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安定門·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安定門·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安定門至白銀路(原名左公西路)原無大道,僅有一小巷名行宮街,與左公西路相交處在今安定門外路南口以西約80米左右處。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為溝通原左公西路與中山路,市府決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門,南至西北公路運輸局門口,全長280米。

路幅全寬12米,其中車道寬8米,人行道各2米,青磚鋪砌。1941年12月15日開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該路是溝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金塔巷·南府街

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東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長840米。

該路明初築城後,是內城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蘭州府、道衙門多駐於此。清末以來,酒泉路至橫巷子(又稱紅巷子,在原賜福巷東)一段因蘭州道臺衙門設於此而稱之為南府街。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安定門·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安定門至白銀路(原名左公西路)原無大道,僅有一小巷名行宮街,與左公西路相交處在今安定門外路南口以西約80米左右處。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為溝通原左公西路與中山路,市府決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門,南至西北公路運輸局門口,全長280米。

路幅全寬12米,其中車道寬8米,人行道各2米,青磚鋪砌。1941年12月15日開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該路是溝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金塔巷·南府街

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東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長840米。

該路明初築城後,是內城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蘭州府、道衙門多駐於此。清末以來,酒泉路至橫巷子(又稱紅巷子,在原賜福巷東)一段因蘭州道臺衙門設於此而稱之為南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鑑於該路路面狹窄,排水不暢,雨後泥濘難行,交通極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計劃,於下半年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了整修,鋪築了碎石路面。工程於6月1日開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金城關·金城路

位於黃河北岸,東起中山橋北端,西至拱北溝橋,全長1491米。該路形成於西漢以前,一直是經蘭州西去的重要驛道之一段。明代為甘涼大邊線的起始段,民國時期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

金城路原名金城關。金城關位於中山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下,因漢置金城郡、金城縣而得名。金城關下的金城津自有漢以來一直為重要渡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為關。《重修皋蘭縣誌》載:“金城關漢置,隋有關官,唐因之,宋紹聖四年重築,明屢加修葺。”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安定門·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安定門至白銀路(原名左公西路)原無大道,僅有一小巷名行宮街,與左公西路相交處在今安定門外路南口以西約80米左右處。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為溝通原左公西路與中山路,市府決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門,南至西北公路運輸局門口,全長280米。

路幅全寬12米,其中車道寬8米,人行道各2米,青磚鋪砌。1941年12月15日開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該路是溝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金塔巷·南府街

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東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長840米。

該路明初築城後,是內城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蘭州府、道衙門多駐於此。清末以來,酒泉路至橫巷子(又稱紅巷子,在原賜福巷東)一段因蘭州道臺衙門設於此而稱之為南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鑑於該路路面狹窄,排水不暢,雨後泥濘難行,交通極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計劃,於下半年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了整修,鋪築了碎石路面。工程於6月1日開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金城關·金城路

位於黃河北岸,東起中山橋北端,西至拱北溝橋,全長1491米。該路形成於西漢以前,一直是經蘭州西去的重要驛道之一段。明代為甘涼大邊線的起始段,民國時期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

金城路原名金城關。金城關位於中山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下,因漢置金城郡、金城縣而得名。金城關下的金城津自有漢以來一直為重要渡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為關。《重修皋蘭縣誌》載:“金城關漢置,隋有關官,唐因之,宋紹聖四年重築,明屢加修葺。”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金城關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橋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飯館、茶館乃至學校、寺院鱗次櫛比,亦稱繁華昌盛之地,故統稱之為“金城關”。

金城關在清代後期逐漸廢圮,至民國初期,所留遺蹟已無幾。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拓修甘新公路時,對該路進行了整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為保證軍事物資運輸,甘新公路重新擴建,因該處路面太窄,有礙汽車通行,故將金城關遺蹟全部炸燬,拓寬了道路。

靜寧路·天水門

靜寧路南起慶陽路,北至濱河東路,全長802米。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建築蘭州外郭後,該路一直是直通外郭北側天塹門(後稱天水門)的一條南北向主要幹道。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安定門·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安定門至白銀路(原名左公西路)原無大道,僅有一小巷名行宮街,與左公西路相交處在今安定門外路南口以西約80米左右處。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為溝通原左公西路與中山路,市府決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門,南至西北公路運輸局門口,全長280米。

路幅全寬12米,其中車道寬8米,人行道各2米,青磚鋪砌。1941年12月15日開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該路是溝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金塔巷·南府街

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東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長840米。

該路明初築城後,是內城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蘭州府、道衙門多駐於此。清末以來,酒泉路至橫巷子(又稱紅巷子,在原賜福巷東)一段因蘭州道臺衙門設於此而稱之為南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鑑於該路路面狹窄,排水不暢,雨後泥濘難行,交通極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計劃,於下半年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了整修,鋪築了碎石路面。工程於6月1日開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金城關·金城路

位於黃河北岸,東起中山橋北端,西至拱北溝橋,全長1491米。該路形成於西漢以前,一直是經蘭州西去的重要驛道之一段。明代為甘涼大邊線的起始段,民國時期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

金城路原名金城關。金城關位於中山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下,因漢置金城郡、金城縣而得名。金城關下的金城津自有漢以來一直為重要渡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為關。《重修皋蘭縣誌》載:“金城關漢置,隋有關官,唐因之,宋紹聖四年重築,明屢加修葺。”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金城關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橋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飯館、茶館乃至學校、寺院鱗次櫛比,亦稱繁華昌盛之地,故統稱之為“金城關”。

金城關在清代後期逐漸廢圮,至民國初期,所留遺蹟已無幾。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拓修甘新公路時,對該路進行了整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為保證軍事物資運輸,甘新公路重新擴建,因該處路面太窄,有礙汽車通行,故將金城關遺蹟全部炸燬,拓寬了道路。

靜寧路·天水門

靜寧路南起慶陽路,北至濱河東路,全長802米。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建築蘭州外郭後,該路一直是直通外郭北側天塹門(後稱天水門)的一條南北向主要幹道。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清末以來,張掖路以北段稱慶安街,張掖路以南段稱橫街。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北起慶安門(原天水門),經橫街子直至左公東路(今民主西路),全長1.2公里。市政府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整修。


秦安路·新關正街、廣武路

秦安路西接張掖路,東連南昌路,全長710米。自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後,稱新關或新關街,清末後稱新關正街,1941年蘭州設市後改稱廣武路。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安定門·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安定門至白銀路(原名左公西路)原無大道,僅有一小巷名行宮街,與左公西路相交處在今安定門外路南口以西約80米左右處。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為溝通原左公西路與中山路,市府決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門,南至西北公路運輸局門口,全長280米。

路幅全寬12米,其中車道寬8米,人行道各2米,青磚鋪砌。1941年12月15日開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該路是溝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金塔巷·南府街

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東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長840米。

該路明初築城後,是內城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蘭州府、道衙門多駐於此。清末以來,酒泉路至橫巷子(又稱紅巷子,在原賜福巷東)一段因蘭州道臺衙門設於此而稱之為南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鑑於該路路面狹窄,排水不暢,雨後泥濘難行,交通極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計劃,於下半年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了整修,鋪築了碎石路面。工程於6月1日開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金城關·金城路

位於黃河北岸,東起中山橋北端,西至拱北溝橋,全長1491米。該路形成於西漢以前,一直是經蘭州西去的重要驛道之一段。明代為甘涼大邊線的起始段,民國時期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

金城路原名金城關。金城關位於中山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下,因漢置金城郡、金城縣而得名。金城關下的金城津自有漢以來一直為重要渡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為關。《重修皋蘭縣誌》載:“金城關漢置,隋有關官,唐因之,宋紹聖四年重築,明屢加修葺。”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金城關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橋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飯館、茶館乃至學校、寺院鱗次櫛比,亦稱繁華昌盛之地,故統稱之為“金城關”。

金城關在清代後期逐漸廢圮,至民國初期,所留遺蹟已無幾。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拓修甘新公路時,對該路進行了整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為保證軍事物資運輸,甘新公路重新擴建,因該處路面太窄,有礙汽車通行,故將金城關遺蹟全部炸燬,拓寬了道路。

靜寧路·天水門

靜寧路南起慶陽路,北至濱河東路,全長802米。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建築蘭州外郭後,該路一直是直通外郭北側天塹門(後稱天水門)的一條南北向主要幹道。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清末以來,張掖路以北段稱慶安街,張掖路以南段稱橫街。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北起慶安門(原天水門),經橫街子直至左公東路(今民主西路),全長1.2公里。市政府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整修。


秦安路·新關正街、廣武路

秦安路西接張掖路,東連南昌路,全長710米。自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後,稱新關或新關街,清末後稱新關正街,1941年蘭州設市後改稱廣武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省政府主席谷正倫、會計長王廷翰、建設廳長張心一聯名簽署批准,准以698萬元對廣武門以西段進行了拓修。4月21日正式開工,同年10月12日竣工。

路基寬度16米,其中車道9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各3.5米,鋪青磚。民國三十五年,按西段標準拓修了廣武門以東段(當時亦稱廣武路,後改為西訓團路)。

曹家巷·廳門街

曹家巷是南連慶陽路,北接武都路和蘭園正門相對的小巷,該巷形成於明代,原來南端僅至文廟巷與曹家廳相交接處。文廟巷在今蘭州二中南側,南關十字副食商場一帶,因清代在此處建有府文廟而得名。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安定門·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安定門至白銀路(原名左公西路)原無大道,僅有一小巷名行宮街,與左公西路相交處在今安定門外路南口以西約80米左右處。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為溝通原左公西路與中山路,市府決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門,南至西北公路運輸局門口,全長280米。

路幅全寬12米,其中車道寬8米,人行道各2米,青磚鋪砌。1941年12月15日開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該路是溝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金塔巷·南府街

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東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長840米。

該路明初築城後,是內城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蘭州府、道衙門多駐於此。清末以來,酒泉路至橫巷子(又稱紅巷子,在原賜福巷東)一段因蘭州道臺衙門設於此而稱之為南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鑑於該路路面狹窄,排水不暢,雨後泥濘難行,交通極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計劃,於下半年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了整修,鋪築了碎石路面。工程於6月1日開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金城關·金城路

位於黃河北岸,東起中山橋北端,西至拱北溝橋,全長1491米。該路形成於西漢以前,一直是經蘭州西去的重要驛道之一段。明代為甘涼大邊線的起始段,民國時期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

金城路原名金城關。金城關位於中山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下,因漢置金城郡、金城縣而得名。金城關下的金城津自有漢以來一直為重要渡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為關。《重修皋蘭縣誌》載:“金城關漢置,隋有關官,唐因之,宋紹聖四年重築,明屢加修葺。”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金城關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橋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飯館、茶館乃至學校、寺院鱗次櫛比,亦稱繁華昌盛之地,故統稱之為“金城關”。

金城關在清代後期逐漸廢圮,至民國初期,所留遺蹟已無幾。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拓修甘新公路時,對該路進行了整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為保證軍事物資運輸,甘新公路重新擴建,因該處路面太窄,有礙汽車通行,故將金城關遺蹟全部炸燬,拓寬了道路。

靜寧路·天水門

靜寧路南起慶陽路,北至濱河東路,全長802米。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建築蘭州外郭後,該路一直是直通外郭北側天塹門(後稱天水門)的一條南北向主要幹道。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清末以來,張掖路以北段稱慶安街,張掖路以南段稱橫街。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北起慶安門(原天水門),經橫街子直至左公東路(今民主西路),全長1.2公里。市政府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整修。


秦安路·新關正街、廣武路

秦安路西接張掖路,東連南昌路,全長710米。自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後,稱新關或新關街,清末後稱新關正街,1941年蘭州設市後改稱廣武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省政府主席谷正倫、會計長王廷翰、建設廳長張心一聯名簽署批准,准以698萬元對廣武門以西段進行了拓修。4月21日正式開工,同年10月12日竣工。

路基寬度16米,其中車道9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各3.5米,鋪青磚。民國三十五年,按西段標準拓修了廣武門以東段(當時亦稱廣武路,後改為西訓團路)。

曹家巷·廳門街

曹家巷是南連慶陽路,北接武都路和蘭園正門相對的小巷,該巷形成於明代,原來南端僅至文廟巷與曹家廳相交接處。文廟巷在今蘭州二中南側,南關十字副食商場一帶,因清代在此處建有府文廟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自曹家巷中東行至貢元巷的一段小巷稱曹家廳,相傳清朝同治年間,有一位姓曹的翰林住在這裡,並建有翰林學坊院,院內有一座大過廳,故名廳門街,後改稱為曹家廳。該巷原與其西側的文廟巷、道門街等共同構成內城一條東西向幹道。文廟巷亦為其所佔,曹家廳便成為曹家巷的一條支路。


民勤街·官園正街

西起靜寧路,東至金昌路,呈東西走向。該路路基所在地清初稱官園。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為賑濟災民曾在這裡開辦“濟養園”,每年支銀72兩,以官倉之糧接納濟救流亡孤弱者,並另設有官倉,故名官園。清末以來,稱官園正街。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甘肅大旱,劉爾炘開倉賑濟災民。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安定門·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安定門至白銀路(原名左公西路)原無大道,僅有一小巷名行宮街,與左公西路相交處在今安定門外路南口以西約80米左右處。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為溝通原左公西路與中山路,市府決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門,南至西北公路運輸局門口,全長280米。

路幅全寬12米,其中車道寬8米,人行道各2米,青磚鋪砌。1941年12月15日開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該路是溝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金塔巷·南府街

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東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長840米。

該路明初築城後,是內城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蘭州府、道衙門多駐於此。清末以來,酒泉路至橫巷子(又稱紅巷子,在原賜福巷東)一段因蘭州道臺衙門設於此而稱之為南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鑑於該路路面狹窄,排水不暢,雨後泥濘難行,交通極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計劃,於下半年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了整修,鋪築了碎石路面。工程於6月1日開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金城關·金城路

位於黃河北岸,東起中山橋北端,西至拱北溝橋,全長1491米。該路形成於西漢以前,一直是經蘭州西去的重要驛道之一段。明代為甘涼大邊線的起始段,民國時期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

金城路原名金城關。金城關位於中山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下,因漢置金城郡、金城縣而得名。金城關下的金城津自有漢以來一直為重要渡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為關。《重修皋蘭縣誌》載:“金城關漢置,隋有關官,唐因之,宋紹聖四年重築,明屢加修葺。”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金城關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橋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飯館、茶館乃至學校、寺院鱗次櫛比,亦稱繁華昌盛之地,故統稱之為“金城關”。

金城關在清代後期逐漸廢圮,至民國初期,所留遺蹟已無幾。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拓修甘新公路時,對該路進行了整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為保證軍事物資運輸,甘新公路重新擴建,因該處路面太窄,有礙汽車通行,故將金城關遺蹟全部炸燬,拓寬了道路。

靜寧路·天水門

靜寧路南起慶陽路,北至濱河東路,全長802米。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建築蘭州外郭後,該路一直是直通外郭北側天塹門(後稱天水門)的一條南北向主要幹道。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清末以來,張掖路以北段稱慶安街,張掖路以南段稱橫街。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北起慶安門(原天水門),經橫街子直至左公東路(今民主西路),全長1.2公里。市政府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整修。


秦安路·新關正街、廣武路

秦安路西接張掖路,東連南昌路,全長710米。自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後,稱新關或新關街,清末後稱新關正街,1941年蘭州設市後改稱廣武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省政府主席谷正倫、會計長王廷翰、建設廳長張心一聯名簽署批准,准以698萬元對廣武門以西段進行了拓修。4月21日正式開工,同年10月12日竣工。

路基寬度16米,其中車道9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各3.5米,鋪青磚。民國三十五年,按西段標準拓修了廣武門以東段(當時亦稱廣武路,後改為西訓團路)。

曹家巷·廳門街

曹家巷是南連慶陽路,北接武都路和蘭園正門相對的小巷,該巷形成於明代,原來南端僅至文廟巷與曹家廳相交接處。文廟巷在今蘭州二中南側,南關十字副食商場一帶,因清代在此處建有府文廟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自曹家巷中東行至貢元巷的一段小巷稱曹家廳,相傳清朝同治年間,有一位姓曹的翰林住在這裡,並建有翰林學坊院,院內有一座大過廳,故名廳門街,後改稱為曹家廳。該巷原與其西側的文廟巷、道門街等共同構成內城一條東西向幹道。文廟巷亦為其所佔,曹家廳便成為曹家巷的一條支路。


民勤街·官園正街

西起靜寧路,東至金昌路,呈東西走向。該路路基所在地清初稱官園。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為賑濟災民曾在這裡開辦“濟養園”,每年支銀72兩,以官倉之糧接納濟救流亡孤弱者,並另設有官倉,故名官園。清末以來,稱官園正街。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甘肅大旱,劉爾炘開倉賑濟災民。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該處原有舊蓄水池一處,為劉爾炘先生倡建。後因年久失修,水池被垃圾填滿,致使街水四流,路面破壞嚴重。

民國34年12月,該區居民呈准市政府補助20萬元,居民集資30萬元,整修了水池,修砌了暗溝。同時整修了部分路面。工程於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3月開工,同年5月20日竣工。因這裡有兩條街巷,故又稱官園前街和官園后街。

洪門子·洪恩街

解放門外西南側,呈南北走向,北起臨夏路,南與蘭阿公路相接。清朝以前系通往金天觀後山門的一條小巷,無名,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蘇四十三為營救被清政府關押在蘭州的回教哲赫忍耶教派領袖馬明心,率農民軍圍困蘭州,激戰於華林山下,終因寡不敵眾為清軍所敗。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安定門·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安定門至白銀路(原名左公西路)原無大道,僅有一小巷名行宮街,與左公西路相交處在今安定門外路南口以西約80米左右處。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為溝通原左公西路與中山路,市府決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門,南至西北公路運輸局門口,全長280米。

路幅全寬12米,其中車道寬8米,人行道各2米,青磚鋪砌。1941年12月15日開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該路是溝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金塔巷·南府街

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東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長840米。

該路明初築城後,是內城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蘭州府、道衙門多駐於此。清末以來,酒泉路至橫巷子(又稱紅巷子,在原賜福巷東)一段因蘭州道臺衙門設於此而稱之為南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鑑於該路路面狹窄,排水不暢,雨後泥濘難行,交通極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計劃,於下半年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了整修,鋪築了碎石路面。工程於6月1日開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金城關·金城路

位於黃河北岸,東起中山橋北端,西至拱北溝橋,全長1491米。該路形成於西漢以前,一直是經蘭州西去的重要驛道之一段。明代為甘涼大邊線的起始段,民國時期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

金城路原名金城關。金城關位於中山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下,因漢置金城郡、金城縣而得名。金城關下的金城津自有漢以來一直為重要渡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為關。《重修皋蘭縣誌》載:“金城關漢置,隋有關官,唐因之,宋紹聖四年重築,明屢加修葺。”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金城關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橋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飯館、茶館乃至學校、寺院鱗次櫛比,亦稱繁華昌盛之地,故統稱之為“金城關”。

金城關在清代後期逐漸廢圮,至民國初期,所留遺蹟已無幾。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拓修甘新公路時,對該路進行了整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為保證軍事物資運輸,甘新公路重新擴建,因該處路面太窄,有礙汽車通行,故將金城關遺蹟全部炸燬,拓寬了道路。

靜寧路·天水門

靜寧路南起慶陽路,北至濱河東路,全長802米。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建築蘭州外郭後,該路一直是直通外郭北側天塹門(後稱天水門)的一條南北向主要幹道。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清末以來,張掖路以北段稱慶安街,張掖路以南段稱橫街。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北起慶安門(原天水門),經橫街子直至左公東路(今民主西路),全長1.2公里。市政府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整修。


