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我要王羲之《蘭亭序》你不給,只好出此下策了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我們今天聊聊唐太宗騙取《蘭亭序》。

《蘭亭序》大約傳了200多年,傳到了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手裡。智永是南北朝時的一位大書法家,但是因為他出家當了和尚,沒有後代,他死之後,《蘭亭序》就落到了他的徒弟辨才手裡。

辨才和尚也是一位善書能手,自然也十分珍惜《蘭亭序》,無論何人,他都不肯輕易拿出來給人看一眼。到唐太宗時,辨才已經80多歲高齡,但還是天天勤書不輟,到夜深人靜之後,就悄悄把《蘭亭序》拿出來臨摹。他臨摹的字又怕人看到,就一張一張藏在席子下面,年長日久,積了好幾尺厚。辨才和尚心裡樂滋滋的,將自己的床鋪美其名為“蘭亭榻"。有一天,他聽說唐太宗到處追查《蘭亭序》的下落,才急忙把臨摹的成百上千張字燒燬了。

唐太宗:我要王羲之《蘭亭序》你不給,只好出此下策了

當時,唐太宗李世民酷愛書法,尤其喜歡王羲之的字,對王書推崇備至。他說:“書法能夠稱得上盡善盡美的,只有王羲之,我衷心欽慕,想學到手的也只是他的字罷了。”於是,他利用權勢,不惜重金,在朝野內外,大量收購王羲之書法。不久,他就在全國範圍內蒐羅了3600多張,命裱工用高級材料裝裱成150多卷。唐太宗對著王羲之的墨跡觀摩臨寫。但是,使他不高興的是,他花那麼大的本錢還是沒有得到朝思暮想的《蘭亭序》,因此心中老是悶悶不樂。

唐太宗:我要王羲之《蘭亭序》你不給,只好出此下策了

為了找到《蘭亭序》真跡,唐太宗派人四下尋訪了好幾年,最後,終於打聽到《蘭亭序》真跡收藏在越州(今浙江紹興)永欣寺的住持和尚辨才手裡。於是就下令將辨才調進後宮講經場做僧官,以優厚的待遇供養他。唐太宗常去和他交談,有一次借閒談的機會問到《蘭亭序》,並態度和藹地多方誘勸,還許了許多願,希望他能主動捐獻出《蘭亭序》。誰知老謀深算的辨才和尚絲毫不動心,只承認以前在先師智永處曾經見到過真跡,自師傅死後,幾經戰亂,不知道《蘭亭序》被弄到哪兒去了。唐太宗沒辦法,只好將辨才和尚放回永欣寺。

唐太宗:我要王羲之《蘭亭序》你不給,只好出此下策了

但唐太宗並不死心,他相信《蘭亭序》仍在人間,下決心非弄到不可。他將大臣房玄齡找來商量說:“辨才不承認《蘭亭序》在他手裡,我們該如何是好?"房玄齡答道:“他既然不願獻給皇上,那麼再逼也是沒用的,不如派個人跟著他,以便相機行事。”當下,他就推薦了一個叫蕭翼的人。

蕭翼是梁元帝蕭繹的曾孫,為人狡黠多詐,機靈聰明,而且飽讀經史,多才多藝,在當朝任監察御史。唐太宗要他到江南去尋《蘭亭序》時,他提出兩點要求:一是不可暴露其身份:二是向皇上借幾件王羲之真跡。唐太宗立即答應下來。

唐太宗:我要王羲之《蘭亭序》你不給,只好出此下策了

蕭翼拿了一些王羲之和另外一些書法家的真跡,裝扮成一個窮困潦倒的書生,搭乘商船來到越州,日落時分,又趕到永欣寺,故意在廟廊裡觀看壁畫。辨才看到蕭翼一介落魄書生的樣子,頓生憐憫之心,便主動過去打招呼。蕭翼對辨才說,他是外地人,到越州來做生意,順便到寺廟看看。熱情的辨才就邀請他到禪房交談,兩人談得很投機。辨才對於蕭翼的文雅風度和廣博知識非常欣賞,大有相見恨晚之感,當晚就將蕭翼留宿寺內。

以後幾天,蕭翼經常帶酒到寺中和辨才一起飲酒作詩,談論書畫。兩人感情極為融洽。一天,蕭翼故意把梁元帝寫的字拿給辨才看,因而彼此談及書法,蕭翼說:我以前學習書法,專攻二王楷書筆法,弄到一些‘二王真跡,如今還有幾幅帶在身邊。”辨才聽後高興地說:‘明天帶來看看。”

