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後雞澤縣名醫'

"

趙懷源(1916-1968年),雞澤具趙莊村人,雞澤縣醫院創始人之一,其祖父為前清秀才。趙懷源自幼學醫,性聰穎,是一位自學成才的名中醫。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6年任雞澤縣濟眾醫院醫生,後任縣衛生院醫療股股長,縣醫院副院長,黨支部書記等職。他善中醫內科、婦科,醫術享有盛名,生前集有大量醫案驗方,可惜“文革”中被毀。他在青少年時期就酷要中醫,借抄醫學論著,購買和間讀了大量中醫書籍,重點精讀《中醫內科》。由於他學習刻苦,潛心鑽研,醫術不斷長進。素有診斷準確,處方靈驗之稱。他成名之後,醫德高尚,平易近人,對患者不論幹部、職工,對群眾不論貧富,一視同仁,有求必應。故在各界人士中受到廣泛尊敬和稱頌。其在職期間,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衛生路線,忠於醫療事業,注重提高技術,注重醫療質量,注重醫德教育,他曾親自組織和帶領醫療隊,多次深入基層,到農村為廣大群眾巡迴治療疾病。併為我縣衛生戰線培養了大批人材。趙懷源是雞澤縣著名的老醫生,他胸懷寬廣,作風面派,為人誠懇,對同志對患者滿腔熱情,對技術精益求持,對己謙虛謹慎,處處以身作則。他從事醫療事業幾十年如一日,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熱心為患者服務,深得人民敬仰。他積極從事醫療活動,為雞澤縣衛生事業的建設作出了較大貢獻。1968年文革運動中受迫害含冤而死,享年52歲。

張希曾(1866-1905年),小寨鎮劉馬昌村人。清咸豐年間,因其子惠天花求醫作難,而從此發奮學醫,善兒科,尤精痘科兼通鍼灸、傷寒,聞名鄉里,活人無算。為民義務診病數十載,不取分文。眾鄉親頌其醫德、醫術,贈木製匾一塊,上書“德高望重、妙手回春”八字。

喬老仁(約1870-1930年)雞澤鎮南街村人,祖籍永年,清末秀才,精岐黃,善傷寒、溫病,聞名城鄉,有造廬延請者,手到病除,眾鄉親贈“妙手回春”匾以歌其醫術。

張麟書(1847-1937年),又名張老瑞,小寨鎮劉馬昌村人,善兒科、婦科,有求必應,著手回春,1935年(民國24年)村民贈“妙手回春”匾以歌其醫術,其子張老運、孫張金鐘承家業刻苦鑽研,三世為醫,濟世活人。

喬雲青(1853-1937年),雞澤縣小寨鎮喬屯莊人,世傳中醫,精通《鍼灸大全》,以中醫鍼灸、兒科而聞名鄉里,設“義壽堂”藥號,眾鄉親數百人贈“術通岐黃”匾贊其醫術,卒年八中有四,其四子慎行(1889.4-1982.2),號四瓜,幼承父業,善鍼灸,專婦,內科,重望診,行醫並馳名於雞澤,山西曲沃一帶,卒年九十有三;其七子雁陣(1906.9-1979.11),又名遂行,號七瓜,幼永父志,獲得真傳。長於鍼灸,婦科,尤擅治婦科症瘕。1951年8月在雞澤縣衛生院參加蘋命工作,經驗豐富、救人其甚多,曾出席過河北省鍼灸群英經驗交流會,參加鍼灸技術革新,曾多次舉辦鍼灸培訓班,積極傳、幫、帶,培訓了中醫人員180多人,帶徒數十人,並曾在邯鄲地區幹療所及雞澤、曲周、邱縣、廣平、肥鄉五縣的鍼灸訓練班任老師,為培養中醫專門人才做出了貢獻。“文革”期間曾遭受冤獄一年之久,1972年退休以後,繼續為民治病,求治者絡繹不絕。1979年因勞累病逝,享年73歲。

張令波(1890—1975),雞澤縣正言堡人,善外科,尤精瘍科,遐爾馳名,救人甚多,曾當選為縣人大代表,在大言寨衛生所工作。

(摘自《雞澤文史資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