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照說

《孟子·離婁》:太公避紂,居東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 吾聞西伯善養老者。”

注:太公,呂望也。亦避世隱居東海。

《呂氏春秋·首時》:太公望,東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無其主,聞文王賢,故釣於渭以觀之。

《荀子·君道》:夫文王非無貴戚也,非無子弟也,非無便嬖也,倜然乃舉太公於州人而用之,……行年七十有二, 齒墮矣。

注一:州,東夷古國名,也叫淳于,姜姓。《山東古國考》:在齊國東現在的安丘縣境,還有一個淳于國,又單叫淳,也單叫州。淳、州為聲轉,淳于是複音,通為一事。因為州為姜姓(見《世本·姓氏篇》、魯桓公五年《左傳》疏引),淳于也是姜姓(見《通志略·氏族略》)。

注二:《荀子簡注》:州,古國名,姜太公原為州國人。

《戰國策·秦策》:姚賈曰:“太公望,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仇不庸……。”

注:鮑本引《後(漢)志》:琅邪西海,太公所出,又釣於棘津,今存。

《史記·齊太公世家》: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

《漢書·董仲舒傳》:愛施兆民,故太公起於海濱而即三公之位。

《中論·亡國》:昔伊尹在田畝之中,以樂堯舜之道,聞成湯作興,而自夏如商。太公避紂之惡名,居於東海之濱,聞文王作興,亦自商如周。

《後漢書·郡國志》:琅邪國有西海縣。

劉昭注引《博物記》:太公呂望所出,今有東呂鄉。又釣於棘津,其浦今存。

《元和郡縣圖志·密州》莒縣條:漢海曲縣。縣東一百六十里,屬琅邪郡,有鹽官。地有東呂鄉東呂裡,太公望所出也。

《聖賢群輔錄》引《尚書大傳》:太公避紂,居東海之濱,皆率其族曰:“盍歸乎!吾聞西伯昌善養老。”

《太平御覽》七一引《水經注》:呂望,東海人也。老而無遇,以釣幹周。呂望行年五十,賣食棘津,七十則屠牛朝歌;行年九十,身為帝師。

《太平寰宇記·密州·莒縣》:漢海曲縣故城在縣東百六十里,屬琅邪郡,有鹽官。《博物志》曰:“此地有東呂鄉東呂裡,太公望所出也。”

《路史·國名紀》:太公乃出東呂。呂,莒也。《博物志》:海曲城東呂鄉東呂裡,太公望所出也。

《十七史百將傳》: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先祖嘗封於呂,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幹周西伯。

《廣名將傳》卷一《呂尚》:呂尚者,東海上人,本姓姜,從其先祖封於呂,故名呂尚,字子牙。尚抱經天緯地之才,嘗著有《六韜》,備言陰陽,遂為兵書之祖。

《齊乘》卷四《古蹟》:海曲城,莒州東百六十里有東呂鄉,太公望所出。

《武經七書匯解·太公六韜》:太公姜姓,名尚,字子牙,東海上人。

清雍正《山東通志·秩祀》:諸城縣縣學東,祀周太公望。《博物志》:“太公居東呂鄉,釣於棘津。”縣城南有棘津,莒州東有東呂鄉,即今之日照縣也。

《續山東考古錄》卷二十一《莒州》:日照縣,《博物記》:“太公望出於東呂鄉,又釣於棘津,其浦猶存。”

《續山東考古錄·沂州府·補遺》:日照縣,太公出於東呂鄉,《路史》謂即莒國。

《孟子譯註·離婁上》:“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注未悉。後漢琅邪國海曲縣,劉昭引《博物記》注云:“太公呂望所出,今有東呂鄉。又釣於棘津,其浦今存。 ” 又於清河國廣川縣棘津城,辨其當在琅邪海曲,此城殊非。餘謂海曲故城,

《通典》稱在莒縣東,則當日太公避紂居東海之濱,即是其家。漢崔瑗、晉盧無忌立《齊太公碑》以為汲人者,誤。

《大清一統志·沂州府·山川》 : 東呂鄉,在日照縣東。《後漢書·郡國志》“西海”注:“《博物記》:‘太公望所出,今有東呂鄉,又釣於棘津,其浦尚存。’”舊志:“晏公臺在縣東北二十里,去海里許,舊址尚存。臺旁溪水清漣,即太公釣處。”

