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川思享號特約撰稿|連清川

2019年是一個充滿不確定的年份。

德國經濟出現了下行跡象,美國國債已經飆升到令人憂慮的高度;印度正在經歷20年來最大幅度的增速下行,而阿根廷正在醞釀貨幣危機。環球同此涼熱,無論發達還是發展中市場。

全球化受挫,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所以當2019年第二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開幕,全球AI大佬齊聚浦東的時候,這一切顯得那麼突兀而迷幻。8月29日,當埃隆·馬斯克與馬雲的對話發生,而馬斯克不吝於最美好的語言盛讚上海的超級工廠“非常令人震撼“,認為”中國就是未來“的時候,未免令人有些恍惚。

莫非上海就是逆境上揚的哪吒嗎?

"

冰川思享號特約撰稿|連清川

2019年是一個充滿不確定的年份。

德國經濟出現了下行跡象,美國國債已經飆升到令人憂慮的高度;印度正在經歷20年來最大幅度的增速下行,而阿根廷正在醞釀貨幣危機。環球同此涼熱,無論發達還是發展中市場。

全球化受挫,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所以當2019年第二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開幕,全球AI大佬齊聚浦東的時候,這一切顯得那麼突兀而迷幻。8月29日,當埃隆·馬斯克與馬雲的對話發生,而馬斯克不吝於最美好的語言盛讚上海的超級工廠“非常令人震撼“,認為”中國就是未來“的時候,未免令人有些恍惚。

莫非上海就是逆境上揚的哪吒嗎?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圖/視覺中國)

01

可是會不會上海也如同許多美輪美奐的事物一樣,終歸是一場虛火呢?畢竟,上海也一樣是受益於全球化的呀。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8月30日,正當AI大會行至中段之時,上市互聯網公司的排名悄然洗牌。拼多多超越百度,躍居第五,市值391億美元;9月5日,它又再上層樓,突破400億大關。

"

冰川思享號特約撰稿|連清川

2019年是一個充滿不確定的年份。

德國經濟出現了下行跡象,美國國債已經飆升到令人憂慮的高度;印度正在經歷20年來最大幅度的增速下行,而阿根廷正在醞釀貨幣危機。環球同此涼熱,無論發達還是發展中市場。

全球化受挫,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所以當2019年第二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開幕,全球AI大佬齊聚浦東的時候,這一切顯得那麼突兀而迷幻。8月29日,當埃隆·馬斯克與馬雲的對話發生,而馬斯克不吝於最美好的語言盛讚上海的超級工廠“非常令人震撼“,認為”中國就是未來“的時候,未免令人有些恍惚。

莫非上海就是逆境上揚的哪吒嗎?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圖/視覺中國)

01

可是會不會上海也如同許多美輪美奐的事物一樣,終歸是一場虛火呢?畢竟,上海也一樣是受益於全球化的呀。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8月30日,正當AI大會行至中段之時,上市互聯網公司的排名悄然洗牌。拼多多超越百度,躍居第五,市值391億美元;9月5日,它又再上層樓,突破400億大關。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目前中國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聯網上市公司(圖/網絡)

拼多多是一家上海企業。至此,市值前十名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上海已佔兩席。

在此前的8月份,工信部所發出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百強榜單”中,上海佔據19名,僅次於從中關村發軔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北京。

這些消息似乎都可成為上海揚眉吐氣的素材。曾幾何時,上海揹負重重惡名, “上海出不了BAT”以及“上海不適合互聯網創業”的論調甚囂塵上。不過短短几年,上海就躍居成為了名列第二的互聯網重鎮,形同天方夜譚。

我向來以為,批評上海缺乏互聯網環境或者出不了BAT這樣的論調,從來都是出於傲慢與偏見,更是對上海的商業環境一無所知。這樣評論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拼多多超越百度市值,有人開始玩PAT的概念,更是一個笑話,太容易被打臉了。迄今為止,拼多多也尚未超越美團點評的市值,為什麼不該是ATM呢?

"

冰川思享號特約撰稿|連清川

2019年是一個充滿不確定的年份。

德國經濟出現了下行跡象,美國國債已經飆升到令人憂慮的高度;印度正在經歷20年來最大幅度的增速下行,而阿根廷正在醞釀貨幣危機。環球同此涼熱,無論發達還是發展中市場。

全球化受挫,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所以當2019年第二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開幕,全球AI大佬齊聚浦東的時候,這一切顯得那麼突兀而迷幻。8月29日,當埃隆·馬斯克與馬雲的對話發生,而馬斯克不吝於最美好的語言盛讚上海的超級工廠“非常令人震撼“,認為”中國就是未來“的時候,未免令人有些恍惚。

莫非上海就是逆境上揚的哪吒嗎?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圖/視覺中國)

01

可是會不會上海也如同許多美輪美奐的事物一樣,終歸是一場虛火呢?畢竟,上海也一樣是受益於全球化的呀。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8月30日,正當AI大會行至中段之時,上市互聯網公司的排名悄然洗牌。拼多多超越百度,躍居第五,市值391億美元;9月5日,它又再上層樓,突破400億大關。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目前中國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聯網上市公司(圖/網絡)

拼多多是一家上海企業。至此,市值前十名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上海已佔兩席。

在此前的8月份,工信部所發出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百強榜單”中,上海佔據19名,僅次於從中關村發軔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北京。

這些消息似乎都可成為上海揚眉吐氣的素材。曾幾何時,上海揹負重重惡名, “上海出不了BAT”以及“上海不適合互聯網創業”的論調甚囂塵上。不過短短几年,上海就躍居成為了名列第二的互聯網重鎮,形同天方夜譚。

我向來以為,批評上海缺乏互聯網環境或者出不了BAT這樣的論調,從來都是出於傲慢與偏見,更是對上海的商業環境一無所知。這樣評論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拼多多超越百度市值,有人開始玩PAT的概念,更是一個笑話,太容易被打臉了。迄今為止,拼多多也尚未超越美團點評的市值,為什麼不該是ATM呢?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拼多多在美國上市(圖/視覺中國)

BAT的說法,不過是人們牽強附會而後約定俗成的一個對於互聯網巨頭的稱呼而已,在最近這些年裡,與互聯網相關的產業嬗變之快,流轉之迅速,令人目不暇接。且不說美團點評的崛起,小米的沉浮,京東的追趕,而難道華為不應當早早被列入互聯網產業的巨頭嗎?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在那裡,本身就是等待被超越的。從來沒有永恆的第一名,也沒有永恆的第五名。或許到了拼多多超越了阿里巴巴或騰訊的時候,才值得拼多多內部人彈冠相慶吧?市值從來是靠不住的東西,就像人心是靠不住的。永恆的只有一家企業永不懈怠和永恆警惕的戒備之心,它終歸有一天會到達它的巔峰。

我恰恰以為,拼多多的成長與上升的軌跡,比一個PAT的虛名更加值得觀察。黃崢在一次電視採訪中,就提出來不能趕時髦,而需要在供應鏈端、流通側端、供給側端提升效率。而拼多多悄然進入農產品基地、品牌扶植計劃等等的動作,才是其成長的一個自然結果:它始終沒有停留在用戶表層這一端,而是深入去服務於用戶的需求,才造就了成長的基礎。

