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冬:讓孩子擁有了這個能力,孩子一輩子都有貴人相助


樑冬:讓孩子擁有了這個能力,孩子一輩子都有貴人相助

我們的意識要時時轉變

發現別人的優點

時時刻刻地從每個人身上

發現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1

為什麼別人不尊重你

小樑越來越發現,人們睡不好覺的原因,是內在的不純然:心有千千結,當然也有生理上的原因。

關於睡不好覺的生理原因,我們做了很多的臨床研究。發現不管是鼻炎、咽炎、喉炎,還是肺炎都可能導致人睡不好覺,主要原因是氣不順。

氣不順,則肺氣不降,腎陽不固;氣不順,則肺經不得力,肝火上亢;氣不順,則胃氣不降。

所有的氣不順,都隱隱約約地意味著一種心智模式:覺得自己沒有受到足夠的尊重

比如林黛玉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氣不順的人,她的出身,她在大觀園裡面的角色,都與此有關。

《論語》里正好有一句話迴應沒有受到尊重這一點:

君子不重,則不威。


君子如果不能做到敦厚持重,

就沒有威嚴,

不會受到真正意義上的尊重。


雖然有些人很有錢,但並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雖然有些人長得很漂亮,但一張嘴說話就是:“幹啥呢!”,我就有一種“熊出沒”的感覺,

她接著說:“再瞅我削你!”,我就趕緊跑了……

樑冬:讓孩子擁有了這個能力,孩子一輩子都有貴人相助

2

不自重的人

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如果一個人總是討好別人;或者學東西的時候很快就覺得自己學會了,然後誇誇其談;

或者與人交往的時候很容易跟對方承諾點兒什麼……這都是不自重的表現,不可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如果你對待每個細節都沒有一種認真的態度,那麼學到的東西就不會堅固:學則不固。

比如我們組織的“99睡前抄經”,沒有說第一天就一定要把《金剛經》抄完。我們遵從循序漸進的方法:一天抄一頁、一天抄五個字或者認真反覆地寫好一個字。

比如“無我相”的“無”字,你把“無”字寫好,抄完整個《金剛經》就寫好了很多“無”字。

樑冬:讓孩子擁有了這個能力,孩子一輩子都有貴人相助

3

識人優點

一輩子都有貴人相助

《中庸》言:“不誠無物”,所以“忠”、“信”二字是人的主心骨,如果你能做到忠信,自然會贏得他人的尊重。

如果你還有一些需要學習的地方,那就是“無友不如己者”: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這句話在歷史上有很多爭論,如果每個人都去結交那些比自己強的人,那誰還有朋友呢?其實這句話的背後是另外一個意思:人不是“單片人”。

我們可以在王先生那裡學到敏而好學,

在李先生那裡學到不恥下問,

在張先生那裡學到格物致知,

……

其實我們可以在每一個立體的人那裡

學到比自己強的部分。

所以“無友不如己者”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要我們做一個往“上”看、只結交比自己能力強的人,而是應該在每個人身上都學到那些比自己優秀的部分。

正如孔子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的背後其實是一種去除“我慢”的過程。

我們很容易在別人身上發現問題和缺點,這幾乎是一種人性的自我保護機制,因為這會讓自己感覺好點兒。

樑冬:讓孩子擁有了這個能力,孩子一輩子都有貴人相助

你發現一個很優秀的人不如自己時,是不是覺得很爽?是的,我發現我就很爽。

但是,我們要覺察這是一種人性的陋習,要意識到它只不過是一種人類的自我保護機制,同時也包含著人類自我墮落的可能性。

因此,我們的意識要時時轉變,看待別人的焦點要從發現別人的缺點轉到發現別人的優點上,時時刻刻地從每個人身上發現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當有了這樣一種心智模式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成了一個每天都在進步的人。而且有意思的是,你幾乎不再有敵人了,因為你可以隨時去讚歎他人。

這不是拍馬屁,因為拍馬屁是出於想從某人身上得到某種利益,而這種讚歎是發自內心的“賢賢”的感覺。

有一天,我看見一位父親在跟他的兒子對話:

“在飯桌上,你看見左邊的第一位叔叔身上有什麼優點?”

