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國學堂|對聯文化|抗日對聯集錦

抗日戰爭 中國近代史 國學 軍事歷史 家長國學堂 2017-07-15

文/漁歌子

家長國學堂|對聯文化|抗日對聯集錦

對聯,是中國最獨特的一種文學形式,廣佈於廟堂和江湖,長期流行於文人圈和民間,是一個人學養、智慧、才情的瞬間爆發。

“七七”國恥紀念日剛剛過去,悄沒聲地,沒一點動靜。家長國學堂,我們今天學習一組抗日對聯,紀念曾經發生而常被遺忘的中國抗日戰爭。


日本有沒有發動侵華戰爭,日本人已經說不清楚,也不願說清楚。

中國有沒有進行抗日戰爭,中國人很多已經忘得乾淨,彷彿不曾發生過似的。

倘若戰後中國乘勝利之勢,摁住日本,讓日本人履行戰敗賠款之職責,絕無今日天天抗議之尷尬。

中國有沒有抵抗過日本侵略,有人為證,有物為證,有史為證,有詩為證……還有對聯為證。

下面這些對聯,彷彿一部史書,忠實記錄了抗戰期間我們這個民族的艱難與悲歡。

家長國學堂|對聯文化|抗日對聯集錦

南京大屠殺發生後,有人撰寫一副對聯寫其慘狀:

古城遇劫,民族受辱,卅萬同胞飲恨去;

婦女遭淫,房屋被焚,不盡江水挾淚來。

國難當頭,各行各業同仇敵愾,表達共赴國難之決心。

重慶一家理髮店貼出一副對聯:

倭寇不除,有何顏面?

國仇未報,負此頭顱。

一浴室有聯雲:

不逐倭奴,終身含垢;

未雪國恥,滿面蒙汙。

一鐘錶店撰聯:

月月年年,誓雪中華奇恥;

時時刻刻,不忘民族深仇。

1940年3月南京成立偽政府,靈谷寺中的靈谷老人被強迫獻上一副賀聯,贊汪精衛曰:

昔具蓋世之德;

今有罕見之才。

事後才有人發現,這是一副諧音聯:昔具該死之德;今有漢奸之才,是在暗罵汪精衛。

蔣光鼐挽淞滬抗戰陣亡將士聯:

自衛乃天賦人權,三萬眾慷慨登陴,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石爛海枯猶此志;

相約以血湔國恥,四十日見危授命,吾率君等出,不率其入,椒漿桂酒有餘哀。

1941年元旦,長沙為在抗戰中遇難的軍民召開追悼大會。有一長聯句句帶淚,字字含悲:

揮淚敘從頭:抗戰三四年,吾伯有死,吾叔有死,吾兄有死,吾弟有死,吾師有死,吾友有死,吾徒有死,吾侄有死,到如今五親離散,六眷飄零,總算得為國盡忠,替民族盡孝;

傷心話遺裔:悲愁千萬種,飢者無依,病者無依,老者無依,幼者無依,鰥者無依,寡者無依,孤者無依,獨者無依,徒令我兩鬢枯蕭,百憂叢集,真不知何處報怨,到幾時報仇。

1941年9月29日,國民政府軍中將軍長武士敏率軍與日軍作戰,英勇犧牲。八路軍左權將軍敬獻一副輓聯:

盡忠於民族國家,努力求團結進步,磊落奇才,一世如君有幾;

堅持在敵後抗戰,英勇至殺身成仁,感懷將略,數年知己情深。

半年後的1942年5月25日,左權將軍也為國捐軀。第十八集團軍總政治部敬獻的輓聯是:

苦戰一生,立下多少功勞,不幸為國捐軀,萬民悲慟哭名將;

敵後五載,消滅無數日寇,孰料今成永別,全軍揮淚吊太行。

被譽為“鐵血雄關”的廣西崑崙關,中國軍隊曾以犧牲1萬多人的代價,讓日軍留下4700多具屍體。杜聿明將軍在崑崙關抗日戰爭紀念公園題寫輓聯:

血花飛舞,苦戰兼旬,攻克崑崙寒敵膽;

華表巍峨,揚威萬里,待清倭寇慰忠魂。

雲南騰衝縣滇西抗戰紀念館墓園有個巍峨肅穆的忠烈祠,門柱有副輓聯:

為民族爭生存,戰死沙場君無遺恨;

痛國家方多難,追思袍澤我有餘哀。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後,中華大地歡呼抗戰勝利的對聯比比皆是。

1945年8月21日,日本侵略軍代表到達湖南芷江向中國政府乞降,芷江成為受降城,人們在縣城東門貼出一副巨型對聯:

慶五千年未有之勝利;

開億萬世永久之和平。

1945年9月,長沙軍界集會慶祝抗日勝利暨追悼抗日陣亡將士,其中有一聯曰:

雪百年恥辱,復萬里河山,秦漢無此雄,宋元無此壯;

寫三楚文章,吊九原將士,風雨為之泣,草木為之悲。

貴州桐梓某兵工廠在所扎綵樓,配的對聯令人耳目一新:

三島君臣,原子彈前齊屈服;

八年血債,投降書裡可追還。

還有一副對聯,寫得甚是巧妙:

中國捷克日本;

南京重慶成都。

從字面上看,上聯為三個國名,下聯為三個市名,而其含蓄之意,則令人稱奇。上聯連起來理解,便是中國大捷戰勝日本。下聯連起來,就是南京慶祝重為都城。

湖南桃林塾師龍逸才撰寫的對聯,巧用倒文,最具嘲諷意味:

本日果然降日本;

皇天竟不佑天皇!

我歷來有一愚見,就是對聯可作歷史讀:個人史,家族史,民族史,在一副副對聯中記錄得清清楚楚。上面一組對聯,完全可以作為抗日時期的信史看。

家長國學堂|對聯文化|抗日對聯集錦

家國天下,家學即國學,國學亦家學。

家長國學堂,與熱愛國學的家長朋友一道,每日花幾分鐘時間,細品國學滋味,同享傳統文化,點點滋潤,日日更新,並與子女在互動互助中共同提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