"

冰川思享號特約撰稿|連清川

2019年是一個充滿不確定的年份。

德國經濟出現了下行跡象,美國國債已經飆升到令人憂慮的高度;印度正在經歷20年來最大幅度的增速下行,而阿根廷正在醞釀貨幣危機。環球同此涼熱,無論發達還是發展中市場。

全球化受挫,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所以當2019年第二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開幕,全球AI大佬齊聚浦東的時候,這一切顯得那麼突兀而迷幻。8月29日,當埃隆·馬斯克與馬雲的對話發生,而馬斯克不吝於最美好的語言盛讚上海的超級工廠“非常令人震撼“,認為”中國就是未來“的時候,未免令人有些恍惚。

莫非上海就是逆境上揚的哪吒嗎?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圖/視覺中國)

01

可是會不會上海也如同許多美輪美奐的事物一樣,終歸是一場虛火呢?畢竟,上海也一樣是受益於全球化的呀。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8月30日,正當AI大會行至中段之時,上市互聯網公司的排名悄然洗牌。拼多多超越百度,躍居第五,市值391億美元;9月5日,它又再上層樓,突破400億大關。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目前中國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聯網上市公司(圖/網絡)

拼多多是一家上海企業。至此,市值前十名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上海已佔兩席。

在此前的8月份,工信部所發出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百強榜單”中,上海佔據19名,僅次於從中關村發軔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北京。

這些消息似乎都可成為上海揚眉吐氣的素材。曾幾何時,上海揹負重重惡名, “上海出不了BAT”以及“上海不適合互聯網創業”的論調甚囂塵上。不過短短几年,上海就躍居成為了名列第二的互聯網重鎮,形同天方夜譚。

我向來以為,批評上海缺乏互聯網環境或者出不了BAT這樣的論調,從來都是出於傲慢與偏見,更是對上海的商業環境一無所知。這樣評論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拼多多超越百度市值,有人開始玩PAT的概念,更是一個笑話,太容易被打臉了。迄今為止,拼多多也尚未超越美團點評的市值,為什麼不該是ATM呢?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拼多多在美國上市(圖/視覺中國)

BAT的說法,不過是人們牽強附會而後約定俗成的一個對於互聯網巨頭的稱呼而已,在最近這些年裡,與互聯網相關的產業嬗變之快,流轉之迅速,令人目不暇接。且不說美團點評的崛起,小米的沉浮,京東的追趕,而難道華為不應當早早被列入互聯網產業的巨頭嗎?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在那裡,本身就是等待被超越的。從來沒有永恆的第一名,也沒有永恆的第五名。或許到了拼多多超越了阿里巴巴或騰訊的時候,才值得拼多多內部人彈冠相慶吧?市值從來是靠不住的東西,就像人心是靠不住的。永恆的只有一家企業永不懈怠和永恆警惕的戒備之心,它終歸有一天會到達它的巔峰。

我恰恰以為,拼多多的成長與上升的軌跡,比一個PAT的虛名更加值得觀察。黃崢在一次電視採訪中,就提出來不能趕時髦,而需要在供應鏈端、流通側端、供給側端提升效率。而拼多多悄然進入農產品基地、品牌扶植計劃等等的動作,才是其成長的一個自然結果:它始終沒有停留在用戶表層這一端,而是深入去服務於用戶的需求,才造就了成長的基礎。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圖/視覺中國)

這也暗合了上海這個城市本身的商業性格:它從來不曾去宣揚互聯網概念,從來不曾去張揚互聯網環境,也從來不曾趕互聯網時髦。上海的確是最時髦的城市,但是它的時髦是用來服務於用戶需求的,而不是把自己的商業概念做時髦。

其中的差異是什麼?一個講求時髦商業概念的城市,會奮不顧身孤注一擲地把所有的資源投入到一個尚未被市場驗證的產業中,最終所導致的結果就是破敗了其它行業,而終究只打造一個空中樓閣。

上海對於互聯網的態度在我理解從來都是講政策,講市場。講政策在於製造一個各行各業的公平和寬容的環境,使所有的創新創業,包括互聯網企業,能夠在其中自然生長出來;而講市場,是讓互聯網企業在市場的殘忍乃至殘酷的競爭中,在千萬富有選擇經驗的消費者中,自然成長起來,而不是拔苗助長的過度扶植。

這恐怕才是最符合互聯網精神的政策和市場態度。在互聯網出現至今的30多年來,各種各樣的新鮮概念和創意此起彼伏,各類投資機構如同過江之鯽,然而真正生長成為參天大樹的,從來都是那些看起來未必性感,然而一針一線都從消費者服務中贏取來的公司。

拼多多何嘗不是如此的呢?在拼多多第一天的時候,恐怕許多高大上的VC都會對它嗤之以鼻:這麼低的客單價,這麼低的毛利率,這麼低端的用戶,怎麼可能做大呢?但是拼多多所看見的,恰恰是站在上海這個最發達的城市中所看到的五環內外剪刀差、商品差、產品差。它切進去,創新了。它成為了發明“新電商”這個類別的公司。不是它迎合了一個互聯網概念,是一個互聯網概念因之而誕生。誰更高明呢?

比拼多多早得多的攜程,不也正是站在上海這個高度旅行商業化的城市中,看到了旅行效率通過互聯網高速優化的可能性,才生長起來的嗎?

"

冰川思享號特約撰稿|連清川

2019年是一個充滿不確定的年份。

德國經濟出現了下行跡象,美國國債已經飆升到令人憂慮的高度;印度正在經歷20年來最大幅度的增速下行,而阿根廷正在醞釀貨幣危機。環球同此涼熱,無論發達還是發展中市場。

全球化受挫,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所以當2019年第二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開幕,全球AI大佬齊聚浦東的時候,這一切顯得那麼突兀而迷幻。8月29日,當埃隆·馬斯克與馬雲的對話發生,而馬斯克不吝於最美好的語言盛讚上海的超級工廠“非常令人震撼“,認為”中國就是未來“的時候,未免令人有些恍惚。

莫非上海就是逆境上揚的哪吒嗎?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圖/視覺中國)

01

可是會不會上海也如同許多美輪美奐的事物一樣,終歸是一場虛火呢?畢竟,上海也一樣是受益於全球化的呀。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8月30日,正當AI大會行至中段之時,上市互聯網公司的排名悄然洗牌。拼多多超越百度,躍居第五,市值391億美元;9月5日,它又再上層樓,突破400億大關。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目前中國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聯網上市公司(圖/網絡)

拼多多是一家上海企業。至此,市值前十名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上海已佔兩席。

在此前的8月份,工信部所發出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百強榜單”中,上海佔據19名,僅次於從中關村發軔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北京。

這些消息似乎都可成為上海揚眉吐氣的素材。曾幾何時,上海揹負重重惡名, “上海出不了BAT”以及“上海不適合互聯網創業”的論調甚囂塵上。不過短短几年,上海就躍居成為了名列第二的互聯網重鎮,形同天方夜譚。

