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明管窺(四):昆明古族與匈奴稱兄弟之謎(下一)'

"

  首先,附上本文系列的前面兩部分,請未閱讀過的朋友先行閱讀,以免造成對本文的閱讀障礙。

  第一篇:《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上)

  第二篇:《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中)

現在開始正文。

、西南夷中的昆明古族

(一)昆明人與古代邛人、彝人之間的關係

  金沙文明的開明氏蜀國為秦所滅後,在漢語文獻中,西南地區出現了昆明人。昆明,是繼“開明”之後對“太陽家族”的又一個音譯詞。開明與昆明,雖則名義相承,但二者的族屬內涵卻有重大差別。簡單地說,開明人是先秦古族,他們與後來的羌語支和彝族支族群均有密切的關係(另文說);而昆明人是從漢代才開始著於史冊,與他們有更多聯繫的是後來的彝語支族群。如《貴州通志·前事志二》附《安順志·普里本末》敘水西彝族起源雲:

  普里之先,出於昆明。羅殿、普露靜,皆昆明也。《羅鬼夷書》曰:一世孟䞣自旄牛徼外入居於邛之滷,為滷氏。

"

  首先,附上本文系列的前面兩部分,請未閱讀過的朋友先行閱讀,以免造成對本文的閱讀障礙。

  第一篇:《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上)

  第二篇:《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中)

現在開始正文。

、西南夷中的昆明古族

(一)昆明人與古代邛人、彝人之間的關係

  金沙文明的開明氏蜀國為秦所滅後,在漢語文獻中,西南地區出現了昆明人。昆明,是繼“開明”之後對“太陽家族”的又一個音譯詞。開明與昆明,雖則名義相承,但二者的族屬內涵卻有重大差別。簡單地說,開明人是先秦古族,他們與後來的羌語支和彝族支族群均有密切的關係(另文說);而昆明人是從漢代才開始著於史冊,與他們有更多聯繫的是後來的彝語支族群。如《貴州通志·前事志二》附《安順志·普里本末》敘水西彝族起源雲:

  普里之先,出於昆明。羅殿、普露靜,皆昆明也。《羅鬼夷書》曰:一世孟䞣自旄牛徼外入居於邛之滷,為滷氏。

三星堆文明管窺(四):昆明古族與匈奴稱兄弟之謎(下一)

奢香是水西彝族史上的著名政治家(圖為《奢香夫人》劇照)

又《大定府志》卷47《水西安氏本末》說:

  安氏之先,蓋出昆明,為滷氏,語轉為羅氏。有祝明者,居堂琅山中,以伐山通道為業。久之,木拔道通,漸成聚落,號其地“羅邑”,又號其山為“羅邑山”。邑人謂邑為“業”,謂山為“白”,故稱為羅業白。

  所謂“水西”,是指烏江上游鴨池河以西,即今貴州西北部、西部和中部的大片地區。據《貴州通志·土司志》記載,自蜀後主建興三年起,安氏即世掌水西地區。孟䞣,今彝語志所稱的希慕遮,為彝人先祖。據大方彝族羅國義先生解釋,羅業白意即“石頭堆起來的山”(見蒙默《論苗族族源討論中的西支來源說及有關問題》)。大方彝語讀石作lo33 mo21,以石相累為zi21,讀山作bɯ21。羅國義先生對“羅業白”的解釋較優。換言之,羅邑即石頭城之義,此亦當為廣漢古稱“雒城”的由來

"

  首先,附上本文系列的前面兩部分,請未閱讀過的朋友先行閱讀,以免造成對本文的閱讀障礙。

  第一篇:《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上)

  第二篇:《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中)

現在開始正文。

、西南夷中的昆明古族

(一)昆明人與古代邛人、彝人之間的關係

  金沙文明的開明氏蜀國為秦所滅後,在漢語文獻中,西南地區出現了昆明人。昆明,是繼“開明”之後對“太陽家族”的又一個音譯詞。開明與昆明,雖則名義相承,但二者的族屬內涵卻有重大差別。簡單地說,開明人是先秦古族,他們與後來的羌語支和彝族支族群均有密切的關係(另文說);而昆明人是從漢代才開始著於史冊,與他們有更多聯繫的是後來的彝語支族群。如《貴州通志·前事志二》附《安順志·普里本末》敘水西彝族起源雲:

  普里之先,出於昆明。羅殿、普露靜,皆昆明也。《羅鬼夷書》曰:一世孟䞣自旄牛徼外入居於邛之滷,為滷氏。

三星堆文明管窺(四):昆明古族與匈奴稱兄弟之謎(下一)

奢香是水西彝族史上的著名政治家(圖為《奢香夫人》劇照)

又《大定府志》卷47《水西安氏本末》說:

  安氏之先,蓋出昆明,為滷氏,語轉為羅氏。有祝明者,居堂琅山中,以伐山通道為業。久之,木拔道通,漸成聚落,號其地“羅邑”,又號其山為“羅邑山”。邑人謂邑為“業”,謂山為“白”,故稱為羅業白。

  所謂“水西”,是指烏江上游鴨池河以西,即今貴州西北部、西部和中部的大片地區。據《貴州通志·土司志》記載,自蜀後主建興三年起,安氏即世掌水西地區。孟䞣,今彝語志所稱的希慕遮,為彝人先祖。據大方彝族羅國義先生解釋,羅業白意即“石頭堆起來的山”(見蒙默《論苗族族源討論中的西支來源說及有關問題》)。大方彝語讀石作lo33 mo21,以石相累為zi21,讀山作bɯ21。羅國義先生對“羅業白”的解釋較優。換言之,羅邑即石頭城之義,此亦當為廣漢古稱“雒城”的由來

三星堆文明管窺(四):昆明古族與匈奴稱兄弟之謎(下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漢雒城

  漢武帝天漢四年(前97年),漢王朝在邛來山(今大相嶺)外側置旄牛縣。徼有邊界之義,故以兩漢文獻而論,旄牛徼外即指當時的邛來山外側的邛都夷地界(主要在今涼山地區)。《史記》卷116《西南夷列傳》列出了漢初西南諸族的地理分佈:

  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此皆魋結,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師以東,北至楪榆,名為嶲、昆明,皆編髮,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裡。自嶲自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徙、筰都最大;自筰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冉駹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冉駹以東北,君長以什數,白馬最大,皆氐類也。

  從民族形成的過程來看,當今西南地區的各個少數民族在漢代都普遍沒有形成。這一認識是我們分析《西南夷列傳》的基礎。彝族在追溯祖先起源時,在篤慕之後有六祖分流之說。所謂六祖,即武、乍、糯、恆、布、默六個原始部族。上文中的夜郎人,即與彝族六祖中的武部族以及仡佬族等族群的起源有關(見《夜郎史傳》);昆明人則與六祖中的布部族直接有關。在《論西戎集團和甲骨文中的江漢古族(上)》一文,我們已經指出冉駹夷與邛都夷均源出古代邛人,邛人後裔包括今天的嘉絨藏族和納西族等族群。那麼,當時的邛人與昆明夷是什麼關係呢?《貴州通志·前事志四》引《興義志·爨氏本末》說:

"

  首先,附上本文系列的前面兩部分,請未閱讀過的朋友先行閱讀,以免造成對本文的閱讀障礙。

  第一篇:《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上)

  第二篇:《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中)

現在開始正文。

、西南夷中的昆明古族

(一)昆明人與古代邛人、彝人之間的關係

  金沙文明的開明氏蜀國為秦所滅後,在漢語文獻中,西南地區出現了昆明人。昆明,是繼“開明”之後對“太陽家族”的又一個音譯詞。開明與昆明,雖則名義相承,但二者的族屬內涵卻有重大差別。簡單地說,開明人是先秦古族,他們與後來的羌語支和彝族支族群均有密切的關係(另文說);而昆明人是從漢代才開始著於史冊,與他們有更多聯繫的是後來的彝語支族群。如《貴州通志·前事志二》附《安順志·普里本末》敘水西彝族起源雲:

  普里之先,出於昆明。羅殿、普露靜,皆昆明也。《羅鬼夷書》曰:一世孟䞣自旄牛徼外入居於邛之滷,為滷氏。

三星堆文明管窺(四):昆明古族與匈奴稱兄弟之謎(下一)

奢香是水西彝族史上的著名政治家(圖為《奢香夫人》劇照)

又《大定府志》卷47《水西安氏本末》說:

  安氏之先,蓋出昆明,為滷氏,語轉為羅氏。有祝明者,居堂琅山中,以伐山通道為業。久之,木拔道通,漸成聚落,號其地“羅邑”,又號其山為“羅邑山”。邑人謂邑為“業”,謂山為“白”,故稱為羅業白。

  所謂“水西”,是指烏江上游鴨池河以西,即今貴州西北部、西部和中部的大片地區。據《貴州通志·土司志》記載,自蜀後主建興三年起,安氏即世掌水西地區。孟䞣,今彝語志所稱的希慕遮,為彝人先祖。據大方彝族羅國義先生解釋,羅業白意即“石頭堆起來的山”(見蒙默《論苗族族源討論中的西支來源說及有關問題》)。大方彝語讀石作lo33 mo21,以石相累為zi21,讀山作bɯ21。羅國義先生對“羅業白”的解釋較優。換言之,羅邑即石頭城之義,此亦當為廣漢古稱“雒城”的由來

三星堆文明管窺(四):昆明古族與匈奴稱兄弟之謎(下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漢雒城

  漢武帝天漢四年(前97年),漢王朝在邛來山(今大相嶺)外側置旄牛縣。徼有邊界之義,故以兩漢文獻而論,旄牛徼外即指當時的邛來山外側的邛都夷地界(主要在今涼山地區)。《史記》卷116《西南夷列傳》列出了漢初西南諸族的地理分佈:

  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此皆魋結,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師以東,北至楪榆,名為嶲、昆明,皆編髮,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裡。自嶲自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徙、筰都最大;自筰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冉駹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冉駹以東北,君長以什數,白馬最大,皆氐類也。

  從民族形成的過程來看,當今西南地區的各個少數民族在漢代都普遍沒有形成。這一認識是我們分析《西南夷列傳》的基礎。彝族在追溯祖先起源時,在篤慕之後有六祖分流之說。所謂六祖,即武、乍、糯、恆、布、默六個原始部族。上文中的夜郎人,即與彝族六祖中的武部族以及仡佬族等族群的起源有關(見《夜郎史傳》);昆明人則與六祖中的布部族直接有關。在《論西戎集團和甲骨文中的江漢古族(上)》一文,我們已經指出冉駹夷與邛都夷均源出古代邛人,邛人後裔包括今天的嘉絨藏族和納西族等族群。那麼,當時的邛人與昆明夷是什麼關係呢?《貴州通志·前事志四》引《興義志·爨氏本末》說:

三星堆文明管窺(四):昆明古族與匈奴稱兄弟之謎(下一)

納西族崇拜神鳥邛,圖為大型歌舞表演《麗江千古情》序章《納西創世紀》

  初,秦時有孟䞣者事邛君,邛君邑之。西漢初,其種類繁盛,由瀘入滇。自滇以西,地方千里,鹹為所有,是為昆明夷。《史記》所云嶲、昆明也。

  由彝人傳說可知,在西漢初年,邛人與昆明人的關係是以邛人為主導的,也就是《史記》中的邛都夷。筆者在《神鳥崇拜與空桑傳說》中已經指出,毀滅三星堆的有窮氏即古代邛族。然而,同為古代邛人後裔,嘉絨藏族並沒有射日神話,但納西族卻有,特別是與邛都夷有密切關係的昆明人後裔也就是當今的彝族有關於射日神話的傳說特別豐富(見張勤《中國少數民族射日神話類型與分佈研究》)。因此,《興義志》這條材料也暗示我們,射日英雄后羿就與邛都夷有密切關係。

"

  首先,附上本文系列的前面兩部分,請未閱讀過的朋友先行閱讀,以免造成對本文的閱讀障礙。

  第一篇:《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上)

  第二篇:《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中)