他兒子說:“我看見他每次抽菸的時候都拿出來跟別人分享。”

這位父親繼續問:“好,第二個叔叔有什麼優點?

孩子回答:“第二個叔叔不怎麼說話,但是別人說話的時候他都會表示迴應。”

這位父親接著問:“好,觀察得好。第三個叔叔有什麼優點?”

孩子回答:“第三個叔叔對旁邊的姐姐很好。”

培養孩子在別人身上發現優點的習慣,

孩子的未來必然無可限量。

我發現這位朋友只有這一個核心的教育方法,他的孩子每天走到哪裡,都能夠觀察到別人的優勢和了不起的地方。

你明白一個大人突然從孩子的嘴裡聽到對他的表揚,而且連他自己都真的認為這是他的優點時,那種恨不得在六一兒童節送這個孩子一套完整的變形金剛的衝動嗎?

我們想過嗎,有多少孩子幾乎從來沒有受到過這樣的教育?

父母帶小朋友認真地觀察別人的優點,併發自內心地表示隨喜讚歎,這很難嗎?有學奧數難嗎?有學英語難嗎?……沒有。

但就是這個能力,讓這個小孩子一輩子都不會餓死,一輩子都有貴人相助。

以前小樑總是聽說“半部《論語》治天下”,現在看來:

一句話足以讓我們在普通人的世界裡成為一個受人尊敬,自己也能夠心安理得的人。

衡量一個人是不是心安理得很簡單,看他坐下來的時候手機正面是朝上還是朝下。

經常有人跟我聊天的時候,把手機正面朝下,現在有很多人都有這種惡習,他一跟你聊天就會錄音,也不是針對你,他什麼都錄……

還有一些人,永遠都是很晚才回你的微信,因為他平常不看微信。這也對,因為人家有自己的時間規劃。

但還有一種朋友,恨不得你跟他打招呼或者說事兒的任何時候,他都立刻回覆你,那隻能說明:第一,他很閒;第二,他真的人很好。

樑冬:讓孩子擁有了這個能力,孩子一輩子都有貴人相助

4

做一個厚重

而不怕改正自己錯誤的人

過,則勿憚改。

有了過錯就不要害怕改正,而且要公開承認錯誤。

我這兩天很好奇,崔永元老師炮轟完各位老師以後有沒有人公開道歉?他們是以什麼樣的動機,以什麼樣的方式,公開道了什麼樣的歉?

隨著事態的進展,這還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在夏夜讀《論語》,你會有一種渾厚感,會覺得哪怕自己做不到,也希望身邊有這樣的朋友。

這和讀《莊子》很不一樣。莊子對於人性中的種種不靠譜,保持一種坦然;孔子則更認真一點兒。

因此,學《莊子》的人比較逍遙,喜歡他的朋友愛他愛得要死,因為像這樣不給自己壓力的朋友已然不多。

但是他不靠譜的時候突然就消失了,你也不要抓狂,因為人家就是這個樣子。

跟孔子學習《論語》的人都比較靠譜,但是隱隱地也給自己和別人施加了壓力。

之前小樑和大家一起學《莊子》,現在一起學《論語》。其實這是一個文火、武火兼備的過程。

有些時候我們需要放達一些,有些時候我們需要敦厚一些……這是一箇中國人人格的兩面。

樑冬:讓孩子擁有了這個能力,孩子一輩子都有貴人相助

當我們面對他人的時候,

當我們在人世間行走的時候,


做一個厚重,

而不怕改正自己錯誤的人,

做一個令自己放心的人。


當我們失意的時候,

當我們在夜間睡覺的時候,

讓自己成為一個“溜肩膀”的人,

也不失為一種對自己的愛惜。


所以說,中國人的人格是非常豐富且多層次的。

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就會對完全不同的內在自我保持一種欣然接受的狀態,這是我們能夠安睡的最重要的心智基礎。

(本文由“心靈成長家園”推薦,選自“自在睡覺”,版權歸原創作者樑冬所有)

樑冬:讓孩子擁有了這個能力,孩子一輩子都有貴人相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