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書院:探索現代書院新模式

經濟 啤酒 中國建築 博物館 光明網頭條號 2017-04-08
上元書院:探索現代書院新模式

(上元書院設計的溧陽博物館)

3月1日,是一個春暖花開的好日子,人民日報刊登的一篇《上元書院: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引發極大反響,人民網、央視網、央廣網、中國日報網等30多家主流新聞網站和100多家門戶網站紛紛轉載。

一位出版社老總在轉發這條新聞時,感慨萬千:“上元書院在低調地營造空間和手作氣氛,試圖喚醒潛藏的文化動力、集聚‘大家’的氣息,佔領文化高地,引領一個時代的文化取向和潮流。

聽慣了、看慣了與書院文化有關的“唱衰”論調,這個新聞的出現讓業界精神一振的同時,亦是疑慮叢生:“上元書院”有何特別之處?它靠什麼吸引受眾?它的悄然崛起,又釋放出什麼信號?

作為中國最大的黨報,為何要大篇幅地報道,作為數百家央媒網站,為何要在第一時間轉發,作為讀者,為何有這麼多共鳴?

其實,我們梳理上元書院的發展,不難看出其在傳承中華文化與創新,與我們這個國家倡導的文化發展一脈相承。——不久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這個意見倡導的精神,與我們關注的上院書院發展的模式,道出一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是我們國家最基本、最深層、最持久的力量。我們現在再次關注上元書院,也是進一步探討中國文化軟實力如何著陸,探討文化如何進一步創新與傳承,也試圖為現代書院提供一個可以借鑑的樣本。

彙集天下有智之士

上元書院是由公益性學習型組織“太湖論壇”發展而來。關於她的中國故事,還得從2009年說起——

是年6月,國內一些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文化學者和企業家,聯合發起了面向泛太湖地區的、非盈利、公益性的跨界思想交流平臺,圍繞經濟發展、文化傳承、城市人文、可持續發展等議題進行調研、交流、探討,尋求解決之道。

由於書院初衷是公益,活動是開國內先河,一批知學者專家紛紛來了——

年屆八十的前文化部部長王蒙來了——2013年11月3日下午,以“文化生活的繁榮與困惑”為題,為我們這個國家的精神文明發展鼓與呼;與現場200多名讀者分享他對精神世界的探索、對文學的追求。

著名作家餘秋雨來了——2010年10月27日,以“中國傳統文化和企業管理”為題,承接歷史脈絡,貫穿管理改革縱深,以文化人,實操落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中國改革頂層設計概念的提出者之一魏加寧來了——2012年3月25日,以“當前中國經濟的觀察”為主題舉行講座,觀點鮮明地預測經濟形勢。

原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來了——2013年6月29日,以“第三次工業革命與創新模式轉型”為題,跳脫線性思維的侷限,用國際前瞻視野配合中國特色道路踐行“以科技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來了——2016年6月18日,以“全球新形勢與中國崛起的話語權”為題進行講座,共同研討智庫的核心能力建設與新型智庫發展方向,全力助攻國家話語權的掌控。

上元書院:探索現代書院新模式

(書院大課堂國務院參事、前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對話現場)

各領域的專家學者紛至沓來,在不斷進行思想交流與文化輸出的過程中,一個民間智庫互助共享平臺應運而生,但論壇的主要發起人之一——江月,同時發現精神碰撞的火花終需要實物、空間的落地來承載,一個體驗、分享式的文人空間,將能把思想的力量放大成數倍的光芒,折射向更廣闊的社會群體及文化領域。

想到“太湖論壇集聚了專家學者、設計師、非遺傳承人、藝術家等各行各業的精英,像極了古代書院聚請天下名士授受,而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如何把一些好的思想落地孵化出來、造福社會。”由此,江月更篤定了要在南京修建一個守正出新的當代書院的想法。

因為南京古稱“上元”,“上”為至上,“元”意開始,空間選址又位於國內唯一一塊城市綠肺南京中山陵四方城內,大家將書院取名為“上元書院”,根植中國傳統文化,邀請許善達、陳晉、湯敏、樊綱、劉燕華、熊曉鴿、餘秋雨、王文、程美瑋、劉允、潘躍新、劉志勤、彭鏡禧、王蒙、戴旭、張燕玲、魏本華、嶽南、胡錫進、沈志華、羅家德、康曉光、魏加寧、劉蘇里等百餘位各領域專家學者作為榮譽理事,傳承古代書院“傳道、授業、解惑”之使命,並且探索當代書院所能承載的可能性。

這個書院,區別於時下一些辦培訓班簡單授課的書院,是涉及思想者、傳承者、設計師等產業鏈多主體的公益實驗場和“孵化器”。這個書院的每一個參與者,有思想、有理念、有方法、有信念,自信地用各種優秀的有形形式,呈現無形的文化傳承與創新。這種“思想爭鳴、互助共享”的形式,讓不少人聯想到了民國時期紅極一時的文人客廳。

致力天下有志之事

值得一提的是,書院一直推行的是古人說“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的理念,專家的發言一定要有針對性,實用性,前瞻性。一語道之,就是彙集天下有智之士,尋求解決之道。

瞭解了這一理念,上元書院的運營模式頓時變得清晰鮮活起來。

——深挖地域文化,落地城市共建

上元書院的專家顧問普遍都是各自領域裡的翹楚,他們對於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往往抱有相同或相近的價值觀,願意為了中華傳統文化理念的傳承與落地而不遺餘力。

