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賽音朝克圖,原名扎格普日布,又名賽春嘎。20世紀中國蒙古族一代文豪、著名詩人,被譽為 “蒙古族的魯迅”。他的文學創作,為中國蒙古族現當代文學開闢了新的紀元,對蒙古族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蒙古族群眾當中享有崇高聲譽。如今,渾善達克沙漠腹地的牧民們仍傳誦著他的詩歌。來到正藍旗,才能更真切地體會到納·賽音朝克圖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他赤誠的情懷。

"

納·賽音朝克圖,原名扎格普日布,又名賽春嘎。20世紀中國蒙古族一代文豪、著名詩人,被譽為 “蒙古族的魯迅”。他的文學創作,為中國蒙古族現當代文學開闢了新的紀元,對蒙古族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蒙古族群眾當中享有崇高聲譽。如今,渾善達克沙漠腹地的牧民們仍傳誦著他的詩歌。來到正藍旗,才能更真切地體會到納·賽音朝克圖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他赤誠的情懷。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一朵楚楚動人的無名小花/生長在青巖的縫隙之間/蔚藍色的花瓣讓人心曠神怡/隨風搖曳的風姿/使人充滿遐想……你不在眾目之下,而躲在閉塞的森林/你甚至沒有名字,悄無聲息/可你給我寂寞的旅程增添驚喜/你成為我心中快樂的源泉。”這首名為《無名小花》的詩歌,是納·賽音朝克圖創作的,雖然不是他的最著名詩篇,卻莫名地打動人心。用察哈爾土語朗誦的蒙古語版本,更是韻味悠長、引人入勝。

"

納·賽音朝克圖,原名扎格普日布,又名賽春嘎。20世紀中國蒙古族一代文豪、著名詩人,被譽為 “蒙古族的魯迅”。他的文學創作,為中國蒙古族現當代文學開闢了新的紀元,對蒙古族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蒙古族群眾當中享有崇高聲譽。如今,渾善達克沙漠腹地的牧民們仍傳誦著他的詩歌。來到正藍旗,才能更真切地體會到納·賽音朝克圖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他赤誠的情懷。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一朵楚楚動人的無名小花/生長在青巖的縫隙之間/蔚藍色的花瓣讓人心曠神怡/隨風搖曳的風姿/使人充滿遐想……你不在眾目之下,而躲在閉塞的森林/你甚至沒有名字,悄無聲息/可你給我寂寞的旅程增添驚喜/你成為我心中快樂的源泉。”這首名為《無名小花》的詩歌,是納·賽音朝克圖創作的,雖然不是他的最著名詩篇,卻莫名地打動人心。用察哈爾土語朗誦的蒙古語版本,更是韻味悠長、引人入勝。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14年2月23日,納·賽音朝克圖出生於原察哈爾盟正藍旗第二佐(今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扎格斯臺蘇木希熱圖嘎查)一戶普通牧民家。15歲時,他進入正藍旗小學接受啟蒙教育。1936年,他升入張北察哈爾盟蒙古青年學校學習。期間,他博覽群書,閱讀了大量蒙古族文學歷史方面的書籍,確定了一生追求的基本方向。

"

納·賽音朝克圖,原名扎格普日布,又名賽春嘎。20世紀中國蒙古族一代文豪、著名詩人,被譽為 “蒙古族的魯迅”。他的文學創作,為中國蒙古族現當代文學開闢了新的紀元,對蒙古族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蒙古族群眾當中享有崇高聲譽。如今,渾善達克沙漠腹地的牧民們仍傳誦著他的詩歌。來到正藍旗,才能更真切地體會到納·賽音朝克圖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他赤誠的情懷。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一朵楚楚動人的無名小花/生長在青巖的縫隙之間/蔚藍色的花瓣讓人心曠神怡/隨風搖曳的風姿/使人充滿遐想……你不在眾目之下,而躲在閉塞的森林/你甚至沒有名字,悄無聲息/可你給我寂寞的旅程增添驚喜/你成為我心中快樂的源泉。”這首名為《無名小花》的詩歌,是納·賽音朝克圖創作的,雖然不是他的最著名詩篇,卻莫名地打動人心。用察哈爾土語朗誦的蒙古語版本,更是韻味悠長、引人入勝。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14年2月23日,納·賽音朝克圖出生於原察哈爾盟正藍旗第二佐(今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扎格斯臺蘇木希熱圖嘎查)一戶普通牧民家。15歲時,他進入正藍旗小學接受啟蒙教育。1936年,他升入張北察哈爾盟蒙古青年學校學習。期間,他博覽群書,閱讀了大量蒙古族文學歷史方面的書籍,確定了一生追求的基本方向。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37年至1941年末,他赴日本留學。1937年7月,他寫了《清見寺的生活》(是至今發現他的最早的作品)。接著,他又創作了《如此青年人》等詩文,並於1941年出版了詩集《心侶集》和日記體散文集《沙原,我的故鄉》。1941年回國後至1945年,他任蘇尼特右旗家政實習女子學校教師。期間,他出版了編譯成冊的名言錄《心之光》(1942)、《家政興旺書》(1942)、《蒙古族振興之歌》(1944)等文集。1945年,他赴烏蘭巴托市學習,出版了詩集《烏蘭巴托》。少年和青年時期的納·賽音朝克圖生活在戰火紛飛、顛沛流離的舊社會,內心孤苦無依,渴望著自由民主的新生活。這一時期,他創作了著名的《窗口》、《壓在籬笆下的小草》等詩歌,在惆悵中期盼著嶄新的生活。

