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為了雙方利益合作關係的可持久性,中國可以主動讓利

經濟 加拿大 政治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18-12-11
學者:為了雙方利益合作關係的可持久性,中國可以主動讓利

如何讓海外理解真正的中國,尤其是讓當代中國的各種理念、概念更少阻隔地有效進入、深入到人們內心,把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與“理一分殊” 原則,或許是有效的途徑。

向海外解釋中國,不是概念翻譯準確與否的表層問題,而是與對方話語的接觸、對話等更深層的問題,所以僅著眼於翻譯就了事,是一種自說自話。這首先就要對於我們自己的概念、話語及其背後的文明傳統有全面而深刻的自我理解,這不應該是平面羅列式地流於碎片化,而應該是對於自己一直延續的古老傳統與創造性新傳統的深刻洞察,把握其中一以貫之之道、簡易之道,同時又能具有歷史的縱深,將變與不變、古今一體與古今之變二者融通一體。

為此需要開展出一種溫故知新的能力,一方面,只有“溫故”——置身於悠久、深厚的偉大文明傳統之中,才有能力“知新”——理解當代各種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問題。另一方面,也唯有置身於時代而產生深刻的時代問題意識,也才有能力真切地體會、進入我們的文明傳統,訓詁式的學問是與此無緣的。

只有做好全面、深刻的理解自我工作之後,才能做好向海外解釋中國理念、概念的工作。對外解釋,需要站在對方文化的立場上,找到雙方的契合點,“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性、人心、人情是中外共通的。舉例如中國的義利觀,義利觀並非不講利益。在不迴避而是坦誠我們的利益需求前提下,則有如何講利益的問題。中國文明傳統看重“利者,義之和也”。義,就是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利益考慮,找到對於雙方最適宜的利益交匯,從而達到雙方和諧的結果。對於中國文明而言,利益最大化、零和博弈是與“利者,義之和也”逆向而行的,一時雖得暴利,但不能長久,悠久深厚的中國文明傳統所重的是“可長可久之道”。

為了雙方利益合作關係的可持久性,中國可以主動讓利。中國深明損益之道,中國文明的思維看利益看得長遠,戰略思維與短線思維二者對於得失損益的評估是不一樣的。中國文明的實質被認為是禮樂文明,中國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而禮讓正是禮樂文明的原則。禮讓絕非虛文,而是實質性的。

與禮讓相聯繫的是禮尚往來的“報”的原則。民間講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是中國傳統所具有的深情厚意所在,這與美國、加拿大的感恩節是有可對話之處的。也與美、法等國鄉村小鎮重視人情、傳統、家庭的價值理念有契合處。

向海外解釋“和而不同”這一大概念時,我們為何不換一種更靈活,更接近百姓的民間小傳統角度呢?古人提到“和而不同”的思想時,往往與飲食上調和百味聯繫在一起,“和羹之美,在於合異”,正是這一思想造就了中國美食東西南北的極端多樣性。中國的美食正來自於“和而不同”的思想,這也正是中國文明具有巨大包容性與融合性所在,也正是中國文明可長可久之道所在,是對於今日世界可能提供的啟示。

除此之外,還有如何把握“理在事中”的問題。在向外解釋我們做的事時,不管大事、小事,都有將事情本身具體的細節以人性化、人情化溫暖呈現的問題,而最深刻的“理”就不著痕跡地在其中。

面對不同歷史文明的國家,我們要發展出一種“理一分殊”的對外解釋工作方式。中國文明原理中強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是中國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明根源所在,也是“理一分殊”的“理一”之所在。但當中國對外解釋時,則有因對象而有“分殊”的區別化、特殊化、精細化的靈活解釋。對於與周邊國家的外交理念是“親、誠、惠、容”,根本的出發點是鄰居意識。古今中外文明都對“鄰居”有深刻的體會。中國文明及其文字的特點,喜歡拈出幾個對舉的字詞來概括其新理念,但我們在對外宣傳時則不能是簡單的對譯,而需要以具體的事、理來充實,並與對方的話語來對接。所謂對接,自然是求同,求最低的共識;但求同的同時又存異,異恰恰是雙方所要學習的所在,就如前面說的義利觀一樣。

對於有共同歷史遭遇的發展中國家,對於發達國家以及其中的後發國家,我們自然都要相應發展出“分殊”式的對外解釋方式。“分殊”自然也包括靈活運用傳統以及數字化的解釋方式。(作者分別是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祕書長助理、資深研究員;中國社科院歷史所研究人員)

謝茂松:如何讓海外理解真正的中國

環球時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