理治療中會有治療小組的原因,團體能夠讓每個成員知道自己並不是唯一的。

有研究表明,在經歷了早期逆境後,依然能在成年後感覺良好的最有力因素之一就是能夠主動把祕密分享給別人

許多人把創傷深埋於心,任負面情緒發酵,擔心遭受偏見,但就像《本質》雜誌創始人愛德華.劉易斯所說:

正常人能夠根據我們最好的經歷,而不是最糟糕的經歷來定義我們。”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再比如“從受害者變成英雄”。

書中有一個例子,戴維的父親早逝,母親患有抑鬱症,在他的童年回憶中,母親很少微笑,沉默寡言,容易發怒,他常常看到母親在哭泣。

戴維在家庭中扮演著“英雄”的角色,為了讓媽媽開心,他經常在家裡講笑話,在學校努力取得好成績,他很注重照顧母親的感受,時不時稱讚母親的廚藝。因為兒時的經歷,戴維長大後還成了一名幫助他人的社會工作者。

有研究證實,當有壓力時,為別人做善事可以降低一個人的心率與血壓,積極照顧生病的親友可以給自己帶來更積極的感受,並降低自己的死亡風險。

其實戴維不是個例,在許多問題家庭中,都會有這樣一個扮演“家庭英雄”角色的孩子,這些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同時也在英雄的角色中完成了自我的救贖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第三,是重啟。

如果說,童年創傷的本質是“過去總是存在”,即昨天發生的事情永遠侵入今天的思想,那麼將過去與現在分離,就是一種治癒創傷的有力措施

書中的安東,父親因偷盜入獄,囚犯兒子的標籤讓他在生活的城市備受歧視,安東一直也覺得自己就像個囚犯。後來,安東從美國的東南部搬到了西北部,在那裡,沒有人認識他,他如釋重負,開始了新的生活。

重啟能給人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儘管這樣的重啟有點像逃避,但有時候,逃避雖可恥卻有用

比起物理空間的重啟,更有效的是心理的重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我們在從未成年人變為成年人,從學生變為工作者,從子女成為伴侶與父母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第二次機會”,讓你遠離過去的創傷。比如我們會遇到善意的同事,積極向上的朋友,傾心相待的伴侶等等。

在《都挺好》中,蘇明玉的“第二次機會”是他的師傅,他在蘇明玉的生活中扮演了父親的角色,給予了她認可與關懷,幫助她成為女強人,完成了經濟獨立,遠離原生家庭的控制。

改變的措施很多,但一切的前提是“願意改變”。

許多經歷創傷的人一味沉溺於過去的傷痛,將所有原因歸結於原生家庭,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我很糟、我很慘,我無法改變。

然而我們已經不是孩子了,而是有自我意識的成年人,要打破輪迴,就必須停止向外歸因,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起責任。這很難,但並非不可能。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重要的是擁有多少愛,不是沒有多少愛

1938年,哈佛大學的醫生兼研究員阿倫.博克開始了對幸福感的研究,這是歷史上針對幸福感開展的持續時間最久的研究項目。

他們跟隨研究對象從青年到老年,最終發現,影響一個人生活是否美滿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財富與地位,而是:

我的朋友小潔8歲喪父,當母親告訴她:“你以後再也沒有爸爸時”,她的人生徹底改變了。

她給自己貼了一個受害者的標籤,暗示自己不被愛,不配擁有愛,認為自己沒有父愛,同樣也握不住友情與愛情。

在人際交往中,她始終對人保持警惕,將他人拒於心門之外。從小學到大學,她幾乎沒有一個真心朋友。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但在大學畢業時,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次機會”,進入了現在這家公司,遇到了一群如家人一般關愛她的同事,幫助她走出自卑封閉的怪圈。

小潔曾經埋怨過父親,恨他這麼早離開人世,拋下他們母女不管。但現在的她感恩父親,感謝他在有限的時間裡給予了自己足夠的愛。

因為父親的去世,小潔深感健康的重要性,她現在的工作是一名健康管理師,幫助別人擁有健康與幸福。

她說:

“曾經我是一個缺乏愛,只知道索取愛的人,而現在,我學會去付出愛,去溫暖別人,給別人力量。”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們還發現,到了後半生,很少會有老人跟他們談論童年出現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人童年生活的質量對其人生的影響比我們想象中要小。就像老話所說,三十歲前看家庭,三十歲後看自己