現在開始正文。

、西南夷中的昆明古族

(一)昆明人與古代邛人、彝人之間的關係

  金沙文明的開明氏蜀國為秦所滅後,在漢語文獻中,西南地區出現了昆明人。昆明,是繼“開明”之後對“太陽家族”的又一個音譯詞。開明與昆明,雖則名義相承,但二者的族屬內涵卻有重大差別。簡單地說,開明人是先秦古族,他們與後來的羌語支和彝族支族群均有密切的關係(另文說);而昆明人是從漢代才開始著於史冊,與他們有更多聯繫的是後來的彝語支族群。如《貴州通志·前事志二》附《安順志·普里本末》敘水西彝族起源雲:

  普里之先,出於昆明。羅殿、普露靜,皆昆明也。《羅鬼夷書》曰:一世孟䞣自旄牛徼外入居於邛之滷,為滷氏。

三星堆文明管窺(四):昆明古族與匈奴稱兄弟之謎(下一)

奢香是水西彝族史上的著名政治家(圖為《奢香夫人》劇照)

又《大定府志》卷47《水西安氏本末》說:

  安氏之先,蓋出昆明,為滷氏,語轉為羅氏。有祝明者,居堂琅山中,以伐山通道為業。久之,木拔道通,漸成聚落,號其地“羅邑”,又號其山為“羅邑山”。邑人謂邑為“業”,謂山為“白”,故稱為羅業白。

  所謂“水西”,是指烏江上游鴨池河以西,即今貴州西北部、西部和中部的大片地區。據《貴州通志·土司志》記載,自蜀後主建興三年起,安氏即世掌水西地區。孟䞣,今彝語志所稱的希慕遮,為彝人先祖。據大方彝族羅國義先生解釋,羅業白意即“石頭堆起來的山”(見蒙默《論苗族族源討論中的西支來源說及有關問題》)。大方彝語讀石作lo33 mo21,以石相累為zi21,讀山作bɯ21。羅國義先生對“羅業白”的解釋較優。換言之,羅邑即石頭城之義,此亦當為廣漢古稱“雒城”的由來

三星堆文明管窺(四):昆明古族與匈奴稱兄弟之謎(下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漢雒城

  漢武帝天漢四年(前97年),漢王朝在邛來山(今大相嶺)外側置旄牛縣。徼有邊界之義,故以兩漢文獻而論,旄牛徼外即指當時的邛來山外側的邛都夷地界(主要在今涼山地區)。《史記》卷116《西南夷列傳》列出了漢初西南諸族的地理分佈:

  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此皆魋結,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師以東,北至楪榆,名為嶲、昆明,皆編髮,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裡。自嶲自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徙、筰都最大;自筰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冉駹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冉駹以東北,君長以什數,白馬最大,皆氐類也。

  從民族形成的過程來看,當今西南地區的各個少數民族在漢代都普遍沒有形成。這一認識是我們分析《西南夷列傳》的基礎。彝族在追溯祖先起源時,在篤慕之後有六祖分流之說。所謂六祖,即武、乍、糯、恆、布、默六個原始部族。上文中的夜郎人,即與彝族六祖中的武部族以及仡佬族等族群的起源有關(見《夜郎史傳》);昆明人則與六祖中的布部族直接有關。在《論西戎集團和甲骨文中的江漢古族(上)》一文,我們已經指出冉駹夷與邛都夷均源出古代邛人,邛人後裔包括今天的嘉絨藏族和納西族等族群。那麼,當時的邛人與昆明夷是什麼關係呢?《貴州通志·前事志四》引《興義志·爨氏本末》說:

三星堆文明管窺(四):昆明古族與匈奴稱兄弟之謎(下一)