我向來以為,批評上海缺乏互聯網環境或者出不了BAT這樣的論調,從來都是出於傲慢與偏見,更是對上海的商業環境一無所知。這樣評論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拼多多超越百度市值,有人開始玩PAT的概念,更是一個笑話,太容易被打臉了。迄今為止,拼多多也尚未超越美團點評的市值,為什麼不該是ATM呢?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拼多多在美國上市(圖/視覺中國)

BAT的說法,不過是人們牽強附會而後約定俗成的一個對於互聯網巨頭的稱呼而已,在最近這些年裡,與互聯網相關的產業嬗變之快,流轉之迅速,令人目不暇接。且不說美團點評的崛起,小米的沉浮,京東的追趕,而難道華為不應當早早被列入互聯網產業的巨頭嗎?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在那裡,本身就是等待被超越的。從來沒有永恆的第一名,也沒有永恆的第五名。或許到了拼多多超越了阿里巴巴或騰訊的時候,才值得拼多多內部人彈冠相慶吧?市值從來是靠不住的東西,就像人心是靠不住的。永恆的只有一家企業永不懈怠和永恆警惕的戒備之心,它終歸有一天會到達它的巔峰。

我恰恰以為,拼多多的成長與上升的軌跡,比一個PAT的虛名更加值得觀察。黃崢在一次電視採訪中,就提出來不能趕時髦,而需要在供應鏈端、流通側端、供給側端提升效率。而拼多多悄然進入農產品基地、品牌扶植計劃等等的動作,才是其成長的一個自然結果:它始終沒有停留在用戶表層這一端,而是深入去服務於用戶的需求,才造就了成長的基礎。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圖/視覺中國)

這也暗合了上海這個城市本身的商業性格:它從來不曾去宣揚互聯網概念,從來不曾去張揚互聯網環境,也從來不曾趕互聯網時髦。上海的確是最時髦的城市,但是它的時髦是用來服務於用戶需求的,而不是把自己的商業概念做時髦。

其中的差異是什麼?一個講求時髦商業概念的城市,會奮不顧身孤注一擲地把所有的資源投入到一個尚未被市場驗證的產業中,最終所導致的結果就是破敗了其它行業,而終究只打造一個空中樓閣。

上海對於互聯網的態度在我理解從來都是講政策,講市場。講政策在於製造一個各行各業的公平和寬容的環境,使所有的創新創業,包括互聯網企業,能夠在其中自然生長出來;而講市場,是讓互聯網企業在市場的殘忍乃至殘酷的競爭中,在千萬富有選擇經驗的消費者中,自然成長起來,而不是拔苗助長的過度扶植。

這恐怕才是最符合互聯網精神的政策和市場態度。在互聯網出現至今的30多年來,各種各樣的新鮮概念和創意此起彼伏,各類投資機構如同過江之鯽,然而真正生長成為參天大樹的,從來都是那些看起來未必性感,然而一針一線都從消費者服務中贏取來的公司。

拼多多何嘗不是如此的呢?在拼多多第一天的時候,恐怕許多高大上的VC都會對它嗤之以鼻:這麼低的客單價,這麼低的毛利率,這麼低端的用戶,怎麼可能做大呢?但是拼多多所看見的,恰恰是站在上海這個最發達的城市中所看到的五環內外剪刀差、商品差、產品差。它切進去,創新了。它成為了發明“新電商”這個類別的公司。不是它迎合了一個互聯網概念,是一個互聯網概念因之而誕生。誰更高明呢?

比拼多多早得多的攜程,不也正是站在上海這個高度旅行商業化的城市中,看到了旅行效率通過互聯網高速優化的可能性,才生長起來的嗎?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上海夜景(圖/攝圖網)

比拼多多也更加早的B站,而今成為了青年人最大的動漫和學習社區的公司,不也正是看見了一個小眾群體二次元的需求,然後把自己逼到了最懂90後的狹小空間卻發現了個龐大市場的案例嗎?

若是上海看到北京火熱的互聯網市場,然後早早地投身進去,給了各種各樣的所謂扶植政策,那麼真的會有好的結果嗎?

現在上海的互聯網企業確實是很火了。但是老話說,只看見賊吃肉,沒看見賊捱打。在這些成功的互聯網企業背後,又躺倒了多少不成功的互聯網創業?共享單車的發端也是從上海起來的,現在恐怕上海還要消化掉許多單車墳場的壓力。

互聯網不是概念,而是服務於社會真實需求的一種真實的創新,它的核心就在於必須建立在真實的需求之上。對於上海這樣一個超成熟、超理性、超商業的城市而言,提供公平公正公開的營商環境,才是對互聯網創新的最大支持。

上海新經濟厚積薄發的力量無可阻擋。因為一切,都建立在用戶和市場的判斷之上。可持續,不浮誇。

02

好了,俱往矣。互聯網大佬們說,現在是互聯網的下半場了。

下半場是什麼?人人上網的互聯網人口紅利吃光了。那些在地上挖一互聯網鋤頭就能夠汩汩地流錢的時代,早就過去了。現在是基礎設施、是深化、是大數據,雲服務、人工智能,是對用戶的洞悉。上海還能實現跨越嗎?或者回答前面的提問:是不是虛火?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主題是智聯世界,無限可能。

"

冰川思享號特約撰稿|連清川

2019年是一個充滿不確定的年份。

德國經濟出現了下行跡象,美國國債已經飆升到令人憂慮的高度;印度正在經歷20年來最大幅度的增速下行,而阿根廷正在醞釀貨幣危機。環球同此涼熱,無論發達還是發展中市場。

全球化受挫,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所以當2019年第二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開幕,全球AI大佬齊聚浦東的時候,這一切顯得那麼突兀而迷幻。8月29日,當埃隆·馬斯克與馬雲的對話發生,而馬斯克不吝於最美好的語言盛讚上海的超級工廠“非常令人震撼“,認為”中國就是未來“的時候,未免令人有些恍惚。

莫非上海就是逆境上揚的哪吒嗎?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圖/視覺中國)

01

可是會不會上海也如同許多美輪美奐的事物一樣,終歸是一場虛火呢?畢竟,上海也一樣是受益於全球化的呀。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8月30日,正當AI大會行至中段之時,上市互聯網公司的排名悄然洗牌。拼多多超越百度,躍居第五,市值391億美元;9月5日,它又再上層樓,突破400億大關。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目前中國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聯網上市公司(圖/網絡)

拼多多是一家上海企業。至此,市值前十名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上海已佔兩席。

在此前的8月份,工信部所發出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百強榜單”中,上海佔據19名,僅次於從中關村發軔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北京。

這些消息似乎都可成為上海揚眉吐氣的素材。曾幾何時,上海揹負重重惡名, “上海出不了BAT”以及“上海不適合互聯網創業”的論調甚囂塵上。不過短短几年,上海就躍居成為了名列第二的互聯網重鎮,形同天方夜譚。

我向來以為,批評上海缺乏互聯網環境或者出不了BAT這樣的論調,從來都是出於傲慢與偏見,更是對上海的商業環境一無所知。這樣評論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拼多多超越百度市值,有人開始玩PAT的概念,更是一個笑話,太容易被打臉了。迄今為止,拼多多也尚未超越美團點評的市值,為什麼不該是ATM呢?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拼多多在美國上市(圖/視覺中國)

