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老城牆的前世今生

考古 南宋 文物 中國古代史 中國江蘇網 2017-06-15

泰州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置史。南宋時期,泰州軍民開挖城河、重修城牆後,奠定了“水城一體、街河並行、主幹道十字相交”的古城格局,並保持至今。

當年抵禦過金戈鐵馬的雄偉城牆,如今只殘存著望海樓一小段,它默默佇立於城河畔,吹過南唐的風,看過明時的月,沐過民國的雨,見證著泰州大地千百年來的時代變遷與歷史滄桑。

近年來,隨著宋代涵洞、南水關、南城牆老照片的陸續發現,泰州古城牆的身影逐漸在人們記憶中清晰起來。這一段段的城牆遺蹟,正在拼接出浩瀚悠遠的泰州城歷史,那城牆上每一塊牆磚、每一處箭痕都真實記錄著泰州先輩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鬥志。

多難興城 南宋城池格局至今保持

“漢唐以來,海陵逐漸成為城市,泰州的城市佈局形態歷經變遷。宋代以後,城市基本格局、城池變遷不大,基本在原地擴展。”在泰州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本里,有一段話這樣寫道。

據史料記載,泰州城始建於西漢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唐代的海陵縣城已經有了城垣。南唐昇元元年(937),海陵縣升為泰州,管轄範圍擴大後,首任知州褚仁規重新展築了子城,並拓展了羅城。在古代,國家都城和地方上的州城與縣城,往往都建有大小不等的外內二道城。外邊大城又稱“羅城”,內裡的小城又叫“子城”,是治所的所在地。

至此,泰州城池初具規模,並沿襲了裡坊制,現代考古已發現城內坊名3個:大寧坊、常樂坊、禎實坊。後周顯德五年(958),又更築了羅城。北宋時,羅城易名為州城。

南宋時的多次戰亂促進了泰州城防體系的鞏固和發展。建炎三年(1129),修繕加固城牆的同時疏浚了城河,並在東南西北四個城門外加修了月城,並各建了一座城樓。

紹興十年(1140),州守王渙在泰州城內沿城牆內一週,又分別開挖了東、西兩條市河,加上原來的中市河和玉帶河,泰州城內的水系成為了“三縱三橫”的“田”字型。

時隔21年後,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兵攻陷了泰州,決河淹城,縱火大掠月餘,州城幾乎成為一片廢墟。僅隔了四年後的乾道元年(1165),一場大火又席捲全城,百姓的民房幾度燒盡,全城成了一片廢墟,東西門大街(今迎春路一帶)兩側漸漸荒蕪為農田菜園,古城一度衰敗。

被金兵騷擾怕了的南宋王朝,將抵禦外敵的城池看得更加重要。淳熙十年(1183)、開禧二年(1206)、嘉定十年(1217)、寶慶三年(1227),泰州州城相繼四次大修,官府帶領百姓重新修繕了城牆疏浚了城河,並建成了南、北、東三座水門(俗稱水關),並在南城門和北城門的外城河上架了吊橋,在東門和西門的外城河上設立官渡。

其中,南宋開禧二年的那一次大修由趙逢、翁潾、何剡、施宿等人先後花費六七年時間。此次修復光磚窯就開闢了100多座,甚至還動用了軍隊,規模很大。從此,泰州的城防體系更加完善,城池更加堅固。

端平元年(1234),官府又再次整治城濠,加挖了城牆東南西北角外的月河(城角的河彎如月亮,故名)。城濠的寬度與深度比過去增加一倍。淳祐三年(1243)與寶祐三年(1255),又兩度加固城垣,加寬城河,增開了月城和四門城河。這種寬闊城河的格局從宋代一直延續至今。

城池堅固了,百姓又開始安居樂業了。隨著戰亂的減少,泰州城內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繁華。與中國其他古城一樣,貫穿南北門、東西門的大街成為城內的主街,兩條大街的交匯處在今天泰州市人民醫院北院西南側的昇仙橋附近。這裡是當年的商業中心所在,商賈雲集、市井繁榮。而作為州治所在地,子城則位於城內的東北處,居民主要分佈在城內,南城門外和北城門外也有不少居民。

滄桑變遷

元末戰亂後烈火重生

元朝末年,張士誠率領鹽民在白駒鹽場起義。元朝至正十三年(1353),張士誠佔領泰州,並在距離泰州城北五里多的一處地方建立了新城,設立了揚州義兵元帥府與州治衙門。

在元末那一場爭奪天下的戰亂中,朱元璋與張士誠的恩怨為摧毀泰州城池埋下了火種。在張士誠立足泰州12年後的一天,朱元璋派遣手下大將徐達、常遇春分水陸兩路強攻泰州,朱元璋大軍破城後,又用一把大火焚燬了百姓們苦心經營的泰州城。