納西族崇拜神鳥邛,圖為大型歌舞表演《麗江千古情》序章《納西創世紀》

  初,秦時有孟䞣者事邛君,邛君邑之。西漢初,其種類繁盛,由瀘入滇。自滇以西,地方千里,鹹為所有,是為昆明夷。《史記》所云嶲、昆明也。

  由彝人傳說可知,在西漢初年,邛人與昆明人的關係是以邛人為主導的,也就是《史記》中的邛都夷。筆者在《神鳥崇拜與空桑傳說》中已經指出,毀滅三星堆的有窮氏即古代邛族。然而,同為古代邛人後裔,嘉絨藏族並沒有射日神話,但納西族卻有,特別是與邛都夷有密切關係的昆明人後裔也就是當今的彝族有關於射日神話的傳說特別豐富(見張勤《中國少數民族射日神話類型與分佈研究》)。因此,《興義志》這條材料也暗示我們,射日英雄后羿就與邛都夷有密切關係。

三星堆文明管窺(四):昆明古族與匈奴稱兄弟之謎(下一)

彝族自稱雄鷹的後代(圖為西昌火把廣場的山鷹鵰塑)

  弄清了邛人和昆明人的關係後,我們再來看嶲人和昆明人的關係。《華陽國志》卷4《南中志》說:

  夷人大種曰昆,小種曰叟,皆曲頭,木耳環,鐵裹結。

《華陽國志》的“昆”,即《史記》的“昆明”;《華陽國志》的“叟”,即《史記》的“巂”。對於大種、小種的解釋,任乃強說:

  “大種曰昆”者,謂南中西北部分所住居之“昆明”種,人數最多,成大部落;“小種曰叟”者,謂建寧郡時有青羌、斯叟之族流入,部落小,建寧人呼之為大種、小種也。”

  其說值得商榷。從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所謂大種、小種當與統屬地位有關。概括地說:所謂大種,當指居於統治地位的部落集團,其部落之長稱“昆明”,為大君長;所謂小種,乃指居於從屬地位的部落集團,其部落之長稱“叟”,為小君長。

(二)昆明人與匈奴稱兄弟之謎

  有了以上的分析,現在我們就有條件對從唐宋時期留下來的兩條一直讓許多學者摸不著頭腦的文獻做出解釋。杜佑《通典》卷187《邊防三》雲:

  昆彌國,一曰昆明,西南夷也,在爨之西,西洱河為界,即葉榆河。其俗與突厥略同,相傳雲與匈奴本是兄弟國也。

又歐陽修《新唐書》卷147下《南蠻下》雲:

  爨蠻西有昆明蠻,一曰昆彌,以西洱河為境,即葉榆河也。距京師九千里。……人辮首,左袵,與突厥同。

  我們都知道,隋唐時期的昆明人與突厥人在地理空間上相隔極遠,在當時的情況下,二者發生親密關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通過本文的分析,我們知道昆明人源出金沙時期的開明人,而開明人又源自三星堆時期的虞夏聯盟。而三星堆文明毀滅後,其中的大夏族隨即北遷,並在其後的歷史進程中不斷西移。最終,他們中的大多數停留在了今天的新疆地區甚至中亞地區,並在後來完成了突厥化(見王欣《吐火羅史研究》)。

"

  首先,附上本文系列的前面兩部分,請未閱讀過的朋友先行閱讀,以免造成對本文的閱讀障礙。

  第一篇:《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上)

  第二篇:《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中)

現在開始正文。

、西南夷中的昆明古族

(一)昆明人與古代邛人、彝人之間的關係

  金沙文明的開明氏蜀國為秦所滅後,在漢語文獻中,西南地區出現了昆明人。昆明,是繼“開明”之後對“太陽家族”的又一個音譯詞。開明與昆明,雖則名義相承,但二者的族屬內涵卻有重大差別。簡單地說,開明人是先秦古族,他們與後來的羌語支和彝族支族群均有密切的關係(另文說);而昆明人是從漢代才開始著於史冊,與他們有更多聯繫的是後來的彝語支族群。如《貴州通志·前事志二》附《安順志·普里本末》敘水西彝族起源雲:

  普里之先,出於昆明。羅殿、普露靜,皆昆明也。《羅鬼夷書》曰:一世孟䞣自旄牛徼外入居於邛之滷,為滷氏。

三星堆文明管窺(四):昆明古族與匈奴稱兄弟之謎(下一)

奢香是水西彝族史上的著名政治家(圖為《奢香夫人》劇照)

