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傅華軒

說起盒子炮(駁殼槍),看過抗日題材電影的中國人都不會陌生。《平原游擊隊》中的游擊隊長李向陽雙槍打滅偽軍的手電筒,《鐵道游擊隊》中劉洪大隊長縱馬持槍解救同志,《紅色娘子軍》中吳瓊花一槍打傷南霸天,《回民支隊》中馬本齋擊斃叛徒。這些主角使用的都是這把盒子炮,那個年代,腰裡別上一把盒子炮,那真叫精神。

作為一種輝煌了半個世紀,在五四手槍出現前一直為每個中國軍人夢想擁有的珍寶級武器,盒子炮還有一個必須牢記的學名——"毛瑟軍用手槍"。

"

文/傅華軒

說起盒子炮(駁殼槍),看過抗日題材電影的中國人都不會陌生。《平原游擊隊》中的游擊隊長李向陽雙槍打滅偽軍的手電筒,《鐵道游擊隊》中劉洪大隊長縱馬持槍解救同志,《紅色娘子軍》中吳瓊花一槍打傷南霸天,《回民支隊》中馬本齋擊斃叛徒。這些主角使用的都是這把盒子炮,那個年代,腰裡別上一把盒子炮,那真叫精神。

作為一種輝煌了半個世紀,在五四手槍出現前一直為每個中國軍人夢想擁有的珍寶級武器,盒子炮還有一個必須牢記的學名——"毛瑟軍用手槍"。

在抗日戰爭中一展雄姿的駁殼槍

毛瑟軍用手槍(Mauser Military Pistol)。毛瑟廠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專利,隔年正式生產。由於其槍套是一個木盒,在中國也稱為匣子槍,盒子槍;如配備20發彈夾則被稱為大肚匣子。其槍身寬大,因此又被稱為大鏡面。有全自動功能的,又稱快慢機,毛瑟手槍是德國毛瑟兵工廠製造的一種手槍。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自動手槍之一。由德國費德勒兄弟研製,並以毛瑟命名。槍長288毫米,口徑7.63毫米,重1.24千克,20發彈匣供彈,子彈初速每秒425米,射擊方式為單發和連發,射擊速度每分鐘900發,有效射程50-150米。該手槍具有威力大、動作可靠、使用方便等優點,廣泛流傳於世界許多國家。中國很早就有仿造,在抗日戰爭中使用較廣。20響的"駁殼槍"和"盒子炮"就是指這種手槍。稱之為速射型(Schnellfeuer)。另一個較少人知道的名稱是"自來得手槍",許多人以為只有速射型稱為自來得,這是不正確的;事實上,自來得一直是這一類手槍在中國比較正式的通稱。

"

文/傅華軒

說起盒子炮(駁殼槍),看過抗日題材電影的中國人都不會陌生。《平原游擊隊》中的游擊隊長李向陽雙槍打滅偽軍的手電筒,《鐵道游擊隊》中劉洪大隊長縱馬持槍解救同志,《紅色娘子軍》中吳瓊花一槍打傷南霸天,《回民支隊》中馬本齋擊斃叛徒。這些主角使用的都是這把盒子炮,那個年代,腰裡別上一把盒子炮,那真叫精神。

作為一種輝煌了半個世紀,在五四手槍出現前一直為每個中國軍人夢想擁有的珍寶級武器,盒子炮還有一個必須牢記的學名——"毛瑟軍用手槍"。

在抗日戰爭中一展雄姿的駁殼槍

毛瑟軍用手槍(Mauser Military Pistol)。毛瑟廠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專利,隔年正式生產。由於其槍套是一個木盒,在中國也稱為匣子槍,盒子槍;如配備20發彈夾則被稱為大肚匣子。其槍身寬大,因此又被稱為大鏡面。有全自動功能的,又稱快慢機,毛瑟手槍是德國毛瑟兵工廠製造的一種手槍。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自動手槍之一。由德國費德勒兄弟研製,並以毛瑟命名。槍長288毫米,口徑7.63毫米,重1.24千克,20發彈匣供彈,子彈初速每秒425米,射擊方式為單發和連發,射擊速度每分鐘900發,有效射程50-150米。該手槍具有威力大、動作可靠、使用方便等優點,廣泛流傳於世界許多國家。中國很早就有仿造,在抗日戰爭中使用較廣。20響的"駁殼槍"和"盒子炮"就是指這種手槍。稱之為速射型(Schnellfeuer)。另一個較少人知道的名稱是"自來得手槍",許多人以為只有速射型稱為自來得,這是不正確的;事實上,自來得一直是這一類手槍在中國比較正式的通稱。

