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關於蒙古民族族稱、族源、發祥地之研究

作者朝克

【內容提要】關於蒙古民族的族稱,多從《舊唐書.室韋傳》記載的室韋部落說起,稱此為最早。對於其族源和發祥地,也是基於這個概念,定位在額爾古納河流域。作者據歷史文獻和考古發現,此說頂多是指“原蒙古”罷了。要說到“蒙古”,應該同許多比較大的多元組成的民族一樣,不僅限於“原蒙古”的範疇。就像我們說到漢族,就不是僅僅指關中的、中原的漢族。蒙古民族的發祥地應該是額爾古納河流域和環中國北方。

【關鍵詞】族稱 族源 發祥地

一、關於蒙古民族的族稱,要記住“隨世異名,因地殊號”的名言。

(一)關於族稱

蒙古人家若生了男孩子,就在門的左側上方掛出拉滿的弓箭,生了女孩子就要掛出紅布條。法國人勒尼.格魯塞的《草原帝國》裡,把掛弓箭叫做“左弓”,是從祖上自匈奴時代一直延續下來的風俗。被郭沫若讚譽“雖與日月爭光也可”(1)的國學大師王國維說道:“我國古時有一強梁之外族,其族西自汧隴,環中國而北,東及太行、常山間,中間或分或合,時入侵暴中國,其俗尚武力,而文化之度不及諸夏遠甚,又本無文字,或雖有不與中國同。是以中國之稱也,隨世異名,因地殊號,至於後世或且以醜名加之,其見於商周間者,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其在宗周之季則曰獫狁;入春秋後,則始謂之戎,繼號曰白狄;戰國以降,又稱之曰胡、曰匈奴。宗上諸稱觀之,則曰戎,曰狄者皆中國人所加之名,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曰獫狁,曰胡,曰匈奴者,乃其本名,而鬼方之方,混夷之夷,亦為中國所附加,當中國呼之為戎狄之時,彼之自稱,絕非如此。其居邊裔者,尤當仍其故號,故戰國時中國、戎狄既盡強國,群土與邊裔接,乃復以本名呼之。”(2)現在我們說到蒙古民族“歷史悠久”的時候,多從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的800年算起。很少提到、想到整個蒙古“隨世異名,因地殊號” (時隔百數年,法國、匈牙利遺傳學家通過DNA技術驗證,匈奴、鮮卑、蒙古是承襲關係)他們生活的地域非常廣闊,一些觀點,對古代蒙古高原的歷史演變,似乎不夠全面,也欠公允。

王國維的觀點在史學界影響很大,亦為國家承認,見《新華字典》上“獫狁”(玁狁)“獯鬻” 條款的解釋,都是“我國古代北方民族,戰國後稱匈奴”。

現在的“蒙古”之稱,是因發祥於額爾古納河流域的“原蒙古”,十三世紀強大起來,收攏征服了多個世紀以來分裂了的各部,以自己的名號冠以諸部所得來的名號。同中原的各個朝代具有不同名號一樣,是隨世異名的見證。。

古代的蒙古高原,連同與此有關的地域,即陝西西北、北部,山西、河北北部,山東部分地區,以至黑龍江、遼河流域自古一代代生活著不同名稱的一個人類群體。他們像今天的鄂爾多斯、錫林郭勒、巴音郭勒、呼倫貝爾一樣隨世異名,因地殊號。

這個群體很古老,據興隆窪文化、紅山文化、河套文化發掘,大窯文化發掘,活動年代非常古老。據張星德教授說“八十年代以後,在紅山文化分佈區域內,又有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被發現了,這就是興隆窪文化。該文化碳十四測定的絕對年代數據在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年之間… …”(《紅山文化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5年)就是距今7000多年到8000多年的文化。這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文化,將原來稱道的中華四千年文明,因此而大大推前。更有呼和浩特郊區發現的大窯文化,是舊器時代早、中、晚期,距今50——70萬年前的文化。

這裡先列舉常春林、王曾、蘇秉琦、郭大順幾位專家學者的論述。常先生認為“紅山文化是黃帝族與葷粥族的統一體”。王先生認為“紅山文化即古書中記載的女魃,黃帝與蚩尤作戰,玄女來助,仍不能獲全勝,乃有女魃自天而降,戰勝蚩尤。戰爭之後,女魃到處騷擾,皇帝請他回到北方去。據文獻記載,黃帝部落活動區域在今天的河北和遼寧接壤處,所以其北方正是紅山文化的分佈區”。蘇先生更是直接指出“黃帝時代的活動中心,只有紅山文化的時空框架與之相應”。郭先生認為紅山文化居民有崇拜熊的習俗… …這些記載都具有北方遊牧和狩獵民族色彩。筆者認同他們的觀點,中國最為古老的紅山文化,是與北方民族的先民相關聯的。說到他們的後裔,首先要說的就是鬼方。

(二)關於鬼方

《汲家周書》、《易經》、《竹書紀年》、《史記》等書籍裡都有記載。另在陝西郿縣出土小盂鼎,韓城縣出土樑伯戈,兩器都有鬼方的記載。“鬼方之地,實由宗周之西而包其東北”“汧、隴之間,或更在其西”(2)就是說,黃河以西的廣大地域,都有鬼方之居民。

歷史學最權威的見證要算是考古發現,它客觀無邪,遠遠勝過文獻記載。近日(2012年7月5日)央視報道陝西寶雞的古墓挖掘發現許多青銅器,經專家考證是屬於先民姜戎的遺物。還有過去在上述地區多處考古發現,是屬於戎狄先民的古蹟。諸戎狄名稱很多,如混夷、混戎、昆夷、昆戎、緄夷、緄戎、犬夷、犬戎、姜戎、畎夷、畎戎等等,他們零零散散的記入中華古籍之中,難以考證名稱的來源以及族體宗系的區別。但可以認為,“諸戎狄全是殷商的北鄰,鬼方之系統。”而鬼方是殷商之時的稱謂,“又為玁狁之祖先,蓋無可疑”(2),玁狁是在周代時的稱謂。

據王國維在《鬼方昆夷玁狁考》裡記述:商帝武丁伐鬼方,曾發動大規模的討伐鬼方的戰爭。《周易·未濟》中說:“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周易·既濟》中說:“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這裡的高宗說的是殷商中興之主武丁。按照當時商對北方民族用兵的記錄考察,每次用兵一般為3000到5000人不等。如果說以殷商的中興之主用三年時間,動用大量兵力征伐鬼方,而未能完全將其擊敗或消滅,這足以說明當時鬼方的力量是相當強大的。

鬼方被商帝武丁打敗了,敗後的鬼方不外是被殺戮、隱匿、臣服者的被征服或遷徙、中堅不屈者的逃遁,總不外乎這幾種情況。史書記載到商代末年,鬼方已經進入中原,可說這是繼“黃帝北逐薰粥”(3)之後的又一次回遷。

