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蘇杭,北有臨張”聊城臨清市昔日的繁華已不再有

臨清市是山東省的縣級市,由聊城市代管。臨清位於山東省西北部,漳衛河與古運河交匯處,與河北省隔河相望,是山東西進、晉冀東出的重要門戶,是京九鐵路自北向南進入山東省的第一站,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從市區穿過。

“南有蘇杭,北有臨張”聊城臨清市昔日的繁華已不再有

臨清歷史悠久,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明清時期,臨清憑藉大運河漕運興盛而迅速崛起,成為當時中國30個大城市之一,素有“富庶甲齊郡”、“繁華壓兩京”、“南有蘇杭,北有臨張”的美譽。2006年,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認定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臨清古代的繁華在《水滸傳》、《金瓶梅》、《老殘遊記》、《三言二拍》等作品中多次提及,只是現在的臨清已看不到昔日的輝煌。

2018年我有幸去臨清一遊,行色匆匆,只是一點而過,但也從僅存的遺蹟中多少感受到其昔日的繁華。

“南有蘇杭,北有臨張”聊城臨清市昔日的繁華已不再有

古老的運河處於枯水期,只有老橋還屹立於其上,繼續為臨清人提供服務。河中的舍利寶塔依然挺立。

“南有蘇杭,北有臨張”聊城臨清市昔日的繁華已不再有

舍利寶塔與通州的燃燈塔、杭州的六和塔、鎮江文峰塔並稱“運河四大名塔”。 塔建於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高61米,九級八面,樓閣式,通體近垂直,仿木結構。剎頂呈將軍盔形,屬省內僅見,基座八面.每面長4.9米,底面積為186平方米,其空間面積可達7000方米。簷為陶質仿木出挑斗拱,轉角鬥拱下垂陶質蓮花垂樸。斗拱下部攘嵌陶質“阿彌陀佛”四字,門楣上鐫刻“舍利寶塔”四字。

臨清舍利寶塔並非為“舍利”而建,而是緣於風水。

“南有蘇杭,北有臨張”聊城臨清市昔日的繁華已不再有

運河鈔關位於臨清市老城區,在明代會通河旁。是明清兩代中央政府設於運河督理漕運稅收的直屬機構。也是目前僅存的一處運河鈔關,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清漕運河鈔關始建於明宣德四年1429年,宣德十年1435年,臨清鈔關升為戶部榷稅分司,由戶部直控督理關稅,下設五處分關。為當時的八大鈔關之一,佔全國稅收的四分之一。不過,現存遺蹟只有這小小的院落了。

“南有蘇杭,北有臨張”聊城臨清市昔日的繁華已不再有
“南有蘇杭,北有臨張”聊城臨清市昔日的繁華已不再有

臨清保存的衚衕較多,這是考棚街和其內的縣冶遺址。

“南有蘇杭,北有臨張”聊城臨清市昔日的繁華已不再有

運河一景

“南有蘇杭,北有臨張”聊城臨清市昔日的繁華已不再有

鰲頭磯位於臨清市先鋒路街道辦事處吉士口街元代運河與明代運河的結合處,是一組結構精巧、古樸典雅的樓閣式建築,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清是會通河和通惠河的連接處,為了調節水位便於航運,臨清城內有很多段運河和古閘橋。鰲頭磯之名緣於特定的地理環境,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當年的會通河在靠近衛河附近分為兩支,分別在南北兩處流入衛河,因此,在會通河與衛河之間形成了一塊周圍環水的狹長陸地,人稱"中洲"。由於鰲頭磯處“中洲”突出之地,明代正德年間在此處用石頭壘砌的堰壩,狀如鰲頭,兩支運河上的四處河閘象鰲的四隻足,廣濟橋在鰲頭磯後像鰲的尾巴,因此叫做"鰲頭磯"。不過,實地感受沒有照片上那麼偉岸。

臨清許多古蹟還需繼續保護建設,也許在不就的將來,我們會再次看到她的興榮和繁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