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在烏海大地上,千年文明之風吹過,留下了眾多物質文化遺產、遺蹟——桌子山岩畫、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古長城、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我市文博事業的發展,塵封千載、守望不語的文化遺產再一次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在烏海大地上,千年文明之風吹過,留下了眾多物質文化遺產、遺蹟——桌子山岩畫、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古長城、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我市文博事業的發展,塵封千載、守望不語的文化遺產再一次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這幾天,趁著休假,在外打拼的烏海人張朝暉呼朋喚友來了一次“烏海遊” 。在桌子山召燒溝巖畫遺址保護大廳,張朝暉邊參觀邊拍照,還不時發著朋友圈。他的“太陽神最早照耀的地方”系列圖片和文字獲得點贊無數。“沒想到烏海文化遺產的家底如此殷實,我為家鄉驕傲,更會不遺餘力地宣傳家鄉。”張朝暉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在烏海大地上,千年文明之風吹過,留下了眾多物質文化遺產、遺蹟——桌子山岩畫、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古長城、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我市文博事業的發展,塵封千載、守望不語的文化遺產再一次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這幾天,趁著休假,在外打拼的烏海人張朝暉呼朋喚友來了一次“烏海遊” 。在桌子山召燒溝巖畫遺址保護大廳,張朝暉邊參觀邊拍照,還不時發著朋友圈。他的“太陽神最早照耀的地方”系列圖片和文字獲得點贊無數。“沒想到烏海文化遺產的家底如此殷實,我為家鄉驕傲,更會不遺餘力地宣傳家鄉。”張朝暉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我市物質文化遺產家底確實豐厚,經過多年的文物普查、考古發掘,全市目前擁有文物保護點41個,包括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分別為秦漢長城遺址、明長城遺址、桌子山岩畫群;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分別為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巴音陶亥——渡口一級揚水站、滿巴拉僧廟;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分別為巴音陶亥墓葬群、三壩墓葬群、東風墓葬群、三道坎墓葬群、馬堡店佛塔。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在烏海大地上,千年文明之風吹過,留下了眾多物質文化遺產、遺蹟——桌子山岩畫、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古長城、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我市文博事業的發展,塵封千載、守望不語的文化遺產再一次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這幾天,趁著休假,在外打拼的烏海人張朝暉呼朋喚友來了一次“烏海遊” 。在桌子山召燒溝巖畫遺址保護大廳,張朝暉邊參觀邊拍照,還不時發著朋友圈。他的“太陽神最早照耀的地方”系列圖片和文字獲得點贊無數。“沒想到烏海文化遺產的家底如此殷實,我為家鄉驕傲,更會不遺餘力地宣傳家鄉。”張朝暉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我市物質文化遺產家底確實豐厚,經過多年的文物普查、考古發掘,全市目前擁有文物保護點41個,包括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分別為秦漢長城遺址、明長城遺址、桌子山岩畫群;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分別為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巴音陶亥——渡口一級揚水站、滿巴拉僧廟;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分別為巴音陶亥墓葬群、三壩墓葬群、東風墓葬群、三道坎墓葬群、馬堡店佛塔。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結果顯示,我市共有可移動文物7879件(套)。其中,各類上等級文物121件(套),包括國家一級文物2件、國家二級文物19件、國家三級文物100件。

不光是烏海人透著對家鄉文化遺產的自豪感,一些外地人也連連伸出大拇指,曾來我市採風的央視《魅力中國城》節目導演組副導演王雨婷評價說:“烏海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文化底蘊厚重,是一個走了又想來的好地方!”

“我市一直在有序推進桌子山岩畫群保護規劃和新地古城遺址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目前,桌子山岩畫群的保護規劃已完成。另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長城烏海市二道坎烽火臺搶救保護設計方案》已通過國家文物局評審。”市博物館館長武俊生興奮地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在烏海大地上,千年文明之風吹過,留下了眾多物質文化遺產、遺蹟——桌子山岩畫、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古長城、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我市文博事業的發展,塵封千載、守望不語的文化遺產再一次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這幾天,趁著休假,在外打拼的烏海人張朝暉呼朋喚友來了一次“烏海遊” 。在桌子山召燒溝巖畫遺址保護大廳,張朝暉邊參觀邊拍照,還不時發著朋友圈。他的“太陽神最早照耀的地方”系列圖片和文字獲得點贊無數。“沒想到烏海文化遺產的家底如此殷實,我為家鄉驕傲,更會不遺餘力地宣傳家鄉。”張朝暉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我市物質文化遺產家底確實豐厚,經過多年的文物普查、考古發掘,全市目前擁有文物保護點41個,包括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分別為秦漢長城遺址、明長城遺址、桌子山岩畫群;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分別為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巴音陶亥——渡口一級揚水站、滿巴拉僧廟;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分別為巴音陶亥墓葬群、三壩墓葬群、東風墓葬群、三道坎墓葬群、馬堡店佛塔。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結果顯示,我市共有可移動文物7879件(套)。其中,各類上等級文物121件(套),包括國家一級文物2件、國家二級文物19件、國家三級文物100件。

不光是烏海人透著對家鄉文化遺產的自豪感,一些外地人也連連伸出大拇指,曾來我市採風的央視《魅力中國城》節目導演組副導演王雨婷評價說:“烏海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文化底蘊厚重,是一個走了又想來的好地方!”

“我市一直在有序推進桌子山岩畫群保護規劃和新地古城遺址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目前,桌子山岩畫群的保護規劃已完成。另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長城烏海市二道坎烽火臺搶救保護設計方案》已通過國家文物局評審。”市博物館館長武俊生興奮地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在烏海大地上,千年文明之風吹過,留下了眾多物質文化遺產、遺蹟——桌子山岩畫、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古長城、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我市文博事業的發展,塵封千載、守望不語的文化遺產再一次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這幾天,趁著休假,在外打拼的烏海人張朝暉呼朋喚友來了一次“烏海遊” 。在桌子山召燒溝巖畫遺址保護大廳,張朝暉邊參觀邊拍照,還不時發著朋友圈。他的“太陽神最早照耀的地方”系列圖片和文字獲得點贊無數。“沒想到烏海文化遺產的家底如此殷實,我為家鄉驕傲,更會不遺餘力地宣傳家鄉。”張朝暉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我市物質文化遺產家底確實豐厚,經過多年的文物普查、考古發掘,全市目前擁有文物保護點41個,包括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分別為秦漢長城遺址、明長城遺址、桌子山岩畫群;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分別為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巴音陶亥——渡口一級揚水站、滿巴拉僧廟;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分別為巴音陶亥墓葬群、三壩墓葬群、東風墓葬群、三道坎墓葬群、馬堡店佛塔。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結果顯示,我市共有可移動文物7879件(套)。其中,各類上等級文物121件(套),包括國家一級文物2件、國家二級文物19件、國家三級文物100件。

不光是烏海人透著對家鄉文化遺產的自豪感,一些外地人也連連伸出大拇指,曾來我市採風的央視《魅力中國城》節目導演組副導演王雨婷評價說:“烏海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文化底蘊厚重,是一個走了又想來的好地方!”

