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北山區上百口人的村莊,算是大戶村了…'

"
"
粵北山區上百口人的村莊,算是大戶村了…

窩裡村,位於慶雲鎮東南方,距離鎮政府約10.5公里。與大埂裡、邱家、豐山、新屋裡等村相鄰。該村因建在山窩裡而取名窩裡。始建於清代晚期,張姓人率先從慶雲灣雷分村遷入而形成。

村莊坐落於山間谷地。主要山嶺有黃泥埂山,海拔最高約450米。聚落坐東向西,房屋建築沿山邊呈不規則帶狀形分佈,多數房屋建築為紅磚鋼筋混泥土結構,部分舊宅仍為泥磚、木、瓦面結構。村落形成時屬樂昌縣依化鄉皈下都。民國時期(1941年)屬樂昌縣黃圃鄉。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屬樂昌縣第五區。1958年屬樂昌縣黃圃公社。1961年屬樂昌縣慶雲公社。1987年屬樂昌縣慶雲鄉。1993年屬樂昌縣慶雲鎮。1999年屬樂昌市慶雲鎮襖田行政村至今。

世居村民主要姓氏有3個。第一大姓為張姓,其祖先在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從曲江遷移至樂昌慶雲灣雷村,清末從慶雲灣雷村兄弟 分居遷移至本地;第二大姓為陳姓,其祖先在元朝從湖南資興遷移至廣東樂昌慶雲塘背村,在清代從慶雲塘背遷至慶雲豐山,清末從慶雲豐山兄弟分居遷至第地;第三大姓為丘姓,丘姓人則在清朝晚年從樂昌九峰遷至本地。

"
粵北山區上百口人的村莊,算是大戶村了…

窩裡村,位於慶雲鎮東南方,距離鎮政府約10.5公里。與大埂裡、邱家、豐山、新屋裡等村相鄰。該村因建在山窩裡而取名窩裡。始建於清代晚期,張姓人率先從慶雲灣雷分村遷入而形成。

村莊坐落於山間谷地。主要山嶺有黃泥埂山,海拔最高約450米。聚落坐東向西,房屋建築沿山邊呈不規則帶狀形分佈,多數房屋建築為紅磚鋼筋混泥土結構,部分舊宅仍為泥磚、木、瓦面結構。村落形成時屬樂昌縣依化鄉皈下都。民國時期(1941年)屬樂昌縣黃圃鄉。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屬樂昌縣第五區。1958年屬樂昌縣黃圃公社。1961年屬樂昌縣慶雲公社。1987年屬樂昌縣慶雲鄉。1993年屬樂昌縣慶雲鎮。1999年屬樂昌市慶雲鎮襖田行政村至今。

世居村民主要姓氏有3個。第一大姓為張姓,其祖先在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從曲江遷移至樂昌慶雲灣雷村,清末從慶雲灣雷村兄弟 分居遷移至本地;第二大姓為陳姓,其祖先在元朝從湖南資興遷移至廣東樂昌慶雲塘背村,在清代從慶雲塘背遷至慶雲豐山,清末從慶雲豐山兄弟分居遷至第地;第三大姓為丘姓,丘姓人則在清朝晚年從樂昌九峰遷至本地。

粵北山區上百口人的村莊,算是大戶村了…

2015年末,全村有戶籍人口103人,其中,男性56人,女性47人;實際在村人口32人。80歲以上老人3人,現村中最年長者年齡89歲,為性女。農村留守兒童2人。戶籍人口中,生活主要依靠農業收入的人口約30人;常年在城鎮生活和打工的人口約70人。村民均為漢族,客家民系,通用方言客家話和黃圃話。

傳統經營以種植水稻、林業為主,兼種玉米、花生、大豆、生薑,板栗等,飼養豬、雞、鴨等。現時主要種植水稻、花生、反季節蔬菜,兼營林業,飼養雞、鴨等。青壯年到珠江三角洲等地務工,從事建築、餐飲等行業。村民以農林業生產和外出務工工資性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該村自然資源主要有煤、杉樹、毛竹。特色傳統節日食品有糖環(春節),粽子(端午節)、糯米餈(中秋節)等。

"
粵北山區上百口人的村莊,算是大戶村了…

窩裡村,位於慶雲鎮東南方,距離鎮政府約10.5公里。與大埂裡、邱家、豐山、新屋裡等村相鄰。該村因建在山窩裡而取名窩裡。始建於清代晚期,張姓人率先從慶雲灣雷分村遷入而形成。

村莊坐落於山間谷地。主要山嶺有黃泥埂山,海拔最高約450米。聚落坐東向西,房屋建築沿山邊呈不規則帶狀形分佈,多數房屋建築為紅磚鋼筋混泥土結構,部分舊宅仍為泥磚、木、瓦面結構。村落形成時屬樂昌縣依化鄉皈下都。民國時期(1941年)屬樂昌縣黃圃鄉。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屬樂昌縣第五區。1958年屬樂昌縣黃圃公社。1961年屬樂昌縣慶雲公社。1987年屬樂昌縣慶雲鄉。1993年屬樂昌縣慶雲鎮。1999年屬樂昌市慶雲鎮襖田行政村至今。

世居村民主要姓氏有3個。第一大姓為張姓,其祖先在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從曲江遷移至樂昌慶雲灣雷村,清末從慶雲灣雷村兄弟 分居遷移至本地;第二大姓為陳姓,其祖先在元朝從湖南資興遷移至廣東樂昌慶雲塘背村,在清代從慶雲塘背遷至慶雲豐山,清末從慶雲豐山兄弟分居遷至第地;第三大姓為丘姓,丘姓人則在清朝晚年從樂昌九峰遷至本地。