秦安路·新關正街、廣武路

秦安路西接張掖路,東連南昌路,全長710米。自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後,稱新關或新關街,清末後稱新關正街,1941年蘭州設市後改稱廣武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省政府主席谷正倫、會計長王廷翰、建設廳長張心一聯名簽署批准,准以698萬元對廣武門以西段進行了拓修。4月21日正式開工,同年10月12日竣工。

路基寬度16米,其中車道9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各3.5米,鋪青磚。民國三十五年,按西段標準拓修了廣武門以東段(當時亦稱廣武路,後改為西訓團路)。

曹家巷·廳門街

曹家巷是南連慶陽路,北接武都路和蘭園正門相對的小巷,該巷形成於明代,原來南端僅至文廟巷與曹家廳相交接處。文廟巷在今蘭州二中南側,南關十字副食商場一帶,因清代在此處建有府文廟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自曹家巷中東行至貢元巷的一段小巷稱曹家廳,相傳清朝同治年間,有一位姓曹的翰林住在這裡,並建有翰林學坊院,院內有一座大過廳,故名廳門街,後改稱為曹家廳。該巷原與其西側的文廟巷、道門街等共同構成內城一條東西向幹道。文廟巷亦為其所佔,曹家廳便成為曹家巷的一條支路。


民勤街·官園正街

西起靜寧路,東至金昌路,呈東西走向。該路路基所在地清初稱官園。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為賑濟災民曾在這裡開辦“濟養園”,每年支銀72兩,以官倉之糧接納濟救流亡孤弱者,並另設有官倉,故名官園。清末以來,稱官園正街。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甘肅大旱,劉爾炘開倉賑濟災民。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該處原有舊蓄水池一處,為劉爾炘先生倡建。後因年久失修,水池被垃圾填滿,致使街水四流,路面破壞嚴重。

民國34年12月,該區居民呈准市政府補助20萬元,居民集資30萬元,整修了水池,修砌了暗溝。同時整修了部分路面。工程於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3月開工,同年5月20日竣工。因這裡有兩條街巷,故又稱官園前街和官園后街。

洪門子·洪恩街

解放門外西南側,呈南北走向,北起臨夏路,南與蘭阿公路相接。清朝以前系通往金天觀後山門的一條小巷,無名,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蘇四十三為營救被清政府關押在蘭州的回教哲赫忍耶教派領袖馬明心,率農民軍圍困蘭州,激戰於華林山下,終因寡不敵眾為清軍所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因此處地處兩軍交鋒前沿,取清王朝“皇恩浩蕩”之意,命名為洪恩街,俗稱洪門子。康熙四十七年,為控制蘭州西南的重要據點,在華林山築滿城,在龍尾山築四墩,用以防守險地,同時在洪恩街南段中心兩山之間的水磨溝臨城區處築土城,俗稱土兒城,今已不存。


上、下溝

系解放前城關區兩條舊街巷。上溝東起中山路安定門,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348米;下溝東起中山路蘭州劇院處,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1076米。上溝、下溝原是兩條水渠名。

明代,為灌溉果園、菜地,修建了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灌田。其東渠沿水磨溝東山,繞太清宮灌溉上溝、下溝、柏道路、蘭林路以及官驛後(今雙城門以東地區)的農田。該渠按地勢高低又分為二渠,地勢高者稱上溝,低者稱下溝。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安定門·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安定門至白銀路(原名左公西路)原無大道,僅有一小巷名行宮街,與左公西路相交處在今安定門外路南口以西約80米左右處。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為溝通原左公西路與中山路,市府決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門,南至西北公路運輸局門口,全長280米。

路幅全寬12米,其中車道寬8米,人行道各2米,青磚鋪砌。1941年12月15日開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該路是溝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金塔巷·南府街

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東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長840米。

該路明初築城後,是內城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蘭州府、道衙門多駐於此。清末以來,酒泉路至橫巷子(又稱紅巷子,在原賜福巷東)一段因蘭州道臺衙門設於此而稱之為南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鑑於該路路面狹窄,排水不暢,雨後泥濘難行,交通極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計劃,於下半年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了整修,鋪築了碎石路面。工程於6月1日開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金城關·金城路

位於黃河北岸,東起中山橋北端,西至拱北溝橋,全長1491米。該路形成於西漢以前,一直是經蘭州西去的重要驛道之一段。明代為甘涼大邊線的起始段,民國時期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

金城路原名金城關。金城關位於中山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下,因漢置金城郡、金城縣而得名。金城關下的金城津自有漢以來一直為重要渡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為關。《重修皋蘭縣誌》載:“金城關漢置,隋有關官,唐因之,宋紹聖四年重築,明屢加修葺。”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金城關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橋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飯館、茶館乃至學校、寺院鱗次櫛比,亦稱繁華昌盛之地,故統稱之為“金城關”。

金城關在清代後期逐漸廢圮,至民國初期,所留遺蹟已無幾。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拓修甘新公路時,對該路進行了整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為保證軍事物資運輸,甘新公路重新擴建,因該處路面太窄,有礙汽車通行,故將金城關遺蹟全部炸燬,拓寬了道路。

靜寧路·天水門

靜寧路南起慶陽路,北至濱河東路,全長802米。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建築蘭州外郭後,該路一直是直通外郭北側天塹門(後稱天水門)的一條南北向主要幹道。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清末以來,張掖路以北段稱慶安街,張掖路以南段稱橫街。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北起慶安門(原天水門),經橫街子直至左公東路(今民主西路),全長1.2公里。市政府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整修。


秦安路·新關正街、廣武路

秦安路西接張掖路,東連南昌路,全長710米。自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後,稱新關或新關街,清末後稱新關正街,1941年蘭州設市後改稱廣武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省政府主席谷正倫、會計長王廷翰、建設廳長張心一聯名簽署批准,准以698萬元對廣武門以西段進行了拓修。4月21日正式開工,同年10月12日竣工。

路基寬度16米,其中車道9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各3.5米,鋪青磚。民國三十五年,按西段標準拓修了廣武門以東段(當時亦稱廣武路,後改為西訓團路)。

曹家巷·廳門街

曹家巷是南連慶陽路,北接武都路和蘭園正門相對的小巷,該巷形成於明代,原來南端僅至文廟巷與曹家廳相交接處。文廟巷在今蘭州二中南側,南關十字副食商場一帶,因清代在此處建有府文廟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自曹家巷中東行至貢元巷的一段小巷稱曹家廳,相傳清朝同治年間,有一位姓曹的翰林住在這裡,並建有翰林學坊院,院內有一座大過廳,故名廳門街,後改稱為曹家廳。該巷原與其西側的文廟巷、道門街等共同構成內城一條東西向幹道。文廟巷亦為其所佔,曹家廳便成為曹家巷的一條支路。


民勤街·官園正街

西起靜寧路,東至金昌路,呈東西走向。該路路基所在地清初稱官園。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為賑濟災民曾在這裡開辦“濟養園”,每年支銀72兩,以官倉之糧接納濟救流亡孤弱者,並另設有官倉,故名官園。清末以來,稱官園正街。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甘肅大旱,劉爾炘開倉賑濟災民。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該處原有舊蓄水池一處,為劉爾炘先生倡建。後因年久失修,水池被垃圾填滿,致使街水四流,路面破壞嚴重。

民國34年12月,該區居民呈准市政府補助20萬元,居民集資30萬元,整修了水池,修砌了暗溝。同時整修了部分路面。工程於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3月開工,同年5月20日竣工。因這裡有兩條街巷,故又稱官園前街和官園后街。

洪門子·洪恩街

解放門外西南側,呈南北走向,北起臨夏路,南與蘭阿公路相接。清朝以前系通往金天觀後山門的一條小巷,無名,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蘇四十三為營救被清政府關押在蘭州的回教哲赫忍耶教派領袖馬明心,率農民軍圍困蘭州,激戰於華林山下,終因寡不敵眾為清軍所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因此處地處兩軍交鋒前沿,取清王朝“皇恩浩蕩”之意,命名為洪恩街,俗稱洪門子。康熙四十七年,為控制蘭州西南的重要據點,在華林山築滿城,在龍尾山築四墩,用以防守險地,同時在洪恩街南段中心兩山之間的水磨溝臨城區處築土城,俗稱土兒城,今已不存。


上、下溝

系解放前城關區兩條舊街巷。上溝東起中山路安定門,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348米;下溝東起中山路蘭州劇院處,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1076米。上溝、下溝原是兩條水渠名。

明代,為灌溉果園、菜地,修建了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灌田。其東渠沿水磨溝東山,繞太清宮灌溉上溝、下溝、柏道路、蘭林路以及官驛後(今雙城門以東地區)的農田。該渠按地勢高低又分為二渠,地勢高者稱上溝,低者稱下溝。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據《皋蘭縣續志》卷十,王樹槐《修築上溝道路溝渠碑記》記載,今解放門外“南通五泉、東川諸處,有古徑(小路)一條,蜿蜒裡餘,名曰上溝,乃行旅往來之所,煤車尤多。”這一帶地區南靠龍尾山,山下是民宅、水溝,北臨深坎,坎下是田園,民宅與深坎之間即是官路。

清道光年間,曹夢花發動民眾,購買石灰,摻合新土,築為長堤形道路,新路較舊路寬五尺多。下溝為一條自然形成的街巷,因溝得名。

永昌路·廣源門、水北門、雲亭路

北起濱河東路,南連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1444米。自明朝築城後,該路即為一條南北向主要交通幹道。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指揮同知王得增築城牆,東、南、西、北各開一門,北門建在今永昌路北端與濱河東路相交處,初名廣源門。因該路自張掖路至濱河東路一段直通北門,故舊稱水北門、北門正街。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安定門·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安定門至白銀路(原名左公西路)原無大道,僅有一小巷名行宮街,與左公西路相交處在今安定門外路南口以西約80米左右處。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為溝通原左公西路與中山路,市府決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門,南至西北公路運輸局門口,全長280米。

路幅全寬12米,其中車道寬8米,人行道各2米,青磚鋪砌。1941年12月15日開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該路是溝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金塔巷·南府街

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東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長840米。

該路明初築城後,是內城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蘭州府、道衙門多駐於此。清末以來,酒泉路至橫巷子(又稱紅巷子,在原賜福巷東)一段因蘭州道臺衙門設於此而稱之為南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鑑於該路路面狹窄,排水不暢,雨後泥濘難行,交通極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計劃,於下半年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了整修,鋪築了碎石路面。工程於6月1日開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金城關·金城路

位於黃河北岸,東起中山橋北端,西至拱北溝橋,全長1491米。該路形成於西漢以前,一直是經蘭州西去的重要驛道之一段。明代為甘涼大邊線的起始段,民國時期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

金城路原名金城關。金城關位於中山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下,因漢置金城郡、金城縣而得名。金城關下的金城津自有漢以來一直為重要渡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為關。《重修皋蘭縣誌》載:“金城關漢置,隋有關官,唐因之,宋紹聖四年重築,明屢加修葺。”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金城關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橋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飯館、茶館乃至學校、寺院鱗次櫛比,亦稱繁華昌盛之地,故統稱之為“金城關”。

金城關在清代後期逐漸廢圮,至民國初期,所留遺蹟已無幾。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拓修甘新公路時,對該路進行了整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為保證軍事物資運輸,甘新公路重新擴建,因該處路面太窄,有礙汽車通行,故將金城關遺蹟全部炸燬,拓寬了道路。

靜寧路·天水門

靜寧路南起慶陽路,北至濱河東路,全長802米。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建築蘭州外郭後,該路一直是直通外郭北側天塹門(後稱天水門)的一條南北向主要幹道。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清末以來,張掖路以北段稱慶安街,張掖路以南段稱橫街。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北起慶安門(原天水門),經橫街子直至左公東路(今民主西路),全長1.2公里。市政府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整修。


秦安路·新關正街、廣武路

秦安路西接張掖路,東連南昌路,全長710米。自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後,稱新關或新關街,清末後稱新關正街,1941年蘭州設市後改稱廣武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省政府主席谷正倫、會計長王廷翰、建設廳長張心一聯名簽署批准,准以698萬元對廣武門以西段進行了拓修。4月21日正式開工,同年10月12日竣工。

路基寬度16米,其中車道9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各3.5米,鋪青磚。民國三十五年,按西段標準拓修了廣武門以東段(當時亦稱廣武路,後改為西訓團路)。

曹家巷·廳門街

曹家巷是南連慶陽路,北接武都路和蘭園正門相對的小巷,該巷形成於明代,原來南端僅至文廟巷與曹家廳相交接處。文廟巷在今蘭州二中南側,南關十字副食商場一帶,因清代在此處建有府文廟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自曹家巷中東行至貢元巷的一段小巷稱曹家廳,相傳清朝同治年間,有一位姓曹的翰林住在這裡,並建有翰林學坊院,院內有一座大過廳,故名廳門街,後改稱為曹家廳。該巷原與其西側的文廟巷、道門街等共同構成內城一條東西向幹道。文廟巷亦為其所佔,曹家廳便成為曹家巷的一條支路。


民勤街·官園正街

西起靜寧路,東至金昌路,呈東西走向。該路路基所在地清初稱官園。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為賑濟災民曾在這裡開辦“濟養園”,每年支銀72兩,以官倉之糧接納濟救流亡孤弱者,並另設有官倉,故名官園。清末以來,稱官園正街。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甘肅大旱,劉爾炘開倉賑濟災民。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該處原有舊蓄水池一處,為劉爾炘先生倡建。後因年久失修,水池被垃圾填滿,致使街水四流,路面破壞嚴重。

民國34年12月,該區居民呈准市政府補助20萬元,居民集資30萬元,整修了水池,修砌了暗溝。同時整修了部分路面。工程於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3月開工,同年5月20日竣工。因這裡有兩條街巷,故又稱官園前街和官園后街。

洪門子·洪恩街

解放門外西南側,呈南北走向,北起臨夏路,南與蘭阿公路相接。清朝以前系通往金天觀後山門的一條小巷,無名,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蘇四十三為營救被清政府關押在蘭州的回教哲赫忍耶教派領袖馬明心,率農民軍圍困蘭州,激戰於華林山下,終因寡不敵眾為清軍所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因此處地處兩軍交鋒前沿,取清王朝“皇恩浩蕩”之意,命名為洪恩街,俗稱洪門子。康熙四十七年,為控制蘭州西南的重要據點,在華林山築滿城,在龍尾山築四墩,用以防守險地,同時在洪恩街南段中心兩山之間的水磨溝臨城區處築土城,俗稱土兒城,今已不存。


上、下溝

系解放前城關區兩條舊街巷。上溝東起中山路安定門,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348米;下溝東起中山路蘭州劇院處,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1076米。上溝、下溝原是兩條水渠名。

明代,為灌溉果園、菜地,修建了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灌田。其東渠沿水磨溝東山,繞太清宮灌溉上溝、下溝、柏道路、蘭林路以及官驛後(今雙城門以東地區)的農田。該渠按地勢高低又分為二渠,地勢高者稱上溝,低者稱下溝。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據《皋蘭縣續志》卷十,王樹槐《修築上溝道路溝渠碑記》記載,今解放門外“南通五泉、東川諸處,有古徑(小路)一條,蜿蜒裡餘,名曰上溝,乃行旅往來之所,煤車尤多。”這一帶地區南靠龍尾山,山下是民宅、水溝,北臨深坎,坎下是田園,民宅與深坎之間即是官路。

清道光年間,曹夢花發動民眾,購買石灰,摻合新土,築為長堤形道路,新路較舊路寬五尺多。下溝為一條自然形成的街巷,因溝得名。

永昌路·廣源門、水北門、雲亭路

北起濱河東路,南連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1444米。自明朝築城後,該路即為一條南北向主要交通幹道。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指揮同知王得增築城牆,東、南、西、北各開一門,北門建在今永昌路北端與濱河東路相交處,初名廣源門。因該路自張掖路至濱河東路一段直通北門,故舊稱水北門、北門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抗戰期間,為紀念曾任國民黨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的馬福祥(字雲亭)而更名為雲亭路。永昌路中段,即原永昌路百貨大樓處。該路段於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建蘭泉驛。

蘭泉驛內建有住房和馬廄,專供過往投遞公文的驛卒住宿、換馬。馬廄的具體位置在今永昌路百貨大樓與金城電影院西北角。

馬廄又稱馬坊,因此也稱馬坊門街。永昌路百貨大樓至金塔巷一段,舊稱州門十字。抗日戰爭期間,日機不斷轟炸蘭州,為便於市民疏散,於1939年在該路南端城牆上又新開一門,稱西南門,因門系雙洞,又稱雙城門。


臨夏路·袖川街、定西路

原蘭州城關區西稍門至雷壇河握橋一段,即今之臨夏路西段。曾先後稱袖川街、定西路。該街形成於何時尚無法確定。但據今工人文化宮南部與握橋建造時間,大體可推定為至遲在唐代。

據張建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重修金天觀碑銘》記載,今工人文化宮南部,唐為永峰寺,宋為九陽觀,明為金天觀。蘭州握橋相傳創建於唐代。有寺有橋必有路,由此推斷,此街形成於唐代。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安定門·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安定門至白銀路(原名左公西路)原無大道,僅有一小巷名行宮街,與左公西路相交處在今安定門外路南口以西約80米左右處。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為溝通原左公西路與中山路,市府決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門,南至西北公路運輸局門口,全長280米。

路幅全寬12米,其中車道寬8米,人行道各2米,青磚鋪砌。1941年12月15日開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該路是溝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金塔巷·南府街

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東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長840米。

該路明初築城後,是內城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蘭州府、道衙門多駐於此。清末以來,酒泉路至橫巷子(又稱紅巷子,在原賜福巷東)一段因蘭州道臺衙門設於此而稱之為南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鑑於該路路面狹窄,排水不暢,雨後泥濘難行,交通極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計劃,於下半年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了整修,鋪築了碎石路面。工程於6月1日開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金城關·金城路

位於黃河北岸,東起中山橋北端,西至拱北溝橋,全長1491米。該路形成於西漢以前,一直是經蘭州西去的重要驛道之一段。明代為甘涼大邊線的起始段,民國時期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

金城路原名金城關。金城關位於中山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下,因漢置金城郡、金城縣而得名。金城關下的金城津自有漢以來一直為重要渡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為關。《重修皋蘭縣誌》載:“金城關漢置,隋有關官,唐因之,宋紹聖四年重築,明屢加修葺。”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金城關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橋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飯館、茶館乃至學校、寺院鱗次櫛比,亦稱繁華昌盛之地,故統稱之為“金城關”。

金城關在清代後期逐漸廢圮,至民國初期,所留遺蹟已無幾。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拓修甘新公路時,對該路進行了整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為保證軍事物資運輸,甘新公路重新擴建,因該處路面太窄,有礙汽車通行,故將金城關遺蹟全部炸燬,拓寬了道路。

靜寧路·天水門

靜寧路南起慶陽路,北至濱河東路,全長802米。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建築蘭州外郭後,該路一直是直通外郭北側天塹門(後稱天水門)的一條南北向主要幹道。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清末以來,張掖路以北段稱慶安街,張掖路以南段稱橫街。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北起慶安門(原天水門),經橫街子直至左公東路(今民主西路),全長1.2公里。市政府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整修。


秦安路·新關正街、廣武路

秦安路西接張掖路,東連南昌路,全長710米。自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後,稱新關或新關街,清末後稱新關正街,1941年蘭州設市後改稱廣武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省政府主席谷正倫、會計長王廷翰、建設廳長張心一聯名簽署批准,准以698萬元對廣武門以西段進行了拓修。4月21日正式開工,同年10月12日竣工。

路基寬度16米,其中車道9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各3.5米,鋪青磚。民國三十五年,按西段標準拓修了廣武門以東段(當時亦稱廣武路,後改為西訓團路)。

