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快速的城市化進程終於讓我們不得不正視城市病的威力:大批人口向城市遷移,爆炸式的增長造成了住房的短缺,隨之帶來交通、教育、醫療、公共資源等各方面的巨大挑戰,然而,在探尋大城市病解決的良方上,各國都不遺餘力。可無論是發展衛星城、大力發展軌道交通、還是城郊化方案,都無法解決其根本問題。


智慧城市,美好的烏托邦?

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新一代技術的快速發展,給我們提供了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機會。基於此,包括中國在內多個國家政府推出了智慧城市發展計劃,致力於智慧城市的整體發展,一時之間,智慧城市遍地開花。一幅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佈局版圖也正在悄然拉開。

作為新物種的智慧城市,到底發展得怎麼樣了?它又是如何成為了當今科技的“制高點”?本文帶你一探究竟。

智慧城市的前世今生

事實上“智慧城市”,並不是一個新鮮詞彙,人類對智慧城市的探索早在1953年IBM用電子訂票系統(Sabre)替換了美國航空的紙質系統便有跡可循,而後1992 年,新加坡提出“智慧島計劃”,並於2006 年啟動“智慧國 2015”計劃,然而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智慧城市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被人提起又被人遺忘。

這也是很多人的困惑:智慧城市提了這麼多年,為何直到如今智慧城市建設才形成如此的燎原之勢?

回答這之前,首先要弄清楚智慧城市落地的必備四要素:強大計算力、精確的算法、海量多元數據、足夠大且安全的存儲,缺一不可。

在這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在於海量且多元的數據收集、分析比較困難。要知道以城市為單位,每一秒鐘產生的數據大到驚人,這對帶寬要求太大,而且在很多城市場景中對數據實時性的要求非常苛刻。這就要求,城市中的億萬節點必須全面“智慧化”,能夠自我計算、分析、處理,減輕後臺壓力的同時還能有效提升運算效力,也就是說,智慧城市建設想要真正落地,必須要求雲計算、AI以及IoT(多元數據)等技術的加碼。

因此直到近年隨著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更實時的感知、更廣泛的互聯、更智能的分析成為可能,再加上國家政策支持、本地政府配合、後期龐大城市訂單等等因素,促成天時地利人和。從這個角度看,智慧城市的出現不僅是城市發展的產物,背後更代表了新興技術。

智慧城市賽道巨頭攢動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一份數據,2018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達到7.9萬億元,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25萬億元。在這個誘人的蛋糕前,也早已擠滿了競爭者,包括華為的城市智能體、阿里巴巴的ET城市大腦、百度的AI CITY、騰訊的數字城市、平安科技的智慧城市雲、科大訊飛的訊飛超腦、浪潮的城市智慧大腦、京東的城市計算等等,

但我們仔細分析,雖然巨頭們都想分智慧城市這塊“肥肉”,但各自的打法又不太一樣,以當前第一梯隊中的“HAT”三家為例:

1、阿里雲“ET城市大腦”

在城市的智能化方面,阿里雲提出“城市大腦”智慧城市建設計劃 ,通過打造打造基於大數據與雲計算的城市運算大腦,來提高城市綜合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

相比其他友商,阿里在商業能力上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這也使得阿里雲ET大腦能進入更多的行業和企業,其訓練和學習的能力就越強,經驗的積累就越豐富,進入新行業的速度也就越來越快,ET大腦在這些行業的競爭優勢也就更加明顯。阿里雲的人工智能不僅已經在製造、交通、物流、醫療等多個行業落地,並且已經形成加速度——阿里雲人工智能的護城河由此形成。


智慧城市,美好的烏托邦?

城市大腦總體架構,來源:阿里雲ET城市大腦官網

2、騰訊“數字城市”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騰訊擁有微信10.4億用戶、QQ 8.05億用戶、微信支付8億用戶、日均600億次的全球定位請求。因此,騰訊將落足點放在其所擅長的社交上,強調連接器作用,在2018騰訊“雲+未來峰會”上,騰訊正式推出“超級大腦”,通過整合、開放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LBS、支付基礎技術能力,打破孤島,賦能政務、醫療、旅遊、交通等諸多社會領域。

3、華為“EI城市智能體”

近年來,華為將智慧城市作為重點業務投入方向之一,但與BAT等互聯網企業大舉進入城市業務不同,華為做智慧城市的定位是要打造智慧城市的神經系統,聚焦於ICT基礎設施,希望做智能時代的“黑土地”,聯合生態夥伴共同為客戶提供新型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


智慧城市,美好的烏托邦?

華為智慧城市IOC系統總體框架,來源:華為官網

華為所擁有的龐大的ICT基礎設施,構成了其“順手拈來”的資源,將雲計算、物聯網、視頻、GIS、融合通信等技術與城市場景深度結合後,在打通、融合數據的基礎上,能面向各個行業開發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各種應用。顯然,華為要憑藉領先的ICT硬件和軟件基礎設施,通過“平臺+生態”的戰略來佈局智慧城市。

綜合來看,國內智慧城市發展依然處於初級階段,巨頭們也都在尋找好的商業模式,真正的瘋狂收割期還遠遠沒有到來。

智慧城市離我們還有多遠?

國外研究機構德勤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已啟動或在建的智慧城市達1000多個,在我國,根據國家發改委提供的數據:截至2018年8月,全國100%的副省級以上城市,包括76%以上的地級城市和32%的縣級市,總計大約500座城市已經明確提出正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但是在這片火熱的背後,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智慧城市”的時代遠未到來。

建設智慧城市,數據打通就是一大難關,以城市人口數據為例,要想獲得市民的戶籍信息、就業信息、社保信息、教育信息、人事關係信息、衛生健康信息、個人納稅信息、住房狀況信息等,需要整合公安、社保、民政、教育、計生、稅務等部門的數據。在現行體制下,沒有一個集中的管理部門來組織領導統一的信用信息平臺建設,這使得信用信息散落於各部門和行業的數據庫中,造成了數據收集和使用上的困難。

智慧城市,美好的烏托邦?

此外從國內外經驗來看,諸多智慧城市項目失敗的原因,在於智慧城市系統創造的價值(太少),與維護其所需要付出的費用和資源(太高)不匹配。毫不誇張地說,與人工智能還有些“智障”的痛點相類似,當前的智慧城市並不“智慧”。

從技術應用上看,雖然人臉識別在門禁/考勤、社保管理、教育、社交娛樂等場景發揮了巨大的實用和商業價值,但就生物識別技術的使用價值來看,其現在依舊還處於入門應用階段,僅停留在以人臉識別技術為主的一種看似智能的身份認證初始應用階段。如人臉識別在安防行業,只完成了信息採集、傳輸以及反饋三個階段,而更為主動式的預測、預警環節還未完全實現。

從解決方案部署來看,儘管當前智慧城市建設的確取得較為顯著的效果,但這種“顯著的效果”似乎還聚焦在城市的某個單點“智慧”應用,如自動駕駛、移動支付、交通大腦等建設之上,而綜合性城市與城市間跨區域的的解決方案才是智慧城市真正追求的,單一形式或在某個領域達成的“智慧”並不是綜合的城市智慧體現。

簡言之,當前所談及的“智慧”化還停留在嬰兒期,當下的智慧城市還未能產生應有的社會創新和社會效益,與此同時,政府對於安全、穩定、科學規劃的需求,也考驗著每個智慧城市參與者的全局性與垂直型。

可以說,智慧城市是絕對的風口,但要想在風口上展翅高飛,還需要時間來等待羽翼豐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