唐太宗:我要王羲之《蘭亭序》你不給,只好出此下策了

第二天,蕭翼果然帶來了幾張王羲之的書法。辨才急忙淨手接了過去,仔細觀賞之後,認定是王羲之真跡,不過他又說:“雖然這幾卷是右軍真跡,但並非羲之最好的字,我有一真跡,卻非一般。"蕭翼馬上追問是什麼帖,辨才毫無戒備地脫口道“蘭亭序。”

蕭翼聽了假裝哈哈大笑一陣說:“幾十年來數經離亂,《蘭亭序》早已化為烏有,哪來什麼《蘭享序》真跡?想必是後人的複製品吧!”忠厚老實的辨才和尚便將亡師臨終時如何將《蘭亭序》傳給他的經過敘說了一遍,並約蕭翼第二天來看。

辨才對《蘭亭序》真可以說是愛惜如命,為了保存這幅稀世珍寶,他絞盡腦汁,特意在自已臥房的屋樑上挖了一個細長的凹槽,把《蘭亭序》藏在裡面,外面又封得嚴絲合縫,真是神不知鬼不覺。如果有人來搜查,就是爬到樑上也難以發現痕跡。

唐太宗:我要王羲之《蘭亭序》你不給,只好出此下策了

第二天,當蕭翼目睹這件稀世之寶時,欣喜得差點跳起來。然而他老奸巨滑,不但不動聲色,還裝腔作勢,故意找毛病,藉口否定《蘭亭序》的真實。辨才雖然和他爭論了幾次,終難說服對方,也只好作罷。辨才依然每天堅持臨摹《蘭亭序》,有時還將蕭翼的3、4卷王羲之字帖借來臨摹,蕭翼故作大方,從不要回。辨才看對方根本不把《蘭亭序》放在眼裡,自己也就放鬆了警惕,每天臨後,再沒有嵌進樑內,和蕭翼借給他的那幾幅王羲之書法一起放在桌上,兩人每天喝酒、作詩、練字、下棋,依然如故。

有一天,蕭翼趁辨才去山下一朋友家赴宴的機會,溜進禪房,對小和尚說:“我有一條毛巾,昨天丟在你師傅的桌上,現在急著用,請讓我進去找一下。”由於蕭翼是辨才的常客,小和尚也就讓他進去了。蕭翼進屋後,趁小和尚沒注意,急忙將放在桌上的《蘭亭序》,連同自己借給辨才的字帖一起塞進懷裡,匆忙地溜出了永欣寺。這樣,《蘭亭序》這件稀世珍寶通過蕭翼的詐取,終於落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手裡。

唐太宗:我要王羲之《蘭亭序》你不給,只好出此下策了

唐太宗得到了《蘭亭序》之後,將他視為無上至寶,一天到晚放在他的龍座旁邊,不時觀摩展玩,即使晚上睡覺時,也必須放在枕邊,其寵愛程度比他寵幸的妃子還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為了讓他的臣下僚屬能忠心耿耿地為他賣命,還請當時的大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等臨摹了好幾本,作為朝廷的最高獎勵,賞賜給那些功績卓著的王公大臣。

唐太宗愛好王羲之的書法是勝過一切、高於一切的,他曾御筆撰寫了一篇《王羲之傳論》,對“王羲之的書法極力讚美,其中讚道“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把王羲之的書法之美,簡直抬到了一個無與倫比的最高境界。

唐太宗:我要王羲之《蘭亭序》你不給,只好出此下策了

在唐太宗臨終時,把太子李治叫到病床前,囑咐他一定要把《蘭亭序》作為他的殉葬品,裝進他的棺材裡。太宗駕崩後,李治就遵照其父的臨終遺囑,用玉匣盛裝《蘭亭序》,與其父的遺體,一起埋進了昭陵。從此,後世的人們,再也見不到《蘭亭序》的真跡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蘭享序》,則是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等人所臨的摹本。

如果對書法學習和欣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維知書法”,維知每天給您帶來書法知識和名家書法欣賞。

對於唐太宗騙取《蘭亭序》,你有什麼看法,你覺得哪幅《蘭亭序》最好?一起來說說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