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

前言

詞謂之“音樂文學”,雖自兩宋之後歌法情致無從展現,但於詞中句法、韻位之特有安排,故在吟哦慢頌中終歸能想見“倚聲而歌”的依稀面貌。即所謂“讀先生之詞,於文字之外,須更味其音律。今其聲雖亡,讀其詞者,猶覺拗怒之中,自饒和婉,曼聲促節,繁會相宣,清濁抑揚,轆轤交往,兩宋之間,一人而已”(王國維《清真先生遺事》)

"

前言

詞謂之“音樂文學”,雖自兩宋之後歌法情致無從展現,但於詞中句法、韻位之特有安排,故在吟哦慢頌中終歸能想見“倚聲而歌”的依稀面貌。即所謂“讀先生之詞,於文字之外,須更味其音律。今其聲雖亡,讀其詞者,猶覺拗怒之中,自饒和婉,曼聲促節,繁會相宣,清濁抑揚,轆轤交往,兩宋之間,一人而已”(王國維《清真先生遺事》)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又因樂譜保存的關係、以及換代樂崩的慣例,今人學論古樂已失全貌,僅能從只鱗片爪的零碎筆記內管中窺豹。故筆者論及詞中表情,亦是十餘年一孔之經驗與諸前賢照應所得,不敢要定圭臬,但自許謬誤未遠。

近律小令中句式與表情之關係

龍榆生先生論及聲情變化有《詞學十講》一書,可謂近人於詞律研究之峰值,然筆者梳理詞學聲情配合之時,尤覺得龍先生概以小令長調,平韻仄韻之分法尤為不妥。須知,詞體之變化尤隨音樂旋律之複雜而複雜,故由易及難的闡述,當以近律小令與拗體小令而分,更為明晰。

"

前言

詞謂之“音樂文學”,雖自兩宋之後歌法情致無從展現,但於詞中句法、韻位之特有安排,故在吟哦慢頌中終歸能想見“倚聲而歌”的依稀面貌。即所謂“讀先生之詞,於文字之外,須更味其音律。今其聲雖亡,讀其詞者,猶覺拗怒之中,自饒和婉,曼聲促節,繁會相宣,清濁抑揚,轆轤交往,兩宋之間,一人而已”(王國維《清真先生遺事》)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又因樂譜保存的關係、以及換代樂崩的慣例,今人學論古樂已失全貌,僅能從只鱗片爪的零碎筆記內管中窺豹。故筆者論及詞中表情,亦是十餘年一孔之經驗與諸前賢照應所得,不敢要定圭臬,但自許謬誤未遠。

近律小令中句式與表情之關係

龍榆生先生論及聲情變化有《詞學十講》一書,可謂近人於詞律研究之峰值,然筆者梳理詞學聲情配合之時,尤覺得龍先生概以小令長調,平韻仄韻之分法尤為不妥。須知,詞體之變化尤隨音樂旋律之複雜而複雜,故由易及難的闡述,當以近律小令與拗體小令而分,更為明晰。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 唐人以律句入歌詞之淵源

隋唐五代之小令,句法都近於律句(詳論見前文詞藝錄丨隋唐令詞與近體詩之關係),中間或有三、四字句法參雜,但並非旋律中之緊要處,大體多為“嗬嗬嗬”之類的和聲填實字。(“樂府只是詩,中間卻添許多泛聲。後來人怕失了那些聲,逐一聲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今曲子便是。”《朱子類語》)

"

前言

詞謂之“音樂文學”,雖自兩宋之後歌法情致無從展現,但於詞中句法、韻位之特有安排,故在吟哦慢頌中終歸能想見“倚聲而歌”的依稀面貌。即所謂“讀先生之詞,於文字之外,須更味其音律。今其聲雖亡,讀其詞者,猶覺拗怒之中,自饒和婉,曼聲促節,繁會相宣,清濁抑揚,轆轤交往,兩宋之間,一人而已”(王國維《清真先生遺事》)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又因樂譜保存的關係、以及換代樂崩的慣例,今人學論古樂已失全貌,僅能從只鱗片爪的零碎筆記內管中窺豹。故筆者論及詞中表情,亦是十餘年一孔之經驗與諸前賢照應所得,不敢要定圭臬,但自許謬誤未遠。

近律小令中句式與表情之關係

龍榆生先生論及聲情變化有《詞學十講》一書,可謂近人於詞律研究之峰值,然筆者梳理詞學聲情配合之時,尤覺得龍先生概以小令長調,平韻仄韻之分法尤為不妥。須知,詞體之變化尤隨音樂旋律之複雜而複雜,故由易及難的闡述,當以近律小令與拗體小令而分,更為明晰。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 唐人以律句入歌詞之淵源

隋唐五代之小令,句法都近於律句(詳論見前文詞藝錄丨隋唐令詞與近體詩之關係),中間或有三、四字句法參雜,但並非旋律中之緊要處,大體多為“嗬嗬嗬”之類的和聲填實字。(“樂府只是詩,中間卻添許多泛聲。後來人怕失了那些聲,逐一聲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今曲子便是。”《朱子類語》)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隋煬帝作之《紀遼東》

也正因此,詞雖自隋代(據考證,《樂府詩集》中隋煬帝及其臣王胄同作之《紀遼東》所傳最早)而起,但唐一代文人大多都自持身份,因作者、曲調鄙陋而不肯裂制新詞(自開元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舊唐書》),伶人歌女便為泛聲“實字”而取詩名而成。

"

前言

詞謂之“音樂文學”,雖自兩宋之後歌法情致無從展現,但於詞中句法、韻位之特有安排,故在吟哦慢頌中終歸能想見“倚聲而歌”的依稀面貌。即所謂“讀先生之詞,於文字之外,須更味其音律。今其聲雖亡,讀其詞者,猶覺拗怒之中,自饒和婉,曼聲促節,繁會相宣,清濁抑揚,轆轤交往,兩宋之間,一人而已”(王國維《清真先生遺事》)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又因樂譜保存的關係、以及換代樂崩的慣例,今人學論古樂已失全貌,僅能從只鱗片爪的零碎筆記內管中窺豹。故筆者論及詞中表情,亦是十餘年一孔之經驗與諸前賢照應所得,不敢要定圭臬,但自許謬誤未遠。