BAT的說法,不過是人們牽強附會而後約定俗成的一個對於互聯網巨頭的稱呼而已,在最近這些年裡,與互聯網相關的產業嬗變之快,流轉之迅速,令人目不暇接。且不說美團點評的崛起,小米的沉浮,京東的追趕,而難道華為不應當早早被列入互聯網產業的巨頭嗎?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在那裡,本身就是等待被超越的。從來沒有永恆的第一名,也沒有永恆的第五名。或許到了拼多多超越了阿里巴巴或騰訊的時候,才值得拼多多內部人彈冠相慶吧?市值從來是靠不住的東西,就像人心是靠不住的。永恆的只有一家企業永不懈怠和永恆警惕的戒備之心,它終歸有一天會到達它的巔峰。

我恰恰以為,拼多多的成長與上升的軌跡,比一個PAT的虛名更加值得觀察。黃崢在一次電視採訪中,就提出來不能趕時髦,而需要在供應鏈端、流通側端、供給側端提升效率。而拼多多悄然進入農產品基地、品牌扶植計劃等等的動作,才是其成長的一個自然結果:它始終沒有停留在用戶表層這一端,而是深入去服務於用戶的需求,才造就了成長的基礎。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圖/視覺中國)

這也暗合了上海這個城市本身的商業性格:它從來不曾去宣揚互聯網概念,從來不曾去張揚互聯網環境,也從來不曾趕互聯網時髦。上海的確是最時髦的城市,但是它的時髦是用來服務於用戶需求的,而不是把自己的商業概念做時髦。

其中的差異是什麼?一個講求時髦商業概念的城市,會奮不顧身孤注一擲地把所有的資源投入到一個尚未被市場驗證的產業中,最終所導致的結果就是破敗了其它行業,而終究只打造一個空中樓閣。

上海對於互聯網的態度在我理解從來都是講政策,講市場。講政策在於製造一個各行各業的公平和寬容的環境,使所有的創新創業,包括互聯網企業,能夠在其中自然生長出來;而講市場,是讓互聯網企業在市場的殘忍乃至殘酷的競爭中,在千萬富有選擇經驗的消費者中,自然成長起來,而不是拔苗助長的過度扶植。

這恐怕才是最符合互聯網精神的政策和市場態度。在互聯網出現至今的30多年來,各種各樣的新鮮概念和創意此起彼伏,各類投資機構如同過江之鯽,然而真正生長成為參天大樹的,從來都是那些看起來未必性感,然而一針一線都從消費者服務中贏取來的公司。

拼多多何嘗不是如此的呢?在拼多多第一天的時候,恐怕許多高大上的VC都會對它嗤之以鼻:這麼低的客單價,這麼低的毛利率,這麼低端的用戶,怎麼可能做大呢?但是拼多多所看見的,恰恰是站在上海這個最發達的城市中所看到的五環內外剪刀差、商品差、產品差。它切進去,創新了。它成為了發明“新電商”這個類別的公司。不是它迎合了一個互聯網概念,是一個互聯網概念因之而誕生。誰更高明呢?

比拼多多早得多的攜程,不也正是站在上海這個高度旅行商業化的城市中,看到了旅行效率通過互聯網高速優化的可能性,才生長起來的嗎?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上海夜景(圖/攝圖網)

比拼多多也更加早的B站,而今成為了青年人最大的動漫和學習社區的公司,不也正是看見了一個小眾群體二次元的需求,然後把自己逼到了最懂90後的狹小空間卻發現了個龐大市場的案例嗎?

若是上海看到北京火熱的互聯網市場,然後早早地投身進去,給了各種各樣的所謂扶植政策,那麼真的會有好的結果嗎?

現在上海的互聯網企業確實是很火了。但是老話說,只看見賊吃肉,沒看見賊捱打。在這些成功的互聯網企業背後,又躺倒了多少不成功的互聯網創業?共享單車的發端也是從上海起來的,現在恐怕上海還要消化掉許多單車墳場的壓力。

互聯網不是概念,而是服務於社會真實需求的一種真實的創新,它的核心就在於必須建立在真實的需求之上。對於上海這樣一個超成熟、超理性、超商業的城市而言,提供公平公正公開的營商環境,才是對互聯網創新的最大支持。

上海新經濟厚積薄發的力量無可阻擋。因為一切,都建立在用戶和市場的判斷之上。可持續,不浮誇。

02

好了,俱往矣。互聯網大佬們說,現在是互聯網的下半場了。

下半場是什麼?人人上網的互聯網人口紅利吃光了。那些在地上挖一互聯網鋤頭就能夠汩汩地流錢的時代,早就過去了。現在是基礎設施、是深化、是大數據,雲服務、人工智能,是對用戶的洞悉。上海還能實現跨越嗎?或者回答前面的提問:是不是虛火?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主題是智聯世界,無限可能。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圖/視覺中國)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開幕式上的講話特別有意思。並沒有太多所謂的“實錘”的承諾,而是開放、創新和包容三個關鍵詞。這或許才是上海這個城市應有的性格。

全球化受挫,對應的方法是什麼?惟有更加開放的胸懷,才是反擊反全球化最強大的武器。世界的資源、資金、人才、供應鏈、物流、產品,已經形成了全球化流動的慣性。那些整天狼奔豕突全世界反對全球化的那些人,何曾不是得益於全球化所帶來的交通爆發?

以開放創新和包容的心態,允許人工智能在上海試水,打造營商環境,推動人工智能數據開放、技術推廣和市場準入上的突破。這的確才是上海人工智能可能得以發展的肯綮之所在。

還是講政策,講市場。政策靈動,鳳凰和鳴;市場公平,萬物生長。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從來就不是扶持出來的,而端地依靠企業自身的創新力與創造力,讓自己進化為新物種。

埃隆·馬斯克震撼背後其實是硬梆梆的數據:3000家泛人工智能企業,10萬從業人員,700億產值。

在前幾天震撼人心的紀錄片《美國工廠》中,結局無疑是一樣令人震撼的:人工智能已經開始取代了製造業中的工人的工作。故而,問題永遠就還在那裡:人工智能的需求存在嗎?會不會只是一個新的互聯網泡沫,假概念?