藍野樂隊《納·賽音朝克圖》一首不能忘卻的紀念

蒙古勒扎布對納·賽音朝克圖的評價是:“用一生去歌頌的詩人。”這也是多數學者對納·賽音朝克圖的定義。1947年,從蒙古學成回國的納·賽音朝克圖投入到人民解放戰爭當中。之後,他一直用自己全部的智慧、才華和詩人特有的激情,歌頌黨和人民、歌頌祖國的欣欣向榮。回國後的納·賽音朝克圖到剛成立的內蒙古日報社工作。他從內蒙古日報社調到內蒙古出版社,後又調到內蒙古綏遠分局宣傳部和內蒙古文聯等單位工作。這個階段,他一邊工作,一邊進行文學創作,先後出版了《我們雄壯的歌聲》、《狂歡之歌》、《正藍旗組歌》等多部詩集,同時有小說、散文、文藝評論等大量作品問世,在翻譯和學術研究方面也頗有建樹。

"

納·賽音朝克圖,原名扎格普日布,又名賽春嘎。20世紀中國蒙古族一代文豪、著名詩人,被譽為 “蒙古族的魯迅”。他的文學創作,為中國蒙古族現當代文學開闢了新的紀元,對蒙古族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蒙古族群眾當中享有崇高聲譽。如今,渾善達克沙漠腹地的牧民們仍傳誦著他的詩歌。來到正藍旗,才能更真切地體會到納·賽音朝克圖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他赤誠的情懷。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一朵楚楚動人的無名小花/生長在青巖的縫隙之間/蔚藍色的花瓣讓人心曠神怡/隨風搖曳的風姿/使人充滿遐想……你不在眾目之下,而躲在閉塞的森林/你甚至沒有名字,悄無聲息/可你給我寂寞的旅程增添驚喜/你成為我心中快樂的源泉。”這首名為《無名小花》的詩歌,是納·賽音朝克圖創作的,雖然不是他的最著名詩篇,卻莫名地打動人心。用察哈爾土語朗誦的蒙古語版本,更是韻味悠長、引人入勝。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14年2月23日,納·賽音朝克圖出生於原察哈爾盟正藍旗第二佐(今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扎格斯臺蘇木希熱圖嘎查)一戶普通牧民家。15歲時,他進入正藍旗小學接受啟蒙教育。1936年,他升入張北察哈爾盟蒙古青年學校學習。期間,他博覽群書,閱讀了大量蒙古族文學歷史方面的書籍,確定了一生追求的基本方向。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37年至1941年末,他赴日本留學。1937年7月,他寫了《清見寺的生活》(是至今發現他的最早的作品)。接著,他又創作了《如此青年人》等詩文,並於1941年出版了詩集《心侶集》和日記體散文集《沙原,我的故鄉》。1941年回國後至1945年,他任蘇尼特右旗家政實習女子學校教師。期間,他出版了編譯成冊的名言錄《心之光》(1942)、《家政興旺書》(1942)、《蒙古族振興之歌》(1944)等文集。1945年,他赴烏蘭巴托市學習,出版了詩集《烏蘭巴托》。少年和青年時期的納·賽音朝克圖生活在戰火紛飛、顛沛流離的舊社會,內心孤苦無依,渴望著自由民主的新生活。這一時期,他創作了著名的《窗口》、《壓在籬笆下的小草》等詩歌,在惆悵中期盼著嶄新的生活。

藍野樂隊《納·賽音朝克圖》一首不能忘卻的紀念

蒙古勒扎布對納·賽音朝克圖的評價是:“用一生去歌頌的詩人。”這也是多數學者對納·賽音朝克圖的定義。1947年,從蒙古學成回國的納·賽音朝克圖投入到人民解放戰爭當中。之後,他一直用自己全部的智慧、才華和詩人特有的激情,歌頌黨和人民、歌頌祖國的欣欣向榮。回國後的納·賽音朝克圖到剛成立的內蒙古日報社工作。他從內蒙古日報社調到內蒙古出版社,後又調到內蒙古綏遠分局宣傳部和內蒙古文聯等單位工作。這個階段,他一邊工作,一邊進行文學創作,先後出版了《我們雄壯的歌聲》、《狂歡之歌》、《正藍旗組歌》等多部詩集,同時有小說、散文、文藝評論等大量作品問世,在翻譯和學術研究方面也頗有建樹。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56年1月,他以文藝工作者的身份到北京參加全國政協第四屆會議,他與老舍、侯寶林等藝術家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他寫了詩歌《我握著毛主席的手》,在宴會上朗誦。

"

納·賽音朝克圖,原名扎格普日布,又名賽春嘎。20世紀中國蒙古族一代文豪、著名詩人,被譽為 “蒙古族的魯迅”。他的文學創作,為中國蒙古族現當代文學開闢了新的紀元,對蒙古族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蒙古族群眾當中享有崇高聲譽。如今,渾善達克沙漠腹地的牧民們仍傳誦著他的詩歌。來到正藍旗,才能更真切地體會到納·賽音朝克圖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他赤誠的情懷。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一朵楚楚動人的無名小花/生長在青巖的縫隙之間/蔚藍色的花瓣讓人心曠神怡/隨風搖曳的風姿/使人充滿遐想……你不在眾目之下,而躲在閉塞的森林/你甚至沒有名字,悄無聲息/可你給我寂寞的旅程增添驚喜/你成為我心中快樂的源泉。”這首名為《無名小花》的詩歌,是納·賽音朝克圖創作的,雖然不是他的最著名詩篇,卻莫名地打動人心。用察哈爾土語朗誦的蒙古語版本,更是韻味悠長、引人入勝。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14年2月23日,納·賽音朝克圖出生於原察哈爾盟正藍旗第二佐(今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扎格斯臺蘇木希熱圖嘎查)一戶普通牧民家。15歲時,他進入正藍旗小學接受啟蒙教育。1936年,他升入張北察哈爾盟蒙古青年學校學習。期間,他博覽群書,閱讀了大量蒙古族文學歷史方面的書籍,確定了一生追求的基本方向。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37年至1941年末,他赴日本留學。1937年7月,他寫了《清見寺的生活》(是至今發現他的最早的作品)。接著,他又創作了《如此青年人》等詩文,並於1941年出版了詩集《心侶集》和日記體散文集《沙原,我的故鄉》。1941年回國後至1945年,他任蘇尼特右旗家政實習女子學校教師。期間,他出版了編譯成冊的名言錄《心之光》(1942)、《家政興旺書》(1942)、《蒙古族振興之歌》(1944)等文集。1945年,他赴烏蘭巴托市學習,出版了詩集《烏蘭巴托》。少年和青年時期的納·賽音朝克圖生活在戰火紛飛、顛沛流離的舊社會,內心孤苦無依,渴望著自由民主的新生活。這一時期,他創作了著名的《窗口》、《壓在籬笆下的小草》等詩歌,在惆悵中期盼著嶄新的生活。

