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海口百年滄桑鉅變:老海關的城市記憶

建築 博物館 鳳凰木 政治 人民網 2017-04-02
見證海口百年滄桑鉅變:老海關的城市記憶

老照片中,從海甸河上望去,圖片正前方的是建於1929年的海口鐘樓,圖片最右側的帶塔樓的建築物即1937年落成的海口海關大樓。

見證海口百年滄桑鉅變:老海關的城市記憶

海口海關大樓,1990年代前開口在得勝沙路一側。

見證海口百年滄桑鉅變:老海關的城市記憶

海口海關得勝沙老街老辦公樓。 李幸璜 攝

從1937年正式竣工並投入使用到今年,坐落於得勝沙8號的海口海關舊址大樓已經在此屹立了80個年頭。80年來的“變”與“不變”賦予了這棟建築恆久的時代之音,任憑眼前是水路窪地還是廣廈萬千,一份忠於時代與社會的職責成就了歷史中的這份堅守。

如今的騎樓老街片區早已習慣了遊客們的人聲鼎沸,不少人在經過海口海關緝私局,即海口海關舊址大樓時還是會忍不住好奇心駐足片刻,瞧一瞧這棟被掩映在鬱鬱蔥蔥與鬧市之中的老建築。今年2月全省“兩會”期間,致公黨海南省委就在提案中提出,建議撤除原海關大樓周邊圍欄,修建海口歷史文化名街集散休閒廣場,讓這棟寄託著老海口記憶的標誌性建築與老街一起再度煥發歷史人文魅力。

在海口海關舊址大樓落成80週年之際,我們再度翻開那一張張老照片,與海關的老關員們聊起八十載滄桑歲月中的老海關故事……

A

業務擴展

洋派辦公樓拔地而起

打開一張海口海關舊址大樓剛剛建好時的照片,那時,建築周圍還是光禿禿的,這棟樓就是一個“座標”高點。海關對於一座城市,特別是沿海城市來說本身就是一段寶貴的歷史記憶,可謂公職機構中的“老字號”。

橙紅色的瓦頂,水泥灰色的外牆,西洋式的圍欄立柱,在一層層的繁茂枝葉後,海口海關舊址大樓靜處其中,這棟建築與旁邊老街上的一排排騎樓遙相輝映,近代殖民地外廊式風格彰顯了年代感。

據介紹,1934年,隨著商貿往來的日漸繁榮,原本建在中山路尾端的瓊海關已滿足不了較大的業務量,於是,一個新的海關大樓在得勝沙8號開始動工,同時還建有西樓及驗貨場。主樓由當時知名的建築師吳景祥擔綱設計,他採用不對稱的設計,在南面設計有門廳和陽臺,在北邊及西邊設立了門廊。大樓的主建築共三層,其中最高的部分可達六層。

老海口人幾乎都知道,這個舊址大樓大約在上世紀90年代時改過門口的朝向:剛建成時,門向南開,對著得勝沙路;而後來,北面的水面已成為長堤路,空間較南側更廣闊,大門就改向了北側即我們今天看到的大門。在大樓剛落成時,當時的海口市政部門在樓的正門口前種了十幾棵鳳凰樹,圍著舊址大樓走一圈,還能在大樓的南側看到這些茂盛的鳳凰樹,而新的北面大門前則是綠得彷彿可淬出水的榕樹。

B

大件行李

搭小船到海關接受檢查

隨著海南的解放,1950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口海關”正式成立。內部機構設立6個科11個股:會計科、祕書科、人事科、查私科、驗估徵稅科以及貨運監管科。1964年至1965年,機構被調整為政治辦公室、祕書科、行李郵包科、貨運監管科以及八所分關。

1962年,剛剛從上海學成畢業的袁蓉被分配到海口海關行李郵包科。今年已75歲的她講起這份“一生的工作”依舊記憶深刻。

“那時的海關檢查與今天相比有很大不同。”袁蓉說。

今天,當人們搭乘郵輪或是飛機抵達碼頭或機場時,可直接接受行李檢查。但在上世紀60年代,大批的旅客搭乘船舶入境抵達秀英碼頭時,海關人員需自己騎單車去監管乘客的隨身物品,大件行李還要搭小船,沿著現在“長堤路”一線的水路來到得勝沙8號的海口海關接受檢查。

“當時的海關大樓後面是一個封閉的驗貨場,搬運工們將入境的大件行李箱整理好後統一運送到這裡,然後開箱,全部檢查完畢後再重新裝箱、封好,物歸原主。”袁蓉說。

1960年進入海口海關工作的謝起川告訴記者,那個時候,沒有現在這麼先進的設備,行李檢查基本靠人工,是一個耗時耗力的“大工程”。特別是海南這種高溫天氣,在封閉的驗貨場檢查幾件行李,衣服就已經全部溼透了。