在抗日戰爭中一展雄姿的駁殼槍

據說抗聯名將趙尚志將軍一次為了爭取土匪抗日,和土匪頭目比試槍法。土匪因為子彈極為匱乏,所以一般都苦練槍法,力爭百發百中,射擊技術驚人。比試開始,土匪頭目手持盒子炮首先開槍,一槍擊落一隻飛鳥。趙尚志將軍其後也手持盒子炮開槍,一槍擊中了一根在風中晃動的高粱稈,這一下子大大震驚了土匪頭目。這些土匪由此很是佩服趙將軍,最終加入了抗聯行列。

在中國的影視劇作中,毛瑟軍用手槍也是明星級武器,電影《湘西剿匪記》裡面的土匪馬老五,手持雙槍可以在100米內槍槍擊中蠟燭;《紅高粱》裡面的土匪禿三炮,更是三槍擊斷了三根細鐵鏈。由於毛瑟軍用手槍具有極高的射擊精度,許多優秀射手射擊時根本不用準星。電影《平原游擊隊》中李向陽右手的一支毛瑟手槍就被銼去準星,以方便拔槍。李向陽在整部片子中的射擊都沒有瞄準過,只是根據手感射擊,沒有一槍打空過。

"

文/傅華軒

說起盒子炮(駁殼槍),看過抗日題材電影的中國人都不會陌生。《平原游擊隊》中的游擊隊長李向陽雙槍打滅偽軍的手電筒,《鐵道游擊隊》中劉洪大隊長縱馬持槍解救同志,《紅色娘子軍》中吳瓊花一槍打傷南霸天,《回民支隊》中馬本齋擊斃叛徒。這些主角使用的都是這把盒子炮,那個年代,腰裡別上一把盒子炮,那真叫精神。

作為一種輝煌了半個世紀,在五四手槍出現前一直為每個中國軍人夢想擁有的珍寶級武器,盒子炮還有一個必須牢記的學名——"毛瑟軍用手槍"。

在抗日戰爭中一展雄姿的駁殼槍

毛瑟軍用手槍(Mauser Military Pistol)。毛瑟廠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專利,隔年正式生產。由於其槍套是一個木盒,在中國也稱為匣子槍,盒子槍;如配備20發彈夾則被稱為大肚匣子。其槍身寬大,因此又被稱為大鏡面。有全自動功能的,又稱快慢機,毛瑟手槍是德國毛瑟兵工廠製造的一種手槍。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自動手槍之一。由德國費德勒兄弟研製,並以毛瑟命名。槍長288毫米,口徑7.63毫米,重1.24千克,20發彈匣供彈,子彈初速每秒425米,射擊方式為單發和連發,射擊速度每分鐘900發,有效射程50-150米。該手槍具有威力大、動作可靠、使用方便等優點,廣泛流傳於世界許多國家。中國很早就有仿造,在抗日戰爭中使用較廣。20響的"駁殼槍"和"盒子炮"就是指這種手槍。稱之為速射型(Schnellfeuer)。另一個較少人知道的名稱是"自來得手槍",許多人以為只有速射型稱為自來得,這是不正確的;事實上,自來得一直是這一類手槍在中國比較正式的通稱。

在抗日戰爭中一展雄姿的駁殼槍

據說抗聯名將趙尚志將軍一次為了爭取土匪抗日,和土匪頭目比試槍法。土匪因為子彈極為匱乏,所以一般都苦練槍法,力爭百發百中,射擊技術驚人。比試開始,土匪頭目手持盒子炮首先開槍,一槍擊落一隻飛鳥。趙尚志將軍其後也手持盒子炮開槍,一槍擊中了一根在風中晃動的高粱稈,這一下子大大震驚了土匪頭目。這些土匪由此很是佩服趙將軍,最終加入了抗聯行列。