“我市一直在有序推進桌子山岩畫群保護規劃和新地古城遺址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目前,桌子山岩畫群的保護規劃已完成。另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長城烏海市二道坎烽火臺搶救保護設計方案》已通過國家文物局評審。”市博物館館長武俊生興奮地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武俊生多年來一直從事考古及文物保護工作。如今,利好消息傳來,武俊生表示,幹勁兒更足了。別看武俊生現在信心滿滿,可在過去,他為文化遺產的事兒傷透了腦筋。以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秦長城為例,由於地處野外,歷經風雨侵蝕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其生存狀況已然堪憂。武俊生介紹,早年,我市的秦、明長城生存狀況堪憂。“相當一部分長城,特別是土製的明長城與農田犬牙交錯,居民在此灌溉和放牧,對長城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個別地段的明長城已消失或瀕臨消亡。” 武俊生說。

對此,我市積極採取保護措施,劃定了保護範圍和控制地帶,聘請野外保護員開展巡護工作,設立圍欄、界碑、文物保護碑等保護標誌42塊。“隨著保護力度加大及長期有效的宣傳,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破壞長城的行為大幅度減少。”市博物館工作人員謝晶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在烏海大地上,千年文明之風吹過,留下了眾多物質文化遺產、遺蹟——桌子山岩畫、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古長城、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我市文博事業的發展,塵封千載、守望不語的文化遺產再一次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這幾天,趁著休假,在外打拼的烏海人張朝暉呼朋喚友來了一次“烏海遊” 。在桌子山召燒溝巖畫遺址保護大廳,張朝暉邊參觀邊拍照,還不時發著朋友圈。他的“太陽神最早照耀的地方”系列圖片和文字獲得點贊無數。“沒想到烏海文化遺產的家底如此殷實,我為家鄉驕傲,更會不遺餘力地宣傳家鄉。”張朝暉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我市物質文化遺產家底確實豐厚,經過多年的文物普查、考古發掘,全市目前擁有文物保護點41個,包括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分別為秦漢長城遺址、明長城遺址、桌子山岩畫群;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分別為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巴音陶亥——渡口一級揚水站、滿巴拉僧廟;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分別為巴音陶亥墓葬群、三壩墓葬群、東風墓葬群、三道坎墓葬群、馬堡店佛塔。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結果顯示,我市共有可移動文物7879件(套)。其中,各類上等級文物121件(套),包括國家一級文物2件、國家二級文物19件、國家三級文物100件。

不光是烏海人透著對家鄉文化遺產的自豪感,一些外地人也連連伸出大拇指,曾來我市採風的央視《魅力中國城》節目導演組副導演王雨婷評價說:“烏海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文化底蘊厚重,是一個走了又想來的好地方!”

“我市一直在有序推進桌子山岩畫群保護規劃和新地古城遺址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目前,桌子山岩畫群的保護規劃已完成。另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長城烏海市二道坎烽火臺搶救保護設計方案》已通過國家文物局評審。”市博物館館長武俊生興奮地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武俊生多年來一直從事考古及文物保護工作。如今,利好消息傳來,武俊生表示,幹勁兒更足了。別看武俊生現在信心滿滿,可在過去,他為文化遺產的事兒傷透了腦筋。以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秦長城為例,由於地處野外,歷經風雨侵蝕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其生存狀況已然堪憂。武俊生介紹,早年,我市的秦、明長城生存狀況堪憂。“相當一部分長城,特別是土製的明長城與農田犬牙交錯,居民在此灌溉和放牧,對長城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個別地段的明長城已消失或瀕臨消亡。” 武俊生說。

對此,我市積極採取保護措施,劃定了保護範圍和控制地帶,聘請野外保護員開展巡護工作,設立圍欄、界碑、文物保護碑等保護標誌42塊。“隨著保護力度加大及長期有效的宣傳,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破壞長城的行為大幅度減少。”市博物館工作人員謝晶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以前,村裡人都熟悉這個‘土堆子’,但不知道是幹啥用的,後來,政府設立了保護標誌,還不斷宣傳,於是大家就知道了它是烽火臺,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有了保護的意識。”家住二道坎烽火臺附近的居民王三則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著力健全文物保護管理體系,建立了市、區、鎮(街道)、行政村、文物保護員五級文物保護管理體系,文物保護管理責任得到落實。我市還編制了《桌子山岩畫保護規劃》,為巖畫保護確定了方向;建成2700平方米的召燒溝巖畫遺址保護大廳,實現了巖畫集中連片保護,填補了國內外巖畫原址保護空白,桌子山召燒溝巖畫遺址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十大考古遺址公園”。

摸清文物家底,是保護文物的前提。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部署,2013年11月,我市啟動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在此基礎上,聘請內蒙古博物院的專家對館藏文物進行修復,共保護修復灰陶、彩繪陶、釉陶、化石、青銅器等150件套。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在烏海大地上,千年文明之風吹過,留下了眾多物質文化遺產、遺蹟——桌子山岩畫、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古長城、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我市文博事業的發展,塵封千載、守望不語的文化遺產再一次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這幾天,趁著休假,在外打拼的烏海人張朝暉呼朋喚友來了一次“烏海遊” 。在桌子山召燒溝巖畫遺址保護大廳,張朝暉邊參觀邊拍照,還不時發著朋友圈。他的“太陽神最早照耀的地方”系列圖片和文字獲得點贊無數。“沒想到烏海文化遺產的家底如此殷實,我為家鄉驕傲,更會不遺餘力地宣傳家鄉。”張朝暉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我市物質文化遺產家底確實豐厚,經過多年的文物普查、考古發掘,全市目前擁有文物保護點41個,包括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分別為秦漢長城遺址、明長城遺址、桌子山岩畫群;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分別為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巴音陶亥——渡口一級揚水站、滿巴拉僧廟;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分別為巴音陶亥墓葬群、三壩墓葬群、東風墓葬群、三道坎墓葬群、馬堡店佛塔。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結果顯示,我市共有可移動文物7879件(套)。其中,各類上等級文物121件(套),包括國家一級文物2件、國家二級文物19件、國家三級文物100件。

不光是烏海人透著對家鄉文化遺產的自豪感,一些外地人也連連伸出大拇指,曾來我市採風的央視《魅力中國城》節目導演組副導演王雨婷評價說:“烏海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文化底蘊厚重,是一個走了又想來的好地方!”