舉例來說,國內著名的社區營造專家、清華大學教授羅家德多次在上元書院倡導“根植於地域文化基因打造創意社區、人文城市”,這個理念在上元書院青年曆史文化學者宋政、藝術導師林琮然的努力下,在溧陽博物館的建造上實現落地。

宋政系統調查了溧陽地域文化及可移動文物之後,發現蔡邕的焦尾琴集中體現了溧陽的歷史人文特點(此前溧陽已被認定為“焦尾琴之鄉”),林琮然以此為建築概念,拋開了一般建築形式上的框定,以前衛自然的焦尾琴為題,深度挖掘城市山水特質,以多面向量體角度切入歷史內涵,讓漂浮於城市上空的建築表達音律環繞於空氣中的狀態與感受,其中空的體態包容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展廳,將溧陽的古代文化、宜居環境、未來發展融於一處展現,無論是市民休閒還是遊客觀賞,都是一個絕佳去處。

“這個設計,有活生生的、非常新鮮的地方氣息,尊重了溧陽的橋樑、水景、祠堂等地域元素,是真正體現溧陽人文特色,又不失現代美學素養的一次文化創意落地。”當時的專家評審團一致給予了高度評價,設計方案所展現的中國建築之美轉眼振奮國際設計界,所啟示的中國建築設計審美走向更是激發了無數相關專業人士的思考和靈感。據瞭解,溧陽博物館將在2018年亮相於社會大眾面前。

——提煉人文內核,打造創意產業

這是最核心的一點,也是上元書院“獨步武林”的優勢所在。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傳統文化、書畫器物因年代久遠,往往不容易為現代人所鍾愛,即使明知是好東西,也容易敬而遠之。上元書院致力於讓更多人發現中國書畫器物之美,同時讓非遺文化傳承人、工藝美術設計師得到更好的支持,有條件和動力去創作更多好作品,從而將文創產業導向良性循環。

舉個簡單的例子,釀酒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書院藝術導師劉奕彤選擇了啤酒這個現代年輕人都熱衷的載體,在釀造文化上進行了提升和嘗試,推出了“精釀啤酒”,比如中國人講究:苦即下火,啤酒中加入了苦丁,就是清熱去火的飲品,加入紹興當地的黃酒原料,就會出來味道醇厚的黃啤酒,也可以加入蜂蜜、玫瑰等美顏的原料。劉奕彤作為資深體驗交互設計師,帶領團隊選擇了浙江嘉善的大雲鎮來實施這個“精釀”啤酒的孵化器平臺,這裡水源環境保護的好,所以希望大家都來這裡釀造屬於自己口味的啤酒飲料。這個將傳統文化、特色風情飲食文化及多元休閒娛樂文化展示為一體的系統設計,在向遊客提供產業鏈互動體驗的同時,進行精釀啤酒及新品種研發孵化,搭建創客平臺,匯聚創客力量,從而打造成一個集生產、科研、休閒、娛樂、體驗於一體的工業旅遊特色社區項目。

上元書院:探索現代書院新模式

(大雲鎮釀酒工藝體驗社區系統規劃)

——倡行教化育人,廣推公益授受

“我們提倡潤物細無聲式的文化交流與研習,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教化育人。”據上元書院院長江月介紹,上元書院一直踐行著“發掘中國之美,傳承優秀文化”的建院使命,欲揚其美,必知美之所在。五千年薪火相傳的中華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取之不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舉例來說,上元書院香學研習社的導師吳清,是當代中國著名的香學家,自幼隨祖父金興公習江南絲竹、盆景、插花等傳統雅藝,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隨學於文博界泰斗薛貴笙先生,九十年代中期拜中國古琴研究會會長龔一先生為師學習古琴,2004年入當代中華傳統香學宗師劉良佑教授門下熏習香事,他參照大報恩寺地宮出土的古香方,研製而成的有出處的文創產品“棲霞香”清幽淡雅,文人雅士趨之若鶩。

上元書院醫道研習社首席導師張偉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推廣技術——“時空針法”學科帶頭人、中華中醫藥學會外治分會常委,他的天乙神針和清體排毒項目已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為科技推廣項目。每年的春秋時節,張偉傑都會在上元書院舉辦公益講座,現場教授辟穀養生、脊柱保養、鍼灸急救之術。天人合一,大道至簡,通過授受實踐,呈現大中醫養生理念在全民健身中的日用價值。

上元書院:探索現代書院新模式

(世界急救日醫道研習南京志願者救援實操現場)

上元書院根植中國傳統文化,集天下之智力文人,開設中國傳統文化研習社,匯聚香學、琴學、茶道、醫道、書畫、賞鑑、手作等不同藝術門類的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以名家講學、雅集分享、藝術展陳等公益形式,向社會各界人士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生活美學之精髓。

無可諱言,上元書院正在集聚“大家”的智力,探索現代書院新模式。或者說,它正在以其堅定的文化傳承之心,教化育人,傳遞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上元書院的成功之處,就是以文化人,化願意為這個社會進步去學習的人!也許還只是一個信號,卻讓有識之士看到了文創產業的另一種未來,更有希望的未來。正如它的創始團隊所篤信的:“人能弘道,通過這個時代優秀的文化專家,能把經得住時間考驗的文化內核、文化作品與大眾分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