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楔子

元豐七年十一月(公元1084年),身在西京(今洛陽),提舉嵩山崇福宮事的端明殿大學士、太中大夫、上柱國、河內郡公司馬光,向東京(今開封)城內的大宋官家,上呈了《通鑑》的最後部分《唐紀》和《五代紀》,並進表以聞。

於皇城睿思殿內翻閱《通鑑》的神宗皇帝,覽之無不震撼,以其書"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親作書序,特賜名為《資治通鑑》。

"

楔子

元豐七年十一月(公元1084年),身在西京(今洛陽),提舉嵩山崇福宮事的端明殿大學士、太中大夫、上柱國、河內郡公司馬光,向東京(今開封)城內的大宋官家,上呈了《通鑑》的最後部分《唐紀》和《五代紀》,並進表以聞。

於皇城睿思殿內翻閱《通鑑》的神宗皇帝,覽之無不震撼,以其書"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親作書序,特賜名為《資治通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熙寧三年九月(公元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司馬光自請離朝出任地方,之後避居洛陽專心學問一心著書,違離闕庭,十有五年,研精極慮,窮竭所有,方才將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華夏曆史,編纂成為二百九十四卷的皇皇鉅著。

《資治通鑑》在史學中的地位不贅多言,單以其“鑑盛衰,法善戒惡”的治政思想,就為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所看重借鑑。

"

楔子

元豐七年十一月(公元1084年),身在西京(今洛陽),提舉嵩山崇福宮事的端明殿大學士、太中大夫、上柱國、河內郡公司馬光,向東京(今開封)城內的大宋官家,上呈了《通鑑》的最後部分《唐紀》和《五代紀》,並進表以聞。

於皇城睿思殿內翻閱《通鑑》的神宗皇帝,覽之無不震撼,以其書"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親作書序,特賜名為《資治通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熙寧三年九月(公元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司馬光自請離朝出任地方,之後避居洛陽專心學問一心著書,違離闕庭,十有五年,研精極慮,窮竭所有,方才將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華夏曆史,編纂成為二百九十四卷的皇皇鉅著。

《資治通鑑》在史學中的地位不贅多言,單以其“鑑盛衰,法善戒惡”的治政思想,就為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所看重借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但諸位可知,司馬光為何要將《資治通鑑》的起始時間,選定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作為大宋帝國的主要執政者之一,司馬光此舉又包含了哪些政治深意呢?

三家分晉,禮崩樂壞

威烈王二十三年 戊寅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資治通鑑 周紀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這一年的華夏大地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件令司馬光大感禮制大崩,綱紀大壞的大事。

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冊封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賜全副黼[音輔]冕圭璧(諸侯的禮服禮器),一時間原為晉國封臣的趙、魏、韓三家,堂而皇之的成為周室列土封疆的諸侯國,無論名實,都已徹底將晉國瓜分殆盡,史家稱之為“三家分晉”。

"

楔子

元豐七年十一月(公元1084年),身在西京(今洛陽),提舉嵩山崇福宮事的端明殿大學士、太中大夫、上柱國、河內郡公司馬光,向東京(今開封)城內的大宋官家,上呈了《通鑑》的最後部分《唐紀》和《五代紀》,並進表以聞。

於皇城睿思殿內翻閱《通鑑》的神宗皇帝,覽之無不震撼,以其書"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親作書序,特賜名為《資治通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熙寧三年九月(公元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司馬光自請離朝出任地方,之後避居洛陽專心學問一心著書,違離闕庭,十有五年,研精極慮,窮竭所有,方才將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華夏曆史,編纂成為二百九十四卷的皇皇鉅著。

《資治通鑑》在史學中的地位不贅多言,單以其“鑑盛衰,法善戒惡”的治政思想,就為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所看重借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但諸位可知,司馬光為何要將《資治通鑑》的起始時間,選定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作為大宋帝國的主要執政者之一,司馬光此舉又包含了哪些政治深意呢?

三家分晉,禮崩樂壞

威烈王二十三年 戊寅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資治通鑑 周紀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這一年的華夏大地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件令司馬光大感禮制大崩,綱紀大壞的大事。

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冊封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賜全副黼[音輔]冕圭璧(諸侯的禮服禮器),一時間原為晉國封臣的趙、魏、韓三家,堂而皇之的成為周室列土封疆的諸侯國,無論名實,都已徹底將晉國瓜分殆盡,史家稱之為“三家分晉”。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而在“三家分晉”之前,雖然周室經幽王、厲王失德,國勢日衰,可“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的君臣名分、禮法綱常仍在,社會秩序猶存。

可隨著三晉強盛,以大夫之位凌駕國君之上,而本應是維護禮法為天職的周天子,居然認可了趙、魏、韓三家的“悖逆”行徑,加封侯爵,自壞周室根基,開“壞禮”之先聲。

以至於司馬光嗚呼哀嘆: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絕,生民之害糜滅幾盡。

"

楔子

元豐七年十一月(公元1084年),身在西京(今洛陽),提舉嵩山崇福宮事的端明殿大學士、太中大夫、上柱國、河內郡公司馬光,向東京(今開封)城內的大宋官家,上呈了《通鑑》的最後部分《唐紀》和《五代紀》,並進表以聞。

於皇城睿思殿內翻閱《通鑑》的神宗皇帝,覽之無不震撼,以其書"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親作書序,特賜名為《資治通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熙寧三年九月(公元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司馬光自請離朝出任地方,之後避居洛陽專心學問一心著書,違離闕庭,十有五年,研精極慮,窮竭所有,方才將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華夏曆史,編纂成為二百九十四卷的皇皇鉅著。

《資治通鑑》在史學中的地位不贅多言,單以其“鑑盛衰,法善戒惡”的治政思想,就為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所看重借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但諸位可知,司馬光為何要將《資治通鑑》的起始時間,選定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作為大宋帝國的主要執政者之一,司馬光此舉又包含了哪些政治深意呢?

三家分晉,禮崩樂壞

威烈王二十三年 戊寅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資治通鑑 周紀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這一年的華夏大地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件令司馬光大感禮制大崩,綱紀大壞的大事。

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冊封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賜全副黼[音輔]冕圭璧(諸侯的禮服禮器),一時間原為晉國封臣的趙、魏、韓三家,堂而皇之的成為周室列土封疆的諸侯國,無論名實,都已徹底將晉國瓜分殆盡,史家稱之為“三家分晉”。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而在“三家分晉”之前,雖然周室經幽王、厲王失德,國勢日衰,可“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的君臣名分、禮法綱常仍在,社會秩序猶存。

可隨著三晉強盛,以大夫之位凌駕國君之上,而本應是維護禮法為天職的周天子,居然認可了趙、魏、韓三家的“悖逆”行徑,加封侯爵,自壞周室根基,開“壞禮”之先聲。

以至於司馬光嗚呼哀嘆: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絕,生民之害糜滅幾盡。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下陵上替,君臣的名分大壞,這是司馬光認為周室之所以衰敗的關鍵原因,若維護國家綱紀法統的“禮法”崩壞,那麼天下又怎能不混亂呢?

所以司馬光將“三家分晉”這一歷史事件,作為劃分春秋與戰國的分界嶺,標誌著“禮法”崩壞下的大爭之世的來臨。

"

楔子

元豐七年十一月(公元1084年),身在西京(今洛陽),提舉嵩山崇福宮事的端明殿大學士、太中大夫、上柱國、河內郡公司馬光,向東京(今開封)城內的大宋官家,上呈了《通鑑》的最後部分《唐紀》和《五代紀》,並進表以聞。

於皇城睿思殿內翻閱《通鑑》的神宗皇帝,覽之無不震撼,以其書"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親作書序,特賜名為《資治通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熙寧三年九月(公元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司馬光自請離朝出任地方,之後避居洛陽專心學問一心著書,違離闕庭,十有五年,研精極慮,窮竭所有,方才將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華夏曆史,編纂成為二百九十四卷的皇皇鉅著。

《資治通鑑》在史學中的地位不贅多言,單以其“鑑盛衰,法善戒惡”的治政思想,就為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所看重借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但諸位可知,司馬光為何要將《資治通鑑》的起始時間,選定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作為大宋帝國的主要執政者之一,司馬光此舉又包含了哪些政治深意呢?

三家分晉,禮崩樂壞

威烈王二十三年 戊寅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資治通鑑 周紀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這一年的華夏大地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件令司馬光大感禮制大崩,綱紀大壞的大事。

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冊封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賜全副黼[音輔]冕圭璧(諸侯的禮服禮器),一時間原為晉國封臣的趙、魏、韓三家,堂而皇之的成為周室列土封疆的諸侯國,無論名實,都已徹底將晉國瓜分殆盡,史家稱之為“三家分晉”。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而在“三家分晉”之前,雖然周室經幽王、厲王失德,國勢日衰,可“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的君臣名分、禮法綱常仍在,社會秩序猶存。

可隨著三晉強盛,以大夫之位凌駕國君之上,而本應是維護禮法為天職的周天子,居然認可了趙、魏、韓三家的“悖逆”行徑,加封侯爵,自壞周室根基,開“壞禮”之先聲。

以至於司馬光嗚呼哀嘆: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絕,生民之害糜滅幾盡。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下陵上替,君臣的名分大壞,這是司馬光認為周室之所以衰敗的關鍵原因,若維護國家綱紀法統的“禮法”崩壞,那麼天下又怎能不混亂呢?