“我市一直在有序推進桌子山岩畫群保護規劃和新地古城遺址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目前,桌子山岩畫群的保護規劃已完成。另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長城烏海市二道坎烽火臺搶救保護設計方案》已通過國家文物局評審。”市博物館館長武俊生興奮地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武俊生多年來一直從事考古及文物保護工作。如今,利好消息傳來,武俊生表示,幹勁兒更足了。別看武俊生現在信心滿滿,可在過去,他為文化遺產的事兒傷透了腦筋。以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秦長城為例,由於地處野外,歷經風雨侵蝕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其生存狀況已然堪憂。武俊生介紹,早年,我市的秦、明長城生存狀況堪憂。“相當一部分長城,特別是土製的明長城與農田犬牙交錯,居民在此灌溉和放牧,對長城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個別地段的明長城已消失或瀕臨消亡。” 武俊生說。

對此,我市積極採取保護措施,劃定了保護範圍和控制地帶,聘請野外保護員開展巡護工作,設立圍欄、界碑、文物保護碑等保護標誌42塊。“隨著保護力度加大及長期有效的宣傳,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破壞長城的行為大幅度減少。”市博物館工作人員謝晶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以前,村裡人都熟悉這個‘土堆子’,但不知道是幹啥用的,後來,政府設立了保護標誌,還不斷宣傳,於是大家就知道了它是烽火臺,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有了保護的意識。”家住二道坎烽火臺附近的居民王三則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著力健全文物保護管理體系,建立了市、區、鎮(街道)、行政村、文物保護員五級文物保護管理體系,文物保護管理責任得到落實。我市還編制了《桌子山岩畫保護規劃》,為巖畫保護確定了方向;建成2700平方米的召燒溝巖畫遺址保護大廳,實現了巖畫集中連片保護,填補了國內外巖畫原址保護空白,桌子山召燒溝巖畫遺址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十大考古遺址公園”。

摸清文物家底,是保護文物的前提。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部署,2013年11月,我市啟動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在此基礎上,聘請內蒙古博物院的專家對館藏文物進行修復,共保護修復灰陶、彩繪陶、釉陶、化石、青銅器等150件套。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合理利用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一種保護。從2008年起,市博物館等博物館免費向市民開放,所有館藏文物精品悉數亮相。至今,市博物館、煤炭博物館、蒙古族家居博物館、葡萄酒博物館等國有博物館累計接待觀眾近400萬人次。與此同時,市博物館還開展了博物館進校園、社區等專題活動。

此外,我市增加了一、二、三級館藏珍貴文物展出數量,引進了《縱橫萬里跨越千年——絲綢之路的璀璨文明》等展覽,開展了“5·18”國際博物館日、“自然與文化遺產日”“我們的節日”等宣傳活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提高群眾對文物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市博物館工作人員郝玉龍告訴記者:“每逢國際博物館日、自然與文化遺產日等重要節日節點,我們都會在廣場、公園等人員密集場所以設立展板和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開展宣傳活動,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市民對烏海物質文化遺產的‘前世今生’從未知到已知,再到熟知,有了全新的認識,許多市民主動走進博物館,近距離觸摸歷史,為歷史喝彩,為家鄉點贊,更有人爭當宣傳員,對外宣傳烏海深厚的歷史文化。”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在烏海大地上,千年文明之風吹過,留下了眾多物質文化遺產、遺蹟——桌子山岩畫、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古長城、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我市文博事業的發展,塵封千載、守望不語的文化遺產再一次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這幾天,趁著休假,在外打拼的烏海人張朝暉呼朋喚友來了一次“烏海遊” 。在桌子山召燒溝巖畫遺址保護大廳,張朝暉邊參觀邊拍照,還不時發著朋友圈。他的“太陽神最早照耀的地方”系列圖片和文字獲得點贊無數。“沒想到烏海文化遺產的家底如此殷實,我為家鄉驕傲,更會不遺餘力地宣傳家鄉。”張朝暉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我市物質文化遺產家底確實豐厚,經過多年的文物普查、考古發掘,全市目前擁有文物保護點41個,包括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分別為秦漢長城遺址、明長城遺址、桌子山岩畫群;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分別為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巴音陶亥——渡口一級揚水站、滿巴拉僧廟;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分別為巴音陶亥墓葬群、三壩墓葬群、東風墓葬群、三道坎墓葬群、馬堡店佛塔。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結果顯示,我市共有可移動文物7879件(套)。其中,各類上等級文物121件(套),包括國家一級文物2件、國家二級文物19件、國家三級文物100件。

不光是烏海人透著對家鄉文化遺產的自豪感,一些外地人也連連伸出大拇指,曾來我市採風的央視《魅力中國城》節目導演組副導演王雨婷評價說:“烏海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文化底蘊厚重,是一個走了又想來的好地方!”

“我市一直在有序推進桌子山岩畫群保護規劃和新地古城遺址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目前,桌子山岩畫群的保護規劃已完成。另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長城烏海市二道坎烽火臺搶救保護設計方案》已通過國家文物局評審。”市博物館館長武俊生興奮地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武俊生多年來一直從事考古及文物保護工作。如今,利好消息傳來,武俊生表示,幹勁兒更足了。別看武俊生現在信心滿滿,可在過去,他為文化遺產的事兒傷透了腦筋。以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秦長城為例,由於地處野外,歷經風雨侵蝕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其生存狀況已然堪憂。武俊生介紹,早年,我市的秦、明長城生存狀況堪憂。“相當一部分長城,特別是土製的明長城與農田犬牙交錯,居民在此灌溉和放牧,對長城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個別地段的明長城已消失或瀕臨消亡。” 武俊生說。

對此,我市積極採取保護措施,劃定了保護範圍和控制地帶,聘請野外保護員開展巡護工作,設立圍欄、界碑、文物保護碑等保護標誌42塊。“隨著保護力度加大及長期有效的宣傳,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破壞長城的行為大幅度減少。”市博物館工作人員謝晶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以前,村裡人都熟悉這個‘土堆子’,但不知道是幹啥用的,後來,政府設立了保護標誌,還不斷宣傳,於是大家就知道了它是烽火臺,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有了保護的意識。”家住二道坎烽火臺附近的居民王三則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著力健全文物保護管理體系,建立了市、區、鎮(街道)、行政村、文物保護員五級文物保護管理體系,文物保護管理責任得到落實。我市還編制了《桌子山岩畫保護規劃》,為巖畫保護確定了方向;建成2700平方米的召燒溝巖畫遺址保護大廳,實現了巖畫集中連片保護,填補了國內外巖畫原址保護空白,桌子山召燒溝巖畫遺址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十大考古遺址公園”。

