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成都曾經用高腳杯裝,用麥稈喝的網紅冷飲,現在喝不到了

成都,這個全國人民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逐漸變成了網紅之都,美食之都,在這裡超級網紅扎堆,特色美食成片。而成都的春熙路就是這麼一條匯聚美食和網紅的一條街,如果來了成都,沒有去逛一下春熙路,太古裡,不去看一下那隻攀爬的熊貓,那還有什麼意義呢?

60年前成都曾經用高腳杯裝,用麥稈喝的網紅冷飲,現在喝不到了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款夏日特飲就最初出現在春熙路,出現在一家名叫耀華餐廳的館子裡,而這款當年被無數人追捧的飲料就是——泗瓜泗。

當大家看到這個生僻的名字,90後的人會說這是什麼鬼?80後的人可能會說,有那麼點印象,70後的人就會說這是小時候的記憶。那麼,這款名叫“泗瓜泗”的飲料到底是啥?幾十年前的人們為什麼會對這款飲料情有獨鍾?為什麼據說喝得起這款飲料的人都有點小資?

60年前成都曾經用高腳杯裝,用麥稈喝的網紅冷飲,現在喝不到了

其實“泗瓜泗”的這個名字在1937年就有了,據說是最早出現在重慶地區,當時重慶剛經歷了大轟炸,一對兄弟盤下了當時一家經營慘淡的咖啡廳,由於他們曾在“美軍招待所”當過招待領班,還會說幾句英文,咖啡廳格外受各國友人及當地的達官貴人的喜愛。他們也因此推出了很多國外的甜品和飲品以此來吸引客戶,而且都以英文的發音直譯名字,比如pudding(布丁),被翻譯成樸定,coffee(咖啡)被翻譯成了“磕肥”,而英文單詞squash(果汁汽水)就被翻譯成了“泗瓜泗”。

60年前成都曾經用高腳杯裝,用麥稈喝的網紅冷飲,現在喝不到了

提到“泗瓜泗”這款飲料,我們就要說道當時春熙路那家曾是全成都唯一的西餐廳——耀華餐廳。在那個年代,這裡簡直就是最“洋盤”的地方了。耀華餐廳的歷史事蹟我們以後再來聊,繼續說道我們的泗瓜泗,當時耀華餐廳是一樓一底的鋪面,而底樓可以算是成都最大的冷飲店了。在那個年代,是沒有空調和冰箱這種東西的,只有風扇慢慢悠悠的轉著,吹著微風。在底樓幾乎是一進來就能感受到涼爽,到處都是拿著玻璃杯,喝著冷飲的人,從他們中間走過,你能聞到薄荷味,檸檬味,橘子味等等,在那種炎熱的夏季裡,誘人可真不是隨便說說。

60年前成都曾經用高腳杯裝,用麥稈喝的網紅冷飲,現在喝不到了

60年前成都曾經用高腳杯裝,用麥稈喝的網紅冷飲,現在喝不到了

在這裡點一份泗瓜泗,不一會兒就會端上來。杯子是倒三角形的高腳玻璃杯,吸管則是空心的麥稈。平叔閒譚在《城市記憶 ▏你還記得耀華餐廳嗎?

》這樣描述的:

截斷的麥稈是空心的,脆脆的,飽吸陽光那種淡金色,插進玻璃杯裡,輕輕攪拌,麥稈和冰塊、和玻璃小心碰撞的聲音,啊啊,簡直令人浮想聯翩。用麥稈做的吸管一頭插在杯子裡,一頭含在嘴裡,總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吸著,捨不得那麼快嚥下,就在口腔裡玩弄著,有時候還會吐回到杯子裡,杯子裡就“咕嚕咕嚕”冒著泡泡。麥稈可比現在的塑料管嬌氣,捏緊了,容易開裂,吸狠了,也容易咬破,所以喝冷飲的人,都容易扮演淑女君子,須得謙謙好風度,就算是你翹起蘭花指,也一點不算矯情。
60年前成都曾經用高腳杯裝,用麥稈喝的網紅冷飲,現在喝不到了

放在現在想想,泗瓜泗,其實就是簡單的廣柑水加冰塊,在具體一點就是橙汁。如今走進任何一家奶茶店,或者水吧,要一杯橙汁,那簡直就是小兒科。不過,在上個世紀60-70年代,所有的食品都是定量供應,糖,冰塊都是稀缺物資,廣柑橘子,更是少見,要富裕得做成飲料時常喝,基本上是共產主義的縮影。


60年前成都曾經用高腳杯裝,用麥稈喝的網紅冷飲,現在喝不到了

那個時候夏天消暑的冷飲,冰棒是人揹著賣,一個方形的綠色的保溫箱,四壁特別厚,裡面是用毛巾包裹冰糕保溫的;還有就是涼水,五顏六色的,香精加色素,多半是用河水和井水兌成的。冰棒商販走在大街上沿街叫賣的,涼水則一般擺在路邊的長凳上售賣。如果進了店堂喝冷飲,那一定是高級冷飲,貴啊,不僅好喝,而且情調高的很,這可不是站在路邊和金銀花露比得上的。

60年前成都曾經用高腳杯裝,用麥稈喝的網紅冷飲,現在喝不到了

關於價格,耀華餐廳當時的價格好像是2角錢一份,總府路同仁堂位置的一家(招牌很有名,記不清名字了,求留言科普!)據說只要8分錢一份。

現在春熙路的街頭巷尾充斥著各類的奶茶飲品,其實好多老成都人心中最好喝的還是那一杯在耀華餐廳點的“泗瓜泗”。

最後,我們是一個推薦四川美食的賬號,除了小吃,川菜,我們還會深入到成都的街頭巷尾找尋市井隱藏下的美食美味。如果覺得文章寫的不錯,麻煩點個贊,轉發,收藏,評論都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