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市場汽車銷量是一個很能反映出某款車型在市場上的熱度指標,當然,這個並不是絕對說銷量稍差的就不是好車,就不適合消費者購買,只是車型的定位與用戶群體的定位是很講究的,就像法拉利、蘭博基尼甚至MINI、馬自達等品牌,都是鮮活的例子。然而,有些諸如10-25萬元級別的車型幾乎涵蓋了市場上主流消費群體的選擇範圍,但例如豪華品牌的A6、5系等也並不是非主流車型,只是在國內市場的銷量基數面前,他們不是最典型代表而已,在其中也有些車型是上市之時並不被看好,但經過時間的洗禮,這些車型銷量反而趨於增長態勢,也是一個市場上反響度較好的典型代表之一,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以下4款在5月份銷量大好的轎車車型。

當時說這些轎車銷量會不好的人在哪?這回真要被打臉了,包括我

1、 雪佛蘭科魯澤

5月銷量:21439輛

雪佛蘭科魯澤自3月上市之初,以年輕運動的形象出現在眾人的面前,同時它的到來也組成了雪佛蘭“科科科”家族,在家族排行老二的它定位在科沃茲與科魯茲之間,一同幫助雪佛蘭品牌開拓新的細分市場。

當時說這些轎車銷量會不好的人在哪?這回真要被打臉了,包括我

要筆者說,科魯澤在上市不久能有如此好的銷量表現歸功它十分年輕運動的外觀,並且有Redline與RS版本的外觀套件也無疑把運動氛圍包裝得更為出色,並且在內飾上雖說此價位的A級車並不會給你太厚道的材質用料,但幾乎手能觸碰到的地方都用上了軟性材質,並且內飾設計看上去也相對有些質感,比起別克英朗來看好上不少。你說科魯澤為什麼銷量那麼好?翻開看看科沃茲的銷量就知道了。。。科沃茲5月4900多的銷量也證明了,在基本同一價位的科魯澤更受年輕人的喜歡,本想在家用與運動兩方面“一箭雙鵰”的雪佛蘭打錯了如意算盤,但現在科魯澤的銷量也不知對雪佛蘭來說是好是壞。再加上科魯澤配上多連桿後懸架、163匹馬力的1.3T發動機以及不錯的配置表現與終端優惠等方面,都是科魯澤銷量好的重要原因。用最近比較流行的話來說:“雪佛蘭狠起來,連自家人都不放過”。

當時說這些轎車銷量會不好的人在哪?這回真要被打臉了,包括我

當時說這些轎車銷量會不好的人在哪?這回真要被打臉了,包括我

2、 本田凌派

5月銷量:10356輛

凌派這款車型在國內市場也有很高的知名度,老款車型在去年9月前雖說銷量也比較穩定,平均也都在8000輛左右,但相比全新一代的凌派月均上萬的表現來看,還是有著一定差距。

當時說這些轎車銷量會不好的人在哪?這回真要被打臉了,包括我

凌派現如今之所以有如此較好的銷量表現,完全得益於它把本田的“MM”發揮出來,2730mm的軸距表現讓它比起思域更長,並且後排空間的寬敞度也很好地符合了消費者對於這一級別家用的需求,再加上全新設計的大鍍鉻前臉讓它看起來也更加高級,並且在高配與頂配上搭載的LED大燈、主動安全配置以及後排小桌板設計都是凌派的亮點所在,當然終端一定的優惠力度也是它高銷量的因素之一。至於你說的1.0T三缸發動機抖動問題,銷量就告訴你,消費者不在意。

當時說這些轎車銷量會不好的人在哪?這回真要被打臉了,包括我

當時說這些轎車銷量會不好的人在哪?這回真要被打臉了,包括我

當時說這些轎車銷量會不好的人在哪?這回真要被打臉了,包括我

3、 奔馳A級三廂

5月銷量:7485輛

奔馳A級著實打了很多人的臉,包括筆者在內。為什麼這麼說,奔馳A級上市之初的指導價定在了21.18-29.38萬元,這個價位基本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貴,你看看寶馬1系以及奧迪A3就知道了,同時從去年12月到今年4月,奔馳A級三廂的銷量也不能說有多出彩。好,你說你是奔馳,你貴得起,筆者也沒法反駁,但奔馳A級三廂你居然除了頂配其餘都配備了非獨立後懸架(可選裝),你說非獨立後懸架也就算了,連雙區空調居然全系都沒有,再退一步說,後排放倒總要有吧,得,你也沒有,還賣那麼貴,覺得你賣不好難道也錯了?

