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九月菊花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九月菊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九月菊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九月菊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芙蓉花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九月菊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芙蓉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九月菊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芙蓉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九月菊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芙蓉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煙

十一月月季花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九月菊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芙蓉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煙

十一月月季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九月菊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芙蓉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煙

十一月月季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九月菊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芙蓉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煙

十一月月季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不隨千種盡,獨放一年紅

十二月梅花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九月菊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芙蓉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煙

十一月月季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不隨千種盡,獨放一年紅

十二月梅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九月菊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芙蓉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煙

十一月月季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不隨千種盡,獨放一年紅

十二月梅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九月菊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芙蓉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煙

十一月月季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不隨千種盡,獨放一年紅

十二月梅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素豔雪凝樹,清香風滿枝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九月菊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芙蓉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煙

十一月月季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不隨千種盡,獨放一年紅

十二月梅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素豔雪凝樹,清香風滿枝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十二月令花神杯成套十二件,殊為難得,而成套保存,則更為不易,故清宣統三年(1911 年)陳瀏所著《匋雅》一書,稱讚曰:“康熙十二月花卉酒杯,一杯一花,有青花、有五彩,質地甚薄,銖兩自輕。……若欲湊合十二月之花,誠戛戛乎其難。青花價值,且亦不甚相懸也。”當時“已而成對,或得四枚、六枚者,亦頗為難得。近則一枚、二枚且不能輒遇之矣。”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九月菊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芙蓉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煙

十一月月季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不隨千種盡,獨放一年紅

十二月梅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素豔雪凝樹,清香風滿枝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十二月令花神杯成套十二件,殊為難得,而成套保存,則更為不易,故清宣統三年(1911 年)陳瀏所著《匋雅》一書,稱讚曰:“康熙十二月花卉酒杯,一杯一花,有青花、有五彩,質地甚薄,銖兩自輕。……若欲湊合十二月之花,誠戛戛乎其難。青花價值,且亦不甚相懸也。”當時“已而成對,或得四枚、六枚者,亦頗為難得。近則一枚、二枚且不能輒遇之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花神杯所用唐詩為花做註解,皆因清康熙帝喜唐詩,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考慮編纂唐詩總集,後於四十四年(1705年) 三月,第五次南巡至蘇州時,將主持修書的任務交給江寧織造曹寅,並將內府所藏季振宜《唐詩》一部發下,作為校刊底本。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揚州開局修書,至次年十月,即編成《全唐詩》奏上,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詩家,共計900卷,目錄12卷。康熙帝親為之作序。此時,也恰是景德鎮御窯廠康熙時期官窯燒造第三階段(1705-1722年)之肇啟。在此背景下,以康熙皇帝喜愛的唐詩成為十二花神杯的主題,即在情理之中。雍正、乾隆兩朝琺琅彩瓷,亦採用古詩做為文字題材,亦為花神杯唐詩經典模式之延續。

"

康熙青花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默默談文房又來到了。朋友們這麼喜歡康熙青花實在是始料未及,於是默默今天就跟大家再多聊聊這款傳奇的瓷器,今天也給大家附贈一份特別的禮物:

給大家帶來了十二花神杯的講解,下文將會講到,敬請期待。

康熙青花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嬌豔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澤,精湛的繪畫裝飾,千姿百態的器物造型獨步中國陶瓷史。因其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自晚清至民國的官、民窯,以及現代景德鎮的大小窯口都競相仿製。康熙在位長達61年,康熙瓷器的製作也分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在此以康熙中期的青花瓷為主線,試對康熙青花瓷的藝術特徵和真偽辨別進行探討。

1、造型特徵

康熙青花瓷造型豐富多彩,器物種類之多、器型之繁雜冠於有清一朝。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圓器兩大類,器物的名稱根據其用途、器型變化、時代的更迭而有不同的命名。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雲:“古人制器載酒,用以饗神。犧尊、象尊,導源至遠,此尊之權輿也。尊一變而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緣後起。腹口相若者謂之尊,口小腹大者謂之瓶。其後世人任意相呼,瓶與尊遂混而為一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琢器類造型整體風格古拙、凝重,線條剛勁,轉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對於整個清代,器物造型多顯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類器物在演變過程中,其造型風格是重心逐漸下移,尤其瓶、尊類器物表現最為明顯。一般情況下,重心下移很容易使器形流於臃腫,但是,康熙青花瓷很好地克服了這種缺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顯得高瘦的風格,又從視覺上呈現穩重端莊的效果。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圓器類器物從整體造型來看,講究的是平穩、安定,尤其是碗類器物,重心相對較低。碗類器物品種多樣,有撇口、直口、斂口、深腹、淺腹等等,但無論是哪種造型的碗,口徑及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也都追求穩定性。如康熙青花斗笠碗,其特徵是口大、足小,直觀似有不穩定之感,但由於使用了斜淺直腹,把碗的高度降低下來,也就排除了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康熙時期圓器類瓷器造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康熙青花雙圈足大盤是盤類器物中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飲流齋說瓷》描述:“……康熙大盤多數雙底足。雙底足者,足圈內有深溝一道,溝之內又復起足,然後乃至底也。”這種大盤的雙圈足,其內足不著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裝飾,這種裝飾也是在追求器物造型平穩安定的前提下的一種創意。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極具特色。由於康熙瓷器胎質細膩堅密,可塑性極強,因此康熙時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內直外斜足、二層臺式足、雙圈足、滾圓式足、溝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層臺式足和溝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類器物上,雙圈足主要裝飾在大盤上。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2、色彩紋飾特徵