所以司馬光將“三家分晉”這一歷史事件,作為劃分春秋與戰國的分界嶺,標誌著“禮法”崩壞下的大爭之世的來臨。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當然以“三家分晉”作為《資治通鑑》的開篇故事,也不獨獨是為了表明禮法敗壞的開始,更是為了體現司馬光儒家治國理念中的“禮治”和“德治”思想。

《資治通鑑》中的治國理念

一、編書的目的

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的目的是什麼呢?

誠如他在《進資治通鑑表》中所說的那樣:

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於人主,日有萬幾,何暇周覽?臣常不自揆,欲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

"

楔子

元豐七年十一月(公元1084年),身在西京(今洛陽),提舉嵩山崇福宮事的端明殿大學士、太中大夫、上柱國、河內郡公司馬光,向東京(今開封)城內的大宋官家,上呈了《通鑑》的最後部分《唐紀》和《五代紀》,並進表以聞。

於皇城睿思殿內翻閱《通鑑》的神宗皇帝,覽之無不震撼,以其書"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親作書序,特賜名為《資治通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熙寧三年九月(公元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司馬光自請離朝出任地方,之後避居洛陽專心學問一心著書,違離闕庭,十有五年,研精極慮,窮竭所有,方才將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華夏曆史,編纂成為二百九十四卷的皇皇鉅著。

《資治通鑑》在史學中的地位不贅多言,單以其“鑑盛衰,法善戒惡”的治政思想,就為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所看重借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但諸位可知,司馬光為何要將《資治通鑑》的起始時間,選定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作為大宋帝國的主要執政者之一,司馬光此舉又包含了哪些政治深意呢?

三家分晉,禮崩樂壞

威烈王二十三年 戊寅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資治通鑑 周紀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這一年的華夏大地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件令司馬光大感禮制大崩,綱紀大壞的大事。

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冊封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賜全副黼[音輔]冕圭璧(諸侯的禮服禮器),一時間原為晉國封臣的趙、魏、韓三家,堂而皇之的成為周室列土封疆的諸侯國,無論名實,都已徹底將晉國瓜分殆盡,史家稱之為“三家分晉”。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而在“三家分晉”之前,雖然周室經幽王、厲王失德,國勢日衰,可“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的君臣名分、禮法綱常仍在,社會秩序猶存。

可隨著三晉強盛,以大夫之位凌駕國君之上,而本應是維護禮法為天職的周天子,居然認可了趙、魏、韓三家的“悖逆”行徑,加封侯爵,自壞周室根基,開“壞禮”之先聲。

以至於司馬光嗚呼哀嘆: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絕,生民之害糜滅幾盡。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下陵上替,君臣的名分大壞,這是司馬光認為周室之所以衰敗的關鍵原因,若維護國家綱紀法統的“禮法”崩壞,那麼天下又怎能不混亂呢?

所以司馬光將“三家分晉”這一歷史事件,作為劃分春秋與戰國的分界嶺,標誌著“禮法”崩壞下的大爭之世的來臨。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當然以“三家分晉”作為《資治通鑑》的開篇故事,也不獨獨是為了表明禮法敗壞的開始,更是為了體現司馬光儒家治國理念中的“禮治”和“德治”思想。

《資治通鑑》中的治國理念

一、編書的目的

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的目的是什麼呢?

誠如他在《進資治通鑑表》中所說的那樣:

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於人主,日有萬幾,何暇周覽?臣常不自揆,欲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司馬遷“通古今之變”作《史記》,班固“斷漢為代”寫《漢書》以來,歷朝歷代都會編纂史書,且通常後代為前朝所作。宋之前的史書,除了《史記》和《漢書》外,正統的史家之作還有《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南史》、《北史》、《隋書》、新舊《唐書》等等一大堆紀傳體史書。卷帙浩繁的正史,尋常人通讀都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更別論日理萬機、操勞國事的君王了。

為了能讓皇帝快速的從史書中得知興替之道,盛衰之理,於是司馬光刪削冗長,舉撮機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編纂了一部編年體史書,專為執政者服務。

"

楔子

元豐七年十一月(公元1084年),身在西京(今洛陽),提舉嵩山崇福宮事的端明殿大學士、太中大夫、上柱國、河內郡公司馬光,向東京(今開封)城內的大宋官家,上呈了《通鑑》的最後部分《唐紀》和《五代紀》,並進表以聞。

於皇城睿思殿內翻閱《通鑑》的神宗皇帝,覽之無不震撼,以其書"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親作書序,特賜名為《資治通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熙寧三年九月(公元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司馬光自請離朝出任地方,之後避居洛陽專心學問一心著書,違離闕庭,十有五年,研精極慮,窮竭所有,方才將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華夏曆史,編纂成為二百九十四卷的皇皇鉅著。

《資治通鑑》在史學中的地位不贅多言,單以其“鑑盛衰,法善戒惡”的治政思想,就為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所看重借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但諸位可知,司馬光為何要將《資治通鑑》的起始時間,選定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作為大宋帝國的主要執政者之一,司馬光此舉又包含了哪些政治深意呢?

三家分晉,禮崩樂壞

威烈王二十三年 戊寅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資治通鑑 周紀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這一年的華夏大地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件令司馬光大感禮制大崩,綱紀大壞的大事。

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冊封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賜全副黼[音輔]冕圭璧(諸侯的禮服禮器),一時間原為晉國封臣的趙、魏、韓三家,堂而皇之的成為周室列土封疆的諸侯國,無論名實,都已徹底將晉國瓜分殆盡,史家稱之為“三家分晉”。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而在“三家分晉”之前,雖然周室經幽王、厲王失德,國勢日衰,可“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的君臣名分、禮法綱常仍在,社會秩序猶存。

可隨著三晉強盛,以大夫之位凌駕國君之上,而本應是維護禮法為天職的周天子,居然認可了趙、魏、韓三家的“悖逆”行徑,加封侯爵,自壞周室根基,開“壞禮”之先聲。

以至於司馬光嗚呼哀嘆: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絕,生民之害糜滅幾盡。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下陵上替,君臣的名分大壞,這是司馬光認為周室之所以衰敗的關鍵原因,若維護國家綱紀法統的“禮法”崩壞,那麼天下又怎能不混亂呢?

所以司馬光將“三家分晉”這一歷史事件,作為劃分春秋與戰國的分界嶺,標誌著“禮法”崩壞下的大爭之世的來臨。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當然以“三家分晉”作為《資治通鑑》的開篇故事,也不獨獨是為了表明禮法敗壞的開始,更是為了體現司馬光儒家治國理念中的“禮治”和“德治”思想。

《資治通鑑》中的治國理念

一、編書的目的

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的目的是什麼呢?

誠如他在《進資治通鑑表》中所說的那樣:

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於人主,日有萬幾,何暇周覽?臣常不自揆,欲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司馬遷“通古今之變”作《史記》,班固“斷漢為代”寫《漢書》以來,歷朝歷代都會編纂史書,且通常後代為前朝所作。宋之前的史書,除了《史記》和《漢書》外,正統的史家之作還有《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南史》、《北史》、《隋書》、新舊《唐書》等等一大堆紀傳體史書。卷帙浩繁的正史,尋常人通讀都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更別論日理萬機、操勞國事的君王了。

為了能讓皇帝快速的從史書中得知興替之道,盛衰之理,於是司馬光刪削冗長,舉撮機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編纂了一部編年體史書,專為執政者服務。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所以說《資治通鑑》最初就是為大宋皇帝特意編修的,它的政治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方便皇帝從中汲取治國思想。

知道了這些,我們再回頭看《資治通鑑》的開篇,你就會發現這不正是司馬光治國之道的直觀體現嗎?

"

楔子

元豐七年十一月(公元1084年),身在西京(今洛陽),提舉嵩山崇福宮事的端明殿大學士、太中大夫、上柱國、河內郡公司馬光,向東京(今開封)城內的大宋官家,上呈了《通鑑》的最後部分《唐紀》和《五代紀》,並進表以聞。

於皇城睿思殿內翻閱《通鑑》的神宗皇帝,覽之無不震撼,以其書"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親作書序,特賜名為《資治通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熙寧三年九月(公元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司馬光自請離朝出任地方,之後避居洛陽專心學問一心著書,違離闕庭,十有五年,研精極慮,窮竭所有,方才將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華夏曆史,編纂成為二百九十四卷的皇皇鉅著。

《資治通鑑》在史學中的地位不贅多言,單以其“鑑盛衰,法善戒惡”的治政思想,就為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所看重借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但諸位可知,司馬光為何要將《資治通鑑》的起始時間,選定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作為大宋帝國的主要執政者之一,司馬光此舉又包含了哪些政治深意呢?