《西海徵》:今縣東二十里,去海里許有姜太公故址。其旁溪水清漣,即棘津也,質之諸書,若合符節。

《山東古國考》:《史記·齊太公世家》說太公是“東海上人”;《呂氏春秋》也說是“東夷之士”。可見太公的原籍為山東。《路史·國名紀》因說:“而太公乃出東呂,呂,莒也。”……太公是山東土著的姜姓,是無可懷疑的。

《炎黃氏族文化考·三邾土著為東夷炎族》:呂為莒之初文,二字通用。故莒有東呂鄉、東呂裡。《博物志》謂太公望所出。漢有呂母,皆其氏族。呂者,神農所自出。當是莒縣、日照、贛榆一帶之土著,固皆炎族也。

《鳳翔府志·古蹟·磻溪太公廟碑》:呂望,唐四嶽姜姓之苗裔也。避紂居東海之濱。

《寶雞縣誌》:呂尚,東海上人,姓姜字子牙,炎帝之裔,伯益(夷)之後,掌四嶽,佐禹平水土有功,封於呂,故姓呂。避紂亂居東海,聞西伯善養老,乃隱於渭濱。……事載《史記·齊世家》。著有《丹書》《陰符經》《六韜》。

《炎黃氏族文化考·炎黃二族之分》:太公即東夷之人也。太公姜姓,祖為伯陵。伯陵,神農之後,世系班班可考。是東夷為神農苗裔矣。

清光緒《日照縣誌·古蹟》:東呂鄉,棘津。原注一:《元和志》:“海曲故城有東呂鄉,本太公望所出。”原注二:城東二十里,去海里許,一名姜公臺。《續漢郡國志》“西海縣”注:“太公呂望釣於棘津,其浦今存。”

《日照縣誌·人物》:太公望,居東海之濱。《續漢書·郡國志》琅邪西海縣注:“太公呂望所出,有東呂鄉。”《元和志》《寰宇記》《齊乘》略同。今縣東有水,曰棘津。津上有太公釣臺。臺側舊有祠。

《山東各縣鄉土調查錄·日照縣》:日照、古東呂鄉,漢為海曲縣,宋置鎮,金升為縣,清屬山東沂州府,民國隸屬膠東道。古蹟:棘津,在城東二十里,距海里許。太公呂尚釣於棘津,即此。

《中國人名辭典》:呂尚,周東海人,四嶽之裔,本姜姓,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字子牙。

《日照名勝古蹟》:絲山鄉馮家溝村東南百米處,尚有姜太公臺,又名太公祠。向南稍行便是姜太公釣魚處--棘津遺址。

《姜太公新論·太公呂望出生地考》:根據史料分析,太公望呂尚出生山東日照東呂鄉之說法,是可信的。

《姜太公新論·姜太公生平重要活動考》:東呂鄉和棘津,位於黃海之濱,在今山東省日照市。 先秦稱黃海為東海, 故司馬遷說:“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史記·齊太公世家》)這裡曾是東夷人的家園,後來又建立過以“齊”為名的諸侯國,故《呂氏春秋》說:“太公望,東夷之士也。”《戰國策》說:“太公望,齊之逐夫。”鳥戀舊林,人思故鄉。落魄遊子,失意宦人尤其如此。因而太公第一步歸隱山東是合乎情理的, 非常自然的。 對此,史多記載:“太公避紂,居東海之濱。”(《孟子·離婁上》)或曰:“呂尚處士,隱海濱。”(《史記·齊太公世家》)

《姜太公新論·姜太公的籍貫和早年活動》 : 宋羅泌《路史·國名記》認為:“太公乃出東呂。”羅蘋注引《博物志》雲:“曲海城有東呂鄉東呂裡,太公望所出也。”據《太平寰宇記》:“漢海曲城在莒縣東百六十里,屬琅邪郡。”