曹家巷·廳門街

曹家巷是南連慶陽路,北接武都路和蘭園正門相對的小巷,該巷形成於明代,原來南端僅至文廟巷與曹家廳相交接處。文廟巷在今蘭州二中南側,南關十字副食商場一帶,因清代在此處建有府文廟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自曹家巷中東行至貢元巷的一段小巷稱曹家廳,相傳清朝同治年間,有一位姓曹的翰林住在這裡,並建有翰林學坊院,院內有一座大過廳,故名廳門街,後改稱為曹家廳。該巷原與其西側的文廟巷、道門街等共同構成內城一條東西向幹道。文廟巷亦為其所佔,曹家廳便成為曹家巷的一條支路。


民勤街·官園正街

西起靜寧路,東至金昌路,呈東西走向。該路路基所在地清初稱官園。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為賑濟災民曾在這裡開辦“濟養園”,每年支銀72兩,以官倉之糧接納濟救流亡孤弱者,並另設有官倉,故名官園。清末以來,稱官園正街。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甘肅大旱,劉爾炘開倉賑濟災民。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該處原有舊蓄水池一處,為劉爾炘先生倡建。後因年久失修,水池被垃圾填滿,致使街水四流,路面破壞嚴重。

民國34年12月,該區居民呈准市政府補助20萬元,居民集資30萬元,整修了水池,修砌了暗溝。同時整修了部分路面。工程於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3月開工,同年5月20日竣工。因這裡有兩條街巷,故又稱官園前街和官園后街。

洪門子·洪恩街

解放門外西南側,呈南北走向,北起臨夏路,南與蘭阿公路相接。清朝以前系通往金天觀後山門的一條小巷,無名,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蘇四十三為營救被清政府關押在蘭州的回教哲赫忍耶教派領袖馬明心,率農民軍圍困蘭州,激戰於華林山下,終因寡不敵眾為清軍所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因此處地處兩軍交鋒前沿,取清王朝“皇恩浩蕩”之意,命名為洪恩街,俗稱洪門子。康熙四十七年,為控制蘭州西南的重要據點,在華林山築滿城,在龍尾山築四墩,用以防守險地,同時在洪恩街南段中心兩山之間的水磨溝臨城區處築土城,俗稱土兒城,今已不存。


上、下溝

系解放前城關區兩條舊街巷。上溝東起中山路安定門,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348米;下溝東起中山路蘭州劇院處,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1076米。上溝、下溝原是兩條水渠名。

明代,為灌溉果園、菜地,修建了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灌田。其東渠沿水磨溝東山,繞太清宮灌溉上溝、下溝、柏道路、蘭林路以及官驛後(今雙城門以東地區)的農田。該渠按地勢高低又分為二渠,地勢高者稱上溝,低者稱下溝。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據《皋蘭縣續志》卷十,王樹槐《修築上溝道路溝渠碑記》記載,今解放門外“南通五泉、東川諸處,有古徑(小路)一條,蜿蜒裡餘,名曰上溝,乃行旅往來之所,煤車尤多。”這一帶地區南靠龍尾山,山下是民宅、水溝,北臨深坎,坎下是田園,民宅與深坎之間即是官路。

清道光年間,曹夢花發動民眾,購買石灰,摻合新土,築為長堤形道路,新路較舊路寬五尺多。下溝為一條自然形成的街巷,因溝得名。

永昌路·廣源門、水北門、雲亭路

北起濱河東路,南連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1444米。自明朝築城後,該路即為一條南北向主要交通幹道。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指揮同知王得增築城牆,東、南、西、北各開一門,北門建在今永昌路北端與濱河東路相交處,初名廣源門。因該路自張掖路至濱河東路一段直通北門,故舊稱水北門、北門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抗戰期間,為紀念曾任國民黨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的馬福祥(字雲亭)而更名為雲亭路。永昌路中段,即原永昌路百貨大樓處。該路段於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建蘭泉驛。

蘭泉驛內建有住房和馬廄,專供過往投遞公文的驛卒住宿、換馬。馬廄的具體位置在今永昌路百貨大樓與金城電影院西北角。

馬廄又稱馬坊,因此也稱馬坊門街。永昌路百貨大樓至金塔巷一段,舊稱州門十字。抗日戰爭期間,日機不斷轟炸蘭州,為便於市民疏散,於1939年在該路南端城牆上又新開一門,稱西南門,因門系雙洞,又稱雙城門。


臨夏路·袖川街、定西路

原蘭州城關區西稍門至雷壇河握橋一段,即今之臨夏路西段。曾先後稱袖川街、定西路。該街形成於何時尚無法確定。但據今工人文化宮南部與握橋建造時間,大體可推定為至遲在唐代。

據張建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重修金天觀碑銘》記載,今工人文化宮南部,唐為永峰寺,宋為九陽觀,明為金天觀。蘭州握橋相傳創建於唐代。有寺有橋必有路,由此推斷,此街形成於唐代。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明肅王發現“城之西南,三面環山,有仙人舞袖之形”故建金天觀,將西郭門通金天觀的路稱為袖川街。洪恩街北端以西一段因由東向西傾斜,故俗稱下坡子。

1942年命名為定西路。1945年,為紀念左宗棠而改名為宗棠路。1949年8月解放蘭州時,因解放軍由西稍門突破進城,故於蘭州解放後,稱西稍門為解放門,稱該路為解放路。後又改稱定西路。


山字石街·非街巷

中央廣場東側的一條小巷,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現分為互相連通的三條街巷:山字石西街、山字石北街、山字石中街。全長1106米,寬3-4米。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安定門·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安定門至白銀路(原名左公西路)原無大道,僅有一小巷名行宮街,與左公西路相交處在今安定門外路南口以西約80米左右處。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為溝通原左公西路與中山路,市府決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門,南至西北公路運輸局門口,全長280米。

路幅全寬12米,其中車道寬8米,人行道各2米,青磚鋪砌。1941年12月15日開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該路是溝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金塔巷·南府街

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東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長840米。

該路明初築城後,是內城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蘭州府、道衙門多駐於此。清末以來,酒泉路至橫巷子(又稱紅巷子,在原賜福巷東)一段因蘭州道臺衙門設於此而稱之為南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鑑於該路路面狹窄,排水不暢,雨後泥濘難行,交通極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計劃,於下半年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了整修,鋪築了碎石路面。工程於6月1日開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金城關·金城路

位於黃河北岸,東起中山橋北端,西至拱北溝橋,全長1491米。該路形成於西漢以前,一直是經蘭州西去的重要驛道之一段。明代為甘涼大邊線的起始段,民國時期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

金城路原名金城關。金城關位於中山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下,因漢置金城郡、金城縣而得名。金城關下的金城津自有漢以來一直為重要渡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為關。《重修皋蘭縣誌》載:“金城關漢置,隋有關官,唐因之,宋紹聖四年重築,明屢加修葺。”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金城關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橋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飯館、茶館乃至學校、寺院鱗次櫛比,亦稱繁華昌盛之地,故統稱之為“金城關”。

金城關在清代後期逐漸廢圮,至民國初期,所留遺蹟已無幾。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拓修甘新公路時,對該路進行了整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為保證軍事物資運輸,甘新公路重新擴建,因該處路面太窄,有礙汽車通行,故將金城關遺蹟全部炸燬,拓寬了道路。

靜寧路·天水門

靜寧路南起慶陽路,北至濱河東路,全長802米。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建築蘭州外郭後,該路一直是直通外郭北側天塹門(後稱天水門)的一條南北向主要幹道。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清末以來,張掖路以北段稱慶安街,張掖路以南段稱橫街。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北起慶安門(原天水門),經橫街子直至左公東路(今民主西路),全長1.2公里。市政府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整修。


秦安路·新關正街、廣武路

秦安路西接張掖路,東連南昌路,全長710米。自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後,稱新關或新關街,清末後稱新關正街,1941年蘭州設市後改稱廣武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省政府主席谷正倫、會計長王廷翰、建設廳長張心一聯名簽署批准,准以698萬元對廣武門以西段進行了拓修。4月21日正式開工,同年10月12日竣工。

路基寬度16米,其中車道9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各3.5米,鋪青磚。民國三十五年,按西段標準拓修了廣武門以東段(當時亦稱廣武路,後改為西訓團路)。

曹家巷·廳門街

曹家巷是南連慶陽路,北接武都路和蘭園正門相對的小巷,該巷形成於明代,原來南端僅至文廟巷與曹家廳相交接處。文廟巷在今蘭州二中南側,南關十字副食商場一帶,因清代在此處建有府文廟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自曹家巷中東行至貢元巷的一段小巷稱曹家廳,相傳清朝同治年間,有一位姓曹的翰林住在這裡,並建有翰林學坊院,院內有一座大過廳,故名廳門街,後改稱為曹家廳。該巷原與其西側的文廟巷、道門街等共同構成內城一條東西向幹道。文廟巷亦為其所佔,曹家廳便成為曹家巷的一條支路。


民勤街·官園正街

西起靜寧路,東至金昌路,呈東西走向。該路路基所在地清初稱官園。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為賑濟災民曾在這裡開辦“濟養園”,每年支銀72兩,以官倉之糧接納濟救流亡孤弱者,並另設有官倉,故名官園。清末以來,稱官園正街。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甘肅大旱,劉爾炘開倉賑濟災民。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該處原有舊蓄水池一處,為劉爾炘先生倡建。後因年久失修,水池被垃圾填滿,致使街水四流,路面破壞嚴重。

民國34年12月,該區居民呈准市政府補助20萬元,居民集資30萬元,整修了水池,修砌了暗溝。同時整修了部分路面。工程於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3月開工,同年5月20日竣工。因這裡有兩條街巷,故又稱官園前街和官園后街。

洪門子·洪恩街

解放門外西南側,呈南北走向,北起臨夏路,南與蘭阿公路相接。清朝以前系通往金天觀後山門的一條小巷,無名,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蘇四十三為營救被清政府關押在蘭州的回教哲赫忍耶教派領袖馬明心,率農民軍圍困蘭州,激戰於華林山下,終因寡不敵眾為清軍所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因此處地處兩軍交鋒前沿,取清王朝“皇恩浩蕩”之意,命名為洪恩街,俗稱洪門子。康熙四十七年,為控制蘭州西南的重要據點,在華林山築滿城,在龍尾山築四墩,用以防守險地,同時在洪恩街南段中心兩山之間的水磨溝臨城區處築土城,俗稱土兒城,今已不存。


上、下溝

系解放前城關區兩條舊街巷。上溝東起中山路安定門,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348米;下溝東起中山路蘭州劇院處,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1076米。上溝、下溝原是兩條水渠名。

明代,為灌溉果園、菜地,修建了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灌田。其東渠沿水磨溝東山,繞太清宮灌溉上溝、下溝、柏道路、蘭林路以及官驛後(今雙城門以東地區)的農田。該渠按地勢高低又分為二渠,地勢高者稱上溝,低者稱下溝。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據《皋蘭縣續志》卷十,王樹槐《修築上溝道路溝渠碑記》記載,今解放門外“南通五泉、東川諸處,有古徑(小路)一條,蜿蜒裡餘,名曰上溝,乃行旅往來之所,煤車尤多。”這一帶地區南靠龍尾山,山下是民宅、水溝,北臨深坎,坎下是田園,民宅與深坎之間即是官路。

清道光年間,曹夢花發動民眾,購買石灰,摻合新土,築為長堤形道路,新路較舊路寬五尺多。下溝為一條自然形成的街巷,因溝得名。

永昌路·廣源門、水北門、雲亭路

北起濱河東路,南連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1444米。自明朝築城後,該路即為一條南北向主要交通幹道。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指揮同知王得增築城牆,東、南、西、北各開一門,北門建在今永昌路北端與濱河東路相交處,初名廣源門。因該路自張掖路至濱河東路一段直通北門,故舊稱水北門、北門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抗戰期間,為紀念曾任國民黨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的馬福祥(字雲亭)而更名為雲亭路。永昌路中段,即原永昌路百貨大樓處。該路段於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建蘭泉驛。

蘭泉驛內建有住房和馬廄,專供過往投遞公文的驛卒住宿、換馬。馬廄的具體位置在今永昌路百貨大樓與金城電影院西北角。

馬廄又稱馬坊,因此也稱馬坊門街。永昌路百貨大樓至金塔巷一段,舊稱州門十字。抗日戰爭期間,日機不斷轟炸蘭州,為便於市民疏散,於1939年在該路南端城牆上又新開一門,稱西南門,因門系雙洞,又稱雙城門。


臨夏路·袖川街、定西路

原蘭州城關區西稍門至雷壇河握橋一段,即今之臨夏路西段。曾先後稱袖川街、定西路。該街形成於何時尚無法確定。但據今工人文化宮南部與握橋建造時間,大體可推定為至遲在唐代。

據張建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重修金天觀碑銘》記載,今工人文化宮南部,唐為永峰寺,宋為九陽觀,明為金天觀。蘭州握橋相傳創建於唐代。有寺有橋必有路,由此推斷,此街形成於唐代。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明肅王發現“城之西南,三面環山,有仙人舞袖之形”故建金天觀,將西郭門通金天觀的路稱為袖川街。洪恩街北端以西一段因由東向西傾斜,故俗稱下坡子。

1942年命名為定西路。1945年,為紀念左宗棠而改名為宗棠路。1949年8月解放蘭州時,因解放軍由西稍門突破進城,故於蘭州解放後,稱西稍門為解放門,稱該路為解放路。後又改稱定西路。


山字石街·非街巷

中央廣場東側的一條小巷,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現分為互相連通的三條街巷:山字石西街、山字石北街、山字石中街。全長1106米,寬3-4米。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安定門·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安定門至白銀路(原名左公西路)原無大道,僅有一小巷名行宮街,與左公西路相交處在今安定門外路南口以西約80米左右處。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為溝通原左公西路與中山路,市府決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門,南至西北公路運輸局門口,全長280米。

路幅全寬12米,其中車道寬8米,人行道各2米,青磚鋪砌。1941年12月15日開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該路是溝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金塔巷·南府街

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東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長840米。

該路明初築城後,是內城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蘭州府、道衙門多駐於此。清末以來,酒泉路至橫巷子(又稱紅巷子,在原賜福巷東)一段因蘭州道臺衙門設於此而稱之為南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鑑於該路路面狹窄,排水不暢,雨後泥濘難行,交通極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計劃,於下半年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了整修,鋪築了碎石路面。工程於6月1日開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金城關·金城路

位於黃河北岸,東起中山橋北端,西至拱北溝橋,全長1491米。該路形成於西漢以前,一直是經蘭州西去的重要驛道之一段。明代為甘涼大邊線的起始段,民國時期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

金城路原名金城關。金城關位於中山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下,因漢置金城郡、金城縣而得名。金城關下的金城津自有漢以來一直為重要渡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為關。《重修皋蘭縣誌》載:“金城關漢置,隋有關官,唐因之,宋紹聖四年重築,明屢加修葺。”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金城關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橋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飯館、茶館乃至學校、寺院鱗次櫛比,亦稱繁華昌盛之地,故統稱之為“金城關”。

金城關在清代後期逐漸廢圮,至民國初期,所留遺蹟已無幾。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拓修甘新公路時,對該路進行了整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為保證軍事物資運輸,甘新公路重新擴建,因該處路面太窄,有礙汽車通行,故將金城關遺蹟全部炸燬,拓寬了道路。

靜寧路·天水門

靜寧路南起慶陽路,北至濱河東路,全長802米。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建築蘭州外郭後,該路一直是直通外郭北側天塹門(後稱天水門)的一條南北向主要幹道。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清末以來,張掖路以北段稱慶安街,張掖路以南段稱橫街。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北起慶安門(原天水門),經橫街子直至左公東路(今民主西路),全長1.2公里。市政府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整修。


秦安路·新關正街、廣武路

秦安路西接張掖路,東連南昌路,全長710米。自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後,稱新關或新關街,清末後稱新關正街,1941年蘭州設市後改稱廣武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省政府主席谷正倫、會計長王廷翰、建設廳長張心一聯名簽署批准,准以698萬元對廣武門以西段進行了拓修。4月21日正式開工,同年10月12日竣工。

路基寬度16米,其中車道9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各3.5米,鋪青磚。民國三十五年,按西段標準拓修了廣武門以東段(當時亦稱廣武路,後改為西訓團路)。

曹家巷·廳門街

曹家巷是南連慶陽路,北接武都路和蘭園正門相對的小巷,該巷形成於明代,原來南端僅至文廟巷與曹家廳相交接處。文廟巷在今蘭州二中南側,南關十字副食商場一帶,因清代在此處建有府文廟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自曹家巷中東行至貢元巷的一段小巷稱曹家廳,相傳清朝同治年間,有一位姓曹的翰林住在這裡,並建有翰林學坊院,院內有一座大過廳,故名廳門街,後改稱為曹家廳。該巷原與其西側的文廟巷、道門街等共同構成內城一條東西向幹道。文廟巷亦為其所佔,曹家廳便成為曹家巷的一條支路。


民勤街·官園正街

西起靜寧路,東至金昌路,呈東西走向。該路路基所在地清初稱官園。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為賑濟災民曾在這裡開辦“濟養園”,每年支銀72兩,以官倉之糧接納濟救流亡孤弱者,並另設有官倉,故名官園。清末以來,稱官園正街。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甘肅大旱,劉爾炘開倉賑濟災民。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該處原有舊蓄水池一處,為劉爾炘先生倡建。後因年久失修,水池被垃圾填滿,致使街水四流,路面破壞嚴重。

民國34年12月,該區居民呈准市政府補助20萬元,居民集資30萬元,整修了水池,修砌了暗溝。同時整修了部分路面。工程於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3月開工,同年5月20日竣工。因這裡有兩條街巷,故又稱官園前街和官園后街。

洪門子·洪恩街

解放門外西南側,呈南北走向,北起臨夏路,南與蘭阿公路相接。清朝以前系通往金天觀後山門的一條小巷,無名,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蘇四十三為營救被清政府關押在蘭州的回教哲赫忍耶教派領袖馬明心,率農民軍圍困蘭州,激戰於華林山下,終因寡不敵眾為清軍所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因此處地處兩軍交鋒前沿,取清王朝“皇恩浩蕩”之意,命名為洪恩街,俗稱洪門子。康熙四十七年,為控制蘭州西南的重要據點,在華林山築滿城,在龍尾山築四墩,用以防守險地,同時在洪恩街南段中心兩山之間的水磨溝臨城區處築土城,俗稱土兒城,今已不存。


上、下溝

系解放前城關區兩條舊街巷。上溝東起中山路安定門,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348米;下溝東起中山路蘭州劇院處,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1076米。上溝、下溝原是兩條水渠名。

明代,為灌溉果園、菜地,修建了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灌田。其東渠沿水磨溝東山,繞太清宮灌溉上溝、下溝、柏道路、蘭林路以及官驛後(今雙城門以東地區)的農田。該渠按地勢高低又分為二渠,地勢高者稱上溝,低者稱下溝。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據《皋蘭縣續志》卷十,王樹槐《修築上溝道路溝渠碑記》記載,今解放門外“南通五泉、東川諸處,有古徑(小路)一條,蜿蜒裡餘,名曰上溝,乃行旅往來之所,煤車尤多。”這一帶地區南靠龍尾山,山下是民宅、水溝,北臨深坎,坎下是田園,民宅與深坎之間即是官路。

清道光年間,曹夢花發動民眾,購買石灰,摻合新土,築為長堤形道路,新路較舊路寬五尺多。下溝為一條自然形成的街巷,因溝得名。

永昌路·廣源門、水北門、雲亭路

北起濱河東路,南連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1444米。自明朝築城後,該路即為一條南北向主要交通幹道。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指揮同知王得增築城牆,東、南、西、北各開一門,北門建在今永昌路北端與濱河東路相交處,初名廣源門。因該路自張掖路至濱河東路一段直通北門,故舊稱水北門、北門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抗戰期間,為紀念曾任國民黨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的馬福祥(字雲亭)而更名為雲亭路。永昌路中段,即原永昌路百貨大樓處。該路段於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建蘭泉驛。