摸清文物家底,是保護文物的前提。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部署,2013年11月,我市啟動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在此基礎上,聘請內蒙古博物院的專家對館藏文物進行修復,共保護修復灰陶、彩繪陶、釉陶、化石、青銅器等150件套。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合理利用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一種保護。從2008年起,市博物館等博物館免費向市民開放,所有館藏文物精品悉數亮相。至今,市博物館、煤炭博物館、蒙古族家居博物館、葡萄酒博物館等國有博物館累計接待觀眾近400萬人次。與此同時,市博物館還開展了博物館進校園、社區等專題活動。

此外,我市增加了一、二、三級館藏珍貴文物展出數量,引進了《縱橫萬里跨越千年——絲綢之路的璀璨文明》等展覽,開展了“5·18”國際博物館日、“自然與文化遺產日”“我們的節日”等宣傳活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提高群眾對文物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市博物館工作人員郝玉龍告訴記者:“每逢國際博物館日、自然與文化遺產日等重要節日節點,我們都會在廣場、公園等人員密集場所以設立展板和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開展宣傳活動,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市民對烏海物質文化遺產的‘前世今生’從未知到已知,再到熟知,有了全新的認識,許多市民主動走進博物館,近距離觸摸歷史,為歷史喝彩,為家鄉點贊,更有人爭當宣傳員,對外宣傳烏海深厚的歷史文化。”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儘管我市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不遺餘力,也取得了極大的成績,可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困難也需要正視。武俊生說:“近些年,雖然有關古長城的違法、違規行為已大幅減少,但長城周圍私搭亂建等現象時有發生,這些都給長城保護帶來影響。”

“我市古長城分佈點多面廣,依靠現有的力量守護還是有些勢單力薄、力不從心,政府及相關部門需進一步加強監管,加大資金投入。”武俊生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在烏海大地上,千年文明之風吹過,留下了眾多物質文化遺產、遺蹟——桌子山岩畫、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古長城、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我市文博事業的發展,塵封千載、守望不語的文化遺產再一次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這幾天,趁著休假,在外打拼的烏海人張朝暉呼朋喚友來了一次“烏海遊” 。在桌子山召燒溝巖畫遺址保護大廳,張朝暉邊參觀邊拍照,還不時發著朋友圈。他的“太陽神最早照耀的地方”系列圖片和文字獲得點贊無數。“沒想到烏海文化遺產的家底如此殷實,我為家鄉驕傲,更會不遺餘力地宣傳家鄉。”張朝暉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我市物質文化遺產家底確實豐厚,經過多年的文物普查、考古發掘,全市目前擁有文物保護點41個,包括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分別為秦漢長城遺址、明長城遺址、桌子山岩畫群;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分別為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巴音陶亥——渡口一級揚水站、滿巴拉僧廟;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分別為巴音陶亥墓葬群、三壩墓葬群、東風墓葬群、三道坎墓葬群、馬堡店佛塔。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結果顯示,我市共有可移動文物7879件(套)。其中,各類上等級文物121件(套),包括國家一級文物2件、國家二級文物19件、國家三級文物100件。

不光是烏海人透著對家鄉文化遺產的自豪感,一些外地人也連連伸出大拇指,曾來我市採風的央視《魅力中國城》節目導演組副導演王雨婷評價說:“烏海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文化底蘊厚重,是一個走了又想來的好地方!”

“我市一直在有序推進桌子山岩畫群保護規劃和新地古城遺址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目前,桌子山岩畫群的保護規劃已完成。另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長城烏海市二道坎烽火臺搶救保護設計方案》已通過國家文物局評審。”市博物館館長武俊生興奮地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武俊生多年來一直從事考古及文物保護工作。如今,利好消息傳來,武俊生表示,幹勁兒更足了。別看武俊生現在信心滿滿,可在過去,他為文化遺產的事兒傷透了腦筋。以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秦長城為例,由於地處野外,歷經風雨侵蝕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其生存狀況已然堪憂。武俊生介紹,早年,我市的秦、明長城生存狀況堪憂。“相當一部分長城,特別是土製的明長城與農田犬牙交錯,居民在此灌溉和放牧,對長城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個別地段的明長城已消失或瀕臨消亡。” 武俊生說。

對此,我市積極採取保護措施,劃定了保護範圍和控制地帶,聘請野外保護員開展巡護工作,設立圍欄、界碑、文物保護碑等保護標誌42塊。“隨著保護力度加大及長期有效的宣傳,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破壞長城的行為大幅度減少。”市博物館工作人員謝晶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以前,村裡人都熟悉這個‘土堆子’,但不知道是幹啥用的,後來,政府設立了保護標誌,還不斷宣傳,於是大家就知道了它是烽火臺,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有了保護的意識。”家住二道坎烽火臺附近的居民王三則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著力健全文物保護管理體系,建立了市、區、鎮(街道)、行政村、文物保護員五級文物保護管理體系,文物保護管理責任得到落實。我市還編制了《桌子山岩畫保護規劃》,為巖畫保護確定了方向;建成2700平方米的召燒溝巖畫遺址保護大廳,實現了巖畫集中連片保護,填補了國內外巖畫原址保護空白,桌子山召燒溝巖畫遺址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十大考古遺址公園”。

摸清文物家底,是保護文物的前提。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部署,2013年11月,我市啟動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在此基礎上,聘請內蒙古博物院的專家對館藏文物進行修復,共保護修復灰陶、彩繪陶、釉陶、化石、青銅器等150件套。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合理利用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一種保護。從2008年起,市博物館等博物館免費向市民開放,所有館藏文物精品悉數亮相。至今,市博物館、煤炭博物館、蒙古族家居博物館、葡萄酒博物館等國有博物館累計接待觀眾近400萬人次。與此同時,市博物館還開展了博物館進校園、社區等專題活動。