人生很長,像小潔一樣,我們的生命中,會出現許多積極的人或事,而積極事物產生的影響要比消極事物產生的影響更大。

最重要的是我們擁有哪些愛,而不是沒有哪些愛。

小潔花了五六年的時間慢慢走出原生家庭的創傷,這個過程很艱難,但她說,只要有愛的力量,改變只是時間的問題。

現在,原生家庭帶來的自卑與傷痛依然會時不時爬上小潔的心頭,給她帶來困擾,但她現在已經足夠強大,懂得用理性去克服。

"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2008年,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成立,在我們這樣一個講究孝道的社會,小組的誕生無疑是驚世駭俗的。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父母皆禍害小組引起了激烈爭議,同時也將對原生家庭的討論推向了高潮。2016年,電視劇《歡樂頌》熱播,再到今年的《都挺好》,每一次都能掀起一場關於原生家庭的大討論。

這些年,原生家庭從一個心理學上的專業詞彙變成了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大眾詞彙。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在一次次的討論中,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親子關係,嘗試著從原生家庭尋找性格的起點,但有些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我的人生之所以如此糟糕,都是因為兒時的創傷。”

“我現在這樣xxx,都是因為原生家庭xxxxx……”

然而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真的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嗎?當遇到糟糕的原生家庭,我們該如何走出過去的創傷呢?

在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梅格.傑伊的《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一書中,也許你能給你新的啟發。



完美的家庭並不存在

在父母皆禍害小組中,成員們把代際間的傷害分為直接肉體傷害、間接人格傷害、家庭狀況造成的情感傷害、試圖控制孩子的人生等。

除此之外,影響更深刻的原生家庭創傷還包括父母離異、血親去世、血親猥褻或犯罪、家庭成員患有精神疾病等等。

20世紀中葉,有心理學家提出,正常的成長髮生在一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們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足夠的食物、足夠的關愛、足夠的和平、足夠的關注、足夠的監護、足夠的約束。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認為的這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既不普通,也不可預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010年的一份報告估計,約有25%的成年人在兒童期遭受過言語虐待,15%遭受過身體虐待,10%遭受過性虐待,大約30%的人目睹了父母離婚,30%的人生活在濫用毒品或酒精的家庭環境中,5%的人在父母入獄的環境中長大。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所謂“足夠好”的成長環境並不多見,沒有一個家庭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家長是完美的。

但事實情況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平安健康地長大了,甚至許多在極端的問題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依然收穫了幸福的人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1955年,心理學家埃米.維爾納和露絲.史密斯發起了一場研究計劃,研究的主題是早期逆境對人生毀滅性的影響。

他們的研究對象是698名嬰兒,這些嬰兒大多來自極端的問題家庭,他們的父母長期生活在貧困中,受教育程度低,沒有工作,部分家庭還面臨著家庭成員酗酒和患有精神疾病等問題。

698名嬰兒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在10歲時開始出現嚴重的行為問題或學習問題,18歲時,部分孩子開始出現犯罪行為或精神疾病。

但這其中仍舊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即使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充滿著高風險因素,但最終卻成為了有能力、有愛心的成年人,他們找到了比父輩更好的工作,並組建了溫馨的再生家庭。

這個結果令研究人員有些意外,並促使他們改變了研究方向,把目光對準了另外三分之一的孩子,開始了一場長達數十年“復原力”研究計劃。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停止向外歸因,對缺陷人生負責

復原力的一個核心意思就是,人們在逆境中表現得比預期要好,在遭遇許多不利因素時,這些人總能朝著好的方向努力。

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擁有復原力,能夠從原生家庭創傷中復原?

在《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中,梅格.傑伊給出了一些建議:

比如“分享祕密” 。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事實上,那些在不幸環境中長大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可能不同,但內心卻有許多共同之處。

人們在遭遇某個問題時往往會產生一種疏離感,覺得自己的問題與眾不同,但太多人面臨的問題是相似的,我們並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孤獨。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這就是在許多心理治療中會有治療小組的原因,團體能夠讓每個成員知道自己並不是唯一的。

有研究表明,在經歷了早期逆境後,依然能在成年後感覺良好的最有力因素之一就是能夠主動把祕密分享給別人

許多人把創傷深埋於心,任負面情緒發酵,擔心遭受偏見,但就像《本質》雜誌創始人愛德華.劉易斯所說:

正常人能夠根據我們最好的經歷,而不是最糟糕的經歷來定義我們。”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再比如“從受害者變成英雄”。

