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2019年是“轎跑SUV元年”。來自自主品牌的三大領軍者——長安、長城、吉利分別帶來了長安CS85 COUPE、哈弗F7x、吉利星越。


收購沃爾沃後就變高端?吉利星越撐得起20萬的售價嗎?


收購沃爾沃後就變高端?吉利星越撐得起20萬的售價嗎?


收購沃爾沃後就變高端?吉利星越撐得起20萬的售價嗎?


率先上市的長安CS85 COUPE,把官方售價制定在13.69-16.99萬元區間。緊隨其後的哈弗F7x帶來1.5T車型,把入門級售價拉低到11.99萬元。按照“劇本”來說,善打價格戰的吉利應該會讓吉利星越非常接地氣。出人意外的是,姍姍來遲的吉利星越非但沒有與長安CS85 COUPE、哈弗F7x“為伍”,反倒是選擇勇往直前,直接把售價拉高到20萬元級別!


收購沃爾沃後就變高端?吉利星越撐得起20萬的售價嗎?


講真,如此“蜜汁自信”的售價似乎與一向低調的吉利截然不同。難不成在收購沃爾沃多年後吉利才緩過神來,決心在吉利星越身上拔高身段?

吉利星越反其道而行,自信從何而來?

長期以往中型轎跑SUV象徵著低端與高端的分水嶺。例如寶馬X4(進口)、奔馳GLC COUPE(進口)都是40萬元級豪華SUV。而初來乍到的長安CS85 COUPE、哈弗F7x、吉利星越更多是服務當下預算有限但又追求個性的年輕消費群體。


收購沃爾沃後就變高端?吉利星越撐得起20萬的售價嗎?


為滿足更多年輕人的個性之選,長安CS85 COUPE、哈弗F7x都給出了相對較低的售價。而姍姍來遲的吉利星越卻反其道而行,它的自信從何而來?

吉利自從收購沃爾沃後,等同於擁有豪華品牌背書。正是因為沃爾沃加持,吉利星越才敢“藐視”兄弟陣營的長安CS85 COUPE、哈弗F7x。而在營銷推廣上,吉利星越也是鋪天蓋地CMA構架平臺打造。換而言之,吉利想告訴大家——吉利星越“脫了衣服”就是沃爾沃!

可事實果真如此嗎?


收購沃爾沃後就變高端?吉利星越撐得起20萬的售價嗎?


沾光沃爾沃並不代表就是沃爾沃!

自從吉利收購沃爾沃後,吉利汽車全線產品開始發生質變。無論在原創設計、產品安全性、動力總成等方面都位於自主一流水平。不過,這並不代表著沾光沃爾沃就是換標沃爾沃!


收購沃爾沃後就變高端?吉利星越撐得起20萬的售價嗎?


詳細瞭解,沃爾沃大部分車型都是在歐洲研發製造。連原生團隊幾乎是清一色經驗豐富的外國團隊,吉利方更多是負責在銷售、營銷等方面出謀劃策。而在沃爾沃亞太(國產)車型上,吉利方所佔話語權更多集中在產品本土化方面,例如針對S60、S90等部分車型進行尺寸加長。從這裡看得出來,吉利收購沃爾沃與“土豪買地”沒有實質性區別,唯一精明之處是借用沃爾沃品牌的高端調性淡化吉利出生寒門。

這就好比大眾集團的品牌矩陣,雖然眾多奧迪、大眾、斯柯達都是基於一個平臺打造,但明顯從細節、用料、調教、安全級別等方面有天壤之別。把奧迪A4L與邁騰放一起對比,高下立判。同樣的道理在大眾帕薩特與斯柯達速派身上同樣適用。


收購沃爾沃後就變高端?吉利星越撐得起20萬的售價嗎?


全球領先的大眾集團都是如此,更何況是吉利&沃爾沃?可以斷言,雖然在宣傳上吉利星越是基於CMA構架平臺打造,但毫無疑問它只是沾光沃爾沃,與沃爾沃並沒有直接的聯繫,更稱不上“脫了衣服”就是沃爾沃!

吉利星越很難匹配20萬元級售價

自主品牌向上本就無可厚非,畢竟誰都不希望汽車界重演“MADE IN CHINA”式悲劇。不過梅卿認為:自主品牌向上不單單只是價格向上,在略微增加售價、打破以往“天花板”的基礎上大幅度提高產品競爭力,也不失為是一種自主向上的表現!

很慶幸,長安CS85 COUPE、哈弗F7x做好了表率。在主流車型均低於15萬元售價的情況下,兩者均已打造2.0T高功率渦輪增壓發動機,賬面數據、實際表現都可圈可點。而在個性設計與整車配置方面,長安CS85 COUPE、哈弗F7x也都達到了25萬元級合資SUV的水準。長安和長城用接地氣的打開方式向消費者詮釋了何為“自主向上”。


收購沃爾沃後就變高端?吉利星越撐得起20萬的售價嗎?


反觀吉利星越,在整體競爭力與長安CS85 COUPE、哈弗F7x沒有明顯差距的情況下,產品售價也不斷向上。坦白講,憑一句“基於CMA構架平臺打造”就能貴上個三五萬元,吉利星越真的符合李書福先生創造吉利時“造老百姓買得起的車”之初衷嗎?

寫在最後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自主向上並不是單純提高產品售價,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價值感也不失為一種向上。如果預算購買吉利星越,為何不考慮品牌調性更高、產品更穩定的合資品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