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江上游的古蜀文明

古蜀人與氏羌同源。距今約五幹年,氐羌部落活動範圍集中在長江二級支流的岷江的上游,即今川西北、陝南、青海西南和甘肅東部地區,古蜀人以畜牧為主。約四千年前,古蜀人與氐羌分離向東南成都平原遷移。

漢《蜀王本紀》記載蜀先王有蠶叢、蒲卑、魚鳧三代,每代都有幾百年。望帝杜宇是蒲卑時代的蜀王。杜宇時蜀人活動的中心在岷江流域的上游和中游,即今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至成都平原範圍內。這期間蜀地發生了大洪水,與大禹治水類似,古蜀國整靈與洪水的傳說,同樣在蜀文明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整靈是杜宇的丞相,因治水而受封開明王,開始了古蜀國的魚鳧時代。

長江上游大洪水傳說與古蜀文明——史說“三星堆文明”的消亡原因

古蜀國在望帝杜宇時進入了衣耕文明時代,以郫邑(今四川郫縣犀浦鎮)為古蜀國都城,將古蜀國政治和經濟中心從岷江上游的山區遷徙到成都平原。杜宇時古蜀國據有我國西南大部分地區,北秦嶺為界,南至金沙江,西接岷山,東鄰烏江,史載:"以褒斜為前門,熊耳靈關為後戶,玉壘、峨眉為域郭,江潛綿洛為池澤,以汶山為畜牧,南中為苑囿。"古蜀國的中心區正當玉壘山、峨眉山之間的成都平原,四圍有群山阻隔,其間有水源豐沛的江河,有畜牧的山原,古蜀國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之中少有戰爭,數百年オ有王朝的更迭。

約距今四千年左右魚鳧時代即開明王朝時期,古蜀國進入了相當於中原的夏商時期,即以廣漢三星堆文化為代表的青銅時代,古蜀國活動的中心已經到達了成都平原中部。魚鳧時代約350年,直到公元前316年為秦國所滅。這是古蜀國最強盛的時期,勢力北至漢中,東至嘉陵江,西接岷山,南以金沙江為界,都域也遷徙到了成都,其時古蜀國的人口在一百萬左右。

二,古蜀國,大洪水來了

望帝杜宇時發生在古蜀國的大洪水和治水活動,導致了蜀王更替,即開明王朝的出現。西漢人揚雄的《蜀王本紀》記載了整靈治水而取代望帝,建立開明王朝的傳奇故事。東漢人應劭的《風俗通義》、來敏的《本蜀論》都有這個傳說的記載。後來晉代人常璩《華陽國志・蜀志》載此事時,治水活動的領導者不再是鱉靈而改為蜀相開明。

長江上游大洪水傳說與古蜀文明——史說“三星堆文明”的消亡原因

"會有水災,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望)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授之義,遂禪位於開明帝升西山隱焉"。

傳說望帝杜宇死後化為子鵑(杜鵑鳥),每到春二月子鵑鳥鳴,蜀人悲子鵑而祀杜宇。

從被考古界稱作四川盆地青銅時代的古蜀國一系列古城遺址可以看出,古蜀國都域的遷移或消失與洪水災害有關。今縣的望(蠶)叢古城、溫江魚鳧古城均位於岷江干流以東成都平原北部。而岷江干流以西的都江堰市及崇州市界內則分佈了蒲卑時代的芒域、紫竹城;新津界內有寶墩城等遺址。

相當於中原龍山文化時期的廣漢三星堆遺址位於都江堰內江蒲陽河以北的二級臺地上。這些遺址反映了蜀政治中心從成都平原邊緣臺地向平原腹地遷徒的過程。

考古發掘已經證明這些早期城市城牆是具有防洪功能的堤防,城市也有被洪水襲擊的痕跡,如新津最大的寶墩古城,古城城垣長約1000米,寬660米,城內面積66萬平方米。城垣為堆土拍打構成,城垣寬闊,但不高,邊坡非常平緩,臨近岷江干流或山溪河流的城市都有被洪水襲擊的浪跡。