近律小令中句式與表情之關係

龍榆生先生論及聲情變化有《詞學十講》一書,可謂近人於詞律研究之峰值,然筆者梳理詞學聲情配合之時,尤覺得龍先生概以小令長調,平韻仄韻之分法尤為不妥。須知,詞體之變化尤隨音樂旋律之複雜而複雜,故由易及難的闡述,當以近律小令與拗體小令而分,更為明晰。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 唐人以律句入歌詞之淵源

隋唐五代之小令,句法都近於律句(詳論見前文詞藝錄丨隋唐令詞與近體詩之關係),中間或有三、四字句法參雜,但並非旋律中之緊要處,大體多為“嗬嗬嗬”之類的和聲填實字。(“樂府只是詩,中間卻添許多泛聲。後來人怕失了那些聲,逐一聲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今曲子便是。”《朱子類語》)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隋煬帝作之《紀遼東》

也正因此,詞雖自隋代(據考證,《樂府詩集》中隋煬帝及其臣王胄同作之《紀遼東》所傳最早)而起,但唐一代文人大多都自持身份,因作者、曲調鄙陋而不肯裂制新詞(自開元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舊唐書》),伶人歌女便為泛聲“實字”而取詩名而成。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重修真傳琴譜》有記王維《渭城區》變化如下:

“此唐王維作也。後世術之,或句句三疊,而今為詞,只用第三句三疊。如曰,靑山無數,白雲無數,淺水蘆花無數,是又變而為詞三疊也”

其中“以詩入歌詞”時為句句三疊;又為詞時則“第三句三疊”便是“取名人詩篇,為加“泛聲”合之弦管”之典例。

"

前言

詞謂之“音樂文學”,雖自兩宋之後歌法情致無從展現,但於詞中句法、韻位之特有安排,故在吟哦慢頌中終歸能想見“倚聲而歌”的依稀面貌。即所謂“讀先生之詞,於文字之外,須更味其音律。今其聲雖亡,讀其詞者,猶覺拗怒之中,自饒和婉,曼聲促節,繁會相宣,清濁抑揚,轆轤交往,兩宋之間,一人而已”(王國維《清真先生遺事》)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又因樂譜保存的關係、以及換代樂崩的慣例,今人學論古樂已失全貌,僅能從只鱗片爪的零碎筆記內管中窺豹。故筆者論及詞中表情,亦是十餘年一孔之經驗與諸前賢照應所得,不敢要定圭臬,但自許謬誤未遠。

近律小令中句式與表情之關係

龍榆生先生論及聲情變化有《詞學十講》一書,可謂近人於詞律研究之峰值,然筆者梳理詞學聲情配合之時,尤覺得龍先生概以小令長調,平韻仄韻之分法尤為不妥。須知,詞體之變化尤隨音樂旋律之複雜而複雜,故由易及難的闡述,當以近律小令與拗體小令而分,更為明晰。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 唐人以律句入歌詞之淵源

隋唐五代之小令,句法都近於律句(詳論見前文詞藝錄丨隋唐令詞與近體詩之關係),中間或有三、四字句法參雜,但並非旋律中之緊要處,大體多為“嗬嗬嗬”之類的和聲填實字。(“樂府只是詩,中間卻添許多泛聲。後來人怕失了那些聲,逐一聲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今曲子便是。”《朱子類語》)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隋煬帝作之《紀遼東》

也正因此,詞雖自隋代(據考證,《樂府詩集》中隋煬帝及其臣王胄同作之《紀遼東》所傳最早)而起,但唐一代文人大多都自持身份,因作者、曲調鄙陋而不肯裂制新詞(自開元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舊唐書》),伶人歌女便為泛聲“實字”而取詩名而成。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重修真傳琴譜》有記王維《渭城區》變化如下:

“此唐王維作也。後世術之,或句句三疊,而今為詞,只用第三句三疊。如曰,靑山無數,白雲無數,淺水蘆花無數,是又變而為詞三疊也”

其中“以詩入歌詞”時為句句三疊;又為詞時則“第三句三疊”便是“取名人詩篇,為加“泛聲”合之弦管”之典例。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故由上因,唐代令詞發展極為凝滯,無文人潤色而難登大雅;多民間裂制又鮮能傳續,此種境況唯劉禹錫、白居易等人出後方有改觀,此論前文也有綜述,詳見:詞藝錄丨五代詞至宋初詞之詞體遞變


  • 律句小令聲情近似律詩

律句小令之前身即為依民間曲牌而形成的七言絕句,《劉夢得外集》有記載雲:“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又歐陽炯《花間集序》所謂:“在明皇朝,則有李太白之應制《清平樂調》四首”

清平調詞三首其一(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尤其是劉禹錫之《竹枝詞》,雖是絕句體,但其中音節、強調皆是“志土風而詳習尚”的民歌風情:

竹枝詞其一(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

前言

詞謂之“音樂文學”,雖自兩宋之後歌法情致無從展現,但於詞中句法、韻位之特有安排,故在吟哦慢頌中終歸能想見“倚聲而歌”的依稀面貌。即所謂“讀先生之詞,於文字之外,須更味其音律。今其聲雖亡,讀其詞者,猶覺拗怒之中,自饒和婉,曼聲促節,繁會相宣,清濁抑揚,轆轤交往,兩宋之間,一人而已”(王國維《清真先生遺事》)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又因樂譜保存的關係、以及換代樂崩的慣例,今人學論古樂已失全貌,僅能從只鱗片爪的零碎筆記內管中窺豹。故筆者論及詞中表情,亦是十餘年一孔之經驗與諸前賢照應所得,不敢要定圭臬,但自許謬誤未遠。