書中有一個例子,戴維的父親早逝,母親患有抑鬱症,在他的童年回憶中,母親很少微笑,沉默寡言,容易發怒,他常常看到母親在哭泣。

戴維在家庭中扮演著“英雄”的角色,為了讓媽媽開心,他經常在家裡講笑話,在學校努力取得好成績,他很注重照顧母親的感受,時不時稱讚母親的廚藝。因為兒時的經歷,戴維長大後還成了一名幫助他人的社會工作者。

有研究證實,當有壓力時,為別人做善事可以降低一個人的心率與血壓,積極照顧生病的親友可以給自己帶來更積極的感受,並降低自己的死亡風險。

其實戴維不是個例,在許多問題家庭中,都會有這樣一個扮演“家庭英雄”角色的孩子,這些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同時也在英雄的角色中完成了自我的救贖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第三,是重啟。

如果說,童年創傷的本質是“過去總是存在”,即昨天發生的事情永遠侵入今天的思想,那麼將過去與現在分離,就是一種治癒創傷的有力措施

書中的安東,父親因偷盜入獄,囚犯兒子的標籤讓他在生活的城市備受歧視,安東一直也覺得自己就像個囚犯。後來,安東從美國的東南部搬到了西北部,在那裡,沒有人認識他,他如釋重負,開始了新的生活。

重啟能給人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儘管這樣的重啟有點像逃避,但有時候,逃避雖可恥卻有用

比起物理空間的重啟,更有效的是心理的重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我們在從未成年人變為成年人,從學生變為工作者,從子女成為伴侶與父母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第二次機會”,讓你遠離過去的創傷。比如我們會遇到善意的同事,積極向上的朋友,傾心相待的伴侶等等。

在《都挺好》中,蘇明玉的“第二次機會”是他的師傅,他在蘇明玉的生活中扮演了父親的角色,給予了她認可與關懷,幫助她成為女強人,完成了經濟獨立,遠離原生家庭的控制。

改變的措施很多,但一切的前提是“願意改變”。

許多經歷創傷的人一味沉溺於過去的傷痛,將所有原因歸結於原生家庭,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我很糟、我很慘,我無法改變。

然而我們已經不是孩子了,而是有自我意識的成年人,要打破輪迴,就必須停止向外歸因,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起責任。這很難,但並非不可能。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重要的是擁有多少愛,不是沒有多少愛

1938年,哈佛大學的醫生兼研究員阿倫.博克開始了對幸福感的研究,這是歷史上針對幸福感開展的持續時間最久的研究項目。

他們跟隨研究對象從青年到老年,最終發現,影響一個人生活是否美滿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財富與地位,而是:

我的朋友小潔8歲喪父,當母親告訴她:“你以後再也沒有爸爸時”,她的人生徹底改變了。

她給自己貼了一個受害者的標籤,暗示自己不被愛,不配擁有愛,認為自己沒有父愛,同樣也握不住友情與愛情。

在人際交往中,她始終對人保持警惕,將他人拒於心門之外。從小學到大學,她幾乎沒有一個真心朋友。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但在大學畢業時,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次機會”,進入了現在這家公司,遇到了一群如家人一般關愛她的同事,幫助她走出自卑封閉的怪圈。

小潔曾經埋怨過父親,恨他這麼早離開人世,拋下他們母女不管。但現在的她感恩父親,感謝他在有限的時間裡給予了自己足夠的愛。

因為父親的去世,小潔深感健康的重要性,她現在的工作是一名健康管理師,幫助別人擁有健康與幸福。

她說:

“曾經我是一個缺乏愛,只知道索取愛的人,而現在,我學會去付出愛,去溫暖別人,給別人力量。”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們還發現,到了後半生,很少會有老人跟他們談論童年出現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人童年生活的質量對其人生的影響比我們想象中要小。就像老話所說,三十歲前看家庭,三十歲後看自己

人生很長,像小潔一樣,我們的生命中,會出現許多積極的人或事,而積極事物產生的影響要比消極事物產生的影響更大。

最重要的是我們擁有哪些愛,而不是沒有哪些愛。

小潔花了五六年的時間慢慢走出原生家庭的創傷,這個過程很艱難,但她說,只要有愛的力量,改變只是時間的問題。

現在,原生家庭帶來的自卑與傷痛依然會時不時爬上小潔的心頭,給她帶來困擾,但她現在已經足夠強大,懂得用理性去克服。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人很難完全治癒原生家庭的創傷,可真實的人生不就是這樣嗎?帶著缺陷與不完美前進,是一場永無休止的搏鬥。


