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劉長卿的詩寫的很苦。這種苦不同於感傷他人或者自傷身世,我能從中感傷到一股深沉的悲涼和字裡行間的孤傲。

他是如此的哀愁,以至於不屑哭訴,而是選擇默默流淚。

黯然銷魂,應該是吧。

"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劉長卿的詩寫的很苦。這種苦不同於感傷他人或者自傷身世,我能從中感傷到一股深沉的悲涼和字裡行間的孤傲。

他是如此的哀愁,以至於不屑哭訴,而是選擇默默流淚。

黯然銷魂,應該是吧。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風雪夜歸人:一下千年

更讓人銷魂的是,這位活躍於唐大曆年間的大詩人,無論是在《新唐書》還是《舊唐書》中都被史家選擇性的遺忘了。我不相信歐陽修等人沒有讀過他的詩,沒有為他的故事感慨過,但他始終還是如同一個過客般,在他人的故事裡若隱若現,而自己就幽幽的站在歷史陰暗的角落了,靜靜等待有緣人,就像芙蓉山主人在等待那個風雪之夜的來客一般。

劉長卿,五言長城,你可知道那一夜的雪一下就是千年?

(一)卿本佳人

劉長卿是中過進士的,是在玄宗時期,只不過安祿山與史思明的馬刀斬斷了本應屬於他的金榜題名。他的進士是沒有放榜的那種,所以也不會有遊曲江、觀大雁塔諸如此類的保留節目,他也更沒有心情去騎馬觀花了。

我想他中進士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保命了,似乎歷史上也從來沒有如此悲催的進士。

安祿山馬刀所指,楊貴妃尚且小命不保,何況他一介書生?

但如果他曾經跟隨玄宗皇帝一起出逃,並且還到了馬嵬坡,我想他應該是見到過楊貴妃 "回眸一笑百媚生"式的傾國傾城,也應該見到過"宛轉蛾眉馬前死"式的生離死別。可惜當我們查遍有關劉長卿所有史料,也包括他的詩,我們始終看不到任何的蛛絲馬跡。

"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劉長卿的詩寫的很苦。這種苦不同於感傷他人或者自傷身世,我能從中感傷到一股深沉的悲涼和字裡行間的孤傲。

他是如此的哀愁,以至於不屑哭訴,而是選擇默默流淚。

黯然銷魂,應該是吧。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風雪夜歸人:一下千年

更讓人銷魂的是,這位活躍於唐大曆年間的大詩人,無論是在《新唐書》還是《舊唐書》中都被史家選擇性的遺忘了。我不相信歐陽修等人沒有讀過他的詩,沒有為他的故事感慨過,但他始終還是如同一個過客般,在他人的故事裡若隱若現,而自己就幽幽的站在歷史陰暗的角落了,靜靜等待有緣人,就像芙蓉山主人在等待那個風雪之夜的來客一般。

劉長卿,五言長城,你可知道那一夜的雪一下就是千年?

(一)卿本佳人

劉長卿是中過進士的,是在玄宗時期,只不過安祿山與史思明的馬刀斬斷了本應屬於他的金榜題名。他的進士是沒有放榜的那種,所以也不會有遊曲江、觀大雁塔諸如此類的保留節目,他也更沒有心情去騎馬觀花了。

我想他中進士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保命了,似乎歷史上也從來沒有如此悲催的進士。

安祿山馬刀所指,楊貴妃尚且小命不保,何況他一介書生?

但如果他曾經跟隨玄宗皇帝一起出逃,並且還到了馬嵬坡,我想他應該是見到過楊貴妃 "回眸一笑百媚生"式的傾國傾城,也應該見到過"宛轉蛾眉馬前死"式的生離死別。可惜當我們查遍有關劉長卿所有史料,也包括他的詩,我們始終看不到任何的蛛絲馬跡。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劉長卿

等他再次出現在人們眼前時,已經是唐肅宗時期,此時玄宗與楊妃也已經"在天化作比翼鳥"了,而他也搖身一變成為了長洲縣的縣令。此後的一段歲月,他就在貶與被貶的邊緣徘徊。而他的名字也像一個符號般,開始在韋應物、顧況、錢起、盧綸等同時代人的故事裡時隱時現,直到唐德宗建中二年,他的畫面才清晰起來。

唐德宗建中二年即公元781年,劉長卿到隨州,任刺史。隨州刺史,這是劉長卿當過的最大的官,大概相當於副局級幹部把。他在隨州待了三年,就是這三年相對安穩且清晰的時光,讓後世尊稱其為"劉隨州"。

隨州跟他有什麼關係呢?不過是當了三年的刺史而已。況且當時又逢建中之亂,他這個隨州刺史估計也好不到哪裡去。這一點兒倒是與韋應物很像,韋蘇州的名號也是源於此。其實不同於"韓昌黎"、"杜工部",他這個稱號確實有些風馬牛不相及。

晚年的時候他應該去過江州,那個時候白居易還在洛陽求學,可惜他沒有去潯陽江畔,也沒有機會遇到那個會彈琴會唱歌的女子,而是一個人終老江湖。

亂世書生不值錢。劉長卿生在了唐王朝最為混亂的那段歲月,卿本佳人,史書無傳,生不逢時爾!

(三)飛揚跋扈為誰雄

劉長卿史書無傳,我個人猜想還有另一層原因——他太狂了,而且毫不掩飾的狂。

他的五言詩寫的很好,自己也很得意,就自己給自己取了個名號"五言長城",很是有點兒當今"汪半壁"的意思。

讀書人哪有自己這麼吹捧自己的?尤其是在唐朝,你說自己詩寫的好,尤其是五言詩,呵呵,呵呵,你問過李白、問過王維、問過孟浩然嗎?!就算當時,你想過杜甫與韋應物的感受嗎?