近律小令中句式與表情之關係

龍榆生先生論及聲情變化有《詞學十講》一書,可謂近人於詞律研究之峰值,然筆者梳理詞學聲情配合之時,尤覺得龍先生概以小令長調,平韻仄韻之分法尤為不妥。須知,詞體之變化尤隨音樂旋律之複雜而複雜,故由易及難的闡述,當以近律小令與拗體小令而分,更為明晰。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 唐人以律句入歌詞之淵源

隋唐五代之小令,句法都近於律句(詳論見前文詞藝錄丨隋唐令詞與近體詩之關係),中間或有三、四字句法參雜,但並非旋律中之緊要處,大體多為“嗬嗬嗬”之類的和聲填實字。(“樂府只是詩,中間卻添許多泛聲。後來人怕失了那些聲,逐一聲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今曲子便是。”《朱子類語》)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隋煬帝作之《紀遼東》

也正因此,詞雖自隋代(據考證,《樂府詩集》中隋煬帝及其臣王胄同作之《紀遼東》所傳最早)而起,但唐一代文人大多都自持身份,因作者、曲調鄙陋而不肯裂制新詞(自開元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舊唐書》),伶人歌女便為泛聲“實字”而取詩名而成。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重修真傳琴譜》有記王維《渭城區》變化如下:

“此唐王維作也。後世術之,或句句三疊,而今為詞,只用第三句三疊。如曰,靑山無數,白雲無數,淺水蘆花無數,是又變而為詞三疊也”

其中“以詩入歌詞”時為句句三疊;又為詞時則“第三句三疊”便是“取名人詩篇,為加“泛聲”合之弦管”之典例。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故由上因,唐代令詞發展極為凝滯,無文人潤色而難登大雅;多民間裂制又鮮能傳續,此種境況唯劉禹錫、白居易等人出後方有改觀,此論前文也有綜述,詳見:詞藝錄丨五代詞至宋初詞之詞體遞變


  • 律句小令聲情近似律詩

律句小令之前身即為依民間曲牌而形成的七言絕句,《劉夢得外集》有記載雲:“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又歐陽炯《花間集序》所謂:“在明皇朝,則有李太白之應制《清平樂調》四首”

清平調詞三首其一(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尤其是劉禹錫之《竹枝詞》,雖是絕句體,但其中音節、強調皆是“志土風而詳習尚”的民歌風情:

竹枝詞其一(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近律小令濫觴於此,而其中對於音樂的搭配,僅是“詩句式酌加增減,期與雜曲小令的節拍相應”(《詞學十講》),但我們尤為注意的是,五七言詩的音樂性自魏晉、齊樑時期而不存,故竟陵八友開“永明體”之先河,雖提出“四聲八病”之說,但僅是作為“約句準篇,回忌聲病”的吟詠之用,而非與曲調相結合,甚至於後來學詩者都是“知四聲,而不用四聲”(《南史.沈約傳》:帝問周捨曰:“何謂四聲?”曰:“天子聖哲是也。”

"

前言

詞謂之“音樂文學”,雖自兩宋之後歌法情致無從展現,但於詞中句法、韻位之特有安排,故在吟哦慢頌中終歸能想見“倚聲而歌”的依稀面貌。即所謂“讀先生之詞,於文字之外,須更味其音律。今其聲雖亡,讀其詞者,猶覺拗怒之中,自饒和婉,曼聲促節,繁會相宣,清濁抑揚,轆轤交往,兩宋之間,一人而已”(王國維《清真先生遺事》)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又因樂譜保存的關係、以及換代樂崩的慣例,今人學論古樂已失全貌,僅能從只鱗片爪的零碎筆記內管中窺豹。故筆者論及詞中表情,亦是十餘年一孔之經驗與諸前賢照應所得,不敢要定圭臬,但自許謬誤未遠。

近律小令中句式與表情之關係

龍榆生先生論及聲情變化有《詞學十講》一書,可謂近人於詞律研究之峰值,然筆者梳理詞學聲情配合之時,尤覺得龍先生概以小令長調,平韻仄韻之分法尤為不妥。須知,詞體之變化尤隨音樂旋律之複雜而複雜,故由易及難的闡述,當以近律小令與拗體小令而分,更為明晰。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 唐人以律句入歌詞之淵源

隋唐五代之小令,句法都近於律句(詳論見前文詞藝錄丨隋唐令詞與近體詩之關係),中間或有三、四字句法參雜,但並非旋律中之緊要處,大體多為“嗬嗬嗬”之類的和聲填實字。(“樂府只是詩,中間卻添許多泛聲。後來人怕失了那些聲,逐一聲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今曲子便是。”《朱子類語》)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隋煬帝作之《紀遼東》

也正因此,詞雖自隋代(據考證,《樂府詩集》中隋煬帝及其臣王胄同作之《紀遼東》所傳最早)而起,但唐一代文人大多都自持身份,因作者、曲調鄙陋而不肯裂制新詞(自開元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舊唐書》),伶人歌女便為泛聲“實字”而取詩名而成。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重修真傳琴譜》有記王維《渭城區》變化如下:

“此唐王維作也。後世術之,或句句三疊,而今為詞,只用第三句三疊。如曰,靑山無數,白雲無數,淺水蘆花無數,是又變而為詞三疊也”

其中“以詩入歌詞”時為句句三疊;又為詞時則“第三句三疊”便是“取名人詩篇,為加“泛聲”合之弦管”之典例。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故由上因,唐代令詞發展極為凝滯,無文人潤色而難登大雅;多民間裂制又鮮能傳續,此種境況唯劉禹錫、白居易等人出後方有改觀,此論前文也有綜述,詳見:詞藝錄丨五代詞至宋初詞之詞體遞變


  • 律句小令聲情近似律詩

律句小令之前身即為依民間曲牌而形成的七言絕句,《劉夢得外集》有記載雲:“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又歐陽炯《花間集序》所謂:“在明皇朝,則有李太白之應制《清平樂調》四首”