藍野樂隊《納·賽音朝克圖》一首不能忘卻的紀念

蒙古勒扎布對納·賽音朝克圖的評價是:“用一生去歌頌的詩人。”這也是多數學者對納·賽音朝克圖的定義。1947年,從蒙古學成回國的納·賽音朝克圖投入到人民解放戰爭當中。之後,他一直用自己全部的智慧、才華和詩人特有的激情,歌頌黨和人民、歌頌祖國的欣欣向榮。回國後的納·賽音朝克圖到剛成立的內蒙古日報社工作。他從內蒙古日報社調到內蒙古出版社,後又調到內蒙古綏遠分局宣傳部和內蒙古文聯等單位工作。這個階段,他一邊工作,一邊進行文學創作,先後出版了《我們雄壯的歌聲》、《狂歡之歌》、《正藍旗組歌》等多部詩集,同時有小說、散文、文藝評論等大量作品問世,在翻譯和學術研究方面也頗有建樹。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56年1月,他以文藝工作者的身份到北京參加全國政協第四屆會議,他與老舍、侯寶林等藝術家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他寫了詩歌《我握著毛主席的手》,在宴會上朗誦。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58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參加了在前蘇聯塔什干召開的亞非作家會議,被評選為亞非作家協會常務理事會中方聯絡委員會委員。這是中國蒙古族詩人第一次參加國際性作家會議。

"

納·賽音朝克圖,原名扎格普日布,又名賽春嘎。20世紀中國蒙古族一代文豪、著名詩人,被譽為 “蒙古族的魯迅”。他的文學創作,為中國蒙古族現當代文學開闢了新的紀元,對蒙古族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蒙古族群眾當中享有崇高聲譽。如今,渾善達克沙漠腹地的牧民們仍傳誦著他的詩歌。來到正藍旗,才能更真切地體會到納·賽音朝克圖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他赤誠的情懷。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一朵楚楚動人的無名小花/生長在青巖的縫隙之間/蔚藍色的花瓣讓人心曠神怡/隨風搖曳的風姿/使人充滿遐想……你不在眾目之下,而躲在閉塞的森林/你甚至沒有名字,悄無聲息/可你給我寂寞的旅程增添驚喜/你成為我心中快樂的源泉。”這首名為《無名小花》的詩歌,是納·賽音朝克圖創作的,雖然不是他的最著名詩篇,卻莫名地打動人心。用察哈爾土語朗誦的蒙古語版本,更是韻味悠長、引人入勝。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14年2月23日,納·賽音朝克圖出生於原察哈爾盟正藍旗第二佐(今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扎格斯臺蘇木希熱圖嘎查)一戶普通牧民家。15歲時,他進入正藍旗小學接受啟蒙教育。1936年,他升入張北察哈爾盟蒙古青年學校學習。期間,他博覽群書,閱讀了大量蒙古族文學歷史方面的書籍,確定了一生追求的基本方向。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37年至1941年末,他赴日本留學。1937年7月,他寫了《清見寺的生活》(是至今發現他的最早的作品)。接著,他又創作了《如此青年人》等詩文,並於1941年出版了詩集《心侶集》和日記體散文集《沙原,我的故鄉》。1941年回國後至1945年,他任蘇尼特右旗家政實習女子學校教師。期間,他出版了編譯成冊的名言錄《心之光》(1942)、《家政興旺書》(1942)、《蒙古族振興之歌》(1944)等文集。1945年,他赴烏蘭巴托市學習,出版了詩集《烏蘭巴托》。少年和青年時期的納·賽音朝克圖生活在戰火紛飛、顛沛流離的舊社會,內心孤苦無依,渴望著自由民主的新生活。這一時期,他創作了著名的《窗口》、《壓在籬笆下的小草》等詩歌,在惆悵中期盼著嶄新的生活。

藍野樂隊《納·賽音朝克圖》一首不能忘卻的紀念

蒙古勒扎布對納·賽音朝克圖的評價是:“用一生去歌頌的詩人。”這也是多數學者對納·賽音朝克圖的定義。1947年,從蒙古學成回國的納·賽音朝克圖投入到人民解放戰爭當中。之後,他一直用自己全部的智慧、才華和詩人特有的激情,歌頌黨和人民、歌頌祖國的欣欣向榮。回國後的納·賽音朝克圖到剛成立的內蒙古日報社工作。他從內蒙古日報社調到內蒙古出版社,後又調到內蒙古綏遠分局宣傳部和內蒙古文聯等單位工作。這個階段,他一邊工作,一邊進行文學創作,先後出版了《我們雄壯的歌聲》、《狂歡之歌》、《正藍旗組歌》等多部詩集,同時有小說、散文、文藝評論等大量作品問世,在翻譯和學術研究方面也頗有建樹。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56年1月,他以文藝工作者的身份到北京參加全國政協第四屆會議,他與老舍、侯寶林等藝術家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他寫了詩歌《我握著毛主席的手》,在宴會上朗誦。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58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參加了在前蘇聯塔什干召開的亞非作家會議,被評選為亞非作家協會常務理事會中方聯絡委員會委員。這是中國蒙古族詩人第一次參加國際性作家會議。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59年新中國成立10週年之際,他創作發表了當代蒙古族文學的巔峰之作——抒情長詩《狂歡之歌》。這部長詩於1960年6月出版單行本,同年出版漢譯本,在中國文壇上引起了轟動:

你們雄獅般/勇猛的/健兒們/穿上鑲有/金花的摔跤服/威武地奔過來/用我們北方/盛大的那達慕/熱烈地歡慶!/歡慶給我們帶來/明媚陽光的/建國十週年!