蘭泉驛內建有住房和馬廄,專供過往投遞公文的驛卒住宿、換馬。馬廄的具體位置在今永昌路百貨大樓與金城電影院西北角。

馬廄又稱馬坊,因此也稱馬坊門街。永昌路百貨大樓至金塔巷一段,舊稱州門十字。抗日戰爭期間,日機不斷轟炸蘭州,為便於市民疏散,於1939年在該路南端城牆上又新開一門,稱西南門,因門系雙洞,又稱雙城門。


臨夏路·袖川街、定西路

原蘭州城關區西稍門至雷壇河握橋一段,即今之臨夏路西段。曾先後稱袖川街、定西路。該街形成於何時尚無法確定。但據今工人文化宮南部與握橋建造時間,大體可推定為至遲在唐代。

據張建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重修金天觀碑銘》記載,今工人文化宮南部,唐為永峰寺,宋為九陽觀,明為金天觀。蘭州握橋相傳創建於唐代。有寺有橋必有路,由此推斷,此街形成於唐代。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明肅王發現“城之西南,三面環山,有仙人舞袖之形”故建金天觀,將西郭門通金天觀的路稱為袖川街。洪恩街北端以西一段因由東向西傾斜,故俗稱下坡子。

1942年命名為定西路。1945年,為紀念左宗棠而改名為宗棠路。1949年8月解放蘭州時,因解放軍由西稍門突破進城,故於蘭州解放後,稱西稍門為解放門,稱該路為解放路。後又改稱定西路。


山字石街·非街巷

中央廣場東側的一條小巷,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現分為互相連通的三條街巷:山字石西街、山字石北街、山字石中街。全長1106米,寬3-4米。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山字石原非街巷,系明肅王府之花園,為遊玩觀賞的地方,名“凝熙園”.該園為東花祠的附屬花園,園中重點建築為用巨石壘雕之大、小假山,並以從外縣採來的“活山字”(蘭州人叫水鏽)相輔之,通稱大、小山字石。

1941年蘭州設市後,市府曾將該處街巷予以整修。據張維《蘭州古今注》記載,民國32年(1943年),大山字石已不復存在,小山字石“尚有假山一角,壘石為之,上有數小院落。又壘石作洞府,通達四出,巖間塑泥仙人數十,頗逸俊可觀。”


酒泉路·中正路、人民路

城關區原舊城中心,北接中央廣場,南連白銀路,全長1466米,系舊城一條老街巷。自明朝築城後,該路一直是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幹道,也是一條繁華的商業街。清末以來,自南稍門(今蘭州捲菸廠附近)至內城南門(今南關十字北側酒泉路副食商場附近)稱孝友街,自內城南門至永昌路稱南大街,永昌路以北稱綢鋪街。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安定門·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安定門至白銀路(原名左公西路)原無大道,僅有一小巷名行宮街,與左公西路相交處在今安定門外路南口以西約80米左右處。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為溝通原左公西路與中山路,市府決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門,南至西北公路運輸局門口,全長280米。

路幅全寬12米,其中車道寬8米,人行道各2米,青磚鋪砌。1941年12月15日開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該路是溝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金塔巷·南府街

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東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長840米。

該路明初築城後,是內城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蘭州府、道衙門多駐於此。清末以來,酒泉路至橫巷子(又稱紅巷子,在原賜福巷東)一段因蘭州道臺衙門設於此而稱之為南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鑑於該路路面狹窄,排水不暢,雨後泥濘難行,交通極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計劃,於下半年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了整修,鋪築了碎石路面。工程於6月1日開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金城關·金城路

位於黃河北岸,東起中山橋北端,西至拱北溝橋,全長1491米。該路形成於西漢以前,一直是經蘭州西去的重要驛道之一段。明代為甘涼大邊線的起始段,民國時期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

金城路原名金城關。金城關位於中山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下,因漢置金城郡、金城縣而得名。金城關下的金城津自有漢以來一直為重要渡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為關。《重修皋蘭縣誌》載:“金城關漢置,隋有關官,唐因之,宋紹聖四年重築,明屢加修葺。”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金城關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橋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飯館、茶館乃至學校、寺院鱗次櫛比,亦稱繁華昌盛之地,故統稱之為“金城關”。

金城關在清代後期逐漸廢圮,至民國初期,所留遺蹟已無幾。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拓修甘新公路時,對該路進行了整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為保證軍事物資運輸,甘新公路重新擴建,因該處路面太窄,有礙汽車通行,故將金城關遺蹟全部炸燬,拓寬了道路。

靜寧路·天水門

靜寧路南起慶陽路,北至濱河東路,全長802米。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建築蘭州外郭後,該路一直是直通外郭北側天塹門(後稱天水門)的一條南北向主要幹道。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清末以來,張掖路以北段稱慶安街,張掖路以南段稱橫街。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北起慶安門(原天水門),經橫街子直至左公東路(今民主西路),全長1.2公里。市政府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整修。


秦安路·新關正街、廣武路

秦安路西接張掖路,東連南昌路,全長710米。自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後,稱新關或新關街,清末後稱新關正街,1941年蘭州設市後改稱廣武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省政府主席谷正倫、會計長王廷翰、建設廳長張心一聯名簽署批准,准以698萬元對廣武門以西段進行了拓修。4月21日正式開工,同年10月12日竣工。

路基寬度16米,其中車道9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各3.5米,鋪青磚。民國三十五年,按西段標準拓修了廣武門以東段(當時亦稱廣武路,後改為西訓團路)。

曹家巷·廳門街

曹家巷是南連慶陽路,北接武都路和蘭園正門相對的小巷,該巷形成於明代,原來南端僅至文廟巷與曹家廳相交接處。文廟巷在今蘭州二中南側,南關十字副食商場一帶,因清代在此處建有府文廟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自曹家巷中東行至貢元巷的一段小巷稱曹家廳,相傳清朝同治年間,有一位姓曹的翰林住在這裡,並建有翰林學坊院,院內有一座大過廳,故名廳門街,後改稱為曹家廳。該巷原與其西側的文廟巷、道門街等共同構成內城一條東西向幹道。文廟巷亦為其所佔,曹家廳便成為曹家巷的一條支路。


民勤街·官園正街

西起靜寧路,東至金昌路,呈東西走向。該路路基所在地清初稱官園。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為賑濟災民曾在這裡開辦“濟養園”,每年支銀72兩,以官倉之糧接納濟救流亡孤弱者,並另設有官倉,故名官園。清末以來,稱官園正街。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甘肅大旱,劉爾炘開倉賑濟災民。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該處原有舊蓄水池一處,為劉爾炘先生倡建。後因年久失修,水池被垃圾填滿,致使街水四流,路面破壞嚴重。

民國34年12月,該區居民呈准市政府補助20萬元,居民集資30萬元,整修了水池,修砌了暗溝。同時整修了部分路面。工程於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3月開工,同年5月20日竣工。因這裡有兩條街巷,故又稱官園前街和官園后街。

洪門子·洪恩街

解放門外西南側,呈南北走向,北起臨夏路,南與蘭阿公路相接。清朝以前系通往金天觀後山門的一條小巷,無名,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蘇四十三為營救被清政府關押在蘭州的回教哲赫忍耶教派領袖馬明心,率農民軍圍困蘭州,激戰於華林山下,終因寡不敵眾為清軍所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因此處地處兩軍交鋒前沿,取清王朝“皇恩浩蕩”之意,命名為洪恩街,俗稱洪門子。康熙四十七年,為控制蘭州西南的重要據點,在華林山築滿城,在龍尾山築四墩,用以防守險地,同時在洪恩街南段中心兩山之間的水磨溝臨城區處築土城,俗稱土兒城,今已不存。


上、下溝

系解放前城關區兩條舊街巷。上溝東起中山路安定門,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348米;下溝東起中山路蘭州劇院處,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1076米。上溝、下溝原是兩條水渠名。

明代,為灌溉果園、菜地,修建了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灌田。其東渠沿水磨溝東山,繞太清宮灌溉上溝、下溝、柏道路、蘭林路以及官驛後(今雙城門以東地區)的農田。該渠按地勢高低又分為二渠,地勢高者稱上溝,低者稱下溝。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據《皋蘭縣續志》卷十,王樹槐《修築上溝道路溝渠碑記》記載,今解放門外“南通五泉、東川諸處,有古徑(小路)一條,蜿蜒裡餘,名曰上溝,乃行旅往來之所,煤車尤多。”這一帶地區南靠龍尾山,山下是民宅、水溝,北臨深坎,坎下是田園,民宅與深坎之間即是官路。

清道光年間,曹夢花發動民眾,購買石灰,摻合新土,築為長堤形道路,新路較舊路寬五尺多。下溝為一條自然形成的街巷,因溝得名。

永昌路·廣源門、水北門、雲亭路

北起濱河東路,南連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1444米。自明朝築城後,該路即為一條南北向主要交通幹道。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指揮同知王得增築城牆,東、南、西、北各開一門,北門建在今永昌路北端與濱河東路相交處,初名廣源門。因該路自張掖路至濱河東路一段直通北門,故舊稱水北門、北門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抗戰期間,為紀念曾任國民黨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的馬福祥(字雲亭)而更名為雲亭路。永昌路中段,即原永昌路百貨大樓處。該路段於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建蘭泉驛。

蘭泉驛內建有住房和馬廄,專供過往投遞公文的驛卒住宿、換馬。馬廄的具體位置在今永昌路百貨大樓與金城電影院西北角。

馬廄又稱馬坊,因此也稱馬坊門街。永昌路百貨大樓至金塔巷一段,舊稱州門十字。抗日戰爭期間,日機不斷轟炸蘭州,為便於市民疏散,於1939年在該路南端城牆上又新開一門,稱西南門,因門系雙洞,又稱雙城門。


臨夏路·袖川街、定西路

原蘭州城關區西稍門至雷壇河握橋一段,即今之臨夏路西段。曾先後稱袖川街、定西路。該街形成於何時尚無法確定。但據今工人文化宮南部與握橋建造時間,大體可推定為至遲在唐代。

據張建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重修金天觀碑銘》記載,今工人文化宮南部,唐為永峰寺,宋為九陽觀,明為金天觀。蘭州握橋相傳創建於唐代。有寺有橋必有路,由此推斷,此街形成於唐代。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明肅王發現“城之西南,三面環山,有仙人舞袖之形”故建金天觀,將西郭門通金天觀的路稱為袖川街。洪恩街北端以西一段因由東向西傾斜,故俗稱下坡子。

1942年命名為定西路。1945年,為紀念左宗棠而改名為宗棠路。1949年8月解放蘭州時,因解放軍由西稍門突破進城,故於蘭州解放後,稱西稍門為解放門,稱該路為解放路。後又改稱定西路。


山字石街·非街巷

中央廣場東側的一條小巷,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現分為互相連通的三條街巷:山字石西街、山字石北街、山字石中街。全長1106米,寬3-4米。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山字石原非街巷,系明肅王府之花園,為遊玩觀賞的地方,名“凝熙園”.該園為東花祠的附屬花園,園中重點建築為用巨石壘雕之大、小假山,並以從外縣採來的“活山字”(蘭州人叫水鏽)相輔之,通稱大、小山字石。

1941年蘭州設市後,市府曾將該處街巷予以整修。據張維《蘭州古今注》記載,民國32年(1943年),大山字石已不復存在,小山字石“尚有假山一角,壘石為之,上有數小院落。又壘石作洞府,通達四出,巖間塑泥仙人數十,頗逸俊可觀。”


酒泉路·中正路、人民路

城關區原舊城中心,北接中央廣場,南連白銀路,全長1466米,系舊城一條老街巷。自明朝築城後,該路一直是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幹道,也是一條繁華的商業街。清末以來,自南稍門(今蘭州捲菸廠附近)至內城南門(今南關十字北側酒泉路副食商場附近)稱孝友街,自內城南門至永昌路稱南大街,永昌路以北稱綢鋪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31年(1942年)命名為中正路。1949年10月21日,蘭州市人民政府137號通告更名為人民路。1958年以甘肅省酒泉縣命名為酒泉路,沿用至今。酒泉路原為石板路面,清朝末年,將石板破碎,修為碎石路面,同時修建了排水溝。

民國15年(1926年),由國民軍駐蘭州部隊將該路進行了翻修,挖除舊碎石路面,換鋪新碎石,鋪築為漿結碎石路面。由於質量不好,民國26年(1937年)又進行了翻修。

慶陽路·上、下東關,益民路,和平路

慶陽路是蘭州舊城區一條老街巷,至遲在明朝築城時即已形成。東起東方紅廣場東口,與東崗西路相連;西至南關十字,與中山路相接,全長1971米。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安定門·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安定門至白銀路(原名左公西路)原無大道,僅有一小巷名行宮街,與左公西路相交處在今安定門外路南口以西約80米左右處。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為溝通原左公西路與中山路,市府決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門,南至西北公路運輸局門口,全長280米。

路幅全寬12米,其中車道寬8米,人行道各2米,青磚鋪砌。1941年12月15日開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該路是溝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金塔巷·南府街

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東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長840米。

該路明初築城後,是內城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蘭州府、道衙門多駐於此。清末以來,酒泉路至橫巷子(又稱紅巷子,在原賜福巷東)一段因蘭州道臺衙門設於此而稱之為南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鑑於該路路面狹窄,排水不暢,雨後泥濘難行,交通極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計劃,於下半年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了整修,鋪築了碎石路面。工程於6月1日開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金城關·金城路

位於黃河北岸,東起中山橋北端,西至拱北溝橋,全長1491米。該路形成於西漢以前,一直是經蘭州西去的重要驛道之一段。明代為甘涼大邊線的起始段,民國時期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

金城路原名金城關。金城關位於中山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下,因漢置金城郡、金城縣而得名。金城關下的金城津自有漢以來一直為重要渡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為關。《重修皋蘭縣誌》載:“金城關漢置,隋有關官,唐因之,宋紹聖四年重築,明屢加修葺。”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金城關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橋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飯館、茶館乃至學校、寺院鱗次櫛比,亦稱繁華昌盛之地,故統稱之為“金城關”。

金城關在清代後期逐漸廢圮,至民國初期,所留遺蹟已無幾。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拓修甘新公路時,對該路進行了整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為保證軍事物資運輸,甘新公路重新擴建,因該處路面太窄,有礙汽車通行,故將金城關遺蹟全部炸燬,拓寬了道路。

靜寧路·天水門

靜寧路南起慶陽路,北至濱河東路,全長802米。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建築蘭州外郭後,該路一直是直通外郭北側天塹門(後稱天水門)的一條南北向主要幹道。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清末以來,張掖路以北段稱慶安街,張掖路以南段稱橫街。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北起慶安門(原天水門),經橫街子直至左公東路(今民主西路),全長1.2公里。市政府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整修。


秦安路·新關正街、廣武路

秦安路西接張掖路,東連南昌路,全長710米。自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後,稱新關或新關街,清末後稱新關正街,1941年蘭州設市後改稱廣武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省政府主席谷正倫、會計長王廷翰、建設廳長張心一聯名簽署批准,准以698萬元對廣武門以西段進行了拓修。4月21日正式開工,同年10月12日竣工。

路基寬度16米,其中車道9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各3.5米,鋪青磚。民國三十五年,按西段標準拓修了廣武門以東段(當時亦稱廣武路,後改為西訓團路)。

曹家巷·廳門街

曹家巷是南連慶陽路,北接武都路和蘭園正門相對的小巷,該巷形成於明代,原來南端僅至文廟巷與曹家廳相交接處。文廟巷在今蘭州二中南側,南關十字副食商場一帶,因清代在此處建有府文廟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自曹家巷中東行至貢元巷的一段小巷稱曹家廳,相傳清朝同治年間,有一位姓曹的翰林住在這裡,並建有翰林學坊院,院內有一座大過廳,故名廳門街,後改稱為曹家廳。該巷原與其西側的文廟巷、道門街等共同構成內城一條東西向幹道。文廟巷亦為其所佔,曹家廳便成為曹家巷的一條支路。


民勤街·官園正街

西起靜寧路,東至金昌路,呈東西走向。該路路基所在地清初稱官園。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為賑濟災民曾在這裡開辦“濟養園”,每年支銀72兩,以官倉之糧接納濟救流亡孤弱者,並另設有官倉,故名官園。清末以來,稱官園正街。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甘肅大旱,劉爾炘開倉賑濟災民。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該處原有舊蓄水池一處,為劉爾炘先生倡建。後因年久失修,水池被垃圾填滿,致使街水四流,路面破壞嚴重。

民國34年12月,該區居民呈准市政府補助20萬元,居民集資30萬元,整修了水池,修砌了暗溝。同時整修了部分路面。工程於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3月開工,同年5月20日竣工。因這裡有兩條街巷,故又稱官園前街和官園后街。

洪門子·洪恩街

解放門外西南側,呈南北走向,北起臨夏路,南與蘭阿公路相接。清朝以前系通往金天觀後山門的一條小巷,無名,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蘇四十三為營救被清政府關押在蘭州的回教哲赫忍耶教派領袖馬明心,率農民軍圍困蘭州,激戰於華林山下,終因寡不敵眾為清軍所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因此處地處兩軍交鋒前沿,取清王朝“皇恩浩蕩”之意,命名為洪恩街,俗稱洪門子。康熙四十七年,為控制蘭州西南的重要據點,在華林山築滿城,在龍尾山築四墩,用以防守險地,同時在洪恩街南段中心兩山之間的水磨溝臨城區處築土城,俗稱土兒城,今已不存。


上、下溝

系解放前城關區兩條舊街巷。上溝東起中山路安定門,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348米;下溝東起中山路蘭州劇院處,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1076米。上溝、下溝原是兩條水渠名。

明代,為灌溉果園、菜地,修建了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灌田。其東渠沿水磨溝東山,繞太清宮灌溉上溝、下溝、柏道路、蘭林路以及官驛後(今雙城門以東地區)的農田。該渠按地勢高低又分為二渠,地勢高者稱上溝,低者稱下溝。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據《皋蘭縣續志》卷十,王樹槐《修築上溝道路溝渠碑記》記載,今解放門外“南通五泉、東川諸處,有古徑(小路)一條,蜿蜒裡餘,名曰上溝,乃行旅往來之所,煤車尤多。”這一帶地區南靠龍尾山,山下是民宅、水溝,北臨深坎,坎下是田園,民宅與深坎之間即是官路。

清道光年間,曹夢花發動民眾,購買石灰,摻合新土,築為長堤形道路,新路較舊路寬五尺多。下溝為一條自然形成的街巷,因溝得名。

永昌路·廣源門、水北門、雲亭路

北起濱河東路,南連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1444米。自明朝築城後,該路即為一條南北向主要交通幹道。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指揮同知王得增築城牆,東、南、西、北各開一門,北門建在今永昌路北端與濱河東路相交處,初名廣源門。因該路自張掖路至濱河東路一段直通北門,故舊稱水北門、北門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抗戰期間,為紀念曾任國民黨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的馬福祥(字雲亭)而更名為雲亭路。永昌路中段,即原永昌路百貨大樓處。該路段於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建蘭泉驛。

蘭泉驛內建有住房和馬廄,專供過往投遞公文的驛卒住宿、換馬。馬廄的具體位置在今永昌路百貨大樓與金城電影院西北角。

馬廄又稱馬坊,因此也稱馬坊門街。永昌路百貨大樓至金塔巷一段,舊稱州門十字。抗日戰爭期間,日機不斷轟炸蘭州,為便於市民疏散,於1939年在該路南端城牆上又新開一門,稱西南門,因門系雙洞,又稱雙城門。