"

冰川思享號特約撰稿|連清川

2019年是一個充滿不確定的年份。

德國經濟出現了下行跡象,美國國債已經飆升到令人憂慮的高度;印度正在經歷20年來最大幅度的增速下行,而阿根廷正在醞釀貨幣危機。環球同此涼熱,無論發達還是發展中市場。

全球化受挫,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所以當2019年第二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開幕,全球AI大佬齊聚浦東的時候,這一切顯得那麼突兀而迷幻。8月29日,當埃隆·馬斯克與馬雲的對話發生,而馬斯克不吝於最美好的語言盛讚上海的超級工廠“非常令人震撼“,認為”中國就是未來“的時候,未免令人有些恍惚。

莫非上海就是逆境上揚的哪吒嗎?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圖/視覺中國)

01

可是會不會上海也如同許多美輪美奐的事物一樣,終歸是一場虛火呢?畢竟,上海也一樣是受益於全球化的呀。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8月30日,正當AI大會行至中段之時,上市互聯網公司的排名悄然洗牌。拼多多超越百度,躍居第五,市值391億美元;9月5日,它又再上層樓,突破400億大關。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目前中國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聯網上市公司(圖/網絡)

拼多多是一家上海企業。至此,市值前十名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上海已佔兩席。

在此前的8月份,工信部所發出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百強榜單”中,上海佔據19名,僅次於從中關村發軔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北京。

這些消息似乎都可成為上海揚眉吐氣的素材。曾幾何時,上海揹負重重惡名, “上海出不了BAT”以及“上海不適合互聯網創業”的論調甚囂塵上。不過短短几年,上海就躍居成為了名列第二的互聯網重鎮,形同天方夜譚。

我向來以為,批評上海缺乏互聯網環境或者出不了BAT這樣的論調,從來都是出於傲慢與偏見,更是對上海的商業環境一無所知。這樣評論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拼多多超越百度市值,有人開始玩PAT的概念,更是一個笑話,太容易被打臉了。迄今為止,拼多多也尚未超越美團點評的市值,為什麼不該是ATM呢?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拼多多在美國上市(圖/視覺中國)

BAT的說法,不過是人們牽強附會而後約定俗成的一個對於互聯網巨頭的稱呼而已,在最近這些年裡,與互聯網相關的產業嬗變之快,流轉之迅速,令人目不暇接。且不說美團點評的崛起,小米的沉浮,京東的追趕,而難道華為不應當早早被列入互聯網產業的巨頭嗎?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在那裡,本身就是等待被超越的。從來沒有永恆的第一名,也沒有永恆的第五名。或許到了拼多多超越了阿里巴巴或騰訊的時候,才值得拼多多內部人彈冠相慶吧?市值從來是靠不住的東西,就像人心是靠不住的。永恆的只有一家企業永不懈怠和永恆警惕的戒備之心,它終歸有一天會到達它的巔峰。

我恰恰以為,拼多多的成長與上升的軌跡,比一個PAT的虛名更加值得觀察。黃崢在一次電視採訪中,就提出來不能趕時髦,而需要在供應鏈端、流通側端、供給側端提升效率。而拼多多悄然進入農產品基地、品牌扶植計劃等等的動作,才是其成長的一個自然結果:它始終沒有停留在用戶表層這一端,而是深入去服務於用戶的需求,才造就了成長的基礎。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圖/視覺中國)

這也暗合了上海這個城市本身的商業性格:它從來不曾去宣揚互聯網概念,從來不曾去張揚互聯網環境,也從來不曾趕互聯網時髦。上海的確是最時髦的城市,但是它的時髦是用來服務於用戶需求的,而不是把自己的商業概念做時髦。

其中的差異是什麼?一個講求時髦商業概念的城市,會奮不顧身孤注一擲地把所有的資源投入到一個尚未被市場驗證的產業中,最終所導致的結果就是破敗了其它行業,而終究只打造一個空中樓閣。

上海對於互聯網的態度在我理解從來都是講政策,講市場。講政策在於製造一個各行各業的公平和寬容的環境,使所有的創新創業,包括互聯網企業,能夠在其中自然生長出來;而講市場,是讓互聯網企業在市場的殘忍乃至殘酷的競爭中,在千萬富有選擇經驗的消費者中,自然成長起來,而不是拔苗助長的過度扶植。

這恐怕才是最符合互聯網精神的政策和市場態度。在互聯網出現至今的30多年來,各種各樣的新鮮概念和創意此起彼伏,各類投資機構如同過江之鯽,然而真正生長成為參天大樹的,從來都是那些看起來未必性感,然而一針一線都從消費者服務中贏取來的公司。

拼多多何嘗不是如此的呢?在拼多多第一天的時候,恐怕許多高大上的VC都會對它嗤之以鼻:這麼低的客單價,這麼低的毛利率,這麼低端的用戶,怎麼可能做大呢?但是拼多多所看見的,恰恰是站在上海這個最發達的城市中所看到的五環內外剪刀差、商品差、產品差。它切進去,創新了。它成為了發明“新電商”這個類別的公司。不是它迎合了一個互聯網概念,是一個互聯網概念因之而誕生。誰更高明呢?

比拼多多早得多的攜程,不也正是站在上海這個高度旅行商業化的城市中,看到了旅行效率通過互聯網高速優化的可能性,才生長起來的嗎?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上海夜景(圖/攝圖網)

比拼多多也更加早的B站,而今成為了青年人最大的動漫和學習社區的公司,不也正是看見了一個小眾群體二次元的需求,然後把自己逼到了最懂90後的狹小空間卻發現了個龐大市場的案例嗎?

若是上海看到北京火熱的互聯網市場,然後早早地投身進去,給了各種各樣的所謂扶植政策,那麼真的會有好的結果嗎?

現在上海的互聯網企業確實是很火了。但是老話說,只看見賊吃肉,沒看見賊捱打。在這些成功的互聯網企業背後,又躺倒了多少不成功的互聯網創業?共享單車的發端也是從上海起來的,現在恐怕上海還要消化掉許多單車墳場的壓力。

互聯網不是概念,而是服務於社會真實需求的一種真實的創新,它的核心就在於必須建立在真實的需求之上。對於上海這樣一個超成熟、超理性、超商業的城市而言,提供公平公正公開的營商環境,才是對互聯網創新的最大支持。

上海新經濟厚積薄發的力量無可阻擋。因為一切,都建立在用戶和市場的判斷之上。可持續,不浮誇。

02

好了,俱往矣。互聯網大佬們說,現在是互聯網的下半場了。

下半場是什麼?人人上網的互聯網人口紅利吃光了。那些在地上挖一互聯網鋤頭就能夠汩汩地流錢的時代,早就過去了。現在是基礎設施、是深化、是大數據,雲服務、人工智能,是對用戶的洞悉。上海還能實現跨越嗎?或者回答前面的提問:是不是虛火?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主題是智聯世界,無限可能。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圖/視覺中國)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開幕式上的講話特別有意思。並沒有太多所謂的“實錘”的承諾,而是開放、創新和包容三個關鍵詞。這或許才是上海這個城市應有的性格。

全球化受挫,對應的方法是什麼?惟有更加開放的胸懷,才是反擊反全球化最強大的武器。世界的資源、資金、人才、供應鏈、物流、產品,已經形成了全球化流動的慣性。那些整天狼奔豕突全世界反對全球化的那些人,何曾不是得益於全球化所帶來的交通爆發?

以開放創新和包容的心態,允許人工智能在上海試水,打造營商環境,推動人工智能數據開放、技術推廣和市場準入上的突破。這的確才是上海人工智能可能得以發展的肯綮之所在。

還是講政策,講市場。政策靈動,鳳凰和鳴;市場公平,萬物生長。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從來就不是扶持出來的,而端地依靠企業自身的創新力與創造力,讓自己進化為新物種。

埃隆·馬斯克震撼背後其實是硬梆梆的數據:3000家泛人工智能企業,10萬從業人員,700億產值。

在前幾天震撼人心的紀錄片《美國工廠》中,結局無疑是一樣令人震撼的:人工智能已經開始取代了製造業中的工人的工作。故而,問題永遠就還在那裡:人工智能的需求存在嗎?會不會只是一個新的互聯網泡沫,假概念?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美國工廠》紀錄片(圖/網絡)

還拿拼多多舉例子。這個深耕上海市場的企業,一直被人認為不過是滿足了五環外人口薅羊毛心態的下行企業,不就是一個APP,從農產品原產地弄點生鮮水果嗎?