三家分晉,禮崩樂壞

威烈王二十三年 戊寅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資治通鑑 周紀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這一年的華夏大地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件令司馬光大感禮制大崩,綱紀大壞的大事。

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冊封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賜全副黼[音輔]冕圭璧(諸侯的禮服禮器),一時間原為晉國封臣的趙、魏、韓三家,堂而皇之的成為周室列土封疆的諸侯國,無論名實,都已徹底將晉國瓜分殆盡,史家稱之為“三家分晉”。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而在“三家分晉”之前,雖然周室經幽王、厲王失德,國勢日衰,可“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的君臣名分、禮法綱常仍在,社會秩序猶存。

可隨著三晉強盛,以大夫之位凌駕國君之上,而本應是維護禮法為天職的周天子,居然認可了趙、魏、韓三家的“悖逆”行徑,加封侯爵,自壞周室根基,開“壞禮”之先聲。

以至於司馬光嗚呼哀嘆: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絕,生民之害糜滅幾盡。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下陵上替,君臣的名分大壞,這是司馬光認為周室之所以衰敗的關鍵原因,若維護國家綱紀法統的“禮法”崩壞,那麼天下又怎能不混亂呢?

所以司馬光將“三家分晉”這一歷史事件,作為劃分春秋與戰國的分界嶺,標誌著“禮法”崩壞下的大爭之世的來臨。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當然以“三家分晉”作為《資治通鑑》的開篇故事,也不獨獨是為了表明禮法敗壞的開始,更是為了體現司馬光儒家治國理念中的“禮治”和“德治”思想。

《資治通鑑》中的治國理念

一、編書的目的

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的目的是什麼呢?

誠如他在《進資治通鑑表》中所說的那樣:

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於人主,日有萬幾,何暇周覽?臣常不自揆,欲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司馬遷“通古今之變”作《史記》,班固“斷漢為代”寫《漢書》以來,歷朝歷代都會編纂史書,且通常後代為前朝所作。宋之前的史書,除了《史記》和《漢書》外,正統的史家之作還有《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南史》、《北史》、《隋書》、新舊《唐書》等等一大堆紀傳體史書。卷帙浩繁的正史,尋常人通讀都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更別論日理萬機、操勞國事的君王了。

為了能讓皇帝快速的從史書中得知興替之道,盛衰之理,於是司馬光刪削冗長,舉撮機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編纂了一部編年體史書,專為執政者服務。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所以說《資治通鑑》最初就是為大宋皇帝特意編修的,它的政治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方便皇帝從中汲取治國思想。

知道了這些,我們再回頭看《資治通鑑》的開篇,你就會發現這不正是司馬光治國之道的直觀體現嗎?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二、儒家的“禮治”

何謂禮?紀綱是也。

《左傳》上言:“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世也。”

可見“禮”具有規範社會秩序的重要內涵。

因而儒家學說大興以後,“禮”也成了儒家一貫主張的為政基礎。儒家經典《禮記》便對“禮”和“禮治”的內容進行了明確: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禮記 曲禮上》

"

楔子

元豐七年十一月(公元1084年),身在西京(今洛陽),提舉嵩山崇福宮事的端明殿大學士、太中大夫、上柱國、河內郡公司馬光,向東京(今開封)城內的大宋官家,上呈了《通鑑》的最後部分《唐紀》和《五代紀》,並進表以聞。

於皇城睿思殿內翻閱《通鑑》的神宗皇帝,覽之無不震撼,以其書"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親作書序,特賜名為《資治通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熙寧三年九月(公元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司馬光自請離朝出任地方,之後避居洛陽專心學問一心著書,違離闕庭,十有五年,研精極慮,窮竭所有,方才將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華夏曆史,編纂成為二百九十四卷的皇皇鉅著。

《資治通鑑》在史學中的地位不贅多言,單以其“鑑盛衰,法善戒惡”的治政思想,就為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所看重借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但諸位可知,司馬光為何要將《資治通鑑》的起始時間,選定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作為大宋帝國的主要執政者之一,司馬光此舉又包含了哪些政治深意呢?

三家分晉,禮崩樂壞

威烈王二十三年 戊寅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資治通鑑 周紀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這一年的華夏大地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件令司馬光大感禮制大崩,綱紀大壞的大事。

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冊封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賜全副黼[音輔]冕圭璧(諸侯的禮服禮器),一時間原為晉國封臣的趙、魏、韓三家,堂而皇之的成為周室列土封疆的諸侯國,無論名實,都已徹底將晉國瓜分殆盡,史家稱之為“三家分晉”。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而在“三家分晉”之前,雖然周室經幽王、厲王失德,國勢日衰,可“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的君臣名分、禮法綱常仍在,社會秩序猶存。

可隨著三晉強盛,以大夫之位凌駕國君之上,而本應是維護禮法為天職的周天子,居然認可了趙、魏、韓三家的“悖逆”行徑,加封侯爵,自壞周室根基,開“壞禮”之先聲。

以至於司馬光嗚呼哀嘆: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絕,生民之害糜滅幾盡。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下陵上替,君臣的名分大壞,這是司馬光認為周室之所以衰敗的關鍵原因,若維護國家綱紀法統的“禮法”崩壞,那麼天下又怎能不混亂呢?

所以司馬光將“三家分晉”這一歷史事件,作為劃分春秋與戰國的分界嶺,標誌著“禮法”崩壞下的大爭之世的來臨。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當然以“三家分晉”作為《資治通鑑》的開篇故事,也不獨獨是為了表明禮法敗壞的開始,更是為了體現司馬光儒家治國理念中的“禮治”和“德治”思想。

《資治通鑑》中的治國理念

一、編書的目的

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的目的是什麼呢?

誠如他在《進資治通鑑表》中所說的那樣:

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於人主,日有萬幾,何暇周覽?臣常不自揆,欲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司馬遷“通古今之變”作《史記》,班固“斷漢為代”寫《漢書》以來,歷朝歷代都會編纂史書,且通常後代為前朝所作。宋之前的史書,除了《史記》和《漢書》外,正統的史家之作還有《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南史》、《北史》、《隋書》、新舊《唐書》等等一大堆紀傳體史書。卷帙浩繁的正史,尋常人通讀都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更別論日理萬機、操勞國事的君王了。

為了能讓皇帝快速的從史書中得知興替之道,盛衰之理,於是司馬光刪削冗長,舉撮機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編纂了一部編年體史書,專為執政者服務。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所以說《資治通鑑》最初就是為大宋皇帝特意編修的,它的政治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方便皇帝從中汲取治國思想。

知道了這些,我們再回頭看《資治通鑑》的開篇,你就會發現這不正是司馬光治國之道的直觀體現嗎?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二、儒家的“禮治”

何謂禮?紀綱是也。

《左傳》上言:“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世也。”

可見“禮”具有規範社會秩序的重要內涵。

因而儒家學說大興以後,“禮”也成了儒家一貫主張的為政基礎。儒家經典《禮記》便對“禮”和“禮治”的內容進行了明確: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禮記 曲禮上》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禮”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從周公“制禮作樂”以來,禮治一直是維繫周室天下有序運轉的重要法則。所以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社會開始混亂,才有孔子一生奔走,致力於恢復周禮,併發出“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克己復禮”的感嘆。

司馬光不敘述周朝前期歷史,寧肯讓“周紀卷”不完整,也要警醒皇帝,作為最高執政者,放棄禮治,其後果就是諸侯稱雄,天下紛擾,國將不存。

"

楔子

元豐七年十一月(公元1084年),身在西京(今洛陽),提舉嵩山崇福宮事的端明殿大學士、太中大夫、上柱國、河內郡公司馬光,向東京(今開封)城內的大宋官家,上呈了《通鑑》的最後部分《唐紀》和《五代紀》,並進表以聞。

於皇城睿思殿內翻閱《通鑑》的神宗皇帝,覽之無不震撼,以其書"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親作書序,特賜名為《資治通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熙寧三年九月(公元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司馬光自請離朝出任地方,之後避居洛陽專心學問一心著書,違離闕庭,十有五年,研精極慮,窮竭所有,方才將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華夏曆史,編纂成為二百九十四卷的皇皇鉅著。

《資治通鑑》在史學中的地位不贅多言,單以其“鑑盛衰,法善戒惡”的治政思想,就為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所看重借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但諸位可知,司馬光為何要將《資治通鑑》的起始時間,選定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作為大宋帝國的主要執政者之一,司馬光此舉又包含了哪些政治深意呢?