臨夏路·袖川街、定西路

原蘭州城關區西稍門至雷壇河握橋一段,即今之臨夏路西段。曾先後稱袖川街、定西路。該街形成於何時尚無法確定。但據今工人文化宮南部與握橋建造時間,大體可推定為至遲在唐代。

據張建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重修金天觀碑銘》記載,今工人文化宮南部,唐為永峰寺,宋為九陽觀,明為金天觀。蘭州握橋相傳創建於唐代。有寺有橋必有路,由此推斷,此街形成於唐代。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明肅王發現“城之西南,三面環山,有仙人舞袖之形”故建金天觀,將西郭門通金天觀的路稱為袖川街。洪恩街北端以西一段因由東向西傾斜,故俗稱下坡子。

1942年命名為定西路。1945年,為紀念左宗棠而改名為宗棠路。1949年8月解放蘭州時,因解放軍由西稍門突破進城,故於蘭州解放後,稱西稍門為解放門,稱該路為解放路。後又改稱定西路。


山字石街·非街巷

中央廣場東側的一條小巷,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現分為互相連通的三條街巷:山字石西街、山字石北街、山字石中街。全長1106米,寬3-4米。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山字石原非街巷,系明肅王府之花園,為遊玩觀賞的地方,名“凝熙園”.該園為東花祠的附屬花園,園中重點建築為用巨石壘雕之大、小假山,並以從外縣採來的“活山字”(蘭州人叫水鏽)相輔之,通稱大、小山字石。

1941年蘭州設市後,市府曾將該處街巷予以整修。據張維《蘭州古今注》記載,民國32年(1943年),大山字石已不復存在,小山字石“尚有假山一角,壘石為之,上有數小院落。又壘石作洞府,通達四出,巖間塑泥仙人數十,頗逸俊可觀。”


酒泉路·中正路、人民路

城關區原舊城中心,北接中央廣場,南連白銀路,全長1466米,系舊城一條老街巷。自明朝築城後,該路一直是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幹道,也是一條繁華的商業街。清末以來,自南稍門(今蘭州捲菸廠附近)至內城南門(今南關十字北側酒泉路副食商場附近)稱孝友街,自內城南門至永昌路稱南大街,永昌路以北稱綢鋪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31年(1942年)命名為中正路。1949年10月21日,蘭州市人民政府137號通告更名為人民路。1958年以甘肅省酒泉縣命名為酒泉路,沿用至今。酒泉路原為石板路面,清朝末年,將石板破碎,修為碎石路面,同時修建了排水溝。

民國15年(1926年),由國民軍駐蘭州部隊將該路進行了翻修,挖除舊碎石路面,換鋪新碎石,鋪築為漿結碎石路面。由於質量不好,民國26年(1937年)又進行了翻修。

慶陽路·上、下東關,益民路,和平路

慶陽路是蘭州舊城區一條老街巷,至遲在明朝築城時即已形成。東起東方紅廣場東口,與東崗西路相連;西至南關十字,與中山路相接,全長1971米。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該路自清末以來稱上、下東關。民國25年(1946年)前後,自南關十字至顏家巷稱東關正街,顏家巷以東稱福壽街。民國31年(1942年),改稱“益民路”.1949年10月21日,蘭州市人民政府137號通告更名為“和平路”1958年以甘肅省慶陽縣命名為慶陽路,沿用至今。

繡河沿·臭河沿、繡荷園

東起永昌路,西至舊城西城牆根,長100米,寬4.7米,系舊城區一條老街巷。該巷地處蘭州舊城東南隅,地勢低窪,常年積水不出,逐漸形成一大積水池,蚊蠅孳生,臭氣難聞,故人稱為臭河沿。

原來居民很少,清朝以後,從張掖、酒泉、武成等地遷移來蘭的回民和從廣河、臨夏等地經商來蘭的回民大多定居於此,逐漸形成蘭州回民聚居區之一。至清朝末年,該處窪地已成為固定的一座蓄水坑,周圍永昌路、武都路、金塔巷一帶雨水均匯流於此。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安定門·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安定門至白銀路(原名左公西路)原無大道,僅有一小巷名行宮街,與左公西路相交處在今安定門外路南口以西約80米左右處。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為溝通原左公西路與中山路,市府決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門,南至西北公路運輸局門口,全長280米。

路幅全寬12米,其中車道寬8米,人行道各2米,青磚鋪砌。1941年12月15日開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該路是溝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金塔巷·南府街

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東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長840米。

該路明初築城後,是內城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蘭州府、道衙門多駐於此。清末以來,酒泉路至橫巷子(又稱紅巷子,在原賜福巷東)一段因蘭州道臺衙門設於此而稱之為南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鑑於該路路面狹窄,排水不暢,雨後泥濘難行,交通極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計劃,於下半年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了整修,鋪築了碎石路面。工程於6月1日開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金城關·金城路

位於黃河北岸,東起中山橋北端,西至拱北溝橋,全長1491米。該路形成於西漢以前,一直是經蘭州西去的重要驛道之一段。明代為甘涼大邊線的起始段,民國時期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

金城路原名金城關。金城關位於中山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下,因漢置金城郡、金城縣而得名。金城關下的金城津自有漢以來一直為重要渡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為關。《重修皋蘭縣誌》載:“金城關漢置,隋有關官,唐因之,宋紹聖四年重築,明屢加修葺。”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金城關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橋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飯館、茶館乃至學校、寺院鱗次櫛比,亦稱繁華昌盛之地,故統稱之為“金城關”。

金城關在清代後期逐漸廢圮,至民國初期,所留遺蹟已無幾。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拓修甘新公路時,對該路進行了整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為保證軍事物資運輸,甘新公路重新擴建,因該處路面太窄,有礙汽車通行,故將金城關遺蹟全部炸燬,拓寬了道路。

靜寧路·天水門

靜寧路南起慶陽路,北至濱河東路,全長802米。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建築蘭州外郭後,該路一直是直通外郭北側天塹門(後稱天水門)的一條南北向主要幹道。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清末以來,張掖路以北段稱慶安街,張掖路以南段稱橫街。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北起慶安門(原天水門),經橫街子直至左公東路(今民主西路),全長1.2公里。市政府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整修。


秦安路·新關正街、廣武路

秦安路西接張掖路,東連南昌路,全長710米。自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後,稱新關或新關街,清末後稱新關正街,1941年蘭州設市後改稱廣武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省政府主席谷正倫、會計長王廷翰、建設廳長張心一聯名簽署批准,准以698萬元對廣武門以西段進行了拓修。4月21日正式開工,同年10月12日竣工。

路基寬度16米,其中車道9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各3.5米,鋪青磚。民國三十五年,按西段標準拓修了廣武門以東段(當時亦稱廣武路,後改為西訓團路)。

曹家巷·廳門街

曹家巷是南連慶陽路,北接武都路和蘭園正門相對的小巷,該巷形成於明代,原來南端僅至文廟巷與曹家廳相交接處。文廟巷在今蘭州二中南側,南關十字副食商場一帶,因清代在此處建有府文廟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自曹家巷中東行至貢元巷的一段小巷稱曹家廳,相傳清朝同治年間,有一位姓曹的翰林住在這裡,並建有翰林學坊院,院內有一座大過廳,故名廳門街,後改稱為曹家廳。該巷原與其西側的文廟巷、道門街等共同構成內城一條東西向幹道。文廟巷亦為其所佔,曹家廳便成為曹家巷的一條支路。


民勤街·官園正街

西起靜寧路,東至金昌路,呈東西走向。該路路基所在地清初稱官園。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為賑濟災民曾在這裡開辦“濟養園”,每年支銀72兩,以官倉之糧接納濟救流亡孤弱者,並另設有官倉,故名官園。清末以來,稱官園正街。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甘肅大旱,劉爾炘開倉賑濟災民。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該處原有舊蓄水池一處,為劉爾炘先生倡建。後因年久失修,水池被垃圾填滿,致使街水四流,路面破壞嚴重。

民國34年12月,該區居民呈准市政府補助20萬元,居民集資30萬元,整修了水池,修砌了暗溝。同時整修了部分路面。工程於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3月開工,同年5月20日竣工。因這裡有兩條街巷,故又稱官園前街和官園后街。

洪門子·洪恩街

解放門外西南側,呈南北走向,北起臨夏路,南與蘭阿公路相接。清朝以前系通往金天觀後山門的一條小巷,無名,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蘇四十三為營救被清政府關押在蘭州的回教哲赫忍耶教派領袖馬明心,率農民軍圍困蘭州,激戰於華林山下,終因寡不敵眾為清軍所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因此處地處兩軍交鋒前沿,取清王朝“皇恩浩蕩”之意,命名為洪恩街,俗稱洪門子。康熙四十七年,為控制蘭州西南的重要據點,在華林山築滿城,在龍尾山築四墩,用以防守險地,同時在洪恩街南段中心兩山之間的水磨溝臨城區處築土城,俗稱土兒城,今已不存。


上、下溝

系解放前城關區兩條舊街巷。上溝東起中山路安定門,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348米;下溝東起中山路蘭州劇院處,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1076米。上溝、下溝原是兩條水渠名。

明代,為灌溉果園、菜地,修建了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灌田。其東渠沿水磨溝東山,繞太清宮灌溉上溝、下溝、柏道路、蘭林路以及官驛後(今雙城門以東地區)的農田。該渠按地勢高低又分為二渠,地勢高者稱上溝,低者稱下溝。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據《皋蘭縣續志》卷十,王樹槐《修築上溝道路溝渠碑記》記載,今解放門外“南通五泉、東川諸處,有古徑(小路)一條,蜿蜒裡餘,名曰上溝,乃行旅往來之所,煤車尤多。”這一帶地區南靠龍尾山,山下是民宅、水溝,北臨深坎,坎下是田園,民宅與深坎之間即是官路。

清道光年間,曹夢花發動民眾,購買石灰,摻合新土,築為長堤形道路,新路較舊路寬五尺多。下溝為一條自然形成的街巷,因溝得名。

永昌路·廣源門、水北門、雲亭路

北起濱河東路,南連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1444米。自明朝築城後,該路即為一條南北向主要交通幹道。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指揮同知王得增築城牆,東、南、西、北各開一門,北門建在今永昌路北端與濱河東路相交處,初名廣源門。因該路自張掖路至濱河東路一段直通北門,故舊稱水北門、北門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抗戰期間,為紀念曾任國民黨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的馬福祥(字雲亭)而更名為雲亭路。永昌路中段,即原永昌路百貨大樓處。該路段於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建蘭泉驛。

蘭泉驛內建有住房和馬廄,專供過往投遞公文的驛卒住宿、換馬。馬廄的具體位置在今永昌路百貨大樓與金城電影院西北角。

馬廄又稱馬坊,因此也稱馬坊門街。永昌路百貨大樓至金塔巷一段,舊稱州門十字。抗日戰爭期間,日機不斷轟炸蘭州,為便於市民疏散,於1939年在該路南端城牆上又新開一門,稱西南門,因門系雙洞,又稱雙城門。


臨夏路·袖川街、定西路

原蘭州城關區西稍門至雷壇河握橋一段,即今之臨夏路西段。曾先後稱袖川街、定西路。該街形成於何時尚無法確定。但據今工人文化宮南部與握橋建造時間,大體可推定為至遲在唐代。

據張建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重修金天觀碑銘》記載,今工人文化宮南部,唐為永峰寺,宋為九陽觀,明為金天觀。蘭州握橋相傳創建於唐代。有寺有橋必有路,由此推斷,此街形成於唐代。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明肅王發現“城之西南,三面環山,有仙人舞袖之形”故建金天觀,將西郭門通金天觀的路稱為袖川街。洪恩街北端以西一段因由東向西傾斜,故俗稱下坡子。

1942年命名為定西路。1945年,為紀念左宗棠而改名為宗棠路。1949年8月解放蘭州時,因解放軍由西稍門突破進城,故於蘭州解放後,稱西稍門為解放門,稱該路為解放路。後又改稱定西路。


山字石街·非街巷

中央廣場東側的一條小巷,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現分為互相連通的三條街巷:山字石西街、山字石北街、山字石中街。全長1106米,寬3-4米。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山字石原非街巷,系明肅王府之花園,為遊玩觀賞的地方,名“凝熙園”.該園為東花祠的附屬花園,園中重點建築為用巨石壘雕之大、小假山,並以從外縣採來的“活山字”(蘭州人叫水鏽)相輔之,通稱大、小山字石。

1941年蘭州設市後,市府曾將該處街巷予以整修。據張維《蘭州古今注》記載,民國32年(1943年),大山字石已不復存在,小山字石“尚有假山一角,壘石為之,上有數小院落。又壘石作洞府,通達四出,巖間塑泥仙人數十,頗逸俊可觀。”


酒泉路·中正路、人民路

城關區原舊城中心,北接中央廣場,南連白銀路,全長1466米,系舊城一條老街巷。自明朝築城後,該路一直是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幹道,也是一條繁華的商業街。清末以來,自南稍門(今蘭州捲菸廠附近)至內城南門(今南關十字北側酒泉路副食商場附近)稱孝友街,自內城南門至永昌路稱南大街,永昌路以北稱綢鋪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31年(1942年)命名為中正路。1949年10月21日,蘭州市人民政府137號通告更名為人民路。1958年以甘肅省酒泉縣命名為酒泉路,沿用至今。酒泉路原為石板路面,清朝末年,將石板破碎,修為碎石路面,同時修建了排水溝。

民國15年(1926年),由國民軍駐蘭州部隊將該路進行了翻修,挖除舊碎石路面,換鋪新碎石,鋪築為漿結碎石路面。由於質量不好,民國26年(1937年)又進行了翻修。

慶陽路·上、下東關,益民路,和平路

慶陽路是蘭州舊城區一條老街巷,至遲在明朝築城時即已形成。東起東方紅廣場東口,與東崗西路相連;西至南關十字,與中山路相接,全長1971米。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該路自清末以來稱上、下東關。民國25年(1946年)前後,自南關十字至顏家巷稱東關正街,顏家巷以東稱福壽街。民國31年(1942年),改稱“益民路”.1949年10月21日,蘭州市人民政府137號通告更名為“和平路”1958年以甘肅省慶陽縣命名為慶陽路,沿用至今。

繡河沿·臭河沿、繡荷園

東起永昌路,西至舊城西城牆根,長100米,寬4.7米,系舊城區一條老街巷。該巷地處蘭州舊城東南隅,地勢低窪,常年積水不出,逐漸形成一大積水池,蚊蠅孳生,臭氣難聞,故人稱為臭河沿。

原來居民很少,清朝以後,從張掖、酒泉、武成等地遷移來蘭的回民和從廣河、臨夏等地經商來蘭的回民大多定居於此,逐漸形成蘭州回民聚居區之一。至清朝末年,該處窪地已成為固定的一座蓄水坑,周圍永昌路、武都路、金塔巷一帶雨水均匯流於此。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中華民國成立後,為使積水過多時有所排洩,在該水坑內修建了排水溝,貫通城壕,將水引出。後來溝道逐漸壅塞,窪地逐漸被填,已無法起蓄水、排水作用。民國31年(1942年)8月4日,整日大雨滂沱,繡河沿一帶積水甚多,雨水貫注於室內,必須立即加以疏通,經呈准市政府,於當年12月4日至次年1月14日,整修了水池,疏通或新建了排水暗溝。

工程完工後,於民國32年改稱為繡荷園。民國33年(1944年),市府發動義務勞動對該巷進行了整修,路況稍有改善。

互助巷·南灘街、帥府街

酒泉路中段,井兒街南側,呈東西走向,西起酒泉路,東至舊城城根。該路路基所處地帶舊時因地勢低窪,經常匯積雨、汙水,且又地處舊城外廓南部,故名南灘街。

清朝末年,甘命提督馬安良掘城引出積水,該處始成為灘地。自清宣統三年(1911年)起,甘肅提督馬安良、甘州提督馬璘等曾先後建公館於此巷,故稱為帥府街。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安定門·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安定門至白銀路(原名左公西路)原無大道,僅有一小巷名行宮街,與左公西路相交處在今安定門外路南口以西約80米左右處。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為溝通原左公西路與中山路,市府決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門,南至西北公路運輸局門口,全長280米。

路幅全寬12米,其中車道寬8米,人行道各2米,青磚鋪砌。1941年12月15日開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該路是溝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金塔巷·南府街

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東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長840米。

該路明初築城後,是內城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蘭州府、道衙門多駐於此。清末以來,酒泉路至橫巷子(又稱紅巷子,在原賜福巷東)一段因蘭州道臺衙門設於此而稱之為南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鑑於該路路面狹窄,排水不暢,雨後泥濘難行,交通極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計劃,於下半年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了整修,鋪築了碎石路面。工程於6月1日開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金城關·金城路

位於黃河北岸,東起中山橋北端,西至拱北溝橋,全長1491米。該路形成於西漢以前,一直是經蘭州西去的重要驛道之一段。明代為甘涼大邊線的起始段,民國時期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

金城路原名金城關。金城關位於中山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下,因漢置金城郡、金城縣而得名。金城關下的金城津自有漢以來一直為重要渡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為關。《重修皋蘭縣誌》載:“金城關漢置,隋有關官,唐因之,宋紹聖四年重築,明屢加修葺。”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金城關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橋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飯館、茶館乃至學校、寺院鱗次櫛比,亦稱繁華昌盛之地,故統稱之為“金城關”。

金城關在清代後期逐漸廢圮,至民國初期,所留遺蹟已無幾。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拓修甘新公路時,對該路進行了整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為保證軍事物資運輸,甘新公路重新擴建,因該處路面太窄,有礙汽車通行,故將金城關遺蹟全部炸燬,拓寬了道路。

靜寧路·天水門

靜寧路南起慶陽路,北至濱河東路,全長802米。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建築蘭州外郭後,該路一直是直通外郭北側天塹門(後稱天水門)的一條南北向主要幹道。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清末以來,張掖路以北段稱慶安街,張掖路以南段稱橫街。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北起慶安門(原天水門),經橫街子直至左公東路(今民主西路),全長1.2公里。市政府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整修。


秦安路·新關正街、廣武路

秦安路西接張掖路,東連南昌路,全長710米。自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後,稱新關或新關街,清末後稱新關正街,1941年蘭州設市後改稱廣武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省政府主席谷正倫、會計長王廷翰、建設廳長張心一聯名簽署批准,准以698萬元對廣武門以西段進行了拓修。4月21日正式開工,同年10月12日竣工。

路基寬度16米,其中車道9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各3.5米,鋪青磚。民國三十五年,按西段標準拓修了廣武門以東段(當時亦稱廣武路,後改為西訓團路)。

曹家巷·廳門街

曹家巷是南連慶陽路,北接武都路和蘭園正門相對的小巷,該巷形成於明代,原來南端僅至文廟巷與曹家廳相交接處。文廟巷在今蘭州二中南側,南關十字副食商場一帶,因清代在此處建有府文廟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自曹家巷中東行至貢元巷的一段小巷稱曹家廳,相傳清朝同治年間,有一位姓曹的翰林住在這裡,並建有翰林學坊院,院內有一座大過廳,故名廳門街,後改稱為曹家廳。該巷原與其西側的文廟巷、道門街等共同構成內城一條東西向幹道。文廟巷亦為其所佔,曹家廳便成為曹家巷的一條支路。


民勤街·官園正街

西起靜寧路,東至金昌路,呈東西走向。該路路基所在地清初稱官園。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為賑濟災民曾在這裡開辦“濟養園”,每年支銀72兩,以官倉之糧接納濟救流亡孤弱者,並另設有官倉,故名官園。清末以來,稱官園正街。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甘肅大旱,劉爾炘開倉賑濟災民。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該處原有舊蓄水池一處,為劉爾炘先生倡建。後因年久失修,水池被垃圾填滿,致使街水四流,路面破壞嚴重。