在中國的影視劇作中,毛瑟軍用手槍也是明星級武器,電影《湘西剿匪記》裡面的土匪馬老五,手持雙槍可以在100米內槍槍擊中蠟燭;《紅高粱》裡面的土匪禿三炮,更是三槍擊斷了三根細鐵鏈。由於毛瑟軍用手槍具有極高的射擊精度,許多優秀射手射擊時根本不用準星。電影《平原游擊隊》中李向陽右手的一支毛瑟手槍就被銼去準星,以方便拔槍。李向陽在整部片子中的射擊都沒有瞄準過,只是根據手感射擊,沒有一槍打空過。

在抗日戰爭中一展雄姿的駁殼槍

"毛瑟軍用手槍"和普通的手槍不一樣,它的結構精密、複雜,像瑞士產的鐘表一樣,是擅長生產精巧機械的德國人的得意之作。生產這種手槍的加工難度非常大,一把毛瑟手槍要經過幾百道工序才可以完成,費時費力。但是由此生產的手槍性能也比其他手槍要強得多,很多中國軍人都把毛瑟軍用手槍當作武器和藝術品的結合產物,對其愛不釋手。就像西部牛仔喜歡左輪手槍,日本人喜歡武士刀一樣,中國軍人對毛瑟手槍幾乎是一種酷愛,以下幾個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冀中地區,為了與敵後的國民黨軍隊建立統戰關係,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曾將自己心愛的20響毛瑟手槍贈予河北民軍副總指揮喬明禮。當時呂司令很捨不得,政委黃敬(解放後天津市委書記)一再做他的工作,並答應將自己的毛瑟手槍換給呂司令。出於統戰需要,呂司令這才將槍贈予對方。這份"大禮"讓喬明禮對八路軍產生好感,最終在抗戰勝利後與高樹勳將軍戰場起義,投向瞭解放軍。

"

文/傅華軒

說起盒子炮(駁殼槍),看過抗日題材電影的中國人都不會陌生。《平原游擊隊》中的游擊隊長李向陽雙槍打滅偽軍的手電筒,《鐵道游擊隊》中劉洪大隊長縱馬持槍解救同志,《紅色娘子軍》中吳瓊花一槍打傷南霸天,《回民支隊》中馬本齋擊斃叛徒。這些主角使用的都是這把盒子炮,那個年代,腰裡別上一把盒子炮,那真叫精神。

作為一種輝煌了半個世紀,在五四手槍出現前一直為每個中國軍人夢想擁有的珍寶級武器,盒子炮還有一個必須牢記的學名——"毛瑟軍用手槍"。

在抗日戰爭中一展雄姿的駁殼槍

毛瑟軍用手槍(Mauser Military Pistol)。毛瑟廠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專利,隔年正式生產。由於其槍套是一個木盒,在中國也稱為匣子槍,盒子槍;如配備20發彈夾則被稱為大肚匣子。其槍身寬大,因此又被稱為大鏡面。有全自動功能的,又稱快慢機,毛瑟手槍是德國毛瑟兵工廠製造的一種手槍。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自動手槍之一。由德國費德勒兄弟研製,並以毛瑟命名。槍長288毫米,口徑7.63毫米,重1.24千克,20發彈匣供彈,子彈初速每秒425米,射擊方式為單發和連發,射擊速度每分鐘900發,有效射程50-150米。該手槍具有威力大、動作可靠、使用方便等優點,廣泛流傳於世界許多國家。中國很早就有仿造,在抗日戰爭中使用較廣。20響的"駁殼槍"和"盒子炮"就是指這種手槍。稱之為速射型(Schnellfeuer)。另一個較少人知道的名稱是"自來得手槍",許多人以為只有速射型稱為自來得,這是不正確的;事實上,自來得一直是這一類手槍在中國比較正式的通稱。