(三)武王分封和懷姓九宗

武王克商以後,原屬商朝統治的鬼方餘部——隱匿及臣服者便從屬於周,是周成王將其分封給晉國的始封者唐叔虞之懷姓九宗,是一姓九部。王國維提出懷姓九宗,乃是甲骨卜辭中出現的“鬼方”的後裔;他又從漢語音學的角度分析,認為懷姓即為隗姓,(“隗”有的寫作“媿”)懷姓九宗也就是隗(隗)姓九宗,史學界一般都認同王國維的這個觀點。鬼方隗姓,“玁狁”(音:險允)隗姓,(“隗”有的寫作“媿”)到周平王東遷,懷姓九宗已經和其他周朝的諸侯一樣同列、同朝了,並且逐步與華夏族融合到了一起。顯然,這部分就是鬼方之餘部,隱匿及臣服部分的下落。

鬼方的名稱沿革,可分為這樣幾個時期:黃帝時期匈奴稱“葷粥”,(音 薰育)也寫作薰粥、獯鬻;堯舜時期稱“葷粥”、“山戎”、“玁狁”(音:險允,隗姓,“隗”有的寫作“媿”)也寫作獫狁;夏朝時期稱葷粥;商朝時期稱鬼方,(隗姓,“隗”有的寫作“媿”); 西周時期稱昆夷、玁狁;春秋時期稱戎狄;戰國時期稱胡、匈奴。在匈奴之後者鮮卑。

稱謂的龐雜,的確具有多種原因。世界歷史語言學奠基者,法國人伯希和“發現了鮮卑與室韋的內在聯繫:二者所代表的原語音應為serbi或siryi,也就是“鮮卑”與“室韋”是同一個部族、民族名稱的不同漢譯。“鮮卑”之所以被譯作“室韋”,是因為拓跋鮮卑統治者不再允許落後的同族用相同的漢字譯寫自己的族名。”(4)南下的鮮卑追求漢化,取漢姓,說漢話(不許用原語言),又著漢裝,模仿漢人的生活。要脫離原來的自我,自然脫離同族室韋,族名也要不同。筆者認為,從語言學和文字譯音的角度去研究,西伯利亞之“西伯”與“錫伯”、“鮮卑”是同一個詞彙的不同漢譯。從地域和族體聯繫起來,也可以認定這是事實。又如伯希和的研究,鮮卑和室韋屬於同一個民族。聯繫起來“西伯”、“錫伯”、“鮮卑”、“室韋”都是同一民族的不同漢譯。

"


關於蒙古民族族稱、族源、發祥地之研究

作者朝克

【內容提要】關於蒙古民族的族稱,多從《舊唐書.室韋傳》記載的室韋部落說起,稱此為最早。對於其族源和發祥地,也是基於這個概念,定位在額爾古納河流域。作者據歷史文獻和考古發現,此說頂多是指“原蒙古”罷了。要說到“蒙古”,應該同許多比較大的多元組成的民族一樣,不僅限於“原蒙古”的範疇。就像我們說到漢族,就不是僅僅指關中的、中原的漢族。蒙古民族的發祥地應該是額爾古納河流域和環中國北方。

【關鍵詞】族稱 族源 發祥地

一、關於蒙古民族的族稱,要記住“隨世異名,因地殊號”的名言。

(一)關於族稱

蒙古人家若生了男孩子,就在門的左側上方掛出拉滿的弓箭,生了女孩子就要掛出紅布條。法國人勒尼.格魯塞的《草原帝國》裡,把掛弓箭叫做“左弓”,是從祖上自匈奴時代一直延續下來的風俗。被郭沫若讚譽“雖與日月爭光也可”(1)的國學大師王國維說道:“我國古時有一強梁之外族,其族西自汧隴,環中國而北,東及太行、常山間,中間或分或合,時入侵暴中國,其俗尚武力,而文化之度不及諸夏遠甚,又本無文字,或雖有不與中國同。是以中國之稱也,隨世異名,因地殊號,至於後世或且以醜名加之,其見於商周間者,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其在宗周之季則曰獫狁;入春秋後,則始謂之戎,繼號曰白狄;戰國以降,又稱之曰胡、曰匈奴。宗上諸稱觀之,則曰戎,曰狄者皆中國人所加之名,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曰獫狁,曰胡,曰匈奴者,乃其本名,而鬼方之方,混夷之夷,亦為中國所附加,當中國呼之為戎狄之時,彼之自稱,絕非如此。其居邊裔者,尤當仍其故號,故戰國時中國、戎狄既盡強國,群土與邊裔接,乃復以本名呼之。”(2)現在我們說到蒙古民族“歷史悠久”的時候,多從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的800年算起。很少提到、想到整個蒙古“隨世異名,因地殊號” (時隔百數年,法國、匈牙利遺傳學家通過DNA技術驗證,匈奴、鮮卑、蒙古是承襲關係)他們生活的地域非常廣闊,一些觀點,對古代蒙古高原的歷史演變,似乎不夠全面,也欠公允。

王國維的觀點在史學界影響很大,亦為國家承認,見《新華字典》上“獫狁”(玁狁)“獯鬻” 條款的解釋,都是“我國古代北方民族,戰國後稱匈奴”。

現在的“蒙古”之稱,是因發祥於額爾古納河流域的“原蒙古”,十三世紀強大起來,收攏征服了多個世紀以來分裂了的各部,以自己的名號冠以諸部所得來的名號。同中原的各個朝代具有不同名號一樣,是隨世異名的見證。。

古代的蒙古高原,連同與此有關的地域,即陝西西北、北部,山西、河北北部,山東部分地區,以至黑龍江、遼河流域自古一代代生活著不同名稱的一個人類群體。他們像今天的鄂爾多斯、錫林郭勒、巴音郭勒、呼倫貝爾一樣隨世異名,因地殊號。

這個群體很古老,據興隆窪文化、紅山文化、河套文化發掘,大窯文化發掘,活動年代非常古老。據張星德教授說“八十年代以後,在紅山文化分佈區域內,又有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被發現了,這就是興隆窪文化。該文化碳十四測定的絕對年代數據在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年之間… …”(《紅山文化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5年)就是距今7000多年到8000多年的文化。這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文化,將原來稱道的中華四千年文明,因此而大大推前。更有呼和浩特郊區發現的大窯文化,是舊器時代早、中、晚期,距今50——70萬年前的文化。

這裡先列舉常春林、王曾、蘇秉琦、郭大順幾位專家學者的論述。常先生認為“紅山文化是黃帝族與葷粥族的統一體”。王先生認為“紅山文化即古書中記載的女魃,黃帝與蚩尤作戰,玄女來助,仍不能獲全勝,乃有女魃自天而降,戰勝蚩尤。戰爭之後,女魃到處騷擾,皇帝請他回到北方去。據文獻記載,黃帝部落活動區域在今天的河北和遼寧接壤處,所以其北方正是紅山文化的分佈區”。蘇先生更是直接指出“黃帝時代的活動中心,只有紅山文化的時空框架與之相應”。郭先生認為紅山文化居民有崇拜熊的習俗… …這些記載都具有北方遊牧和狩獵民族色彩。筆者認同他們的觀點,中國最為古老的紅山文化,是與北方民族的先民相關聯的。說到他們的後裔,首先要說的就是鬼方。

