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四川•地理標誌產品】大竹東柳醪糟

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誌四川•地理標誌產品】大竹東柳醪糟

早在清光緒年間,大竹醪糟便因其獨特的口味名揚千里,其味道又以距縣城3公里的東柳醪糟為最佳。據《大竹縣誌》載:“甜酒亦以糯米釀成,和糟食用,故名醪糟,以大竹城北東柳橋所出為最。”

【方誌四川•地理標誌產品】大竹東柳醪糟

大竹醪糟的釀造,是將優質糯米蒸熟降溫後,加中藥糟曲、清泉拌勻發酵而成。大竹醪糟含多種氨基酸和人體所需營養成分,具有清甜香醇、生津止渴、補氣和血、滋陰補腎特點,廣為當地百姓和過往行人喜愛。

大竹醪糟的銷售,最先採用的是自產自銷的家庭作坊模式。1955年,為發展食品工業,大竹縣成立東柳醪糟合作小組。

【方誌四川•地理標誌產品】大竹東柳醪糟

1983年,東柳供銷合作社醪糟廠獲四川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優質產品稱號,次年大竹醪糟被錄入《中國土特名產辭典》。

1991年,“東柳橋”醪糟獲四川名特小吃稱號,大竹縣供銷社罐頭食品廠“玉竹”醪糟罐頭獲國家商業部、四川優質產品稱號,首屆巴蜀食品節金獎。

1995年,四川東柳醪糟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公司抓住大竹縣盛產糯米和醪糟這一傳統優勢,瞄準農副產品精加工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以科技為依託,不斷開發適銷的新產品。公司與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所合作,運用現代化工業生產技術,在原有土陶罐東柳醪糟的基礎上,研製開發東柳牌、東漢牌易拉罐,原汁型、飲料型醪糟,東漢牌元霄粉等4個品種20多個規格的系列產品。以精糯米為主,170多米優質深泉水和根黴菌、辣寥草、三皁角、甘草、甜草、丁香、非寇、肉桂等中草藥制曲精釀成的東漢牌醪糟,不僅保持了傳統的獨特風味,而且冷熱可食、醇甜酒香、包裝精美、攜帶方便、保鮮期長,產品投放市場以來,深受國內外廣大消費者青睞和喜愛。

【方誌四川•地理標誌產品】大竹東柳醪糟

1995年底,四川東柳醪糟有限責任公司“東漢牌”醪糟獲中國國際食品精品、食品機械及食品包裝設備博覽會暨第二屆巴蜀食品節金獎;成為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華夏文化促進會成立五週年暨文化養生委員會成立大會專用飲品,魏傳統將軍為其題詞“東漢醪糟譽貫古今”。

1996年,產品獲第26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標誌產品。

2011年3月,四川東柳醪糟有限責任公司與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南聯公司、廣東南海潛達公司共同設計、研製開發全國首條醪糟自動化生產線竣工投產,其生產線具有國內領先水平,填補了國內無醪糟自動化生產線的空白,達到安全衛生、節能降耗、提速增效的目標。

【方誌四川•地理標誌產品】大竹東柳醪糟

經多年發展建設,四川東柳醪糟有限責任公司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醪糟生產、自營進出口經營企業。產品有“東漢”牌玻瓶醪糟、易拉罐原汁型醪糟、飲料型醪糟,原窩原汁醪糟,甜酒釀汁和“東漢”牌湯圓粉、湯圓心子、燈影豆乾、“老媽坊”免煮湯圓等6個品種80多個規格,年綜合生產能力4.5萬噸,國內市場佔有率達60%以上,產銷率達100%。

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認定“東漢”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國家質檢總局批准“東柳醪糟”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保護品牌。

【方誌四川•地理標誌產品】大竹東柳醪糟

“東漢”牌商標榮獲四川省著名商標及四川老字號,醪糟釀造技藝被列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單瓶發酵原窩原汁醪糟新產品通過省科技成果鑑定,其工藝屬國內首創,綜合生產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

【方誌四川•地理標誌產品】大竹東柳醪糟

擴展閱讀

中國醪糟之都——大竹

大竹縣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花卉食品專業委員會命名為“中國醪糟之都”“中國糯米之鄉”。2012年,大竹縣糯稻種植面積達到13萬畝,年產量超5萬噸;有醪糟加工企業和個體經營戶30餘戶,從業人員600餘人,產銷各種規格醪糟565萬噸,實現工業總產值逾10億元。

近年來,大竹縣把醪糟產業發展與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有機結合起來,採用“科技+基地+企業”的產業化運作模式,打造以月華、石河為中心的優質糯稻生產基地,培育壯大醪糟加工企業,改進發酵配方和生產工藝,形成規模企業、小微企業、家庭作坊和批發代理、個體專銷、超市營銷並存的產銷格局,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天津等20多個大中城市,出口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亞、法國、英國等國家。

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收聽本文高清音頻

來源:四川省地方誌工作辦公室

供稿:大竹縣地方誌辦公室 李錫全

方誌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互聯網,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朋友圈。

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方誌四川”微信號。

轉載請註明來源:方誌四川,ID:scsdfz。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