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智能座艙,博世上海技術中心正式啟用'

""發力智能座艙,博世上海技術中心正式啟用

7 月 31 日,博世汽車多媒體事業部未來駕艙(上海)技術中心於浦東張江正式落成啟用。

從這名字中大概就能猜到這個技術中心的主要職能——圍繞未來駕艙進行產品開發,具體來講,這個技術中心將專注於未來駕艙領域內最新的本地平臺及創新產品的開發,包括信息娛樂域控制器、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駕乘人員監測系統、5G-V2X 車載互聯控制單元等。

新的技術中心辦公面積達 2500 平方米,將成為博世汽車多媒體事業部繼蘇州和蕪湖技術中心以外在中國的第三大技術中心。該技術中心的啟用,將進一步增強博世在未來駕艙域內軟件研發實力,形成完整的軟件開發與集成能力,同時藉助於本土化研發的優勢,可以更快速的響應客戶需求,並快速進行產品開發與迭代。

"發力智能座艙,博世上海技術中心正式啟用

7 月 31 日,博世汽車多媒體事業部未來駕艙(上海)技術中心於浦東張江正式落成啟用。

從這名字中大概就能猜到這個技術中心的主要職能——圍繞未來駕艙進行產品開發,具體來講,這個技術中心將專注於未來駕艙領域內最新的本地平臺及創新產品的開發,包括信息娛樂域控制器、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駕乘人員監測系統、5G-V2X 車載互聯控制單元等。

新的技術中心辦公面積達 2500 平方米,將成為博世汽車多媒體事業部繼蘇州和蕪湖技術中心以外在中國的第三大技術中心。該技術中心的啟用,將進一步增強博世在未來駕艙域內軟件研發實力,形成完整的軟件開發與集成能力,同時藉助於本土化研發的優勢,可以更快速的響應客戶需求,並快速進行產品開發與迭代。

發力智能座艙,博世上海技術中心正式啟用

博世汽車多媒體事業部亞太區總裁李胤告訴 GeekCar,在未來兩到三年內,該技術中心將擁有一支近三百人的研發團隊,未來五年內預計投入超過 10 億人民幣的研發費用。

「 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汽車市場的風向標、主戰場,贏得中國市場才是打贏未來長期發展的攻堅戰。」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徐大全這樣說道。

對於博世未來駕艙(上海)技術中心的落成,博世汽車多媒體事業部全球總裁 Steffen Berns 博士表示:「從全球車市看中國,中國市場已經變成技術創新的試驗田。尤其在智能互聯領域,中國已成為這一領域的開拓者。此次未來駕艙(上海)技術中心的啟用將進一步增強博世在智能互聯領域的全球競爭力。」

"發力智能座艙,博世上海技術中心正式啟用

7 月 31 日,博世汽車多媒體事業部未來駕艙(上海)技術中心於浦東張江正式落成啟用。

從這名字中大概就能猜到這個技術中心的主要職能——圍繞未來駕艙進行產品開發,具體來講,這個技術中心將專注於未來駕艙領域內最新的本地平臺及創新產品的開發,包括信息娛樂域控制器、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駕乘人員監測系統、5G-V2X 車載互聯控制單元等。

新的技術中心辦公面積達 2500 平方米,將成為博世汽車多媒體事業部繼蘇州和蕪湖技術中心以外在中國的第三大技術中心。該技術中心的啟用,將進一步增強博世在未來駕艙域內軟件研發實力,形成完整的軟件開發與集成能力,同時藉助於本土化研發的優勢,可以更快速的響應客戶需求,並快速進行產品開發與迭代。

發力智能座艙,博世上海技術中心正式啟用

博世汽車多媒體事業部亞太區總裁李胤告訴 GeekCar,在未來兩到三年內,該技術中心將擁有一支近三百人的研發團隊,未來五年內預計投入超過 10 億人民幣的研發費用。

「 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汽車市場的風向標、主戰場,贏得中國市場才是打贏未來長期發展的攻堅戰。」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徐大全這樣說道。

對於博世未來駕艙(上海)技術中心的落成,博世汽車多媒體事業部全球總裁 Steffen Berns 博士表示:「從全球車市看中國,中國市場已經變成技術創新的試驗田。尤其在智能互聯領域,中國已成為這一領域的開拓者。此次未來駕艙(上海)技術中心的啟用將進一步增強博世在智能互聯領域的全球競爭力。」

發力智能座艙,博世上海技術中心正式啟用

在啟用儀式之後,極客汽車和多家媒體與博世高層進行了一次對話,以下是專訪內容(在不更改原意的情況下略作修改)。

問:這個技術中心接下來要做的那幾個方向的工作?研發成果是否會反哺海外市場?