這場戰火中,城中繁華的東西門大街被付之一炬,城池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戰後滿城荒蕪,荊棘叢生,以至於直到解放後,城牆內的南半城許多地方還是農田菜地。城內的泰山生產大隊、松林生產大隊等地名,就是最好的例證。

戰爭讓泰州城池再次遭到毀壞,但明王朝的建起,又讓泰州城池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明洪武初年(1368),官府開始興工修復州城,再次在城池四個入口處修建門樓,併為東西南北門分別取名為“海寧門”、“阜通門”、“迎恩門”、“迎淮門”,四門均有月城,有水關溝通城內外水道。

在修建城池的同時,一場“洪武趕散”的移民運動,使得江南等地的大批居民遷居到泰州。官府鼓勵這些移民在泰州城內外開荒種地,泰州又一次歷經劫難後恢復了生機。

洪武二十五年(1392),為了防止江水直衝下河,人們在州城北門外修築起東西兩壩,壩口和沿北城河地段逐漸成為交易集散地及鹽務轉運中心。從此,原泰州古城內的商業中心逐漸北移,西壩口一帶成為泰州的商賈雲集之地一直至今。

歷經多次戰火的泰州城由此也進入一段相對寧靜的歲月。在以後的明成化年間、正德年間、嘉靖三十五年、萬曆十四年、萬曆二十五年、天啟七年、崇禎九年,泰州城牆和城河得到了多次大修。與歷代的城池不同,明代的州城城垣有東、南、西、西北、北5邊。東西南北四門各有一座吊橋和水關。

歷史的車輪駛入清代後,康熙十五年、乾隆三十二年、道光十八年、光緒十三年,泰州城池又再次得到了四次整修。其中,數乾隆時期的修理規模最大,也是泰州城牆有記錄的最後一次大規模修繕。

這次修繕在地方誌中記載非常詳細:首先由知州王鎬提出申請,總督高晉、巡撫明德會奏奉旨準行,淮揚道巴靈阿、揚州府知府楊魁督辦勘估,共修繕城牆長7150多米,花費銀兩近十萬兩,整個工程分六個標段,每個標段派領工錢一萬六千四百六十兩五錢。整個工程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完成,最後由總督高晉驗收合格。

在清代的歷次修築過程中,泰州城牆的西北角被伸展取直,城牆輪廓呈方形,除南北門外城河上設立吊橋外,西門外依然是設立的官渡,但東門外的城河被填埋後修成道路。

抗戰拆牆

傳教士留下古城舊影

泰州城牆第一次面臨大規模拆除,是在1937年抗戰爆發之後。當時,日機時常空襲各地古城,老百姓只能“逃警報”、“逃飛機”,這時候窄小的城門洞和城牆,成了逃生的障礙。加上城牆已失去在冷兵器戰爭中的防禦作用,反而會成為敵人佔據後的一個有利地形。於是,當時的國民政府通令沿海各縣拆城。

1938年,幾經戰火、屢毀屢建的泰州千年古城牆,終於被一段段拆毀。為了動員全縣(泰州時稱泰縣)所有鄉村的百姓來拆除城牆夯土外的包磚,縣政府還明令城磚可帶回家抵算工錢。所以,泰州城牆的許多城磚至今仍散落在周邊數百個鄉村裡。從此,高大的泰州城牆逐漸從人們記憶中消失。

時光轉至上世紀50年代初,人們再次對殘餘的古城牆進行了清理。那一段段寬達10米左右的城牆殘址被人們修建成環半城的馬路。現今人民東路、人民西路,就是在當年城牆殘址上修建起來的。

隨著城市建設和舊城改造,截止到上世紀末,泰州古城牆僅剩東南角望海樓下一小段殘垣。被拆除包磚後,城牆遺留下的黃色夯土好似一座小土山。1986年6月,這一段州城遺址被列為泰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8月,人們在這段州城遺址旁重修望海樓時,無意中挖出一段長約30米的宋代涵洞。

該涵洞寬3米,長約20多米,涵洞周圍還出土了一些完整的陶器,破碎殘器、古錢幣以及礌石。其中,礌石就是從高處推下撞擊敵人的石頭,也可穿繩後用作砸攻城器械。專家分析,這涵洞附近以前可能曾經是武器儲藏室。