清平調詞三首其一(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尤其是劉禹錫之《竹枝詞》,雖是絕句體,但其中音節、強調皆是“志土風而詳習尚”的民歌風情:

竹枝詞其一(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近律小令濫觴於此,而其中對於音樂的搭配,僅是“詩句式酌加增減,期與雜曲小令的節拍相應”(《詞學十講》),但我們尤為注意的是,五七言詩的音樂性自魏晉、齊樑時期而不存,故竟陵八友開“永明體”之先河,雖提出“四聲八病”之說,但僅是作為“約句準篇,回忌聲病”的吟詠之用,而非與曲調相結合,甚至於後來學詩者都是“知四聲,而不用四聲”(《南史.沈約傳》:帝問周捨曰:“何謂四聲?”曰:“天子聖哲是也。”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因此,隨傳近體絕句的近律令詞,其詞格律尚不嚴謹,故能表現的感情也比較豐富。如唐曲《江城子》中,可以表現豪放疏狂的聲情如蘇軾詞: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蘇軾

又可以表現惆悵傷情的聲情如秦觀詞: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江城子》秦觀

為何呢?因為《江城子》這個詞牌雖然句式參差,但在主旋律中卻多以五、七言律句為主;其韻位安排,除去攤破的三字句處,又呈現出“隔句一協”這種“奇偶相生”的和諧規律,所以其中能表現何種聲情便只如近體詩一般只受到韻部的限制罷了,如《江城子》一類之近律小詞又有《鷓鴣天》、《浣溪沙》、《臨江仙》等皆如此。

近律小令韻部與四聲之關係

  • 韻部與句中的四聲用法不同

雖元稹在《樂府古題序》表示歌詞要“因聲以度詞,審調以節唱,句度短長之數,聲韻平上之差,莫不由之準度”,但實際上在近律令詞中,這種對於“平上之差”大多僅用在韻部,而非句中。

"

前言

詞謂之“音樂文學”,雖自兩宋之後歌法情致無從展現,但於詞中句法、韻位之特有安排,故在吟哦慢頌中終歸能想見“倚聲而歌”的依稀面貌。即所謂“讀先生之詞,於文字之外,須更味其音律。今其聲雖亡,讀其詞者,猶覺拗怒之中,自饒和婉,曼聲促節,繁會相宣,清濁抑揚,轆轤交往,兩宋之間,一人而已”(王國維《清真先生遺事》)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又因樂譜保存的關係、以及換代樂崩的慣例,今人學論古樂已失全貌,僅能從只鱗片爪的零碎筆記內管中窺豹。故筆者論及詞中表情,亦是十餘年一孔之經驗與諸前賢照應所得,不敢要定圭臬,但自許謬誤未遠。

近律小令中句式與表情之關係

龍榆生先生論及聲情變化有《詞學十講》一書,可謂近人於詞律研究之峰值,然筆者梳理詞學聲情配合之時,尤覺得龍先生概以小令長調,平韻仄韻之分法尤為不妥。須知,詞體之變化尤隨音樂旋律之複雜而複雜,故由易及難的闡述,當以近律小令與拗體小令而分,更為明晰。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 唐人以律句入歌詞之淵源

隋唐五代之小令,句法都近於律句(詳論見前文詞藝錄丨隋唐令詞與近體詩之關係),中間或有三、四字句法參雜,但並非旋律中之緊要處,大體多為“嗬嗬嗬”之類的和聲填實字。(“樂府只是詩,中間卻添許多泛聲。後來人怕失了那些聲,逐一聲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今曲子便是。”《朱子類語》)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隋煬帝作之《紀遼東》

也正因此,詞雖自隋代(據考證,《樂府詩集》中隋煬帝及其臣王胄同作之《紀遼東》所傳最早)而起,但唐一代文人大多都自持身份,因作者、曲調鄙陋而不肯裂制新詞(自開元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舊唐書》),伶人歌女便為泛聲“實字”而取詩名而成。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重修真傳琴譜》有記王維《渭城區》變化如下:

“此唐王維作也。後世術之,或句句三疊,而今為詞,只用第三句三疊。如曰,靑山無數,白雲無數,淺水蘆花無數,是又變而為詞三疊也”

其中“以詩入歌詞”時為句句三疊;又為詞時則“第三句三疊”便是“取名人詩篇,為加“泛聲”合之弦管”之典例。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故由上因,唐代令詞發展極為凝滯,無文人潤色而難登大雅;多民間裂制又鮮能傳續,此種境況唯劉禹錫、白居易等人出後方有改觀,此論前文也有綜述,詳見:詞藝錄丨五代詞至宋初詞之詞體遞變


  • 律句小令聲情近似律詩

律句小令之前身即為依民間曲牌而形成的七言絕句,《劉夢得外集》有記載雲:“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又歐陽炯《花間集序》所謂:“在明皇朝,則有李太白之應制《清平樂調》四首”

清平調詞三首其一(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尤其是劉禹錫之《竹枝詞》,雖是絕句體,但其中音節、強調皆是“志土風而詳習尚”的民歌風情:

竹枝詞其一(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近律小令濫觴於此,而其中對於音樂的搭配,僅是“詩句式酌加增減,期與雜曲小令的節拍相應”(《詞學十講》),但我們尤為注意的是,五七言詩的音樂性自魏晉、齊樑時期而不存,故竟陵八友開“永明體”之先河,雖提出“四聲八病”之說,但僅是作為“約句準篇,回忌聲病”的吟詠之用,而非與曲調相結合,甚至於後來學詩者都是“知四聲,而不用四聲”(《南史.沈約傳》:帝問周捨曰:“何謂四聲?”曰:“天子聖哲是也。”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因此,隨傳近體絕句的近律令詞,其詞格律尚不嚴謹,故能表現的感情也比較豐富。如唐曲《江城子》中,可以表現豪放疏狂的聲情如蘇軾詞: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蘇軾