不僅如此,劉長卿更狂的還在後面。劉長卿詩名甚著,時人有"前有沈、宋、王、杜,後有錢、郎、劉、李"之說。對於沈佺期、宋之問等人,他大概是礙於前輩的顏面,不好直說,但對於李(李嘉祐)、郎(郎士元)他就沒有那麼客氣了。

一句"何得與餘並驅"固然痛快,但恐怕也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他們的師長門生,甚至於天下讀書人。為何?就像現在我們的朋友圈和文壇,你發我點贊,我發你點贊,禮尚往來,不亦樂乎。其實狗屁文章,一竅不通。但沒辦法啊,識時務者為俊傑。可偏偏劉長卿不識時務,蓋其不願爾。

"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劉長卿的詩寫的很苦。這種苦不同於感傷他人或者自傷身世,我能從中感傷到一股深沉的悲涼和字裡行間的孤傲。

他是如此的哀愁,以至於不屑哭訴,而是選擇默默流淚。

黯然銷魂,應該是吧。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風雪夜歸人:一下千年

更讓人銷魂的是,這位活躍於唐大曆年間的大詩人,無論是在《新唐書》還是《舊唐書》中都被史家選擇性的遺忘了。我不相信歐陽修等人沒有讀過他的詩,沒有為他的故事感慨過,但他始終還是如同一個過客般,在他人的故事裡若隱若現,而自己就幽幽的站在歷史陰暗的角落了,靜靜等待有緣人,就像芙蓉山主人在等待那個風雪之夜的來客一般。

劉長卿,五言長城,你可知道那一夜的雪一下就是千年?

(一)卿本佳人

劉長卿是中過進士的,是在玄宗時期,只不過安祿山與史思明的馬刀斬斷了本應屬於他的金榜題名。他的進士是沒有放榜的那種,所以也不會有遊曲江、觀大雁塔諸如此類的保留節目,他也更沒有心情去騎馬觀花了。

我想他中進士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保命了,似乎歷史上也從來沒有如此悲催的進士。

安祿山馬刀所指,楊貴妃尚且小命不保,何況他一介書生?

但如果他曾經跟隨玄宗皇帝一起出逃,並且還到了馬嵬坡,我想他應該是見到過楊貴妃 "回眸一笑百媚生"式的傾國傾城,也應該見到過"宛轉蛾眉馬前死"式的生離死別。可惜當我們查遍有關劉長卿所有史料,也包括他的詩,我們始終看不到任何的蛛絲馬跡。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劉長卿

等他再次出現在人們眼前時,已經是唐肅宗時期,此時玄宗與楊妃也已經"在天化作比翼鳥"了,而他也搖身一變成為了長洲縣的縣令。此後的一段歲月,他就在貶與被貶的邊緣徘徊。而他的名字也像一個符號般,開始在韋應物、顧況、錢起、盧綸等同時代人的故事裡時隱時現,直到唐德宗建中二年,他的畫面才清晰起來。

唐德宗建中二年即公元781年,劉長卿到隨州,任刺史。隨州刺史,這是劉長卿當過的最大的官,大概相當於副局級幹部把。他在隨州待了三年,就是這三年相對安穩且清晰的時光,讓後世尊稱其為"劉隨州"。

隨州跟他有什麼關係呢?不過是當了三年的刺史而已。況且當時又逢建中之亂,他這個隨州刺史估計也好不到哪裡去。這一點兒倒是與韋應物很像,韋蘇州的名號也是源於此。其實不同於"韓昌黎"、"杜工部",他這個稱號確實有些風馬牛不相及。

晚年的時候他應該去過江州,那個時候白居易還在洛陽求學,可惜他沒有去潯陽江畔,也沒有機會遇到那個會彈琴會唱歌的女子,而是一個人終老江湖。

亂世書生不值錢。劉長卿生在了唐王朝最為混亂的那段歲月,卿本佳人,史書無傳,生不逢時爾!

(三)飛揚跋扈為誰雄

劉長卿史書無傳,我個人猜想還有另一層原因——他太狂了,而且毫不掩飾的狂。

他的五言詩寫的很好,自己也很得意,就自己給自己取了個名號"五言長城",很是有點兒當今"汪半壁"的意思。

讀書人哪有自己這麼吹捧自己的?尤其是在唐朝,你說自己詩寫的好,尤其是五言詩,呵呵,呵呵,你問過李白、問過王維、問過孟浩然嗎?!就算當時,你想過杜甫與韋應物的感受嗎?

不僅如此,劉長卿更狂的還在後面。劉長卿詩名甚著,時人有"前有沈、宋、王、杜,後有錢、郎、劉、李"之說。對於沈佺期、宋之問等人,他大概是礙於前輩的顏面,不好直說,但對於李(李嘉祐)、郎(郎士元)他就沒有那麼客氣了。

一句"何得與餘並驅"固然痛快,但恐怕也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他們的師長門生,甚至於天下讀書人。為何?就像現在我們的朋友圈和文壇,你發我點贊,我發你點贊,禮尚往來,不亦樂乎。其實狗屁文章,一竅不通。但沒辦法啊,識時務者為俊傑。可偏偏劉長卿不識時務,蓋其不願爾。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世間事,難於不難,在於願與不願。所謂盛情難卻,難卻的從來不是盛情,不過是心中那一份私念罷了。

泠泠七絲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這首,也許最能表達他的心境。

看是簡簡單單一句"今人多不彈"的感慨,實則一語雙關:既表達了對"當今流行樂胡曲"不屑,又諷刺了人心不古君子不在的世俗。

古調當然是《高山流水》般的美妙、當然是《廣陵散》般的高潔,這些才是他劉長卿的心頭肉,這些才不汙他劉長卿的耳朵,至於其他,不聽也把。

是啊,當今流行樂,不聽也罷。

他就是這麼狂妄的站在世俗的對立面,不隨波逐流,更不屑同流合汙,古人用"性剛"來形容他,大概也是這個意思。

唉,誰願意給一個如此狂妄的人立傳呢?那不是壞了讀書人的規矩嗎?劉長卿,這個可是你自找的啊!

