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協同創新”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行穩致遠

6月25日,京津冀協同發展線下走訪活動進入第二天,參訪主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之“協同創新”。來自北京、天津、河北的二十餘家網絡媒體的40餘名編輯記者和知名博主,深入北京三聚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航百慕新材料技術工程股份公司、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展廳及市政配套綜合服務中心等地,共同走訪見證了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的重要成果。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而協同創新則是引領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強大引擎,強調的是創新主體之間共同協助、相互補充、配合協作。京津冀地區人才資源密集、創新要素富集,但之前存在著區域內創新資源共享不足、創新鏈和產業鏈對接融合不充分,區域創新合作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對此,我們必須實施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破除限制資本、產權、技術、人才、勞動力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讓各種創新要素在三地集聚和順暢流動,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行穩致遠。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關鍵在創新、出路在創新、潛力在創新,必須依靠創新驅動,為三地協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京津冀三地合作絕非簡單地產業對接,而是要打造基於創新資源、產業優勢和實際需求的協同創新共同體,而河北是三地發展中的短板,科技創新又是河北的短板,產業層次落差大,產業和產品大多處於中低端,附加值低、效益差,產能過剩矛盾突出。從這一點而言,我們必須加強對接、創新協作,加速凝聚“京津研發、河北轉化”的創新鏈條,讓協同創新在京津冀這塊沃土上多點開花。

實際上,創新的主體是企業,而創新又是企業進步與發展的源動力。對企業自身來講,如果不掌握先進技術、佔據產業制高點,就只能徘徊在低附加值、低迴報的中低端環節,必須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培育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打造具有持續創新能力。這次線下走訪的北京三聚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為先導,以管理創新為保障,不斷提高技術創新水平,創造出了重油MCT加氫技術、秸稈碳化還田—土壤改良等多項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重大技術創新成果,進而帶動整個綠色產業的全面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創新發展,始終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保駕護航。在這次線下走訪中,筆者注意到,北京城市副中心依靠科技創新,服務智慧綜合管廊建設,認真遵循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規律,採用單層多艙和三層多艙結構,構建了干支管廊結合的環裝市政供給網絡,為城市長效運營的基礎設施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創新支撐,讓城市的“生命線”暢通無阻,也讓市民有了更多更充實更可持續的獲得感。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當前,京津冀三地從“一畝三分地”到“一盤棋”的理念統一,從“軌道上的京津冀”到“藍天下的京津冀”的協同發展,從科技合作到高端產業的精準對接……京津冀協同創新的大格局正在形成。面向未來,我們必須以更大力度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突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功能定位,讓創新活力競相迸發,真正以協同創新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行穩致遠。(劉鳳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