此外,我市增加了一、二、三級館藏珍貴文物展出數量,引進了《縱橫萬里跨越千年——絲綢之路的璀璨文明》等展覽,開展了“5·18”國際博物館日、“自然與文化遺產日”“我們的節日”等宣傳活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提高群眾對文物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市博物館工作人員郝玉龍告訴記者:“每逢國際博物館日、自然與文化遺產日等重要節日節點,我們都會在廣場、公園等人員密集場所以設立展板和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開展宣傳活動,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市民對烏海物質文化遺產的‘前世今生’從未知到已知,再到熟知,有了全新的認識,許多市民主動走進博物館,近距離觸摸歷史,為歷史喝彩,為家鄉點贊,更有人爭當宣傳員,對外宣傳烏海深厚的歷史文化。”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儘管我市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不遺餘力,也取得了極大的成績,可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困難也需要正視。武俊生說:“近些年,雖然有關古長城的違法、違規行為已大幅減少,但長城周圍私搭亂建等現象時有發生,這些都給長城保護帶來影響。”

“我市古長城分佈點多面廣,依靠現有的力量守護還是有些勢單力薄、力不從心,政府及相關部門需進一步加強監管,加大資金投入。”武俊生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近年來,我市可移動文物逐漸豐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烏海的文化內涵,滿足了市民的文化需求。但是,不少珍貴的文物仍缺乏合適的展覽、保護場所。據武俊生介紹,現有市博物館展廳面積較小,無法實施分區展覽,展陳設施也較為落後,已不能適應館藏文物保護的需要,亟須建設一個上規模、綜合性的博物館。

RECOMMEND

推薦閱讀

速來領卡丨烏!海!全!城!通!用!

烏海特價機票來襲,送給暑假的你!

堅!決!拆!除!

來源:烏海日報

編輯:彭翔宇

初審:劉琳娜 明玉

美術設計:張軼博 王晨迪(實習)

主編:範鵬春

監審:樑文秀

發佈:烏海廣播電視臺

公眾號改版

教大家第一時間找到【烏海廣播電視臺】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在烏海大地上,千年文明之風吹過,留下了眾多物質文化遺產、遺蹟——桌子山岩畫、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古長城、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我市文博事業的發展,塵封千載、守望不語的文化遺產再一次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這幾天,趁著休假,在外打拼的烏海人張朝暉呼朋喚友來了一次“烏海遊” 。在桌子山召燒溝巖畫遺址保護大廳,張朝暉邊參觀邊拍照,還不時發著朋友圈。他的“太陽神最早照耀的地方”系列圖片和文字獲得點贊無數。“沒想到烏海文化遺產的家底如此殷實,我為家鄉驕傲,更會不遺餘力地宣傳家鄉。”張朝暉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我市物質文化遺產家底確實豐厚,經過多年的文物普查、考古發掘,全市目前擁有文物保護點41個,包括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分別為秦漢長城遺址、明長城遺址、桌子山岩畫群;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分別為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巴音陶亥——渡口一級揚水站、滿巴拉僧廟;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分別為巴音陶亥墓葬群、三壩墓葬群、東風墓葬群、三道坎墓葬群、馬堡店佛塔。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結果顯示,我市共有可移動文物7879件(套)。其中,各類上等級文物121件(套),包括國家一級文物2件、國家二級文物19件、國家三級文物100件。

不光是烏海人透著對家鄉文化遺產的自豪感,一些外地人也連連伸出大拇指,曾來我市採風的央視《魅力中國城》節目導演組副導演王雨婷評價說:“烏海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文化底蘊厚重,是一個走了又想來的好地方!”

“我市一直在有序推進桌子山岩畫群保護規劃和新地古城遺址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目前,桌子山岩畫群的保護規劃已完成。另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長城烏海市二道坎烽火臺搶救保護設計方案》已通過國家文物局評審。”市博物館館長武俊生興奮地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武俊生多年來一直從事考古及文物保護工作。如今,利好消息傳來,武俊生表示,幹勁兒更足了。別看武俊生現在信心滿滿,可在過去,他為文化遺產的事兒傷透了腦筋。以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秦長城為例,由於地處野外,歷經風雨侵蝕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其生存狀況已然堪憂。武俊生介紹,早年,我市的秦、明長城生存狀況堪憂。“相當一部分長城,特別是土製的明長城與農田犬牙交錯,居民在此灌溉和放牧,對長城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個別地段的明長城已消失或瀕臨消亡。” 武俊生說。

對此,我市積極採取保護措施,劃定了保護範圍和控制地帶,聘請野外保護員開展巡護工作,設立圍欄、界碑、文物保護碑等保護標誌42塊。“隨著保護力度加大及長期有效的宣傳,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破壞長城的行為大幅度減少。”市博物館工作人員謝晶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以前,村裡人都熟悉這個‘土堆子’,但不知道是幹啥用的,後來,政府設立了保護標誌,還不斷宣傳,於是大家就知道了它是烽火臺,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有了保護的意識。”家住二道坎烽火臺附近的居民王三則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著力健全文物保護管理體系,建立了市、區、鎮(街道)、行政村、文物保護員五級文物保護管理體系,文物保護管理責任得到落實。我市還編制了《桌子山岩畫保護規劃》,為巖畫保護確定了方向;建成2700平方米的召燒溝巖畫遺址保護大廳,實現了巖畫集中連片保護,填補了國內外巖畫原址保護空白,桌子山召燒溝巖畫遺址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十大考古遺址公園”。

摸清文物家底,是保護文物的前提。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部署,2013年11月,我市啟動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在此基礎上,聘請內蒙古博物院的專家對館藏文物進行修復,共保護修復灰陶、彩繪陶、釉陶、化石、青銅器等150件套。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合理利用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一種保護。從2008年起,市博物館等博物館免費向市民開放,所有館藏文物精品悉數亮相。至今,市博物館、煤炭博物館、蒙古族家居博物館、葡萄酒博物館等國有博物館累計接待觀眾近400萬人次。與此同時,市博物館還開展了博物館進校園、社區等專題活動。

此外,我市增加了一、二、三級館藏珍貴文物展出數量,引進了《縱橫萬里跨越千年——絲綢之路的璀璨文明》等展覽,開展了“5·18”國際博物館日、“自然與文化遺產日”“我們的節日”等宣傳活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提高群眾對文物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市博物館工作人員郝玉龍告訴記者:“每逢國際博物館日、自然與文化遺產日等重要節日節點,我們都會在廣場、公園等人員密集場所以設立展板和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開展宣傳活動,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市民對烏海物質文化遺產的‘前世今生’從未知到已知,再到熟知,有了全新的認識,許多市民主動走進博物館,近距離觸摸歷史,為歷史喝彩,為家鄉點贊,更有人爭當宣傳員,對外宣傳烏海深厚的歷史文化。”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儘管我市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不遺餘力,也取得了極大的成績,可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困難也需要正視。武俊生說:“近些年,雖然有關古長城的違法、違規行為已大幅減少,但長城周圍私搭亂建等現象時有發生,這些都給長城保護帶來影響。”

“我市古長城分佈點多面廣,依靠現有的力量守護還是有些勢單力薄、力不從心,政府及相關部門需進一步加強監管,加大資金投入。”武俊生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近年來,我市可移動文物逐漸豐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烏海的文化內涵,滿足了市民的文化需求。但是,不少珍貴的文物仍缺乏合適的展覽、保護場所。據武俊生介紹,現有市博物館展廳面積較小,無法實施分區展覽,展陳設施也較為落後,已不能適應館藏文物保護的需要,亟須建設一個上規模、綜合性的博物館。

RECOMMEND

推薦閱讀

速來領卡丨烏!海!全!城!通!用!