(三)五言長城非自詡

南北朝時期,宋國大將檀道濟功高震主。宋文帝劉義隆害怕他擁兵自重,就把他騙到京城,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滿門抄斬。檀道濟在臨刑前,大聲呵斥道:"乃壞汝萬里"。他自稱為抵禦敵軍的萬里長城,果不其然,殺了檀道濟之後,宋文帝很快就做了亡國之君。

劉長卿,字文房,後世稱劉隨州,不過我想他更喜歡自己給自己取得稱號——長城,五言長城。

在五言詩裡,他就是萬里長城。這是何等的自傲?但他也的確有這個資本。

他的五言詩,韻味悠長,寓意高遠,並常常帶有一種不言自明的哀傷,成就遠在大曆十才子等人之上。

流落徵南將,曾驅十萬師。

罷歸無舊業,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

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這首名為《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的詩,讀起來就格外的沉重。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家見白頭。這位李將軍,南征北戰,戰功赫赫,但歸家養老時才發現自己原來一無所有。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恐怕皇帝從來沒有擔心過你是否吃得下飯,而是你是否還有利用價值!更為可悲的是,這位老將軍至少還可以懷念一下曾經與"明君"共事的歲月,而自己呢?這世道人不如狗,能活下去就不容易了,還怎敢祈求什麼"明君"!

輕生一劍知!

"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劉長卿的詩寫的很苦。這種苦不同於感傷他人或者自傷身世,我能從中感傷到一股深沉的悲涼和字裡行間的孤傲。

他是如此的哀愁,以至於不屑哭訴,而是選擇默默流淚。

黯然銷魂,應該是吧。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風雪夜歸人:一下千年

更讓人銷魂的是,這位活躍於唐大曆年間的大詩人,無論是在《新唐書》還是《舊唐書》中都被史家選擇性的遺忘了。我不相信歐陽修等人沒有讀過他的詩,沒有為他的故事感慨過,但他始終還是如同一個過客般,在他人的故事裡若隱若現,而自己就幽幽的站在歷史陰暗的角落了,靜靜等待有緣人,就像芙蓉山主人在等待那個風雪之夜的來客一般。

劉長卿,五言長城,你可知道那一夜的雪一下就是千年?

(一)卿本佳人

劉長卿是中過進士的,是在玄宗時期,只不過安祿山與史思明的馬刀斬斷了本應屬於他的金榜題名。他的進士是沒有放榜的那種,所以也不會有遊曲江、觀大雁塔諸如此類的保留節目,他也更沒有心情去騎馬觀花了。

我想他中進士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保命了,似乎歷史上也從來沒有如此悲催的進士。

安祿山馬刀所指,楊貴妃尚且小命不保,何況他一介書生?

但如果他曾經跟隨玄宗皇帝一起出逃,並且還到了馬嵬坡,我想他應該是見到過楊貴妃 "回眸一笑百媚生"式的傾國傾城,也應該見到過"宛轉蛾眉馬前死"式的生離死別。可惜當我們查遍有關劉長卿所有史料,也包括他的詩,我們始終看不到任何的蛛絲馬跡。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劉長卿

等他再次出現在人們眼前時,已經是唐肅宗時期,此時玄宗與楊妃也已經"在天化作比翼鳥"了,而他也搖身一變成為了長洲縣的縣令。此後的一段歲月,他就在貶與被貶的邊緣徘徊。而他的名字也像一個符號般,開始在韋應物、顧況、錢起、盧綸等同時代人的故事裡時隱時現,直到唐德宗建中二年,他的畫面才清晰起來。

唐德宗建中二年即公元781年,劉長卿到隨州,任刺史。隨州刺史,這是劉長卿當過的最大的官,大概相當於副局級幹部把。他在隨州待了三年,就是這三年相對安穩且清晰的時光,讓後世尊稱其為"劉隨州"。

隨州跟他有什麼關係呢?不過是當了三年的刺史而已。況且當時又逢建中之亂,他這個隨州刺史估計也好不到哪裡去。這一點兒倒是與韋應物很像,韋蘇州的名號也是源於此。其實不同於"韓昌黎"、"杜工部",他這個稱號確實有些風馬牛不相及。

晚年的時候他應該去過江州,那個時候白居易還在洛陽求學,可惜他沒有去潯陽江畔,也沒有機會遇到那個會彈琴會唱歌的女子,而是一個人終老江湖。

亂世書生不值錢。劉長卿生在了唐王朝最為混亂的那段歲月,卿本佳人,史書無傳,生不逢時爾!

(三)飛揚跋扈為誰雄

劉長卿史書無傳,我個人猜想還有另一層原因——他太狂了,而且毫不掩飾的狂。

他的五言詩寫的很好,自己也很得意,就自己給自己取了個名號"五言長城",很是有點兒當今"汪半壁"的意思。

讀書人哪有自己這麼吹捧自己的?尤其是在唐朝,你說自己詩寫的好,尤其是五言詩,呵呵,呵呵,你問過李白、問過王維、問過孟浩然嗎?!就算當時,你想過杜甫與韋應物的感受嗎?

不僅如此,劉長卿更狂的還在後面。劉長卿詩名甚著,時人有"前有沈、宋、王、杜,後有錢、郎、劉、李"之說。對於沈佺期、宋之問等人,他大概是礙於前輩的顏面,不好直說,但對於李(李嘉祐)、郎(郎士元)他就沒有那麼客氣了。

一句"何得與餘並驅"固然痛快,但恐怕也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他們的師長門生,甚至於天下讀書人。為何?就像現在我們的朋友圈和文壇,你發我點贊,我發你點贊,禮尚往來,不亦樂乎。其實狗屁文章,一竅不通。但沒辦法啊,識時務者為俊傑。可偏偏劉長卿不識時務,蓋其不願爾。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世間事,難於不難,在於願與不願。所謂盛情難卻,難卻的從來不是盛情,不過是心中那一份私念罷了。

泠泠七絲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這首,也許最能表達他的心境。

看是簡簡單單一句"今人多不彈"的感慨,實則一語雙關:既表達了對"當今流行樂胡曲"不屑,又諷刺了人心不古君子不在的世俗。

古調當然是《高山流水》般的美妙、當然是《廣陵散》般的高潔,這些才是他劉長卿的心頭肉,這些才不汙他劉長卿的耳朵,至於其他,不聽也把。

是啊,當今流行樂,不聽也罷。

他就是這麼狂妄的站在世俗的對立面,不隨波逐流,更不屑同流合汙,古人用"性剛"來形容他,大概也是這個意思。

唉,誰願意給一個如此狂妄的人立傳呢?那不是壞了讀書人的規矩嗎?劉長卿,這個可是你自找的啊!