崇州芒城山溪河流從城北自西而東穿過,遺留的城垣同樣明顯有洪水衝過的痕跡。公元前16一前14世紀的三星堆遺址毀於洪水,其後公元前12前7世紀的金沙遺址和公元前5世紀的成都十二橋遺址同樣毀於洪水。

這些遺址證實了古蜀國進入農耕文明時期後,持續不斷向平原遷徙,既與河流依存又與洪水抗爭的歷史。古蜀國後期已經遠離岷江,進入成都平原的中部,在既靠近水源,洪水威脅又較少的地方,進入了與中原文明融合的轉折期。

今成都城南方池街(臨近今人民公園)有成都戰國早期的文化遺址。在古河道左岸靠城市一側發現了用河卵石砌築的堤防,"石埂剖面形狀大致都呈橢圓形,部分石埂上部被破壞,但下部埂腳埋入地層,仍呈圓弧狀,卵石緊緊相擠,體現了使用竹籠的特點"。

長江上游大洪水傳說與古蜀文明——史說“三星堆文明”的消亡原因

竹籠堤防工程反映出古蜀國的政治中心進入平原後,文明進程大大地加速,他們不僅適應了平原的自然環境,而且可以在有洪水的情形下仍然維持定居生活。考古認為廣漢三星堆和成都十二橋是古蜀文化的中心區,它們可能是與中原殷商同時期的古蜀國的前後兩個都域,人口至少都在24000人以上。

戰國後期秦吞併蜀國之後,成都成為秦蜀郡所在自外於中原佔據西南一隅的蜀國,及至戰國末年蜀與中原一直維持著若即若離和平共處的關係,類似殷商時(公元前16世紀)討伐岷山氐羌部族的戰爭是極少的。

戰國末年秦惠文王后元六年(公元前316年)秦滅蜀置蜀郡後,禹為蜀人的傳說始有流傳。漢代人揚雄記:"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也,生於石組。"東漢以後,蜀地的大禹祭祀場所遍及各江河,長江流域各江河共有的水神。揚雄所記被後人附會,一說禹的出生地在岷江上游今甘孜羌藏自治州汶川縣境內;一說在今北川縣境內,汶川、北川的一些地名、景觀亦被指為禹跡。如汶川兒坪、北川石組山、北川禹裡鄉的禹穴、禹母石等。禹的傳說反映秦漢以來蜀與中原文化逐漸融合的歷史印跡。

長江上游大洪水傳說與古蜀文明——史說“三星堆文明”的消亡原因

西晉《華陽國志・蜀志》有關古蜀國曆史及治水活動的早期記載: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作石棺,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楟為縱目人家也。次王日栢灌,次王曰魚鳧。魚鳧王田於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為立祠。後有王曰杜宇,教民務農。一號杜主,時朱提有梁氏女,利遊江源,宇悅之,納以為妃,移治郫邑,或治瞿上。七國稱王,社宇稱帝,號曰望帝,更名蒲卑。自以功徳高諸王乃以袤斜為前門,熊耳靈關為後戶,玉全峨眉為城郭,江潛綿洛為池澤;以汶山為畜牧,南中為苑。會有水災,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授之意。遂禪位於開明帝,升西山隱焉;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巴亦化其教而力農務,迄今巴蜀民農時先祀杜主君。開明位號曰叢帝。叢帝生廬帝,廬帝攻奉至雍,生子帝。帝攻青衣灘張獠。九世有開明帝始立宗廟,以酒曰醴樂,曰荊人。尚赤帝,稱王時,蜀有五丁カ士,能移山舉萬鉤。每王夢輒以大石,長三丈,重千釣為墓誌,今石筍是也,號曰筍裡,未有諡列,但以五色為主,故其廟稱青赤黑黃白帝也。開明王自夢廓移,乃徙治成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