《姜太公新論·論姜太公》:姜太公應是東方土著,周封姜姓於齊,是採取齊人治齊的政策。《後漢書·郡國志》西海注引《博物志》雲:“太公呂望所出,今有東呂鄉。又釣於棘津,其浦今存。”清代考據家閻若璩進一步提出:姜太公故里為山東莒縣東呂鄉。王獻唐先生在《山東古國考》中也說:“太公是山東土著的姜姓,是無可懷疑的。”

二、汲縣說

《水經注·清水》:(清水)又東過汲縣北,縣故汲郡治,晉太康中立。城西北有石夾水,飛湍浚急,人謂之磻溪,言太公嘗釣於此也。城東門北側有太公廟,廟前有碑,碑雲:太公望者,河內汲人也。縣民故會稽太守杜宣白令崔瑗曰:太公本生於汲,舊居猶存。君與高、國同宗,太公載在《經》《傳》,今臨此國,宜必正位。以明尊祖之義。於是國老王喜,廷掾鄭篤,功曹邠勤等,鹹曰:宜之。遂立壇祀,為之位主。

城北三十里有太公泉,泉上又有太公廟,廟側高林秀木,翹楚競茂,相傳雲:太公之故居也。晉太康中,范陽盧無忌為汲令,立碑於其上。--太公避紂之亂,屠隱市朝,遁釣魚水,何必渭濱,然後磻溪?苟愜神心,曲渚則可,磻溪之名,斯無嫌矣。

《齊太公呂望表》:齊太公呂望者,此縣人也。遭秦燔書,史失其籍。

《授堂金石跋》:碑雲太公此縣人也,……而太公既生居是土,迫近朝歌之墟,不堪其困,後避居於東。則汲固其邑里,海曲乃流寓耳。

《金石萃編》:去汲縣治二十五里,崇崗巉崿,林木叢茂,有泉滃然,其下距泉復二里許,相傳呂太公墓在此,故名其泉為太公泉,土人即其地建廟以祀焉。……酈氏《水經注》亦云太公河內汲人,正與碑合。公墓在汲,良可信也。

清乾隆五十三年《衛輝府志》:太公呂尚,汲人,少窮困,敏而智,老而屠牛朝歌,賃於棘津,避紂居東海之濱,聞文王善養老,遷於渭濱隱漁釣,文王出獵,遇之於渭水之陽……周初封國於齊,都營丘,死葬於衛。

《太平寰宇記·衛州·汲縣》:太公廟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水經注》雲:“汲城東門北側有太公廟,廟前碑雲:太公望河內汲人也。”又有太公泉。

《路史·發揮·太公舟人說》:太公望,河內汲人也。

《詩氏族考·人表考》 : 尚父姓姜名望字子牙,號太公,又名涓。《易林》曰“姜望”,《抱朴子》曰“姜公”,亦曰“姜老”,河內汲人,封於齊。

《呂氏族譜·先祖世代流傳》(潮州呂氏宗族理事會):始世祖,子牙公諱尚號太公望武成王。妣馬氏大夫人,生一子伋,女邑姜為武王后,居汲郡。

《史記會注考證》引樑玉繩曰:“《呂氏春秋·當染》《首時》注,《淮南·汜論》注,《水經注》九,並言太公河內汲人。”

《姜太公新論·姜太公故里考》:汲縣是姜太公的故里,史書多有記載。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九《清水》上:“汲縣城西北三十里有太公泉,泉上有太公廟。廟側高林秀木,翹楚競茂,祖傳姜太公故居也。”

三、冀州說

《列仙傳·呂尚》:呂尚,冀州人。生而內智,預見存亡,避紂亂,隱遼東四十年。西適周,匿於南山,釣於磻溪。

四、魏邑說

《汲冢書》:姜太公為魏邑人。

五、許州說

《遊姜太公釣魚臺》(1981年1月2日《北京晚報》):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號飛熊,許州(今河南省許昌市)人,因其祖先封地呂,也稱呂尚。

六、不知何許人說

《史記會注考證》引中井積德曰:“太公不知何許人也。孟子稱闢紂居東海之濱,則其非東海上人也,明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