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與孔子齊名的南方聖人,幾次推讓君位,料事近乎於神'

"

春秋時期被稱為“聖人”的人不多,除了最有名的孔子,齊國的晏子,鄭國的子產都被冠以這個稱號。其實,與這幾位同一時期的,南方吳國還有一位,他就是被後人稱為“南方第一聖人”的延陵季子。

"

春秋時期被稱為“聖人”的人不多,除了最有名的孔子,齊國的晏子,鄭國的子產都被冠以這個稱號。其實,與這幾位同一時期的,南方吳國還有一位,他就是被後人稱為“南方第一聖人”的延陵季子。

他是與孔子齊名的南方聖人,幾次推讓君位,料事近乎於神


據《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吳王壽夢有四個兒子,分別是諸樊、餘祭、餘昧和季札。季札的封地在延陵,就是今天的江蘇省常州市,後人也稱季札為延陵季子。

季札從小就非常的聰慧,比那三個哥哥都要高出一大截,壽夢打算讓他繼承自己的王位。可季札對做吳王這個事情並沒什麼興趣,他沒有接受父親的好意,壽夢只好立長子諸樊為太子了。

壽夢去世以後,按理該諸樊繼位了,可諸樊還想按照父親的本意,把王位讓給季札。季札依舊推辭了,他舉了一個曹國的例子,曹國國君去世以後,大多數國人覺得新國君不能勝任,希望子臧繼位,子臧堅決不同意,後來乾脆離開了曹國,來成全新國君。

後來吳國人還是不依不饒的,季札乾脆就去鄉下種地,來躲避這個事情。

諸樊就這樣做了吳王,可想讓季札繼位的念頭,一直在他心中。諸樊去世之前,沒有把位置交給兒子,而是讓給了二弟餘祭,這意思很明顯,希望王位能按照這個慣例傳下去,總會傳到季札手中的。

雖然沒有做吳王,可季札對吳國的事情還是盡心盡力的,因為學識淵博聰慧過人,他經常作為使者出使其他諸侯國。

"

春秋時期被稱為“聖人”的人不多,除了最有名的孔子,齊國的晏子,鄭國的子產都被冠以這個稱號。其實,與這幾位同一時期的,南方吳國還有一位,他就是被後人稱為“南方第一聖人”的延陵季子。

他是與孔子齊名的南方聖人,幾次推讓君位,料事近乎於神


據《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吳王壽夢有四個兒子,分別是諸樊、餘祭、餘昧和季札。季札的封地在延陵,就是今天的江蘇省常州市,後人也稱季札為延陵季子。

季札從小就非常的聰慧,比那三個哥哥都要高出一大截,壽夢打算讓他繼承自己的王位。可季札對做吳王這個事情並沒什麼興趣,他沒有接受父親的好意,壽夢只好立長子諸樊為太子了。

壽夢去世以後,按理該諸樊繼位了,可諸樊還想按照父親的本意,把王位讓給季札。季札依舊推辭了,他舉了一個曹國的例子,曹國國君去世以後,大多數國人覺得新國君不能勝任,希望子臧繼位,子臧堅決不同意,後來乾脆離開了曹國,來成全新國君。

後來吳國人還是不依不饒的,季札乾脆就去鄉下種地,來躲避這個事情。

諸樊就這樣做了吳王,可想讓季札繼位的念頭,一直在他心中。諸樊去世之前,沒有把位置交給兒子,而是讓給了二弟餘祭,這意思很明顯,希望王位能按照這個慣例傳下去,總會傳到季札手中的。

雖然沒有做吳王,可季札對吳國的事情還是盡心盡力的,因為學識淵博聰慧過人,他經常作為使者出使其他諸侯國。

他是與孔子齊名的南方聖人,幾次推讓君位,料事近乎於神


那一年,季札來到了魯國。魯國是周公的封地,周朝很多古老的東西都留在了魯國。為了讓遠方的人長長見識,魯國人請季札欣賞周王室的音樂。

開始演奏《周南》、《召南》,季札聽罷評價到,好啊,能聽出國家剛開始建立,好多地方還不夠完善,可百姓辛勤工作沒有怨言。

聽完《邶風》、《庸風》、《衛風》,季札說道,真美啊,人民生活雖然還有困難,可都是積極樂觀的態度。

聽罷《鄭風》,季札沉默良久,這樣子對百姓太苛刻了,恐怕鄭國會比較早的滅亡了。

就這麼一邊聽,一邊評價,就聽到了《秦風》。聽著聽著,季札不由得嚴肅起來,這是華夏的聲音啊,這氣勢太宏大了,這才是一個王朝該有的聲音。

"

