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創業青年張志位:樂為小家電企業做“嫁衣”

提及廉江,很多人都會想到廉江的小家電。在“中國電飯鍋之鄉”這一品牌打響的背後,還有一些人在默默做“嫁衣”,創業青年張志位就是其中一位。

廉江創業青年張志位:樂為小家電企業做“嫁衣”

張志位察看工廠的產品。

四十出頭的張志位,是廉江市森發電器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也是廉江市青年商會會長。雖然身兼多職,事務繁忙,但多年來一直熱心公益事業,並且喜歡參加越野活動磨鍊意志,演繹著多彩的人生。

從小店員到店老闆

乾淨利落的板寸頭,眼裡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這是張志位給人的第一印象。談及20多年的創業生涯,他說得最多就是看準商機,“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

1992年初中畢業後,因為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張志位便在親戚的商店裡打小工。一年後,在親戚的幫助下,他和哥哥一起開了一家商店,主營糖菸酒及雜貨。當時的交通還很落後,信息也閉塞,導致不同地區的物價差異很大。張志位便看中了這個商機,他經營的商店不是在廉江的批發部拿貨,而是直接跑到湛江市區或者廣州的大賣場拿貨,自然有了價格優勢。所以,他的商品不僅質量可靠,而且價格比別人的低,很受客戶的歡迎,生意也越做越大。

有一回,他到廣州拿貨時發現當時流行的唱機在廉江的市場還是一片空白,於是他買了10多臺唱機回來試賣,沒想到很快就被顧客搶光。於是,他趁機改變商店的主營模式,從開始的糖菸酒轉到新型產品方面,包括唱機、影碟機等,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也掙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看準商機開辦泡沫箱廠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廉江市小家電產業發展進入了快車道,專業生產電飯鍋企業就達100多家,配件及配套的包裝產品需求量猛增。此外,廉江的紅橙、荔枝等農產品也逐漸叫響品牌,銷售量大增,並且遠銷全國各地,對泡沫箱的需求量很大。張志位看中這些商機,把商店交給哥哥等人處理,自己抽身出來,開辦了當時廉江最大的一間包裝廠,主要生產泡沫箱及塑料產品。

“投資這麼大,別去冒那個險。”起初,張志位的這個想法遭到家人的反對,但執拗的張志位不顧眾人反對,堅持建起了工廠搞塑料加工。因為廠房初次選址錯誤,廠內缺水、缺電,公路不通,基礎設施不齊全,產品銷路打不開,生產機器問題頻發……面對撲面而來的一系列困難,張志位一度一籌莫展。

找不到會修塑料加工機器的師傅,張志位只能打電話向廣州的工廠師傅請教。“通過請教,加上自己不斷摸索,現在我只要聽聲音就能知道故障出現在哪裡。”張志位說。就這樣,他克服困難,工廠逐漸走上了正軌。隨著產品知名度的不斷提升,當地很多企業開始使用張志位的產品,一些企業還主動要求建立合作伙伴關係。張志位還組建了銷售團隊,產品不僅覆蓋珠三角,還輻射到廣西等地。

在塑料加工事業步上正軌之後,張志位並不止步於現有成就,他又將目光投放到電器配件產品上。2003年1月,張志位成立廉江市森發電器實業有限公司,專門生產小電器塑料配件,繼續為企業做“嫁衣”,助力廉江小家電衝出全國,走向世界,他也成為當地頗有名氣的“塑料大王”。

“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時代潮流,才能更新我們的認知,才能不斷提升我們產品的質量。”如今,張志位每年都會帶著自己的團隊前往鄭州、廣州等地學習先進技術,引進先進設備,借鑑先進管理模式。他堅信,只有不斷學習,挑戰自我,企業才會充滿希望。

攜手青年創業創新共發展

近年來,廉江縣域經濟迅速崛起,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各個領域也都有青年創業企業活躍的身影。青年企業家有新的想法、新的觀念、新的管理模式等,已逐漸成為推動廉江縣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為了團結更多青春才俊,2013年,廉江市青年商會(以下簡稱廉江青商會)應運而生。該商會聚集了一批優秀的青年企業者,大家真誠交流,相互合作,一起化解困難,一起分享成功經驗,達到共贏。

身為廉江青商會的會長,張志位積極帶領創業青年“走出去”“請進來”,不斷學習以完善知識體系,激勵他們把企業做大做強,更好地服務社會,共促廉江經濟社會發展騰飛。同時,他們時刻牢記回饋服務社會使命,熱心參與公益事業。近年來,他帶領青商會為廉江塘蓬鎮上山小學捐贈物資,為廉江營仔鎮圩仔小學捐建圖書室,為廣西融水高武村小學捐建“微笑公益圖書室”等。此外,還熱心幫助困難群體,用實際行動彰顯了青商會的風采,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口碑。

履職盡責 當好人民的代表

作為廉江市人大代表,張志位也時刻不忘自己身上所肩負的神聖職責。他藉助羅州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這個平臺,關注民生、解決民憂。去年2月,居民葉某到彭某的水果店購買鮮果,不幸被店面的遮陽傘砸傷頭部,葉某認為彭某應承擔全部責任,彭某則認為遮陽傘是被大風颳倒,事故責任理應雙方分攤,由此雙方產生矛盾糾紛。張志位獲知此事後,主動參與了街道聯合調解工作。他邀請雙方當事人到街道綜治中心調解大廳,連同廉城派出所、街道司法所、新北居委會等調解人員聚集一起,對此案進行聯合調解。在調解過程中,張志位還多次苦口婆心向雙方分析利害得失,勸導兩人各自退讓五十步,最終兩人化干戈為玉帛,達成了和解協議。

“很多普通糾紛,大多數居民其實都不想矛盾升級,這個時候如能有個讓人信服的人從中調解,很多矛盾就可以化解了。”張志位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大到鄰里糾紛糾紛,小到家長裡短,他總是不厭其煩地想方設法從中調解。同樣的,困難家庭人員的就業問題也一直讓他牽腸掛肚。多年來,他積極拓寬門路,想盡辦法幫貧困家庭有就業能力的人員創造就業機會,先後將失業人員介紹到自己公司或者他人企業工作。在群眾的眼裡,張志位是一名稱職的人大代表,還是一名貼心的好鄰居。

記者採訪中還了解到,張志位是一名旅遊達人,曾多次去過西沙、西藏等地旅遊,還爬過珠穆朗瑪峰,在不斷增長見識的同時磨礪自己的意志,演繹著豐富多彩的人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