烏海特價機票來襲,送給暑假的你!

堅!決!拆!除!

來源:烏海日報

編輯:彭翔宇

初審:劉琳娜 明玉

美術設計:張軼博 王晨迪(實習)

主編:範鵬春

監審:樑文秀

發佈:烏海廣播電視臺

公眾號改版

教大家第一時間找到【烏海廣播電視臺】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公眾號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在烏海大地上,千年文明之風吹過,留下了眾多物質文化遺產、遺蹟——桌子山岩畫、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古長城、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我市文博事業的發展,塵封千載、守望不語的文化遺產再一次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這幾天,趁著休假,在外打拼的烏海人張朝暉呼朋喚友來了一次“烏海遊” 。在桌子山召燒溝巖畫遺址保護大廳,張朝暉邊參觀邊拍照,還不時發著朋友圈。他的“太陽神最早照耀的地方”系列圖片和文字獲得點贊無數。“沒想到烏海文化遺產的家底如此殷實,我為家鄉驕傲,更會不遺餘力地宣傳家鄉。”張朝暉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我市物質文化遺產家底確實豐厚,經過多年的文物普查、考古發掘,全市目前擁有文物保護點41個,包括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分別為秦漢長城遺址、明長城遺址、桌子山岩畫群;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分別為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巴音陶亥——渡口一級揚水站、滿巴拉僧廟;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分別為巴音陶亥墓葬群、三壩墓葬群、東風墓葬群、三道坎墓葬群、馬堡店佛塔。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結果顯示,我市共有可移動文物7879件(套)。其中,各類上等級文物121件(套),包括國家一級文物2件、國家二級文物19件、國家三級文物100件。

不光是烏海人透著對家鄉文化遺產的自豪感,一些外地人也連連伸出大拇指,曾來我市採風的央視《魅力中國城》節目導演組副導演王雨婷評價說:“烏海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文化底蘊厚重,是一個走了又想來的好地方!”

“我市一直在有序推進桌子山岩畫群保護規劃和新地古城遺址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目前,桌子山岩畫群的保護規劃已完成。另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長城烏海市二道坎烽火臺搶救保護設計方案》已通過國家文物局評審。”市博物館館長武俊生興奮地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武俊生多年來一直從事考古及文物保護工作。如今,利好消息傳來,武俊生表示,幹勁兒更足了。別看武俊生現在信心滿滿,可在過去,他為文化遺產的事兒傷透了腦筋。以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秦長城為例,由於地處野外,歷經風雨侵蝕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其生存狀況已然堪憂。武俊生介紹,早年,我市的秦、明長城生存狀況堪憂。“相當一部分長城,特別是土製的明長城與農田犬牙交錯,居民在此灌溉和放牧,對長城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個別地段的明長城已消失或瀕臨消亡。” 武俊生說。

對此,我市積極採取保護措施,劃定了保護範圍和控制地帶,聘請野外保護員開展巡護工作,設立圍欄、界碑、文物保護碑等保護標誌42塊。“隨著保護力度加大及長期有效的宣傳,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破壞長城的行為大幅度減少。”市博物館工作人員謝晶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以前,村裡人都熟悉這個‘土堆子’,但不知道是幹啥用的,後來,政府設立了保護標誌,還不斷宣傳,於是大家就知道了它是烽火臺,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有了保護的意識。”家住二道坎烽火臺附近的居民王三則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著力健全文物保護管理體系,建立了市、區、鎮(街道)、行政村、文物保護員五級文物保護管理體系,文物保護管理責任得到落實。我市還編制了《桌子山岩畫保護規劃》,為巖畫保護確定了方向;建成2700平方米的召燒溝巖畫遺址保護大廳,實現了巖畫集中連片保護,填補了國內外巖畫原址保護空白,桌子山召燒溝巖畫遺址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十大考古遺址公園”。

摸清文物家底,是保護文物的前提。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部署,2013年11月,我市啟動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在此基礎上,聘請內蒙古博物院的專家對館藏文物進行修復,共保護修復灰陶、彩繪陶、釉陶、化石、青銅器等150件套。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合理利用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一種保護。從2008年起,市博物館等博物館免費向市民開放,所有館藏文物精品悉數亮相。至今,市博物館、煤炭博物館、蒙古族家居博物館、葡萄酒博物館等國有博物館累計接待觀眾近400萬人次。與此同時,市博物館還開展了博物館進校園、社區等專題活動。

此外,我市增加了一、二、三級館藏珍貴文物展出數量,引進了《縱橫萬里跨越千年——絲綢之路的璀璨文明》等展覽,開展了“5·18”國際博物館日、“自然與文化遺產日”“我們的節日”等宣傳活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提高群眾對文物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市博物館工作人員郝玉龍告訴記者:“每逢國際博物館日、自然與文化遺產日等重要節日節點,我們都會在廣場、公園等人員密集場所以設立展板和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開展宣傳活動,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市民對烏海物質文化遺產的‘前世今生’從未知到已知,再到熟知,有了全新的認識,許多市民主動走進博物館,近距離觸摸歷史,為歷史喝彩,為家鄉點贊,更有人爭當宣傳員,對外宣傳烏海深厚的歷史文化。”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儘管我市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不遺餘力,也取得了極大的成績,可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困難也需要正視。武俊生說:“近些年,雖然有關古長城的違法、違規行為已大幅減少,但長城周圍私搭亂建等現象時有發生,這些都給長城保護帶來影響。”

“我市古長城分佈點多面廣,依靠現有的力量守護還是有些勢單力薄、力不從心,政府及相關部門需進一步加強監管,加大資金投入。”武俊生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近年來,我市可移動文物逐漸豐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烏海的文化內涵,滿足了市民的文化需求。但是,不少珍貴的文物仍缺乏合適的展覽、保護場所。據武俊生介紹,現有市博物館展廳面積較小,無法實施分區展覽,展陳設施也較為落後,已不能適應館藏文物保護的需要,亟須建設一個上規模、綜合性的博物館。

RECOMMEND

推薦閱讀

速來領卡丨烏!海!全!城!通!用!