你們燕子般/矯健伶俐的/孩子們/把打扮好的/追趕黃羊的良駒/拉過來/在這平凡的人們/享受幸福的/建國十週年/讓它在這/金色的大地上/揚塵飛奔!

你們蓮花般/美麗端莊的/年輕的姑娘們/像歡快的孔雀般/用優美的舞姿/盡情地舞蹈/用我們藝術的/卓越技巧/狂歡、慶祝/慶祝給我們/帶來繁榮升騰的/建國十週年!

你們天才的藝人/蒙古族人民的心聲/著名的歌手們/把你們悠揚的/錚錚動聽的馬頭琴/調好音弦拿來/讓它像四隻勁蹄的/閃著火焰的/千里駒/來盛讚我們/飛躍發展的/建國十週年……

時隔半個多世紀後,這首素以時空聯想著稱的宏偉長詩,仍能讓人心潮澎湃。納·賽音朝克圖大開大闔的宏大抒情,展開了縱情奔放的時空聯想、從高山到草原、從戈壁到海洋、從牧場到農田、從南國到北方、從礦區到漁船、天南海北縱橫萬里。這是對黨和祖國謳歌的反覆詠唱,處處洋溢著他炙熱的感情,註定永留史冊。

"

納·賽音朝克圖,原名扎格普日布,又名賽春嘎。20世紀中國蒙古族一代文豪、著名詩人,被譽為 “蒙古族的魯迅”。他的文學創作,為中國蒙古族現當代文學開闢了新的紀元,對蒙古族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蒙古族群眾當中享有崇高聲譽。如今,渾善達克沙漠腹地的牧民們仍傳誦著他的詩歌。來到正藍旗,才能更真切地體會到納·賽音朝克圖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他赤誠的情懷。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一朵楚楚動人的無名小花/生長在青巖的縫隙之間/蔚藍色的花瓣讓人心曠神怡/隨風搖曳的風姿/使人充滿遐想……你不在眾目之下,而躲在閉塞的森林/你甚至沒有名字,悄無聲息/可你給我寂寞的旅程增添驚喜/你成為我心中快樂的源泉。”這首名為《無名小花》的詩歌,是納·賽音朝克圖創作的,雖然不是他的最著名詩篇,卻莫名地打動人心。用察哈爾土語朗誦的蒙古語版本,更是韻味悠長、引人入勝。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14年2月23日,納·賽音朝克圖出生於原察哈爾盟正藍旗第二佐(今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扎格斯臺蘇木希熱圖嘎查)一戶普通牧民家。15歲時,他進入正藍旗小學接受啟蒙教育。1936年,他升入張北察哈爾盟蒙古青年學校學習。期間,他博覽群書,閱讀了大量蒙古族文學歷史方面的書籍,確定了一生追求的基本方向。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37年至1941年末,他赴日本留學。1937年7月,他寫了《清見寺的生活》(是至今發現他的最早的作品)。接著,他又創作了《如此青年人》等詩文,並於1941年出版了詩集《心侶集》和日記體散文集《沙原,我的故鄉》。1941年回國後至1945年,他任蘇尼特右旗家政實習女子學校教師。期間,他出版了編譯成冊的名言錄《心之光》(1942)、《家政興旺書》(1942)、《蒙古族振興之歌》(1944)等文集。1945年,他赴烏蘭巴托市學習,出版了詩集《烏蘭巴托》。少年和青年時期的納·賽音朝克圖生活在戰火紛飛、顛沛流離的舊社會,內心孤苦無依,渴望著自由民主的新生活。這一時期,他創作了著名的《窗口》、《壓在籬笆下的小草》等詩歌,在惆悵中期盼著嶄新的生活。

藍野樂隊《納·賽音朝克圖》一首不能忘卻的紀念

蒙古勒扎布對納·賽音朝克圖的評價是:“用一生去歌頌的詩人。”這也是多數學者對納·賽音朝克圖的定義。1947年,從蒙古學成回國的納·賽音朝克圖投入到人民解放戰爭當中。之後,他一直用自己全部的智慧、才華和詩人特有的激情,歌頌黨和人民、歌頌祖國的欣欣向榮。回國後的納·賽音朝克圖到剛成立的內蒙古日報社工作。他從內蒙古日報社調到內蒙古出版社,後又調到內蒙古綏遠分局宣傳部和內蒙古文聯等單位工作。這個階段,他一邊工作,一邊進行文學創作,先後出版了《我們雄壯的歌聲》、《狂歡之歌》、《正藍旗組歌》等多部詩集,同時有小說、散文、文藝評論等大量作品問世,在翻譯和學術研究方面也頗有建樹。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56年1月,他以文藝工作者的身份到北京參加全國政協第四屆會議,他與老舍、侯寶林等藝術家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他寫了詩歌《我握著毛主席的手》,在宴會上朗誦。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58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參加了在前蘇聯塔什干召開的亞非作家會議,被評選為亞非作家協會常務理事會中方聯絡委員會委員。這是中國蒙古族詩人第一次參加國際性作家會議。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59年新中國成立10週年之際,他創作發表了當代蒙古族文學的巔峰之作——抒情長詩《狂歡之歌》。這部長詩於1960年6月出版單行本,同年出版漢譯本,在中國文壇上引起了轟動:

你們雄獅般/勇猛的/健兒們/穿上鑲有/金花的摔跤服/威武地奔過來/用我們北方/盛大的那達慕/熱烈地歡慶!/歡慶給我們帶來/明媚陽光的/建國十週年!