(二)關於鬼方

《汲家周書》、《易經》、《竹書紀年》、《史記》等書籍裡都有記載。另在陝西郿縣出土小盂鼎,韓城縣出土樑伯戈,兩器都有鬼方的記載。“鬼方之地,實由宗周之西而包其東北”“汧、隴之間,或更在其西”(2)就是說,黃河以西的廣大地域,都有鬼方之居民。

歷史學最權威的見證要算是考古發現,它客觀無邪,遠遠勝過文獻記載。近日(2012年7月5日)央視報道陝西寶雞的古墓挖掘發現許多青銅器,經專家考證是屬於先民姜戎的遺物。還有過去在上述地區多處考古發現,是屬於戎狄先民的古蹟。諸戎狄名稱很多,如混夷、混戎、昆夷、昆戎、緄夷、緄戎、犬夷、犬戎、姜戎、畎夷、畎戎等等,他們零零散散的記入中華古籍之中,難以考證名稱的來源以及族體宗系的區別。但可以認為,“諸戎狄全是殷商的北鄰,鬼方之系統。”而鬼方是殷商之時的稱謂,“又為玁狁之祖先,蓋無可疑”(2),玁狁是在周代時的稱謂。

據王國維在《鬼方昆夷玁狁考》裡記述:商帝武丁伐鬼方,曾發動大規模的討伐鬼方的戰爭。《周易·未濟》中說:“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周易·既濟》中說:“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這裡的高宗說的是殷商中興之主武丁。按照當時商對北方民族用兵的記錄考察,每次用兵一般為3000到5000人不等。如果說以殷商的中興之主用三年時間,動用大量兵力征伐鬼方,而未能完全將其擊敗或消滅,這足以說明當時鬼方的力量是相當強大的。

鬼方被商帝武丁打敗了,敗後的鬼方不外是被殺戮、隱匿、臣服者的被征服或遷徙、中堅不屈者的逃遁,總不外乎這幾種情況。史書記載到商代末年,鬼方已經進入中原,可說這是繼“黃帝北逐薰粥”(3)之後的又一次回遷。

(三)武王分封和懷姓九宗

武王克商以後,原屬商朝統治的鬼方餘部——隱匿及臣服者便從屬於周,是周成王將其分封給晉國的始封者唐叔虞之懷姓九宗,是一姓九部。王國維提出懷姓九宗,乃是甲骨卜辭中出現的“鬼方”的後裔;他又從漢語音學的角度分析,認為懷姓即為隗姓,(“隗”有的寫作“媿”)懷姓九宗也就是隗(隗)姓九宗,史學界一般都認同王國維的這個觀點。鬼方隗姓,“玁狁”(音:險允)隗姓,(“隗”有的寫作“媿”)到周平王東遷,懷姓九宗已經和其他周朝的諸侯一樣同列、同朝了,並且逐步與華夏族融合到了一起。顯然,這部分就是鬼方之餘部,隱匿及臣服部分的下落。

鬼方的名稱沿革,可分為這樣幾個時期:黃帝時期匈奴稱“葷粥”,(音 薰育)也寫作薰粥、獯鬻;堯舜時期稱“葷粥”、“山戎”、“玁狁”(音:險允,隗姓,“隗”有的寫作“媿”)也寫作獫狁;夏朝時期稱葷粥;商朝時期稱鬼方,(隗姓,“隗”有的寫作“媿”); 西周時期稱昆夷、玁狁;春秋時期稱戎狄;戰國時期稱胡、匈奴。在匈奴之後者鮮卑。

稱謂的龐雜,的確具有多種原因。世界歷史語言學奠基者,法國人伯希和“發現了鮮卑與室韋的內在聯繫:二者所代表的原語音應為serbi或siryi,也就是“鮮卑”與“室韋”是同一個部族、民族名稱的不同漢譯。“鮮卑”之所以被譯作“室韋”,是因為拓跋鮮卑統治者不再允許落後的同族用相同的漢字譯寫自己的族名。”(4)南下的鮮卑追求漢化,取漢姓,說漢話(不許用原語言),又著漢裝,模仿漢人的生活。要脫離原來的自我,自然脫離同族室韋,族名也要不同。筆者認為,從語言學和文字譯音的角度去研究,西伯利亞之“西伯”與“錫伯”、“鮮卑”是同一個詞彙的不同漢譯。從地域和族體聯繫起來,也可以認定這是事實。又如伯希和的研究,鮮卑和室韋屬於同一個民族。聯繫起來“西伯”、“錫伯”、“鮮卑”、“室韋”都是同一民族的不同漢譯。

關於蒙古民族族稱、族源、發祥地之研究

二、蒙古民族的族源之認識

王國維大師所指出的“隨世異名,因地殊號” 是非常精準的研究成果。關於匈奴人的族屬,原有突厥和蒙古的說法。從匈奴人留下的少數詞彙,從蒙古人保留的風俗禮制,從考古學的研究(如蒙古、匈牙利等考古)和地域分析,認定匈奴人屬於蒙古人種的理論比較妥切。在漫長的歷史時期,由於種種原因,學者們同異猶存,各持己見。歷史學的最後結論,不只是文獻學,考古學,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科學鑑定成為有利的研究支持手段。2006年,法國遺傳學家chrstine keyser-_Tracqui用2300年前的古匈奴貴族屍體,與現在蒙古地區的蒙古人群體,以及現在安納托利亞的土耳其人群體進行的r染色體、線粒體、常染色體脫氧核酸分析。結果表明,古匈奴和當代蒙古人為延續世襲。2007年,遺傳學者用拓跋鮮卑的mtdna與匈奴進行對比,結果兩者高度吻合。證明匈奴與鮮卑的基因傳承關係。從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到蒙古都是一脈相承的。而蒙古是突厥的一個小部落,在成吉思汗統一大漠南北後,冠以蒙古族蒙古國的名稱。古突厥也不是現在的突厥,是他們走出北方故地,西遷後融入大量的高加索人(白種人)血統,成為白種人模樣。所以,稱蒙古人是留守故地的突厥人,是古突厥人的直系。

蒙古語和突厥語都是同源,底層詞彙都是相同的,兩種語言分化是他們西遷後的事情。同屬於阿爾泰語系的蒙古語、滿語、土耳其語第一人稱單數分別是bi、bi、ban;第二人稱單數ci、si、san;第一人稱複數是bid、be、biz;第二人稱複數是ci、 suwe、 siz。蒙古語和土耳其語有相同的複數後綴(蒙古語nar 土耳其語lar)其他共同點還有很多。

我們必須客觀的認識到,世界上幾乎不存在“純粹”的民族。這個現象,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不斷地拓寬和推進。民族連同語言及其民族特徵,在逐漸地走向融匯走向大同,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但是,這種現象的存在,並不否認現實的差別,即已經形成的多個民族。同樣不可否認,在人類走向未來大同的道路上,多民族多樣性的存在,有利於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就是說當前的多民族:存在是事實,多樣是好事,融合是發展。當然這種融合是在發展中實現的,符合族人意願的平等愉快的融合。其後者不易實現,但不能因此斷言其無可實現。

