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化解經濟風險 金融創新亟待加強

金融 經濟 三農 國內宏觀 中國經濟網 2017-05-03

近幾年,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轉為中高速,增長方式和增長動力也在發生轉變。有觀點認為,對金融風險進行有效防範和化解,是中國經濟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的關鍵。在筆者看來,要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目前最大的難點在於創新不足。金融創新亟待加強。對此,我們來分析一下目前種種奇怪的經濟現象也就清楚了。

按道理,經濟活動中,債券違約應該是經常發生的,企業破產和倒閉也是同樣。而實際上,企業只要上了市就難以破產,市場化併購太少,公司信用類債券幾乎沒有違約,這些都是很奇怪的現象。因此而帶來的後果是,經濟活動中的風險既沒有化解,也沒有消失,既沒有分散,也沒有轉移。在對外開放程度不高、創新不足的情況下,金融體系的風險在日益積聚,對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構成威脅。

目前,創新能力不足,監管能力不足,是中國金融體系的主要問題。特別是強調審批的環節太多,市場準入門檻很高,而在市場中,相應監管卻嚴重缺失。這樣的市場是無法做到高效的。

現階段我國金融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脫實向虛”的問題,大量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空轉”,金融之水難解實體經濟之渴。對此,需要大力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特別是把提升直接融資比重放在突出位置,從而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融資服務。

一定要牢記,實體經濟的需要是金融創新的源泉,否則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亞洲金融危機,特別是爆發於歐美髮達國家的全球金融危機,給全球金融行業帶來極大震撼,同時也在深刻地警示我們,只有緊緊抓住國民經濟的關鍵領域,才能取得社會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金融業的創新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為此,需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是做好金融工作的總體要求。金融應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關注產業發展和技術發展的未來,與實體經濟實現利益共享。金融體系脫離實體經濟自我循環、用錢生錢來壯大自己,是不良的發展方式,一旦造成經濟金融化、金融泡沫化,必然對經濟發展造成巨大傷害。

二是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和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資本市場是實施國家經濟發展戰略、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平臺和手段。要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尤其是證券市場的功能,推動國有企業改組改造,從整體上搞活國有經濟。要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加快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紮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股票市場。要更好引導資金流向,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併購重組,優化資源配置,助力企業做大做強,進而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同時,創新金融風險管理工具,做好風險防範工作。

三是發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發展普惠金融,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以有效緩解“三農”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發展科技金融,要大力促進科技與金融深層次結合,有效支持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展綠色金融,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有利於支持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助力國民經濟綠色發展。

四是積極穩妥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要把防風險擺在突出位置,著力增強風險防控意識和能力,力爭不出現重大風險,或在出現重大風險時扛得住、過得去。建立現代金融監管框架、建立監管協調機制、加強宏觀審慎監管,堅持維護金融穩定的底線思維,堅持金融穩定在金融工作中的優先地位,為做好金融工作提供根本保障。

五是大力發展跨境金融、商貿金融、航運金融等特色金融。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金融交流合作,支持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不斷擴大國際金融“朋友圈”,為完善全球金融治理貢獻力量。

總之,金融業應從戰略高度做好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的創新工作,既要改造提升原有產品,又要重視創造新的產品;既要創新服務方式、優化服務體系,又要提高服務的覆蓋率和便捷度。有條件的金融機構應適當增設產品和服務研發中心,加大新產品、新服務方式開發的力度,提供更更具特色、更有差異性的優質產品和高效服務,以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中國綠髮會綠色金融工委副主任,北京城市發展研究院研究員,投融資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金融創新發展高層論壇祕書長,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歐陽宸)

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啟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