三家分晉,禮崩樂壞

威烈王二十三年 戊寅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資治通鑑 周紀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這一年的華夏大地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件令司馬光大感禮制大崩,綱紀大壞的大事。

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冊封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賜全副黼[音輔]冕圭璧(諸侯的禮服禮器),一時間原為晉國封臣的趙、魏、韓三家,堂而皇之的成為周室列土封疆的諸侯國,無論名實,都已徹底將晉國瓜分殆盡,史家稱之為“三家分晉”。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而在“三家分晉”之前,雖然周室經幽王、厲王失德,國勢日衰,可“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的君臣名分、禮法綱常仍在,社會秩序猶存。

可隨著三晉強盛,以大夫之位凌駕國君之上,而本應是維護禮法為天職的周天子,居然認可了趙、魏、韓三家的“悖逆”行徑,加封侯爵,自壞周室根基,開“壞禮”之先聲。

以至於司馬光嗚呼哀嘆: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絕,生民之害糜滅幾盡。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下陵上替,君臣的名分大壞,這是司馬光認為周室之所以衰敗的關鍵原因,若維護國家綱紀法統的“禮法”崩壞,那麼天下又怎能不混亂呢?

所以司馬光將“三家分晉”這一歷史事件,作為劃分春秋與戰國的分界嶺,標誌著“禮法”崩壞下的大爭之世的來臨。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當然以“三家分晉”作為《資治通鑑》的開篇故事,也不獨獨是為了表明禮法敗壞的開始,更是為了體現司馬光儒家治國理念中的“禮治”和“德治”思想。

《資治通鑑》中的治國理念

一、編書的目的

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的目的是什麼呢?

誠如他在《進資治通鑑表》中所說的那樣:

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於人主,日有萬幾,何暇周覽?臣常不自揆,欲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司馬遷“通古今之變”作《史記》,班固“斷漢為代”寫《漢書》以來,歷朝歷代都會編纂史書,且通常後代為前朝所作。宋之前的史書,除了《史記》和《漢書》外,正統的史家之作還有《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南史》、《北史》、《隋書》、新舊《唐書》等等一大堆紀傳體史書。卷帙浩繁的正史,尋常人通讀都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更別論日理萬機、操勞國事的君王了。

為了能讓皇帝快速的從史書中得知興替之道,盛衰之理,於是司馬光刪削冗長,舉撮機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編纂了一部編年體史書,專為執政者服務。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所以說《資治通鑑》最初就是為大宋皇帝特意編修的,它的政治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方便皇帝從中汲取治國思想。

知道了這些,我們再回頭看《資治通鑑》的開篇,你就會發現這不正是司馬光治國之道的直觀體現嗎?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二、儒家的“禮治”

何謂禮?紀綱是也。

《左傳》上言:“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世也。”

可見“禮”具有規範社會秩序的重要內涵。

因而儒家學說大興以後,“禮”也成了儒家一貫主張的為政基礎。儒家經典《禮記》便對“禮”和“禮治”的內容進行了明確: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禮記 曲禮上》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禮”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從周公“制禮作樂”以來,禮治一直是維繫周室天下有序運轉的重要法則。所以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社會開始混亂,才有孔子一生奔走,致力於恢復周禮,併發出“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克己復禮”的感嘆。

司馬光不敘述周朝前期歷史,寧肯讓“周紀卷”不完整,也要警醒皇帝,作為最高執政者,放棄禮治,其後果就是諸侯稱雄,天下紛擾,國將不存。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朱熹便清楚明白的點出這一點:三晉之事,《通鑑》取為篇首,且深以禮與名分為言。

有“三家分晉”這一前車之鑑在,司馬光以史家春秋之筆法,將維護封建王朝統治的根本之道,著重點出,“禮治”已經上升到全書立意的高度,而“禮教關乎興衰”的論點呼之欲出,以三晉開篇更顯司馬光的良苦用心。

除了禮治,司馬光在敘述三家分晉時,另闢蹊徑,以失敗者智伯為視角,展現三晉分立的過程,更是將儒家的另一重要思想,“為政以德”的治國理念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

"

楔子

元豐七年十一月(公元1084年),身在西京(今洛陽),提舉嵩山崇福宮事的端明殿大學士、太中大夫、上柱國、河內郡公司馬光,向東京(今開封)城內的大宋官家,上呈了《通鑑》的最後部分《唐紀》和《五代紀》,並進表以聞。

於皇城睿思殿內翻閱《通鑑》的神宗皇帝,覽之無不震撼,以其書"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親作書序,特賜名為《資治通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熙寧三年九月(公元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司馬光自請離朝出任地方,之後避居洛陽專心學問一心著書,違離闕庭,十有五年,研精極慮,窮竭所有,方才將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華夏曆史,編纂成為二百九十四卷的皇皇鉅著。

《資治通鑑》在史學中的地位不贅多言,單以其“鑑盛衰,法善戒惡”的治政思想,就為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所看重借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但諸位可知,司馬光為何要將《資治通鑑》的起始時間,選定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作為大宋帝國的主要執政者之一,司馬光此舉又包含了哪些政治深意呢?

三家分晉,禮崩樂壞

威烈王二十三年 戊寅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資治通鑑 周紀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這一年的華夏大地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件令司馬光大感禮制大崩,綱紀大壞的大事。

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冊封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賜全副黼[音輔]冕圭璧(諸侯的禮服禮器),一時間原為晉國封臣的趙、魏、韓三家,堂而皇之的成為周室列土封疆的諸侯國,無論名實,都已徹底將晉國瓜分殆盡,史家稱之為“三家分晉”。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而在“三家分晉”之前,雖然周室經幽王、厲王失德,國勢日衰,可“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的君臣名分、禮法綱常仍在,社會秩序猶存。

可隨著三晉強盛,以大夫之位凌駕國君之上,而本應是維護禮法為天職的周天子,居然認可了趙、魏、韓三家的“悖逆”行徑,加封侯爵,自壞周室根基,開“壞禮”之先聲。

以至於司馬光嗚呼哀嘆: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絕,生民之害糜滅幾盡。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下陵上替,君臣的名分大壞,這是司馬光認為周室之所以衰敗的關鍵原因,若維護國家綱紀法統的“禮法”崩壞,那麼天下又怎能不混亂呢?

所以司馬光將“三家分晉”這一歷史事件,作為劃分春秋與戰國的分界嶺,標誌著“禮法”崩壞下的大爭之世的來臨。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當然以“三家分晉”作為《資治通鑑》的開篇故事,也不獨獨是為了表明禮法敗壞的開始,更是為了體現司馬光儒家治國理念中的“禮治”和“德治”思想。

《資治通鑑》中的治國理念

一、編書的目的

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的目的是什麼呢?

誠如他在《進資治通鑑表》中所說的那樣:

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於人主,日有萬幾,何暇周覽?臣常不自揆,欲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司馬遷“通古今之變”作《史記》,班固“斷漢為代”寫《漢書》以來,歷朝歷代都會編纂史書,且通常後代為前朝所作。宋之前的史書,除了《史記》和《漢書》外,正統的史家之作還有《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南史》、《北史》、《隋書》、新舊《唐書》等等一大堆紀傳體史書。卷帙浩繁的正史,尋常人通讀都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更別論日理萬機、操勞國事的君王了。

為了能讓皇帝快速的從史書中得知興替之道,盛衰之理,於是司馬光刪削冗長,舉撮機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編纂了一部編年體史書,專為執政者服務。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所以說《資治通鑑》最初就是為大宋皇帝特意編修的,它的政治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方便皇帝從中汲取治國思想。

知道了這些,我們再回頭看《資治通鑑》的開篇,你就會發現這不正是司馬光治國之道的直觀體現嗎?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二、儒家的“禮治”

何謂禮?紀綱是也。

《左傳》上言:“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世也。”

可見“禮”具有規範社會秩序的重要內涵。

因而儒家學說大興以後,“禮”也成了儒家一貫主張的為政基礎。儒家經典《禮記》便對“禮”和“禮治”的內容進行了明確: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禮記 曲禮上》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禮”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從周公“制禮作樂”以來,禮治一直是維繫周室天下有序運轉的重要法則。所以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社會開始混亂,才有孔子一生奔走,致力於恢復周禮,併發出“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克己復禮”的感嘆。

司馬光不敘述周朝前期歷史,寧肯讓“周紀卷”不完整,也要警醒皇帝,作為最高執政者,放棄禮治,其後果就是諸侯稱雄,天下紛擾,國將不存。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朱熹便清楚明白的點出這一點:三晉之事,《通鑑》取為篇首,且深以禮與名分為言。

有“三家分晉”這一前車之鑑在,司馬光以史家春秋之筆法,將維護封建王朝統治的根本之道,著重點出,“禮治”已經上升到全書立意的高度,而“禮教關乎興衰”的論點呼之欲出,以三晉開篇更顯司馬光的良苦用心。

除了禮治,司馬光在敘述三家分晉時,另闢蹊徑,以失敗者智伯為視角,展現三晉分立的過程,更是將儒家的另一重要思想,“為政以德”的治國理念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三、儒家的“德治”