當時說這些轎車銷量會不好的人在哪?這回真要被打臉了,包括我

當時說這些轎車銷量會不好的人在哪?這回真要被打臉了,包括我

當時說這些轎車銷量會不好的人在哪?這回真要被打臉了,包括我

可5月份的銷量著實被人狠狠地打臉啊,雖說筆者說了奔馳A級那麼多的缺點,但怎麼說作為豪華入門車型,A級三廂也有值得點讚的地方,在中高配車型上標配了奔馳現如今最新的雙聯屏設計,並且空調出風口也採用了CLS上的飛機噴氣式造型,同時還有為中國量身打造的後排座椅以及運動時尚的外觀設計,這些也都是在感官上就能討好消費者的地方,你說奔馳A級優點沒了?只是筆者還沒說完,2789mm的軸距表現一下子拉開了與1系和A3的差距,無疑空間上的優勢會增加不少消費者對其好感,再加上奔馳近乎“無敵”的品牌影響力,起碼在發動機漏油等事件下,最近奔馳C級等車型的銷量也基本沒受多大影響,並且以目前上海來看,奔馳A級三廂基本終端優惠力度也不大,在這等情況下,5月份居然有7000多的銷量,你能想象嗎?若說誰都不服,但奔馳A級三廂不得不服啊,這也反引出品牌形象對國人有著很大的影響作用。

當時說這些轎車銷量會不好的人在哪?這回真要被打臉了,包括我

當時說這些轎車銷量會不好的人在哪?這回真要被打臉了,包括我

當時說這些轎車銷量會不好的人在哪?這回真要被打臉了,包括我

4、 豐田亞洲龍

5月銷量:3183

作為今年3月份剛上市的新晉B+級車,亞洲龍的到來一度引起了市場上不小的動靜。同凱美瑞與雷克薩斯ES同平臺的它,自還沒上市起就肩負著要與自家兩兄弟相愛相殺的“泡沫劇”。同ES來看,雖說平臺相同,但與實際產品力和售價亞洲龍威脅不到ES,而凱美瑞就很難說了,無論動力、車身尺寸等方面,凱美瑞都不佔優勢,並且亞洲龍的價格也顯然沒凱美瑞高多少,這從理論上來講,亞洲龍或許會大賣。但中國畢竟是發展中國家,中國汽車市場也是如此,以B+級身份切入市場的中型車,從以往經驗上來看,都賣得不咋地,看看雪鐵龍C6、福特金牛座等車型的表現都不盡人意,雖說這些車型終端有大幅度的誘惑,但現豪華市場車型的價格也不斷在下探等因素情況下, B+級車的日子不好過,以至於有些消費者都覺得亞洲龍會“涼”。

當時說這些轎車銷量會不好的人在哪?這回真要被打臉了,包括我

可自從3月上市300多的批發量來看,4、5月銷量扶搖直上,雖說銷量基數並不大,但增長幅度卻很喜人,亞洲龍的增長趨勢在未來有望進一步提升。那麼問題來了,亞洲龍能有較好的銷量成績原因在哪?這其實就與它的售價和豐田出眾的可靠耐用性口碑有關,相比起其他競爭對手,亞洲龍的售價區間並不是高的離譜,基本20-28萬元的區間也基本和主流合資B級車相重疊,那麼,在這前提下,亞洲龍擁有比B級車更好的車身尺寸、更好的用料材質以及隔音水平,況且全系還標配了7安全氣囊、部分主動安全配置、自適應巡航以及燃油版專屬的可變懸架等,也確實比一般的B級車配置規格高出一截,再加上豐田的可靠性口碑有較多的用戶作為背書,所以從豐田品牌的影響力以及價格來看,亞洲龍的銷量增長不無道理。但要說亞洲龍沒缺點那也不是,整體略顯油膩的內飾以及整體中庸的駕駛風格或許並不是所有年輕消費者的菜,這也同時說明了亞洲龍的受眾群體相對還是比較小眾的一部分,銷量會增長,但基本不會成為爆款,看看凱美瑞5月份的銷量就知道,該買凱美瑞的還是會買。

當時說這些轎車銷量會不好的人在哪?這回真要被打臉了,包括我

當時說這些轎車銷量會不好的人在哪?這回真要被打臉了,包括我

當時說這些轎車銷量會不好的人在哪?這回真要被打臉了,包括我

題外話,不知為何,筆者目前在網上居然沒找到雷克薩斯UX準確的銷量信息,因為最新上市的奧迪Q3 5月份銷量只有3280輛,筆者在想到底是誰搶了它的“奶酪”。知道UX銷量的也可以留言給筆者,或者也可以和筆者交流你認為奧迪Q3銷量一般的原因在哪。

當時說這些轎車銷量會不好的人在哪?這回真要被打臉了,包括我

寫在最後:車型銷量高不高和車型本身產品力的高低似乎並沒直接關係,你說產品力好的未必賣得好,但銷量高的也未必產品力就好,但它就是受市場歡迎,這也很好地證明了在國內消費者眼裡,從朗逸、英朗、卡羅拉等車型未必真的就是產品力很突出的類型,但他們每月動不動就能賣出2-3萬輛你說奇不奇怪?筆者覺得也並不能說奇怪,作為有著多元化用車需求的國內市場來看,就算現在是年輕人主宰市場也離不開中庸的內核,畢竟大多數喜歡小眾的還是少數,一部車有性價比、有品牌、適應了多元化用車需求的市場,自然而然也就進入了“購物車”裡,在國內,沒有絕對的好車,只有適不適合消費者口味的車。中庸而不平庸才是王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