答:在智能駕艙這一塊,博世已經將最先進的硬件平臺引入到國內,在此基礎上,會對該硬件平臺做一個全方面本土化的軟件升級;其次,整個車聯網是一個非常複雜、龐大的生態系統,除了主機廠、傳統的 Tier 1 之外,還有很多合作伙伴也參與其中。所以上海研發中心的另外一個主要的工作就是把我們自身的軟硬件和中國的這些合作伙伴也能夠對接起來(主要是軟件),將主機廠需要的服務集成到智能駕艙內;第三,中國在智能駕艙方面在全球都是領先的(在技術中心啟用儀式上李胤說,一些在歐洲還只是概念性的想法,在國內已經成為現實),其中(國內)一些比較好的概念我們也將帶給到博世全球的客戶,讓他們使用或者影響到那些地區的用戶。

問:博世如何讓硬件方案能夠滿足中國車企的不同需求,尤其是軟件層面的不同需求?

答:對於博世來說,不同客戶有不同需求,我們要從技術和設計的角度來保證我們的產品可以支持不同的操作系統,尤其是操作系統上面不同的用戶需求。

我們現在使用虛擬化的技術對下層芯片進行封裝,保證提供到上層的接口是共同的,用這種方式來保證開發成本和週期可控。

車聯網是一個很大的生態,包括主機廠、Tier 1 以及很多合作伙伴,博世的優勢就在於 硬件以及底層和中層的軟件層這一部分 。在這一塊主機廠並不具備這個能力,而且這個(我們認為)也不會是主機廠們目標發展方向。這是我們的核心。通過這種能力我們可以實現下接汽車上接應用層、雲端。所以說在車聯網中,博世起到了一箇中樞神經的作用。

比如自動駕駛,博世既可以直接向客戶提供整個系統(包括軟件硬件),同時也可以單獨提供提供軟件服務或者硬件,所以我們的應對方式會更加靈活。

問:剛剛也說了,車聯網是一個很大的生態系統,需要眾多合作伙伴共同參與,在中國市場博世要如何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參與這件事?

答:這個問題我們內部也一直討論,其實很簡單,兩個方面。我們先說優質軟件和一般軟件的區別,優質軟件的可重複利用率很高,你只需要更新一小部分軟件就可以滿足客戶需求,而好的軟件需要優質硬件作為支持,博世的核心技術在於對硬件的選擇,可以滿足未來 3-5 年大部分軟件應用對硬件的需求,這是第一點。第二,博世擁有相對較大的市場份額,像 BAT 這些公司要與我們進行合作,我們需要提供一個比較大的量的基礎環境,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龐大的研發費用也需要進行分攤。

問:今年車市下行,博世對於整體形勢的預估是怎樣的?又有哪些應對措施?

答:中國(車市)從去年開始總量在下降,今年上半年非常不好,這些現狀不是很樂觀,1-2 年的調整期是會有的。根據博世的預測,今年全球車市都在下降,接下來兩三年可能都處於一個比較沒有增長這樣一個狀態,車市會進入一個過渡期(徐大全在啟動儀式上表示,面對車市降溫的景象,今年大家日子過的都不輕鬆,但也正是這種時候,應該修煉內功)。

對於博世來說,一方面要繼續加大對新技術研發的投入,因為新技術的發展方向是不變的;另一方面要控制好成本,現在我們各個工廠事業部都在控制成本。大家一起把成本工程做好,然後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新產品的研發上,這樣在過渡階段能夠為車市回暖以後做好準備。

現在車市雖然說進入一個過渡期,但是車內針對我們我們汽車多媒體產品的份額是在不斷上升,比如過去可能就是簡單的機械儀表加一個車載收音機,可能不到一千塊,將來每個單車的價值會非常大,所以對於我們這個事業部的發展前景也是非常好的。

而且從中長期角度來看,我們對中國市場依然充滿信心。

作者:JamesYang

"發力智能座艙,博世上海技術中心正式啟用

7 月 31 日,博世汽車多媒體事業部未來駕艙(上海)技術中心於浦東張江正式落成啟用。

從這名字中大概就能猜到這個技術中心的主要職能——圍繞未來駕艙進行產品開發,具體來講,這個技術中心將專注於未來駕艙領域內最新的本地平臺及創新產品的開發,包括信息娛樂域控制器、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駕乘人員監測系統、5G-V2X 車載互聯控制單元等。

新的技術中心辦公面積達 2500 平方米,將成為博世汽車多媒體事業部繼蘇州和蕪湖技術中心以外在中國的第三大技術中心。該技術中心的啟用,將進一步增強博世在未來駕艙域內軟件研發實力,形成完整的軟件開發與集成能力,同時藉助於本土化研發的優勢,可以更快速的響應客戶需求,並快速進行產品開發與迭代。

發力智能座艙,博世上海技術中心正式啟用

博世汽車多媒體事業部亞太區總裁李胤告訴 GeekCar,在未來兩到三年內,該技術中心將擁有一支近三百人的研發團隊,未來五年內預計投入超過 10 億人民幣的研發費用。