熟知三家分晉這段歷史的朋友,都應該清楚,趙魏韓三家實際上瓜分的是智伯的土地,晉國國君早就名存實亡,智氏實力最為強大,“晉國政皆決智伯,晉哀公不得有所制”。在《史記》中,三家分晉的主要故事,正是趙氏聯合魏、韓兩家攻滅智伯,方才奠定三家開國的基業。

但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卻迥異於《史記》以趙家為主線,成功者的角度書寫這段歷史,反而著重描寫極盛一時的智伯是如何失敗的,這就突顯出了儒家德治的核心思想“仁”。

"

楔子

元豐七年十一月(公元1084年),身在西京(今洛陽),提舉嵩山崇福宮事的端明殿大學士、太中大夫、上柱國、河內郡公司馬光,向東京(今開封)城內的大宋官家,上呈了《通鑑》的最後部分《唐紀》和《五代紀》,並進表以聞。

於皇城睿思殿內翻閱《通鑑》的神宗皇帝,覽之無不震撼,以其書"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親作書序,特賜名為《資治通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熙寧三年九月(公元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司馬光自請離朝出任地方,之後避居洛陽專心學問一心著書,違離闕庭,十有五年,研精極慮,窮竭所有,方才將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華夏曆史,編纂成為二百九十四卷的皇皇鉅著。

《資治通鑑》在史學中的地位不贅多言,單以其“鑑盛衰,法善戒惡”的治政思想,就為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所看重借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但諸位可知,司馬光為何要將《資治通鑑》的起始時間,選定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作為大宋帝國的主要執政者之一,司馬光此舉又包含了哪些政治深意呢?

三家分晉,禮崩樂壞

威烈王二十三年 戊寅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資治通鑑 周紀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這一年的華夏大地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件令司馬光大感禮制大崩,綱紀大壞的大事。

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冊封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賜全副黼[音輔]冕圭璧(諸侯的禮服禮器),一時間原為晉國封臣的趙、魏、韓三家,堂而皇之的成為周室列土封疆的諸侯國,無論名實,都已徹底將晉國瓜分殆盡,史家稱之為“三家分晉”。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而在“三家分晉”之前,雖然周室經幽王、厲王失德,國勢日衰,可“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的君臣名分、禮法綱常仍在,社會秩序猶存。

可隨著三晉強盛,以大夫之位凌駕國君之上,而本應是維護禮法為天職的周天子,居然認可了趙、魏、韓三家的“悖逆”行徑,加封侯爵,自壞周室根基,開“壞禮”之先聲。

以至於司馬光嗚呼哀嘆: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絕,生民之害糜滅幾盡。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下陵上替,君臣的名分大壞,這是司馬光認為周室之所以衰敗的關鍵原因,若維護國家綱紀法統的“禮法”崩壞,那麼天下又怎能不混亂呢?

所以司馬光將“三家分晉”這一歷史事件,作為劃分春秋與戰國的分界嶺,標誌著“禮法”崩壞下的大爭之世的來臨。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當然以“三家分晉”作為《資治通鑑》的開篇故事,也不獨獨是為了表明禮法敗壞的開始,更是為了體現司馬光儒家治國理念中的“禮治”和“德治”思想。

《資治通鑑》中的治國理念

一、編書的目的

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的目的是什麼呢?

誠如他在《進資治通鑑表》中所說的那樣:

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於人主,日有萬幾,何暇周覽?臣常不自揆,欲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司馬遷“通古今之變”作《史記》,班固“斷漢為代”寫《漢書》以來,歷朝歷代都會編纂史書,且通常後代為前朝所作。宋之前的史書,除了《史記》和《漢書》外,正統的史家之作還有《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南史》、《北史》、《隋書》、新舊《唐書》等等一大堆紀傳體史書。卷帙浩繁的正史,尋常人通讀都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更別論日理萬機、操勞國事的君王了。

為了能讓皇帝快速的從史書中得知興替之道,盛衰之理,於是司馬光刪削冗長,舉撮機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編纂了一部編年體史書,專為執政者服務。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所以說《資治通鑑》最初就是為大宋皇帝特意編修的,它的政治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方便皇帝從中汲取治國思想。

知道了這些,我們再回頭看《資治通鑑》的開篇,你就會發現這不正是司馬光治國之道的直觀體現嗎?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二、儒家的“禮治”

何謂禮?紀綱是也。

《左傳》上言:“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世也。”

可見“禮”具有規範社會秩序的重要內涵。

因而儒家學說大興以後,“禮”也成了儒家一貫主張的為政基礎。儒家經典《禮記》便對“禮”和“禮治”的內容進行了明確: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禮記 曲禮上》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禮”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從周公“制禮作樂”以來,禮治一直是維繫周室天下有序運轉的重要法則。所以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社會開始混亂,才有孔子一生奔走,致力於恢復周禮,併發出“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克己復禮”的感嘆。

司馬光不敘述周朝前期歷史,寧肯讓“周紀卷”不完整,也要警醒皇帝,作為最高執政者,放棄禮治,其後果就是諸侯稱雄,天下紛擾,國將不存。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朱熹便清楚明白的點出這一點:三晉之事,《通鑑》取為篇首,且深以禮與名分為言。

有“三家分晉”這一前車之鑑在,司馬光以史家春秋之筆法,將維護封建王朝統治的根本之道,著重點出,“禮治”已經上升到全書立意的高度,而“禮教關乎興衰”的論點呼之欲出,以三晉開篇更顯司馬光的良苦用心。

除了禮治,司馬光在敘述三家分晉時,另闢蹊徑,以失敗者智伯為視角,展現三晉分立的過程,更是將儒家的另一重要思想,“為政以德”的治國理念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三、儒家的“德治”

熟知三家分晉這段歷史的朋友,都應該清楚,趙魏韓三家實際上瓜分的是智伯的土地,晉國國君早就名存實亡,智氏實力最為強大,“晉國政皆決智伯,晉哀公不得有所制”。在《史記》中,三家分晉的主要故事,正是趙氏聯合魏、韓兩家攻滅智伯,方才奠定三家開國的基業。

但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卻迥異於《史記》以趙家為主線,成功者的角度書寫這段歷史,反而著重描寫極盛一時的智伯是如何失敗的,這就突顯出了儒家德治的核心思想“仁”。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在《資治通鑑》中,司馬光借智果(晉國大夫,智氏家族軍師)之口點出了對智瑤(智伯)的評價:瑤之賢於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鬢長大則賢,射御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慧則賢,強毅果敢則賢,如是而甚不仁。

智瑤什麼都好,形象好、武藝好、才藝好、口才好、性格好,看起來是智氏傑出的繼承人,可唯獨智瑤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便是“不仁”。

按照儒家的劃分:德才兼備為聖人;德勝才者為君子;無德無才為愚人;才勝德者為小人。智瑤就是儒家意義上標準的“小人”。

"

楔子

元豐七年十一月(公元1084年),身在西京(今洛陽),提舉嵩山崇福宮事的端明殿大學士、太中大夫、上柱國、河內郡公司馬光,向東京(今開封)城內的大宋官家,上呈了《通鑑》的最後部分《唐紀》和《五代紀》,並進表以聞。

於皇城睿思殿內翻閱《通鑑》的神宗皇帝,覽之無不震撼,以其書"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親作書序,特賜名為《資治通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熙寧三年九月(公元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司馬光自請離朝出任地方,之後避居洛陽專心學問一心著書,違離闕庭,十有五年,研精極慮,窮竭所有,方才將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華夏曆史,編纂成為二百九十四卷的皇皇鉅著。

《資治通鑑》在史學中的地位不贅多言,單以其“鑑盛衰,法善戒惡”的治政思想,就為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所看重借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但諸位可知,司馬光為何要將《資治通鑑》的起始時間,選定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作為大宋帝國的主要執政者之一,司馬光此舉又包含了哪些政治深意呢?

三家分晉,禮崩樂壞

威烈王二十三年 戊寅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資治通鑑 周紀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這一年的華夏大地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件令司馬光大感禮制大崩,綱紀大壞的大事。

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冊封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賜全副黼[音輔]冕圭璧(諸侯的禮服禮器),一時間原為晉國封臣的趙、魏、韓三家,堂而皇之的成為周室列土封疆的諸侯國,無論名實,都已徹底將晉國瓜分殆盡,史家稱之為“三家分晉”。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而在“三家分晉”之前,雖然周室經幽王、厲王失德,國勢日衰,可“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的君臣名分、禮法綱常仍在,社會秩序猶存。

可隨著三晉強盛,以大夫之位凌駕國君之上,而本應是維護禮法為天職的周天子,居然認可了趙、魏、韓三家的“悖逆”行徑,加封侯爵,自壞周室根基,開“壞禮”之先聲。

以至於司馬光嗚呼哀嘆: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絕,生民之害糜滅幾盡。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下陵上替,君臣的名分大壞,這是司馬光認為周室之所以衰敗的關鍵原因,若維護國家綱紀法統的“禮法”崩壞,那麼天下又怎能不混亂呢?

