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名市場、商家撤店、洗錢風波,今年的618拼多多拿什麼來拼?

6.18是電商們的狂歡節,可今年這個促銷節對拼多多可不太友好。

2019年過去不過5個月的時間,拼多多面臨的裁判案件就高達124個。近日,拼多多更是面臨電商撤局、被美拉黑、洗錢質疑的層層考驗,還真是“一浪更比一浪險”啊!

4月25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佈將電商平臺拼多多列入2018惡名市場名單;5月13日,九陽發佈公告終止拼多多7家旗艦店的授權;5月27日,拼多多店鋪涉嫌為博彩網站洗錢平臺……

惡名市場、商家撤店、洗錢風波,今年的618拼多多拿什麼來拼?

拼多多這艘快船能否順利駛過三個險灘,還是一個未知的航程。

01

拼多多在國內的侵權案是海量的,根據中國裁決文書網顯示,以“拼多多”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共有673個結果,其中僅2019年裁判的案件就高達124個,其中侵權行為有39起案件,商標專用權相關案件20起,註冊商標相關案件34起。

惡名市場、商家撤店、洗錢風波,今年的618拼多多拿什麼來拼?

在這些案件中,涉及到的商品小到餅乾罐頭,大到數碼家電,只要是平臺上售賣的商品都存在售假的風險,通過在低廉雜牌產品貼上著名商標的方式進行售賣已成為部分商家慣用的伎倆,去年12月底揚州警方就端掉了一個假名牌淨水器的製假團伙,轟動一時。

去年12月的一天,樸席鎮的張先生到派出所報警,稱懷疑自己在拼多多上買到的是一款假冒的淨水器。“單買一套淨水器的價格是98元,如果幾人拼團的話是92元。”考慮到海爾是個大品牌,而且價格不高,於是張先生決定參與拼團,最終成功花了92元買到了淨水器。

但是,僅僅隔了兩天兒子一直在拉肚子,聯想到淨水器簡陋的包裝、粗糙的做工,張先生懷疑自己買到了假貨。

經過一系列的調查,2018年12月20日,警方成功將以朱某為首的製假售假團伙一鍋端。同時,還抓獲了兩名向朱某銷售非法制造海爾商標標識的嫌疑人。隨後,警方調取了該團伙在拼多多等平臺的交易記錄,發現共成交了近400筆,案值在50萬元左右。

不僅如此,拼多多在海外的名聲也遭到了質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今年4月宣佈將拼多多列入2018惡名市場名單。

根據審查報告,他們認為:拼多多上最為常見且危害巨大的是“山寨”商品,這些山寨商品利用商標法的漏洞,在商品和品牌上模仿合法商品,以此來欺騙消費者,讓他們誤以為自己買的是知名品牌。

惡名市場、商家撤店、洗錢風波,今年的618拼多多拿什麼來拼?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揚名海外”的拼多多一經美國曝光,股價應聲下跌0.71美元,跌幅2.96%。從今年3月算起,到目前為止,拼多多股價更是累計下跌了約31.5%,市值蒸發了超過100億美元。

外有利劍襲來,內有猛火不斷燃燒,拼多多面臨的局面可謂內憂外患。平臺假貨危害的不僅是正品商家的利益,還有平臺商家的信心。

02

就在上一週,據“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蘇泊爾、美的、九陽等大型家電廠商紛紛要撤出拼多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九陽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正在找拼多多關掉7家旗艦店"。對於其中原因,該負責人表示,旗艦店要有高端品牌形象。與此同時,美的、蘇泊爾也發佈內容強調,拼多多上的旗艦店多次違反與公司的銷售合同,已違背了品牌形象店的初衷,蘇泊爾表示現有旗艦店將在6月1日前關店。

惡名市場、商家撤店、洗錢風波,今年的618拼多多拿什麼來拼?

5月22日,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針對此事迴應稱:“此事件真實情況繫個別‘經濟體’先是攜行業壟斷優勢地位逼迫商家要麼從拼多多關店,要麼出函聲明自己已經從拼多多撤店。”

他坦言,不怪這些企業被公開有這樣的函件,要怪就怪背後“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人士”。

其實每到618、雙十一這種促銷的關口,電商領域都會發生此類事件,這似乎已經成了中國電商領域中一種新的競爭手段了。此前劉強東也談論過這個問題,因為真維斯、海瀾之家等多家服裝品牌的官方旗艦店也曾宣佈撤出京東,但卻在友商的平臺上照舊做生意。

眾所周知,拼多多一直走的“低價風”,目標群體主要是四五線的消費者。唐興通就曾表示,這部分人群對品牌的認知度不高,客單價偏低。這些消費特質與知名品牌的品牌調性全然不同,“尤其是高端品牌,不會選擇入駐拼多多”。所以,如果拼多多繼續走“低價”風格,平臺應該銷售品牌的庫存商品,而不是新品或熱銷單品。

惡名市場、商家撤店、洗錢風波,今年的618拼多多拿什麼來拼?

拼多多創始人達達表示:“任何有價值的品牌和有價值的商品,都不會從一個有價值的平臺徹底退出。”那麼,美的、蘇泊爾等的退出或許在暗示他們心中拼多多並不是一個有價值的平臺?

