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與孔子齊名的大儒,堅辭王位,預言三家分晉、秦國一統


他是與孔子齊名的大儒,堅辭王位,預言三家分晉、秦國一統


文:迦勒(讀史專欄作者)

他被至聖先師孔子稱做老師。

在他離世後,孔子在他的墓碑上留下了傳世極少的墨寶——十字碑:嗚呼有吳延陵季子之墓,對這位聖賢的離世惋惜不已。

他與孔子齊名,史稱“北孔南季”。他就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季札”,因他的封地在延陵,也就是現在的江蘇常州,故又被世人稱為“延陵季子”。

為什麼至聖先師會把季子當作老師?他又憑什麼能與位列世界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齊名?這要先從季子三讓王位說起。

01、權勢王位唾手得,但於禮不合就要讓

季札的親爹正是春秋時期吳國第十八代傳人壽夢。

公元前585年,吳王壽夢繼位後,勵精圖治,強烈渴望改變倍受楚國欺壓的現狀,他實施“聯晉抗楚”戰略,帶領吳國悄然崛起,鬥志昂揚地走進了春秋的歷史。

在那個周天子權力被架空,周王室日趨邊緣化,各諸侯國紛紛跳出來,扛著“尊王攘夷”的大旗逐利相爭、弱肉強食的殘酷時代,壽夢卻深刻感受到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於是吳王壽夢決定帶著年幼的么兒季札出國,一起去朝見周天子。

讓壽夢想不到的是,這次出國,使他不僅為中華文明在蠻夷之地與中原之間的傳播和交流,當了“紅娘”,還造就了一位年長於孔子的聖賢,這位聖賢就是季札。

季札不僅拜見了周天子,還到訪了魯國等諸侯國,接受了先進的禮樂文化,感受到禮樂的魅力。小小的季札從此開始接受系統的禮樂文化教育,吳國文化建設之重任就落在了季札的身上,併為他的一生打下了堅實的人文基礎。

公元前561年吳王壽夢在生命即將走向終點前,他希望他的四子季札能接過王位,因為他堅信唯有季札才把吳國帶向富強和文明。

歷史有時真得很像。

回看吳國祖上泰伯,本是周太王的長子,理應繼承王位,卻因太王有意傳位給他三弟季歷的兒子,也就是泰伯的侄子姬昌,後來的周文王。泰伯為了不難為父親,也不傷害兄弟情誼,帶著二弟仲雍遠走他鄉,來到了蠻荒之地——“斷髮文身”的吳越。

已深諳禮樂之道的季札,面對父王壽夢的要求,堅決不願違背“禮”制繼位。國君壽夢卻不甘心,就在臨終前留下了“兄死弟繼”的傳位囑託。

壽夢天真地認為這樣一安排,怎麼也能輪到季札登基上位。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也不如季子的信仰堅。

長子諸樊(闔閭之父)在位僅13年,於公元前548年,在一次攻楚之戰中被楚將一箭射殺;次子餘祭繼位才4年,卻死在一名楚囚的刀下; 三子餘昧繼位17年卒。

可是季札出於維護周禮的理由,還是拒絕登上王位。

這在周王室日漸衰微,禮崩樂壞,世人無義可講,唯利是圖,而皆有機可乘的混亂時代,季札身為蠻夷之地的學禮之人,卻成為習禮者的典範。

也難怪晚唐詩人陸龜蒙發出這樣的驚歎:“邇來父子爭天下,不信人間有讓王!”

02、文化交流先行者,洞察世事預見者

親眼目睹了大哥、二哥因為盲目地征戰,先後死於非命,這讓季札痛心不已。到三哥餘昧、其子王僚即位後,對內,季札苦勸國君,別再天天想著攻打楚國了,應該休養生息,給老百姓一個安定的生存空間,農者耕其田,商者販其貨,確保國富民安。

