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位“特殊照顧”,在愛人老家所在的村給我安排了扶貧走訪的任務。每次下村走訪,都可以順帶看看婆婆。每次回城,婆婆也總是硬塞給我很多蘿蔔、白菜、紅薯之類自家種出來的菜,大包小包的,我總是不由想起婆婆帶菜的往事來。

第一次接受婆婆帶的菜,是在結婚之前。第一次隨愛人回家,婆婆熱情得不得了。從板壁上取下一大串乾紅辣椒,從炕上割下一腿羊肉,加上一些礦泉水瓶裝的酸菜,用買肥料用過的大編織袋裝起來,硬要我帶回家。初來乍到,不明就裡,面對那麼淳樸、那麼慷慨的盛情,我一下子懵了,雖然自家不缺辣椒也不習慣吃羊肉,但推讓幾次沒有推掉,也就順從地接受了。恰逢臘月,人山人海,我一大早起來趕車,從鄉下到縣城,再轉車回到另一個縣的鄉下。一路上,別人衣著光鮮,拉一隻漂亮的行李箱,腳步輕盈;我則扛一大大的編織袋,幾步一歇氣,其狼狽的模樣至今記憶猶新。

結婚之後,工作的地方離愛人老家有幾個小時的路程,也需要從縣城轉車,但婆婆常常給我們帶菜或者是送菜。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婆婆每次過來,總要捎上一大堆自家種的菜:大蔸大蔸的白菜、青菜,大個大個的蘿蔔、土豆,籽粒飽滿的玉米、黃豆……有的時候,家裡有了什麼當季的菜,她還特意坐車過來送,或者是專門坐車回去取,一大堆放在廚房裡。

剛開始的時候,我對婆婆十分感激。後來,算了下賬,蘿蔔白菜之類的蔬菜價格不貴,帶多了也不能保存太久,與路上的奔波和車費比起來,其實並不划算。我曾經試著勸婆婆別帶了,但她沒有細聽,就一口拒絕了:“自家有呢,為什麼還要花錢買?”

婆婆是個急性子,從地裡摘了菜,常常不擇一下、不選一下就直接裝袋了,火蔥常常帶著成餅的泥巴,夾著很多黃葉;蘿蔔、土豆上裹滿了泥土,剔下來,能裝半垃圾桶;臘肉上滿是灰塵和油汙,也不知道提前在家洗洗。每次婆婆帶菜過來,我都要清理很久。而且,村裡人老是取笑我們,說婆婆每次都給我們大包小包很多東西,偏袒我們勝過她的另一個兒子。“幾蔸青菜白菜而已,我又不是買不起。”我開始從心理上對婆婆帶的菜有些抗拒。

後來,孩子大了,婆婆的年紀大了,我們也到了縣城工作,婆婆給我們帶菜的日子漸漸少了。不過,每次過年後回城上班,婆婆還是堅持要帶很多東西,臘肉、乾魚、酸菜、幹豆子……只要家裡有的,全都翻出來,恨不得把全部所有她認為好的東西都拿出來,恨不得把我們一年要吃的食物全都準備好。有的時候,過年燉的雞、炒的肉太多了沒有吃完,她還要用個塑料袋裝起來,硬要我們帶回家吃。這些肉呀魚呀,有的已經開始變味發餿了,我心裡是極度反感的,特別不願意帶。不過,愛人說,要是我們不帶的話,節儉慣了的婆婆肯定捨不得扔掉,她就會自個兒繼續吃,對身體不好。而且,要是不拿婆婆帶的菜的話,她會覺得我們看不起她的菜,甚至是看不起她本人,常常暗自傷心。於是,遇到婆婆帶菜,我一般都乖乖地拿著,能吃就吃,壞了不能吃的就等離開婆婆的視線再偷偷扔掉。

開始懷念婆婆帶的菜,是在生二胎之後。二寶幾個月的時候,開始蒸蛋羹當輔食;稍微大一點,煮蛋、煎蛋、蛋湯,每天都要幾個雞蛋。可是小縣城裡面土雞蛋並不好找,那時候就想:婆婆帶點自家的雞蛋來該多好啊!之後每次回家,婆婆問要不要帶點蛋,我都高興地自己裝。次數多了,我不說,婆婆也知道我想要雞蛋。家裡的雞下蛋了,她都攢起來留給我們,自己不吃,也捨不得賣給串村串寨收土雞蛋的人。每次回去,她都準備了很多雞蛋,用紙盒子裝好,怕路上顛簸把雞蛋撞破了,還細心地加了很多穀糠或者玉米粉。

婆婆總跟別人說:“我能力有限,錢米上幫不到他們什麼忙,種得點菜,養得了幾個雞,只要他們不嫌棄就好了。”

聽到這些話,我的心裡有些不是滋味。此後,婆婆不管帶什麼,我都開開心心地拿著。有空回家,除了給她點零花錢之外,也會時常買些糕點、水果之類的東西帶給婆婆,她期待的,應該也是這樣一份“廉價”的牽掛吧。

版權聲明:“大美湖湘”頭條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目前本平臺尚未實行稿費制,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您通過私信進行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投稿/糾錯郵箱:[email protecte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