康熙青花之所以聞名,主要在於其青花絕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決於青料的質量。唐英在《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藉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採者入山得料,於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黃、大而圓者為上青,名頂圓子。攜至鎮,埋窯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廣東諸山產者,色薄不耐火,只可畫粗器。”史料表明,康熙青花使用的青料主要是浙料,少些雲南的珠明料。青花呈色的好壞,除了青料的質量之外,還要看青料中的鈷、錳、鋁的調配比例是否得當,配置得當,青花髮色就會明快豔麗;配置不當,青花髮色就顯得灰暗或者發黑。

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調差異很大,其變化的過程基本是循著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調發展,巔峰時期應是康熙中期。這個時期制瓷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燒製出了聞名於世的“五彩青花”,即僅用一種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遠近、陰陽向背,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達到了中國畫特有的“青(墨)分五色”的效果。又由於其色澤亮麗,所以又將其稱為“翠毛藍”和“寶石藍”。陳瀏在《陶雅》中曾嘆曰:“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畫工絕佳,其繪畫技法精湛,題材廣泛,斧劈皴、披麻皴等國畫技法在青花的繪畫中廣泛運用。尤其是“分水法”的運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就是根據中國畫中水墨畫的各種皴法創造出的一種渲染技法,根據青料料水的濃淡,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幾個層次進行渲染繪畫。此種技法運用到山水人物畫面中更能得到體現,使得畫面中的遠山近水層次分明,亭臺樓閣雲遮霧繞,神仙人物栩栩如生。這種技法在明未已經出現,直到康熙時期才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並達到了高峰。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人物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人物畫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影響。《飲流齋說瓷》雲:“人物似陳老蓮、蕭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吳墨井,花卉似華秋嶽。”另外像董其昌、劉泮源等的畫風對康熙青花的人物紋飾不無影響。在繪畫題材方面更是包羅萬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滿鄉土氣息,如高山流水、攜琴訪友、叢林花卉、漁家樂、農家樂、仕女、刀馬人等等。其所繪“人物故事,標新領異,波瀾推衍,窮極恢詭,大抵皆導源於小說稗官,然皆與歷史丹青畫法相合也……康熙仕女,其繪弓鞋纖趺者,雅人所鄙,而價值輒累千金……繪戰爭故事者,謂之刀馬人,無論明清瓷品,皆極為西人所嗜。至掛刀騎馬而非戰爭故事者亦準於刀馬人之列也”。許之衡這段話,既高度評價了康熙青花的繪畫水平,又指出了康熙青花師從前明文人畫的風格以及當時之市場價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山水紋飾方面,康熙青花的山水紋飾在繪畫技法上不僅師法王石谷、吳墨井等明清大家的風格,而且師法宋、元以來的傳統技法,在繪畫中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技法來表現山石,以分水法來進行陰陽向背和濃淡相宜的渲染。其間加繪以人物,置身於山水之中,如數老對弈、秋山草廬、東坡賞古、觀瀑泛舟等,所繪人物顯得神情閒逸安然,饒有情趣。在欣賞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作品時,常使人感覺不僅是在單純地欣賞一件瓷器,更多的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畫。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動物類紋飾方面,龍鳳紋在康熙官、民窯中均常見到。其中正面龍的特徵較為明顯,頭部較方,額頭較寬,額頭上常寫一個“王”字,狀貌凶猛,張牙舞爪。鳳紋多與龍紋並存,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等。動物類紋飾常常和其他花草樹石類紋飾組合在一起,如松鼠葡萄、百鳥朝鳳、鶴鹿同春、喜上眉梢、麒麟巴蕉等等。《飲流齋說瓷》雲:“康窯所畫怪獸,最為生動。噓氣噴霧,毛毿毿(san)欲躍,真神品矣。”其實不僅繪怪獸如此,康熙時所畫動物紋飾基本都是形神兼備、活靈活現。