(三)五言長城非自詡

南北朝時期,宋國大將檀道濟功高震主。宋文帝劉義隆害怕他擁兵自重,就把他騙到京城,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滿門抄斬。檀道濟在臨刑前,大聲呵斥道:"乃壞汝萬里"。他自稱為抵禦敵軍的萬里長城,果不其然,殺了檀道濟之後,宋文帝很快就做了亡國之君。

劉長卿,字文房,後世稱劉隨州,不過我想他更喜歡自己給自己取得稱號——長城,五言長城。

在五言詩裡,他就是萬里長城。這是何等的自傲?但他也的確有這個資本。

他的五言詩,韻味悠長,寓意高遠,並常常帶有一種不言自明的哀傷,成就遠在大曆十才子等人之上。

流落徵南將,曾驅十萬師。

罷歸無舊業,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

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這首名為《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的詩,讀起來就格外的沉重。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家見白頭。這位李將軍,南征北戰,戰功赫赫,但歸家養老時才發現自己原來一無所有。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恐怕皇帝從來沒有擔心過你是否吃得下飯,而是你是否還有利用價值!更為可悲的是,這位老將軍至少還可以懷念一下曾經與"明君"共事的歲月,而自己呢?這世道人不如狗,能活下去就不容易了,還怎敢祈求什麼"明君"!

輕生一劍知!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輕生一劍知

老將軍手握跟隨自己征戰一輩子的寶劍就如同握著自己的生命一般——只有它懂自己了。那曾經的青春歲月,曾經的醉臥沙場,曾經的出生入死,就只有它了。

詩人的劍呢?劉長卿只有一支筆,他緊緊握住這支筆。對於詩人來說,有支筆就夠了。

搖落暮天迥,青楓霜葉稀。

孤城向水閉,獨鳥揹人飛。

渡口月初上,鄰家漁未歸。

鄉心正欲絕,何處搗寒衣。

這首題為《餘干旅舍》的詩,我最喜歡"孤城向水閉,獨鳥揹人飛"這兩句。城已經是孤城,鳥已經是獨鳥,人呢?鄉心正欲絕啊!這句詩與隋煬帝楊廣的"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和宋秦觀的"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在意境上似乎有傳承。但劉長卿似乎更慘一點——連獨鳥都離他而去,就留他一個人在這座城裡空守一輪明月。

但他最著名的五言詩還是那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這場雪,在劉長卿留給後人的記憶裡,一下就是千年。也許他不曾想到他下意識的一句"風雪夜歸人"已經賺足了世人的眼淚與感慨,大概生活都是不易的,在那個時代都是這樣——他們看不見日出,看不見日落,為了生活,他們努力的活著!

我忽然想到原來辛酸的滋味從來沒有改變過。劉長卿的辛酸與我們的辛酸更是息息相通的。

風雪夜歸人,儘管風雪,儘管深夜,但我們還是得回家。

劉長卿回的還不是家——我們的詩人在那個風雪夜是如何入睡的啊?也許,我甚至可以肯定,那一夜詩人聽了一夜的風雪,那一夜詩人寫了一夜的風雪,那一夜詩人無眠。

(四)憐君何事到天涯

劉長卿不僅擅長五言詩,其七言詩也相當可取。

李穆是劉長卿的女婿,翁婿之間常有唱和之作。劉長卿有一首題為《酬李穆見寄》的詩即為此類。

孤舟相訪至天涯,萬轉雲山路更賒。

欲掃柴門迎遠客,青苔黃葉滿貧家。

這首詩讀來甚是親切,對遠道而來的李穆透露出深深的愛意與關切。最後一句尤為傳神,青苔黃葉滿貧家,貧家好客啊!同時期的大詩人杜甫在有客人來訪時也曾寫道"樽酒家貧只舊醅",同樣的一個"貧"字,卻都表達了同樣的心情。

劉長卿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貶謫的路上度過,他有一首《送裴郎中貶吉州》的詩,我個人很是喜歡。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這首詩在意境上,寫景兼具李白"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與 "孤帆遠影碧空盡,未見長江天際流"之景,寫情兼具王昌齡"平明送客楚山孤"與杜甫"不盡長江滾滾來"之情。,更有股"百年多病"的深沉。

客人散去,詩人在江邊獨立,江水悠悠,滾滾而去,猿聲四起,動人心魄。此時的劉長卿儼然就是杜甫筆下的"天地一沙鷗"。

人自傷心水自流,乃天然偶得之句,非大詩人不能為之。宋代大才女李清照將此句與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與羅隱"今朝有酒今朝醉"一併化用,寫出來千古詞句"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他最好的七言詩當然還是那首《長沙過賈誼宅》,在我看來這首詩是可以與杜甫《登高》、崔顥《題黃鶴樓》等並列的。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這三年來,作為一個貶謫的臣子,我一直天南海北的漂泊,沒想到現在竟然在湘楚大地長沙有了暫時的容身之所。楚地,自古就是客人悲傷的地方,屈原,宋玉還有你賈誼哪一個不是悲傷之人?