「 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汽車市場的風向標、主戰場,贏得中國市場才是打贏未來長期發展的攻堅戰。」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徐大全這樣說道。

對於博世未來駕艙(上海)技術中心的落成,博世汽車多媒體事業部全球總裁 Steffen Berns 博士表示:「從全球車市看中國,中國市場已經變成技術創新的試驗田。尤其在智能互聯領域,中國已成為這一領域的開拓者。此次未來駕艙(上海)技術中心的啟用將進一步增強博世在智能互聯領域的全球競爭力。」

發力智能座艙,博世上海技術中心正式啟用

在啟用儀式之後,極客汽車和多家媒體與博世高層進行了一次對話,以下是專訪內容(在不更改原意的情況下略作修改)。

問:這個技術中心接下來要做的那幾個方向的工作?研發成果是否會反哺海外市場?

答:在智能駕艙這一塊,博世已經將最先進的硬件平臺引入到國內,在此基礎上,會對該硬件平臺做一個全方面本土化的軟件升級;其次,整個車聯網是一個非常複雜、龐大的生態系統,除了主機廠、傳統的 Tier 1 之外,還有很多合作伙伴也參與其中。所以上海研發中心的另外一個主要的工作就是把我們自身的軟硬件和中國的這些合作伙伴也能夠對接起來(主要是軟件),將主機廠需要的服務集成到智能駕艙內;第三,中國在智能駕艙方面在全球都是領先的(在技術中心啟用儀式上李胤說,一些在歐洲還只是概念性的想法,在國內已經成為現實),其中(國內)一些比較好的概念我們也將帶給到博世全球的客戶,讓他們使用或者影響到那些地區的用戶。

問:博世如何讓硬件方案能夠滿足中國車企的不同需求,尤其是軟件層面的不同需求?

答:對於博世來說,不同客戶有不同需求,我們要從技術和設計的角度來保證我們的產品可以支持不同的操作系統,尤其是操作系統上面不同的用戶需求。

我們現在使用虛擬化的技術對下層芯片進行封裝,保證提供到上層的接口是共同的,用這種方式來保證開發成本和週期可控。

車聯網是一個很大的生態,包括主機廠、Tier 1 以及很多合作伙伴,博世的優勢就在於 硬件以及底層和中層的軟件層這一部分 。在這一塊主機廠並不具備這個能力,而且這個(我們認為)也不會是主機廠們目標發展方向。這是我們的核心。通過這種能力我們可以實現下接汽車上接應用層、雲端。所以說在車聯網中,博世起到了一箇中樞神經的作用。

比如自動駕駛,博世既可以直接向客戶提供整個系統(包括軟件硬件),同時也可以單獨提供提供軟件服務或者硬件,所以我們的應對方式會更加靈活。

問:剛剛也說了,車聯網是一個很大的生態系統,需要眾多合作伙伴共同參與,在中國市場博世要如何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參與這件事?

答:這個問題我們內部也一直討論,其實很簡單,兩個方面。我們先說優質軟件和一般軟件的區別,優質軟件的可重複利用率很高,你只需要更新一小部分軟件就可以滿足客戶需求,而好的軟件需要優質硬件作為支持,博世的核心技術在於對硬件的選擇,可以滿足未來 3-5 年大部分軟件應用對硬件的需求,這是第一點。第二,博世擁有相對較大的市場份額,像 BAT 這些公司要與我們進行合作,我們需要提供一個比較大的量的基礎環境,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龐大的研發費用也需要進行分攤。

問:今年車市下行,博世對於整體形勢的預估是怎樣的?又有哪些應對措施?

答:中國(車市)從去年開始總量在下降,今年上半年非常不好,這些現狀不是很樂觀,1-2 年的調整期是會有的。根據博世的預測,今年全球車市都在下降,接下來兩三年可能都處於一個比較沒有增長這樣一個狀態,車市會進入一個過渡期(徐大全在啟動儀式上表示,面對車市降溫的景象,今年大家日子過的都不輕鬆,但也正是這種時候,應該修煉內功)。

對於博世來說,一方面要繼續加大對新技術研發的投入,因為新技術的發展方向是不變的;另一方面要控制好成本,現在我們各個工廠事業部都在控制成本。大家一起把成本工程做好,然後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新產品的研發上,這樣在過渡階段能夠為車市回暖以後做好準備。

現在車市雖然說進入一個過渡期,但是車內針對我們我們汽車多媒體產品的份額是在不斷上升,比如過去可能就是簡單的機械儀表加一個車載收音機,可能不到一千塊,將來每個單車的價值會非常大,所以對於我們這個事業部的發展前景也是非常好的。

而且從中長期角度來看,我們對中國市場依然充滿信心。

作者:JamesYang

發力智能座艙,博世上海技術中心正式啟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