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不知道 劉禹錫千古名篇《烏衣巷》用筆巧妙之處在這裡

劉禹錫 動物 詩歌 燕子 東晉 老街味道 2018-12-02

問題:劉禹錫的千古名篇《烏衣巷》用筆巧妙之處在哪?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前言

這首烏衣巷表達的是今古盛衰之感,這個主題大家都能看出來。 撫今感古的詩歌多了去了,但是這一首詩用筆卻非常得巧妙,巧妙在哪裡呢?

不說不知道 劉禹錫千古名篇《烏衣巷》用筆巧妙之處在這裡

一、因小見大

朱雀橋邊的野草花,烏衣巷口的夕陽 ,詩人擷取了景物一角。不需要長篇大論,只用簡單的意象組合,以此來反襯出繁華落盡的金陵,已經不是當年的六朝古都。

朱雀橋、烏衣巷是東晉時王 、謝等貴族居住生活的地方, 如今只有野草之花在搖曳,看到的是夕陽西下的落寞。一個野、一個斜是煉字所得。

劉禹錫還有一首《臺城》直筆寫出了 金陵“萬戶千門成野草”情況:

臺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

但這種手法大家常用,這不是絕妙之處。

不說不知道 劉禹錫千古名篇《烏衣巷》用筆巧妙之處在這裡

二、動靜之間

朱雀橋、烏衣巷是靜物,夕陽斜是緩慢的移動,野草在慢慢地開花,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王謝燕子是動物,動靜之間,使得眼中的景物生動起來,彷佛曆歷在目。

這也沒有什麼特別。

三、第三句的巧妙之處 “物是人非”與“物非人是”

這首詩妙在三四句是公認的事情: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其實燕子也不是當年的燕子,當然是今天的燕子,飛入今天的百姓家。這首詩的巧妙之處在於詩人給燕子下的定語:舊時王謝堂前---燕。

古人作懷古詩常用“物是人非”的手法來表達,因為人不長生而江山依舊。如果用“物非人是”,只能用神仙的形象了。

不說不知道 劉禹錫千古名篇《烏衣巷》用筆巧妙之處在這裡

四、 神仙故事 、遼鶴歸來與王謝燕

漢 劉向 《列仙傳·王子喬》記載了王子喬成仙的故事,後來乘鶴回家探望。晉陶潛 《搜神後記》記載了遼東人丁令威的故事 ,他學道後化鶴歸 遼 ,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歸。" 詩詞中常看到“遼鶴歸來”的典故,用遼鶴代替成仙的丁令威,表示前朝神仙重新回來看看故鄉的變化。這種表達方式可以看作“人是物非”。

劉禹錫自己也用過遼鶴, 下面這首詩裡把重回洛陽的白居易比作神仙:遼鶴乍飛回。《賀白賓客分司初到洛中,戲呈馮尹》

西辭望苑去,東佔洛陽才。度嶺無愁思,看山不懊來。冥鴻何所慕,遼鶴乍飛回。

洗竹通新徑,攜琴上舊臺。塵埃長者轍,風月故人杯。聞道龍門峻,還因上客開。

在《烏衣巷》裡,劉禹錫使用的是燕子,這裡把燕子稱為“舊時王謝堂前燕”,好比成仙的王子喬和丁令威,只不過把人物改成了動物:燕子(遼鶴)。表達的意思依然是,幾百年前王謝年間的人如果回來,看到的烏衣巷,已經不是當年的情景了,是什麼情景呢?

朱雀橋邊野草在開花,烏衣巷口夕陽正西斜。 舊時王謝居住的地方,也不是雕樑畫棟的房子 , 已經是尋常百姓普通住宅。

這裡巧妙地把人物化成了燕子(如同遼鶴代替丁令威),依然是古今對比,舊燕代表古時,尋常百姓代表今天。物轉星移,朝代更迭,雖然人間依舊,但已經不是當年的繁華。幸好還有朱雀橋和烏衣巷依稀可辨。

不說不知道 劉禹錫千古名篇《烏衣巷》用筆巧妙之處在這裡

結語

劉禹錫的這句“舊時王謝堂前---燕”對後世影響很大,舊時燕成了一個典故,被無數後人感今懷古時採用。如[宋] 王珪《端午內中帖子詞·皇后閣》

侍兒清曉進仙裳,玉管齊調奉帝觴。應有瑤箱舊時燕,直隨歌舞到昭陽。

《憶舊遊 重到金陵》[元] 張翥

悵麟殘廢井,鳳去荒臺。煙樹*斜。再到登臨處,渺秦淮自碧,目斷雲沙。後庭謾有遺曲,玉樹已無花。向宛寺裁詩,江亭把酒,暗換年華。雙雙舊時燕,問巷陌歸來,王謝誰家。自昔西州淚,等生存零落,何事興嗟。庚郎似我憔悴,回首又天涯。但滿耳西風,關河冷落暮笳。

@老街味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