"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劉長卿的詩寫的很苦。這種苦不同於感傷他人或者自傷身世,我能從中感傷到一股深沉的悲涼和字裡行間的孤傲。

他是如此的哀愁,以至於不屑哭訴,而是選擇默默流淚。

黯然銷魂,應該是吧。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風雪夜歸人:一下千年

更讓人銷魂的是,這位活躍於唐大曆年間的大詩人,無論是在《新唐書》還是《舊唐書》中都被史家選擇性的遺忘了。我不相信歐陽修等人沒有讀過他的詩,沒有為他的故事感慨過,但他始終還是如同一個過客般,在他人的故事裡若隱若現,而自己就幽幽的站在歷史陰暗的角落了,靜靜等待有緣人,就像芙蓉山主人在等待那個風雪之夜的來客一般。

劉長卿,五言長城,你可知道那一夜的雪一下就是千年?

(一)卿本佳人

劉長卿是中過進士的,是在玄宗時期,只不過安祿山與史思明的馬刀斬斷了本應屬於他的金榜題名。他的進士是沒有放榜的那種,所以也不會有遊曲江、觀大雁塔諸如此類的保留節目,他也更沒有心情去騎馬觀花了。

我想他中進士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保命了,似乎歷史上也從來沒有如此悲催的進士。

安祿山馬刀所指,楊貴妃尚且小命不保,何況他一介書生?

但如果他曾經跟隨玄宗皇帝一起出逃,並且還到了馬嵬坡,我想他應該是見到過楊貴妃 "回眸一笑百媚生"式的傾國傾城,也應該見到過"宛轉蛾眉馬前死"式的生離死別。可惜當我們查遍有關劉長卿所有史料,也包括他的詩,我們始終看不到任何的蛛絲馬跡。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劉長卿

等他再次出現在人們眼前時,已經是唐肅宗時期,此時玄宗與楊妃也已經"在天化作比翼鳥"了,而他也搖身一變成為了長洲縣的縣令。此後的一段歲月,他就在貶與被貶的邊緣徘徊。而他的名字也像一個符號般,開始在韋應物、顧況、錢起、盧綸等同時代人的故事裡時隱時現,直到唐德宗建中二年,他的畫面才清晰起來。

唐德宗建中二年即公元781年,劉長卿到隨州,任刺史。隨州刺史,這是劉長卿當過的最大的官,大概相當於副局級幹部把。他在隨州待了三年,就是這三年相對安穩且清晰的時光,讓後世尊稱其為"劉隨州"。

隨州跟他有什麼關係呢?不過是當了三年的刺史而已。況且當時又逢建中之亂,他這個隨州刺史估計也好不到哪裡去。這一點兒倒是與韋應物很像,韋蘇州的名號也是源於此。其實不同於"韓昌黎"、"杜工部",他這個稱號確實有些風馬牛不相及。

晚年的時候他應該去過江州,那個時候白居易還在洛陽求學,可惜他沒有去潯陽江畔,也沒有機會遇到那個會彈琴會唱歌的女子,而是一個人終老江湖。

亂世書生不值錢。劉長卿生在了唐王朝最為混亂的那段歲月,卿本佳人,史書無傳,生不逢時爾!

(三)飛揚跋扈為誰雄

劉長卿史書無傳,我個人猜想還有另一層原因——他太狂了,而且毫不掩飾的狂。

他的五言詩寫的很好,自己也很得意,就自己給自己取了個名號"五言長城",很是有點兒當今"汪半壁"的意思。

讀書人哪有自己這麼吹捧自己的?尤其是在唐朝,你說自己詩寫的好,尤其是五言詩,呵呵,呵呵,你問過李白、問過王維、問過孟浩然嗎?!就算當時,你想過杜甫與韋應物的感受嗎?

不僅如此,劉長卿更狂的還在後面。劉長卿詩名甚著,時人有"前有沈、宋、王、杜,後有錢、郎、劉、李"之說。對於沈佺期、宋之問等人,他大概是礙於前輩的顏面,不好直說,但對於李(李嘉祐)、郎(郎士元)他就沒有那麼客氣了。

一句"何得與餘並驅"固然痛快,但恐怕也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他們的師長門生,甚至於天下讀書人。為何?就像現在我們的朋友圈和文壇,你發我點贊,我發你點贊,禮尚往來,不亦樂乎。其實狗屁文章,一竅不通。但沒辦法啊,識時務者為俊傑。可偏偏劉長卿不識時務,蓋其不願爾。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世間事,難於不難,在於願與不願。所謂盛情難卻,難卻的從來不是盛情,不過是心中那一份私念罷了。

泠泠七絲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這首,也許最能表達他的心境。

看是簡簡單單一句"今人多不彈"的感慨,實則一語雙關:既表達了對"當今流行樂胡曲"不屑,又諷刺了人心不古君子不在的世俗。

古調當然是《高山流水》般的美妙、當然是《廣陵散》般的高潔,這些才是他劉長卿的心頭肉,這些才不汙他劉長卿的耳朵,至於其他,不聽也把。

是啊,當今流行樂,不聽也罷。

他就是這麼狂妄的站在世俗的對立面,不隨波逐流,更不屑同流合汙,古人用"性剛"來形容他,大概也是這個意思。

唉,誰願意給一個如此狂妄的人立傳呢?那不是壞了讀書人的規矩嗎?劉長卿,這個可是你自找的啊!

(三)五言長城非自詡

南北朝時期,宋國大將檀道濟功高震主。宋文帝劉義隆害怕他擁兵自重,就把他騙到京城,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滿門抄斬。檀道濟在臨刑前,大聲呵斥道:"乃壞汝萬里"。他自稱為抵禦敵軍的萬里長城,果不其然,殺了檀道濟之後,宋文帝很快就做了亡國之君。

劉長卿,字文房,後世稱劉隨州,不過我想他更喜歡自己給自己取得稱號——長城,五言長城。

在五言詩裡,他就是萬里長城。這是何等的自傲?但他也的確有這個資本。

他的五言詩,韻味悠長,寓意高遠,並常常帶有一種不言自明的哀傷,成就遠在大曆十才子等人之上。

流落徵南將,曾驅十萬師。

罷歸無舊業,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

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這首名為《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的詩,讀起來就格外的沉重。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家見白頭。這位李將軍,南征北戰,戰功赫赫,但歸家養老時才發現自己原來一無所有。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恐怕皇帝從來沒有擔心過你是否吃得下飯,而是你是否還有利用價值!更為可悲的是,這位老將軍至少還可以懷念一下曾經與"明君"共事的歲月,而自己呢?這世道人不如狗,能活下去就不容易了,還怎敢祈求什麼"明君"!