在抗日戰爭中一展雄姿的駁殼槍

據說抗聯名將趙尚志將軍一次為了爭取土匪抗日,和土匪頭目比試槍法。土匪因為子彈極為匱乏,所以一般都苦練槍法,力爭百發百中,射擊技術驚人。比試開始,土匪頭目手持盒子炮首先開槍,一槍擊落一隻飛鳥。趙尚志將軍其後也手持盒子炮開槍,一槍擊中了一根在風中晃動的高粱稈,這一下子大大震驚了土匪頭目。這些土匪由此很是佩服趙將軍,最終加入了抗聯行列。

在中國的影視劇作中,毛瑟軍用手槍也是明星級武器,電影《湘西剿匪記》裡面的土匪馬老五,手持雙槍可以在100米內槍槍擊中蠟燭;《紅高粱》裡面的土匪禿三炮,更是三槍擊斷了三根細鐵鏈。由於毛瑟軍用手槍具有極高的射擊精度,許多優秀射手射擊時根本不用準星。電影《平原游擊隊》中李向陽右手的一支毛瑟手槍就被銼去準星,以方便拔槍。李向陽在整部片子中的射擊都沒有瞄準過,只是根據手感射擊,沒有一槍打空過。

在抗日戰爭中一展雄姿的駁殼槍

"毛瑟軍用手槍"和普通的手槍不一樣,它的結構精密、複雜,像瑞士產的鐘表一樣,是擅長生產精巧機械的德國人的得意之作。生產這種手槍的加工難度非常大,一把毛瑟手槍要經過幾百道工序才可以完成,費時費力。但是由此生產的手槍性能也比其他手槍要強得多,很多中國軍人都把毛瑟軍用手槍當作武器和藝術品的結合產物,對其愛不釋手。就像西部牛仔喜歡左輪手槍,日本人喜歡武士刀一樣,中國軍人對毛瑟手槍幾乎是一種酷愛,以下幾個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冀中地區,為了與敵後的國民黨軍隊建立統戰關係,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曾將自己心愛的20響毛瑟手槍贈予河北民軍副總指揮喬明禮。當時呂司令很捨不得,政委黃敬(解放後天津市委書記)一再做他的工作,並答應將自己的毛瑟手槍換給呂司令。出於統戰需要,呂司令這才將槍贈予對方。這份"大禮"讓喬明禮對八路軍產生好感,最終在抗戰勝利後與高樹勳將軍戰場起義,投向瞭解放軍。

在抗日戰爭中一展雄姿的駁殼槍

"東北王"張作霖也有一把長期佩戴的毛瑟軍用手槍,在皇姑屯被炸身亡時還佩戴著這把手槍。紅軍總司令朱德同志在南昌起義時,指揮作戰中使用的也是一把口徑7.63毫米警用型毛瑟手槍。這支毛瑟手槍後來刻有"南昌暴動紀念朱德自用"的字樣。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每遇戰鬥最緊張時,朱德往往拿著毛瑟手槍親自帶隊衝殺。共和國元帥徐向前被任命為八路軍129師副師長時,他所配用的就是一支M1932式毛瑟手槍。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只有高級軍官、警衛人員和敵後武工隊才能攜帶毛瑟手槍這種大威力的武器。

毛瑟手槍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但是到了朝鮮戰爭中期,它逐漸被蘇式託卡列夫手槍所代替。很多人對此不理解,其實道理很簡單:毛瑟手槍是舊中國武器裝備低下的產物,一把加工最精緻的毛瑟軍用手槍,也無法和衝鋒槍對抗。衝鋒槍的火力(至少400發/分鐘)、射程(50米到200米)、精度(比短管的手槍要準確得多),都遠遠超過毛瑟軍用手槍。到了朝鮮戰爭中期,五零式衝鋒槍(波波沙衝鋒槍)大量裝備部隊,毛瑟軍用手槍就沒有繼續裝備的必要了。朝鮮戰爭以後,隨著突擊步槍的興起,攻擊手槍迅速退出了歷史舞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