打鐵還需自身硬,在強調個體價值的同時,拼多多不如先把眼下的紛爭處理好才是正解。

03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月27日,拼多多陷入“洗錢”泥潭。

根據《證券日報》的報道,“差評”發佈一條題為《拼多多店鋪淪為博彩網站洗錢平臺,單店日洗錢50萬!》的資訊,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有媒體通過測試發現,涉嫌洗錢的店鋪起名比較隨意,經營類型為虛擬產品,無需物流,也沒有用戶評價,但是產品銷量卻異常之高。有的店鋪根據時段訂單件數測算,日流水竟超過了五十萬。

惡名市場、商家撤店、洗錢風波,今年的618拼多多拿什麼來拼?

拼多多並不承認這項指控,它表示,作為一家沒有自身支付通道,純依靠第三方支付通道的電商平臺,只要收到微信支付或支付寶發來的所有風控可疑類交易提示,平臺均會在第一時間凍結店鋪、下架商品並且向有關部門報送相關線索。的確,拼多多公佈的後臺記錄顯示,該文章中提及的所有店鋪均在差評文章發佈之前被風控系統屏蔽。

可見,拼多多對於這項指控是很憤怒的,它表示對於“洗錢平臺”一說純屬是虛假言論,並將對發表該言論的機構發起訴訟,索賠一千萬元!

實際上,有支付機構從業人員透露,拼多多風控審核不嚴有大量博彩和遊戲等平臺使用拼多多來收款,業內早已人盡皆知。

“差評”此前也在微博上回應,事情是真實存在的,我們成功充值甚至還玩了兩把。對於拼多多的起訴,“差評”表示相當不解,“發現事情了你們就抓緊時間加大力度監管抓壞人就行了啊,起訴我們幹嘛啊。”

或許對於拼多多來說,更應該思考的是支付流程是否存在漏洞,而不是一味喊冤。

實際上,差評對“拼多多目前店鋪資金仍由第三方監管”質疑與此前拼多多被質疑“二清”一事極為相似。有商家稱上海市中國人民銀行已確認拼多多無證經營支付行為。拼多多對此事給出迴應,相關事項此前已經進行過相應信息披露,2017年在收到央行上海分行指導意見之後,已於當年引入具有支付和清算資質的平安銀行進行全流程資金託管和結算,拼多多不在任何場景下觸碰交易資金。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以“拼多多”為關鍵詞就可以隨處看到對支付問題的投訴。

惡名市場、商家撤店、洗錢風波,今年的618拼多多拿什麼來拼?

這些投訴的處理結果,多以如下“八股文”結束:“您好,您反饋的訂單平臺核實前期已有維權專員為您核實處理過,具體結果請以專員告知您的處理結果為準,如您後續還有問題可以致電拼多多客服熱線021-61897***,或通過APP個人中心-官方客服聯繫拼多多官方人工客服反饋,感謝您的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道歉有用的話,要警察幹嘛?”如果拼多多隻會道歉,消費者的生活可沒法愉快!

04

實際上,無論是售假還是支付問題,歸根結底是拼多多自身的問題,怪不得他人。

自從拼多多平臺開創以來,造假案已經層出不窮,投訴案件更是數不勝數。不僅如此,公眾還因為拼多多,認識了不少山寨貨:像“立日”洗衣液,“紅午”功能飲料、“藍月殼”洗衣液,以及各種假冒創維品牌的產品,創維先鋒、創維雲視聽TV、創維嘉、創維美等等……

“傲嬌的不是女神,而是拼多多”,看似調侃的背後,實則是消費者的無奈,拼多多這是在不斷挑戰公眾的承受底線,雖然假貨並不只在拼多多平臺上存在,但不可否認的是,拼多多的確為更多售假的商家提供了一個“大展拳腳”的舞臺。


惡名市場、商家撤店、洗錢風波,今年的618拼多多拿什麼來拼?

此前在拼多多的上市溝通會上,拼多多創始人黃錚正面迴應了關於拼多多假貨的問題,他還拋出一個劣幣驅逐良幣概念,表示拼多多將會堅持打假。


惡名市場、商家撤店、洗錢風波,今年的618拼多多拿什麼來拼?

決心和現實往往是兩碼事,拼多多的產品定位決定了它在打假方面註定要經受坎坷。獲得高品質低價格的供貨商是每個平臺都夢寐以求的,但是在市場經濟下一分錢一分貨早已成了不成文的規則。對於假貨橫行的質疑,拼多多創始人黃錚認為,“拼多多才3歲”“需要更多的時間”“其他電商平臺也有”“如今是站在前輩的肩膀之上,我們肯定會治理得更快更好”。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薛軍並不認可黃錚的說法:“拼多多的辯解是不能成立的。首先,法律制定的規則對任何人都同等適用,不管你是剛進入這個行業,還是在這個行業幹了10年。”他認為,法律雖然不會強制要求消費者買最尖端產品,但是法律底線適用於所有人和企業,即產品必須是安全的,並對消費者人身和財產沒有潛在的安全隱患。

的確,低價商品是享受到了,但質量卻丟了,該享受的服務也泡湯了。

消費者“匿名”在5月22日針對支付問題向黑貓投訴平臺反映:“拼多多直接推卸責任,說免密支付是幫別人代付了點卡充值的訂單才被扣錢的,我想知道其他人是怎麼操作才能通過支付寶和拼多多這平臺達到扣款成功的,而且扣完錢還可以自動解除免密支付,平臺就是這樣不作為的嗎?”

拼多多已經上市了,就應該有上市公司的樣子,它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市場和輿論對知識產權保護的要求,也需要應對供應商的投訴和不滿,否則將無法走出困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