又可以表現惆悵傷情的聲情如秦觀詞: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江城子》秦觀

為何呢?因為《江城子》這個詞牌雖然句式參差,但在主旋律中卻多以五、七言律句為主;其韻位安排,除去攤破的三字句處,又呈現出“隔句一協”這種“奇偶相生”的和諧規律,所以其中能表現何種聲情便只如近體詩一般只受到韻部的限制罷了,如《江城子》一類之近律小詞又有《鷓鴣天》、《浣溪沙》、《臨江仙》等皆如此。

近律小令韻部與四聲之關係

  • 韻部與句中的四聲用法不同

雖元稹在《樂府古題序》表示歌詞要“因聲以度詞,審調以節唱,句度短長之數,聲韻平上之差,莫不由之準度”,但實際上在近律令詞中,這種對於“平上之差”大多僅用在韻部,而非句中。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詞韻的分類是將平、入聲獨用,而上、去聲通用。如上聲與去聲通在一韻部中;入聲如十五部中屋、沃;十六部中覺、藥等則互相獨立使用;同時李清照在《詞論》中也提出了四聲在韻部中講究:“《玉樓春》本押平聲韻,有押去聲,又押入聲。本押仄聲韻,如押上聲則協;如押入聲,則不可歌矣”

玉樓朱閣橫金鎖,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墮。●朝雲聚散真無那!百歲相看能幾個?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玉樓春》晏殊

同時,還有此特點的則是《青玉案》,《青玉案》因句腳仄聲過密,也有“上去通押,不宜用入聲”之聲韻特性:

凌波不過橫塘,但目送、芳塵。錦瑟年華誰與?月橋花院,瑣窗朱,只有春知。●飛雲冉冉蘅皋,彩筆新題斷腸。若問閒情都幾?一川菸草,滿城風,梅子黃時。《青玉案》賀鑄

以上,我們看近律令詞的“倚聲之途”,則先起於韻部,即:四聲在句中止以聲論,即平仄相對;而四聲在韻部處,則以歌論,即分上去入。

"

前言

詞謂之“音樂文學”,雖自兩宋之後歌法情致無從展現,但於詞中句法、韻位之特有安排,故在吟哦慢頌中終歸能想見“倚聲而歌”的依稀面貌。即所謂“讀先生之詞,於文字之外,須更味其音律。今其聲雖亡,讀其詞者,猶覺拗怒之中,自饒和婉,曼聲促節,繁會相宣,清濁抑揚,轆轤交往,兩宋之間,一人而已”(王國維《清真先生遺事》)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又因樂譜保存的關係、以及換代樂崩的慣例,今人學論古樂已失全貌,僅能從只鱗片爪的零碎筆記內管中窺豹。故筆者論及詞中表情,亦是十餘年一孔之經驗與諸前賢照應所得,不敢要定圭臬,但自許謬誤未遠。

近律小令中句式與表情之關係

龍榆生先生論及聲情變化有《詞學十講》一書,可謂近人於詞律研究之峰值,然筆者梳理詞學聲情配合之時,尤覺得龍先生概以小令長調,平韻仄韻之分法尤為不妥。須知,詞體之變化尤隨音樂旋律之複雜而複雜,故由易及難的闡述,當以近律小令與拗體小令而分,更為明晰。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 唐人以律句入歌詞之淵源

隋唐五代之小令,句法都近於律句(詳論見前文詞藝錄丨隋唐令詞與近體詩之關係),中間或有三、四字句法參雜,但並非旋律中之緊要處,大體多為“嗬嗬嗬”之類的和聲填實字。(“樂府只是詩,中間卻添許多泛聲。後來人怕失了那些聲,逐一聲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今曲子便是。”《朱子類語》)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隋煬帝作之《紀遼東》

也正因此,詞雖自隋代(據考證,《樂府詩集》中隋煬帝及其臣王胄同作之《紀遼東》所傳最早)而起,但唐一代文人大多都自持身份,因作者、曲調鄙陋而不肯裂制新詞(自開元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舊唐書》),伶人歌女便為泛聲“實字”而取詩名而成。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重修真傳琴譜》有記王維《渭城區》變化如下:

“此唐王維作也。後世術之,或句句三疊,而今為詞,只用第三句三疊。如曰,靑山無數,白雲無數,淺水蘆花無數,是又變而為詞三疊也”

其中“以詩入歌詞”時為句句三疊;又為詞時則“第三句三疊”便是“取名人詩篇,為加“泛聲”合之弦管”之典例。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故由上因,唐代令詞發展極為凝滯,無文人潤色而難登大雅;多民間裂制又鮮能傳續,此種境況唯劉禹錫、白居易等人出後方有改觀,此論前文也有綜述,詳見:詞藝錄丨五代詞至宋初詞之詞體遞變


  • 律句小令聲情近似律詩

律句小令之前身即為依民間曲牌而形成的七言絕句,《劉夢得外集》有記載雲:“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又歐陽炯《花間集序》所謂:“在明皇朝,則有李太白之應制《清平樂調》四首”

清平調詞三首其一(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尤其是劉禹錫之《竹枝詞》,雖是絕句體,但其中音節、強調皆是“志土風而詳習尚”的民歌風情:

竹枝詞其一(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近律小令濫觴於此,而其中對於音樂的搭配,僅是“詩句式酌加增減,期與雜曲小令的節拍相應”(《詞學十講》),但我們尤為注意的是,五七言詩的音樂性自魏晉、齊樑時期而不存,故竟陵八友開“永明體”之先河,雖提出“四聲八病”之說,但僅是作為“約句準篇,回忌聲病”的吟詠之用,而非與曲調相結合,甚至於後來學詩者都是“知四聲,而不用四聲”(《南史.沈約傳》:帝問周捨曰:“何謂四聲?”曰:“天子聖哲是也。”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因此,隨傳近體絕句的近律令詞,其詞格律尚不嚴謹,故能表現的感情也比較豐富。如唐曲《江城子》中,可以表現豪放疏狂的聲情如蘇軾詞: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蘇軾