春秋時期被稱為“聖人”的人不多,除了最有名的孔子,齊國的晏子,鄭國的子產都被冠以這個稱號。其實,與這幾位同一時期的,南方吳國還有一位,他就是被後人稱為“南方第一聖人”的延陵季子。

他是與孔子齊名的南方聖人,幾次推讓君位,料事近乎於神


據《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吳王壽夢有四個兒子,分別是諸樊、餘祭、餘昧和季札。季札的封地在延陵,就是今天的江蘇省常州市,後人也稱季札為延陵季子。

季札從小就非常的聰慧,比那三個哥哥都要高出一大截,壽夢打算讓他繼承自己的王位。可季札對做吳王這個事情並沒什麼興趣,他沒有接受父親的好意,壽夢只好立長子諸樊為太子了。

壽夢去世以後,按理該諸樊繼位了,可諸樊還想按照父親的本意,把王位讓給季札。季札依舊推辭了,他舉了一個曹國的例子,曹國國君去世以後,大多數國人覺得新國君不能勝任,希望子臧繼位,子臧堅決不同意,後來乾脆離開了曹國,來成全新國君。

後來吳國人還是不依不饒的,季札乾脆就去鄉下種地,來躲避這個事情。

諸樊就這樣做了吳王,可想讓季札繼位的念頭,一直在他心中。諸樊去世之前,沒有把位置交給兒子,而是讓給了二弟餘祭,這意思很明顯,希望王位能按照這個慣例傳下去,總會傳到季札手中的。

雖然沒有做吳王,可季札對吳國的事情還是盡心盡力的,因為學識淵博聰慧過人,他經常作為使者出使其他諸侯國。

他是與孔子齊名的南方聖人,幾次推讓君位,料事近乎於神


那一年,季札來到了魯國。魯國是周公的封地,周朝很多古老的東西都留在了魯國。為了讓遠方的人長長見識,魯國人請季札欣賞周王室的音樂。

開始演奏《周南》、《召南》,季札聽罷評價到,好啊,能聽出國家剛開始建立,好多地方還不夠完善,可百姓辛勤工作沒有怨言。

聽完《邶風》、《庸風》、《衛風》,季札說道,真美啊,人民生活雖然還有困難,可都是積極樂觀的態度。

聽罷《鄭風》,季札沉默良久,這樣子對百姓太苛刻了,恐怕鄭國會比較早的滅亡了。

就這麼一邊聽,一邊評價,就聽到了《秦風》。聽著聽著,季札不由得嚴肅起來,這是華夏的聲音啊,這氣勢太宏大了,這才是一個王朝該有的聲音。

他是與孔子齊名的南方聖人,幾次推讓君位,料事近乎於神


季札離開魯國之後,北上到了齊國。齊國有個聖人,就是晏子,兩個人是一見如故,相談甚歡。當時晏子的處境比較尷尬,雖說自己出身貴族,地位也不低,還踏踏實實的幹工作,可齊國的大權被幾批人控制著,這些人還彼此不順眼,各個兜裡揣著炸藥包,弄得晏子的心裡也七上八下的。

季札看懂了齊國的情況,也看出了晏子的窘境,就給這位朋友出主意。你趕快把自己的封地和權利都上交吧,沒有了封地和權利,你就不會成為別人針對的對象。現在大家都想爭齊國的控制權,控制權沒有落實之前,國家是不會安定的。

晏子恍然大悟,真是旁觀者清,一山還有一山高啊,就主動把封地還給了國家,辭掉了官位。後來齊國果然發生了一場大動亂,很多大臣都受到牽連,晏子因為沒有什麼爭奪價值,就躲過了一劫。

救完了晏子之後,季札離開了齊國,西行來到了鄭國。鄭國有個了不起的人物,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子產。二人相見是分外投機,沒聊多久,就像老朋友一樣親近了。

"

春秋時期被稱為“聖人”的人不多,除了最有名的孔子,齊國的晏子,鄭國的子產都被冠以這個稱號。其實,與這幾位同一時期的,南方吳國還有一位,他就是被後人稱為“南方第一聖人”的延陵季子。

他是與孔子齊名的南方聖人,幾次推讓君位,料事近乎於神


據《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吳王壽夢有四個兒子,分別是諸樊、餘祭、餘昧和季札。季札的封地在延陵,就是今天的江蘇省常州市,後人也稱季札為延陵季子。

季札從小就非常的聰慧,比那三個哥哥都要高出一大截,壽夢打算讓他繼承自己的王位。可季札對做吳王這個事情並沒什麼興趣,他沒有接受父親的好意,壽夢只好立長子諸樊為太子了。

壽夢去世以後,按理該諸樊繼位了,可諸樊還想按照父親的本意,把王位讓給季札。季札依舊推辭了,他舉了一個曹國的例子,曹國國君去世以後,大多數國人覺得新國君不能勝任,希望子臧繼位,子臧堅決不同意,後來乾脆離開了曹國,來成全新國君。