民國34年12月,該區居民呈准市政府補助20萬元,居民集資30萬元,整修了水池,修砌了暗溝。同時整修了部分路面。工程於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3月開工,同年5月20日竣工。因這裡有兩條街巷,故又稱官園前街和官園后街。

洪門子·洪恩街

解放門外西南側,呈南北走向,北起臨夏路,南與蘭阿公路相接。清朝以前系通往金天觀後山門的一條小巷,無名,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蘇四十三為營救被清政府關押在蘭州的回教哲赫忍耶教派領袖馬明心,率農民軍圍困蘭州,激戰於華林山下,終因寡不敵眾為清軍所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因此處地處兩軍交鋒前沿,取清王朝“皇恩浩蕩”之意,命名為洪恩街,俗稱洪門子。康熙四十七年,為控制蘭州西南的重要據點,在華林山築滿城,在龍尾山築四墩,用以防守險地,同時在洪恩街南段中心兩山之間的水磨溝臨城區處築土城,俗稱土兒城,今已不存。


上、下溝

系解放前城關區兩條舊街巷。上溝東起中山路安定門,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348米;下溝東起中山路蘭州劇院處,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1076米。上溝、下溝原是兩條水渠名。

明代,為灌溉果園、菜地,修建了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灌田。其東渠沿水磨溝東山,繞太清宮灌溉上溝、下溝、柏道路、蘭林路以及官驛後(今雙城門以東地區)的農田。該渠按地勢高低又分為二渠,地勢高者稱上溝,低者稱下溝。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據《皋蘭縣續志》卷十,王樹槐《修築上溝道路溝渠碑記》記載,今解放門外“南通五泉、東川諸處,有古徑(小路)一條,蜿蜒裡餘,名曰上溝,乃行旅往來之所,煤車尤多。”這一帶地區南靠龍尾山,山下是民宅、水溝,北臨深坎,坎下是田園,民宅與深坎之間即是官路。

清道光年間,曹夢花發動民眾,購買石灰,摻合新土,築為長堤形道路,新路較舊路寬五尺多。下溝為一條自然形成的街巷,因溝得名。

永昌路·廣源門、水北門、雲亭路

北起濱河東路,南連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1444米。自明朝築城後,該路即為一條南北向主要交通幹道。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指揮同知王得增築城牆,東、南、西、北各開一門,北門建在今永昌路北端與濱河東路相交處,初名廣源門。因該路自張掖路至濱河東路一段直通北門,故舊稱水北門、北門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抗戰期間,為紀念曾任國民黨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的馬福祥(字雲亭)而更名為雲亭路。永昌路中段,即原永昌路百貨大樓處。該路段於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建蘭泉驛。

蘭泉驛內建有住房和馬廄,專供過往投遞公文的驛卒住宿、換馬。馬廄的具體位置在今永昌路百貨大樓與金城電影院西北角。

馬廄又稱馬坊,因此也稱馬坊門街。永昌路百貨大樓至金塔巷一段,舊稱州門十字。抗日戰爭期間,日機不斷轟炸蘭州,為便於市民疏散,於1939年在該路南端城牆上又新開一門,稱西南門,因門系雙洞,又稱雙城門。


臨夏路·袖川街、定西路

原蘭州城關區西稍門至雷壇河握橋一段,即今之臨夏路西段。曾先後稱袖川街、定西路。該街形成於何時尚無法確定。但據今工人文化宮南部與握橋建造時間,大體可推定為至遲在唐代。

據張建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重修金天觀碑銘》記載,今工人文化宮南部,唐為永峰寺,宋為九陽觀,明為金天觀。蘭州握橋相傳創建於唐代。有寺有橋必有路,由此推斷,此街形成於唐代。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明肅王發現“城之西南,三面環山,有仙人舞袖之形”故建金天觀,將西郭門通金天觀的路稱為袖川街。洪恩街北端以西一段因由東向西傾斜,故俗稱下坡子。

1942年命名為定西路。1945年,為紀念左宗棠而改名為宗棠路。1949年8月解放蘭州時,因解放軍由西稍門突破進城,故於蘭州解放後,稱西稍門為解放門,稱該路為解放路。後又改稱定西路。


山字石街·非街巷

中央廣場東側的一條小巷,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現分為互相連通的三條街巷:山字石西街、山字石北街、山字石中街。全長1106米,寬3-4米。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山字石原非街巷,系明肅王府之花園,為遊玩觀賞的地方,名“凝熙園”.該園為東花祠的附屬花園,園中重點建築為用巨石壘雕之大、小假山,並以從外縣採來的“活山字”(蘭州人叫水鏽)相輔之,通稱大、小山字石。

1941年蘭州設市後,市府曾將該處街巷予以整修。據張維《蘭州古今注》記載,民國32年(1943年),大山字石已不復存在,小山字石“尚有假山一角,壘石為之,上有數小院落。又壘石作洞府,通達四出,巖間塑泥仙人數十,頗逸俊可觀。”


酒泉路·中正路、人民路

城關區原舊城中心,北接中央廣場,南連白銀路,全長1466米,系舊城一條老街巷。自明朝築城後,該路一直是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幹道,也是一條繁華的商業街。清末以來,自南稍門(今蘭州捲菸廠附近)至內城南門(今南關十字北側酒泉路副食商場附近)稱孝友街,自內城南門至永昌路稱南大街,永昌路以北稱綢鋪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31年(1942年)命名為中正路。1949年10月21日,蘭州市人民政府137號通告更名為人民路。1958年以甘肅省酒泉縣命名為酒泉路,沿用至今。酒泉路原為石板路面,清朝末年,將石板破碎,修為碎石路面,同時修建了排水溝。

民國15年(1926年),由國民軍駐蘭州部隊將該路進行了翻修,挖除舊碎石路面,換鋪新碎石,鋪築為漿結碎石路面。由於質量不好,民國26年(1937年)又進行了翻修。

慶陽路·上、下東關,益民路,和平路

慶陽路是蘭州舊城區一條老街巷,至遲在明朝築城時即已形成。東起東方紅廣場東口,與東崗西路相連;西至南關十字,與中山路相接,全長1971米。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該路自清末以來稱上、下東關。民國25年(1946年)前後,自南關十字至顏家巷稱東關正街,顏家巷以東稱福壽街。民國31年(1942年),改稱“益民路”.1949年10月21日,蘭州市人民政府137號通告更名為“和平路”1958年以甘肅省慶陽縣命名為慶陽路,沿用至今。

繡河沿·臭河沿、繡荷園

東起永昌路,西至舊城西城牆根,長100米,寬4.7米,系舊城區一條老街巷。該巷地處蘭州舊城東南隅,地勢低窪,常年積水不出,逐漸形成一大積水池,蚊蠅孳生,臭氣難聞,故人稱為臭河沿。

原來居民很少,清朝以後,從張掖、酒泉、武成等地遷移來蘭的回民和從廣河、臨夏等地經商來蘭的回民大多定居於此,逐漸形成蘭州回民聚居區之一。至清朝末年,該處窪地已成為固定的一座蓄水坑,周圍永昌路、武都路、金塔巷一帶雨水均匯流於此。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中華民國成立後,為使積水過多時有所排洩,在該水坑內修建了排水溝,貫通城壕,將水引出。後來溝道逐漸壅塞,窪地逐漸被填,已無法起蓄水、排水作用。民國31年(1942年)8月4日,整日大雨滂沱,繡河沿一帶積水甚多,雨水貫注於室內,必須立即加以疏通,經呈准市政府,於當年12月4日至次年1月14日,整修了水池,疏通或新建了排水暗溝。

工程完工後,於民國32年改稱為繡荷園。民國33年(1944年),市府發動義務勞動對該巷進行了整修,路況稍有改善。

互助巷·南灘街、帥府街

酒泉路中段,井兒街南側,呈東西走向,西起酒泉路,東至舊城城根。該路路基所處地帶舊時因地勢低窪,經常匯積雨、汙水,且又地處舊城外廓南部,故名南灘街。

清朝末年,甘命提督馬安良掘城引出積水,該處始成為灘地。自清宣統三年(1911年)起,甘肅提督馬安良、甘州提督馬璘等曾先後建公館於此巷,故稱為帥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27年(1938年)又恢復舊名南灘街。1954年改稱為互助巷,沿用至今。1936年“西安事變”後,為了適應新的形勢,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共中央決定在國民黨統治區內設立辦事機構。

1937年5月,在蘭州建立了“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即八路軍)駐甘辦事處”,駐南灘街54號(今互助巷2號),1938年2月遷至孝友街32號(今酒泉路127號)。

舊大路·左公東路、民主東路

舊大路東起東崗西路,西至民主西路,全長1700米,寬8-9米,其中車道寬7米,人行道寬0.5-1米。該路原為一條舊驛道,系舊蘭州城區過境道路之一段,與今民主西路、白銀路、萃英門一起聯絡西蘭公路與甘新公路。清同治年間,左宗棠向新疆用兵時,整修了陝、甘、新驛道,此路亦被整修。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安定門·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安定門至白銀路(原名左公西路)原無大道,僅有一小巷名行宮街,與左公西路相交處在今安定門外路南口以西約80米左右處。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為溝通原左公西路與中山路,市府決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門,南至西北公路運輸局門口,全長280米。

路幅全寬12米,其中車道寬8米,人行道各2米,青磚鋪砌。1941年12月15日開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該路是溝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金塔巷·南府街

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東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長840米。

該路明初築城後,是內城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蘭州府、道衙門多駐於此。清末以來,酒泉路至橫巷子(又稱紅巷子,在原賜福巷東)一段因蘭州道臺衙門設於此而稱之為南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鑑於該路路面狹窄,排水不暢,雨後泥濘難行,交通極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計劃,於下半年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了整修,鋪築了碎石路面。工程於6月1日開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金城關·金城路

位於黃河北岸,東起中山橋北端,西至拱北溝橋,全長1491米。該路形成於西漢以前,一直是經蘭州西去的重要驛道之一段。明代為甘涼大邊線的起始段,民國時期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

金城路原名金城關。金城關位於中山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下,因漢置金城郡、金城縣而得名。金城關下的金城津自有漢以來一直為重要渡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為關。《重修皋蘭縣誌》載:“金城關漢置,隋有關官,唐因之,宋紹聖四年重築,明屢加修葺。”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金城關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橋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飯館、茶館乃至學校、寺院鱗次櫛比,亦稱繁華昌盛之地,故統稱之為“金城關”。

金城關在清代後期逐漸廢圮,至民國初期,所留遺蹟已無幾。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拓修甘新公路時,對該路進行了整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為保證軍事物資運輸,甘新公路重新擴建,因該處路面太窄,有礙汽車通行,故將金城關遺蹟全部炸燬,拓寬了道路。

靜寧路·天水門

靜寧路南起慶陽路,北至濱河東路,全長802米。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建築蘭州外郭後,該路一直是直通外郭北側天塹門(後稱天水門)的一條南北向主要幹道。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清末以來,張掖路以北段稱慶安街,張掖路以南段稱橫街。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北起慶安門(原天水門),經橫街子直至左公東路(今民主西路),全長1.2公里。市政府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整修。


秦安路·新關正街、廣武路

秦安路西接張掖路,東連南昌路,全長710米。自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後,稱新關或新關街,清末後稱新關正街,1941年蘭州設市後改稱廣武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省政府主席谷正倫、會計長王廷翰、建設廳長張心一聯名簽署批准,准以698萬元對廣武門以西段進行了拓修。4月21日正式開工,同年10月12日竣工。

路基寬度16米,其中車道9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各3.5米,鋪青磚。民國三十五年,按西段標準拓修了廣武門以東段(當時亦稱廣武路,後改為西訓團路)。

曹家巷·廳門街

曹家巷是南連慶陽路,北接武都路和蘭園正門相對的小巷,該巷形成於明代,原來南端僅至文廟巷與曹家廳相交接處。文廟巷在今蘭州二中南側,南關十字副食商場一帶,因清代在此處建有府文廟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自曹家巷中東行至貢元巷的一段小巷稱曹家廳,相傳清朝同治年間,有一位姓曹的翰林住在這裡,並建有翰林學坊院,院內有一座大過廳,故名廳門街,後改稱為曹家廳。該巷原與其西側的文廟巷、道門街等共同構成內城一條東西向幹道。文廟巷亦為其所佔,曹家廳便成為曹家巷的一條支路。


民勤街·官園正街

西起靜寧路,東至金昌路,呈東西走向。該路路基所在地清初稱官園。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為賑濟災民曾在這裡開辦“濟養園”,每年支銀72兩,以官倉之糧接納濟救流亡孤弱者,並另設有官倉,故名官園。清末以來,稱官園正街。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甘肅大旱,劉爾炘開倉賑濟災民。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該處原有舊蓄水池一處,為劉爾炘先生倡建。後因年久失修,水池被垃圾填滿,致使街水四流,路面破壞嚴重。

民國34年12月,該區居民呈准市政府補助20萬元,居民集資30萬元,整修了水池,修砌了暗溝。同時整修了部分路面。工程於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3月開工,同年5月20日竣工。因這裡有兩條街巷,故又稱官園前街和官園后街。

洪門子·洪恩街

解放門外西南側,呈南北走向,北起臨夏路,南與蘭阿公路相接。清朝以前系通往金天觀後山門的一條小巷,無名,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蘇四十三為營救被清政府關押在蘭州的回教哲赫忍耶教派領袖馬明心,率農民軍圍困蘭州,激戰於華林山下,終因寡不敵眾為清軍所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因此處地處兩軍交鋒前沿,取清王朝“皇恩浩蕩”之意,命名為洪恩街,俗稱洪門子。康熙四十七年,為控制蘭州西南的重要據點,在華林山築滿城,在龍尾山築四墩,用以防守險地,同時在洪恩街南段中心兩山之間的水磨溝臨城區處築土城,俗稱土兒城,今已不存。


上、下溝

系解放前城關區兩條舊街巷。上溝東起中山路安定門,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348米;下溝東起中山路蘭州劇院處,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1076米。上溝、下溝原是兩條水渠名。

明代,為灌溉果園、菜地,修建了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灌田。其東渠沿水磨溝東山,繞太清宮灌溉上溝、下溝、柏道路、蘭林路以及官驛後(今雙城門以東地區)的農田。該渠按地勢高低又分為二渠,地勢高者稱上溝,低者稱下溝。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據《皋蘭縣續志》卷十,王樹槐《修築上溝道路溝渠碑記》記載,今解放門外“南通五泉、東川諸處,有古徑(小路)一條,蜿蜒裡餘,名曰上溝,乃行旅往來之所,煤車尤多。”這一帶地區南靠龍尾山,山下是民宅、水溝,北臨深坎,坎下是田園,民宅與深坎之間即是官路。

清道光年間,曹夢花發動民眾,購買石灰,摻合新土,築為長堤形道路,新路較舊路寬五尺多。下溝為一條自然形成的街巷,因溝得名。

永昌路·廣源門、水北門、雲亭路

北起濱河東路,南連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1444米。自明朝築城後,該路即為一條南北向主要交通幹道。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指揮同知王得增築城牆,東、南、西、北各開一門,北門建在今永昌路北端與濱河東路相交處,初名廣源門。因該路自張掖路至濱河東路一段直通北門,故舊稱水北門、北門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抗戰期間,為紀念曾任國民黨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的馬福祥(字雲亭)而更名為雲亭路。永昌路中段,即原永昌路百貨大樓處。該路段於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建蘭泉驛。

蘭泉驛內建有住房和馬廄,專供過往投遞公文的驛卒住宿、換馬。馬廄的具體位置在今永昌路百貨大樓與金城電影院西北角。

馬廄又稱馬坊,因此也稱馬坊門街。永昌路百貨大樓至金塔巷一段,舊稱州門十字。抗日戰爭期間,日機不斷轟炸蘭州,為便於市民疏散,於1939年在該路南端城牆上又新開一門,稱西南門,因門系雙洞,又稱雙城門。


臨夏路·袖川街、定西路

原蘭州城關區西稍門至雷壇河握橋一段,即今之臨夏路西段。曾先後稱袖川街、定西路。該街形成於何時尚無法確定。但據今工人文化宮南部與握橋建造時間,大體可推定為至遲在唐代。

據張建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重修金天觀碑銘》記載,今工人文化宮南部,唐為永峰寺,宋為九陽觀,明為金天觀。蘭州握橋相傳創建於唐代。有寺有橋必有路,由此推斷,此街形成於唐代。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明肅王發現“城之西南,三面環山,有仙人舞袖之形”故建金天觀,將西郭門通金天觀的路稱為袖川街。洪恩街北端以西一段因由東向西傾斜,故俗稱下坡子。

1942年命名為定西路。1945年,為紀念左宗棠而改名為宗棠路。1949年8月解放蘭州時,因解放軍由西稍門突破進城,故於蘭州解放後,稱西稍門為解放門,稱該路為解放路。後又改稱定西路。


山字石街·非街巷

中央廣場東側的一條小巷,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現分為互相連通的三條街巷:山字石西街、山字石北街、山字石中街。全長1106米,寬3-4米。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山字石原非街巷,系明肅王府之花園,為遊玩觀賞的地方,名“凝熙園”.該園為東花祠的附屬花園,園中重點建築為用巨石壘雕之大、小假山,並以從外縣採來的“活山字”(蘭州人叫水鏽)相輔之,通稱大、小山字石。

1941年蘭州設市後,市府曾將該處街巷予以整修。據張維《蘭州古今注》記載,民國32年(1943年),大山字石已不復存在,小山字石“尚有假山一角,壘石為之,上有數小院落。又壘石作洞府,通達四出,巖間塑泥仙人數十,頗逸俊可觀。”


酒泉路·中正路、人民路

城關區原舊城中心,北接中央廣場,南連白銀路,全長1466米,系舊城一條老街巷。自明朝築城後,該路一直是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幹道,也是一條繁華的商業街。清末以來,自南稍門(今蘭州捲菸廠附近)至內城南門(今南關十字北側酒泉路副食商場附近)稱孝友街,自內城南門至永昌路稱南大街,永昌路以北稱綢鋪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31年(1942年)命名為中正路。1949年10月21日,蘭州市人民政府137號通告更名為人民路。1958年以甘肅省酒泉縣命名為酒泉路,沿用至今。酒泉路原為石板路面,清朝末年,將石板破碎,修為碎石路面,同時修建了排水溝。

民國15年(1926年),由國民軍駐蘭州部隊將該路進行了翻修,挖除舊碎石路面,換鋪新碎石,鋪築為漿結碎石路面。由於質量不好,民國26年(1937年)又進行了翻修。

慶陽路·上、下東關,益民路,和平路

慶陽路是蘭州舊城區一條老街巷,至遲在明朝築城時即已形成。東起東方紅廣場東口,與東崗西路相連;西至南關十字,與中山路相接,全長1971米。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該路自清末以來稱上、下東關。民國25年(1946年)前後,自南關十字至顏家巷稱東關正街,顏家巷以東稱福壽街。民國31年(1942年),改稱“益民路”.1949年10月21日,蘭州市人民政府137號通告更名為“和平路”1958年以甘肅省慶陽縣命名為慶陽路,沿用至今。

繡河沿·臭河沿、繡荷園

東起永昌路,西至舊城西城牆根,長100米,寬4.7米,系舊城區一條老街巷。該巷地處蘭州舊城東南隅,地勢低窪,常年積水不出,逐漸形成一大積水池,蚊蠅孳生,臭氣難聞,故人稱為臭河沿。