你們燕子般/矯健伶俐的/孩子們/把打扮好的/追趕黃羊的良駒/拉過來/在這平凡的人們/享受幸福的/建國十週年/讓它在這/金色的大地上/揚塵飛奔!

你們蓮花般/美麗端莊的/年輕的姑娘們/像歡快的孔雀般/用優美的舞姿/盡情地舞蹈/用我們藝術的/卓越技巧/狂歡、慶祝/慶祝給我們/帶來繁榮升騰的/建國十週年!

你們天才的藝人/蒙古族人民的心聲/著名的歌手們/把你們悠揚的/錚錚動聽的馬頭琴/調好音弦拿來/讓它像四隻勁蹄的/閃著火焰的/千里駒/來盛讚我們/飛躍發展的/建國十週年……

時隔半個多世紀後,這首素以時空聯想著稱的宏偉長詩,仍能讓人心潮澎湃。納·賽音朝克圖大開大闔的宏大抒情,展開了縱情奔放的時空聯想、從高山到草原、從戈壁到海洋、從牧場到農田、從南國到北方、從礦區到漁船、天南海北縱橫萬里。這是對黨和祖國謳歌的反覆詠唱,處處洋溢著他炙熱的感情,註定永留史冊。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希熱圖淖爾畔。這裡依舊寧靜,遷徙的候鳥半個月前剛剛飛走,青年納·賽音朝克圖的漢白玉雕像靜靜地凝望著遠方、凝望著自己的家鄉。納·賽音朝克圖去世40多年了,但是他的詩歌從來沒有離開過這片草原。

1973年5月13日,年僅59歲的納·賽音朝克圖因胃癌去世。彌留之際,他寫下了自己的最後一首詩歌《人民 我的母親》:人民/哺育我成長的母親/我多麼想/為您多做一些貢獻/我多麼想/為您多寫一些詩篇……雖然他離開了,但是他以自己詩文的魅力和赤子之心,在人民心中獲得永生。

"

納·賽音朝克圖,原名扎格普日布,又名賽春嘎。20世紀中國蒙古族一代文豪、著名詩人,被譽為 “蒙古族的魯迅”。他的文學創作,為中國蒙古族現當代文學開闢了新的紀元,對蒙古族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蒙古族群眾當中享有崇高聲譽。如今,渾善達克沙漠腹地的牧民們仍傳誦著他的詩歌。來到正藍旗,才能更真切地體會到納·賽音朝克圖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他赤誠的情懷。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一朵楚楚動人的無名小花/生長在青巖的縫隙之間/蔚藍色的花瓣讓人心曠神怡/隨風搖曳的風姿/使人充滿遐想……你不在眾目之下,而躲在閉塞的森林/你甚至沒有名字,悄無聲息/可你給我寂寞的旅程增添驚喜/你成為我心中快樂的源泉。”這首名為《無名小花》的詩歌,是納·賽音朝克圖創作的,雖然不是他的最著名詩篇,卻莫名地打動人心。用察哈爾土語朗誦的蒙古語版本,更是韻味悠長、引人入勝。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14年2月23日,納·賽音朝克圖出生於原察哈爾盟正藍旗第二佐(今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扎格斯臺蘇木希熱圖嘎查)一戶普通牧民家。15歲時,他進入正藍旗小學接受啟蒙教育。1936年,他升入張北察哈爾盟蒙古青年學校學習。期間,他博覽群書,閱讀了大量蒙古族文學歷史方面的書籍,確定了一生追求的基本方向。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37年至1941年末,他赴日本留學。1937年7月,他寫了《清見寺的生活》(是至今發現他的最早的作品)。接著,他又創作了《如此青年人》等詩文,並於1941年出版了詩集《心侶集》和日記體散文集《沙原,我的故鄉》。1941年回國後至1945年,他任蘇尼特右旗家政實習女子學校教師。期間,他出版了編譯成冊的名言錄《心之光》(1942)、《家政興旺書》(1942)、《蒙古族振興之歌》(1944)等文集。1945年,他赴烏蘭巴托市學習,出版了詩集《烏蘭巴托》。少年和青年時期的納·賽音朝克圖生活在戰火紛飛、顛沛流離的舊社會,內心孤苦無依,渴望著自由民主的新生活。這一時期,他創作了著名的《窗口》、《壓在籬笆下的小草》等詩歌,在惆悵中期盼著嶄新的生活。

藍野樂隊《納·賽音朝克圖》一首不能忘卻的紀念

蒙古勒扎布對納·賽音朝克圖的評價是:“用一生去歌頌的詩人。”這也是多數學者對納·賽音朝克圖的定義。1947年,從蒙古學成回國的納·賽音朝克圖投入到人民解放戰爭當中。之後,他一直用自己全部的智慧、才華和詩人特有的激情,歌頌黨和人民、歌頌祖國的欣欣向榮。回國後的納·賽音朝克圖到剛成立的內蒙古日報社工作。他從內蒙古日報社調到內蒙古出版社,後又調到內蒙古綏遠分局宣傳部和內蒙古文聯等單位工作。這個階段,他一邊工作,一邊進行文學創作,先後出版了《我們雄壯的歌聲》、《狂歡之歌》、《正藍旗組歌》等多部詩集,同時有小說、散文、文藝評論等大量作品問世,在翻譯和學術研究方面也頗有建樹。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56年1月,他以文藝工作者的身份到北京參加全國政協第四屆會議,他與老舍、侯寶林等藝術家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他寫了詩歌《我握著毛主席的手》,在宴會上朗誦。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58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參加了在前蘇聯塔什干召開的亞非作家會議,被評選為亞非作家協會常務理事會中方聯絡委員會委員。這是中國蒙古族詩人第一次參加國際性作家會議。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59年新中國成立10週年之際,他創作發表了當代蒙古族文學的巔峰之作——抒情長詩《狂歡之歌》。這部長詩於1960年6月出版單行本,同年出版漢譯本,在中國文壇上引起了轟動:

你們雄獅般/勇猛的/健兒們/穿上鑲有/金花的摔跤服/威武地奔過來/用我們北方/盛大的那達慕/熱烈地歡慶!/歡慶給我們帶來/明媚陽光的/建國十週年!

你們燕子般/矯健伶俐的/孩子們/把打扮好的/追趕黃羊的良駒/拉過來/在這平凡的人們/享受幸福的/建國十週年/讓它在這/金色的大地上/揚塵飛奔!

你們蓮花般/美麗端莊的/年輕的姑娘們/像歡快的孔雀般/用優美的舞姿/盡情地舞蹈/用我們藝術的/卓越技巧/狂歡、慶祝/慶祝給我們/帶來繁榮升騰的/建國十週年!

你們天才的藝人/蒙古族人民的心聲/著名的歌手們/把你們悠揚的/錚錚動聽的馬頭琴/調好音弦拿來/讓它像四隻勁蹄的/閃著火焰的/千里駒/來盛讚我們/飛躍發展的/建國十週年……

時隔半個多世紀後,這首素以時空聯想著稱的宏偉長詩,仍能讓人心潮澎湃。納·賽音朝克圖大開大闔的宏大抒情,展開了縱情奔放的時空聯想、從高山到草原、從戈壁到海洋、從牧場到農田、從南國到北方、從礦區到漁船、天南海北縱橫萬里。這是對黨和祖國謳歌的反覆詠唱,處處洋溢著他炙熱的感情,註定永留史冊。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希熱圖淖爾畔。這裡依舊寧靜,遷徙的候鳥半個月前剛剛飛走,青年納·賽音朝克圖的漢白玉雕像靜靜地凝望著遠方、凝望著自己的家鄉。納·賽音朝克圖去世40多年了,但是他的詩歌從來沒有離開過這片草原。

1973年5月13日,年僅59歲的納·賽音朝克圖因胃癌去世。彌留之際,他寫下了自己的最後一首詩歌《人民 我的母親》:人民/哺育我成長的母親/我多麼想/為您多做一些貢獻/我多麼想/為您多寫一些詩篇……雖然他離開了,但是他以自己詩文的魅力和赤子之心,在人民心中獲得永生。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84年,納·賽音朝克圖家鄉的牧民自發為他立了紀念碑。1999年,內蒙古人民出版社推出了《納·賽音朝克圖全集》,共8卷150萬字。他成為第一位出版全集的蒙古族作家。

"

納·賽音朝克圖,原名扎格普日布,又名賽春嘎。20世紀中國蒙古族一代文豪、著名詩人,被譽為 “蒙古族的魯迅”。他的文學創作,為中國蒙古族現當代文學開闢了新的紀元,對蒙古族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蒙古族群眾當中享有崇高聲譽。如今,渾善達克沙漠腹地的牧民們仍傳誦著他的詩歌。來到正藍旗,才能更真切地體會到納·賽音朝克圖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他赤誠的情懷。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一朵楚楚動人的無名小花/生長在青巖的縫隙之間/蔚藍色的花瓣讓人心曠神怡/隨風搖曳的風姿/使人充滿遐想……你不在眾目之下,而躲在閉塞的森林/你甚至沒有名字,悄無聲息/可你給我寂寞的旅程增添驚喜/你成為我心中快樂的源泉。”這首名為《無名小花》的詩歌,是納·賽音朝克圖創作的,雖然不是他的最著名詩篇,卻莫名地打動人心。用察哈爾土語朗誦的蒙古語版本,更是韻味悠長、引人入勝。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14年2月23日,納·賽音朝克圖出生於原察哈爾盟正藍旗第二佐(今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扎格斯臺蘇木希熱圖嘎查)一戶普通牧民家。15歲時,他進入正藍旗小學接受啟蒙教育。1936年,他升入張北察哈爾盟蒙古青年學校學習。期間,他博覽群書,閱讀了大量蒙古族文學歷史方面的書籍,確定了一生追求的基本方向。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37年至1941年末,他赴日本留學。1937年7月,他寫了《清見寺的生活》(是至今發現他的最早的作品)。接著,他又創作了《如此青年人》等詩文,並於1941年出版了詩集《心侶集》和日記體散文集《沙原,我的故鄉》。1941年回國後至1945年,他任蘇尼特右旗家政實習女子學校教師。期間,他出版了編譯成冊的名言錄《心之光》(1942)、《家政興旺書》(1942)、《蒙古族振興之歌》(1944)等文集。1945年,他赴烏蘭巴托市學習,出版了詩集《烏蘭巴托》。少年和青年時期的納·賽音朝克圖生活在戰火紛飛、顛沛流離的舊社會,內心孤苦無依,渴望著自由民主的新生活。這一時期,他創作了著名的《窗口》、《壓在籬笆下的小草》等詩歌,在惆悵中期盼著嶄新的生活。