又《大定府志》卷47《水西安氏本末》說:

  安氏之先,蓋出昆明,為滷氏,語轉為羅氏。有祝明者,居堂琅山中,以伐山通道為業。久之,木拔道通,漸成聚落,號其地“羅邑”,又號其山為“羅邑山”。邑人謂邑為“業”,謂山為“白”,故稱為羅業白。

  所謂“水西”,是指烏江上游鴨池河以西,即今貴州西北部、西部和中部的大片地區。據《貴州通志·土司志》記載,自蜀後主建興三年起,安氏即世掌水西地區。孟䞣,今彝語志所稱的希慕遮,為彝人先祖。據大方彝族羅國義先生解釋,羅業白意即“石頭堆起來的山”(見蒙默《論苗族族源討論中的西支來源說及有關問題》)。大方彝語讀石作lo33 mo21,以石相累為zi21,讀山作bɯ21。羅國義先生對“羅業白”的解釋較優。換言之,羅邑即石頭城之義,此亦當為廣漢古稱“雒城”的由來

三星堆文明管窺(四):昆明古族與匈奴稱兄弟之謎(下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漢雒城

  漢武帝天漢四年(前97年),漢王朝在邛來山(今大相嶺)外側置旄牛縣。徼有邊界之義,故以兩漢文獻而論,旄牛徼外即指當時的邛來山外側的邛都夷地界(主要在今涼山地區)。《史記》卷116《西南夷列傳》列出了漢初西南諸族的地理分佈:

  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此皆魋結,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師以東,北至楪榆,名為嶲、昆明,皆編髮,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裡。自嶲自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徙、筰都最大;自筰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冉駹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冉駹以東北,君長以什數,白馬最大,皆氐類也。

  從民族形成的過程來看,當今西南地區的各個少數民族在漢代都普遍沒有形成。這一認識是我們分析《西南夷列傳》的基礎。彝族在追溯祖先起源時,在篤慕之後有六祖分流之說。所謂六祖,即武、乍、糯、恆、布、默六個原始部族。上文中的夜郎人,即與彝族六祖中的武部族以及仡佬族等族群的起源有關(見《夜郎史傳》);昆明人則與六祖中的布部族直接有關。在《論西戎集團和甲骨文中的江漢古族(上)》一文,我們已經指出冉駹夷與邛都夷均源出古代邛人,邛人後裔包括今天的嘉絨藏族和納西族等族群。那麼,當時的邛人與昆明夷是什麼關係呢?《貴州通志·前事志四》引《興義志·爨氏本末》說:

三星堆文明管窺(四):昆明古族與匈奴稱兄弟之謎(下一)

納西族崇拜神鳥邛,圖為大型歌舞表演《麗江千古情》序章《納西創世紀》

  初,秦時有孟䞣者事邛君,邛君邑之。西漢初,其種類繁盛,由瀘入滇。自滇以西,地方千里,鹹為所有,是為昆明夷。《史記》所云嶲、昆明也。

  由彝人傳說可知,在西漢初年,邛人與昆明人的關係是以邛人為主導的,也就是《史記》中的邛都夷。筆者在《神鳥崇拜與空桑傳說》中已經指出,毀滅三星堆的有窮氏即古代邛族。然而,同為古代邛人後裔,嘉絨藏族並沒有射日神話,但納西族卻有,特別是與邛都夷有密切關係的昆明人後裔也就是當今的彝族有關於射日神話的傳說特別豐富(見張勤《中國少數民族射日神話類型與分佈研究》)。因此,《興義志》這條材料也暗示我們,射日英雄后羿就與邛都夷有密切關係。

三星堆文明管窺(四):昆明古族與匈奴稱兄弟之謎(下一)

彝族自稱雄鷹的後代(圖為西昌火把廣場的山鷹鵰塑)

  弄清了邛人和昆明人的關係後,我們再來看嶲人和昆明人的關係。《華陽國志》卷4《南中志》說:

  夷人大種曰昆,小種曰叟,皆曲頭,木耳環,鐵裹結。

《華陽國志》的“昆”,即《史記》的“昆明”;《華陽國志》的“叟”,即《史記》的“巂”。對於大種、小種的解釋,任乃強說:

  “大種曰昆”者,謂南中西北部分所住居之“昆明”種,人數最多,成大部落;“小種曰叟”者,謂建寧郡時有青羌、斯叟之族流入,部落小,建寧人呼之為大種、小種也。”

  其說值得商榷。從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所謂大種、小種當與統屬地位有關。概括地說:所謂大種,當指居於統治地位的部落集團,其部落之長稱“昆明”,為大君長;所謂小種,乃指居於從屬地位的部落集團,其部落之長稱“叟”,為小君長。

(二)昆明人與匈奴稱兄弟之謎

  有了以上的分析,現在我們就有條件對從唐宋時期留下來的兩條一直讓許多學者摸不著頭腦的文獻做出解釋。杜佑《通典》卷187《邊防三》雲:

  昆彌國,一曰昆明,西南夷也,在爨之西,西洱河為界,即葉榆河。其俗與突厥略同,相傳雲與匈奴本是兄弟國也。

又歐陽修《新唐書》卷147下《南蠻下》雲:

  爨蠻西有昆明蠻,一曰昆彌,以西洱河為境,即葉榆河也。距京師九千里。……人辮首,左袵,與突厥同。

  我們都知道,隋唐時期的昆明人與突厥人在地理空間上相隔極遠,在當時的情況下,二者發生親密關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通過本文的分析,我們知道昆明人源出金沙時期的開明人,而開明人又源自三星堆時期的虞夏聯盟。而三星堆文明毀滅後,其中的大夏族隨即北遷,並在其後的歷史進程中不斷西移。最終,他們中的大多數停留在了今天的新疆地區甚至中亞地區,並在後來完成了突厥化(見王欣《吐火羅史研究》)。

三星堆文明管窺(四):昆明古族與匈奴稱兄弟之謎(下一)

彝族仍然保留著古代夏人尚黑的傳統

  而三星堆文明毀滅後的另一支部族即有虞氏後裔則重建了金沙文明,並繼承了“太陽家族(開明)”的稱號。同時,根據孫華教授的研究,先秦時期的盧人也是彝族的重要來源之一(見孫華《盧族西遷與彝族關係考》),而《國語》韋昭注:“盧,媯姓之國。”媯姓出自虞舜,這是治先秦史者所熟知的。自南北朝之後,彝族先民烏蠻長期在西南地區處於強勢地位,而《明史》卷310《土司列傳》也明確記載:“西南諸蠻,有虞氏之苗。”可見,以上所有證據都指向了同一個結論:即當今的彝族與歷史上的有虞氏有密切的關係。

  綜上可見,《通典》所謂“昆明與匈奴本是兄弟國”的記載看上去似乎有些荒誕不經,卻並非空穴來風。過去,治彝族史者往往對《通典》的這條材料不敢輕易觸碰,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未能跳出西南地區的時空框架來觀察彝族歷史。這正如研究三星堆一樣,如果我們不能跳出三星堆來研究,三星堆的興衰之謎將一樣變得不可解。

(三)小結

  本文僅就中國西南地區的昆明古族與三星堆與金沙文化之間的關係略作了一些討論。除了昆明、昆彌等詞外,漢語文獻對西南民族使用”太陽家族“一詞的譯稱還有”喀木“、“考姆”(《西南彝志》)、“可蒙”(《增訂爨文叢刻》上冊)等稱號。岑仲勉甚至認為,柬埔寨人的國號Khmer也與“昆明”有關。考慮到中南半鳥有Khmer、Komr(一般譯作崑崙)與中國人為兄弟的說法,岑氏之說並非不值得研究(見馮承鈞譯《崑崙及南海古代航行考》)。

  總之,“昆明”一詞所涉及問題的複雜性超乎我們的想象。從“昆明”一詞入手,我們可以看到,彝族史的研究牽動著整個西南地區民族史的研究,而西南民族史的研究又直接涉及到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的若干重大問題。可以肯定地說,把民族史研究與先秦史研究進行整合,已經是勢在必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