又可以表現惆悵傷情的聲情如秦觀詞: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江城子》秦觀

為何呢?因為《江城子》這個詞牌雖然句式參差,但在主旋律中卻多以五、七言律句為主;其韻位安排,除去攤破的三字句處,又呈現出“隔句一協”這種“奇偶相生”的和諧規律,所以其中能表現何種聲情便只如近體詩一般只受到韻部的限制罷了,如《江城子》一類之近律小詞又有《鷓鴣天》、《浣溪沙》、《臨江仙》等皆如此。

近律小令韻部與四聲之關係

  • 韻部與句中的四聲用法不同

雖元稹在《樂府古題序》表示歌詞要“因聲以度詞,審調以節唱,句度短長之數,聲韻平上之差,莫不由之準度”,但實際上在近律令詞中,這種對於“平上之差”大多僅用在韻部,而非句中。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詞韻的分類是將平、入聲獨用,而上、去聲通用。如上聲與去聲通在一韻部中;入聲如十五部中屋、沃;十六部中覺、藥等則互相獨立使用;同時李清照在《詞論》中也提出了四聲在韻部中講究:“《玉樓春》本押平聲韻,有押去聲,又押入聲。本押仄聲韻,如押上聲則協;如押入聲,則不可歌矣”

玉樓朱閣橫金鎖,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墮。●朝雲聚散真無那!百歲相看能幾個?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玉樓春》晏殊

同時,還有此特點的則是《青玉案》,《青玉案》因句腳仄聲過密,也有“上去通押,不宜用入聲”之聲韻特性:

凌波不過橫塘,但目送、芳塵。錦瑟年華誰與?月橋花院,瑣窗朱,只有春知。●飛雲冉冉蘅皋,彩筆新題斷腸。若問閒情都幾?一川菸草,滿城風,梅子黃時。《青玉案》賀鑄

以上,我們看近律令詞的“倚聲之途”,則先起於韻部,即:四聲在句中止以聲論,即平仄相對;而四聲在韻部處,則以歌論,即分上去入。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 四聲的聲情特性

其中的聲情表達,亦因平上去入四聲音節變化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面貌。《詞律》中特拈出上聲、去聲之差,即“上聲舒徐和軟,其腔低;去聲激厲勁遠,其腔高”;又《篇韻貫珠集·玉鑰匙歌訣》中提出“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

前言

詞謂之“音樂文學”,雖自兩宋之後歌法情致無從展現,但於詞中句法、韻位之特有安排,故在吟哦慢頌中終歸能想見“倚聲而歌”的依稀面貌。即所謂“讀先生之詞,於文字之外,須更味其音律。今其聲雖亡,讀其詞者,猶覺拗怒之中,自饒和婉,曼聲促節,繁會相宣,清濁抑揚,轆轤交往,兩宋之間,一人而已”(王國維《清真先生遺事》)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又因樂譜保存的關係、以及換代樂崩的慣例,今人學論古樂已失全貌,僅能從只鱗片爪的零碎筆記內管中窺豹。故筆者論及詞中表情,亦是十餘年一孔之經驗與諸前賢照應所得,不敢要定圭臬,但自許謬誤未遠。

近律小令中句式與表情之關係

龍榆生先生論及聲情變化有《詞學十講》一書,可謂近人於詞律研究之峰值,然筆者梳理詞學聲情配合之時,尤覺得龍先生概以小令長調,平韻仄韻之分法尤為不妥。須知,詞體之變化尤隨音樂旋律之複雜而複雜,故由易及難的闡述,當以近律小令與拗體小令而分,更為明晰。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 唐人以律句入歌詞之淵源

隋唐五代之小令,句法都近於律句(詳論見前文詞藝錄丨隋唐令詞與近體詩之關係),中間或有三、四字句法參雜,但並非旋律中之緊要處,大體多為“嗬嗬嗬”之類的和聲填實字。(“樂府只是詩,中間卻添許多泛聲。後來人怕失了那些聲,逐一聲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今曲子便是。”《朱子類語》)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隋煬帝作之《紀遼東》

也正因此,詞雖自隋代(據考證,《樂府詩集》中隋煬帝及其臣王胄同作之《紀遼東》所傳最早)而起,但唐一代文人大多都自持身份,因作者、曲調鄙陋而不肯裂制新詞(自開元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舊唐書》),伶人歌女便為泛聲“實字”而取詩名而成。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重修真傳琴譜》有記王維《渭城區》變化如下:

“此唐王維作也。後世術之,或句句三疊,而今為詞,只用第三句三疊。如曰,靑山無數,白雲無數,淺水蘆花無數,是又變而為詞三疊也”

其中“以詩入歌詞”時為句句三疊;又為詞時則“第三句三疊”便是“取名人詩篇,為加“泛聲”合之弦管”之典例。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故由上因,唐代令詞發展極為凝滯,無文人潤色而難登大雅;多民間裂制又鮮能傳續,此種境況唯劉禹錫、白居易等人出後方有改觀,此論前文也有綜述,詳見:詞藝錄丨五代詞至宋初詞之詞體遞變


  • 律句小令聲情近似律詩

律句小令之前身即為依民間曲牌而形成的七言絕句,《劉夢得外集》有記載雲:“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又歐陽炯《花間集序》所謂:“在明皇朝,則有李太白之應制《清平樂調》四首”

清平調詞三首其一(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尤其是劉禹錫之《竹枝詞》,雖是絕句體,但其中音節、強調皆是“志土風而詳習尚”的民歌風情:

竹枝詞其一(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近律小令濫觴於此,而其中對於音樂的搭配,僅是“詩句式酌加增減,期與雜曲小令的節拍相應”(《詞學十講》),但我們尤為注意的是,五七言詩的音樂性自魏晉、齊樑時期而不存,故竟陵八友開“永明體”之先河,雖提出“四聲八病”之說,但僅是作為“約句準篇,回忌聲病”的吟詠之用,而非與曲調相結合,甚至於後來學詩者都是“知四聲,而不用四聲”(《南史.沈約傳》:帝問周捨曰:“何謂四聲?”曰:“天子聖哲是也。”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因此,隨傳近體絕句的近律令詞,其詞格律尚不嚴謹,故能表現的感情也比較豐富。如唐曲《江城子》中,可以表現豪放疏狂的聲情如蘇軾詞: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蘇軾