所以司馬光將“三家分晉”這一歷史事件,作為劃分春秋與戰國的分界嶺,標誌著“禮法”崩壞下的大爭之世的來臨。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當然以“三家分晉”作為《資治通鑑》的開篇故事,也不獨獨是為了表明禮法敗壞的開始,更是為了體現司馬光儒家治國理念中的“禮治”和“德治”思想。

《資治通鑑》中的治國理念

一、編書的目的

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的目的是什麼呢?

誠如他在《進資治通鑑表》中所說的那樣:

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於人主,日有萬幾,何暇周覽?臣常不自揆,欲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司馬遷“通古今之變”作《史記》,班固“斷漢為代”寫《漢書》以來,歷朝歷代都會編纂史書,且通常後代為前朝所作。宋之前的史書,除了《史記》和《漢書》外,正統的史家之作還有《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南史》、《北史》、《隋書》、新舊《唐書》等等一大堆紀傳體史書。卷帙浩繁的正史,尋常人通讀都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更別論日理萬機、操勞國事的君王了。

為了能讓皇帝快速的從史書中得知興替之道,盛衰之理,於是司馬光刪削冗長,舉撮機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編纂了一部編年體史書,專為執政者服務。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所以說《資治通鑑》最初就是為大宋皇帝特意編修的,它的政治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方便皇帝從中汲取治國思想。

知道了這些,我們再回頭看《資治通鑑》的開篇,你就會發現這不正是司馬光治國之道的直觀體現嗎?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二、儒家的“禮治”

何謂禮?紀綱是也。

《左傳》上言:“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世也。”

可見“禮”具有規範社會秩序的重要內涵。

因而儒家學說大興以後,“禮”也成了儒家一貫主張的為政基礎。儒家經典《禮記》便對“禮”和“禮治”的內容進行了明確: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禮記 曲禮上》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禮”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從周公“制禮作樂”以來,禮治一直是維繫周室天下有序運轉的重要法則。所以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社會開始混亂,才有孔子一生奔走,致力於恢復周禮,併發出“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克己復禮”的感嘆。

司馬光不敘述周朝前期歷史,寧肯讓“周紀卷”不完整,也要警醒皇帝,作為最高執政者,放棄禮治,其後果就是諸侯稱雄,天下紛擾,國將不存。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朱熹便清楚明白的點出這一點:三晉之事,《通鑑》取為篇首,且深以禮與名分為言。

有“三家分晉”這一前車之鑑在,司馬光以史家春秋之筆法,將維護封建王朝統治的根本之道,著重點出,“禮治”已經上升到全書立意的高度,而“禮教關乎興衰”的論點呼之欲出,以三晉開篇更顯司馬光的良苦用心。

除了禮治,司馬光在敘述三家分晉時,另闢蹊徑,以失敗者智伯為視角,展現三晉分立的過程,更是將儒家的另一重要思想,“為政以德”的治國理念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三、儒家的“德治”

熟知三家分晉這段歷史的朋友,都應該清楚,趙魏韓三家實際上瓜分的是智伯的土地,晉國國君早就名存實亡,智氏實力最為強大,“晉國政皆決智伯,晉哀公不得有所制”。在《史記》中,三家分晉的主要故事,正是趙氏聯合魏、韓兩家攻滅智伯,方才奠定三家開國的基業。

但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卻迥異於《史記》以趙家為主線,成功者的角度書寫這段歷史,反而著重描寫極盛一時的智伯是如何失敗的,這就突顯出了儒家德治的核心思想“仁”。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在《資治通鑑》中,司馬光借智果(晉國大夫,智氏家族軍師)之口點出了對智瑤(智伯)的評價:瑤之賢於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鬢長大則賢,射御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慧則賢,強毅果敢則賢,如是而甚不仁。

智瑤什麼都好,形象好、武藝好、才藝好、口才好、性格好,看起來是智氏傑出的繼承人,可唯獨智瑤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便是“不仁”。

按照儒家的劃分:德才兼備為聖人;德勝才者為君子;無德無才為愚人;才勝德者為小人。智瑤就是儒家意義上標準的“小人”。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那麼“小人”對家國有什麼危害呢?

智果又說了:夫以其五賢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誰能待之?若果立瑤也,智宗必滅。

司馬光借智果之口很明白的勸誡為政者,即便你再有才,可無德(即不行仁義),那麼必然招致國家的敗亡(智伯的敗亡就是很好的案例)。

說的這,你會發現,司馬光正是借“智伯敗亡”的故事,向世人樹立了儒家思想的普世價值觀,為人要“仁”,為政更要“仁”,道德永遠擺在政治的第一位。

"

楔子

元豐七年十一月(公元1084年),身在西京(今洛陽),提舉嵩山崇福宮事的端明殿大學士、太中大夫、上柱國、河內郡公司馬光,向東京(今開封)城內的大宋官家,上呈了《通鑑》的最後部分《唐紀》和《五代紀》,並進表以聞。

於皇城睿思殿內翻閱《通鑑》的神宗皇帝,覽之無不震撼,以其書"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親作書序,特賜名為《資治通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熙寧三年九月(公元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司馬光自請離朝出任地方,之後避居洛陽專心學問一心著書,違離闕庭,十有五年,研精極慮,窮竭所有,方才將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華夏曆史,編纂成為二百九十四卷的皇皇鉅著。

《資治通鑑》在史學中的地位不贅多言,單以其“鑑盛衰,法善戒惡”的治政思想,就為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所看重借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但諸位可知,司馬光為何要將《資治通鑑》的起始時間,選定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作為大宋帝國的主要執政者之一,司馬光此舉又包含了哪些政治深意呢?

三家分晉,禮崩樂壞

威烈王二十三年 戊寅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資治通鑑 周紀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這一年的華夏大地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件令司馬光大感禮制大崩,綱紀大壞的大事。

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冊封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賜全副黼[音輔]冕圭璧(諸侯的禮服禮器),一時間原為晉國封臣的趙、魏、韓三家,堂而皇之的成為周室列土封疆的諸侯國,無論名實,都已徹底將晉國瓜分殆盡,史家稱之為“三家分晉”。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而在“三家分晉”之前,雖然周室經幽王、厲王失德,國勢日衰,可“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的君臣名分、禮法綱常仍在,社會秩序猶存。

可隨著三晉強盛,以大夫之位凌駕國君之上,而本應是維護禮法為天職的周天子,居然認可了趙、魏、韓三家的“悖逆”行徑,加封侯爵,自壞周室根基,開“壞禮”之先聲。

以至於司馬光嗚呼哀嘆: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絕,生民之害糜滅幾盡。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下陵上替,君臣的名分大壞,這是司馬光認為周室之所以衰敗的關鍵原因,若維護國家綱紀法統的“禮法”崩壞,那麼天下又怎能不混亂呢?

所以司馬光將“三家分晉”這一歷史事件,作為劃分春秋與戰國的分界嶺,標誌著“禮法”崩壞下的大爭之世的來臨。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當然以“三家分晉”作為《資治通鑑》的開篇故事,也不獨獨是為了表明禮法敗壞的開始,更是為了體現司馬光儒家治國理念中的“禮治”和“德治”思想。

《資治通鑑》中的治國理念

一、編書的目的

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的目的是什麼呢?

誠如他在《進資治通鑑表》中所說的那樣:

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於人主,日有萬幾,何暇周覽?臣常不自揆,欲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司馬遷“通古今之變”作《史記》,班固“斷漢為代”寫《漢書》以來,歷朝歷代都會編纂史書,且通常後代為前朝所作。宋之前的史書,除了《史記》和《漢書》外,正統的史家之作還有《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南史》、《北史》、《隋書》、新舊《唐書》等等一大堆紀傳體史書。卷帙浩繁的正史,尋常人通讀都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更別論日理萬機、操勞國事的君王了。

為了能讓皇帝快速的從史書中得知興替之道,盛衰之理,於是司馬光刪削冗長,舉撮機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編纂了一部編年體史書,專為執政者服務。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所以說《資治通鑑》最初就是為大宋皇帝特意編修的,它的政治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方便皇帝從中汲取治國思想。

知道了這些,我們再回頭看《資治通鑑》的開篇,你就會發現這不正是司馬光治國之道的直觀體現嗎?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二、儒家的“禮治”

何謂禮?紀綱是也。

《左傳》上言:“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世也。”

可見“禮”具有規範社會秩序的重要內涵。

因而儒家學說大興以後,“禮”也成了儒家一貫主張的為政基礎。儒家經典《禮記》便對“禮”和“禮治”的內容進行了明確: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禮記 曲禮上》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禮”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從周公“制禮作樂”以來,禮治一直是維繫周室天下有序運轉的重要法則。所以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社會開始混亂,才有孔子一生奔走,致力於恢復周禮,併發出“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克己復禮”的感嘆。