(一)蚩尤的活動地域在黃河中上游地區

對蚩尤的出身眾說紛紜,孔安國說“九黎之君號曰蚩尤”,孔融說蚩尤是“少昊之末九黎君名”。《國語.楚語》注說“九黎,黎氏九人,蚩尤之徒也。”《戰國策.秦策》也這樣說。黎氏九個部分的所在,說法也不一。據《淮南子》的《天文訓》、《時則訓》都載少昊在西方,據《越絕書》所載“少昊治西方,蚩尤佐之。”(5) 筆者認為,這裡所講的“蚩尤佐之”,是轄屬的關係,當時的蚩尤做為本部首領,也屬於少昊之轄屬。有好些都說他們在西方,西方指中原的位置相對而言,故而,九黎及少昊活動在現今陝、晉、冀的廣大地域。說少昊在東方,少昊、蚩尤的活動地域還應該包括現今的山東、河北、河南的一些地方。這樣也符合關於地域的考證,比如河北的涿鹿地方,有好些關於蚩尤的紀念物、遺蹟。蚩尤做為古老中華大地三大勢力之一(黃帝、炎帝、蚩尤),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二)蚩尤的形象和社會生產力

“勝者為王,敗者為賊”哪一個勝者也不會允許把句子倒過來,說“勝者為賊,敗者為王”。蚩尤或人或部族之稱,傳說中除了體型有別,與常人不無兩樣。所說牛首人身,可見在今天的北地仍留有影跡。今天那戴著獸角的翻毛皮帽,穿著蒙古人叫做“搭克”的翻毛外套,與蚩尤的形象無異。傳說蚩尤能驅風使霧,不過氣候之惡劣,或蚩尤掌握了氣象規律而兵。倒是當時蚩尤生產力有了發展,超過黃帝。說“伏羲以木為兵,神農以石為兵,蚩尤以金為兵。”古籍多處說蚩尤的冶煉技術發達,據《太平御覽》說,“蚩尤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屍子》說“造冶者蚩尤也”。【蚩尤以先進的生產力失敗,原因有多種。】

(三)蚩尤、炎帝、黃帝的印象及蚩尤的失敗

傳說遠古時代,我國北方居有好多與我們大不相同的人和國家,有“無晵之國”、“一目國”、“柔利國”、“深目國”、“無腸國”、“聶耳國”、“博父國”、“拘纓之國”、“跂踵國”等。(6)《山海經》這樣講,《淮南子》也有這樣的記載,說自東北到西北的三十六國,是“非我族類”的國和民。文獻、傳說和考古說明,他們與我們之間,或分或合,生活在邊地及此相關的地域裡。

在傳說時代影響最大的要說黃帝、炎帝和蚩尤。

蚩尤原是“炎帝之裔”(也許黃帝、炎帝、蚩尤都是大的部落之稱,當時的族名、人名、部族首領之稱都會通用)“之裔”,可以是這個部落隸屬炎帝轄屬。轄屬歷來不同,亦可包含非血統的族類。據說炎帝、蚩尤都是牛首人身,都是姜姓。蚩尤在傳說裡的形象半人半獸,說他“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銅頭啖石,飛空走險”“耳鬢如劍戟,頭有角”“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作大霧”“縱大風雨”等等。(6)

炎帝號神農氏,“神農王天下,地東西九十萬裡,南北八十五萬裡。”“南至交趾,北至幽都,東至陽谷,西至三危,莫不服從其化。”(《竹書紀年》沈注)莫非王土,就要喝令諸侯。煮鹽的風沙氏“不用命”、“補、遂二國也不恭。乃伐補、遂而萬國定。”(《路史》.後記卷三)。蚩尤也在反抗者之列,炎帝榆岡“不能制”。蚩尤率兵出羊水登九淖,“伐炎帝榆岡於空桑”(晉西北)。榆岡逃到涿鹿。“蚩尤乃逐帝,爭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到此,蚩尤取得勝利,奪下炎帝所有領地。(5)

但是炎帝請黃帝聯手,開始了黃、炎聯合與蚩尤的戰爭。蚩尤敗了,敗得很慘,被黃帝之應龍所殺,有說“剝其皮以幹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賞... ...”就是活剝下皮,綁在烈日柱下,讓人射之。同時受難者幾千人。還有“遷其民善者於鄒屠之地,惡者於有北之鄉”“黃帝北逐薰粥”(3)說的就是這回事。也可正見,薰粥是北去了的;如是向南,只可能部分的去向。有人說南方還有民族“供奉之”,是蚩尤的子孫。供奉蚩尤的人多了,劉邦和後來的帝王將帥,出兵要恭奉蚩尤,稱其為“戰神”,難道他們及部屬也是蚩尤的子系!再者供奉耶穌、默罕默德、釋迦摩尼的人多得很,都是他們的子孫嗎,不會的。退一步講,“北逐獯鬻”之餘,也許是逃散了的向南而去。

(四)蚩尤和匈奴的關係

關於蚩尤的歷史,都是以傳說為基礎的文獻記載,缺乏嚴肅的考古論證。但不意味著這些前人的記述,全系空穴來風。儘管存有異議,大體上趨於一致,符合客觀辯證的道理。

王嘉說“軒轅去蚩尤之凶,遷其民善者於鄒屠之地,惡者於有北之鄉”(《拾遺記》)“黃帝北逐薰粥”於“有北之鄉”,就是對“惡”者們遠遁的寫照。【敗後的薰粥不外是被殺戮、隱匿及臣服者的被征服或遷徙、中堅不屈者的逃遁。歷史是在演變的,後來他們又幾次在故土與北原間往返。】

司馬遷的《史記》記載“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在遠古——黃帝時代他們稱葷粥(音 薰育)也寫作“薰粥”、“ “獯鬻”,如“黃帝北逐薰粥”。後來者不像他們先人的強勢。商之鬼方,雖然幾經起落,還是失去故土,漸漸的遁守荒漠。史記記載的北蠻,以及那個土曼、冒頓的匈奴,就是這樣的來歷。可見於北逐的蚩尤遺屬與匈奴相聯繫,屬同源。據王國維、陶克濤等先生考辯:蚩尤是匈奴在傳說時代的稱號就不妨可以肯定,匈奴人自己也不否認這點。據《周書.文帝記上》說“太祖文皇帝宇文氏,諱泰,字黑獺,代(之)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農氏,為黃帝所滅,子孫遁居朔野。”這個宇文氏的族屬,史書向來列之為匈奴。《魏書.宇文福傳》說“其先,南(匈奴)單于之遠屬。”《北史.宇文莫槐傳》載亦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更明確指出:“宇文氏出自匈奴南單于之裔。”(5)可見一脈相傳。