又可以表現惆悵傷情的聲情如秦觀詞: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江城子》秦觀

為何呢?因為《江城子》這個詞牌雖然句式參差,但在主旋律中卻多以五、七言律句為主;其韻位安排,除去攤破的三字句處,又呈現出“隔句一協”這種“奇偶相生”的和諧規律,所以其中能表現何種聲情便只如近體詩一般只受到韻部的限制罷了,如《江城子》一類之近律小詞又有《鷓鴣天》、《浣溪沙》、《臨江仙》等皆如此。

近律小令韻部與四聲之關係

  • 韻部與句中的四聲用法不同

雖元稹在《樂府古題序》表示歌詞要“因聲以度詞,審調以節唱,句度短長之數,聲韻平上之差,莫不由之準度”,但實際上在近律令詞中,這種對於“平上之差”大多僅用在韻部,而非句中。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詞韻的分類是將平、入聲獨用,而上、去聲通用。如上聲與去聲通在一韻部中;入聲如十五部中屋、沃;十六部中覺、藥等則互相獨立使用;同時李清照在《詞論》中也提出了四聲在韻部中講究:“《玉樓春》本押平聲韻,有押去聲,又押入聲。本押仄聲韻,如押上聲則協;如押入聲,則不可歌矣”

玉樓朱閣橫金鎖,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墮。●朝雲聚散真無那!百歲相看能幾個?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玉樓春》晏殊

同時,還有此特點的則是《青玉案》,《青玉案》因句腳仄聲過密,也有“上去通押,不宜用入聲”之聲韻特性:

凌波不過橫塘,但目送、芳塵。錦瑟年華誰與?月橋花院,瑣窗朱,只有春知。●飛雲冉冉蘅皋,彩筆新題斷腸。若問閒情都幾?一川菸草,滿城風,梅子黃時。《青玉案》賀鑄

以上,我們看近律令詞的“倚聲之途”,則先起於韻部,即:四聲在句中止以聲論,即平仄相對;而四聲在韻部處,則以歌論,即分上去入。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 四聲的聲情特性

其中的聲情表達,亦因平上去入四聲音節變化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面貌。《詞律》中特拈出上聲、去聲之差,即“上聲舒徐和軟,其腔低;去聲激厲勁遠,其腔高”;又《篇韻貫珠集·玉鑰匙歌訣》中提出“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篇韻貫珠集·

倘若將詞韻十九部更為細緻的區分聲情態度,非常困難。因為宋代關於樂律的記載並不多見,我們僅能從同為“音樂文學”的曲子中略微參看,如明人王驥德論曲中韻部如下:

各韻為聲,亦各不同。如“東鍾”之洪,“江陽”、“皆來”、“蕭豪”之響,“歌戈”、“家麻”之和,韻之最美聽者。“寒山”、“桓歡”、“先天”之雅,“庚青”之清,“尤侯”之幽,次之。“齊微”之弱,“魚模”之混,“真文”之緩,“車遮”之用雜入聲,又次之。“支思”之萎而不振,聽之令人不爽。至“侵尋”、“監鹹”、“廉纖”,開之則非其字,閉之則不宜口吻,勿多用可也。《方諸館曲律》卷三《雜論》第三十九上
"

前言

詞謂之“音樂文學”,雖自兩宋之後歌法情致無從展現,但於詞中句法、韻位之特有安排,故在吟哦慢頌中終歸能想見“倚聲而歌”的依稀面貌。即所謂“讀先生之詞,於文字之外,須更味其音律。今其聲雖亡,讀其詞者,猶覺拗怒之中,自饒和婉,曼聲促節,繁會相宣,清濁抑揚,轆轤交往,兩宋之間,一人而已”(王國維《清真先生遺事》)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又因樂譜保存的關係、以及換代樂崩的慣例,今人學論古樂已失全貌,僅能從只鱗片爪的零碎筆記內管中窺豹。故筆者論及詞中表情,亦是十餘年一孔之經驗與諸前賢照應所得,不敢要定圭臬,但自許謬誤未遠。

近律小令中句式與表情之關係

龍榆生先生論及聲情變化有《詞學十講》一書,可謂近人於詞律研究之峰值,然筆者梳理詞學聲情配合之時,尤覺得龍先生概以小令長調,平韻仄韻之分法尤為不妥。須知,詞體之變化尤隨音樂旋律之複雜而複雜,故由易及難的闡述,當以近律小令與拗體小令而分,更為明晰。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 唐人以律句入歌詞之淵源

隋唐五代之小令,句法都近於律句(詳論見前文詞藝錄丨隋唐令詞與近體詩之關係),中間或有三、四字句法參雜,但並非旋律中之緊要處,大體多為“嗬嗬嗬”之類的和聲填實字。(“樂府只是詩,中間卻添許多泛聲。後來人怕失了那些聲,逐一聲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今曲子便是。”《朱子類語》)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隋煬帝作之《紀遼東》

也正因此,詞雖自隋代(據考證,《樂府詩集》中隋煬帝及其臣王胄同作之《紀遼東》所傳最早)而起,但唐一代文人大多都自持身份,因作者、曲調鄙陋而不肯裂制新詞(自開元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舊唐書》),伶人歌女便為泛聲“實字”而取詩名而成。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重修真傳琴譜》有記王維《渭城區》變化如下:

“此唐王維作也。後世術之,或句句三疊,而今為詞,只用第三句三疊。如曰,靑山無數,白雲無數,淺水蘆花無數,是又變而為詞三疊也”

其中“以詩入歌詞”時為句句三疊;又為詞時則“第三句三疊”便是“取名人詩篇,為加“泛聲”合之弦管”之典例。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故由上因,唐代令詞發展極為凝滯,無文人潤色而難登大雅;多民間裂制又鮮能傳續,此種境況唯劉禹錫、白居易等人出後方有改觀,此論前文也有綜述,詳見:詞藝錄丨五代詞至宋初詞之詞體遞變