花卉植物紋飾也如許之衡所言“老橫無匹,儼然華秋嶽也”。傳統的纏枝花、折枝花紋仍舊沿用,但在繪畫技法上較早期更為寫實。花瓣的邊緣常以留一週白邊來表現立體感。這個時期冰裂紋在康熙民窯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為地,以渲染的手法繪製出冰裂紋,再輔之以朵朵綻放的梅花,饒有情趣,有時還配以開光技法,添加一些山石、動物紋飾等。此種紋飾在清晚期到民國被大量仿製,但已無康熙時之神采。在植物花卉中還常配以蝶、蜂、鳥紋等進行點綴。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在康熙時期還流行用錦地開光的技法進行裝飾,常見的有龜背錦、十字錦、梅花、棗花、冰裂紋等,開光的形式多是圓形、方形、菱形、扇形、海棠形等。長篇文字裝飾在康熙時期也很盛行,如《前後出師表》《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蘭亭序》等等,有的是以文字飾滿全身,有的是一面書寫文字,另一面則繪畫相應的圖案紋飾,這種裝飾主要出現在大筆筒上。

總體而言,康熙青花卓越的藝術成就得到了後人的盛讚,《飲流齋說瓷》曾以瓷比詩,評曰:“至於康熙,殊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陳瀏的《陶雅》也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實際上明代永、宣青花雖然“穠美”,但其在渲染紋飾層次、青花髮色的豔麗明快等方面卻遠不及康熙,在此方面康熙青花不僅是“獨步本朝”了,而是可以獨步中國陶瓷史了,陳瀏所言只是由於各時代審美的角度及審美觀不同罷了。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瓷的胎體細若糯米,如石似玉。這與康熙時所用瓷土的成分以及精細的研磨、淘洗工藝有直接關係。康熙時的瓷胎非常純淨潔白、緻密,胎體凝重,一般來講其比重大於清代其他時期的瓷器。在瓷釉方面,康熙時期多用粉白釉、漿白釉和亮青釉。這個時期的釉層,無論厚薄都與胎體結合得非常緊密,這是後世仿品很難做到的。

康熙青花的施釉也很有特點,尤其是圓器類器物,器身若施亮青釉,器底則施粉白釉或漿白釉,而且器底施釉較薄,能透過釉面看到胎體上似隱似現的細旋痕,並在釉面上留有極小的鬃眼。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光緒仿康熙


雖然晚清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康熙仿器出現,但繪畫皴法已不再出現,山石多用飽蘸青料的畫筆層層平塗來表現,樹木則多用平行斜線代替皴法,既無真品表現出來的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的層次,且又筆道軟弱無力,絕無康熙青花的風采,仿三分也不象,更不用說青花的色料層次。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現代仿康熙(康熙年制款)使用化工原料。

附錄:賞析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神杯一套十二件

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每杯口徑 6.5 cm.

學界一直對花神杯及十二月令之配對存有不同見解,例如“水仙杯”即有屬農曆十一或十二月之說;“梅花杯”亦有屬正月或十二月之說。本圖錄之配對,是參照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鑑定》一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亦在其1995年《清瓷萃珍》展覽中引用此配對。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一月水仙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春風弄玉來清晝,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三月桃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四月牡丹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五月石榴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六月荷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蘭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八月桂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九月菊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芙蓉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煙

十一月月季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不隨千種盡,獨放一年紅

十二月梅花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素豔雪凝樹,清香風滿枝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十二月令花神杯成套十二件,殊為難得,而成套保存,則更為不易,故清宣統三年(1911 年)陳瀏所著《匋雅》一書,稱讚曰:“康熙十二月花卉酒杯,一杯一花,有青花、有五彩,質地甚薄,銖兩自輕。……若欲湊合十二月之花,誠戛戛乎其難。青花價值,且亦不甚相懸也。”當時“已而成對,或得四枚、六枚者,亦頗為難得。近則一枚、二枚且不能輒遇之矣。”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花神杯所用唐詩為花做註解,皆因清康熙帝喜唐詩,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考慮編纂唐詩總集,後於四十四年(1705年) 三月,第五次南巡至蘇州時,將主持修書的任務交給江寧織造曹寅,並將內府所藏季振宜《唐詩》一部發下,作為校刊底本。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揚州開局修書,至次年十月,即編成《全唐詩》奏上,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詩家,共計900卷,目錄12卷。康熙帝親為之作序。此時,也恰是景德鎮御窯廠康熙時期官窯燒造第三階段(1705-1722年)之肇啟。在此背景下,以康熙皇帝喜愛的唐詩成為十二花神杯的主題,即在情理之中。雍正、乾隆兩朝琺琅彩瓷,亦採用古詩做為文字題材,亦為花神杯唐詩經典模式之延續。

康熙青花的特點和賞析

成套青花花神杯,今可見北京故宮出版一套;南京博物院出版有清宮舊藏青花花神杯兩套。市場流通的成套青花花神杯,則極為少見,目前僅見兩套,包括徐展堂先生舊藏一套,以及1994年5月4日香港蘇富比拍賣一套,現為上海龍美術館珍藏。大家要是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這難得一見的青花精品。

好了,為期兩天的清康熙.青花的知識分享就到這裡了,希望朋友們喜歡。

如果文章還算不差,請您給一個免費的點贊。

如果有什麼想說的話,可以在下方留言,默默會逐一回答。

再次感謝朋友們,關注膜默默談文房、關注中國傳統文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