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金門人眼中的“小四通”

中新社福州6月29日電 題:一個金門人眼中的“小四通”

中新社記者 龍敏

金門人蔡少雄,自稱是“小四通”(是金門、馬祖與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的簡稱)的堅定支持者。

為何堅定支持“小四通”?面對中新社記者的問題,蔡少雄反問道:“你見過金門與廈門的夜晚麼?”

蔡少雄說,每當夜幕降臨時,廈門燈火通明,而不遠處的金門卻是黑燈瞎火。

這是蔡少雄和許許多多金門人心中的痛。回顧過去幾十年金門的發展,蔡少雄認為,正是由於缺水缺電,投資不敢到金門來。因此,金門民眾也只能從事小額貿易掙點小錢。

正因為沒有工作機會,金門人只能到臺灣本島工作或升學。蔡少雄也是其中之一,16歲就到臺北謀生。

據臺灣金門同鄉會總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現在有40萬金門鄉親在臺灣本島謀生,還有近70萬金門鄉親南下東南亞打拼。

蔡少雄援引醫理“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指出,金門要想不痛,必須要“通”,“小四通”是破解金門發展難題的一把鑰匙。

他認為,金門要想邁上發展的新臺階,在突破當下發展瓶頸的基礎上,更是要依託與廈門形成的共同生活圈優勢,發揮先行先試作用,在與大陸的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上做文章,大膽突破,打造廈金版“粵港澳大灣區”,才能真正讓金門得到永續發展。

福建省5月出臺的《關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實施意見》,就加快兩岸應通盡通、為臺胞臺企提供同等待遇和加大文化交流力度等出臺42條措施。意見明確提出,推進向金門、馬祖通水,堅持做好向金門供水源頭龍湖水庫環境保護,加強輸水管道維護,建設連江官嶺至黃岐輸水管道;推進向金門、馬祖通氣,推動供應液化天然氣,發揮西氣東輸三線工程作用;推進向金門、馬祖通電,推動通過海纜輸電方式實現電網聯網;推進向金門、馬祖通橋,推進研擬廈金大橋和福州連江至馬祖通橋方案。

蔡少雄說,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42條措施覆蓋面廣、務實為民,讓金門鄉親感受到一家人的溫暖。

2018年8月,福建晉江向金門供水,解決了困擾金門發展的缺水問題。蔡少雄說,通水已經達成,接下來只是如何維持達標、穩定水質的問題;通電,金門目前是採用火力發電,通電後將有效緩解空氣汙染問題;通氣,現在金門都是用桶裝瓦斯,通氣後不但可以解決用氣安全問題,還可以滿足金門經濟特別是金門酒廠生產需求;通橋,港珠澳大橋的通車也印證了技術方面不是問題。

蔡少雄還建議,新建金門島東北角與廈門小嶝島“小三通”碼頭,實現金門與大嶝翔安機場對接,解決金門尚義機場因天氣因素無機可乘的問題,金門人可以從翔安飛往大陸各城市;鋪設海底電纜,在廈金兩地建立便宜優質的移動網絡服務,讓金門民眾與廈門民眾一起享受同城同價的便利。

蔡少雄盼望通電、通氣、通橋早日實現。他說:“那時,金門的夜就不會是黑燈瞎火的現狀,金門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樣也會很快實現。”(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