烏海特價機票來襲,送給暑假的你!

堅!決!拆!除!

來源:烏海日報

編輯:彭翔宇

初審:劉琳娜 明玉

美術設計:張軼博 王晨迪(實習)

主編:範鵬春

監審:樑文秀

發佈:烏海廣播電視臺

公眾號改版

教大家第一時間找到【烏海廣播電視臺】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公眾號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公益我們想讓你看到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在烏海大地上,千年文明之風吹過,留下了眾多物質文化遺產、遺蹟——桌子山岩畫、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古長城、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我市文博事業的發展,塵封千載、守望不語的文化遺產再一次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這幾天,趁著休假,在外打拼的烏海人張朝暉呼朋喚友來了一次“烏海遊” 。在桌子山召燒溝巖畫遺址保護大廳,張朝暉邊參觀邊拍照,還不時發著朋友圈。他的“太陽神最早照耀的地方”系列圖片和文字獲得點贊無數。“沒想到烏海文化遺產的家底如此殷實,我為家鄉驕傲,更會不遺餘力地宣傳家鄉。”張朝暉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我市物質文化遺產家底確實豐厚,經過多年的文物普查、考古發掘,全市目前擁有文物保護點41個,包括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分別為秦漢長城遺址、明長城遺址、桌子山岩畫群;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分別為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巴音陶亥——渡口一級揚水站、滿巴拉僧廟;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分別為巴音陶亥墓葬群、三壩墓葬群、東風墓葬群、三道坎墓葬群、馬堡店佛塔。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結果顯示,我市共有可移動文物7879件(套)。其中,各類上等級文物121件(套),包括國家一級文物2件、國家二級文物19件、國家三級文物100件。

不光是烏海人透著對家鄉文化遺產的自豪感,一些外地人也連連伸出大拇指,曾來我市採風的央視《魅力中國城》節目導演組副導演王雨婷評價說:“烏海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文化底蘊厚重,是一個走了又想來的好地方!”

“我市一直在有序推進桌子山岩畫群保護規劃和新地古城遺址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目前,桌子山岩畫群的保護規劃已完成。另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長城烏海市二道坎烽火臺搶救保護設計方案》已通過國家文物局評審。”市博物館館長武俊生興奮地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武俊生多年來一直從事考古及文物保護工作。如今,利好消息傳來,武俊生表示,幹勁兒更足了。別看武俊生現在信心滿滿,可在過去,他為文化遺產的事兒傷透了腦筋。以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秦長城為例,由於地處野外,歷經風雨侵蝕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其生存狀況已然堪憂。武俊生介紹,早年,我市的秦、明長城生存狀況堪憂。“相當一部分長城,特別是土製的明長城與農田犬牙交錯,居民在此灌溉和放牧,對長城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個別地段的明長城已消失或瀕臨消亡。” 武俊生說。

對此,我市積極採取保護措施,劃定了保護範圍和控制地帶,聘請野外保護員開展巡護工作,設立圍欄、界碑、文物保護碑等保護標誌42塊。“隨著保護力度加大及長期有效的宣傳,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破壞長城的行為大幅度減少。”市博物館工作人員謝晶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以前,村裡人都熟悉這個‘土堆子’,但不知道是幹啥用的,後來,政府設立了保護標誌,還不斷宣傳,於是大家就知道了它是烽火臺,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有了保護的意識。”家住二道坎烽火臺附近的居民王三則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著力健全文物保護管理體系,建立了市、區、鎮(街道)、行政村、文物保護員五級文物保護管理體系,文物保護管理責任得到落實。我市還編制了《桌子山岩畫保護規劃》,為巖畫保護確定了方向;建成2700平方米的召燒溝巖畫遺址保護大廳,實現了巖畫集中連片保護,填補了國內外巖畫原址保護空白,桌子山召燒溝巖畫遺址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十大考古遺址公園”。

摸清文物家底,是保護文物的前提。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部署,2013年11月,我市啟動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在此基礎上,聘請內蒙古博物院的專家對館藏文物進行修復,共保護修復灰陶、彩繪陶、釉陶、化石、青銅器等150件套。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合理利用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一種保護。從2008年起,市博物館等博物館免費向市民開放,所有館藏文物精品悉數亮相。至今,市博物館、煤炭博物館、蒙古族家居博物館、葡萄酒博物館等國有博物館累計接待觀眾近400萬人次。與此同時,市博物館還開展了博物館進校園、社區等專題活動。

此外,我市增加了一、二、三級館藏珍貴文物展出數量,引進了《縱橫萬里跨越千年——絲綢之路的璀璨文明》等展覽,開展了“5·18”國際博物館日、“自然與文化遺產日”“我們的節日”等宣傳活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提高群眾對文物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市博物館工作人員郝玉龍告訴記者:“每逢國際博物館日、自然與文化遺產日等重要節日節點,我們都會在廣場、公園等人員密集場所以設立展板和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開展宣傳活動,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市民對烏海物質文化遺產的‘前世今生’從未知到已知,再到熟知,有了全新的認識,許多市民主動走進博物館,近距離觸摸歷史,為歷史喝彩,為家鄉點贊,更有人爭當宣傳員,對外宣傳烏海深厚的歷史文化。”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儘管我市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不遺餘力,也取得了極大的成績,可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困難也需要正視。武俊生說:“近些年,雖然有關古長城的違法、違規行為已大幅減少,但長城周圍私搭亂建等現象時有發生,這些都給長城保護帶來影響。”

“我市古長城分佈點多面廣,依靠現有的力量守護還是有些勢單力薄、力不從心,政府及相關部門需進一步加強監管,加大資金投入。”武俊生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近年來,我市可移動文物逐漸豐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烏海的文化內涵,滿足了市民的文化需求。但是,不少珍貴的文物仍缺乏合適的展覽、保護場所。據武俊生介紹,現有市博物館展廳面積較小,無法實施分區展覽,展陳設施也較為落後,已不能適應館藏文物保護的需要,亟須建設一個上規模、綜合性的博物館。

RECOMMEND

推薦閱讀

速來領卡丨烏!海!全!城!通!用!

烏海特價機票來襲,送給暑假的你!

堅!決!拆!除!