輕生一劍知!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輕生一劍知

老將軍手握跟隨自己征戰一輩子的寶劍就如同握著自己的生命一般——只有它懂自己了。那曾經的青春歲月,曾經的醉臥沙場,曾經的出生入死,就只有它了。

詩人的劍呢?劉長卿只有一支筆,他緊緊握住這支筆。對於詩人來說,有支筆就夠了。

搖落暮天迥,青楓霜葉稀。

孤城向水閉,獨鳥揹人飛。

渡口月初上,鄰家漁未歸。

鄉心正欲絕,何處搗寒衣。

這首題為《餘干旅舍》的詩,我最喜歡"孤城向水閉,獨鳥揹人飛"這兩句。城已經是孤城,鳥已經是獨鳥,人呢?鄉心正欲絕啊!這句詩與隋煬帝楊廣的"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和宋秦觀的"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在意境上似乎有傳承。但劉長卿似乎更慘一點——連獨鳥都離他而去,就留他一個人在這座城裡空守一輪明月。

但他最著名的五言詩還是那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這場雪,在劉長卿留給後人的記憶裡,一下就是千年。也許他不曾想到他下意識的一句"風雪夜歸人"已經賺足了世人的眼淚與感慨,大概生活都是不易的,在那個時代都是這樣——他們看不見日出,看不見日落,為了生活,他們努力的活著!

我忽然想到原來辛酸的滋味從來沒有改變過。劉長卿的辛酸與我們的辛酸更是息息相通的。

風雪夜歸人,儘管風雪,儘管深夜,但我們還是得回家。

劉長卿回的還不是家——我們的詩人在那個風雪夜是如何入睡的啊?也許,我甚至可以肯定,那一夜詩人聽了一夜的風雪,那一夜詩人寫了一夜的風雪,那一夜詩人無眠。

(四)憐君何事到天涯

劉長卿不僅擅長五言詩,其七言詩也相當可取。

李穆是劉長卿的女婿,翁婿之間常有唱和之作。劉長卿有一首題為《酬李穆見寄》的詩即為此類。

孤舟相訪至天涯,萬轉雲山路更賒。

欲掃柴門迎遠客,青苔黃葉滿貧家。

這首詩讀來甚是親切,對遠道而來的李穆透露出深深的愛意與關切。最後一句尤為傳神,青苔黃葉滿貧家,貧家好客啊!同時期的大詩人杜甫在有客人來訪時也曾寫道"樽酒家貧只舊醅",同樣的一個"貧"字,卻都表達了同樣的心情。

劉長卿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貶謫的路上度過,他有一首《送裴郎中貶吉州》的詩,我個人很是喜歡。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這首詩在意境上,寫景兼具李白"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與 "孤帆遠影碧空盡,未見長江天際流"之景,寫情兼具王昌齡"平明送客楚山孤"與杜甫"不盡長江滾滾來"之情。,更有股"百年多病"的深沉。

客人散去,詩人在江邊獨立,江水悠悠,滾滾而去,猿聲四起,動人心魄。此時的劉長卿儼然就是杜甫筆下的"天地一沙鷗"。

人自傷心水自流,乃天然偶得之句,非大詩人不能為之。宋代大才女李清照將此句與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與羅隱"今朝有酒今朝醉"一併化用,寫出來千古詞句"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他最好的七言詩當然還是那首《長沙過賈誼宅》,在我看來這首詩是可以與杜甫《登高》、崔顥《題黃鶴樓》等並列的。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這三年來,作為一個貶謫的臣子,我一直天南海北的漂泊,沒想到現在竟然在湘楚大地長沙有了暫時的容身之所。楚地,自古就是客人悲傷的地方,屈原,宋玉還有你賈誼哪一個不是悲傷之人?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憐君何事到天涯

秋日的下午,遊人都已經散去了,我來敢來拜訪你。

山林裡,秋風蕭蕭,夕陽深照。漢文帝已經是一代明君了,可他對待你又何其的寡恩刻薄?把你貶到這麼個荒無人煙、瘴氣肆虐的地方。

湘水無情啊,但作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我,又怎能不懂你的悲傷?

此時,寂寞冷清的深山裡落葉紛飛。我在你的家裡久久徘徊,悲傷不請自來。

賈生啊賈生,你究竟是為什麼要到此天涯飄零?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明君尚且如此,何況今日亂世。

最後一句名為問賈誼,實為替自己吶喊:我劉長卿何錯?我的錯,不過是有才爾?不過是不願意同流合汙爾?

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豈不知亂世書生不如狗!

(五)後記:以詩為傳

對於一個詩人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是史書的傳記嗎?我想不是。他們最珍貴的當然還是自己的詩,只要有人讀他們的詩,有人懂他們的精神,在史書中有沒有那段文字,其實一點兒也不重要。

太史公撰《史記》,藏之於明山,道理大概也是如此。

二十四史,皇皇鉅著,幾人曾讀?史書立傳,多如牛毛,幾人曾知?我們現在讀唐人的詩,又何時在乎他們是寫於玄宗還是德宗?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史記"。

"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劉長卿的詩寫的很苦。這種苦不同於感傷他人或者自傷身世,我能從中感傷到一股深沉的悲涼和字裡行間的孤傲。

他是如此的哀愁,以至於不屑哭訴,而是選擇默默流淚。

黯然銷魂,應該是吧。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風雪夜歸人:一下千年

更讓人銷魂的是,這位活躍於唐大曆年間的大詩人,無論是在《新唐書》還是《舊唐書》中都被史家選擇性的遺忘了。我不相信歐陽修等人沒有讀過他的詩,沒有為他的故事感慨過,但他始終還是如同一個過客般,在他人的故事裡若隱若現,而自己就幽幽的站在歷史陰暗的角落了,靜靜等待有緣人,就像芙蓉山主人在等待那個風雪之夜的來客一般。

劉長卿,五言長城,你可知道那一夜的雪一下就是千年?