粵北山區上百口人的村莊,算是大戶村了…

2015年末,全村有戶籍人口103人,其中,男性56人,女性47人;實際在村人口32人。80歲以上老人3人,現村中最年長者年齡89歲,為性女。農村留守兒童2人。戶籍人口中,生活主要依靠農業收入的人口約30人;常年在城鎮生活和打工的人口約70人。村民均為漢族,客家民系,通用方言客家話和黃圃話。

傳統經營以種植水稻、林業為主,兼種玉米、花生、大豆、生薑,板栗等,飼養豬、雞、鴨等。現時主要種植水稻、花生、反季節蔬菜,兼營林業,飼養雞、鴨等。青壯年到珠江三角洲等地務工,從事建築、餐飲等行業。村民以農林業生產和外出務工工資性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該村自然資源主要有煤、杉樹、毛竹。特色傳統節日食品有糖環(春節),粽子(端午節)、糯米餈(中秋節)等。

粵北山區上百口人的村莊,算是大戶村了…

該村交通便利,有鄉道702線公路通至該村。村裡於1983年通電,2000年通程控電話,2003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2010通自來水,2012年通網絡。

"
粵北山區上百口人的村莊,算是大戶村了…

窩裡村,位於慶雲鎮東南方,距離鎮政府約10.5公里。與大埂裡、邱家、豐山、新屋裡等村相鄰。該村因建在山窩裡而取名窩裡。始建於清代晚期,張姓人率先從慶雲灣雷分村遷入而形成。

村莊坐落於山間谷地。主要山嶺有黃泥埂山,海拔最高約450米。聚落坐東向西,房屋建築沿山邊呈不規則帶狀形分佈,多數房屋建築為紅磚鋼筋混泥土結構,部分舊宅仍為泥磚、木、瓦面結構。村落形成時屬樂昌縣依化鄉皈下都。民國時期(1941年)屬樂昌縣黃圃鄉。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屬樂昌縣第五區。1958年屬樂昌縣黃圃公社。1961年屬樂昌縣慶雲公社。1987年屬樂昌縣慶雲鄉。1993年屬樂昌縣慶雲鎮。1999年屬樂昌市慶雲鎮襖田行政村至今。

世居村民主要姓氏有3個。第一大姓為張姓,其祖先在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從曲江遷移至樂昌慶雲灣雷村,清末從慶雲灣雷村兄弟 分居遷移至本地;第二大姓為陳姓,其祖先在元朝從湖南資興遷移至廣東樂昌慶雲塘背村,在清代從慶雲塘背遷至慶雲豐山,清末從慶雲豐山兄弟分居遷至第地;第三大姓為丘姓,丘姓人則在清朝晚年從樂昌九峰遷至本地。

粵北山區上百口人的村莊,算是大戶村了…

2015年末,全村有戶籍人口103人,其中,男性56人,女性47人;實際在村人口32人。80歲以上老人3人,現村中最年長者年齡89歲,為性女。農村留守兒童2人。戶籍人口中,生活主要依靠農業收入的人口約30人;常年在城鎮生活和打工的人口約70人。村民均為漢族,客家民系,通用方言客家話和黃圃話。

傳統經營以種植水稻、林業為主,兼種玉米、花生、大豆、生薑,板栗等,飼養豬、雞、鴨等。現時主要種植水稻、花生、反季節蔬菜,兼營林業,飼養雞、鴨等。青壯年到珠江三角洲等地務工,從事建築、餐飲等行業。村民以農林業生產和外出務工工資性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該村自然資源主要有煤、杉樹、毛竹。特色傳統節日食品有糖環(春節),粽子(端午節)、糯米餈(中秋節)等。

粵北山區上百口人的村莊,算是大戶村了…

該村交通便利,有鄉道702線公路通至該村。村裡於1983年通電,2000年通程控電話,2003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2010通自來水,2012年通網絡。

粵北山區上百口人的村莊,算是大戶村了…

該村村民在春節有製作糖環的習俗,其傳統制作是將糯米浸泡後再濾幹,放入石碓中搗成米粉過篩,取部份過篩後的米粉加紅糖和水煮熟成糊,再加入一半生米粉和勻反覆揉搓成熟料,然後將熟料揉搓成細圓長條,捏成小圓環,6個小圓環相連成一個大圓環,放入油鍋炸熟卻成。做好的糖環仿如桃花瓣,俗稱桃環,外形美觀,酥脆香甜。婦女在春節後回孃家,竹籃筐裡裝的禮物,必有一物是桃環。

當地留傳有貼“掛籤”的習俗。相傳姜子牙出身貧寒,其妻死後被封為“窮神”。姜子牙怕她出門坑害窮人,令她“見破即回”。後人為避窮神,遂故意把彩紙剪破張貼於門楣,俗稱“掛籤”。掛簽有專賣商店出售,家庭也可以自行製作。即用一小張長方形的彩紙剪成花紋圖案,下部形成“流蘇”。除夕貼春聯時,順便貼掛於門楣(頭)或窗上。一般是側門或房門楣貼掛三張,大門貼掛五張,窗門貼掛一張,意在免禍接福。現在已演化為“守門神”“恭喜發財”之類的紅紙,有的貼掛於門楣,有的直接粘貼到門上。其用意除表達主人的美好願望之外,也為節日增添了熱鬧氣氛,具有美化裝飾的意味。

在粵北山區,上百口人的自然村,算是大村莊了,這就粵北山區特色,最純樸的小山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