原來居民很少,清朝以後,從張掖、酒泉、武成等地遷移來蘭的回民和從廣河、臨夏等地經商來蘭的回民大多定居於此,逐漸形成蘭州回民聚居區之一。至清朝末年,該處窪地已成為固定的一座蓄水坑,周圍永昌路、武都路、金塔巷一帶雨水均匯流於此。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中華民國成立後,為使積水過多時有所排洩,在該水坑內修建了排水溝,貫通城壕,將水引出。後來溝道逐漸壅塞,窪地逐漸被填,已無法起蓄水、排水作用。民國31年(1942年)8月4日,整日大雨滂沱,繡河沿一帶積水甚多,雨水貫注於室內,必須立即加以疏通,經呈准市政府,於當年12月4日至次年1月14日,整修了水池,疏通或新建了排水暗溝。

工程完工後,於民國32年改稱為繡荷園。民國33年(1944年),市府發動義務勞動對該巷進行了整修,路況稍有改善。

互助巷·南灘街、帥府街

酒泉路中段,井兒街南側,呈東西走向,西起酒泉路,東至舊城城根。該路路基所處地帶舊時因地勢低窪,經常匯積雨、汙水,且又地處舊城外廓南部,故名南灘街。

清朝末年,甘命提督馬安良掘城引出積水,該處始成為灘地。自清宣統三年(1911年)起,甘肅提督馬安良、甘州提督馬璘等曾先後建公館於此巷,故稱為帥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27年(1938年)又恢復舊名南灘街。1954年改稱為互助巷,沿用至今。1936年“西安事變”後,為了適應新的形勢,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共中央決定在國民黨統治區內設立辦事機構。

1937年5月,在蘭州建立了“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即八路軍)駐甘辦事處”,駐南灘街54號(今互助巷2號),1938年2月遷至孝友街32號(今酒泉路127號)。

舊大路·左公東路、民主東路

舊大路東起東崗西路,西至民主西路,全長1700米,寬8-9米,其中車道寬7米,人行道寬0.5-1米。該路原為一條舊驛道,系舊蘭州城區過境道路之一段,與今民主西路、白銀路、萃英門一起聯絡西蘭公路與甘新公路。清同治年間,左宗棠向新疆用兵時,整修了陝、甘、新驛道,此路亦被整修。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26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為了軍事運輸,擴建了此路。當時與今之民主西路、白銀路一起被稱為“國際運輸聯絡線”.民國31年(1942年),為紀念左宗棠,該路被命名為左公東路。

民國35年,國民黨政府提出“實行憲政,還政於民,結束訓政,實行民主”,於是將該路更名為民主東路。1958年將此路稱為舊大路。

濱河東路·北園街

濱河路北臨黃河,南沿市區,呈東西走向,是聯結城關、七里河、西固乃至安寧的一條主幹道,是蘭州市一條最長和最富有代表性的綠色長廊和風景畫卷,故又有“濱河風致路”之稱。該路路基原為農田、果園和蘭州古城北城牆以及牆外一條僅能通行馬車的便道,俗稱“埽臺”。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安定門·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安定門至白銀路(原名左公西路)原無大道,僅有一小巷名行宮街,與左公西路相交處在今安定門外路南口以西約80米左右處。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為溝通原左公西路與中山路,市府決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門,南至西北公路運輸局門口,全長280米。

路幅全寬12米,其中車道寬8米,人行道各2米,青磚鋪砌。1941年12月15日開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該路是溝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金塔巷·南府街

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東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長840米。

該路明初築城後,是內城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蘭州府、道衙門多駐於此。清末以來,酒泉路至橫巷子(又稱紅巷子,在原賜福巷東)一段因蘭州道臺衙門設於此而稱之為南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鑑於該路路面狹窄,排水不暢,雨後泥濘難行,交通極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計劃,於下半年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了整修,鋪築了碎石路面。工程於6月1日開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金城關·金城路

位於黃河北岸,東起中山橋北端,西至拱北溝橋,全長1491米。該路形成於西漢以前,一直是經蘭州西去的重要驛道之一段。明代為甘涼大邊線的起始段,民國時期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

金城路原名金城關。金城關位於中山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下,因漢置金城郡、金城縣而得名。金城關下的金城津自有漢以來一直為重要渡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為關。《重修皋蘭縣誌》載:“金城關漢置,隋有關官,唐因之,宋紹聖四年重築,明屢加修葺。”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金城關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橋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飯館、茶館乃至學校、寺院鱗次櫛比,亦稱繁華昌盛之地,故統稱之為“金城關”。

金城關在清代後期逐漸廢圮,至民國初期,所留遺蹟已無幾。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拓修甘新公路時,對該路進行了整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為保證軍事物資運輸,甘新公路重新擴建,因該處路面太窄,有礙汽車通行,故將金城關遺蹟全部炸燬,拓寬了道路。

靜寧路·天水門

靜寧路南起慶陽路,北至濱河東路,全長802米。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建築蘭州外郭後,該路一直是直通外郭北側天塹門(後稱天水門)的一條南北向主要幹道。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清末以來,張掖路以北段稱慶安街,張掖路以南段稱橫街。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北起慶安門(原天水門),經橫街子直至左公東路(今民主西路),全長1.2公里。市政府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整修。


秦安路·新關正街、廣武路

秦安路西接張掖路,東連南昌路,全長710米。自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後,稱新關或新關街,清末後稱新關正街,1941年蘭州設市後改稱廣武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省政府主席谷正倫、會計長王廷翰、建設廳長張心一聯名簽署批准,准以698萬元對廣武門以西段進行了拓修。4月21日正式開工,同年10月12日竣工。

路基寬度16米,其中車道9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各3.5米,鋪青磚。民國三十五年,按西段標準拓修了廣武門以東段(當時亦稱廣武路,後改為西訓團路)。

曹家巷·廳門街

曹家巷是南連慶陽路,北接武都路和蘭園正門相對的小巷,該巷形成於明代,原來南端僅至文廟巷與曹家廳相交接處。文廟巷在今蘭州二中南側,南關十字副食商場一帶,因清代在此處建有府文廟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自曹家巷中東行至貢元巷的一段小巷稱曹家廳,相傳清朝同治年間,有一位姓曹的翰林住在這裡,並建有翰林學坊院,院內有一座大過廳,故名廳門街,後改稱為曹家廳。該巷原與其西側的文廟巷、道門街等共同構成內城一條東西向幹道。文廟巷亦為其所佔,曹家廳便成為曹家巷的一條支路。


民勤街·官園正街

西起靜寧路,東至金昌路,呈東西走向。該路路基所在地清初稱官園。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為賑濟災民曾在這裡開辦“濟養園”,每年支銀72兩,以官倉之糧接納濟救流亡孤弱者,並另設有官倉,故名官園。清末以來,稱官園正街。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甘肅大旱,劉爾炘開倉賑濟災民。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該處原有舊蓄水池一處,為劉爾炘先生倡建。後因年久失修,水池被垃圾填滿,致使街水四流,路面破壞嚴重。

民國34年12月,該區居民呈准市政府補助20萬元,居民集資30萬元,整修了水池,修砌了暗溝。同時整修了部分路面。工程於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3月開工,同年5月20日竣工。因這裡有兩條街巷,故又稱官園前街和官園后街。

洪門子·洪恩街

解放門外西南側,呈南北走向,北起臨夏路,南與蘭阿公路相接。清朝以前系通往金天觀後山門的一條小巷,無名,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蘇四十三為營救被清政府關押在蘭州的回教哲赫忍耶教派領袖馬明心,率農民軍圍困蘭州,激戰於華林山下,終因寡不敵眾為清軍所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因此處地處兩軍交鋒前沿,取清王朝“皇恩浩蕩”之意,命名為洪恩街,俗稱洪門子。康熙四十七年,為控制蘭州西南的重要據點,在華林山築滿城,在龍尾山築四墩,用以防守險地,同時在洪恩街南段中心兩山之間的水磨溝臨城區處築土城,俗稱土兒城,今已不存。


上、下溝

系解放前城關區兩條舊街巷。上溝東起中山路安定門,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348米;下溝東起中山路蘭州劇院處,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1076米。上溝、下溝原是兩條水渠名。

明代,為灌溉果園、菜地,修建了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灌田。其東渠沿水磨溝東山,繞太清宮灌溉上溝、下溝、柏道路、蘭林路以及官驛後(今雙城門以東地區)的農田。該渠按地勢高低又分為二渠,地勢高者稱上溝,低者稱下溝。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據《皋蘭縣續志》卷十,王樹槐《修築上溝道路溝渠碑記》記載,今解放門外“南通五泉、東川諸處,有古徑(小路)一條,蜿蜒裡餘,名曰上溝,乃行旅往來之所,煤車尤多。”這一帶地區南靠龍尾山,山下是民宅、水溝,北臨深坎,坎下是田園,民宅與深坎之間即是官路。

清道光年間,曹夢花發動民眾,購買石灰,摻合新土,築為長堤形道路,新路較舊路寬五尺多。下溝為一條自然形成的街巷,因溝得名。

永昌路·廣源門、水北門、雲亭路

北起濱河東路,南連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1444米。自明朝築城後,該路即為一條南北向主要交通幹道。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指揮同知王得增築城牆,東、南、西、北各開一門,北門建在今永昌路北端與濱河東路相交處,初名廣源門。因該路自張掖路至濱河東路一段直通北門,故舊稱水北門、北門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抗戰期間,為紀念曾任國民黨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的馬福祥(字雲亭)而更名為雲亭路。永昌路中段,即原永昌路百貨大樓處。該路段於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建蘭泉驛。

蘭泉驛內建有住房和馬廄,專供過往投遞公文的驛卒住宿、換馬。馬廄的具體位置在今永昌路百貨大樓與金城電影院西北角。

馬廄又稱馬坊,因此也稱馬坊門街。永昌路百貨大樓至金塔巷一段,舊稱州門十字。抗日戰爭期間,日機不斷轟炸蘭州,為便於市民疏散,於1939年在該路南端城牆上又新開一門,稱西南門,因門系雙洞,又稱雙城門。


臨夏路·袖川街、定西路

原蘭州城關區西稍門至雷壇河握橋一段,即今之臨夏路西段。曾先後稱袖川街、定西路。該街形成於何時尚無法確定。但據今工人文化宮南部與握橋建造時間,大體可推定為至遲在唐代。

據張建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重修金天觀碑銘》記載,今工人文化宮南部,唐為永峰寺,宋為九陽觀,明為金天觀。蘭州握橋相傳創建於唐代。有寺有橋必有路,由此推斷,此街形成於唐代。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明肅王發現“城之西南,三面環山,有仙人舞袖之形”故建金天觀,將西郭門通金天觀的路稱為袖川街。洪恩街北端以西一段因由東向西傾斜,故俗稱下坡子。

1942年命名為定西路。1945年,為紀念左宗棠而改名為宗棠路。1949年8月解放蘭州時,因解放軍由西稍門突破進城,故於蘭州解放後,稱西稍門為解放門,稱該路為解放路。後又改稱定西路。


山字石街·非街巷

中央廣場東側的一條小巷,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現分為互相連通的三條街巷:山字石西街、山字石北街、山字石中街。全長1106米,寬3-4米。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山字石原非街巷,系明肅王府之花園,為遊玩觀賞的地方,名“凝熙園”.該園為東花祠的附屬花園,園中重點建築為用巨石壘雕之大、小假山,並以從外縣採來的“活山字”(蘭州人叫水鏽)相輔之,通稱大、小山字石。

1941年蘭州設市後,市府曾將該處街巷予以整修。據張維《蘭州古今注》記載,民國32年(1943年),大山字石已不復存在,小山字石“尚有假山一角,壘石為之,上有數小院落。又壘石作洞府,通達四出,巖間塑泥仙人數十,頗逸俊可觀。”


酒泉路·中正路、人民路

城關區原舊城中心,北接中央廣場,南連白銀路,全長1466米,系舊城一條老街巷。自明朝築城後,該路一直是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幹道,也是一條繁華的商業街。清末以來,自南稍門(今蘭州捲菸廠附近)至內城南門(今南關十字北側酒泉路副食商場附近)稱孝友街,自內城南門至永昌路稱南大街,永昌路以北稱綢鋪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31年(1942年)命名為中正路。1949年10月21日,蘭州市人民政府137號通告更名為人民路。1958年以甘肅省酒泉縣命名為酒泉路,沿用至今。酒泉路原為石板路面,清朝末年,將石板破碎,修為碎石路面,同時修建了排水溝。

民國15年(1926年),由國民軍駐蘭州部隊將該路進行了翻修,挖除舊碎石路面,換鋪新碎石,鋪築為漿結碎石路面。由於質量不好,民國26年(1937年)又進行了翻修。

慶陽路·上、下東關,益民路,和平路

慶陽路是蘭州舊城區一條老街巷,至遲在明朝築城時即已形成。東起東方紅廣場東口,與東崗西路相連;西至南關十字,與中山路相接,全長1971米。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該路自清末以來稱上、下東關。民國25年(1946年)前後,自南關十字至顏家巷稱東關正街,顏家巷以東稱福壽街。民國31年(1942年),改稱“益民路”.1949年10月21日,蘭州市人民政府137號通告更名為“和平路”1958年以甘肅省慶陽縣命名為慶陽路,沿用至今。

繡河沿·臭河沿、繡荷園

東起永昌路,西至舊城西城牆根,長100米,寬4.7米,系舊城區一條老街巷。該巷地處蘭州舊城東南隅,地勢低窪,常年積水不出,逐漸形成一大積水池,蚊蠅孳生,臭氣難聞,故人稱為臭河沿。

原來居民很少,清朝以後,從張掖、酒泉、武成等地遷移來蘭的回民和從廣河、臨夏等地經商來蘭的回民大多定居於此,逐漸形成蘭州回民聚居區之一。至清朝末年,該處窪地已成為固定的一座蓄水坑,周圍永昌路、武都路、金塔巷一帶雨水均匯流於此。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中華民國成立後,為使積水過多時有所排洩,在該水坑內修建了排水溝,貫通城壕,將水引出。後來溝道逐漸壅塞,窪地逐漸被填,已無法起蓄水、排水作用。民國31年(1942年)8月4日,整日大雨滂沱,繡河沿一帶積水甚多,雨水貫注於室內,必須立即加以疏通,經呈准市政府,於當年12月4日至次年1月14日,整修了水池,疏通或新建了排水暗溝。

工程完工後,於民國32年改稱為繡荷園。民國33年(1944年),市府發動義務勞動對該巷進行了整修,路況稍有改善。

互助巷·南灘街、帥府街

酒泉路中段,井兒街南側,呈東西走向,西起酒泉路,東至舊城城根。該路路基所處地帶舊時因地勢低窪,經常匯積雨、汙水,且又地處舊城外廓南部,故名南灘街。

清朝末年,甘命提督馬安良掘城引出積水,該處始成為灘地。自清宣統三年(1911年)起,甘肅提督馬安良、甘州提督馬璘等曾先後建公館於此巷,故稱為帥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27年(1938年)又恢復舊名南灘街。1954年改稱為互助巷,沿用至今。1936年“西安事變”後,為了適應新的形勢,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共中央決定在國民黨統治區內設立辦事機構。

1937年5月,在蘭州建立了“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即八路軍)駐甘辦事處”,駐南灘街54號(今互助巷2號),1938年2月遷至孝友街32號(今酒泉路127號)。

舊大路·左公東路、民主東路

舊大路東起東崗西路,西至民主西路,全長1700米,寬8-9米,其中車道寬7米,人行道寬0.5-1米。該路原為一條舊驛道,系舊蘭州城區過境道路之一段,與今民主西路、白銀路、萃英門一起聯絡西蘭公路與甘新公路。清同治年間,左宗棠向新疆用兵時,整修了陝、甘、新驛道,此路亦被整修。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26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為了軍事運輸,擴建了此路。當時與今之民主西路、白銀路一起被稱為“國際運輸聯絡線”.民國31年(1942年),為紀念左宗棠,該路被命名為左公東路。

民國35年,國民黨政府提出“實行憲政,還政於民,結束訓政,實行民主”,於是將該路更名為民主東路。1958年將此路稱為舊大路。

濱河東路·北園街

濱河路北臨黃河,南沿市區,呈東西走向,是聯結城關、七里河、西固乃至安寧的一條主幹道,是蘭州市一條最長和最富有代表性的綠色長廊和風景畫卷,故又有“濱河風致路”之稱。該路路基原為農田、果園和蘭州古城北城牆以及牆外一條僅能通行馬車的便道,俗稱“埽臺”。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25年(1936年)以前,該路中山橋以西段因系城外通北園之路,故名北園街。民國26年(1937年),西北公路局為打通在蘭過境公路,新闢了“國際運輸聯絡線”,(今舊大路、民主西路、白銀路),整修了白雲觀巷(今萃英門)和該路中山橋至白雲觀段,使之將原西蘭、甘新兩公路連接起來。蘭州市政府成立後,該路中山橋以西改稱自力路,以東仍稱埽臺。


鹽場堡

明代時“鹽場堡”北面石門溝和小溝內富蘊鹽滷,當地居民很早即熬製成鹽,於當地出售,久而久之這裡便成了鹽的交易地,因此得名“鹽場堡”。關於“鹽場堡”的來歷還有一種說法,據《西北地名》文獻記載:元末明初,元軍撤退屯兵,在鹽場堡一帶存儲食鹽,故而得名。

鹽場堡建於明弘治十八年,主要用以軍事防禦,是為了防禦敵對的外族兵馬進擾蘭州。此外,又比如“草場街”,是因為這一帶原本是草料場及駱駝車馬休息住宿的地方而得名;“黃家園”則是明代蘭州探花黃諫的府第;永昌路北口原為“廣源門”,俗稱“水北門”,這裡是蘭州內城居民從黃河汲取用水的通道。

"

1958年,蘭州採用地縣名稱為道路命名,慶陽路、張掖路、隴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來。

改名前的“張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隴西路口被稱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則被稱做“綢布街”,而大眾巷北段則被叫做“官溝沿”,當時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經龍尾山麓,流經上溝、下溝進入城內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溝沿”,最後流入“若已有園”,也就是今天的省群眾藝術館一帶,而如今“官溝沿”這一地名也已不復存在。

事實上,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但是由於不斷地更名,導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此外,還有一些老地名隨著道路擴建逐漸消失,比如安定門、南城根等

省政府·轅門

中央廣場,舊稱轅門,位於蘭州市區中心,如今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這裡。上溯明初,大分封,肅王開府時,這裡便是當年殿閣巍峨、壯麗宏廓的肅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寶殿,中央廣場即朝房午門。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王府門前豎立著四根大旗杆,東西兩邊蹲踞著高大的石獅子,使王府顯得雄偉森嚴。

中山路·炭市街

中山路,舊稱炭市街。北起中山鐵橋南端,向南至勝利飯店,折向東至南關十字,全長1975米。明朝築城後就形成為一條主要幹道。自清末以來,該路西關十字北口至中山鐵橋南口一段稱“橋門街”;

西關十字南口至勝利飯店一段稱“炭市街”(因其原為煤炭集散銷售市場);勝利飯店至南關十字一段稱“南關”(又稱南關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該路更名為中山路。同時,鎮遠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

隴西路·鼓樓市街

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與今隍廟相對,全長259米,系一條舊街巷,舊名鼓樓市街,今為隴西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隴西路是蘭州市被改造較晚的一條老街,這裡曾被稱為鼓樓市街、鼓樓南街、統一路。隴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張掖路,歷史上張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樓,明清以來,隴西路一直是繁華街市,故清初稱鼓樓市街;又因該路位處鼓樓之南,故清末改稱鼓樓南或鼓樓南街。

木塔巷·五樹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呈東-西-南走向,長627米,寬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據《皋蘭縣誌》所載,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曆史,因巷內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樹巷,因巷內有古樹五株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木塔為唐代所建。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地處西域的高昌國國王鞠文泰(甘肅榆中人)率其部眾到長安晉見李世民,往返均途經蘭州。