司馬光不敘述周朝前期歷史,寧肯讓“周紀卷”不完整,也要警醒皇帝,作為最高執政者,放棄禮治,其後果就是諸侯稱雄,天下紛擾,國將不存。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朱熹便清楚明白的點出這一點:三晉之事,《通鑑》取為篇首,且深以禮與名分為言。

有“三家分晉”這一前車之鑑在,司馬光以史家春秋之筆法,將維護封建王朝統治的根本之道,著重點出,“禮治”已經上升到全書立意的高度,而“禮教關乎興衰”的論點呼之欲出,以三晉開篇更顯司馬光的良苦用心。

除了禮治,司馬光在敘述三家分晉時,另闢蹊徑,以失敗者智伯為視角,展現三晉分立的過程,更是將儒家的另一重要思想,“為政以德”的治國理念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三、儒家的“德治”

熟知三家分晉這段歷史的朋友,都應該清楚,趙魏韓三家實際上瓜分的是智伯的土地,晉國國君早就名存實亡,智氏實力最為強大,“晉國政皆決智伯,晉哀公不得有所制”。在《史記》中,三家分晉的主要故事,正是趙氏聯合魏、韓兩家攻滅智伯,方才奠定三家開國的基業。

但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卻迥異於《史記》以趙家為主線,成功者的角度書寫這段歷史,反而著重描寫極盛一時的智伯是如何失敗的,這就突顯出了儒家德治的核心思想“仁”。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在《資治通鑑》中,司馬光借智果(晉國大夫,智氏家族軍師)之口點出了對智瑤(智伯)的評價:瑤之賢於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鬢長大則賢,射御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慧則賢,強毅果敢則賢,如是而甚不仁。

智瑤什麼都好,形象好、武藝好、才藝好、口才好、性格好,看起來是智氏傑出的繼承人,可唯獨智瑤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便是“不仁”。

按照儒家的劃分:德才兼備為聖人;德勝才者為君子;無德無才為愚人;才勝德者為小人。智瑤就是儒家意義上標準的“小人”。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那麼“小人”對家國有什麼危害呢?

智果又說了:夫以其五賢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誰能待之?若果立瑤也,智宗必滅。

司馬光借智果之口很明白的勸誡為政者,即便你再有才,可無德(即不行仁義),那麼必然招致國家的敗亡(智伯的敗亡就是很好的案例)。

說的這,你會發現,司馬光正是借“智伯敗亡”的故事,向世人樹立了儒家思想的普世價值觀,為人要“仁”,為政更要“仁”,道德永遠擺在政治的第一位。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結語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經學大興,到北宋時期,開國的太祖皇帝趙匡胤,鑑於唐末五代藩鎮之亂,崇尚文治,儒學的地位自然隨之水漲船高,經仁宗之後,儒學已經發展到前代不能企及的高度,朝中要員皆儒臣。

"

楔子

元豐七年十一月(公元1084年),身在西京(今洛陽),提舉嵩山崇福宮事的端明殿大學士、太中大夫、上柱國、河內郡公司馬光,向東京(今開封)城內的大宋官家,上呈了《通鑑》的最後部分《唐紀》和《五代紀》,並進表以聞。

於皇城睿思殿內翻閱《通鑑》的神宗皇帝,覽之無不震撼,以其書"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親作書序,特賜名為《資治通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熙寧三年九月(公元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司馬光自請離朝出任地方,之後避居洛陽專心學問一心著書,違離闕庭,十有五年,研精極慮,窮竭所有,方才將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華夏曆史,編纂成為二百九十四卷的皇皇鉅著。

《資治通鑑》在史學中的地位不贅多言,單以其“鑑盛衰,法善戒惡”的治政思想,就為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所看重借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但諸位可知,司馬光為何要將《資治通鑑》的起始時間,選定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作為大宋帝國的主要執政者之一,司馬光此舉又包含了哪些政治深意呢?

三家分晉,禮崩樂壞

威烈王二十三年 戊寅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資治通鑑 周紀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這一年的華夏大地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件令司馬光大感禮制大崩,綱紀大壞的大事。

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冊封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賜全副黼[音輔]冕圭璧(諸侯的禮服禮器),一時間原為晉國封臣的趙、魏、韓三家,堂而皇之的成為周室列土封疆的諸侯國,無論名實,都已徹底將晉國瓜分殆盡,史家稱之為“三家分晉”。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而在“三家分晉”之前,雖然周室經幽王、厲王失德,國勢日衰,可“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的君臣名分、禮法綱常仍在,社會秩序猶存。

可隨著三晉強盛,以大夫之位凌駕國君之上,而本應是維護禮法為天職的周天子,居然認可了趙、魏、韓三家的“悖逆”行徑,加封侯爵,自壞周室根基,開“壞禮”之先聲。

以至於司馬光嗚呼哀嘆: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絕,生民之害糜滅幾盡。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下陵上替,君臣的名分大壞,這是司馬光認為周室之所以衰敗的關鍵原因,若維護國家綱紀法統的“禮法”崩壞,那麼天下又怎能不混亂呢?

所以司馬光將“三家分晉”這一歷史事件,作為劃分春秋與戰國的分界嶺,標誌著“禮法”崩壞下的大爭之世的來臨。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當然以“三家分晉”作為《資治通鑑》的開篇故事,也不獨獨是為了表明禮法敗壞的開始,更是為了體現司馬光儒家治國理念中的“禮治”和“德治”思想。

《資治通鑑》中的治國理念

一、編書的目的

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的目的是什麼呢?

誠如他在《進資治通鑑表》中所說的那樣:

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於人主,日有萬幾,何暇周覽?臣常不自揆,欲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司馬遷“通古今之變”作《史記》,班固“斷漢為代”寫《漢書》以來,歷朝歷代都會編纂史書,且通常後代為前朝所作。宋之前的史書,除了《史記》和《漢書》外,正統的史家之作還有《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南史》、《北史》、《隋書》、新舊《唐書》等等一大堆紀傳體史書。卷帙浩繁的正史,尋常人通讀都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更別論日理萬機、操勞國事的君王了。

為了能讓皇帝快速的從史書中得知興替之道,盛衰之理,於是司馬光刪削冗長,舉撮機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編纂了一部編年體史書,專為執政者服務。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所以說《資治通鑑》最初就是為大宋皇帝特意編修的,它的政治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方便皇帝從中汲取治國思想。

知道了這些,我們再回頭看《資治通鑑》的開篇,你就會發現這不正是司馬光治國之道的直觀體現嗎?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二、儒家的“禮治”

何謂禮?紀綱是也。

《左傳》上言:“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世也。”

可見“禮”具有規範社會秩序的重要內涵。

因而儒家學說大興以後,“禮”也成了儒家一貫主張的為政基礎。儒家經典《禮記》便對“禮”和“禮治”的內容進行了明確: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禮記 曲禮上》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禮”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從周公“制禮作樂”以來,禮治一直是維繫周室天下有序運轉的重要法則。所以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社會開始混亂,才有孔子一生奔走,致力於恢復周禮,併發出“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克己復禮”的感嘆。

司馬光不敘述周朝前期歷史,寧肯讓“周紀卷”不完整,也要警醒皇帝,作為最高執政者,放棄禮治,其後果就是諸侯稱雄,天下紛擾,國將不存。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朱熹便清楚明白的點出這一點:三晉之事,《通鑑》取為篇首,且深以禮與名分為言。

有“三家分晉”這一前車之鑑在,司馬光以史家春秋之筆法,將維護封建王朝統治的根本之道,著重點出,“禮治”已經上升到全書立意的高度,而“禮教關乎興衰”的論點呼之欲出,以三晉開篇更顯司馬光的良苦用心。

除了禮治,司馬光在敘述三家分晉時,另闢蹊徑,以失敗者智伯為視角,展現三晉分立的過程,更是將儒家的另一重要思想,“為政以德”的治國理念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三、儒家的“德治”

熟知三家分晉這段歷史的朋友,都應該清楚,趙魏韓三家實際上瓜分的是智伯的土地,晉國國君早就名存實亡,智氏實力最為強大,“晉國政皆決智伯,晉哀公不得有所制”。在《史記》中,三家分晉的主要故事,正是趙氏聯合魏、韓兩家攻滅智伯,方才奠定三家開國的基業。

但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卻迥異於《史記》以趙家為主線,成功者的角度書寫這段歷史,反而著重描寫極盛一時的智伯是如何失敗的,這就突顯出了儒家德治的核心思想“仁”。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在《資治通鑑》中,司馬光借智果(晉國大夫,智氏家族軍師)之口點出了對智瑤(智伯)的評價:瑤之賢於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鬢長大則賢,射御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慧則賢,強毅果敢則賢,如是而甚不仁。

智瑤什麼都好,形象好、武藝好、才藝好、口才好、性格好,看起來是智氏傑出的繼承人,可唯獨智瑤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便是“不仁”。

按照儒家的劃分:德才兼備為聖人;德勝才者為君子;無德無才為愚人;才勝德者為小人。智瑤就是儒家意義上標準的“小人”。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那麼“小人”對家國有什麼危害呢?