有了蒙古民族的族稱概念,按說族源問題是可以明確了的。但事與願違,近年偏偏有人舊話重提,以大部頭的民族史主張“華夷同源”的論說。凡此種種不是新的東西,世界上早就有許多國家,如印度、土耳其、解放前的中國,都不承認民族的存在,講的是一統,講的是宗系關係。對蒙古族也曾叫做“蒙系人”。

關於《史記.匈奴列傳》說的匈奴的起源,有記載“匈奴,其先祖夏侯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遷移。”千百年來,對這句話的解釋多樣,據前半部的話,“匈奴為夏后氏之苗裔”;呂思勉、金元憲、何震亞等則認為“移居北地的夏之後裔,是夏桀的兒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帶著父親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即使中國所稱的匈奴。另據“史記”上述記載的後半段文字,認為匈奴是歷史上不同時代所稱的山戎、獫狁、葷粥。《孟子》趙岐注、《毛詩》鄭玄注均持此說,到近現代,王國維的《鬼方昆夷獫狁考》一文把這種學說論述得更為完備。他把匈奴名稱的演變作了系統的概括,認為商時的鬼方、昆夷、獯鬻,周時的獫狁,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都是後世所謂的匈奴。梁啟超、方壯猷等也支持王國維之說,(7)

筆者認為,據《史記》前半部得來的結論,有些蠻然,不符實情。淳維甚至會有更多的人士出於政治避難的原因,因家庭、社會、自然(災害)諸多原因,會跑到鄰地或鄰國,近、現代也不乏這樣的實例。不能說這些逃亡者是原有居民和國的始創者,頂多他們是遷徙者流入者逃亡者。因為中國的北地不是北美的阿拉斯加、北美、拉丁美洲那樣的原始無人區。夏桀的兒子也不會超過這個限度,要使來賓奪主,只能自言其是。再說,唐虞以上的黃帝時代就已經存在匈奴的先祖葷粥,怎麼可以倒轉歷史,反成了過數十代之後夏桀之子淳維的苗裔。

讀史書是很費腦筋的,可以說不單是用眼睛來讀,更要用心來讀。一些國家的學者,對歷史做著有意的歪曲、無意的誤解,全不及王國維一些人科學公允的學術思想。更不可理喻的是我們本民族的一些學者,不懂其源,焉知其流,跟著人家現成的理論,人云亦云,也將民族之稱謂,族源、發祥地跟著攪亂。本人學識淺薄,謹小慎微,深望非數典忘祖而能親善近鄰、認祖歸宗也!

謹記歷史學雖為社會學範疇,但不是政治學,仍然是一門嚴謹的學科。

"


關於蒙古民族族稱、族源、發祥地之研究

作者朝克

【內容提要】關於蒙古民族的族稱,多從《舊唐書.室韋傳》記載的室韋部落說起,稱此為最早。對於其族源和發祥地,也是基於這個概念,定位在額爾古納河流域。作者據歷史文獻和考古發現,此說頂多是指“原蒙古”罷了。要說到“蒙古”,應該同許多比較大的多元組成的民族一樣,不僅限於“原蒙古”的範疇。就像我們說到漢族,就不是僅僅指關中的、中原的漢族。蒙古民族的發祥地應該是額爾古納河流域和環中國北方。

【關鍵詞】族稱 族源 發祥地

一、關於蒙古民族的族稱,要記住“隨世異名,因地殊號”的名言。

(一)關於族稱

蒙古人家若生了男孩子,就在門的左側上方掛出拉滿的弓箭,生了女孩子就要掛出紅布條。法國人勒尼.格魯塞的《草原帝國》裡,把掛弓箭叫做“左弓”,是從祖上自匈奴時代一直延續下來的風俗。被郭沫若讚譽“雖與日月爭光也可”(1)的國學大師王國維說道:“我國古時有一強梁之外族,其族西自汧隴,環中國而北,東及太行、常山間,中間或分或合,時入侵暴中國,其俗尚武力,而文化之度不及諸夏遠甚,又本無文字,或雖有不與中國同。是以中國之稱也,隨世異名,因地殊號,至於後世或且以醜名加之,其見於商周間者,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其在宗周之季則曰獫狁;入春秋後,則始謂之戎,繼號曰白狄;戰國以降,又稱之曰胡、曰匈奴。宗上諸稱觀之,則曰戎,曰狄者皆中國人所加之名,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曰獫狁,曰胡,曰匈奴者,乃其本名,而鬼方之方,混夷之夷,亦為中國所附加,當中國呼之為戎狄之時,彼之自稱,絕非如此。其居邊裔者,尤當仍其故號,故戰國時中國、戎狄既盡強國,群土與邊裔接,乃復以本名呼之。”(2)現在我們說到蒙古民族“歷史悠久”的時候,多從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的800年算起。很少提到、想到整個蒙古“隨世異名,因地殊號” (時隔百數年,法國、匈牙利遺傳學家通過DNA技術驗證,匈奴、鮮卑、蒙古是承襲關係)他們生活的地域非常廣闊,一些觀點,對古代蒙古高原的歷史演變,似乎不夠全面,也欠公允。

王國維的觀點在史學界影響很大,亦為國家承認,見《新華字典》上“獫狁”(玁狁)“獯鬻” 條款的解釋,都是“我國古代北方民族,戰國後稱匈奴”。

現在的“蒙古”之稱,是因發祥於額爾古納河流域的“原蒙古”,十三世紀強大起來,收攏征服了多個世紀以來分裂了的各部,以自己的名號冠以諸部所得來的名號。同中原的各個朝代具有不同名號一樣,是隨世異名的見證。。

古代的蒙古高原,連同與此有關的地域,即陝西西北、北部,山西、河北北部,山東部分地區,以至黑龍江、遼河流域自古一代代生活著不同名稱的一個人類群體。他們像今天的鄂爾多斯、錫林郭勒、巴音郭勒、呼倫貝爾一樣隨世異名,因地殊號。

這個群體很古老,據興隆窪文化、紅山文化、河套文化發掘,大窯文化發掘,活動年代非常古老。據張星德教授說“八十年代以後,在紅山文化分佈區域內,又有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被發現了,這就是興隆窪文化。該文化碳十四測定的絕對年代數據在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年之間… …”(《紅山文化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5年)就是距今7000多年到8000多年的文化。這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文化,將原來稱道的中華四千年文明,因此而大大推前。更有呼和浩特郊區發現的大窯文化,是舊器時代早、中、晚期,距今50——70萬年前的文化。

這裡先列舉常春林、王曾、蘇秉琦、郭大順幾位專家學者的論述。常先生認為“紅山文化是黃帝族與葷粥族的統一體”。王先生認為“紅山文化即古書中記載的女魃,黃帝與蚩尤作戰,玄女來助,仍不能獲全勝,乃有女魃自天而降,戰勝蚩尤。戰爭之後,女魃到處騷擾,皇帝請他回到北方去。據文獻記載,黃帝部落活動區域在今天的河北和遼寧接壤處,所以其北方正是紅山文化的分佈區”。蘇先生更是直接指出“黃帝時代的活動中心,只有紅山文化的時空框架與之相應”。郭先生認為紅山文化居民有崇拜熊的習俗… …這些記載都具有北方遊牧和狩獵民族色彩。筆者認同他們的觀點,中國最為古老的紅山文化,是與北方民族的先民相關聯的。說到他們的後裔,首先要說的就是鬼方。