藍野樂隊《納·賽音朝克圖》一首不能忘卻的紀念

蒙古勒扎布對納·賽音朝克圖的評價是:“用一生去歌頌的詩人。”這也是多數學者對納·賽音朝克圖的定義。1947年,從蒙古學成回國的納·賽音朝克圖投入到人民解放戰爭當中。之後,他一直用自己全部的智慧、才華和詩人特有的激情,歌頌黨和人民、歌頌祖國的欣欣向榮。回國後的納·賽音朝克圖到剛成立的內蒙古日報社工作。他從內蒙古日報社調到內蒙古出版社,後又調到內蒙古綏遠分局宣傳部和內蒙古文聯等單位工作。這個階段,他一邊工作,一邊進行文學創作,先後出版了《我們雄壯的歌聲》、《狂歡之歌》、《正藍旗組歌》等多部詩集,同時有小說、散文、文藝評論等大量作品問世,在翻譯和學術研究方面也頗有建樹。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56年1月,他以文藝工作者的身份到北京參加全國政協第四屆會議,他與老舍、侯寶林等藝術家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他寫了詩歌《我握著毛主席的手》,在宴會上朗誦。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58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參加了在前蘇聯塔什干召開的亞非作家會議,被評選為亞非作家協會常務理事會中方聯絡委員會委員。這是中國蒙古族詩人第一次參加國際性作家會議。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59年新中國成立10週年之際,他創作發表了當代蒙古族文學的巔峰之作——抒情長詩《狂歡之歌》。這部長詩於1960年6月出版單行本,同年出版漢譯本,在中國文壇上引起了轟動:

你們雄獅般/勇猛的/健兒們/穿上鑲有/金花的摔跤服/威武地奔過來/用我們北方/盛大的那達慕/熱烈地歡慶!/歡慶給我們帶來/明媚陽光的/建國十週年!

你們燕子般/矯健伶俐的/孩子們/把打扮好的/追趕黃羊的良駒/拉過來/在這平凡的人們/享受幸福的/建國十週年/讓它在這/金色的大地上/揚塵飛奔!

你們蓮花般/美麗端莊的/年輕的姑娘們/像歡快的孔雀般/用優美的舞姿/盡情地舞蹈/用我們藝術的/卓越技巧/狂歡、慶祝/慶祝給我們/帶來繁榮升騰的/建國十週年!

你們天才的藝人/蒙古族人民的心聲/著名的歌手們/把你們悠揚的/錚錚動聽的馬頭琴/調好音弦拿來/讓它像四隻勁蹄的/閃著火焰的/千里駒/來盛讚我們/飛躍發展的/建國十週年……

時隔半個多世紀後,這首素以時空聯想著稱的宏偉長詩,仍能讓人心潮澎湃。納·賽音朝克圖大開大闔的宏大抒情,展開了縱情奔放的時空聯想、從高山到草原、從戈壁到海洋、從牧場到農田、從南國到北方、從礦區到漁船、天南海北縱橫萬里。這是對黨和祖國謳歌的反覆詠唱,處處洋溢著他炙熱的感情,註定永留史冊。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希熱圖淖爾畔。這裡依舊寧靜,遷徙的候鳥半個月前剛剛飛走,青年納·賽音朝克圖的漢白玉雕像靜靜地凝望著遠方、凝望著自己的家鄉。納·賽音朝克圖去世40多年了,但是他的詩歌從來沒有離開過這片草原。

1973年5月13日,年僅59歲的納·賽音朝克圖因胃癌去世。彌留之際,他寫下了自己的最後一首詩歌《人民 我的母親》:人民/哺育我成長的母親/我多麼想/為您多做一些貢獻/我多麼想/為您多寫一些詩篇……雖然他離開了,但是他以自己詩文的魅力和赤子之心,在人民心中獲得永生。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84年,納·賽音朝克圖家鄉的牧民自發為他立了紀念碑。1999年,內蒙古人民出版社推出了《納·賽音朝克圖全集》,共8卷150萬字。他成為第一位出版全集的蒙古族作家。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2014年,正藍旗舉辦慶祝納·賽音朝克圖誕辰100週年的一系列慶祝活動。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的國際研討會上,來自中國、蒙古、日本等國家的30多名專家學者,圍繞納·賽音朝克圖的詩歌作品的藝術特點、對文學及蒙古族文化的貢獻等方面進行了研討。納·賽音朝克圖的紀念館和雕像也在家鄉希熱圖淖爾旁落成。

"

納·賽音朝克圖,原名扎格普日布,又名賽春嘎。20世紀中國蒙古族一代文豪、著名詩人,被譽為 “蒙古族的魯迅”。他的文學創作,為中國蒙古族現當代文學開闢了新的紀元,對蒙古族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蒙古族群眾當中享有崇高聲譽。如今,渾善達克沙漠腹地的牧民們仍傳誦著他的詩歌。來到正藍旗,才能更真切地體會到納·賽音朝克圖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他赤誠的情懷。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一朵楚楚動人的無名小花/生長在青巖的縫隙之間/蔚藍色的花瓣讓人心曠神怡/隨風搖曳的風姿/使人充滿遐想……你不在眾目之下,而躲在閉塞的森林/你甚至沒有名字,悄無聲息/可你給我寂寞的旅程增添驚喜/你成為我心中快樂的源泉。”這首名為《無名小花》的詩歌,是納·賽音朝克圖創作的,雖然不是他的最著名詩篇,卻莫名地打動人心。用察哈爾土語朗誦的蒙古語版本,更是韻味悠長、引人入勝。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14年2月23日,納·賽音朝克圖出生於原察哈爾盟正藍旗第二佐(今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扎格斯臺蘇木希熱圖嘎查)一戶普通牧民家。15歲時,他進入正藍旗小學接受啟蒙教育。1936年,他升入張北察哈爾盟蒙古青年學校學習。期間,他博覽群書,閱讀了大量蒙古族文學歷史方面的書籍,確定了一生追求的基本方向。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37年至1941年末,他赴日本留學。1937年7月,他寫了《清見寺的生活》(是至今發現他的最早的作品)。接著,他又創作了《如此青年人》等詩文,並於1941年出版了詩集《心侶集》和日記體散文集《沙原,我的故鄉》。1941年回國後至1945年,他任蘇尼特右旗家政實習女子學校教師。期間,他出版了編譯成冊的名言錄《心之光》(1942)、《家政興旺書》(1942)、《蒙古族振興之歌》(1944)等文集。1945年,他赴烏蘭巴托市學習,出版了詩集《烏蘭巴托》。少年和青年時期的納·賽音朝克圖生活在戰火紛飛、顛沛流離的舊社會,內心孤苦無依,渴望著自由民主的新生活。這一時期,他創作了著名的《窗口》、《壓在籬笆下的小草》等詩歌,在惆悵中期盼著嶄新的生活。