智果又說了:夫以其五賢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誰能待之?若果立瑤也,智宗必滅。

司馬光借智果之口很明白的勸誡為政者,即便你再有才,可無德(即不行仁義),那麼必然招致國家的敗亡(智伯的敗亡就是很好的案例)。

說的這,你會發現,司馬光正是借“智伯敗亡”的故事,向世人樹立了儒家思想的普世價值觀,為人要“仁”,為政更要“仁”,道德永遠擺在政治的第一位。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結語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經學大興,到北宋時期,開國的太祖皇帝趙匡胤,鑑於唐末五代藩鎮之亂,崇尚文治,儒學的地位自然隨之水漲船高,經仁宗之後,儒學已經發展到前代不能企及的高度,朝中要員皆儒臣。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所以秉持儒家治國之念的司馬光,在編修《資治通鑑》時,自然要夾帶當時政治立場,對歷史進行修正解讀。“三家分晉”作為開篇故事,以戰國代周紀,就是為了強調,違背儒家“禮”的制度和“德”的價值,必然會使國家出現混亂、動盪的局面。

正如司馬光在開篇議論中所說:君臣之位猶天地之不可易也!

"

楔子

元豐七年十一月(公元1084年),身在西京(今洛陽),提舉嵩山崇福宮事的端明殿大學士、太中大夫、上柱國、河內郡公司馬光,向東京(今開封)城內的大宋官家,上呈了《通鑑》的最後部分《唐紀》和《五代紀》,並進表以聞。

於皇城睿思殿內翻閱《通鑑》的神宗皇帝,覽之無不震撼,以其書"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親作書序,特賜名為《資治通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熙寧三年九月(公元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司馬光自請離朝出任地方,之後避居洛陽專心學問一心著書,違離闕庭,十有五年,研精極慮,窮竭所有,方才將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華夏曆史,編纂成為二百九十四卷的皇皇鉅著。

《資治通鑑》在史學中的地位不贅多言,單以其“鑑盛衰,法善戒惡”的治政思想,就為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所看重借鑑。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但諸位可知,司馬光為何要將《資治通鑑》的起始時間,選定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作為大宋帝國的主要執政者之一,司馬光此舉又包含了哪些政治深意呢?

三家分晉,禮崩樂壞

威烈王二十三年 戊寅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資治通鑑 周紀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這一年的華夏大地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件令司馬光大感禮制大崩,綱紀大壞的大事。

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冊封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賜全副黼[音輔]冕圭璧(諸侯的禮服禮器),一時間原為晉國封臣的趙、魏、韓三家,堂而皇之的成為周室列土封疆的諸侯國,無論名實,都已徹底將晉國瓜分殆盡,史家稱之為“三家分晉”。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而在“三家分晉”之前,雖然周室經幽王、厲王失德,國勢日衰,可“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的君臣名分、禮法綱常仍在,社會秩序猶存。

可隨著三晉強盛,以大夫之位凌駕國君之上,而本應是維護禮法為天職的周天子,居然認可了趙、魏、韓三家的“悖逆”行徑,加封侯爵,自壞周室根基,開“壞禮”之先聲。

以至於司馬光嗚呼哀嘆: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絕,生民之害糜滅幾盡。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下陵上替,君臣的名分大壞,這是司馬光認為周室之所以衰敗的關鍵原因,若維護國家綱紀法統的“禮法”崩壞,那麼天下又怎能不混亂呢?

所以司馬光將“三家分晉”這一歷史事件,作為劃分春秋與戰國的分界嶺,標誌著“禮法”崩壞下的大爭之世的來臨。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當然以“三家分晉”作為《資治通鑑》的開篇故事,也不獨獨是為了表明禮法敗壞的開始,更是為了體現司馬光儒家治國理念中的“禮治”和“德治”思想。

《資治通鑑》中的治國理念

一、編書的目的

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的目的是什麼呢?

誠如他在《進資治通鑑表》中所說的那樣:

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於人主,日有萬幾,何暇周覽?臣常不自揆,欲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自司馬遷“通古今之變”作《史記》,班固“斷漢為代”寫《漢書》以來,歷朝歷代都會編纂史書,且通常後代為前朝所作。宋之前的史書,除了《史記》和《漢書》外,正統的史家之作還有《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南史》、《北史》、《隋書》、新舊《唐書》等等一大堆紀傳體史書。卷帙浩繁的正史,尋常人通讀都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更別論日理萬機、操勞國事的君王了。

為了能讓皇帝快速的從史書中得知興替之道,盛衰之理,於是司馬光刪削冗長,舉撮機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編纂了一部編年體史書,專為執政者服務。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所以說《資治通鑑》最初就是為大宋皇帝特意編修的,它的政治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方便皇帝從中汲取治國思想。

知道了這些,我們再回頭看《資治通鑑》的開篇,你就會發現這不正是司馬光治國之道的直觀體現嗎?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二、儒家的“禮治”

何謂禮?紀綱是也。

《左傳》上言:“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世也。”

可見“禮”具有規範社會秩序的重要內涵。

因而儒家學說大興以後,“禮”也成了儒家一貫主張的為政基礎。儒家經典《禮記》便對“禮”和“禮治”的內容進行了明確: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禮記 曲禮上》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禮”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從周公“制禮作樂”以來,禮治一直是維繫周室天下有序運轉的重要法則。所以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社會開始混亂,才有孔子一生奔走,致力於恢復周禮,併發出“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克己復禮”的感嘆。

司馬光不敘述周朝前期歷史,寧肯讓“周紀卷”不完整,也要警醒皇帝,作為最高執政者,放棄禮治,其後果就是諸侯稱雄,天下紛擾,國將不存。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朱熹便清楚明白的點出這一點:三晉之事,《通鑑》取為篇首,且深以禮與名分為言。

有“三家分晉”這一前車之鑑在,司馬光以史家春秋之筆法,將維護封建王朝統治的根本之道,著重點出,“禮治”已經上升到全書立意的高度,而“禮教關乎興衰”的論點呼之欲出,以三晉開篇更顯司馬光的良苦用心。

除了禮治,司馬光在敘述三家分晉時,另闢蹊徑,以失敗者智伯為視角,展現三晉分立的過程,更是將儒家的另一重要思想,“為政以德”的治國理念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三、儒家的“德治”

熟知三家分晉這段歷史的朋友,都應該清楚,趙魏韓三家實際上瓜分的是智伯的土地,晉國國君早就名存實亡,智氏實力最為強大,“晉國政皆決智伯,晉哀公不得有所制”。在《史記》中,三家分晉的主要故事,正是趙氏聯合魏、韓兩家攻滅智伯,方才奠定三家開國的基業。

但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卻迥異於《史記》以趙家為主線,成功者的角度書寫這段歷史,反而著重描寫極盛一時的智伯是如何失敗的,這就突顯出了儒家德治的核心思想“仁”。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在《資治通鑑》中,司馬光借智果(晉國大夫,智氏家族軍師)之口點出了對智瑤(智伯)的評價:瑤之賢於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鬢長大則賢,射御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慧則賢,強毅果敢則賢,如是而甚不仁。

智瑤什麼都好,形象好、武藝好、才藝好、口才好、性格好,看起來是智氏傑出的繼承人,可唯獨智瑤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便是“不仁”。

按照儒家的劃分:德才兼備為聖人;德勝才者為君子;無德無才為愚人;才勝德者為小人。智瑤就是儒家意義上標準的“小人”。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那麼“小人”對家國有什麼危害呢?

智果又說了:夫以其五賢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誰能待之?若果立瑤也,智宗必滅。

司馬光借智果之口很明白的勸誡為政者,即便你再有才,可無德(即不行仁義),那麼必然招致國家的敗亡(智伯的敗亡就是很好的案例)。

說的這,你會發現,司馬光正是借“智伯敗亡”的故事,向世人樹立了儒家思想的普世價值觀,為人要“仁”,為政更要“仁”,道德永遠擺在政治的第一位。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結語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經學大興,到北宋時期,開國的太祖皇帝趙匡胤,鑑於唐末五代藩鎮之亂,崇尚文治,儒學的地位自然隨之水漲船高,經仁宗之後,儒學已經發展到前代不能企及的高度,朝中要員皆儒臣。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所以秉持儒家治國之念的司馬光,在編修《資治通鑑》時,自然要夾帶當時政治立場,對歷史進行修正解讀。“三家分晉”作為開篇故事,以戰國代周紀,就是為了強調,違背儒家“禮”的制度和“德”的價值,必然會使國家出現混亂、動盪的局面。

正如司馬光在開篇議論中所說:君臣之位猶天地之不可易也!

開篇便是“三家分晉”,司馬光想借《資治通鑑》傳達什麼?

這正是儒家思想作為時代主流的大背景下,對官方史書產生的影響,定下的基調。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