  • 律句小令聲情近似律詩

律句小令之前身即為依民間曲牌而形成的七言絕句,《劉夢得外集》有記載雲:“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又歐陽炯《花間集序》所謂:“在明皇朝,則有李太白之應制《清平樂調》四首”

清平調詞三首其一(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尤其是劉禹錫之《竹枝詞》,雖是絕句體,但其中音節、強調皆是“志土風而詳習尚”的民歌風情:

竹枝詞其一(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近律小令濫觴於此,而其中對於音樂的搭配,僅是“詩句式酌加增減,期與雜曲小令的節拍相應”(《詞學十講》),但我們尤為注意的是,五七言詩的音樂性自魏晉、齊樑時期而不存,故竟陵八友開“永明體”之先河,雖提出“四聲八病”之說,但僅是作為“約句準篇,回忌聲病”的吟詠之用,而非與曲調相結合,甚至於後來學詩者都是“知四聲,而不用四聲”(《南史.沈約傳》:帝問周捨曰:“何謂四聲?”曰:“天子聖哲是也。”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因此,隨傳近體絕句的近律令詞,其詞格律尚不嚴謹,故能表現的感情也比較豐富。如唐曲《江城子》中,可以表現豪放疏狂的聲情如蘇軾詞: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蘇軾

又可以表現惆悵傷情的聲情如秦觀詞: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江城子》秦觀

為何呢?因為《江城子》這個詞牌雖然句式參差,但在主旋律中卻多以五、七言律句為主;其韻位安排,除去攤破的三字句處,又呈現出“隔句一協”這種“奇偶相生”的和諧規律,所以其中能表現何種聲情便只如近體詩一般只受到韻部的限制罷了,如《江城子》一類之近律小詞又有《鷓鴣天》、《浣溪沙》、《臨江仙》等皆如此。

近律小令韻部與四聲之關係

  • 韻部與句中的四聲用法不同

雖元稹在《樂府古題序》表示歌詞要“因聲以度詞,審調以節唱,句度短長之數,聲韻平上之差,莫不由之準度”,但實際上在近律令詞中,這種對於“平上之差”大多僅用在韻部,而非句中。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詞韻的分類是將平、入聲獨用,而上、去聲通用。如上聲與去聲通在一韻部中;入聲如十五部中屋、沃;十六部中覺、藥等則互相獨立使用;同時李清照在《詞論》中也提出了四聲在韻部中講究:“《玉樓春》本押平聲韻,有押去聲,又押入聲。本押仄聲韻,如押上聲則協;如押入聲,則不可歌矣”

玉樓朱閣橫金鎖,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墮。●朝雲聚散真無那!百歲相看能幾個?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玉樓春》晏殊

同時,還有此特點的則是《青玉案》,《青玉案》因句腳仄聲過密,也有“上去通押,不宜用入聲”之聲韻特性:

凌波不過橫塘,但目送、芳塵。錦瑟年華誰與?月橋花院,瑣窗朱,只有春知。●飛雲冉冉蘅皋,彩筆新題斷腸。若問閒情都幾?一川菸草,滿城風,梅子黃時。《青玉案》賀鑄

以上,我們看近律令詞的“倚聲之途”,則先起於韻部,即:四聲在句中止以聲論,即平仄相對;而四聲在韻部處,則以歌論,即分上去入。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 四聲的聲情特性

其中的聲情表達,亦因平上去入四聲音節變化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面貌。《詞律》中特拈出上聲、去聲之差,即“上聲舒徐和軟,其腔低;去聲激厲勁遠,其腔高”;又《篇韻貫珠集·玉鑰匙歌訣》中提出“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篇韻貫珠集·

倘若將詞韻十九部更為細緻的區分聲情態度,非常困難。因為宋代關於樂律的記載並不多見,我們僅能從同為“音樂文學”的曲子中略微參看,如明人王驥德論曲中韻部如下:

各韻為聲,亦各不同。如“東鍾”之洪,“江陽”、“皆來”、“蕭豪”之響,“歌戈”、“家麻”之和,韻之最美聽者。“寒山”、“桓歡”、“先天”之雅,“庚青”之清,“尤侯”之幽,次之。“齊微”之弱,“魚模”之混,“真文”之緩,“車遮”之用雜入聲,又次之。“支思”之萎而不振,聽之令人不爽。至“侵尋”、“監鹹”、“廉纖”,開之則非其字,閉之則不宜口吻,勿多用可也。《方諸館曲律》卷三《雜論》第三十九上
詞藝錄丨論近律令詞中的“倚聲”之學

實際上,《方諸館曲律》中概念並不明確,多以“洪”、“美聽”、“不震”等相對籠統的說法來表述,同時所論述的聲情關係又以曲律為主,但我們結合《詞律》、《篇韻貫珠集》等論書參看,依然可以確定各韻部的聲情卻有不同,並且南宋音樂家張炎在《詞源》中也明確表示了,作詞中“韻部”的選擇亦是要點之一:

“作慢詞,看是甚題目。先擇曲名,然後命意。思其頭如何起,尾如何結,方始選韻,然後述曲”《詞源》

當然,張炎時期已在南宋,此時聲樂系統較之隋唐時期的“燕樂”旋律節奏更為複雜,相對應的聲律要求自然也就更為嚴謹,同時張炎所談的亦只是“長調慢詞”而非“近律小令”了。

結言

近律令詞因上述原因,聲情表達非常豐富多變,所以它們的“倚聲之學”並不複雜,甚至可以說並沒有特別的講究,故填此類小令更多的是體現在辭色章法中騰挪變化。

但反過來,只有瞭解到近律小令的這種明晰、簡單的變化之後,我們才能逐步漸入拗體令詞、長調慢詞中等聲律更為複雜繁瑣的“倚聲”學習中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