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碎屑之五:傳統中國人的精神特質與價值追求

每每有本鄉先賢回家參觀,記者問他們的感受,他們總會千篇一律地講,家鄉變化實在太大了,變得不認識了。這種感慨頗有賀知章《回鄉偶書》裡“笑問客從何出來”的感覺。但是我看到這樣的情景,卻經常會想起胡適《歸國雜感》裡的話,大致是胡適留美回國,在美國的朋友說七年的時光,中國恐怕一日千里,他卻說:

“我們中國正恐怕進步太快,我們留學生回去要不認得他了。所以他走上幾步,又退回去,他正在那裡回頭等我們回去認舊相識呢。”

實際情況也正是這樣。他回來了以後所見到的,也僅是新瓶裝老酒的景色:在新建的大舞臺表演的是幾十年前的戲子;無聊消遣的玩具,加入了撲克的玩法,卻終還是老式的賭博;出版界更糟一些,哲學還在講中國古代哲學,西方文學則停留在十七、十八世紀。這些都是表面,實際上是中國人的特質,一點都沒有變。

近世碎屑之五:傳統中國人的精神特質與價值追求

寫下《歸國雜感》的胡適

放到現在來看,主張漢服的如牛鬼蛇神一般,一身淘寶上唱戲的打扮,中國傳統彷彿再次復活了;小孩子被逼著要學《弟子規》、《三字經》了,重新要學習孝道了;婊子演而優則嫁大款的例子每每都發生。時興的就是互聯網背景下的網紅,殊不知去翻翻以前的地方誌,多多少少都有幾個平民、節婦,成為當時的榜樣。徽州的那些牌坊的主人,哪個不是朝廷表彰過而成為偶像的人。看來,中國實在是“走上幾步又退回去了”。

談歷史的,其實要扯這些形而上的東西比較乏味。你說這種國民特質,哪是一句話,一篇文章能夠說明白的,但又不能不說。不說,就沒法瞭解中國在遭遇東西方劇烈變化的時期,緣何會是這樣?緣何又不是那樣?一言蔽之,瞭解當時中國的精神狀態,才能知道我們的祖先以何種思想或者心態在考量時世,又如何再作出決定,這樣才不至於陷入簡單的器物論。--那時打敗我們的,並非只是西方的船堅炮利,而是人家行之有效的文化體系和制度建設。

殷海光在《中國文化的展望》裡提出了一個“天朝型模的世界觀”,內涵是中國人的世界觀是(1)以自我為中心;(2)以不平等看待外國。--但這只是知識分子的自作多情,這種高屋建瓴的意識,怎麼可能是一般民眾的想法,這些只是那些士紳官吏的傲慢而已。我們看歷史,畢竟還是要看普通民眾的一般心理,若只看統治者的各種說辭,則被人打得頭破血流時,國家仍是繁榮昌盛,千秋萬載已。

近世碎屑之五:傳統中國人的精神特質與價值追求

《中國文化的展望》

早在十九世紀晚期,美國傳教士明恩溥即已對中國人的國民性進行了深入的論述,出版了《中國人的氣質》一書,列舉了二十多條中國人的內在精神特徵,影響深遠。但是由於言語過於刺耳,並且每每有不當的表述。贊成的很多,批評的也不少。作為歷史資料,則是價值頗大。不失為是研究當時背景下中國人心態難得的材料。

但中國人到底有什麼樣的精神特質或者是價值追求,是我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辜鴻銘說中國人廣闊、深刻、單純,實在是溢美之詞。而魯迅對於國民劣根性的批判,又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但是系統的論述與分析卻並沒有,要從那些具體情況和紛擾的論述裡,提煉出一些當時的特質。實在是個難事。

近世碎屑之五:傳統中國人的精神特質與價值追求

明恩溥

如果撇開儒家的思想,而談中國人的精神是徒勞的。儒家學說以及他歷經數代不斷吸收變化的各個派別,賦予了中國人特有的精神面貌,它既非是單一純粹的信仰,又不是雜糅到讓人摸不到頭緒的學說,首先它是一種世俗哲學,近似於倫理學,它是一種基於個人行為準則規範的道德哲學,在很大程度上,他對一個美好社會的嚮往是使社會趨於穩定,另一方面他的保守也是顯而易見,他拒絕了所有的社會改革,讓傳統中國陷入到專制的漫漫長夜。

故而,在綜合了東西方的諸多論述以及對當時史實具體觀察以後,我大致總結這麼幾條,以便對整體的心理有個概觀的瞭解。

(一)尊古崇老

上古三代在傳統中國是民眾心中的理想國。大同的理想同歲月靜好真的是一樣的。就像我們現在會討論我們最終會走到哪裡去一樣,古時他們的想法就是有一天能走到大同社會。

因此,老的必然是好的。似乎是社會越走到後來,越混亂不堪。這樣又使傳統中國走到經驗主義和權威主義的路上去。經驗是可以參考的,權威是必須服從的。

(二)內聖外王

孟子的話:“達者兼濟天下,窮者獨善其身。”每個入世的知識分子或者是參加科舉的讀書人心中總有這樣的美好理想。但怎麼去實現,卻是大有問題。在1600-1800年之間的知識分子們,基本遭受著空前的打壓,氣氛沉悶得很。

(三)中庸之道

這個特質最具代表性。似乎是顯示了中國人的不爭,其實也不過是魯迅《阿Q正傳》裡的一種自我滿足罷了。

(四)和諧與遵從禮數

在中庸的前提底下,中國人追求一種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這種追求到了近乎偏執的程度,尤其表現在禮數方面。到了後來,就直接近於形式主義了。

(五)重農輕商

在講到社會結構的時候,我們講過中國人重農輕商的傾向。對於商人的評價,總是冠以比較貶義的詞彙。商人的地位似乎不受到尊重,雖然他們是社會價值的創造者。這個並不是社會現實,誠然早在孔子的時代,就對商人不懷好意,但,這種不懷好意與其說是對現實的批判,不如說是對未來的擔憂。儒家正統認為商人依靠財富取得了驚人的地位,生怕會搶奪士人的權利。故而,與其說這種輕蔑表現在現實裡,不如說它其實是另一種精神勝利法。

(六)和平友好

總體上,中國人是嚮往和平的。誠然有著對四方來朝的滿足與對異族的不認可,但在具體表現上,要平和許多。

以上總結的諸點,就是大致近世時期中國人的精神特質。這些特質,帶著深深的帝制時代的烙印,又有儒家傳統之下的光輝。反觀現在,面對道德水準不斷降低的當下,不禁讓人唏噓!

以上文章是我諸多原創文章裡的其中一篇,抄襲或者借鑑都非是我的特長!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給我點贊;不同意我的觀點,請評論或者私信告訴我;不喜歡我的文筆,可以直接忽略。在我的主頁裡,你們可以看到我的努力。我感謝各位閱讀者的付出,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