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海口“把脈診斷”城市擁堵 建議同時打通30多條斷頭路

交通 城市規劃 海甸島 民生 海南法制時報 2017-04-02

本報訊(記者王慧 見習記者肖倩)海口哪些路段最擁堵?目前交通規劃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將怎樣進行優化?日前,海口召開書記專題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下簡稱中規院)對《海口城市更新——交通近期治堵方案》進行彙報。該院認為海口目前處在“主要依靠道路建設”向“設施建設與秩序優化並重”階段過渡的關鍵節點。近期要推進快速路成網、骨幹路加密、關鍵節點優化,遠期要打造體系完整、層級分明的交通網絡,引導綠色集約的交通模式。

分析:3大原因造成擁堵

會上,中規院交通分院交通工程所所長周樂對目前海口的對外、對內交通現狀進行了介紹。他說,海口應有“全省門戶、區域中樞、省會核心”目標定位,美蘭機場、海口港以及海口東站等樞紐節點是實現上述功能的載體,目前還存在運輸組織效率不高和門戶形象不佳等問題。

在對內交通上,海口近年來路網建設已滯後於機動車增長,道路交通的供需缺口逐步擴大。目前形成了國興大道、龍昆路、海甸島進出通道、海府老城片區、金牛嶺片區、人民公園——三角池片區6大主要擁堵點。

周樂認為,交通建設人本精神不足,路網與需求匹配不佳,完整的路網體系尚未形成是造成擁堵的3大原因。

“首先,近些年海口城市交通建設中,最大的獲益者是小汽車的使用者,從而刺激小汽車保有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快速膨脹,人本精神體現不足,交通發展模式有待轉型。”中規院交通分院專家介紹,數據顯示,2016年海口公交出行比例僅9.6%,小客車21.8%,電動自行車34.9%。與國內類似城市比較,海口現有城市交通模式相對滯後,在與電動自行車和私家車的競爭下,公交發展乏力。

同時,儘管覆蓋西至西海岸、東至江東的城市道路網已經基本形成,路網密度達到5km/km2,與國內類似城市相比屬中間水平。但海口目前絕大部分人口仍集中於老城區,均質的骨幹路網和偏心集聚的人口分佈不匹配,部分新建道路尚未起到分擔市民日常出行需求的作用。

最後,從路網設施來看,快速路尚未成網,次幹路和支路連通性不佳,導致各類交通需求過於混雜集中在少數幹道上,也是造成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策:儘快優化交通組織

“和國內部分一線城市的全時段擁堵不同,海口的擁堵基本只發生在早晚高峰時期。”中規院交通分院專家認為,海口交通目前處在“主要依靠道路建設”向“設施建設與秩序優化並重”階段過渡的關鍵節點,需儘快優化交通模式,減少供需差量。

《方案》指出,海口要制定城市交通整治策略,推動軌道交通建設,提高公交供給和服務水平,近期遠期兼顧。著眼近期,要重點解決片區、節點的交通擁堵問題。謀劃長遠,要系統性優化城市與交通的關係。

專家認為,海口應儘快形成主城區快速路成網、骨幹路加密的方案,並對嚴重擁堵片區進行交通組織優化。加強對國興大道、龍昆南平行分流道路的建設,加密跨江通道數量並預留實施條件。結合“雙創”和城市更新工作,爭取同時打通全市30多條斷頭路。

中規院交通分院相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根據國家層面對城市交通建設的要求,要注重公共交通、慢行交通、交通樞紐、機動車路網的打造,引導城市向綠色交通出行模式轉變,該院也會將這一理念融入到《方案》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