8月31日拼多多副總裁曾懷億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的講話未免令人瞠目結舌:他講的是分佈式人工智能如何改變零售業的業態,推動變革。

新電商的核心乃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性。而在一個場域之中,消費者很容易形成從眾心理的決策機制。而分佈式所解決的恰恰是決策的“流量化”,幫助在這個龐大社區中的個人決策優化。

講簡單一點,這簡直就是在通過人工智能解決互聯網時代人反而越來越選擇單一化的互聯網核心倫理矛盾:越來越方便,但越來越缺乏思考能力。

一手解決供應鏈底端的農產品上行路線,和城市過剩生產力的工業品下行路線,一手做品牌進化的“新品牌計劃”,一手做優化消費者個性決策的分佈式AI系統,拼多多簡直就是吃透了新電商的核心需求。

這就是我說的:基於需求端的創新和應用。這也才是人工智能發展的終極之道。科技,以人為本。

為了迎接世界互聯網大會,德勤在8月30日發佈了預測,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超過6萬億美元,其中製造業和教育領域的人工智能應用將會增長迅速。

"

冰川思享號特約撰稿|連清川

2019年是一個充滿不確定的年份。

德國經濟出現了下行跡象,美國國債已經飆升到令人憂慮的高度;印度正在經歷20年來最大幅度的增速下行,而阿根廷正在醞釀貨幣危機。環球同此涼熱,無論發達還是發展中市場。

全球化受挫,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所以當2019年第二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開幕,全球AI大佬齊聚浦東的時候,這一切顯得那麼突兀而迷幻。8月29日,當埃隆·馬斯克與馬雲的對話發生,而馬斯克不吝於最美好的語言盛讚上海的超級工廠“非常令人震撼“,認為”中國就是未來“的時候,未免令人有些恍惚。

莫非上海就是逆境上揚的哪吒嗎?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圖/視覺中國)

01

可是會不會上海也如同許多美輪美奐的事物一樣,終歸是一場虛火呢?畢竟,上海也一樣是受益於全球化的呀。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8月30日,正當AI大會行至中段之時,上市互聯網公司的排名悄然洗牌。拼多多超越百度,躍居第五,市值391億美元;9月5日,它又再上層樓,突破400億大關。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目前中國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聯網上市公司(圖/網絡)

拼多多是一家上海企業。至此,市值前十名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上海已佔兩席。

在此前的8月份,工信部所發出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百強榜單”中,上海佔據19名,僅次於從中關村發軔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北京。

這些消息似乎都可成為上海揚眉吐氣的素材。曾幾何時,上海揹負重重惡名, “上海出不了BAT”以及“上海不適合互聯網創業”的論調甚囂塵上。不過短短几年,上海就躍居成為了名列第二的互聯網重鎮,形同天方夜譚。

我向來以為,批評上海缺乏互聯網環境或者出不了BAT這樣的論調,從來都是出於傲慢與偏見,更是對上海的商業環境一無所知。這樣評論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拼多多超越百度市值,有人開始玩PAT的概念,更是一個笑話,太容易被打臉了。迄今為止,拼多多也尚未超越美團點評的市值,為什麼不該是ATM呢?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拼多多在美國上市(圖/視覺中國)

BAT的說法,不過是人們牽強附會而後約定俗成的一個對於互聯網巨頭的稱呼而已,在最近這些年裡,與互聯網相關的產業嬗變之快,流轉之迅速,令人目不暇接。且不說美團點評的崛起,小米的沉浮,京東的追趕,而難道華為不應當早早被列入互聯網產業的巨頭嗎?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在那裡,本身就是等待被超越的。從來沒有永恆的第一名,也沒有永恆的第五名。或許到了拼多多超越了阿里巴巴或騰訊的時候,才值得拼多多內部人彈冠相慶吧?市值從來是靠不住的東西,就像人心是靠不住的。永恆的只有一家企業永不懈怠和永恆警惕的戒備之心,它終歸有一天會到達它的巔峰。

我恰恰以為,拼多多的成長與上升的軌跡,比一個PAT的虛名更加值得觀察。黃崢在一次電視採訪中,就提出來不能趕時髦,而需要在供應鏈端、流通側端、供給側端提升效率。而拼多多悄然進入農產品基地、品牌扶植計劃等等的動作,才是其成長的一個自然結果:它始終沒有停留在用戶表層這一端,而是深入去服務於用戶的需求,才造就了成長的基礎。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圖/視覺中國)

這也暗合了上海這個城市本身的商業性格:它從來不曾去宣揚互聯網概念,從來不曾去張揚互聯網環境,也從來不曾趕互聯網時髦。上海的確是最時髦的城市,但是它的時髦是用來服務於用戶需求的,而不是把自己的商業概念做時髦。

其中的差異是什麼?一個講求時髦商業概念的城市,會奮不顧身孤注一擲地把所有的資源投入到一個尚未被市場驗證的產業中,最終所導致的結果就是破敗了其它行業,而終究只打造一個空中樓閣。

上海對於互聯網的態度在我理解從來都是講政策,講市場。講政策在於製造一個各行各業的公平和寬容的環境,使所有的創新創業,包括互聯網企業,能夠在其中自然生長出來;而講市場,是讓互聯網企業在市場的殘忍乃至殘酷的競爭中,在千萬富有選擇經驗的消費者中,自然成長起來,而不是拔苗助長的過度扶植。

這恐怕才是最符合互聯網精神的政策和市場態度。在互聯網出現至今的30多年來,各種各樣的新鮮概念和創意此起彼伏,各類投資機構如同過江之鯽,然而真正生長成為參天大樹的,從來都是那些看起來未必性感,然而一針一線都從消費者服務中贏取來的公司。

拼多多何嘗不是如此的呢?在拼多多第一天的時候,恐怕許多高大上的VC都會對它嗤之以鼻:這麼低的客單價,這麼低的毛利率,這麼低端的用戶,怎麼可能做大呢?但是拼多多所看見的,恰恰是站在上海這個最發達的城市中所看到的五環內外剪刀差、商品差、產品差。它切進去,創新了。它成為了發明“新電商”這個類別的公司。不是它迎合了一個互聯網概念,是一個互聯網概念因之而誕生。誰更高明呢?

比拼多多早得多的攜程,不也正是站在上海這個高度旅行商業化的城市中,看到了旅行效率通過互聯網高速優化的可能性,才生長起來的嗎?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上海夜景(圖/攝圖網)

比拼多多也更加早的B站,而今成為了青年人最大的動漫和學習社區的公司,不也正是看見了一個小眾群體二次元的需求,然後把自己逼到了最懂90後的狹小空間卻發現了個龐大市場的案例嗎?