本文整理自《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

版權歸作者及本書所有

轉載請務必註明作品出處

"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2008年,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成立,在我們這樣一個講究孝道的社會,小組的誕生無疑是驚世駭俗的。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父母皆禍害小組引起了激烈爭議,同時也將對原生家庭的討論推向了高潮。2016年,電視劇《歡樂頌》熱播,再到今年的《都挺好》,每一次都能掀起一場關於原生家庭的大討論。

這些年,原生家庭從一個心理學上的專業詞彙變成了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大眾詞彙。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在一次次的討論中,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親子關係,嘗試著從原生家庭尋找性格的起點,但有些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我的人生之所以如此糟糕,都是因為兒時的創傷。”

“我現在這樣xxx,都是因為原生家庭xxxxx……”

然而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真的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嗎?當遇到糟糕的原生家庭,我們該如何走出過去的創傷呢?

在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梅格.傑伊的《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一書中,也許你能給你新的啟發。



完美的家庭並不存在

在父母皆禍害小組中,成員們把代際間的傷害分為直接肉體傷害、間接人格傷害、家庭狀況造成的情感傷害、試圖控制孩子的人生等。

除此之外,影響更深刻的原生家庭創傷還包括父母離異、血親去世、血親猥褻或犯罪、家庭成員患有精神疾病等等。

20世紀中葉,有心理學家提出,正常的成長髮生在一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們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足夠的食物、足夠的關愛、足夠的和平、足夠的關注、足夠的監護、足夠的約束。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認為的這種普通的、可預期的環境既不普通,也不可預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010年的一份報告估計,約有25%的成年人在兒童期遭受過言語虐待,15%遭受過身體虐待,10%遭受過性虐待,大約30%的人目睹了父母離婚,30%的人生活在濫用毒品或酒精的家庭環境中,5%的人在父母入獄的環境中長大。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所謂“足夠好”的成長環境並不多見,沒有一個家庭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家長是完美的。

但事實情況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平安健康地長大了,甚至許多在極端的問題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依然收穫了幸福的人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1955年,心理學家埃米.維爾納和露絲.史密斯發起了一場研究計劃,研究的主題是早期逆境對人生毀滅性的影響。

他們的研究對象是698名嬰兒,這些嬰兒大多來自極端的問題家庭,他們的父母長期生活在貧困中,受教育程度低,沒有工作,部分家庭還面臨著家庭成員酗酒和患有精神疾病等問題。

698名嬰兒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在10歲時開始出現嚴重的行為問題或學習問題,18歲時,部分孩子開始出現犯罪行為或精神疾病。

但這其中仍舊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即使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充滿著高風險因素,但最終卻成為了有能力、有愛心的成年人,他們找到了比父輩更好的工作,並組建了溫馨的再生家庭。

這個結果令研究人員有些意外,並促使他們改變了研究方向,把目光對準了另外三分之一的孩子,開始了一場長達數十年“復原力”研究計劃。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停止向外歸因,對缺陷人生負責

復原力的一個核心意思就是,人們在逆境中表現得比預期要好,在遭遇許多不利因素時,這些人總能朝著好的方向努力。

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擁有復原力,能夠從原生家庭創傷中復原?

在《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中,梅格.傑伊給出了一些建議:

比如“分享祕密” 。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事實上,那些在不幸環境中長大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可能不同,但內心卻有許多共同之處。

人們在遭遇某個問題時往往會產生一種疏離感,覺得自己的問題與眾不同,但太多人面臨的問題是相似的,我們並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孤獨。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這就是在許多心理治療中會有治療小組的原因,團體能夠讓每個成員知道自己並不是唯一的。

有研究表明,在經歷了早期逆境後,依然能在成年後感覺良好的最有力因素之一就是能夠主動把祕密分享給別人

許多人把創傷深埋於心,任負面情緒發酵,擔心遭受偏見,但就像《本質》雜誌創始人愛德華.劉易斯所說:

正常人能夠根據我們最好的經歷,而不是最糟糕的經歷來定義我們。”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再比如“從受害者變成英雄”。

書中有一個例子,戴維的父親早逝,母親患有抑鬱症,在他的童年回憶中,母親很少微笑,沉默寡言,容易發怒,他常常看到母親在哭泣。

戴維在家庭中扮演著“英雄”的角色,為了讓媽媽開心,他經常在家裡講笑話,在學校努力取得好成績,他很注重照顧母親的感受,時不時稱讚母親的廚藝。因為兒時的經歷,戴維長大後還成了一名幫助他人的社會工作者。