如今,宋代涵洞、城牆遺址、城河,連同2009年發現的南門水關遺址,已一同作為泰州古城遺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經千年的泰州古城牆究竟是什麼樣子?前幾年,一組由美國傳教士過去在泰州拍下的老照片對外發布後,讓人們有幸再次感受到泰州古城牆的巍峨壯觀。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泰州城四周由高大的城牆環繞,是泰州的地標,古城的象徵。晚清至民國期間,一批美國傳教士來到泰州傳教、行醫。遊玩中,他們拍下了當時泰州城牆的雄姿。

根據傳教士們的描述,他們遊覽泰州城牆時,一般都是從南門沿著45度的斜坡上去,走到牆頂都會有點喘氣。城牆方圓5英里,東、南、西、北4個城門。城牆由青磚砌成。磚塊是平常砌房用磚的3倍大,長13英寸,寬6.25英寸,厚2.5英寸。城牆上面非常寬,也很高,東城牆外側距地面有5層樓房高。

那時的泰州,城內沒有高層建築,城外一片平原。站在城牆上,有一覽眾山小的感受,向城外看,成片成片的農田,一眼望不到邊;城內一半是平整的農田,點綴著古塔、古廟、民房。傳教士的小洋房、明德和美德學校的3層樓建築,以及福音醫院的小洋樓是泰州城內最高建築。北門內外,街道兩側有平房和少數兩層樓的樓房,商賈雲集,商店林立,熱鬧非凡。相比之下,城內顯得較為寧靜。

就這樣,歷經千年滄桑的泰州古城牆模樣,在那一刻歷史瞬間被定格在美國傳教士的鏡頭下,也永遠留駐在泰州人的記憶深處。

南水關已重現天日

作為古城牆的一處重要遺蹟,泰州南門水關於2009年12月在鐵塔廣場修建人防工程時被發現。

經考古發掘,南水關遺址共發現兩期水關遺蹟和吊橋基座,出土了一批宋以來的陶瓷瓶、銘文磚、錢幣等文物。

其中,早期水關遺蹟平面呈“〕〔”狀,全部用條石壘砌而成。晚期水關遺蹟呈“Y”狀,僅城外部分基礎部位殘存,為磚石混合建築。水關底部有一層鋪地石板,從南到北總長21.4米。

該水關是為解決中市河穿越南城牆而修築的。作為溝通城牆內外的建築設施,在給城市提供充足水源的同時,也保證了城內外水運的暢通。水關設立的吊閘在戰亂時還可以阻止外敵來自水上的進攻。

在望海樓宋代涵洞遺址曾出土大量的“海陵陸四五”、“泰州癸酉”的銘文磚。其中,前者在水關遺址也有發現,後者與在晚期水關的立壁和券頂上發現的“甲戌城磚”銘文磚規格相同。由此可推知,銘文中的甲戌年和癸酉應是兩個相近相連的年份。宋代涵洞銘文磚上的癸酉被確認為南宋嘉定六年(1213),水關銘文磚上甲戌年當為嘉定七年(1214)。

地方誌中關於泰州城南水關修繕記錄最早的是南宋淳熙十年(1183)。時任泰州知州的萬鍾修築了泰州城東、南、北三處水門。據此,專家認定晚期泰州南水關的修築年代為1183年。

南水關的發現,是研究宋以來泰州城市佈局和城牆建設的重要實物資料,不僅為泰州的城市考古提供了參考座標,也為今後的城市規劃提供了參考座標。

逝去的北水關與老槐樹

許多上了年紀的老泰州人,一定會記得泰州北城門西側曾經有一座北水關,水關旁有一棵古槐,老幹中空,根鬚滿地。也許是樹根像樹的腳露到了外面,於是人們就給這裡起了個獨特的名字“槐樹腳”。泰州詩人程恩洋有首關於老槐樹的詩:“水關橋畔古時槐,老幹嶙峋傍水隈。橋畔人家蒙庇廕,多年雨露沐栽培。”

清順治初年,江都胡家河醫術高明的張周士,遷居泰州時就住北水關南側,大門正好對著河西的這棵古槐樹。來此就醫的病人過了北城門,看到大槐樹,就到了張氏就醫處。“槐樹腳”又成了這位名醫的代名祠。張周士居此十多代人,名聲大振,“槐樹腳”也伴隨張氏懸壺數百年,成了泰州很響的一處地名。

上世紀80年代,“槐樹腳”西側新建洧水市場,城建部門曾在古槐周圍空出一塊地方,並加了護欄,旨在原地保護古槐,但因處於人來車往的坡道上,撞擊磨擦不斷,時間不長,古槐就逐漸枯萎。

如今,枯死的老槐樹主幹被搬到了泰山公園,建設部門專門為其新建了一座方亭,將老槐樹的主幹置於亭內作為文物陳列展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