若是上海看到北京火熱的互聯網市場,然後早早地投身進去,給了各種各樣的所謂扶植政策,那麼真的會有好的結果嗎?

現在上海的互聯網企業確實是很火了。但是老話說,只看見賊吃肉,沒看見賊捱打。在這些成功的互聯網企業背後,又躺倒了多少不成功的互聯網創業?共享單車的發端也是從上海起來的,現在恐怕上海還要消化掉許多單車墳場的壓力。

互聯網不是概念,而是服務於社會真實需求的一種真實的創新,它的核心就在於必須建立在真實的需求之上。對於上海這樣一個超成熟、超理性、超商業的城市而言,提供公平公正公開的營商環境,才是對互聯網創新的最大支持。

上海新經濟厚積薄發的力量無可阻擋。因為一切,都建立在用戶和市場的判斷之上。可持續,不浮誇。

02

好了,俱往矣。互聯網大佬們說,現在是互聯網的下半場了。

下半場是什麼?人人上網的互聯網人口紅利吃光了。那些在地上挖一互聯網鋤頭就能夠汩汩地流錢的時代,早就過去了。現在是基礎設施、是深化、是大數據,雲服務、人工智能,是對用戶的洞悉。上海還能實現跨越嗎?或者回答前面的提問:是不是虛火?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主題是智聯世界,無限可能。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圖/視覺中國)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開幕式上的講話特別有意思。並沒有太多所謂的“實錘”的承諾,而是開放、創新和包容三個關鍵詞。這或許才是上海這個城市應有的性格。

全球化受挫,對應的方法是什麼?惟有更加開放的胸懷,才是反擊反全球化最強大的武器。世界的資源、資金、人才、供應鏈、物流、產品,已經形成了全球化流動的慣性。那些整天狼奔豕突全世界反對全球化的那些人,何曾不是得益於全球化所帶來的交通爆發?

以開放創新和包容的心態,允許人工智能在上海試水,打造營商環境,推動人工智能數據開放、技術推廣和市場準入上的突破。這的確才是上海人工智能可能得以發展的肯綮之所在。

還是講政策,講市場。政策靈動,鳳凰和鳴;市場公平,萬物生長。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從來就不是扶持出來的,而端地依靠企業自身的創新力與創造力,讓自己進化為新物種。

埃隆·馬斯克震撼背後其實是硬梆梆的數據:3000家泛人工智能企業,10萬從業人員,700億產值。

在前幾天震撼人心的紀錄片《美國工廠》中,結局無疑是一樣令人震撼的:人工智能已經開始取代了製造業中的工人的工作。故而,問題永遠就還在那裡:人工智能的需求存在嗎?會不會只是一個新的互聯網泡沫,假概念?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美國工廠》紀錄片(圖/網絡)

還拿拼多多舉例子。這個深耕上海市場的企業,一直被人認為不過是滿足了五環外人口薅羊毛心態的下行企業,不就是一個APP,從農產品原產地弄點生鮮水果嗎?

8月31日拼多多副總裁曾懷億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的講話未免令人瞠目結舌:他講的是分佈式人工智能如何改變零售業的業態,推動變革。

新電商的核心乃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性。而在一個場域之中,消費者很容易形成從眾心理的決策機制。而分佈式所解決的恰恰是決策的“流量化”,幫助在這個龐大社區中的個人決策優化。

講簡單一點,這簡直就是在通過人工智能解決互聯網時代人反而越來越選擇單一化的互聯網核心倫理矛盾:越來越方便,但越來越缺乏思考能力。

一手解決供應鏈底端的農產品上行路線,和城市過剩生產力的工業品下行路線,一手做品牌進化的“新品牌計劃”,一手做優化消費者個性決策的分佈式AI系統,拼多多簡直就是吃透了新電商的核心需求。

這就是我說的:基於需求端的創新和應用。這也才是人工智能發展的終極之道。科技,以人為本。

為了迎接世界互聯網大會,德勤在8月30日發佈了預測,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超過6萬億美元,其中製造業和教育領域的人工智能應用將會增長迅速。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

冰川思享號特約撰稿|連清川

2019年是一個充滿不確定的年份。

德國經濟出現了下行跡象,美國國債已經飆升到令人憂慮的高度;印度正在經歷20年來最大幅度的增速下行,而阿根廷正在醞釀貨幣危機。環球同此涼熱,無論發達還是發展中市場。

全球化受挫,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所以當2019年第二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開幕,全球AI大佬齊聚浦東的時候,這一切顯得那麼突兀而迷幻。8月29日,當埃隆·馬斯克與馬雲的對話發生,而馬斯克不吝於最美好的語言盛讚上海的超級工廠“非常令人震撼“,認為”中國就是未來“的時候,未免令人有些恍惚。

莫非上海就是逆境上揚的哪吒嗎?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圖/視覺中國)

01

可是會不會上海也如同許多美輪美奐的事物一樣,終歸是一場虛火呢?畢竟,上海也一樣是受益於全球化的呀。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8月30日,正當AI大會行至中段之時,上市互聯網公司的排名悄然洗牌。拼多多超越百度,躍居第五,市值391億美元;9月5日,它又再上層樓,突破400億大關。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目前中國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聯網上市公司(圖/網絡)

拼多多是一家上海企業。至此,市值前十名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上海已佔兩席。

在此前的8月份,工信部所發出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百強榜單”中,上海佔據19名,僅次於從中關村發軔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北京。

這些消息似乎都可成為上海揚眉吐氣的素材。曾幾何時,上海揹負重重惡名, “上海出不了BAT”以及“上海不適合互聯網創業”的論調甚囂塵上。不過短短几年,上海就躍居成為了名列第二的互聯網重鎮,形同天方夜譚。

我向來以為,批評上海缺乏互聯網環境或者出不了BAT這樣的論調,從來都是出於傲慢與偏見,更是對上海的商業環境一無所知。這樣評論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拼多多超越百度市值,有人開始玩PAT的概念,更是一個笑話,太容易被打臉了。迄今為止,拼多多也尚未超越美團點評的市值,為什麼不該是ATM呢?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拼多多在美國上市(圖/視覺中國)

BAT的說法,不過是人們牽強附會而後約定俗成的一個對於互聯網巨頭的稱呼而已,在最近這些年裡,與互聯網相關的產業嬗變之快,流轉之迅速,令人目不暇接。且不說美團點評的崛起,小米的沉浮,京東的追趕,而難道華為不應當早早被列入互聯網產業的巨頭嗎?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在那裡,本身就是等待被超越的。從來沒有永恆的第一名,也沒有永恆的第五名。或許到了拼多多超越了阿里巴巴或騰訊的時候,才值得拼多多內部人彈冠相慶吧?市值從來是靠不住的東西,就像人心是靠不住的。永恆的只有一家企業永不懈怠和永恆警惕的戒備之心,它終歸有一天會到達它的巔峰。

我恰恰以為,拼多多的成長與上升的軌跡,比一個PAT的虛名更加值得觀察。黃崢在一次電視採訪中,就提出來不能趕時髦,而需要在供應鏈端、流通側端、供給側端提升效率。而拼多多悄然進入農產品基地、品牌扶植計劃等等的動作,才是其成長的一個自然結果:它始終沒有停留在用戶表層這一端,而是深入去服務於用戶的需求,才造就了成長的基礎。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圖/視覺中國)