有研究證實,當有壓力時,為別人做善事可以降低一個人的心率與血壓,積極照顧生病的親友可以給自己帶來更積極的感受,並降低自己的死亡風險。

其實戴維不是個例,在許多問題家庭中,都會有這樣一個扮演“家庭英雄”角色的孩子,這些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同時也在英雄的角色中完成了自我的救贖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第三,是重啟。

如果說,童年創傷的本質是“過去總是存在”,即昨天發生的事情永遠侵入今天的思想,那麼將過去與現在分離,就是一種治癒創傷的有力措施

書中的安東,父親因偷盜入獄,囚犯兒子的標籤讓他在生活的城市備受歧視,安東一直也覺得自己就像個囚犯。後來,安東從美國的東南部搬到了西北部,在那裡,沒有人認識他,他如釋重負,開始了新的生活。

重啟能給人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儘管這樣的重啟有點像逃避,但有時候,逃避雖可恥卻有用

比起物理空間的重啟,更有效的是心理的重啟。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我們在從未成年人變為成年人,從學生變為工作者,從子女成為伴侶與父母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第二次機會”,讓你遠離過去的創傷。比如我們會遇到善意的同事,積極向上的朋友,傾心相待的伴侶等等。

在《都挺好》中,蘇明玉的“第二次機會”是他的師傅,他在蘇明玉的生活中扮演了父親的角色,給予了她認可與關懷,幫助她成為女強人,完成了經濟獨立,遠離原生家庭的控制。

改變的措施很多,但一切的前提是“願意改變”。

許多經歷創傷的人一味沉溺於過去的傷痛,將所有原因歸結於原生家庭,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我很糟、我很慘,我無法改變。

然而我們已經不是孩子了,而是有自我意識的成年人,要打破輪迴,就必須停止向外歸因,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起責任。這很難,但並非不可能。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重要的是擁有多少愛,不是沒有多少愛

1938年,哈佛大學的醫生兼研究員阿倫.博克開始了對幸福感的研究,這是歷史上針對幸福感開展的持續時間最久的研究項目。

他們跟隨研究對象從青年到老年,最終發現,影響一個人生活是否美滿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財富與地位,而是:

我的朋友小潔8歲喪父,當母親告訴她:“你以後再也沒有爸爸時”,她的人生徹底改變了。

她給自己貼了一個受害者的標籤,暗示自己不被愛,不配擁有愛,認為自己沒有父愛,同樣也握不住友情與愛情。

在人際交往中,她始終對人保持警惕,將他人拒於心門之外。從小學到大學,她幾乎沒有一個真心朋友。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但在大學畢業時,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次機會”,進入了現在這家公司,遇到了一群如家人一般關愛她的同事,幫助她走出自卑封閉的怪圈。

小潔曾經埋怨過父親,恨他這麼早離開人世,拋下他們母女不管。但現在的她感恩父親,感謝他在有限的時間裡給予了自己足夠的愛。

因為父親的去世,小潔深感健康的重要性,她現在的工作是一名健康管理師,幫助別人擁有健康與幸福。

她說:

“曾經我是一個缺乏愛,只知道索取愛的人,而現在,我學會去付出愛,去溫暖別人,給別人力量。”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們還發現,到了後半生,很少會有老人跟他們談論童年出現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人童年生活的質量對其人生的影響比我們想象中要小。就像老話所說,三十歲前看家庭,三十歲後看自己

人生很長,像小潔一樣,我們的生命中,會出現許多積極的人或事,而積極事物產生的影響要比消極事物產生的影響更大。

最重要的是我們擁有哪些愛,而不是沒有哪些愛。

小潔花了五六年的時間慢慢走出原生家庭的創傷,這個過程很艱難,但她說,只要有愛的力量,改變只是時間的問題。

現在,原生家庭帶來的自卑與傷痛依然會時不時爬上小潔的心頭,給她帶來困擾,但她現在已經足夠強大,懂得用理性去克服。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人很難完全治癒原生家庭的創傷,可真實的人生不就是這樣嗎?帶著缺陷與不完美前進,是一場永無休止的搏鬥。


本文整理自《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

版權歸作者及本書所有

轉載請務必註明作品出處

別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缺陷人生負責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