藍野樂隊《納·賽音朝克圖》一首不能忘卻的紀念

蒙古勒扎布對納·賽音朝克圖的評價是:“用一生去歌頌的詩人。”這也是多數學者對納·賽音朝克圖的定義。1947年,從蒙古學成回國的納·賽音朝克圖投入到人民解放戰爭當中。之後,他一直用自己全部的智慧、才華和詩人特有的激情,歌頌黨和人民、歌頌祖國的欣欣向榮。回國後的納·賽音朝克圖到剛成立的內蒙古日報社工作。他從內蒙古日報社調到內蒙古出版社,後又調到內蒙古綏遠分局宣傳部和內蒙古文聯等單位工作。這個階段,他一邊工作,一邊進行文學創作,先後出版了《我們雄壯的歌聲》、《狂歡之歌》、《正藍旗組歌》等多部詩集,同時有小說、散文、文藝評論等大量作品問世,在翻譯和學術研究方面也頗有建樹。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56年1月,他以文藝工作者的身份到北京參加全國政協第四屆會議,他與老舍、侯寶林等藝術家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他寫了詩歌《我握著毛主席的手》,在宴會上朗誦。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58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參加了在前蘇聯塔什干召開的亞非作家會議,被評選為亞非作家協會常務理事會中方聯絡委員會委員。這是中國蒙古族詩人第一次參加國際性作家會議。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59年新中國成立10週年之際,他創作發表了當代蒙古族文學的巔峰之作——抒情長詩《狂歡之歌》。這部長詩於1960年6月出版單行本,同年出版漢譯本,在中國文壇上引起了轟動:

你們雄獅般/勇猛的/健兒們/穿上鑲有/金花的摔跤服/威武地奔過來/用我們北方/盛大的那達慕/熱烈地歡慶!/歡慶給我們帶來/明媚陽光的/建國十週年!

你們燕子般/矯健伶俐的/孩子們/把打扮好的/追趕黃羊的良駒/拉過來/在這平凡的人們/享受幸福的/建國十週年/讓它在這/金色的大地上/揚塵飛奔!

你們蓮花般/美麗端莊的/年輕的姑娘們/像歡快的孔雀般/用優美的舞姿/盡情地舞蹈/用我們藝術的/卓越技巧/狂歡、慶祝/慶祝給我們/帶來繁榮升騰的/建國十週年!

你們天才的藝人/蒙古族人民的心聲/著名的歌手們/把你們悠揚的/錚錚動聽的馬頭琴/調好音弦拿來/讓它像四隻勁蹄的/閃著火焰的/千里駒/來盛讚我們/飛躍發展的/建國十週年……

時隔半個多世紀後,這首素以時空聯想著稱的宏偉長詩,仍能讓人心潮澎湃。納·賽音朝克圖大開大闔的宏大抒情,展開了縱情奔放的時空聯想、從高山到草原、從戈壁到海洋、從牧場到農田、從南國到北方、從礦區到漁船、天南海北縱橫萬里。這是對黨和祖國謳歌的反覆詠唱,處處洋溢著他炙熱的感情,註定永留史冊。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希熱圖淖爾畔。這裡依舊寧靜,遷徙的候鳥半個月前剛剛飛走,青年納·賽音朝克圖的漢白玉雕像靜靜地凝望著遠方、凝望著自己的家鄉。納·賽音朝克圖去世40多年了,但是他的詩歌從來沒有離開過這片草原。

1973年5月13日,年僅59歲的納·賽音朝克圖因胃癌去世。彌留之際,他寫下了自己的最後一首詩歌《人民 我的母親》:人民/哺育我成長的母親/我多麼想/為您多做一些貢獻/我多麼想/為您多寫一些詩篇……雖然他離開了,但是他以自己詩文的魅力和赤子之心,在人民心中獲得永生。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1984年,納·賽音朝克圖家鄉的牧民自發為他立了紀念碑。1999年,內蒙古人民出版社推出了《納·賽音朝克圖全集》,共8卷150萬字。他成為第一位出版全集的蒙古族作家。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2014年,正藍旗舉辦慶祝納·賽音朝克圖誕辰100週年的一系列慶祝活動。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的國際研討會上,來自中國、蒙古、日本等國家的30多名專家學者,圍繞納·賽音朝克圖的詩歌作品的藝術特點、對文學及蒙古族文化的貢獻等方面進行了研討。納·賽音朝克圖的紀念館和雕像也在家鄉希熱圖淖爾旁落成。

他被稱為“蒙古族的魯迅”他的《狂歡之歌》在國內引起轟動

如今,每逢納·賽音朝克圖的生日,總會有群眾自發到紀念館舉行紀念活動。嘎查每年還要舉辦詩歌朗誦會,朗誦納·賽音朝克圖的詩歌。納·賽音朝克圖在草原上播種了文明的種子,它萌發的力量,正在草原上蓬勃發展、欣欣向榮。

原文來源:北方新報 整編:蒙古文化週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