(二)關於鬼方

《汲家周書》、《易經》、《竹書紀年》、《史記》等書籍裡都有記載。另在陝西郿縣出土小盂鼎,韓城縣出土樑伯戈,兩器都有鬼方的記載。“鬼方之地,實由宗周之西而包其東北”“汧、隴之間,或更在其西”(2)就是說,黃河以西的廣大地域,都有鬼方之居民。

歷史學最權威的見證要算是考古發現,它客觀無邪,遠遠勝過文獻記載。近日(2012年7月5日)央視報道陝西寶雞的古墓挖掘發現許多青銅器,經專家考證是屬於先民姜戎的遺物。還有過去在上述地區多處考古發現,是屬於戎狄先民的古蹟。諸戎狄名稱很多,如混夷、混戎、昆夷、昆戎、緄夷、緄戎、犬夷、犬戎、姜戎、畎夷、畎戎等等,他們零零散散的記入中華古籍之中,難以考證名稱的來源以及族體宗系的區別。但可以認為,“諸戎狄全是殷商的北鄰,鬼方之系統。”而鬼方是殷商之時的稱謂,“又為玁狁之祖先,蓋無可疑”(2),玁狁是在周代時的稱謂。

據王國維在《鬼方昆夷玁狁考》裡記述:商帝武丁伐鬼方,曾發動大規模的討伐鬼方的戰爭。《周易·未濟》中說:“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周易·既濟》中說:“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這裡的高宗說的是殷商中興之主武丁。按照當時商對北方民族用兵的記錄考察,每次用兵一般為3000到5000人不等。如果說以殷商的中興之主用三年時間,動用大量兵力征伐鬼方,而未能完全將其擊敗或消滅,這足以說明當時鬼方的力量是相當強大的。

鬼方被商帝武丁打敗了,敗後的鬼方不外是被殺戮、隱匿、臣服者的被征服或遷徙、中堅不屈者的逃遁,總不外乎這幾種情況。史書記載到商代末年,鬼方已經進入中原,可說這是繼“黃帝北逐薰粥”(3)之後的又一次回遷。

(三)武王分封和懷姓九宗

武王克商以後,原屬商朝統治的鬼方餘部——隱匿及臣服者便從屬於周,是周成王將其分封給晉國的始封者唐叔虞之懷姓九宗,是一姓九部。王國維提出懷姓九宗,乃是甲骨卜辭中出現的“鬼方”的後裔;他又從漢語音學的角度分析,認為懷姓即為隗姓,(“隗”有的寫作“媿”)懷姓九宗也就是隗(隗)姓九宗,史學界一般都認同王國維的這個觀點。鬼方隗姓,“玁狁”(音:險允)隗姓,(“隗”有的寫作“媿”)到周平王東遷,懷姓九宗已經和其他周朝的諸侯一樣同列、同朝了,並且逐步與華夏族融合到了一起。顯然,這部分就是鬼方之餘部,隱匿及臣服部分的下落。

鬼方的名稱沿革,可分為這樣幾個時期:黃帝時期匈奴稱“葷粥”,(音 薰育)也寫作薰粥、獯鬻;堯舜時期稱“葷粥”、“山戎”、“玁狁”(音:險允,隗姓,“隗”有的寫作“媿”)也寫作獫狁;夏朝時期稱葷粥;商朝時期稱鬼方,(隗姓,“隗”有的寫作“媿”); 西周時期稱昆夷、玁狁;春秋時期稱戎狄;戰國時期稱胡、匈奴。在匈奴之後者鮮卑。

稱謂的龐雜,的確具有多種原因。世界歷史語言學奠基者,法國人伯希和“發現了鮮卑與室韋的內在聯繫:二者所代表的原語音應為serbi或siryi,也就是“鮮卑”與“室韋”是同一個部族、民族名稱的不同漢譯。“鮮卑”之所以被譯作“室韋”,是因為拓跋鮮卑統治者不再允許落後的同族用相同的漢字譯寫自己的族名。”(4)南下的鮮卑追求漢化,取漢姓,說漢話(不許用原語言),又著漢裝,模仿漢人的生活。要脫離原來的自我,自然脫離同族室韋,族名也要不同。筆者認為,從語言學和文字譯音的角度去研究,西伯利亞之“西伯”與“錫伯”、“鮮卑”是同一個詞彙的不同漢譯。從地域和族體聯繫起來,也可以認定這是事實。又如伯希和的研究,鮮卑和室韋屬於同一個民族。聯繫起來“西伯”、“錫伯”、“鮮卑”、“室韋”都是同一民族的不同漢譯。

關於蒙古民族族稱、族源、發祥地之研究

二、蒙古民族的族源之認識

王國維大師所指出的“隨世異名,因地殊號” 是非常精準的研究成果。關於匈奴人的族屬,原有突厥和蒙古的說法。從匈奴人留下的少數詞彙,從蒙古人保留的風俗禮制,從考古學的研究(如蒙古、匈牙利等考古)和地域分析,認定匈奴人屬於蒙古人種的理論比較妥切。在漫長的歷史時期,由於種種原因,學者們同異猶存,各持己見。歷史學的最後結論,不只是文獻學,考古學,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科學鑑定成為有利的研究支持手段。2006年,法國遺傳學家chrstine keyser-_Tracqui用2300年前的古匈奴貴族屍體,與現在蒙古地區的蒙古人群體,以及現在安納托利亞的土耳其人群體進行的r染色體、線粒體、常染色體脫氧核酸分析。結果表明,古匈奴和當代蒙古人為延續世襲。2007年,遺傳學者用拓跋鮮卑的mtdna與匈奴進行對比,結果兩者高度吻合。證明匈奴與鮮卑的基因傳承關係。從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到蒙古都是一脈相承的。而蒙古是突厥的一個小部落,在成吉思汗統一大漠南北後,冠以蒙古族蒙古國的名稱。古突厥也不是現在的突厥,是他們走出北方故地,西遷後融入大量的高加索人(白種人)血統,成為白種人模樣。所以,稱蒙古人是留守故地的突厥人,是古突厥人的直系。

蒙古語和突厥語都是同源,底層詞彙都是相同的,兩種語言分化是他們西遷後的事情。同屬於阿爾泰語系的蒙古語、滿語、土耳其語第一人稱單數分別是bi、bi、ban;第二人稱單數ci、si、san;第一人稱複數是bid、be、biz;第二人稱複數是ci、 suwe、 siz。蒙古語和土耳其語有相同的複數後綴(蒙古語nar 土耳其語lar)其他共同點還有很多。