後來吳國人還是不依不饒的,季札乾脆就去鄉下種地,來躲避這個事情。

諸樊就這樣做了吳王,可想讓季札繼位的念頭,一直在他心中。諸樊去世之前,沒有把位置交給兒子,而是讓給了二弟餘祭,這意思很明顯,希望王位能按照這個慣例傳下去,總會傳到季札手中的。

雖然沒有做吳王,可季札對吳國的事情還是盡心盡力的,因為學識淵博聰慧過人,他經常作為使者出使其他諸侯國。

他是與孔子齊名的南方聖人,幾次推讓君位,料事近乎於神


那一年,季札來到了魯國。魯國是周公的封地,周朝很多古老的東西都留在了魯國。為了讓遠方的人長長見識,魯國人請季札欣賞周王室的音樂。

開始演奏《周南》、《召南》,季札聽罷評價到,好啊,能聽出國家剛開始建立,好多地方還不夠完善,可百姓辛勤工作沒有怨言。

聽完《邶風》、《庸風》、《衛風》,季札說道,真美啊,人民生活雖然還有困難,可都是積極樂觀的態度。

聽罷《鄭風》,季札沉默良久,這樣子對百姓太苛刻了,恐怕鄭國會比較早的滅亡了。

就這麼一邊聽,一邊評價,就聽到了《秦風》。聽著聽著,季札不由得嚴肅起來,這是華夏的聲音啊,這氣勢太宏大了,這才是一個王朝該有的聲音。

他是與孔子齊名的南方聖人,幾次推讓君位,料事近乎於神


季札離開魯國之後,北上到了齊國。齊國有個聖人,就是晏子,兩個人是一見如故,相談甚歡。當時晏子的處境比較尷尬,雖說自己出身貴族,地位也不低,還踏踏實實的幹工作,可齊國的大權被幾批人控制著,這些人還彼此不順眼,各個兜裡揣著炸藥包,弄得晏子的心裡也七上八下的。

季札看懂了齊國的情況,也看出了晏子的窘境,就給這位朋友出主意。你趕快把自己的封地和權利都上交吧,沒有了封地和權利,你就不會成為別人針對的對象。現在大家都想爭齊國的控制權,控制權沒有落實之前,國家是不會安定的。

晏子恍然大悟,真是旁觀者清,一山還有一山高啊,就主動把封地還給了國家,辭掉了官位。後來齊國果然發生了一場大動亂,很多大臣都受到牽連,晏子因為沒有什麼爭奪價值,就躲過了一劫。

救完了晏子之後,季札離開了齊國,西行來到了鄭國。鄭國有個了不起的人物,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子產。二人相見是分外投機,沒聊多久,就像老朋友一樣親近了。

他是與孔子齊名的南方聖人,幾次推讓君位,料事近乎於神


季札瞭解了鄭國的局勢,很認真的給子產建議。鄭國現在的掌權者是一個很奢侈的人,不會長久,這個重擔很快就會落在你的肩上。你掌管大權以後,一定要小心謹慎的行事,用禮教來治理國家,要不然,鄭國會很快就會衰敗的。

果然如季札所說,不久以後,子產做了相國,在子產的一力承擔之下,讓已經衰敗的鄭國煥發出了生機。子產也成為鄭國曆史上最優秀的相國,後人都稱他為聖人。

離開了鄭國,季札又馬不停蹄的趕到了此行的最終目標,晉國。此時的晉國,大權掌握在幾家卿大夫手中,季札卻只看好趙、魏、韓這三家。季札在同趙文子,韓宣子和魏獻子見面的時候,直截了當的跟他們講,各位努力吧,晉國以後的政權,多半是要落在你們手中了。

在離開晉國之前,季札很真誠的囑咐老臣叔,您好好幹吧,現在晉國國君奢侈不上進,可是良臣很多,大夫們也都很富足,以後政權會被三家所有。您為人正直,一定要想辦法讓自己免於災難啊!

多年之後吳王餘祭去世了,把王位傳給了弟弟餘昧,餘昧在位四年後去世,在臨終之前,他堅持要把王位傳給弟弟季札。現在接力棒還是落到了自己的手中,父親和三位哥哥的苦心季札是心知肚明,可他還是堅持自己的原則,沒有接任。最終餘昧的兒子僚繼任為王。

關於季札的故事,史書裡記載的還有很多,我們這裡只是蜻蜓點水的講了其中一部分,通過這些我們也能大概的瞭解到,為什麼後人稱他為“南方第一聖人”了。

歡迎關注我的自媒體,吳國後面的故事還會繼續講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