(一)卿本佳人

劉長卿是中過進士的,是在玄宗時期,只不過安祿山與史思明的馬刀斬斷了本應屬於他的金榜題名。他的進士是沒有放榜的那種,所以也不會有遊曲江、觀大雁塔諸如此類的保留節目,他也更沒有心情去騎馬觀花了。

我想他中進士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保命了,似乎歷史上也從來沒有如此悲催的進士。

安祿山馬刀所指,楊貴妃尚且小命不保,何況他一介書生?

但如果他曾經跟隨玄宗皇帝一起出逃,並且還到了馬嵬坡,我想他應該是見到過楊貴妃 "回眸一笑百媚生"式的傾國傾城,也應該見到過"宛轉蛾眉馬前死"式的生離死別。可惜當我們查遍有關劉長卿所有史料,也包括他的詩,我們始終看不到任何的蛛絲馬跡。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劉長卿

等他再次出現在人們眼前時,已經是唐肅宗時期,此時玄宗與楊妃也已經"在天化作比翼鳥"了,而他也搖身一變成為了長洲縣的縣令。此後的一段歲月,他就在貶與被貶的邊緣徘徊。而他的名字也像一個符號般,開始在韋應物、顧況、錢起、盧綸等同時代人的故事裡時隱時現,直到唐德宗建中二年,他的畫面才清晰起來。

唐德宗建中二年即公元781年,劉長卿到隨州,任刺史。隨州刺史,這是劉長卿當過的最大的官,大概相當於副局級幹部把。他在隨州待了三年,就是這三年相對安穩且清晰的時光,讓後世尊稱其為"劉隨州"。

隨州跟他有什麼關係呢?不過是當了三年的刺史而已。況且當時又逢建中之亂,他這個隨州刺史估計也好不到哪裡去。這一點兒倒是與韋應物很像,韋蘇州的名號也是源於此。其實不同於"韓昌黎"、"杜工部",他這個稱號確實有些風馬牛不相及。

晚年的時候他應該去過江州,那個時候白居易還在洛陽求學,可惜他沒有去潯陽江畔,也沒有機會遇到那個會彈琴會唱歌的女子,而是一個人終老江湖。

亂世書生不值錢。劉長卿生在了唐王朝最為混亂的那段歲月,卿本佳人,史書無傳,生不逢時爾!

(三)飛揚跋扈為誰雄

劉長卿史書無傳,我個人猜想還有另一層原因——他太狂了,而且毫不掩飾的狂。

他的五言詩寫的很好,自己也很得意,就自己給自己取了個名號"五言長城",很是有點兒當今"汪半壁"的意思。

讀書人哪有自己這麼吹捧自己的?尤其是在唐朝,你說自己詩寫的好,尤其是五言詩,呵呵,呵呵,你問過李白、問過王維、問過孟浩然嗎?!就算當時,你想過杜甫與韋應物的感受嗎?

不僅如此,劉長卿更狂的還在後面。劉長卿詩名甚著,時人有"前有沈、宋、王、杜,後有錢、郎、劉、李"之說。對於沈佺期、宋之問等人,他大概是礙於前輩的顏面,不好直說,但對於李(李嘉祐)、郎(郎士元)他就沒有那麼客氣了。

一句"何得與餘並驅"固然痛快,但恐怕也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他們的師長門生,甚至於天下讀書人。為何?就像現在我們的朋友圈和文壇,你發我點贊,我發你點贊,禮尚往來,不亦樂乎。其實狗屁文章,一竅不通。但沒辦法啊,識時務者為俊傑。可偏偏劉長卿不識時務,蓋其不願爾。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世間事,難於不難,在於願與不願。所謂盛情難卻,難卻的從來不是盛情,不過是心中那一份私念罷了。

泠泠七絲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這首,也許最能表達他的心境。

看是簡簡單單一句"今人多不彈"的感慨,實則一語雙關:既表達了對"當今流行樂胡曲"不屑,又諷刺了人心不古君子不在的世俗。

古調當然是《高山流水》般的美妙、當然是《廣陵散》般的高潔,這些才是他劉長卿的心頭肉,這些才不汙他劉長卿的耳朵,至於其他,不聽也把。

是啊,當今流行樂,不聽也罷。

他就是這麼狂妄的站在世俗的對立面,不隨波逐流,更不屑同流合汙,古人用"性剛"來形容他,大概也是這個意思。

唉,誰願意給一個如此狂妄的人立傳呢?那不是壞了讀書人的規矩嗎?劉長卿,這個可是你自找的啊!

(三)五言長城非自詡

南北朝時期,宋國大將檀道濟功高震主。宋文帝劉義隆害怕他擁兵自重,就把他騙到京城,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滿門抄斬。檀道濟在臨刑前,大聲呵斥道:"乃壞汝萬里"。他自稱為抵禦敵軍的萬里長城,果不其然,殺了檀道濟之後,宋文帝很快就做了亡國之君。

劉長卿,字文房,後世稱劉隨州,不過我想他更喜歡自己給自己取得稱號——長城,五言長城。

在五言詩裡,他就是萬里長城。這是何等的自傲?但他也的確有這個資本。

他的五言詩,韻味悠長,寓意高遠,並常常帶有一種不言自明的哀傷,成就遠在大曆十才子等人之上。

流落徵南將,曾驅十萬師。

罷歸無舊業,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

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這首名為《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的詩,讀起來就格外的沉重。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家見白頭。這位李將軍,南征北戰,戰功赫赫,但歸家養老時才發現自己原來一無所有。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恐怕皇帝從來沒有擔心過你是否吃得下飯,而是你是否還有利用價值!更為可悲的是,這位老將軍至少還可以懷念一下曾經與"明君"共事的歲月,而自己呢?這世道人不如狗,能活下去就不容易了,還怎敢祈求什麼"明君"!