為表達高昌國同唐王朝友好的願望,於唐貞觀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處興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內修有一木塔,故又稱木塔寺。自明代賜名木塔寺後,該巷遂改稱為木塔寺巷,之後逐漸簡稱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張掖路·中華路

張掖路舊名中華路,從轅門向西走,就是中華路。明代至前清時期,該路通稱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國初,自西向東分為幾段:自鎮遠門(位於今西關十字與張掖路西口之間)至鐘鼓樓,(位於今隴西路與張掖路交叉處)一段稱西大街,鐘鼓樓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稱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張勇府邸建於此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通渭路南口至轅門(位於今省政府處,為原明肅王府朝房午門,清代改為總督衙門之轅門,周圍滿布鹿角欄柵)一段稱西柵子;轅門至箭道巷一段稱東柵子;箭道巷至來熙門一段稱東大街。民國三十一年,全路更名為中華路。1958年該路以甘肅省張掖縣命名為張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民國路

民國路東起靜寧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317米。該路自明初築城後,即為內城主要東西向幹道之一,當時東起貢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小倉子(今貢元巷至蘭園口一段)、學院街(蘭園口至酒泉路)、府門街(又稱部門街,酒泉路至鼓樓南街,即今之隴西路)、縣門街(鼓樓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樓(武都路至西城巷)。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該段路開始拓建。路基寬度仍為12米,車行道7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每邊2.5米,鋪青磚。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將該路命名為民國路。

貢元巷·貢院巷

貢元巷,即貢院巷,因巷內有清朝前期的蘭州府貢院而得名。清代陝甘兩省分闈取士之前,兩省共有一個學政,駐陝西三原縣。學政每三年巡視一次蘭州,在貢院主持歲考、科考。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先考蘭州所屬六州(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生員,決定赴西安參加鄉試資格;此外,全省武生考取武舉也在此處進行,故名貢院。而這條巷子就叫貢院巷,此後“院”俗化成“元”,遂成貢元巷。

通渭路·萬壽宮街

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蘭州市委西側。全長433米,系一條南北走向的舊街巷就是現在的通渭路。該路自清末以來稱萬壽宮街,萬壽宮為慈禧太后60壽慶時在蘭州集合遙祝其“萬壽無疆”的處所,故名。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為中山街。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國民黨勵志社建於該處,更名為勵志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該路進行了瀝青路面的試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設廳負責將該路通西花園(若己有園)一段7.7米拓寬為8米。民國三十三年,由當時的第一區發動居民近300人義務勞動,對該路進行了整修,鋪築了漿結碎石路面。

安定門·永康門

北起今勝利飯店,與中山路相連,南至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208米。明朝修建蘭州外城時,於西南角開一城門,名安定門。初建時稱永康門,俗稱窯巷口門,清道光年間重修時改為安定門,沿用至今。因該路位於安定門之外,故稱安定門外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安定門至白銀路(原名左公西路)原無大道,僅有一小巷名行宮街,與左公西路相交處在今安定門外路南口以西約80米左右處。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為溝通原左公西路與中山路,市府決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門,南至西北公路運輸局門口,全長280米。

路幅全寬12米,其中車道寬8米,人行道各2米,青磚鋪砌。1941年12月15日開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該路是溝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金塔巷·南府街

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東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長840米。

該路明初築城後,是內城一條東西向主要道路。蘭州府、道衙門多駐於此。清末以來,酒泉路至橫巷子(又稱紅巷子,在原賜福巷東)一段因蘭州道臺衙門設於此而稱之為南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鑑於該路路面狹窄,排水不暢,雨後泥濘難行,交通極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計劃,於下半年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了整修,鋪築了碎石路面。工程於6月1日開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金城關·金城路

位於黃河北岸,東起中山橋北端,西至拱北溝橋,全長1491米。該路形成於西漢以前,一直是經蘭州西去的重要驛道之一段。明代為甘涼大邊線的起始段,民國時期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

金城路原名金城關。金城關位於中山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下,因漢置金城郡、金城縣而得名。金城關下的金城津自有漢以來一直為重要渡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為關。《重修皋蘭縣誌》載:“金城關漢置,隋有關官,唐因之,宋紹聖四年重築,明屢加修葺。”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金城關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橋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飯館、茶館乃至學校、寺院鱗次櫛比,亦稱繁華昌盛之地,故統稱之為“金城關”。

金城關在清代後期逐漸廢圮,至民國初期,所留遺蹟已無幾。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拓修甘新公路時,對該路進行了整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為保證軍事物資運輸,甘新公路重新擴建,因該處路面太窄,有礙汽車通行,故將金城關遺蹟全部炸燬,拓寬了道路。

靜寧路·天水門

靜寧路南起慶陽路,北至濱河東路,全長802米。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建築蘭州外郭後,該路一直是直通外郭北側天塹門(後稱天水門)的一條南北向主要幹道。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清末以來,張掖路以北段稱慶安街,張掖路以南段稱橫街。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北起慶安門(原天水門),經橫街子直至左公東路(今民主西路),全長1.2公里。市政府發動義務勞動按原斷面進行整修。


秦安路·新關正街、廣武路

秦安路西接張掖路,東連南昌路,全長710米。自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後,稱新關或新關街,清末後稱新關正街,1941年蘭州設市後改稱廣武路。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省政府主席谷正倫、會計長王廷翰、建設廳長張心一聯名簽署批准,准以698萬元對廣武門以西段進行了拓修。4月21日正式開工,同年10月12日竣工。

路基寬度16米,其中車道9米,鋪築碎石路面,人行道各3.5米,鋪青磚。民國三十五年,按西段標準拓修了廣武門以東段(當時亦稱廣武路,後改為西訓團路)。

曹家巷·廳門街

曹家巷是南連慶陽路,北接武都路和蘭園正門相對的小巷,該巷形成於明代,原來南端僅至文廟巷與曹家廳相交接處。文廟巷在今蘭州二中南側,南關十字副食商場一帶,因清代在此處建有府文廟而得名。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自曹家巷中東行至貢元巷的一段小巷稱曹家廳,相傳清朝同治年間,有一位姓曹的翰林住在這裡,並建有翰林學坊院,院內有一座大過廳,故名廳門街,後改稱為曹家廳。該巷原與其西側的文廟巷、道門街等共同構成內城一條東西向幹道。文廟巷亦為其所佔,曹家廳便成為曹家巷的一條支路。


民勤街·官園正街

西起靜寧路,東至金昌路,呈東西走向。該路路基所在地清初稱官園。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為賑濟災民曾在這裡開辦“濟養園”,每年支銀72兩,以官倉之糧接納濟救流亡孤弱者,並另設有官倉,故名官園。清末以來,稱官園正街。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甘肅大旱,劉爾炘開倉賑濟災民。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該處原有舊蓄水池一處,為劉爾炘先生倡建。後因年久失修,水池被垃圾填滿,致使街水四流,路面破壞嚴重。

民國34年12月,該區居民呈准市政府補助20萬元,居民集資30萬元,整修了水池,修砌了暗溝。同時整修了部分路面。工程於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3月開工,同年5月20日竣工。因這裡有兩條街巷,故又稱官園前街和官園后街。

洪門子·洪恩街

解放門外西南側,呈南北走向,北起臨夏路,南與蘭阿公路相接。清朝以前系通往金天觀後山門的一條小巷,無名,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蘇四十三為營救被清政府關押在蘭州的回教哲赫忍耶教派領袖馬明心,率農民軍圍困蘭州,激戰於華林山下,終因寡不敵眾為清軍所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因此處地處兩軍交鋒前沿,取清王朝“皇恩浩蕩”之意,命名為洪恩街,俗稱洪門子。康熙四十七年,為控制蘭州西南的重要據點,在華林山築滿城,在龍尾山築四墩,用以防守險地,同時在洪恩街南段中心兩山之間的水磨溝臨城區處築土城,俗稱土兒城,今已不存。


上、下溝

系解放前城關區兩條舊街巷。上溝東起中山路安定門,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348米;下溝東起中山路蘭州劇院處,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1076米。上溝、下溝原是兩條水渠名。

明代,為灌溉果園、菜地,修建了溥惠渠,引阿幹河水灌田。其東渠沿水磨溝東山,繞太清宮灌溉上溝、下溝、柏道路、蘭林路以及官驛後(今雙城門以東地區)的農田。該渠按地勢高低又分為二渠,地勢高者稱上溝,低者稱下溝。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據《皋蘭縣續志》卷十,王樹槐《修築上溝道路溝渠碑記》記載,今解放門外“南通五泉、東川諸處,有古徑(小路)一條,蜿蜒裡餘,名曰上溝,乃行旅往來之所,煤車尤多。”這一帶地區南靠龍尾山,山下是民宅、水溝,北臨深坎,坎下是田園,民宅與深坎之間即是官路。

清道光年間,曹夢花發動民眾,購買石灰,摻合新土,築為長堤形道路,新路較舊路寬五尺多。下溝為一條自然形成的街巷,因溝得名。

永昌路·廣源門、水北門、雲亭路

北起濱河東路,南連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1444米。自明朝築城後,該路即為一條南北向主要交通幹道。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指揮同知王得增築城牆,東、南、西、北各開一門,北門建在今永昌路北端與濱河東路相交處,初名廣源門。因該路自張掖路至濱河東路一段直通北門,故舊稱水北門、北門正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抗戰期間,為紀念曾任國民黨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的馬福祥(字雲亭)而更名為雲亭路。永昌路中段,即原永昌路百貨大樓處。該路段於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建蘭泉驛。

蘭泉驛內建有住房和馬廄,專供過往投遞公文的驛卒住宿、換馬。馬廄的具體位置在今永昌路百貨大樓與金城電影院西北角。

馬廄又稱馬坊,因此也稱馬坊門街。永昌路百貨大樓至金塔巷一段,舊稱州門十字。抗日戰爭期間,日機不斷轟炸蘭州,為便於市民疏散,於1939年在該路南端城牆上又新開一門,稱西南門,因門系雙洞,又稱雙城門。


臨夏路·袖川街、定西路

原蘭州城關區西稍門至雷壇河握橋一段,即今之臨夏路西段。曾先後稱袖川街、定西路。該街形成於何時尚無法確定。但據今工人文化宮南部與握橋建造時間,大體可推定為至遲在唐代。

據張建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重修金天觀碑銘》記載,今工人文化宮南部,唐為永峰寺,宋為九陽觀,明為金天觀。蘭州握橋相傳創建於唐代。有寺有橋必有路,由此推斷,此街形成於唐代。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明肅王發現“城之西南,三面環山,有仙人舞袖之形”故建金天觀,將西郭門通金天觀的路稱為袖川街。洪恩街北端以西一段因由東向西傾斜,故俗稱下坡子。

1942年命名為定西路。1945年,為紀念左宗棠而改名為宗棠路。1949年8月解放蘭州時,因解放軍由西稍門突破進城,故於蘭州解放後,稱西稍門為解放門,稱該路為解放路。後又改稱定西路。


山字石街·非街巷

中央廣場東側的一條小巷,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東路。現分為互相連通的三條街巷:山字石西街、山字石北街、山字石中街。全長1106米,寬3-4米。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山字石原非街巷,系明肅王府之花園,為遊玩觀賞的地方,名“凝熙園”.該園為東花祠的附屬花園,園中重點建築為用巨石壘雕之大、小假山,並以從外縣採來的“活山字”(蘭州人叫水鏽)相輔之,通稱大、小山字石。

1941年蘭州設市後,市府曾將該處街巷予以整修。據張維《蘭州古今注》記載,民國32年(1943年),大山字石已不復存在,小山字石“尚有假山一角,壘石為之,上有數小院落。又壘石作洞府,通達四出,巖間塑泥仙人數十,頗逸俊可觀。”


酒泉路·中正路、人民路

城關區原舊城中心,北接中央廣場,南連白銀路,全長1466米,系舊城一條老街巷。自明朝築城後,該路一直是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幹道,也是一條繁華的商業街。清末以來,自南稍門(今蘭州捲菸廠附近)至內城南門(今南關十字北側酒泉路副食商場附近)稱孝友街,自內城南門至永昌路稱南大街,永昌路以北稱綢鋪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31年(1942年)命名為中正路。1949年10月21日,蘭州市人民政府137號通告更名為人民路。1958年以甘肅省酒泉縣命名為酒泉路,沿用至今。酒泉路原為石板路面,清朝末年,將石板破碎,修為碎石路面,同時修建了排水溝。

民國15年(1926年),由國民軍駐蘭州部隊將該路進行了翻修,挖除舊碎石路面,換鋪新碎石,鋪築為漿結碎石路面。由於質量不好,民國26年(1937年)又進行了翻修。

慶陽路·上、下東關,益民路,和平路

慶陽路是蘭州舊城區一條老街巷,至遲在明朝築城時即已形成。東起東方紅廣場東口,與東崗西路相連;西至南關十字,與中山路相接,全長1971米。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該路自清末以來稱上、下東關。民國25年(1946年)前後,自南關十字至顏家巷稱東關正街,顏家巷以東稱福壽街。民國31年(1942年),改稱“益民路”.1949年10月21日,蘭州市人民政府137號通告更名為“和平路”1958年以甘肅省慶陽縣命名為慶陽路,沿用至今。

繡河沿·臭河沿、繡荷園

東起永昌路,西至舊城西城牆根,長100米,寬4.7米,系舊城區一條老街巷。該巷地處蘭州舊城東南隅,地勢低窪,常年積水不出,逐漸形成一大積水池,蚊蠅孳生,臭氣難聞,故人稱為臭河沿。

原來居民很少,清朝以後,從張掖、酒泉、武成等地遷移來蘭的回民和從廣河、臨夏等地經商來蘭的回民大多定居於此,逐漸形成蘭州回民聚居區之一。至清朝末年,該處窪地已成為固定的一座蓄水坑,周圍永昌路、武都路、金塔巷一帶雨水均匯流於此。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中華民國成立後,為使積水過多時有所排洩,在該水坑內修建了排水溝,貫通城壕,將水引出。後來溝道逐漸壅塞,窪地逐漸被填,已無法起蓄水、排水作用。民國31年(1942年)8月4日,整日大雨滂沱,繡河沿一帶積水甚多,雨水貫注於室內,必須立即加以疏通,經呈准市政府,於當年12月4日至次年1月14日,整修了水池,疏通或新建了排水暗溝。

工程完工後,於民國32年改稱為繡荷園。民國33年(1944年),市府發動義務勞動對該巷進行了整修,路況稍有改善。

互助巷·南灘街、帥府街

酒泉路中段,井兒街南側,呈東西走向,西起酒泉路,東至舊城城根。該路路基所處地帶舊時因地勢低窪,經常匯積雨、汙水,且又地處舊城外廓南部,故名南灘街。

清朝末年,甘命提督馬安良掘城引出積水,該處始成為灘地。自清宣統三年(1911年)起,甘肅提督馬安良、甘州提督馬璘等曾先後建公館於此巷,故稱為帥府街。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27年(1938年)又恢復舊名南灘街。1954年改稱為互助巷,沿用至今。1936年“西安事變”後,為了適應新的形勢,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共中央決定在國民黨統治區內設立辦事機構。

1937年5月,在蘭州建立了“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即八路軍)駐甘辦事處”,駐南灘街54號(今互助巷2號),1938年2月遷至孝友街32號(今酒泉路127號)。

舊大路·左公東路、民主東路

舊大路東起東崗西路,西至民主西路,全長1700米,寬8-9米,其中車道寬7米,人行道寬0.5-1米。該路原為一條舊驛道,系舊蘭州城區過境道路之一段,與今民主西路、白銀路、萃英門一起聯絡西蘭公路與甘新公路。清同治年間,左宗棠向新疆用兵時,整修了陝、甘、新驛道,此路亦被整修。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26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為了軍事運輸,擴建了此路。當時與今之民主西路、白銀路一起被稱為“國際運輸聯絡線”.民國31年(1942年),為紀念左宗棠,該路被命名為左公東路。

民國35年,國民黨政府提出“實行憲政,還政於民,結束訓政,實行民主”,於是將該路更名為民主東路。1958年將此路稱為舊大路。

濱河東路·北園街

濱河路北臨黃河,南沿市區,呈東西走向,是聯結城關、七里河、西固乃至安寧的一條主幹道,是蘭州市一條最長和最富有代表性的綠色長廊和風景畫卷,故又有“濱河風致路”之稱。該路路基原為農田、果園和蘭州古城北城牆以及牆外一條僅能通行馬車的便道,俗稱“埽臺”。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民國25年(1936年)以前,該路中山橋以西段因系城外通北園之路,故名北園街。民國26年(1937年),西北公路局為打通在蘭過境公路,新闢了“國際運輸聯絡線”,(今舊大路、民主西路、白銀路),整修了白雲觀巷(今萃英門)和該路中山橋至白雲觀段,使之將原西蘭、甘新兩公路連接起來。蘭州市政府成立後,該路中山橋以西改稱自力路,以東仍稱埽臺。


鹽場堡

明代時“鹽場堡”北面石門溝和小溝內富蘊鹽滷,當地居民很早即熬製成鹽,於當地出售,久而久之這裡便成了鹽的交易地,因此得名“鹽場堡”。關於“鹽場堡”的來歷還有一種說法,據《西北地名》文獻記載:元末明初,元軍撤退屯兵,在鹽場堡一帶存儲食鹽,故而得名。

鹽場堡建於明弘治十八年,主要用以軍事防禦,是為了防禦敵對的外族兵馬進擾蘭州。此外,又比如“草場街”,是因為這一帶原本是草料場及駱駝車馬休息住宿的地方而得名;“黃家園”則是明代蘭州探花黃諫的府第;永昌路北口原為“廣源門”,俗稱“水北門”,這裡是蘭州內城居民從黃河汲取用水的通道。

《蘭州舊街名瑣記》(珍藏版)

五福巷 所謂“五福”:封建時代以福、祿、禎、祥、壽為五福。此乃僅求幸福生活,無災無患之奢望而已。此巷自清末以來,系騾馬羊只交易市場,故名騾馬市;其南段折西通向靜寧路之小巷稱羊市巷(以羊只交易之所,故名),又名五福街。建國後五福街、羊市巷統改為五福巷,沿用於今。

延壽巷:所謂延壽,即取延年益壽之意。為人類欲求健康長壽的一種願望。相傳該巷內曾住有一位年逾百歲的老人,為祝福後人之長壽,故名延壽巷,沿用至今。該巷為東西走向東起道升巷,西至隴西路。

道升巷:相傳在此巷內住著一位道人,有一天居然騰空而升樓,民間傳為佳話。民國十五年(1926年)改稱道升巷(啟用時間及含意待考),沿用至今。此巷為北南走向,北起張掖路南至武都路。

祿家巷:據傳在清咸豐年間,此處住著一位姓陸的農民,其子在皋蘭縣當差,曾在此地建修一座庭院,並以純木結構建有過樓,當時叫陸家樓,此巷也因之而叫為“陸家巷”。後長期流傳,也許是人類為求幸福生活之故,將“陸”改“祿”。故至今仍稱祿家巷,其由來即此。東起五泉路,西至五泉西路。

金石巷:該巷自明清以來,多系銀匠、鐵匠、玉石匠及雕刻、紙貨聚集之地,為小手工業者求師拜藝及銷售產品之所,故名金石巷,沿用至今。其東起酒泉路,西至道升巷。

王馬巷:該巷自清末以來,統稱為官驛後,系等候傳遞官方文書之所。建國前後均稱王馬巷。其說有二;一說以該巷住有王、馬二姓而得名;又一說相傳此巷乃明肅王養馬之所。其南通白銀路,北接柏道路。


擴散出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