我們必須客觀的認識到,世界上幾乎不存在“純粹”的民族。這個現象,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不斷地拓寬和推進。民族連同語言及其民族特徵,在逐漸地走向融匯走向大同,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但是,這種現象的存在,並不否認現實的差別,即已經形成的多個民族。同樣不可否認,在人類走向未來大同的道路上,多民族多樣性的存在,有利於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就是說當前的多民族:存在是事實,多樣是好事,融合是發展。當然這種融合是在發展中實現的,符合族人意願的平等愉快的融合。其後者不易實現,但不能因此斷言其無可實現。

(一)蚩尤的活動地域在黃河中上游地區

對蚩尤的出身眾說紛紜,孔安國說“九黎之君號曰蚩尤”,孔融說蚩尤是“少昊之末九黎君名”。《國語.楚語》注說“九黎,黎氏九人,蚩尤之徒也。”《戰國策.秦策》也這樣說。黎氏九個部分的所在,說法也不一。據《淮南子》的《天文訓》、《時則訓》都載少昊在西方,據《越絕書》所載“少昊治西方,蚩尤佐之。”(5) 筆者認為,這裡所講的“蚩尤佐之”,是轄屬的關係,當時的蚩尤做為本部首領,也屬於少昊之轄屬。有好些都說他們在西方,西方指中原的位置相對而言,故而,九黎及少昊活動在現今陝、晉、冀的廣大地域。說少昊在東方,少昊、蚩尤的活動地域還應該包括現今的山東、河北、河南的一些地方。這樣也符合關於地域的考證,比如河北的涿鹿地方,有好些關於蚩尤的紀念物、遺蹟。蚩尤做為古老中華大地三大勢力之一(黃帝、炎帝、蚩尤),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二)蚩尤的形象和社會生產力

“勝者為王,敗者為賊”哪一個勝者也不會允許把句子倒過來,說“勝者為賊,敗者為王”。蚩尤或人或部族之稱,傳說中除了體型有別,與常人不無兩樣。所說牛首人身,可見在今天的北地仍留有影跡。今天那戴著獸角的翻毛皮帽,穿著蒙古人叫做“搭克”的翻毛外套,與蚩尤的形象無異。傳說蚩尤能驅風使霧,不過氣候之惡劣,或蚩尤掌握了氣象規律而兵。倒是當時蚩尤生產力有了發展,超過黃帝。說“伏羲以木為兵,神農以石為兵,蚩尤以金為兵。”古籍多處說蚩尤的冶煉技術發達,據《太平御覽》說,“蚩尤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屍子》說“造冶者蚩尤也”。【蚩尤以先進的生產力失敗,原因有多種。】

(三)蚩尤、炎帝、黃帝的印象及蚩尤的失敗

傳說遠古時代,我國北方居有好多與我們大不相同的人和國家,有“無晵之國”、“一目國”、“柔利國”、“深目國”、“無腸國”、“聶耳國”、“博父國”、“拘纓之國”、“跂踵國”等。(6)《山海經》這樣講,《淮南子》也有這樣的記載,說自東北到西北的三十六國,是“非我族類”的國和民。文獻、傳說和考古說明,他們與我們之間,或分或合,生活在邊地及此相關的地域裡。

在傳說時代影響最大的要說黃帝、炎帝和蚩尤。

蚩尤原是“炎帝之裔”(也許黃帝、炎帝、蚩尤都是大的部落之稱,當時的族名、人名、部族首領之稱都會通用)“之裔”,可以是這個部落隸屬炎帝轄屬。轄屬歷來不同,亦可包含非血統的族類。據說炎帝、蚩尤都是牛首人身,都是姜姓。蚩尤在傳說裡的形象半人半獸,說他“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銅頭啖石,飛空走險”“耳鬢如劍戟,頭有角”“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作大霧”“縱大風雨”等等。(6)

炎帝號神農氏,“神農王天下,地東西九十萬裡,南北八十五萬裡。”“南至交趾,北至幽都,東至陽谷,西至三危,莫不服從其化。”(《竹書紀年》沈注)莫非王土,就要喝令諸侯。煮鹽的風沙氏“不用命”、“補、遂二國也不恭。乃伐補、遂而萬國定。”(《路史》.後記卷三)。蚩尤也在反抗者之列,炎帝榆岡“不能制”。蚩尤率兵出羊水登九淖,“伐炎帝榆岡於空桑”(晉西北)。榆岡逃到涿鹿。“蚩尤乃逐帝,爭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到此,蚩尤取得勝利,奪下炎帝所有領地。(5)

但是炎帝請黃帝聯手,開始了黃、炎聯合與蚩尤的戰爭。蚩尤敗了,敗得很慘,被黃帝之應龍所殺,有說“剝其皮以幹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賞... ...”就是活剝下皮,綁在烈日柱下,讓人射之。同時受難者幾千人。還有“遷其民善者於鄒屠之地,惡者於有北之鄉”“黃帝北逐薰粥”(3)說的就是這回事。也可正見,薰粥是北去了的;如是向南,只可能部分的去向。有人說南方還有民族“供奉之”,是蚩尤的子孫。供奉蚩尤的人多了,劉邦和後來的帝王將帥,出兵要恭奉蚩尤,稱其為“戰神”,難道他們及部屬也是蚩尤的子系!再者供奉耶穌、默罕默德、釋迦摩尼的人多得很,都是他們的子孫嗎,不會的。退一步講,“北逐獯鬻”之餘,也許是逃散了的向南而去。

(四)蚩尤和匈奴的關係

關於蚩尤的歷史,都是以傳說為基礎的文獻記載,缺乏嚴肅的考古論證。但不意味著這些前人的記述,全系空穴來風。儘管存有異議,大體上趨於一致,符合客觀辯證的道理。

王嘉說“軒轅去蚩尤之凶,遷其民善者於鄒屠之地,惡者於有北之鄉”(《拾遺記》)“黃帝北逐薰粥”於“有北之鄉”,就是對“惡”者們遠遁的寫照。【敗後的薰粥不外是被殺戮、隱匿及臣服者的被征服或遷徙、中堅不屈者的逃遁。歷史是在演變的,後來他們又幾次在故土與北原間往返。】

司馬遷的《史記》記載“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在遠古——黃帝時代他們稱葷粥(音 薰育)也寫作“薰粥”、“ “獯鬻”,如“黃帝北逐薰粥”。後來者不像他們先人的強勢。商之鬼方,雖然幾經起落,還是失去故土,漸漸的遁守荒漠。史記記載的北蠻,以及那個土曼、冒頓的匈奴,就是這樣的來歷。可見於北逐的蚩尤遺屬與匈奴相聯繫,屬同源。據王國維、陶克濤等先生考辯:蚩尤是匈奴在傳說時代的稱號就不妨可以肯定,匈奴人自己也不否認這點。據《周書.文帝記上》說“太祖文皇帝宇文氏,諱泰,字黑獺,代(之)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農氏,為黃帝所滅,子孫遁居朔野。”這個宇文氏的族屬,史書向來列之為匈奴。《魏書.宇文福傳》說“其先,南(匈奴)單于之遠屬。”《北史.宇文莫槐傳》載亦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更明確指出:“宇文氏出自匈奴南單于之裔。”(5)可見一脈相傳。

