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9月6日訊 作為老工業基地,佳木斯搶抓國家實施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等政策機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寫實寫好“三篇大文章”,一幅重振雄風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近年來,佳木斯市積極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通過增量投入帶動存量調整,把過去的“包袱”變為振興發展的“財富”,促進“老字號”企業改造升級,健康快速發展,讓老樹發出新枝。

開闢新市場加快“老字號”改造升級,把舊存量轉化為新增量。在原有引進百威英博、中國建材等大企業,改組改造佳鳳啤酒、北方水泥等重點企業的基礎上,又成功引進了中國建材改組佳星玻璃,重點推進鍍膜玻璃、中空玻璃等玻璃深加工項目建設,使原有過剩產能轉變為新的增長優勢。

與央企共享資源和市場,為“老字號”帶來新機遇。幾年來,佳木斯市堅持引資引技引智並舉,紮實開展院士專家行、央企對接、京佳合作等活動,加快工業結構調整步伐,整體實力不斷增強。先後有美國約翰·迪爾公司、新加坡豐益集團等一批國際500強企業以及國家電投等眾多國內500強企業落戶佳木斯,形成了以電機股份、迪爾佳聯等為代表的裝備製造產業,涅槃後的老工業基地正在重振雄風。

作為國家糧食主產區和重要的優質商品糧基地,糧食是佳木斯最大的“原字號”。針對農業“頭強尾弱”的現實窘境,佳木斯市著力在補齊“尾”的產業化短板上下功夫,全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原字號”深度開發的鏈條不斷延伸。

為加快補齊精深加工短板,佳木斯市推進工商資本與農業的深度對接,加快培育和引進一批“產加銷”一體化的龍頭企業,引導扶持益海糧油、鴻源集團、大連金瑪等農業龍頭企業產業化擴張,大力發展食品加工業。特別是引進象嶼金谷公司,投資建設了亞洲最大單體倉儲糧庫——500萬噸糧食倉儲和200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目前倉儲和一期75萬噸玉米深加工已全面投產,並以此為依託,不斷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相繼引進建設了香港海資公司6千噸植酸鈣和7千噸肌醇、國投生物30萬噸玉米燃料乙醇、東北製藥10萬噸山梨醇等項目,有效促進了區域糧食資源整合和加工產業發展,全面提升了農副產品精深加工能力,更為進一步招商引資、延伸加工鏈條提供了端口。

依託豐富的畜牧業資源,佳木斯市著力加快綠色、無公害畜產品生產、精深加工和出口外銷基地建設,推進盛世凱達萬頭奶牛、龍墾萬頭肉驢養殖加工、大錦農5000萬隻肉雞等畜牧產業化項目建設,做好過腹增值文章,加快補齊畜牧業短板。同時,以佳木斯大米為核心,做強“富錦雜糧”“樺南紫蘇”“湯原黑木耳”等特色農產品品牌,大力推進“互聯網+農業”,全力補齊市場營銷短板。

作為地處省東北部城市群的中心、我國對俄開放合作的前沿城市,佳木斯市堅持把新興產業作為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頭戲”,積極推進新興產業發展,實現發展動能轉換。堅持無中生有、有中生新,加快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推進海瑞特特種工程塑料、佳昱新材料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支持葵花葯業、多多藥業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不斷延伸產業鏈、壯大產業群、提高競爭力,努力推動有基礎、有優勢、有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全力推進國家級高新區創建,“以升促建”全力推進佳木斯高新區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創新,建立了一級財政職能,承接和開展了50項市級審批職能,成立佳禾公司作為高新技術產業投資發展的平臺,不斷提升高新區自主發展、自主管理能力。目前,高新區升級工作已經順利完成科技部專家組現場諮詢與調研並得到較高評價,正在相關部委徵求意見。同時,還在今年初開展了“金鳳還巢”活動,建立了“在外佳木斯籍企業家、科技英才、學子信息庫”,與在京佳木斯籍企業家、科技英才、學子分別召開座談會進行深入對接,將更多項目、技術和優秀人才集聚到佳木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