在那個國內物資還十分匱乏的年代,每個回海南的華僑都會帶好幾個長寬高均超過一米的木箱,裡面裝滿了米、糖、咖啡等。

“除了用木箱裝,還有那種一米多高的藤籮,我個子小,有時候就直接跳進去檢查。”袁蓉笑著回憶道。

謝起川說:“上世紀60年代,大批印尼華僑舉家返瓊,當時我們海關院子裡已經滿到放不下他們的行李了,大家的行李最後擺滿了得勝沙海關大樓到郵電局中間的那段路。”

當自己的行李在海關等待檢查時,行李主人們統一住在海口的華僑大廈等待海關的通知,待開箱檢查到誰的行李時,誰就需要前往開箱現場。“那時我們對每個種類貨品的攜帶量都有規定,相當於今天常說的‘合理自用範圍’,超過這個數量後,行李主人可以選擇待離開海南時將這部分貨物帶走,也可以選擇讓當地的百貨收購。”袁蓉說。

那時的海關大樓北側水面上停著海關的小艇,關員們有時還要搭小艇出發錨地,去檢查遠洋貨輪的運載貨物。

見證海口百年滄桑鉅變:老海關的城市記憶

上世紀60年代海口海關辦公樓周圍環境。

見證海口百年滄桑鉅變:老海關的城市記憶

從海甸河上近距離拍攝的海口海關大樓,從此圖中可以看出,當時海關大樓近在河岸邊。

見證海口百年滄桑鉅變:老海關的城市記憶

日軍佔領海口海關

曾幾何時,這裡水路相通,是海口乃至海南地區的貨物集散中心,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與變遷,海口騎樓老街與國內諸多老街、古鎮一樣,在新時期下面臨著它的新機遇與新困境。全省兩會期間,致公黨海南省委會遞交“關於加快海口騎樓老街開發利用的建議”提案,希望在城市的快速發展之中,這樣的文化街區能夠以全新姿態,擔負起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職責,讓海口的歷史韻味能夠在水泥森林之中依舊保持著歷久彌新。

眾所周知,初步形成於19世紀20至40年代的海口騎樓老街是海南省重要的文化遺產。街區中最古老的建築四牌樓建於南宋,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也是海口市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2009年,海口騎樓老街以其唯一性、獨特性首批入選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近年來,海口市致力於推進‘海口騎樓建築保護和綜合整治項目’建設,但在開發建設中我們認為還需精雕細琢,讓老街肩負起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使其歷史人文價值獲得更好呈現。”致公黨海南省委會相關負責人談到。

“以史為鑑”,歷史上,長堤路一帶曾是水面,船隻可從水巷口駛入,整片騎樓街區也是依水而建,它們面海朝向海甸溪,形成了海口的“外灘”。因此,提案建議在海口海關大樓舊址周邊修建海口歷史文化名街旅遊休閒集散廣場,在此建一個騎樓導入口的明確標誌,並拆除周邊護欄,強化騎樓老街的親水概念。“鐘樓和海關大樓舊址曾是‘外灘’的標誌性建築,可以考慮進行亮化工程,逐步帶動其與海甸溪水岸的燈光鏈接成片,打造靚麗的騎樓外灘夜景。”致公黨海南省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文物的修復講究“修舊如舊”,對於老街的修復工程來說,儘可能的恢復街區原有的老面貌,對“南洋風”再現也頗有意義。例如,建造於1877年後的邱宅是榫卯木結構的古建築,木雕精美,保存完好,提案建議將其建成瓊北古民居博物館或展示場館,同時引入瓊劇、臨高人偶戲等傳統民間藝術形式,使得民間文化得以在此煥活。

以“舊”煥“新”,地處老街區,騎樓的商業業態也可豐富與調整,讓老街區“夠老”,新業態更有地方特色。騎樓老街中山路70號大亞酒店,曾經是海口最繁華所在,與得勝沙的老字號“五層樓”和“泰昌隆”齊名,被稱為海口市最好的旅店。提案建議將原先大亞酒店、泰昌隆等老商號酒店業恢復。“可以給老街引進更多富有地方代表性的飲食、傳統手工工藝等商業業態,例如老相館、修表鋪等等。政府可以對此給予一些優惠補貼政策等。”致公黨海南省委會相關負責人說。讓新的經營精準地“嵌”在老的文化街區中,既能為旅遊景點創造經濟收益,又彰顯海南特有的文化魅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