有了蒙古民族的族稱概念,按說族源問題是可以明確了的。但事與願違,近年偏偏有人舊話重提,以大部頭的民族史主張“華夷同源”的論說。凡此種種不是新的東西,世界上早就有許多國家,如印度、土耳其、解放前的中國,都不承認民族的存在,講的是一統,講的是宗系關係。對蒙古族也曾叫做“蒙系人”。

關於《史記.匈奴列傳》說的匈奴的起源,有記載“匈奴,其先祖夏侯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遷移。”千百年來,對這句話的解釋多樣,據前半部的話,“匈奴為夏后氏之苗裔”;呂思勉、金元憲、何震亞等則認為“移居北地的夏之後裔,是夏桀的兒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帶著父親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即使中國所稱的匈奴。另據“史記”上述記載的後半段文字,認為匈奴是歷史上不同時代所稱的山戎、獫狁、葷粥。《孟子》趙岐注、《毛詩》鄭玄注均持此說,到近現代,王國維的《鬼方昆夷獫狁考》一文把這種學說論述得更為完備。他把匈奴名稱的演變作了系統的概括,認為商時的鬼方、昆夷、獯鬻,周時的獫狁,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都是後世所謂的匈奴。梁啟超、方壯猷等也支持王國維之說,(7)

筆者認為,據《史記》前半部得來的結論,有些蠻然,不符實情。淳維甚至會有更多的人士出於政治避難的原因,因家庭、社會、自然(災害)諸多原因,會跑到鄰地或鄰國,近、現代也不乏這樣的實例。不能說這些逃亡者是原有居民和國的始創者,頂多他們是遷徙者流入者逃亡者。因為中國的北地不是北美的阿拉斯加、北美、拉丁美洲那樣的原始無人區。夏桀的兒子也不會超過這個限度,要使來賓奪主,只能自言其是。再說,唐虞以上的黃帝時代就已經存在匈奴的先祖葷粥,怎麼可以倒轉歷史,反成了過數十代之後夏桀之子淳維的苗裔。

讀史書是很費腦筋的,可以說不單是用眼睛來讀,更要用心來讀。一些國家的學者,對歷史做著有意的歪曲、無意的誤解,全不及王國維一些人科學公允的學術思想。更不可理喻的是我們本民族的一些學者,不懂其源,焉知其流,跟著人家現成的理論,人云亦云,也將民族之稱謂,族源、發祥地跟著攪亂。本人學識淺薄,謹小慎微,深望非數典忘祖而能親善近鄰、認祖歸宗也!

謹記歷史學雖為社會學範疇,但不是政治學,仍然是一門嚴謹的學科。

關於蒙古民族族稱、族源、發祥地之研究

三、關於蒙古民族發祥地是額爾古納河流域及環中國北方

一些比較大的民族,都是由多元融匯構成的民族,其發祥地不可能是專指一處。【我們在讀中學的時候,史書上說,漢民族是從黃河流域發祥的。後來1957年命名浙江餘杭地區,良渚、瓶窯兩鎮考古發現的叫做良渚文化。1973年浙江餘姚地區,河姆渡發現的文化叫做河姆渡文化。】歷史讓我們逐漸的認識到,這些長江下游地區也是漢民族中華文化的發祥地。這樣的結論符合事實,漢族是融匯多個部落民族構成,不能說其發祥地只在黃河流域,這已經是被國家被公眾承認的理論。

同樣,蒙古民族也是延續、融匯多元多部形成的民族,其發祥地不宜將“原蒙古”的額爾古納河流域蓋言統說。因此,說發祥於阿爾泰山、黃河流域、即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的部分地區,黑龍江、遼河流域,都有道理。

王國維講“其族西自汧隴,環中國而北,東及太行、常山間,中間或分或合”(2)還有郭沫若說:“《韓奕》所“奮受”的“北國”,當然是北方民族的地方。就是當時的獫狁也絕不是像他的後人匈奴一樣,是遠居在長城以外的漠北的。大約古時的所謂蠻貊,所謂狄人,所謂犬戎,都是獫狁的一族,都是黃河北岸的先住民族,被我們漢人把他壓迫到北方去的。所以他們免不得也要時常來侵擾。”(8)梁啟超說得更明確,說“今山西一省,當晉霸未興之前,殆全屬狄族勢力範圍。”(9)又說“大致春秋之初赤狄本部在晉,而侵及中原,白狄本部在秦,而侵及晉”歷史學明確了的,那個在山東、河北部分地域建立的中山國,就是白狄的疆域。

郭沫若先生上述的一段話,讓我想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我因運動的傷害到溫泉勝地興安盟的阿爾山療養。那裡集聚各地好多人,大部分是貧苦的農牧民。按著延續的古老習慣,五月節以及其後的溫泉水最好,並且多數人洗二十一天就回。期間住處緊張,旅店擁擠不堪。我住下不久,發現各個房間的門上全沒有鎖頭,不用鎖門,人們隨便去洗溫泉。房間裡堆放著包裹行囊,自然少不得有錢財。走廊的窗臺上擺滿了炒米、黃油、果條、烤肉、肉乾等各種各樣從家裡帶來的食品。這些屋裡屋外的物品,按說不免會有偷盜現象。但貧苦的農牧民,當時幹一天的工分有的只有幾分錢幾毛錢,卻從不曾發生一次偷盜事件,讓我很感動。

有說“苦寒的北國,物資匱乏,常常到中原搶掠。”這與我眼前的情況相反。自古經數代經濟社會的薰陶,北國的後裔們已經進入現代物慾橫流的社會。他們是在貧病潦倒中尚且不去偷取的人們,在那人心淳樸的古代,何而縱馬遠行,冒刀槍殺戮的危險,去搶掠中原的財物,此說不可信也。還是郭沫若先生的話說得有道理:“被我們漢人把他壓迫到北方去的。所以他們免不得也要時常來侵擾。”至今我們深有體會,遊牧人對牧場、對領土的依戀具有令人不解的深刻。

【結語】:

綜上述文獻及考古資料為證,筆者認為:

1、蒙古民族的族稱是“隨世異名,因地殊號”一脈相傳而來;

2、蒙古民族的族源自蚩尤、葷粥、鬼方相傳自成體系;

3、蒙古民族發祥地環中國北方,範圍以額爾古納河流域及環中國北方為宜。

參考文獻:

(1)張連科.王國維與羅振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2)王國維.觀堂集林[M].北京:中華書局,1984.

(3)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4)額勒斯. 長生天佑蒙兀室韋[J].傳承,2011,(3).

(5)陶克濤.氈鄉春秋____匈奴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6)王學典.山海經[M].黑龍江:哈爾濱出版社,2007.

(7) 馬利清.原匈奴.匈奴—— 歷史與文化的考古學探索[M].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5.

(8)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8.

(9) 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A].飲冰室合集專集之四十二[C],北京:中華書局,1989.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