來源:烏海日報

編輯:彭翔宇

初審:劉琳娜 明玉

美術設計:張軼博 王晨迪(實習)

主編:範鵬春

監審:樑文秀

發佈:烏海廣播電視臺

公眾號改版

教大家第一時間找到【烏海廣播電視臺】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公眾號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公益我們想讓你看到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在烏海大地上,千年文明之風吹過,留下了眾多物質文化遺產、遺蹟——桌子山岩畫、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古長城、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我市文博事業的發展,塵封千載、守望不語的文化遺產再一次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這幾天,趁著休假,在外打拼的烏海人張朝暉呼朋喚友來了一次“烏海遊” 。在桌子山召燒溝巖畫遺址保護大廳,張朝暉邊參觀邊拍照,還不時發著朋友圈。他的“太陽神最早照耀的地方”系列圖片和文字獲得點贊無數。“沒想到烏海文化遺產的家底如此殷實,我為家鄉驕傲,更會不遺餘力地宣傳家鄉。”張朝暉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我市物質文化遺產家底確實豐厚,經過多年的文物普查、考古發掘,全市目前擁有文物保護點41個,包括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分別為秦漢長城遺址、明長城遺址、桌子山岩畫群;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分別為新地古城遺址及周邊墓葬群、海勃灣新石器時代文化聚落遺址、巴音陶亥——渡口一級揚水站、滿巴拉僧廟;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分別為巴音陶亥墓葬群、三壩墓葬群、東風墓葬群、三道坎墓葬群、馬堡店佛塔。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結果顯示,我市共有可移動文物7879件(套)。其中,各類上等級文物121件(套),包括國家一級文物2件、國家二級文物19件、國家三級文物100件。

不光是烏海人透著對家鄉文化遺產的自豪感,一些外地人也連連伸出大拇指,曾來我市採風的央視《魅力中國城》節目導演組副導演王雨婷評價說:“烏海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文化底蘊厚重,是一個走了又想來的好地方!”

“我市一直在有序推進桌子山岩畫群保護規劃和新地古城遺址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目前,桌子山岩畫群的保護規劃已完成。另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長城烏海市二道坎烽火臺搶救保護設計方案》已通過國家文物局評審。”市博物館館長武俊生興奮地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武俊生多年來一直從事考古及文物保護工作。如今,利好消息傳來,武俊生表示,幹勁兒更足了。別看武俊生現在信心滿滿,可在過去,他為文化遺產的事兒傷透了腦筋。以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秦長城為例,由於地處野外,歷經風雨侵蝕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其生存狀況已然堪憂。武俊生介紹,早年,我市的秦、明長城生存狀況堪憂。“相當一部分長城,特別是土製的明長城與農田犬牙交錯,居民在此灌溉和放牧,對長城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個別地段的明長城已消失或瀕臨消亡。” 武俊生說。

對此,我市積極採取保護措施,劃定了保護範圍和控制地帶,聘請野外保護員開展巡護工作,設立圍欄、界碑、文物保護碑等保護標誌42塊。“隨著保護力度加大及長期有效的宣傳,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破壞長城的行為大幅度減少。”市博物館工作人員謝晶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以前,村裡人都熟悉這個‘土堆子’,但不知道是幹啥用的,後來,政府設立了保護標誌,還不斷宣傳,於是大家就知道了它是烽火臺,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有了保護的意識。”家住二道坎烽火臺附近的居民王三則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著力健全文物保護管理體系,建立了市、區、鎮(街道)、行政村、文物保護員五級文物保護管理體系,文物保護管理責任得到落實。我市還編制了《桌子山岩畫保護規劃》,為巖畫保護確定了方向;建成2700平方米的召燒溝巖畫遺址保護大廳,實現了巖畫集中連片保護,填補了國內外巖畫原址保護空白,桌子山召燒溝巖畫遺址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十大考古遺址公園”。

摸清文物家底,是保護文物的前提。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部署,2013年11月,我市啟動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在此基礎上,聘請內蒙古博物院的專家對館藏文物進行修復,共保護修復灰陶、彩繪陶、釉陶、化石、青銅器等150件套。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合理利用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一種保護。從2008年起,市博物館等博物館免費向市民開放,所有館藏文物精品悉數亮相。至今,市博物館、煤炭博物館、蒙古族家居博物館、葡萄酒博物館等國有博物館累計接待觀眾近400萬人次。與此同時,市博物館還開展了博物館進校園、社區等專題活動。

此外,我市增加了一、二、三級館藏珍貴文物展出數量,引進了《縱橫萬里跨越千年——絲綢之路的璀璨文明》等展覽,開展了“5·18”國際博物館日、“自然與文化遺產日”“我們的節日”等宣傳活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提高群眾對文物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市博物館工作人員郝玉龍告訴記者:“每逢國際博物館日、自然與文化遺產日等重要節日節點,我們都會在廣場、公園等人員密集場所以設立展板和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開展宣傳活動,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市民對烏海物質文化遺產的‘前世今生’從未知到已知,再到熟知,有了全新的認識,許多市民主動走進博物館,近距離觸摸歷史,為歷史喝彩,為家鄉點贊,更有人爭當宣傳員,對外宣傳烏海深厚的歷史文化。”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儘管我市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不遺餘力,也取得了極大的成績,可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困難也需要正視。武俊生說:“近些年,雖然有關古長城的違法、違規行為已大幅減少,但長城周圍私搭亂建等現象時有發生,這些都給長城保護帶來影響。”

“我市古長城分佈點多面廣,依靠現有的力量守護還是有些勢單力薄、力不從心,政府及相關部門需進一步加強監管,加大資金投入。”武俊生說。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近年來,我市可移動文物逐漸豐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烏海的文化內涵,滿足了市民的文化需求。但是,不少珍貴的文物仍缺乏合適的展覽、保護場所。據武俊生介紹,現有市博物館展廳面積較小,無法實施分區展覽,展陳設施也較為落後,已不能適應館藏文物保護的需要,亟須建設一個上規模、綜合性的博物館。

RECOMMEND

推薦閱讀

速來領卡丨烏!海!全!城!通!用!

烏海特價機票來襲,送給暑假的你!

堅!決!拆!除!

來源:烏海日報

編輯:彭翔宇

初審:劉琳娜 明玉

美術設計:張軼博 王晨迪(實習)

主編:範鵬春

監審:樑文秀

發佈:烏海廣播電視臺

公眾號改版

教大家第一時間找到【烏海廣播電視臺】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公眾號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公益我們想讓你看到

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你知道烏海的那些“老”故事嗎?

喜歡就點個贊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