季札所處的吳國,面對強楚,既敢對楚國攻伐不斷,又要積極交往中原諸侯大國,渴望獲得認同感,以謀求大國地位。

因此在對外方面,季杞自願擔任吳國外交官,積極出使各諸侯國,隨身帶上吳國自產的青銅寶劍,車上別上一枝梅,開始了季子的文化傳播交流之旅。

季子不僅將中原的先進文化引入吳國,還通過交流互通有無,與周邊諸侯國最大程度地達成共識,形成利益共同體。

為了推進和維護父王壽夢與晉國早期建立起的良好關係,季札首選與晉國的外交往來,積極地與當時執政晉國的六卿交好,以取得他們的支持。

另外他還主要向晉國老臣叔向送去特別的問候與關心,並在與叔向單獨會晤時,對晉國可能面臨被趙、魏、韓三家瓜分的預見性意見給叔向進行了忠告。

季札關於“三國分晉”的預言不久即被歷史證明是準確的。

隨著季札自身文化修養、個人修為地不斷提升,季札還成為“中國文藝評論的開山之祖”。

《左傳》中“季子觀樂”,說的是季子在魯國觀樂時,聽到《秦風》作出了這樣的現場點評:一個小小的秦國之曲,居然能夠把古老的“夏”之調如此完整地傳承發揚下來,這個國家一定會走上不斷強大之路,保不準還真能達成像周王朝的偉業。

也就在三百年後,繼周王朝後,秦始皇真得統一了天下,開創了中央集權制。後人對季札通過觀樂而發出的“秦可代周”的預言,歎服不已。

在強權政治下,弱國本無外交可言。但季札正好適時地擔當起了外交重任,不辱使命,用自身的才華和修養贏得了各諸侯國的贊同,為吳國稱霸贏得了廣泛的外交勝利。


他是與孔子齊名的大儒,堅辭王位,預言三家分晉、秦國一統


03、心諾未踐故人去,墓前掛劍全信義

有一年季札奉王命出使魯國,一路上他不辭勞苦,連續訪問了鄭國、衛國、晉國。在出訪的途中,路過小小的徐國,受到徐國國君的熱情招待,兩人相談甚歡。

那時吳國青銅業十分發達,季札佩帶的寶劍自是上上之品。

徐國國君一眼便相中了這把寶劍,而季札的出訪任務尚未完成,所佩戴的寶劍還未完成使命,所以季札當時沒將寶劍獻給徐國的國君,而是在心裡暗下決定,回程時就將寶劍獻給徐國國君。

當這年秋天季札結束了出訪任務,再次路過徐國時,徐國國君已經去世。季札便要把寶劍轉贈給現任的徐國國君,可是國君不接受。

季札卻真誠地表達了心意:“那日從你國路過,得徐君熱情相待,當時你們的國君已表現出了愛劍之意。那時,我在心裡就已決定結束出訪任務後,就把寶劍贈給他。謙謙君子當以誠信與道義為本,現在怎能因為他已離世,就背棄為人的信與義呢?”

於是季札趕到郊外徐國國君的墓地,行禮完畢,把寶劍掛在墓地的樹上後,才踏上返回吳國的路程。

為此,徐國的百姓編了一首歌:“延陵季子不忘故,千金之劍兮掛丘木”。講究誠信在季札這裡,不是僅僅停留在嘴上、落在行動上這麼簡單,而是他把誠信直接鑄在了自己的心版上。

後來在東吳大將軍朱然墓出土的彩繪季札掛劍漆盤,更加印證了上至國之重臣,下至平民百姓對季子的尊崇與敬仰。

04、世人皆醉他獨醒,卓爾不群傳信義

吳王壽夢留下了“兄死弟繼”的傳位方式,也留下了隱患。

公元前526年,餘昧死後,他的兒子公子州急不可待地“自領吳王”之位,史稱吳王僚,最後卻被諸樊的長子公子光,也就是吳王闔閭所養的殺手專諸,用一把魚腸劍要了命。

當季札出使回國後,看到這個場景,悲從心來,“哭僚墓”後,就返回自己的封地延陵,躬耕於此,成為吳越文化的始祖,卒於公元前484年,享92歲高齡。

在春秋那個棄義逐利的時代,人們放下道義,在刀光劍影中,在陰謀、算計、流血裡爭得個你死我活,你方唱罷,我登場。唯有如此卓爾不群的季札,顯得光彩照人。幾千年來,這位聖賢的高尚德行一直被後人所追憶、推崇備至。

司馬遷評曰:“延陵季子之仁心,慕義無窮,見微而知清濁。嗚呼!又何其閎覽博物君子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