這也暗合了上海這個城市本身的商業性格:它從來不曾去宣揚互聯網概念,從來不曾去張揚互聯網環境,也從來不曾趕互聯網時髦。上海的確是最時髦的城市,但是它的時髦是用來服務於用戶需求的,而不是把自己的商業概念做時髦。

其中的差異是什麼?一個講求時髦商業概念的城市,會奮不顧身孤注一擲地把所有的資源投入到一個尚未被市場驗證的產業中,最終所導致的結果就是破敗了其它行業,而終究只打造一個空中樓閣。

上海對於互聯網的態度在我理解從來都是講政策,講市場。講政策在於製造一個各行各業的公平和寬容的環境,使所有的創新創業,包括互聯網企業,能夠在其中自然生長出來;而講市場,是讓互聯網企業在市場的殘忍乃至殘酷的競爭中,在千萬富有選擇經驗的消費者中,自然成長起來,而不是拔苗助長的過度扶植。

這恐怕才是最符合互聯網精神的政策和市場態度。在互聯網出現至今的30多年來,各種各樣的新鮮概念和創意此起彼伏,各類投資機構如同過江之鯽,然而真正生長成為參天大樹的,從來都是那些看起來未必性感,然而一針一線都從消費者服務中贏取來的公司。

拼多多何嘗不是如此的呢?在拼多多第一天的時候,恐怕許多高大上的VC都會對它嗤之以鼻:這麼低的客單價,這麼低的毛利率,這麼低端的用戶,怎麼可能做大呢?但是拼多多所看見的,恰恰是站在上海這個最發達的城市中所看到的五環內外剪刀差、商品差、產品差。它切進去,創新了。它成為了發明“新電商”這個類別的公司。不是它迎合了一個互聯網概念,是一個互聯網概念因之而誕生。誰更高明呢?

比拼多多早得多的攜程,不也正是站在上海這個高度旅行商業化的城市中,看到了旅行效率通過互聯網高速優化的可能性,才生長起來的嗎?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上海夜景(圖/攝圖網)

比拼多多也更加早的B站,而今成為了青年人最大的動漫和學習社區的公司,不也正是看見了一個小眾群體二次元的需求,然後把自己逼到了最懂90後的狹小空間卻發現了個龐大市場的案例嗎?

若是上海看到北京火熱的互聯網市場,然後早早地投身進去,給了各種各樣的所謂扶植政策,那麼真的會有好的結果嗎?

現在上海的互聯網企業確實是很火了。但是老話說,只看見賊吃肉,沒看見賊捱打。在這些成功的互聯網企業背後,又躺倒了多少不成功的互聯網創業?共享單車的發端也是從上海起來的,現在恐怕上海還要消化掉許多單車墳場的壓力。

互聯網不是概念,而是服務於社會真實需求的一種真實的創新,它的核心就在於必須建立在真實的需求之上。對於上海這樣一個超成熟、超理性、超商業的城市而言,提供公平公正公開的營商環境,才是對互聯網創新的最大支持。

上海新經濟厚積薄發的力量無可阻擋。因為一切,都建立在用戶和市場的判斷之上。可持續,不浮誇。

02

好了,俱往矣。互聯網大佬們說,現在是互聯網的下半場了。

下半場是什麼?人人上網的互聯網人口紅利吃光了。那些在地上挖一互聯網鋤頭就能夠汩汩地流錢的時代,早就過去了。現在是基礎設施、是深化、是大數據,雲服務、人工智能,是對用戶的洞悉。上海還能實現跨越嗎?或者回答前面的提問:是不是虛火?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主題是智聯世界,無限可能。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圖/視覺中國)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開幕式上的講話特別有意思。並沒有太多所謂的“實錘”的承諾,而是開放、創新和包容三個關鍵詞。這或許才是上海這個城市應有的性格。

全球化受挫,對應的方法是什麼?惟有更加開放的胸懷,才是反擊反全球化最強大的武器。世界的資源、資金、人才、供應鏈、物流、產品,已經形成了全球化流動的慣性。那些整天狼奔豕突全世界反對全球化的那些人,何曾不是得益於全球化所帶來的交通爆發?

以開放創新和包容的心態,允許人工智能在上海試水,打造營商環境,推動人工智能數據開放、技術推廣和市場準入上的突破。這的確才是上海人工智能可能得以發展的肯綮之所在。

還是講政策,講市場。政策靈動,鳳凰和鳴;市場公平,萬物生長。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從來就不是扶持出來的,而端地依靠企業自身的創新力與創造力,讓自己進化為新物種。

埃隆·馬斯克震撼背後其實是硬梆梆的數據:3000家泛人工智能企業,10萬從業人員,700億產值。

在前幾天震撼人心的紀錄片《美國工廠》中,結局無疑是一樣令人震撼的:人工智能已經開始取代了製造業中的工人的工作。故而,問題永遠就還在那裡:人工智能的需求存在嗎?會不會只是一個新的互聯網泡沫,假概念?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美國工廠》紀錄片(圖/網絡)

還拿拼多多舉例子。這個深耕上海市場的企業,一直被人認為不過是滿足了五環外人口薅羊毛心態的下行企業,不就是一個APP,從農產品原產地弄點生鮮水果嗎?

8月31日拼多多副總裁曾懷億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的講話未免令人瞠目結舌:他講的是分佈式人工智能如何改變零售業的業態,推動變革。

新電商的核心乃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性。而在一個場域之中,消費者很容易形成從眾心理的決策機制。而分佈式所解決的恰恰是決策的“流量化”,幫助在這個龐大社區中的個人決策優化。

講簡單一點,這簡直就是在通過人工智能解決互聯網時代人反而越來越選擇單一化的互聯網核心倫理矛盾:越來越方便,但越來越缺乏思考能力。

一手解決供應鏈底端的農產品上行路線,和城市過剩生產力的工業品下行路線,一手做品牌進化的“新品牌計劃”,一手做優化消費者個性決策的分佈式AI系統,拼多多簡直就是吃透了新電商的核心需求。

這就是我說的:基於需求端的創新和應用。這也才是人工智能發展的終極之道。科技,以人為本。

為了迎接世界互聯網大會,德勤在8月30日發佈了預測,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超過6萬億美元,其中製造業和教育領域的人工智能應用將會增長迅速。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上海如何跨越新經濟與下半場?不以需求為基礎的創新都是過眼雲煙

▲德勤預測,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超過6萬億美元。(圖/網絡)

所以你看,製造業與教育領域,也都是中國的核心產業之一。

跨越式的發展從來都不建立在製造新奇的概念和模式,而是站立在自己的基礎上,去尋求市場的最大需求解決方案和效率配置方案。這才是上海本身的商業性格:務實,市場化,卻從未曾缺乏創新精神。需求是真實的,那麼所有的創新都是真實的;而雜耍概念和模式的,都是耍流氓。

德勤的報告名稱是《未來已來:全球AI創新融合應用城市及展望》。上海和紐約一樣,屬於融合應用型AI城市。

這不就很上海嗎?這不就很未來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