輕生一劍知!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輕生一劍知

老將軍手握跟隨自己征戰一輩子的寶劍就如同握著自己的生命一般——只有它懂自己了。那曾經的青春歲月,曾經的醉臥沙場,曾經的出生入死,就只有它了。

詩人的劍呢?劉長卿只有一支筆,他緊緊握住這支筆。對於詩人來說,有支筆就夠了。

搖落暮天迥,青楓霜葉稀。

孤城向水閉,獨鳥揹人飛。

渡口月初上,鄰家漁未歸。

鄉心正欲絕,何處搗寒衣。

這首題為《餘干旅舍》的詩,我最喜歡"孤城向水閉,獨鳥揹人飛"這兩句。城已經是孤城,鳥已經是獨鳥,人呢?鄉心正欲絕啊!這句詩與隋煬帝楊廣的"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和宋秦觀的"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在意境上似乎有傳承。但劉長卿似乎更慘一點——連獨鳥都離他而去,就留他一個人在這座城裡空守一輪明月。

但他最著名的五言詩還是那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這場雪,在劉長卿留給後人的記憶裡,一下就是千年。也許他不曾想到他下意識的一句"風雪夜歸人"已經賺足了世人的眼淚與感慨,大概生活都是不易的,在那個時代都是這樣——他們看不見日出,看不見日落,為了生活,他們努力的活著!

我忽然想到原來辛酸的滋味從來沒有改變過。劉長卿的辛酸與我們的辛酸更是息息相通的。

風雪夜歸人,儘管風雪,儘管深夜,但我們還是得回家。

劉長卿回的還不是家——我們的詩人在那個風雪夜是如何入睡的啊?也許,我甚至可以肯定,那一夜詩人聽了一夜的風雪,那一夜詩人寫了一夜的風雪,那一夜詩人無眠。

(四)憐君何事到天涯

劉長卿不僅擅長五言詩,其七言詩也相當可取。

李穆是劉長卿的女婿,翁婿之間常有唱和之作。劉長卿有一首題為《酬李穆見寄》的詩即為此類。

孤舟相訪至天涯,萬轉雲山路更賒。

欲掃柴門迎遠客,青苔黃葉滿貧家。

這首詩讀來甚是親切,對遠道而來的李穆透露出深深的愛意與關切。最後一句尤為傳神,青苔黃葉滿貧家,貧家好客啊!同時期的大詩人杜甫在有客人來訪時也曾寫道"樽酒家貧只舊醅",同樣的一個"貧"字,卻都表達了同樣的心情。

劉長卿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貶謫的路上度過,他有一首《送裴郎中貶吉州》的詩,我個人很是喜歡。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這首詩在意境上,寫景兼具李白"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與 "孤帆遠影碧空盡,未見長江天際流"之景,寫情兼具王昌齡"平明送客楚山孤"與杜甫"不盡長江滾滾來"之情。,更有股"百年多病"的深沉。

客人散去,詩人在江邊獨立,江水悠悠,滾滾而去,猿聲四起,動人心魄。此時的劉長卿儼然就是杜甫筆下的"天地一沙鷗"。

人自傷心水自流,乃天然偶得之句,非大詩人不能為之。宋代大才女李清照將此句與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與羅隱"今朝有酒今朝醉"一併化用,寫出來千古詞句"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他最好的七言詩當然還是那首《長沙過賈誼宅》,在我看來這首詩是可以與杜甫《登高》、崔顥《題黃鶴樓》等並列的。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這三年來,作為一個貶謫的臣子,我一直天南海北的漂泊,沒想到現在竟然在湘楚大地長沙有了暫時的容身之所。楚地,自古就是客人悲傷的地方,屈原,宋玉還有你賈誼哪一個不是悲傷之人?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憐君何事到天涯

秋日的下午,遊人都已經散去了,我來敢來拜訪你。

山林裡,秋風蕭蕭,夕陽深照。漢文帝已經是一代明君了,可他對待你又何其的寡恩刻薄?把你貶到這麼個荒無人煙、瘴氣肆虐的地方。

湘水無情啊,但作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我,又怎能不懂你的悲傷?

此時,寂寞冷清的深山裡落葉紛飛。我在你的家裡久久徘徊,悲傷不請自來。

賈生啊賈生,你究竟是為什麼要到此天涯飄零?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明君尚且如此,何況今日亂世。

最後一句名為問賈誼,實為替自己吶喊:我劉長卿何錯?我的錯,不過是有才爾?不過是不願意同流合汙爾?

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豈不知亂世書生不如狗!

(五)後記:以詩為傳

對於一個詩人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是史書的傳記嗎?我想不是。他們最珍貴的當然還是自己的詩,只要有人讀他們的詩,有人懂他們的精神,在史書中有沒有那段文字,其實一點兒也不重要。

太史公撰《史記》,藏之於明山,道理大概也是如此。

二十四史,皇皇鉅著,幾人曾讀?史書立傳,多如牛毛,幾人曾知?我們現在讀唐人的詩,又何時在乎他們是寫於玄宗還是德宗?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史記"。

劉長卿:那一夜的雪一下千年

劉長卿詩集

當我們高興時,我們高呼"漫卷詩書喜欲狂";當我們離別時,我們擁抱"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當我們悲傷時,我們哀嘆"憐君何事到天涯"……

總有一份記憶,一句詩,在生活中跟隨我們,如影隨形。也許是不經意的一個場景,也許是街頭的某個人,也許是某一個時節或日子,這詩就會一下子湧入腦海,我們也會脫口而出。

那同樣的幾個字,李白先說,杜甫先說,白居易先說,劉長卿先說,其實有什麼關係呢?他們是天才,但在那一刻我們與他們的心最近。他們也從史書的高樓裡緩緩而出款款而來,他們的形象在早已經泛黃的舊紙堆裡也漸漸清晰光彩奪目。

還有什麼傳記會比這更美的嗎?

詩,是他們的命,他們的驕傲,他們的靈魂,更是他們的傳記。以詩為傳,詩人本色。是為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