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好看的外表,但憑藉著有趣的靈魂,成為清朝的四部侍郎

如今隨著社會節奏不斷越來越快,人們提起顏值兩個字就會想到當紅的小鮮肉們比如易烊千璽、王源等,確實他們長的都挺好看,“顏值”高真的是一個大的加分點,無論是相親還是參加工作面試,外表都是一個很大的衡量標準。雖說如此,但也不能因為一個人長的醜陋而全盤否認他的才華,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位歷史上憑藉才華征服皇帝的“醜八怪”——劉鳳誥。

他沒有好看的外表,但憑藉著有趣的靈魂,成為清朝的四部侍郎

在歷史上,劉鳳誥,字丞牧,號金門,一號無廬,又號舊史氏。他是江西萍鄉人。。早年喪母,好學不倦。乾隆四十四年(1779)舉人。後曾出遊浙江、江蘇、安徽等地。據史書記載,此人是乾隆年間的進士,先後擔任過戶部、禮部、吏部、兵部四部侍郎,堪稱是一個全才。但恰恰是這位全才,卻長得不怎麼樣,還壞掉了一隻眼睛。劉鳳誥小時候就表現出了過人的聰慧,從小以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所以從小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沒多久以後就成了附近的一個小神童。

他沒有好看的外表,但憑藉著有趣的靈魂,成為清朝的四部侍郎

說起劉鳳誥的相貌,其實這一切並不是先天性的,這還有一個十分令人振奮的故事,據說是有一次劉鳳誥與同鄉小夥伴比試射箭,唰的一聲,這個箭直奔劉鳳誥而來,劉鳳誥一個沒注意,被箭射中了眼睛,後經過緊急救治才能保住性命,這件事對劉鳳誥打擊很大,但劉鳳誥也並沒有傷心多久,很快就從頹廢當中走了出來,這次巨大打擊並沒有泯滅他的鬥志,反而讓他更加鬥志昂揚,加緊學習詩詞書畫,豐富自己的學識。

他沒有好看的外表,但憑藉著有趣的靈魂,成為清朝的四部侍郎

事實證明,劉鳳誥是對的,當劉鳳誥年紀稍微大點時,他已經成為當地有名的大才子了,提起他人人都知道他有才華,自然而然時間一長,官府也知道了,但是因為長相原因(臉上的疤痕)始終沒有得到重用,好在劉鳳誥也並沒有放在心上,反而是像許多普通年輕人一樣,一頭扎進學術當中,他想用知識去改變自己一生的命運,同年在參加科舉考試之後,劉鳳誥像開了掛一樣一路所向披靡,殺出重圍。

他沒有好看的外表,但憑藉著有趣的靈魂,成為清朝的四部侍郎

只要自己努力,好運氣就會降臨,在劉鳳誥科舉寫文章的時候,因為視力不好,一直等到太陽快要落山了,劉鳳誥也沒有寫完答卷,按照考場上的規矩早就應該收取他的答卷,讓他早早回家,但是當時的主考官早就聽說劉鳳誥的書法別具一格,就想看看到底能寫成啥樣,所以特批他延時做答,並找來找來一大包蠟燭為其照明,劉鳳誥深受感動同時也沒有辜負考官的信任,名列一甲第三名。

他沒有好看的外表,但憑藉著有趣的靈魂,成為清朝的四部侍郎

據史料記載,放榜的那一天,長相醜陋的劉鳳誥終於靠著自己的努力拼搏獲到了別人的點頭認可,如願進入最重要的環節——殿試環節,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殿試不僅要考學子們的真才實學,而且對於他們的心理素質也是一個巨大考驗,能參與到殿試的人,那可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精英,是由當今皇帝直接出題對考生進行考核,對於當時的很多人來說那可是既有風險也有巨大的收益,回答令皇帝滿意的飛黃騰達,反之一旦觸怒了皇帝,那就是最輕流放邊疆甚至被殺。

他沒有好看的外表,但憑藉著有趣的靈魂,成為清朝的四部侍郎

但對於劉鳳誥來說這裡不是刑場,而是自己展示自己的舞臺,對於劉鳳誥來說過人的才華讓他看慣了人情冷暖,早已磨練出了堅強的意志,同時具備著同齡人無法相比的自信。正是懷著對於自己的這份自信,劉鳳誥大大方方地踏入大殿,終於見到了皇帝,其實,筆者認為,他的心裡或多或少也有一分忐忑,是不是皇帝也像尋常人那樣以貌取人呢?但和他想的恰恰相反的是乾隆皇帝從人群中掃了一眼就記住了劉鳳誥,原因就是因為他是一個獨眼龍,所以好記。

他沒有好看的外表,但憑藉著有趣的靈魂,成為清朝的四部侍郎

在這還有個有趣的小故事,乾隆帝之前就已經聽人說起過劉鳳誥文采斐然,也曾親眼看了他的答卷以後表示十分讚賞,但是他並不知道劉鳳誥的相貌竟是如此醜陋,因此一下子就怔住了,心裡盤算著到這可如何是好,這人長的實在難看,但轉念一想,他確實有才,所以乾隆就有意要考考劉鳳誥。

他沒有好看的外表,但憑藉著有趣的靈魂,成為清朝的四部侍郎

據史書記載,乾隆曾張口出了一個“獨眼豈可登金榜”的上聯,這很明顯就是拿劉鳳誥的痛處(一隻眼)來取笑他,聽完之後劉鳳誥淡淡笑之,心裡想到原來皇帝還是以貌取人,便穩住身心,稍作思考以後,自信的說道:“半月依舊照乾坤”,縱觀劉鳳誥的回答可謂是不卑不亢,十分工整,乾隆一聽感到有意思,不過表面上還想考一下他,接著提問道:“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誰是摘星漢?”這次劉鳳誥想都沒想直接脫口而出:“春牡丹,夏芍藥, 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徹底讓乾隆折服,仔細思考之下還是欽點劉鳳誥為探花郎。

不久,劉鳳誥以一甲第三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不久擢升侍讀學士,提督廣西學政。後曾參與纂修《清高宗(乾隆)實錄》。後來升任兵部、吏部侍郎。同年八月,提督浙江學政。君臣二人的對聯也傳為了一時佳話,筆者認為,縱觀劉鳳誥的整個人生和仕途,劉鳳誥一生成就非常大,據歷史記載,曾擔任編修期間,曾多次刪修改《五代史》,前後一度達到了20多年的時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